首页

关于2021年庆祝100周年专题党课讲稿与专题党课讲稿:学习创新思维方法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4

2/24

剩余2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关于2021年庆祝100周年专题党课讲稿与专题党课讲稿:学习创新思维方法关于2021年庆祝100周年专题党课讲稿文  一、百年政党何以英姿勃勃、永葆青春?——基于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的视角  处于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庄严的历史使命:这就是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三大历史任务,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历史使命,也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中国共产党能够完成庄严的历史使命吗?能够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吗?这是一个“世纪之问”“时代之问”。我们的回答是:中国共产党能!中国共产党一定能!那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基于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的视角,怎样能?沧海桑田,世界潮流浩浩荡荡。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当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及所有的政党,都把目光聚焦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时,他们会问:“这个百年大党为什么到今天依然英姿勃勃?何以能率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第一,历史已经见证;第二,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回答的;第三,中国共产党组织体系及组织建设的优越性。   (一)历史已经见证  曾几何时,西方少数政党、政要及别有用心的人,攻击、谩骂、指责中国共产党、唱衰中国共产党,甚至妖魔化中国共产党。然而,无数铁的、活生生的事实使他们自己“打脸”。他们永远搞不明白,也回答不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一问题。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历史已经见证,历史给予了答案。简单地讲,就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二)中国共产党人的回答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事实上,只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自己最有权威、最有资格回答。  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一个勇担民族复兴历史大任、一个必将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人间奇迹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也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严管党治党,把严的标准、严的措施贯穿于管党治党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依规治党、标本兼治,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还因为: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注重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不仅有了自己的“三大作风”传家宝,而且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纠错机制。因而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也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国际事务中,坚持正确义利观,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因而,中国得道多助,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支持。  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继续勇立潮头、引领时代,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综上,这仅仅是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初步回答。   历史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截至2019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191.4万名,比上年净增132.0万名。党的基层组织468.1万个,比上年净增7.1万个。中国共产党有最严密、科学的组织体系,党的组织不断发展扩大,是世界上党员人数最多的政党,不仅是发展中国家最大的政党,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政党。1949年,全国党的基层组织数量为19.5万个,2019年底,党的基层组织468.1万个。截至2018年底,重点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农村、社区党组织覆盖率均超过95%,公有制企业覆盖率为90.9%。新兴领域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扎实推进,全国有158.5万家非公有制企业法人单位建立党组织,26.5万个社会组织法人单位建立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素质不断提升。54.3万名村党组织书记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20.7%,45岁及以下的占29.2%,致富带头人占51.2%;10.1万名社区党组织书记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63.7%,45岁及以下的占45.9%。这些数字都说明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是朝气蓬勃的,而且党员基层领导干部的素质也是不断提升的。  (三)中国共产党组织体系及组织建设的优越性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基于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的视角,回答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有严密的、科学的组织体系,中国共产党组织体系及组织建设有强大的优越性,为完成庄严的历史使命提供了保证。  中国共产党具有最严密的、科学的组织体系。这一最严密的、科学的组织体系,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经历了革命、建设、改革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伟大的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中形成、发展、完善,而且根据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还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始终处于一种与时俱进的动态之中。之所以是这样,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本质决定的。   正是因为有最严密的、科学的组织体系及组织建设,才能保证这个百年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引领正确航向,领导中国人民在前进的征途中披荆斩棘,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成功夺取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那么,什么是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怎样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  1.党的组织体系和组织建设  党组织有没有力量,关键在于组织体系建设是否严密有力。党的组织体系严密,党组织政治功能就得到强化,党组织的吸引力、战斗力也就得到增强;如果组织体系松散,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便会削弱,甚至沦为软弱涣散党组织,党在群众中的威信也会受到损害。我们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组织体系建设。可以说,党的历史,就是一部组织全体党员带领群众共同奋斗的历史,是一部党重视组织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组织力量的历史。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凝聚起基层党组织的力量,充分激发党员活力,就能让党组织的力量充分发挥,让党更加充满生机活力。   党的组织体系是依据党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自下而上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党的组织体系的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内在的与时俱进本质所决定的。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要程度不同地对党的纲领和章程进行修订。从这个意义上说,党的组织体系是在不断发展的动态之中。同时,相对而言,党的组织体系也是一个静态的、恒定的系统,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我们党的纲领、宗旨和初衷是永不改变的。全党上下都要全面、完整、坚定、彻底地遵照执行党章要求,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要不折不扣地贯彻,一以贯之。  党的组织体系是通过党的组织建设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一般说来,党的组织建设主要包括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和民主集中制建设等。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在党的组织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党的组织是通过党的干部队伍来发挥作用的。党的干部是党组织的骨干,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贯彻执行者,是实现党的领导的决定性力量。毛泽东同志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可见,干部队伍建设是何等重要。  与此相应,就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组织建设的基础。党员是党的基础,是执行党的路线的主体。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对于巩固党的组织,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密切党同群众的关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党的组织建设中,党员队伍建设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民主集中制建设是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只有实行民主集中制,才能建立起党的完整而严密的组织系统,把全体党员和党的各个组织组成统一的整体;才能正确处理党的上级组织同下级组织、党员个人同党的组织的关系,实现党内政治生活的正常化,发挥全党的积极性;才能建立起科学的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从而制定和实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实现党的正确领导。  2.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同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不懈奋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  基层党组织不仅是党团结群众、组织群众、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客户端”,而且是党调查民意、赢得民心、紧密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必须从支部设置、制度建设、教育管理等方面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是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干部,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任务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包括紧紧围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把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统一起来抓,包括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要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高度重视社区党的建设等。  3.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全面从严治党的视角看,党的十九大提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要创新和重大贡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上看,这是在贯彻落实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条基本方略的实践中,明确地指出“抓手”和“突破口”:干部和人才,这是关键的一招,是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党的组织建设  (一)党的一大   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讨论和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中国共产党纲领》规定,我们的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同时还规定“我们党的纲领如下: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2.直至阶级斗争结束为止,即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4.联合第三国际。”《中国共产党纲领》明确规定,我们党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并以社会革命为自己政策的主要目的。  (二)党的二大  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讨论和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大会选出由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高君宇、邓中夏五名委员和三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执行委员会。  党的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党的二大对于组织建设很重视。《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指出,我们共产党,不是“知识者所组织的马克思学会”,也不是“少数共产主义者离开群众之空想的革命团体”,“应当是无产阶级中最有革命精神的大群众组织起来为无产阶级之利益而奋斗的政党,为无产阶级做革命运动的急先锋”。我们既然是为无产群众奋斗的政党,我们便要“到群众中去”,要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我们既然要组成一个做革命运动的并且一个大的群众党,我们就不能忘了两个重大的律:(一)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二)党的内部必须有适应于革命的组织与训练。凡一个革命的党,若是缺少严密的集权的有纪律的组织与训练,那就只有革命的愿望,便不能够有力量去做革命的运动。  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党成立后的第一个党章。它对党员条件、党的各级组织的建设和党的纪律作了具体规定。与党的一大所通过的党纲相比,它明确地阐释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三)党的三大  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更加彰显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的严密性。  (四)党的四大   1925年1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党的四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关于工农联盟,《对于农民运动之议决案》阐明了农民是无产阶级同盟军的原理,强调了农民在中国民族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对于农民运动之议决案》指出,“农民问题,在无产阶级领导的世界革命,尤其是在东方的民族革命运动中,占一个重要的地位。”“所以农民问题在中国尤其在民族革命时代的中国,是特别的重要。中国共产党与工人阶级要领导中国革命至于成功,必须尽可能地、系统地鼓动并组织各地农民逐渐从事经济的和政治的争斗。没有这种努力,我们希望中国革命成功以及在民族运动中取得领导地位,都是不可能的。”  (五)党的五大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突然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4月13日上午,上海工人和市民召开10万人的群众大会,会后整队游行,要求释放被捕工友,队伍进行到宝山路时,第二十六军突然从埋伏处冲出,向密集的人群开枪扫射,死亡100多人,伤者不计其数。  在大革命的紧急关头,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举行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五大是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才半个月这样一个非常状态下召开的。全党期待这次大会能清醒地判断当前局势,回答人们最焦虑的“如何从危机中挽救革命”的问题。可是这次大会没能满足全党的期望。   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央在湖北汉口于1927年8月7日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在着重批评大革命后期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央所犯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及其他错误时指出:(一)中央在同国民党的关系问题上,完全放弃共产党独立的政治立场,实行妥协退让政策;(二)在革命武装问题上,中央始终没有想着武装工农的必要,没有想着造成真正革命的工农军队,甚至主动下令解散工人纠察队;(三)中央没有积极支持和领导农民革命运动,而受国民党领袖恐吓犹豫的影响,不能提出革命的行动政纲来解决土地问题;(四)中央不受群众的监督,党内缺乏民主生活。八七会议是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召开的,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不断发动武装起义。其中,我们熟知的就包括三大武装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在武装起义中,党的组织建设得以加强,党的重大组织原则“党指挥枪”得以形成,“支部建在连上”的宝贵经验得以诞生和推广。  1927年9月29日,起义军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时,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进行了改编,史称“三湾改编”。三湾改编形成了组建一支新型人民军队的三项决定。第一,整编部队,把原来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缩编为一个团,下辖两个营十个连,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第二,党组织建立在连上,设立党代表制度,排有党小组,班有党员;营、团以上有党委,全军由毛泽东领导前委,从而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第三,连队建立士兵委员会的民主制度,实行官兵平等,经济公平,破除旧军雇佣关系;并初步酝酿出“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随即,部队开始整编。三湾改编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   (六)党的六大  1930年10月至1931年9月,在毛泽东、朱德等的正确领导下,红一方面军连续取得三次反“围剿”的胜利,中央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鄂豫皖、湘鄂西、湘赣、湘鄂赣等根据地也都发展到相当规模。中央决定以赣南闽西根据地为依托,建立苏维埃中央政府。  1937年11月,聂荣臻同志在山西五台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开辟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敌后战场。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和坚定维护者。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的组织建设得到了空前的巩固和壮大。  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明确提到,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还指出“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迫切地需要建设这样一个党,建设这样一个党的主观客观条件也已经大体具备,这件伟大的工程也正在进行之中”。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指出的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必须做到“四个服从”,即“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四个服从”是党的六届六中全会首先提出来的。“四个服从”是民主集中制的核心内容,是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它不断强化党员意识,让党员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是组织的一员,有力维护了党中央权威、维护了党内团结统一,保持了党组织的纪律性和约束力。  (七)党的七大  1945年4月至6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此时党的组织建设更加完善。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号召全党同志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率领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人员,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在进行出发的准备工作时,毛泽东同志就对周围的人说,同志们,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了北平就变了。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是要继续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直到实现共产主义。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不仅描绘了新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而且提出并阐述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问题,丰富了党的建设理论。  (八)党的八大  从1956年到196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这十年里,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两大问题:一是社会主要矛盾问题;二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速度问题。我们在这些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也有失误。   党的八大以来,我们不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也提出了很多关键性问题。党的八大最后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组织建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980年8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提出要进行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邓小平同志强调,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邓小平同志还特别强调,“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邓小平同志还特别重视加强中央政治局建设,他指出:“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共产党要有一个好的政治局,特别是好的政治局常委会。”邓小平同志还提出要注意培养人,指出干部队伍要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同志从维护党的纪律严肃性这一角度对“从严治党”进行强调,并指出“从严治党,严肃党纪,最根本的就是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要做到严格按党章办事,按党内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章办事。”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集中讨论了党的建设问题,并作出了《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执政环境。  党的十六大提出,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2008年7月,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暂行条例》。这一时期,党的建设向前推进,党的组织建设更加深入、更加完善。组织体系的形成是通过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不断完善、不断推进的。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组织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各级党组织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紧跟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步伐。  坚持从严管党治吏,狠抓基层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其中就包括“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报告指出,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还强调要抓住“关键少数”,坚持“三严三实”,坚持民主集中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党内监督。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在内容上,涵盖了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围绕从严治党,从颁布八项规定到聚焦“四风”;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再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此同时,我们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新时代好干部的五条标准。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   2019年5月,中央办公厅印发《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办法》。2017年,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发布,这也是制度建设的与时俱进,强化了党内监督,深入推进了巡视工作。在实践中,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要让9100多万党员焕发生机活力,就必须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五、百年大党组织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从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的发展进程来看,其基本经验可以概括为“八个必须”。一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组织建设之中。二是必须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全党服从中央,抓好政治建设,将“五个过硬”要求落到实处。三是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牢牢坚持和把握这一制胜法宝毫不动摇。四是必须坚持辩证理解和处理民主和集中的关系,不断提高党内各级组织坚持民主集中制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党的组织建设质量。五是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落实好干部标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六是必须坚持以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不断提高党员队伍质量,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七是必须始终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推进基层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八是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以上八条是我通过总结百年大党的组织建设历程归纳出来的,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思考,不一定全面,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完善。2021年专题党课讲稿:学习创新思维方法  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和改造世界,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的一个鲜明特征。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等,都是科学的思维方法。从党史中学习这些科学思维方法,并运用来观察、思考、分析问题,有利于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一、学习战略思维方法,增强大势预见能力   战略思维体现了战略预见能力,它以历史的厚度、世界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统揽全局、把握事物发展的态势,能察觉别人所未觉,能知别人所未知,从而赢得战略上的主动、部署上的先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中国共产党是具有战略预见能力的政党。在革命遭受挫折,面对“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迷茫和质疑时,毛泽东同志基于对国内外政治形势的把握以及实践经验,以深邃的眼光和战略思维,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些光辉著作,描绘了革命的光明前景,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出路,坚定了人们的信心。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作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这一重大战略判断,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的辉煌成就,充分体现了党的系统性战略思维。  战略思维是领导干部应具备的能力。从党史中学习战略思维方法,就要深刻领会战略思维的时代价值,学会运用这一思维方法分析大势、谋划未来,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把握方向和谋划大局的能力。  二、学习历史思维方法,增强规律把握能力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思维是运用正确历史观认识历史、把握现实和未来的一种思维方法。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蕴含着对什么是历史以及如何正确看待历史的深刻认识。毛泽东同志就曾指出:“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他根据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1984年,邓小平同志基于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的智慧和启迪,指出“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历史经验教训说明,不开放不行”。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历史的重要性、什么是历史、如何看待历史,以及如何借鉴、传承和运用历史等作了深刻阐述。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他以整体历史观、大历史观,论证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历史必然性。  历史启迪未来。从党史中学习历史思维方法,就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在实践中做到“古为今用”“鉴古知今,学史明智”,善于从历史中借鉴经验、汲取教训,科学研判前进方向,更好地开创未来。  三、学习辩证思维方法,增强驾驭局面能力   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思维是辩证唯物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能够科学运用辩证思维方法,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能够统筹兼顾各种矛盾,既看到事物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看到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既看到主流,又看到支流;既看到有利的一面,也看到不利的一面;能够采取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妥善处理好局部与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面对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用辩证法驾驭全局,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提出灵活机动的“游击战”,预言抗日战争为“持久战”等,辩证地处理好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准确把握革命战争的特点和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最终领导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写下充满辩证思想的《论十大关系》等光辉著作,为新中国的建设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运用辩证思维,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等等,提出许多充满辩证思维的重要论断。  当前,面对深刻变化的国内外环境,以及由此带来的新挑战和新机遇,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增辨析之能、赋驾驭之力尤其重要。我们应当通过学习党史,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  四、学习创新思维方法,增强新局开创能力   创新思维是正确认识事物、做好领导工作所必备的思维方式。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创新精神的政党,百年党史就是一部创新精神的彰显史,一部自力更生创新图强的历史,一部不断开拓新境界的历史。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同志立足于中国革命现实,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相关论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没有现成经验,党内“左”倾路线和教条主义不断干扰打压的情况下,创造性提出了“以农村为中心”的革命道路思想,提出和发展了“思想_”“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_建军思想。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崭新课题,我们党以苏联为鉴戒,不断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不长时间里,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创造性地解决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面对“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抉择,邓小平同志以革故鼎新、一往无前的勇气创造性提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思想,在农村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沿海创立经济特区,在香港和澳门实施“一国两制”,为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不朽功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  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从党史中学习创新思维方法,要立足新时代,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  五、学习底线思维方法,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底线思维是问题导向性和积极防控性思维,它的实质在于把握事物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的临界点,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的结果努力,强调未雨绸缪、有备无患、主动应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既要看到成绩和机遇,更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看到形势发展变化给我们带来的风险,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底线思维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曾说:“许多事情是意料不到的,但是一定要想到,尤其是我们的高级负责干部要有这种精神准备,准备对付非常的困难,对付非常的不利情况。”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曾说:“我们要把工作的基点放在出现较大的风险上,准备好对策。这样,即使出现了大的风险,天也不会塌下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这种思维贯穿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党建、改革、发展、稳定等方方面面。比如,在改革问题上,强调头脑必须清醒,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生态建设方面,强调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党建方面,严明党的纪律,划出了党员不可触碰的底线,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等等。  当前,面对前进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我们要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底线思维方法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并自觉运用好,有准备地应对风险挑战,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我们既要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尤其要防控那些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全局性风险。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6 13:03:52 页数:24
价格:¥3 大小:31.89 KB
文章作者:U-2074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