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 二》优质课教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语文园地二【教材分析】1.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交流对寓言这一文体的初步认识,可回顾自己学过、读过的寓言故事,并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复述,结合生活经验说明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2.词句段运用这一部分安排了三项内容,可引导学生先观察并思考两组词语在结构上的特点,然后照样子写出类似的词语;可通过读例句,体会人物说话时描写神态、动作的语句的作用;先读范例,了解通知的格式,明确正文的关键信息,根据题目要求选择一种情况写一写,完成后师生共同评议。3.书写提示可先让学生读一读提示语,了解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的书写要点,教师结合示例进行范写提醒,学生自主练习,最后同学互评。4.日积月累“日积月累”安排了9个来源于古代寓言的成语,在学习前可让学生查阅资料,阅读相关寓言故事。学生在理解中反复朗读,达到熟读成诵。【教学目标】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对寓言的体会和认识。2.能发现“源源不断、无忧无虑”等词语的特点,并能写出相同结构的词语。3.能仿照例句写出带有动作、神态描写的提示语。4.能按照正确的格式写一个通知。5.知道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的书写要点,写好“艳、静”等8个字。6.积累“邯郸学步、滥竽充数”等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教学重难点】理解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能正确书写通知。【教学策略】第1页共7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对寓言的体会和认识。2.能发现“源源不断、无忧无虑”等词语的特点,并能写出相同结构的词语。3.能仿照例句写出带有动作、神态描写的提示语。4.能按照正确的格式写一个通知。【教学过程】板块一熟读精思,品读寓言1.交流令你印象深刻的寓言故事:同学们,我们刚刚学完一个单元的寓言故事,你读过的寓言故事中还有哪些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尝试用自己的话跟我们分享一下吧!(1)课件出示“交流平台”中的第一点。课件出示:许多寓言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乌鸦喝水》《狐假虎威》《揠苗助长》……这些故事我读过以后就不会忘。(2)课件出示分享方法。课件出示:分享时应注意说清楚时间、人物、事情、结果、道理。2.寓言有道理:从这些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选择其中一两个进行交流。(1)课件出示“交流平台”中的第二点。课件出示:寓言故事蕴含着道理。读了《守株待兔》,我明白了做事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要有侥幸心理。(2)小组内交流。(3)指名上台交流。(4)小结:真是小故事大道理,多读寓言故事,会让我们明白更多的人生道理。第2页共7页 3.寓言如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这些寓言故事能让你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人和事?课件出示:寓言故事能让我想到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1)学生交流讨论。(2)师小结:寓言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能让我们从中受到启发。【设计意图】通过分享故事,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在交流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结合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了寓言的特点和对寓言的认识。板块二聚沙成塔,积累词句1.发现构词规律。(1)课件出示课本词句段运用中的两组词语,学生先结合拼音自读,读准字音。课件出示:yōulǜ源源不断津津有味无忧无虑无边无际(2)学生自读,检查认读。三(3)同桌互查,指名读,教师正音。(4)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两组词语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5)师生一起梳理两组词语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明确前两个是“AABC”式词语,后两个是“ABAC”式词语。(6)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同桌互说。(7)仿写词语练习。(课件出示练习题)课件出示:依依()()亭亭()()斤斤()()无()无()无()无()无()无()①补充填空。②说说写写:学生自主说词,并试着写一写。2.感受人物描写。(1)读一读,比一比。①学生自读例句,一边读一边思考加点的词分别写的是什么。课件出示:第3页共7页 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juē)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②全班交流:加点的词能去掉吗?(预设:不能,因为第一个句子中“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鹿对自己细腿的不满)③学生讨论:这些词对句子有什么作用?(这样写能使读者更清楚地了解故事中人物说话时的心情、语气)(2)说一说,演一演。①加上自己的神态、动作把加点的部分表现出来。②句式训练课件出示:他__________________:“你真是急死我了!”(3)找一找,读一读。①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找一找课文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句子。②再读一读,读好人物语气。③讨论不同位置的提示语的效果有什么不同。(4)说一说,练一练。①学生仿照例句,把句子补充完整。课件出示:“这次我终于可以好好地玩儿啦!”姐姐_________________②写完后将句子连起来读一读,看看是否恰当。③全班交流,师生评议。(5)总结方法:运用动作、表情等描写可以让提示语表达得更加具体生动。3.学写通知。(1)学生读通知,说一说,一份完整的通知是由几部分构成的?(课件出示通知)课件出示:通知4月9日下午3点,请全体同学到操场集合,观看文艺表演。第4页共7页 少先队大队部4月7日(2)全班交流总结:通知由标题、正文、落款、时间四部分组成。(3)学生观察通知格式,全班交流。教师总结:标题“通知”写在第一行正中间,正文应另起一行空两格写,落款署名写在正文右下方,日期写在署名下面。(4)学生读通知的正文部分,想一想通知的正文有什么特点。(5)学生交流,归纳。(通知正文简洁明了;写清时间、地点、通知对象、事件;还应注意人物称呼的正确使用)(6)学生根据提示试写通知。(课件出示通知内容)课件出示:通知内容:通知各班班长领取新校服。领取时间:4月10日下午4点。地点:学校图书馆。通知发布人:学校教导处。通知发布时间:4月8日。(7)完成后师生评议、修改。【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自己总结构词规律、人物描写方法和通知的格式及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完成书本练习、师生评议、修改,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第2课时【课时目标】1.知道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的书写要点,写好“艳、静”等8个字。2.积累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教学过程】板块一笔精墨妙,体验书法1.课件出示要写的8个字,引导学生观察这8个字的特点。课件出示:第5页共7页 艳静植霜舞扁最集2.学生读一读提示语,了解书写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的要点。(1)横画较多的字要注意各横画之间距离要合适,不要太挤,也不要太开。(2)竖画较多的字注意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避免重复、拥挤。3.教师结合示例范写,提醒学生注意:一个字如果横画或者竖画较多,写之前就要想好这些笔画的长短和距离,这样写出的字才好看。4.学生自主练写这8个字,教师指导个别难写字。5.同学互评。将写得好的作品展示出来。【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思考、归纳、总结这些汉字的共同特点,明确这些共性就是书写这些汉字时的注意事项。学生只有明白了这些规律,才能完成书写目标。教师通过范写难写字,给予学生进一步的指导,加深理解。板块二品读寓言,积累成语1.借助拼音将“日积月累”中的9个成语读熟,做到读准字音。(课件出示词语)课件出示:hándānlànyúdào邯郸学步滥竽充数掩耳盗铃máodùnjiàn自相矛盾刻舟求剑画蛇添足qǐyōu杞人忧天井底之蛙杯弓蛇影2.指名读,教师正音。邯郸(hándān);滥竽(lànyú);杞(qǐ)。3.开火车,全班读。4.交流讨论:通过预习,你能讲讲这些成语故事,并说说它们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吗?5.指名上台交流。6.读一读,背一背。让学生明确这9个成语蕴含的道理后,再次朗读,熟读成诵。7.将成语摘抄至积累本中。【设计意图】对于从寓言故事中演化而来的成语,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因此这一环节要充分发挥学生查阅资料进行学习的能力,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提升语文素养。第6页共7页 【教学反思】1.交流故事,锻炼口头表达能力。教学时引导学生从时间、人物、事情、结果、道理几个方面进行交流,既让学生加深了对寓言故事的理解,也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一举两得。2.落实词句积累与运用。本单元的语文园地有较多的词语认读与积累,如AABC、ABAC类型词语的积累以及寓言成语的理解与积累,我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与交流中理解这些成语,让学生熟读成诵,积累到自己的词语宝库里。3.重视汉字,示范书写。教学“书写提示”时,引导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整体上感知汉字的形体,教师范写,学生临摹,并要求写字要做到三到:“眼到、手到、心到”。同时再展评激趣,鼓励进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字的积极性。第7页共7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2-19 16:00:07 页数:7
价格:¥5 大小:126.00 KB
文章作者:阳光灿烂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