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B3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作业1—化学《空气》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

2/5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B3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作业1—活动设计要求:提供一份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需包括学习主题与目标、学生情况、探究任务、活动过程、学习资源和评价要求等。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空气》一、学习主题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一的内容是《空气》,本课题分为三部分,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和保护空气。这三部分内容互相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本节课是《空气》的第一课时,本节内容从宏观上认识空气的组成,空气的用途,空气的发现史等,为课题2和课题3从宏观上研究氧气的性质和制取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第三单元从微观上学习水、分子和原子做了铺垫。空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教材选择了空气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仅承接了小学对空气知识的介绍,更重要的是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人类不可离开的天然物质。通过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而且,选择以空气为主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的。二、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身边最常见的物质——空气,并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了解空气中各个成分的性质和用途。2.动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方法象;在探究过程中,能主动与人交流、讨论,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空气污染的了解,养成关注环境、珍惜资源、热爱自然的情感,增强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5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进一步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三、学生情况九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方法基础,可以开始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但是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调控能力还不够,因此教学过程中既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同时,学生的思维方式逐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在教学过程合理借助实验、视频、PPT等多媒体辅助手段,加强直观性与形象性,引导学生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发展抽象思维能力,获得新的知识。空气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教材选择了空气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物质知识的开端,对知识的理解比较顺利的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是符合学生熟悉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探究的教育理念。四、探究任务这节课的探究任务是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探究空气的成分、性质、用途,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初步分析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准确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在完成探究任务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的思维能力,借助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加强知识探究过程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探究发现的乐趣。四、活动过程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塑料袋先打开,然后扎紧袋口并挤压塑料袋,现象是什么?(2)5 将空饮料瓶往水中压,水为什么没有进入饮料瓶?这时挤压饮料瓶,观察到什么?进入饮料瓶中水的体积和什么有关系?(3)利用教学视频展示拉瓦锡的照片以及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装置的图片,并讲述拉瓦锡发现空气组成的故事。提出问题:拉瓦锡在实验过程中是如何发现气体减少1/5的?2.实验探究,培养兴趣。内容:仿照这个著名实验的原则,我们也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展示实验所需的仪器,并组织学生抢答下列问题:(1)有关仪器的名称?(2)集气瓶中有物质吗?(3)谁能说出空气的成分有哪些?要求学生按教材第27页中图2-3连接装置并实验,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3.观察分析,培养能力。你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分析原因吗?请把看到的现象及你的分析与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分析:(1)实验成功,描述现象;(2)实验失败,寻找原因。小结: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瓶内的氧气,导致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因而水倒流。 4.体验探究,享受快乐讨论与思考下列问题(1)该实验装置中,如果烧杯中的水足量,请问水会充满整个集气瓶吗?为什么?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根据拉瓦锡的研究结果,氧气约占1/5,如果实验时集气瓶中的水面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5 第一个问题的结果:不会,因为空气中含有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存在。第二个问题的结果:水面上升不满1/5的原因有:①装置漏气或红磷不足等;②当氧气含量低时,红磷不能继续燃烧。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设计,使学生感悟探究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培养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创新精神。5.总结归纳、情感升华。(1)利用教学视频展示空气成分发现历程: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1703年,施塔尔通过许多燃烧的实验发现物质燃烧后质量变轻了,他认为物质燃烧后有燃素跑到空气中去了,只剩下灰烬,所以物质的质量变轻了。这就是18世纪中期盛行的“燃素说”。1774年,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反复做了加热氧化汞的实验发现并制得了“氧气”,但他不敢怀疑传统的“燃素说”,认为这种气体是“脱燃素空气”,最终与真理无缘。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自己的装置重做了普利斯特里的实验,但他摆脱了“燃素说”的束缚,尊重事实,大胆质疑,对事实做了科学的分析和推断,认识到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终于破除了长达百余年的“燃素说”的错误理论,并由此赢得了“现代化学之父”的美称。(2)在上述探究活动的基础上,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师生共同归纳空气的主要成分:氮气占78%,氧气占21%,二氧化碳,占0.03%,稀有气体占0.94%,还有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3)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对空气中各种气体主要用途的认识,看图归纳。 6.对比应用,掌握新知。5 比较:氮气、二氧化碳、红磷、空气、河水、矿泉水等物质,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小结: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这样的物质叫做混合物。而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它属于纯净物。 7.实践应用,挑战自我。作业:完成课本有关练习。科学家们发现某星球与40亿年前的地球很相似,该星球也拥有大气,如果你是科学家,打算怎样研究该星球的大气?五、学习资源教学视频、希沃助手、教材、实验器材等。六、评价要求探究型学习是通过学生解决问题来获取知识、提升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学习方式,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评价的要求在于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的功能要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教育、改进和提高,增强自信,不但要促进学习上的进步,而且要推动人的潜能的开发。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评价将评价看作是一个与教学过程同等重要的过程,并且重视评价过程本身等新思想,评价不仅要关注知识与技能,更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评价要有多元化的评价内容,以及灵活使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5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4-05 17:00:02 页数:5
价格:¥7 大小:38.00 KB
文章作者: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