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吉林省实验中学2022届九年级语文9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吉林省实验中学2022届九年级语文9月月考试题一、阅读(60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1. 蒹葭采采,□□□□。所谓伊人,□□□□。(《诗经·蒹葭》)2.□□□□,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诗经·关雎》)3.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志向的确立和坚守都非常重要,这也是儒家修身正己的基本思想。《论语》中孔子就谈到,每一个人都应矢志不移,坚定信念,他说:“□□□□□□,□□□□□□□。”6.崔颢《黄鹤楼》中,以对偶手法描绘登楼所见之景,展现了一幅晴朗明媚、悠远辽阔的艺术画面的句子是□□□□□□□,□□□□□□□。7.李白《行路难》中,表现诗人自信乐观和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是□□□□□□□,□□□□□□□。我们现在也常用这句诗来表达对友人前程似锦的美好祝愿。8.“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是苏轼眼中的射虎英雄,也是辛弃疾心中的盖世奇才。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辛弃疾用“□□□□□,□□□□□□□”描写了孙权作为一个少年统帅的飒爽英姿,歌颂了其不畏强敌,坚决抵抗的非凡胆识和气魄。(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9.本文选自《》,这本书是家学派代表著作。(1分)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①岂不诚大丈夫哉()②往送之门()③行天下之大道()④富贵不能淫()11.这段话是孟子与景春围绕“何谓大丈夫”这一话题展开论争的,孟子的观点振聋发聩,掷地有声。请说说孟子是如何提出自己的观点的?(2分)12.景春认为,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人才是大丈夫,可孟子却对他们的行为有自己的看法,请写出孟子的评价并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2分)13.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3分)(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李生论善学者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7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①走。居五日,李生故②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③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④改之乎?不然,迨⑤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⑥。”【注释】①还:通“旋”,转身。②故:特意。③冀:希望。④盍:hé“何不”。⑤迨:dài至,到。⑥炯戒:明显的鉴戒。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①王生益愠()②以昭炯戒()15.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16.文中王生从“不说”“不应还走”到最后的“惊觉而谢”,态度的转变是因为李生的话入情入理。请结合文章说一说李生都向王生讲述了哪些为学的道理?(2分)(三)现代文阅读(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纪念温德先生杨绛温德(RobertWinter)先生享年百岁,无疾而终。  五十多年前,我肄业清华研究院外文系,曾选修温德先生的法国文学课。钟书在清华本科也上过他两年课。一九四九年我们夫妇应清华外文系之邀,同回清华。我们拜访了温德先生。他家里陈设高雅,院子里种满了花,屋里养五六只暹罗猫,许多青年学生到他家去听音乐,吃茶点,看来他生活得富有情趣。当时,温先生的老友张奚若先生、吴晗同志等还在清华院内,周培源、金岳霖先生等都是学校负责人。据他们说:温先生背着点儿“进步包袱”,时有“情绪”;我们夫妇是他的老学生,他和钟书两人又一同负责研究生指导工作,我们该多去关心他,了解他。我们并不推辞。不久,钟书调往城里工作,温先生就由我常去看望。  温先生的“情绪”只是由孤寂而引起的多心,一经解释,就没有了。他最大的“情绪”是不服某些俄裔教员所得的特殊待遇,说他们毫无学问,倒算“专家”,月薪比自己所得高出几倍。我说:“你凭什么和他们比呢?你只可以跟我们比呀。”这话他倒也心服,因为他算不得“外国专家”,他只相当于一个中国老知识分子。  据他告诉我:他有个大姐九十一岁了,他是最小的弟弟;最近大姐来信,说他漂零异国,终非了局,家里还有些产业,劝他及早回国。我问:“你回去吗?”温先生说:“我是美国黑名单上的人,怎能回去。况且我厌恶美国,我不愿回去。我的护照已过期多年,我早已个不是美国人了。”我听说他在昆明西南联大的时候,跟着进步师生沥行反美。抗美援朝期间,他也曾公开控诉美国。他和燕京人学的美籍教师都合不来。他和美国大使馆和领事馆都绝无来往。换句话说,他是一个丧失了美国国籍的人,而他又不是一个中国人。  据温先生自己说:他是吴宓先生招请到东南大学去的;后来他和吴宓先生一同到了清华,他们俩交情最老。他和张奚若先生交情也很深。我记得他向我谈起闻一多先生殉难后,他为张奚若先生的安全担忧,每天坐在离张家不远的短墙上遥遥守望。他自嘲说:“好像我能保护他!”国民党在北京搜捕进步学生时,他倒真的保护过个别学生。北京解放前,吴晗、袁震夫妇是他用小汽车护送出北京的。  温先生也许是最早在我国向学生和同事们推荐和讲述英共理论家考德威名著《幻象和现实》的人。有一个同事在学生时代曾和我同班上温先生的课,他这时候一片热心地劝温先生用马列主义来讲释文学。不幸他的观点过于褊狭,简直否定了绝大部分的文学经典。温先生很生气,对我说:“我提倡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他还在吃奶呢!他倒来‘教老奶奶喂鸡蛋’!”我那位同事确实有些“左”,可是温先生以马克思主义前辈自居,也许是所谓背了“进步包袱”7。  三校合并,温德先生迁居朗润园一隅,在荷塘旁边;是吴晗同志花三百元买了肥沃的泥土,把温先生屋外的院子垫高一厚层。温先生得意地对我说,“你知道吗?这种泥土,老农放在嘴里一嚼就知道是好土,甜的!”好像他亲自尝过。他和种花种菜的农民谈味十分投合。他移植了旧居的花圃,迁入新居。他和修屋的工人也交上朋友,工人们出于友情,顺着他的意思为他修了一个天窗。温先生夏天到颐和园游泳,大概卖弄本领(如仰卧水面看书),吸引了共泳的解放军。他常自诩“我教解放军游泳”,说他们浑朴可亲。  温先生有一两位外国朋友在城里,常进城看望。他告诉我们他结识一位英国朋友,人极好。他曾多次说起他的英国朋友。那时候,我们夫妇已调到文学研究所,不和温先生同事了。  一九五五年肃反运动,传闻温先生有“问题”,我们夫妇也受到“竟与温德为朋”的指责。我们不得不和他划清界限。偶尔相逢,也不再交谈,我们只向他点个头,还没做到“站稳立场”,连招呼也不打。后来知道他已没有“问题”,但界限既已划清,我们也不再逾越了。  转眼十年过去。一九六六年晚春,我在王府井大街买东西,正过街,忽在马路正中碰到扶杖从对面行来的温德先生。他见了我喜出意外,回身陪我过街,关切地询问种种琐事。我们夫妇的近况他好像都知道。他接着讲他怎样在公共汽车上摔了一跤,膝盖骨粉碎,从此只能在平地行走,上不得楼梯了。当时,我和一个高大的洋人在大街上说外国语,自觉惹眼。他却满不理会,有说有笑,旁若无人。我和他告别,他还依依不舍,仔细问了我的新住址,记在小本子上。我把他送过街,急忙转身走开。  不久爆发了文化大革命。温德先生不会不波及,不过我们不知道他遭遇的详情。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忽报载政府招待会上有温德教授,我们不禁为他吐了一口气,为他欣喜,也为他放心。温先生爱中国,爱中国的文化,爱中国的人民。他的好友里很多是知名的进步知识分子。他爱的当然是新中国,可是几十年来,他只和我们这群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共甘苦、同命运,这回他终于得到了我们国家的眷顾。  去年,我偶逢戴乃迪女士,听说她常去看望温德,恍然想到温先生所说的英国好友,谅必是她。我就和她同去看温先生。自从王府井大街上偶然相逢,又二十年不见了。温先生见了戴乃迪女士大为高兴,对我说:“这是我最好的朋友!”我猜得显然不错。至于我,他对我看了又看,却怎么也记不起我了。                        一九八七年一月17.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①报载()②一隅()③自诩()④眷顾()18.一九四九年杨绛夫妇回归后,去拜访温德先生,所见到是“他家里陈设高雅,院子里种满了花,屋里养五六只暹罗猫,许多青年学生到他家去听音乐,吃茶点”,作者这样写对塑造温德先生有怎样的作用?(4分)19.阅读文章第2段,据他们说:温先生背着点儿“进步包袱”,时有“情绪”。根据下文,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温德先生的“进步包袱”和“情绪”的具体内容。(4分)20.文章第4段结尾,作者这样概括温德先生的境况“换句话说,他是一个丧失了美国国籍的人,而他又不是一个中国人。”为什么温德先生丧失了美国国籍,又不是中国人呢?(3分)21.本文语言朴实笃厚,如话家常,娓娓道来,纪念温德先生。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别评析下面的句子。(4分)(1)他为张奚若先生的安全担忧,每天坐在离张家不远的短墙上遥遥守望。他自嘲说:“好像我能保护他!”(2)温先生得意地对我说,“你知道吗?这种泥土,老农放在嘴里一嚼就知道是好土,甜的!”好像他亲自尝过。722.“温先生爱中国,爱中国的文化,爱中国的人民。”阅读这篇文章后,温德先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4分)23.作者饱含深情地“纪念温德先生”,讲述了温先生的许多往事。二十年不见,当作者再去看望温德先生时,她这样写到:“至于我,他对我看了又看,却怎么也记不起我了”,如何理解这句话里的内涵?(4分)(四)名著阅读(5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宝钗看毕,又从新翻过正面来细看,口内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念了两遍,乃回头向莺儿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莺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宝玉听了,忙笑道:“原来姐姐那项圈上也有八个字,我也赏鉴赏鉴。”宝钗道:“你别听他的话,没有什么字。”宝玉笑央:“好姐姐,你怎么瞧我的了呢。”宝钗被缠不过,因说道:“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所以錾上了,叫天天带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宝玉忙托了锁看时,果然一面有四个篆字,两面八字,共成两句吉谶。亦曾按式画下形相: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因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宝钗不待说完,便嗔他不去倒茶,一面又问宝玉从那里来……  一语未了,忽听外面人说:“林姑娘来了。”话犹未了,林黛玉已摇摇的走了进来,一见了宝玉,便笑道:“嗳哟,我来的不巧了!”宝玉等忙起身笑让坐,宝钗因笑道:“这话怎么说?”黛玉笑道:“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宝钗道:“我更不解这意。”黛玉笑道:“要来一群都来,要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了,明儿我再来,如此间错开了来着,岂不天天有人来了?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了。姐姐如何反不解这意思?”24.这段话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作者是。(人名)(1分)25.《红楼梦》书中,“金玉良缘”一说始终是横在宝玉与黛玉之间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请从选文中找出这一说法的依据是什么?(2分)26.选文中黛玉见宝玉来探宝钗,从她笑着说了的一席话中可以看出黛玉怎样的性格特征?(2分)二、综合实践与作文(60分)(一)综合实践(10分)2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9月20日上午,在长春市红旗街,一名大二女孩被卡在有轨电车下,面对20多吨重的电车,上百市民配合消防官兵上演了推车救人的感人一幕。当时情况非常危及,女孩全身被卡在车下,电车车厢边缘离地面只有20多厘米,女孩身体瘦小,横趴在两根铁轨之间,车轮横梁距地面30多厘米,一处凸起卡在她的腰部。根据经验,在120急救人员赶到前,不宜移动。但如果20多吨的电车长时间压在女孩身上,血液流通不畅,可能会造成二次伤害。有轨电车的一位负责人提出用吊车把车吊起,或用千斤顶将车顶起,以便救援,可现场没有工具。这时消防负责人杜森把手放在女孩腰部,发现腰部没有受伤,还有空隙可以稍微移动,他决定立即组织围观市民一起推车,通过倒车的方式将女孩救出。杜森和救援班长趴在车下,在两端扶着女孩的身体并分散她的注意力来缓解女孩的紧张情绪。围观市民听从指挥,一同用力。电车移动,女孩获救。720多吨的电车车体就这样被上百市民们推动,这是什么力量?谁说人心冷漠,哪里有见危不助?长春,再一次用众人聚力的群情演绎了“最有人情味城市”的魅力!请你用不少于120字来表达对这一事件的感受。(二)作文(50分)28.以下作文,任选其一。作文(1)题目:你给我的提醒最美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著名教育家、全国特级教师于漪说过:“我这一辈子始终握有两把尺子,一把尺子比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量自己的短处。在这种‘比’和‘量’的过程中,我总能找到自己的不足,总能学到别人的优点。”通常情况下,不少人也会准备“两把尺子”,只是喜欢用一把尺子去比别人的短处,用另一把尺子来量自己的长处。这些人之所以与于漪“两把尺子”的比量法背道而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自我私欲的膨胀,妒忌心理在作祟。因为心胸狭隘,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故而才会用一把尺子去比别人的短处,用另一把尺子去量自己的长处,以期在自我满足、自我陶醉乃至自我沉迷中去寻求内心的心理平衡。无论是求得自我的提高与进步,还是争取事业的创新和发展,都要求我们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从而形成良性的竞争互动态势,也就是孔子所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用一把尺子比别人的长处,用另一把尺子量自己的短处,并不意味着别人就没有任何短处,一律尽善尽美;自己就没有丝毫的长处,一切一无是处;更不意味着借此去捧抬别人,妄自菲薄,贬低自己。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自我激励、自我奋发、自我完善。自然,比较最好选对参照物,只有参照物选对、选好了,才有可能比出觉悟、比出精神、比出境界。作文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④不少于600字。7参考答案1.白露未已在水之涘2.窈窕淑女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8.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9.《孟子》《孟子译注》儒家10.①确实、的确;②去,到③规律、原则、行为准则④使……扰乱。11.这段话是孟子与景春围绕“何谓大丈夫”这一话题展开论争的,孟子的观点振聋发聩,掷地有声。请说说孟子是如何提出自己的观点的?(2分)反问、否定景春;举例子比方讲“礼”;方式和内容12.景春认为,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人才是大丈夫,可孟子却对他们的行为有自己的看法,请写出孟子的评价并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2分)妾妇之道顺从谄媚批判13.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3分)原文翻译即可。【参考译文】王生爱好学习而不得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怎么能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加生气,不理睬李生,转身就跑开了。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开,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哪里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呢?学习最忌讳的事,莫过于满足自己所学的知识,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果你现在不改正,等你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听完他的话,感到震惊,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今天才知道你说得对。请允许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来警戒自己。”14.①生气、发怒、愤怒、恼怒②显示、显扬15.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顺从、听从),希望听到真理(道理、收获)啊!16.文中王生从“不说”“不应还走”到最后的“惊觉而谢”,态度的转变是因为李生的话入情入理。请结合文章说一说李生都向王生讲述了哪些为学的道理?(2分)(两点)善于思考、不耻下问、珍惜时光、不能自我满足、择善而从、学而不厌、717.①zǎi②yú③xǔ④juàn18.介绍温德先生的家,摆设高雅,鲜花盛开,五六只暹罗猫,以及来往的学生,侧面烘托出温德先生温和儒雅、热爱生活、简洁朴素、深得学生爱戴。19.“进步包袱”是指温先生以马克思主义前辈自居。“情绪”是由孤寂而引起的多心,是不服某些俄裔教员所得的特殊待遇,说他们毫无学问,倒算“专家”,月薪比自己所得高出几倍。20.温德先生是美国黑名单上的人,他厌恶美国,公开控诉美国,和美国大使馆领事馆绝无往来,护照也早已过期多年,但还没有加入中国国籍,所以才有既非中国人,也非美国人的处境。21.(1)动作、语言描写。体现了温德先生对张奚若先生担心和爱护,突出了他们之间深挚友情,更表现出温德先生无畏勇敢的特点。(2)神态描写、语言描写。体现了温德先生对生活的热爱,对泥土的亲近,对自然的热爱。22.围绕“亲切、真诚、率真、友善、勇敢、有学问、深受学生爱戴、热爱中国”等回答即可,注意要结合文章内容分析。23.自从王府井街上偶遇之后,二十多年了,作者看望温德先生,年近百岁,想不起作者实属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对于作者而言,却是悲伤难过,因为温德先生的年迈体衰;更是愧疚自责,没能如文章开篇讲的那样多去关照温先生,多走动。7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25 21:51:40 页数:7
价格:¥3 大小:31.64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