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省章丘市官庄镇闫家峪中学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 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山东省章丘市官庄镇闫家峪中学2022-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匿笑(NÌ)蜷曲(JUǍN)骇人听闻(HÀI)踉踉跄跄(LIÀNG)B.嬉戏(XĪ)吮吸(SHǓN)丝丝缕缕(LÓU)絮絮叨叨(DĀO)C.枯涸(HÉ)威慑(SHÈ)头晕目眩(XUÀN)更胜一筹(CHÓU)D.滑稽(JĪ)冰雹(BĀO)随声附和(HÈ)忍俊不禁(JĪN)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2分)A.嶙峋啜泣灰心丧气一丝不够B.宽恕收敛海枯石烂兴高彩烈C.峰恋孪生窃窃私语弱肉强食D.健步提防不可救药日转星移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B.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C.嫦娥三号向太空飞去,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D.我独自一人形影不离地来到百花广场。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妈妈说的羚羊是一件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形象。B.济南市教育局建立了以学校为主线的安全工作网络。C.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D.今天想来,她对我的爱好文学和接近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5.下列有关课文内容及文学常识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伊索寓言》的作者是伊索,古希腊人,《伊索寓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最成熟、最完备的寓言集。B.《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的安徒生,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灰姑娘》。《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C.《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作者是宗璞,文章写景状物,意在表达对生命的思考和领悟。D.《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刻画了一个被人们误解、怀才不遇的神灵形象。6.古今诗文填空。(每小题1分,共6分)(1),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何其芳《秋天》)(2)春天像小姑娘,,笑着,走着。(朱自清《春》)(3)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朱熹的《观书有感》中,蕴含哲理的诗句是“?”。(5)惊悉好友王昌龄被贬湖南龙标,李白用诗句“,”来表达对友人的同情和思念。(6)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阐明了《论语》中“,”的深刻含义。7.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作答。(4分)2022年5月13日故宫博物院向北京市公安局送了一面锦旗,锦旗上有八个字“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错将“捍”字写成了“撼”字。照片曝光后,网民一片声讨。17日故宫博物院在网上公布了一封致歉信,致歉信内容如下。尊敬的各位公众:由于我们工作的疏漏,在5月13日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的锦旗上出现错字,谨向公众致歉。9\n此次赠送的锦旗由院保卫部门负责联系制作。由于时间紧,锦旗从制作场地直接锦旗带到赠送现场,未再交院里检查。下午媒体播出后,院里才发现把“捍”写成“撼”的严重错误。尤其错误的是,在媒体质疑时,该部门仍未请示院领导,继续坚持错误,乃至强词夺理。不仅误导公众,而且使故宫声誉受到严重影响。事情发生后,院里进行了认真调查,给予当事人严肃的批评教育,并采取了补救措施。故宫博物院现正组织全院各部门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堵塞漏洞,增强工作责任心,进行全面整改。(1)第一段划线句子缺主语,请在合适的地方补上。(1分)(2)最后一句中有一个词使用不恰当,请去掉,这个词是。(1分)(3)从书信写作格式看,还少了什么,请写在下面。(2分)8.阅读下面的故事《蚂蚁和蝉》,完成后边题目。(3分)冬天,蚂蚁翻晒受潮的粮食,一只饥饿的蝉向他乞讨。蚂蚁对蝉说:“你为什么不在夏天储存点粮食呢?”蝉回答说:“那时我在唱悦耳的歌曲,没有工夫。”蚂蚁笑着说:“如果你夏天唱歌,冬天就去跳舞吧!”(1)这个故事选自名著《》,来自古希腊。(1分)(2)写出这个故事所寄寓的道理。(2分)二、古诗文阅读(17分)(一)《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9.这首诗首句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      的特点。(1分)10.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2分)(1)则是无信__________(2)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_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分)(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译文:(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译文:13.从全文的内容来看,“友人”是个怎样的人?(2分)9\n14.你还知道中国古代有哪些机智儿童的故事呢?(写出两个即可)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2分)(三)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①今日不雨②渔者得而并禽之16.这个故事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成语是,含义是。(2分)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春节与过年①在中国,“年”的由来已久。从原始社会的尧舜时代就有了记载。据古代神话传说,“年”是一种最凶恶、最可怕的动物。吃人害人。天神把它锁进深山,只准许它每年出来一次。到了十二月(腊月),“年”就会突然出现,很多人和牲畜遭到伤害。“年”是灾难,“年”是祸害,人们担心遇到“年”,把年叫做“年关”。于是,人们每到腊月,家家就储粮备菜,到了年三十日晚上,就关闭家门,准备棍棒,磨刀练枪,准备与“年”作斗争。人们在与“年”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年”的许多弱点,它害怕红颜色、火光、响声等等。于是就家家门上贴红纸、家家门前敲锣打鼓、放鞭炮、彻夜点灯,防“年”。岁月流逝,“年”成为人类与“年”等自然灾害作斗争并取得胜利的象征。②“年”,作为时间概念,是由日、月构成的,它是我们祖先在同自然界长期共存和斗争中,对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不断加深认识的产物。③在渔猎时代,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首先发现了“昼夜”交替的现象,于是,逐步形成“日”的概念。到了畜牧时代,在饲养家禽、家畜的过程中,用“日”计算它们各自成长的时间,已经难以记忆。于是,古人从月亮的圆缺、潮水的涨落中,,逐渐形成“月”的概念。到了耕稼时代,农作物的培植生长与气候寒暖,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依据寒来暑往,发现了星象循环的规律,认识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周期,四季为一年,于是,有了“年”的概念。“年”就成为人们组织农业生产、安排一年生活计划的时间依据。这也是我国“农历”的来源。应当说,中国的“农历”不是人们主观想象的产物,而是对自然和生产的科学认识。④“年”是时间概念,是计算时间的一个单位。然而,对于“年”的起始,何时“过年”,何时为“岁首”,却有不同的界定或规范。尧舜时,称年曰“载”;夏代称年为“岁”,商改“岁”为“祀”;周代再改“祀”为“年”,正式以年名“岁”。⑤在中国古代,把朝代更换、王者易人的年份与月份,分别定为“元年”和“正月”,《公羊传》:“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自夏至汉初,都有历史记载。夏代,定正月初一为“元旦”。秦与汉初,都以十月为“正月”。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从司马迁的建议,继夏历,定“太初历”,以孟春正月为岁首之月。这一规定延续至今,如果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算起,已经大约有了4000多年的历史。可见,这一传统之久远。⑥辛亥革命以来,我国效法西方,用“阳历”纪年。从此,西方人传说中耶稣诞生年为“元年”的历法,变成了中国人必须遵循的“年”。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的“农历”被改成“阴历”或“旧历”,“过年”正月初一,被改为“春节”。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正式规定“9\n公历”的1月1日为新年,统称“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时至今日,近百年的时光已经过去,但是,中国人到了“春节”,仍然把“中国年”过得红红火火!在中国实际上有两个年,一个是与全世界共同过的“公历年”,一个是具有4000年悠久传统和民族特色的“中国年”。这一事实表明,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不断推陈出新、继承弘扬自己优秀传统的能力,以及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宽广胸怀。⑦中国的改“年”可能是师从日本。辛亥革命的领导人孙中山是赴日本留学,并在日本成立同盟会的。明治维新后,在日本有两个年,“日本年”是国定假期,在家里可以蒙头大睡;“寝正月”,在除夕夜或大年初一,要去神社参拜,除此之外就没有太多活动了,显得冷冷清清,不如“中国年”热闹。应该说,日本是没有自己的“年”,现有的两个“年”,一个是东方的“中国年”,一个是西方的“公历年”。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考号17.从上文看,“年”的文化意义有哪些?(4分)18.末段首句中加点的“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19.末段说到“日本年”有什么作用?(4分)20.近年来,中国不少年轻人喜欢西方的圣诞节。读了本文,你怎样看待这种现象?(3分)(二)枫叶礼赞①我爱枫叶,因为它红得深浓,红得艳丽。  ②多少年来,一想到秋,我首先就会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就会想到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就会引发许多联想和感慨。在萧瑟的秋天,枫叶红得那么动人,不能不使我心驰神往。  ③在北京,重阳节过后到香山看枫叶,正是很好的时节。过去的文人骚客,在这样的时候,往往骑一头小毛驴儿,慢慢地出了西直门,一步一颠直往西边走去。到了碧云寺一带,就渐入佳境,像喝了一杯花雕酒一样,陶醉于枫叶那鲜艳的色彩,流连忘返。有时,他们还会即景遣兴,吟诗作赋。我虽没有这样闲散的雅兴,但我也爱枫叶。没有别的,爽直一点儿说,就是因为她红!  ④秋冬之交,正是吃萝卜的时候。夜晚的街头,常常传来“萝卜赛梨”的清脆叫卖声,引诱你不得不去买一个尝尝。萝卜有“红到心”的别称,可是它的内心是不是红的,还得等到剖开之后才见分晓。这哪里赶得上枫叶。枫叶是那么直接、那么毫不遮掩地展现自己的色彩。枫叶敢于红,红得有气魄。  ⑤枫叶之可爱,还在于当别的叶儿经秋枯落时,她偏偏红得艳丽。她耐得住风霜交加,经得起秋之摧残,战西风而不怯,披严霜而愈丽,显露出无畏无惧的神采。单凭这一点,就值得我们赞美。  ⑥有人说,枫叶虽红,可毕竟是到了肃杀的秋天。《董西厢》中有一警句:“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9\n以枫叶吟离别,把枫叶比作血,这是随人的心情而生发的。但在我看来,说肃杀也好,比作血也好,都还是在于秋,而不在于枫叶;把枫叶之红比作血,这是因为她抗得住肃杀之气啊!  ⑦枫叶也并不因为红而孤独。你看,去香山看红叶的人那么多;而且,东篱黄菊,山涧青松,挺拔的竹,清香的梅,或跟她同时,或相继绽放,都与枫叶相伴,在耐寒抗冷中各显风采。  ⑧一想到秋,我就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往往使我又联想到那些在各个岗位上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展示自我的劳动者。他们抗严寒,战酷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他们不畏艰难,勇于奉献,弘扬了时代的精神。他们尽管很普通,却是我们时代的英雄。我觉得,用枫叶来比喻这样的英雄人物是再恰当不过了。  ⑨我礼赞枫叶,我爱她斗西风血点儿红!  (选自《名家咏物100篇》,有改动)21.从上文看,枫叶有哪些特征?(4分)22.作者写秋冬之交的萝卜,又用《董西厢》中的警句,各有什么用意?(4分)23.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3分)24.作者笔下的枫叶有什么象征意义?(2分)25.本文是围绕枫叶展开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行文思路。(3分)四、写作(50分)26.题目:我读懂了__________(亲情、父爱、母爱、手足情……)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9\n[来源:Z+XX+K.COM]9\n6009\n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1——5、CDDBC6、(1)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2)花枝招展的(3)小桥流水人家(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7、(1)在“谨向公众致歉”前加“我们”。(2)举一反三。(3)故宫博物院(署名)(1分)2022年5月17日(时间)。(1分)8、(1)《伊索寓言》(2)答:凡事都要预先有准备,才能防患于未然。(或:好逸恶劳的人结局往往是可悲的)二、古诗文阅读(17分)9、凄冷、迷蒙 10、对统治阶级荒淫无度生活的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深重忧虑。11、(1)讲信用(2)回头看12、(1)陈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走后那人才来。(2)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13、缺乏教养,没有礼貌,有知错就改的精神。14、孔融让梨、曹丕称象、曹植七岁作诗、司马光砸缸等。启示我们做人要有诚信,讲礼仪,做事要善于动脑筋,做人要机智勇敢,要学会尊重别人。15、(1)下雨。(2)放弃。16、鹬蚌相争。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三、现代文阅读(30分)17、(1)“年”是人类与自然灾害作斗争并取得胜利的象征(1分);(2)“年”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和生产的科学认识(1分);(3)“年”表现了中华民族不断推陈出新、继承弘扬自己优秀传统的能力,以及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宽广胸怀(2分)。18、不能。可能,表推测。因为中国的改“年”9\n师从日本只是一种推测,并不确定。如果删去,就变成肯定了,不符合实际。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3分)19、把“日本年”的冷清和“中国年”的热闹作比较,突出中国文化在日本的深远影响(2分);以日本没有自己的“年”这一事实,与前文“中国年”的悠久历史作比较,突出中国灿烂悠久的文化。(2分)20、能自圆其说即可。(3分)示例: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说的,中华民族拥有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宽广胸怀,过西方的圣诞节便是一种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表现,只要在此同时能够传承并弘扬我们自己的年文化,这种现象便无需多虑。21、红得深浓,红得艳丽(2分);耐得住风霜,无畏无惧(2分)。22、(1)将萝卜与枫叶进行比较,以衬托(或:突出)枫叶红得直接,红得有气魄。(2分) (2)引出自己对《董西厢》警句的理解,强调了枫叶能抗得住秋天的肃杀之气。(2分)23、运用拟人的手法,采用整齐的句式;表达了对枫叶的赞美之情;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抒情色彩。(3分)24、象征着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展示自我的劳动者。(意思对即可)(2分)25、先描写枫叶的外在特征,再赞美其品质,最后揭示其象征意义。(3分)四、写作(50分)思路点拨: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题中的“读”有“念”“看”“识别”等意思,“懂”有“明白”“了解”等意思。懂“什么”就是在题目中要补充的内容。选材要新,选用让读者耳目一新的材料,写自己亲身经历的小事。文中要把读懂的过程详细地叙述下来,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有真情实感地表现文章的主题。9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25 21:59:04 页数:9
价格:¥3 大小:38.04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