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2022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

2/5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张家港市第一中学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九年级语文第一部分(26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①偏tǎn▲②jùn▲工③jiǎo▲揉造作④浮想联piān▲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桂林,那真是一副绝美的山水画卷。瞧瞧那漓水,绿得像最醇的青梅名酒,看一眼也叫人心醉。再瞧瞧那沿江攒聚的怪石奇峰,峰峰都是瘦骨辚峋的,却又那样玲珑剔透,千奇百怪……清辙的水中倒映着各样的山,水中的山与矗立着的山互相映衬,错落有致。这神奇美妙的世界把你包围着,如读一部经典作品,让你产生无尽暇想,实在是太惬意了。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或篇名。(10分)①▲,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②▲,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③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可得永年。(曹操《龟虽寿》)④山回路转不见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⑤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陶渊明《桃花源记》)⑥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⑧急湍甚箭,▲。吴均《与朱元思书》4.名著阅读——《格列佛游记》。阅读下面一个片段回答问题(5分)我常常看到两位学者被背上的重荷压得要倒下去,像我们的小贩一样。他们在街上相遇的时候,就会放下负担,打开背包,整整谈上一个钟头。谈完话以后,才把谈话工具收起,彼此帮忙把负荷背上,然后分手道别。①)选文是主人公在哪一个国家的见闻?反映了该国在改进语言方面的什么计划?(2分)②格列佛还参观了拉格多大科学院,科学院的教授们所研究的学术完全不切实际,请写出其中三项。(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仔细观察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漫画的内容。(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44分)阅读《桃花源记》中的三段文字,完成6--9题。(8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5\n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6.下列哪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   )(2分)DB不足为外人道也        便舍船,从口入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从民欲也《陈涉世家》夹岸数百步  具答之骑千余,卒数万人《陈涉世家》辍耕之垄上CA⒎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2分)例句:渔人甚异之。A.凄神寒骨B.尉果笞广C.心乐之D.法皆斩A8.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2分)9.从《诗经·硕鼠》中对“乐土”的追求开始,千百年来人们都一直梦想着一个理想的乐园,陶渊明描绘了“世外桃源”,郭沫若勾画了“天上街市”,沈从文绘写了“湘西世界”……试想: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2分)链接: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鼓声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端午日》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天上街市》阅读《楚人养狙》,完成10-11题。(6分)楚有养狙①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②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捶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未既,众狙皆悟。其夕,相与伺狙公之寝,破栅毁柙③,取其积,相携而入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注释】①狙:猴子。②部分:布置,分派。⑧柙:笼子。10.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②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⒒本文没有让老狙充当先知先觉的角色,而是让小狙最先觉悟起来,这说明了什么?(2分)阅读《浣溪沙》,回答12-13题。(6分)  浣溪沙(晏殊)5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5\n  ⒓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词简要概括。(3分)  ⒔“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向为词评家赞赏,请简要赏析。(3分)阅读《两代人的矛盾》,完成14-16题。(7分)①“父与子”时常被看作是对立的两方,意味着思想的冲突,观念的差异,新与旧的不同,进步与保守的矛盾。下一代往往在下意识中受到这流行观念的影响,好像一开始便必然处在与上一代对立的地位。②其实,在这“两代的矛盾”中,许多做父母的“错”,都依然是出自于爱——纵使是自以为是的爱。年青人也许听过、读过父母干涉儿女婚姻一类的故事,譬如反对爱女嫁给穷小子等等,无论怎样指责这一类的行为,都依然不能抹煞它根本的动机——一关怀子女的幸福。③在“两代的矛盾”中,可能有一部分是源于父母的愚昧和落伍,但也有一部分是出自下一代对父母经验的无条件否定,出自年轻人的盲目反抗与追求“成熟”、“独立”的急躁。不过,一切悲剧的造成,都由于父母与子女间有时不能像朋友般地把问题摊出来谈谈,未能尽可能地过一种较随便的、不拘束的、较多接触的共同生活。④美国作家劳伦斯著有一本叫做《我的父亲》的书,在他的描写里,他父亲一样犯有许多惹儿女烦厌的“严父”怪癖。但是,就因为他们父子彼此多了点“友情”和理解,两代间的关系充满了和谐的快乐。因此,父母固然有与子女沟通的必要,而作为子女,也不可犯盲目反抗的错误,总是要等到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深情时,才后悔莫及!⑤父母可能有许多错误,孩子也可能有许多错误。但是,一个孩子在踏进“反抗”的年龄时,要能够避免流行的“父与子”观念的感染,避免摭拾一些概念、术语,轻率地对父母下评断。而父母,在孩子踏进“反抗”的年龄时,也应当能够对“下一代”有更深的了解与同情,在思想上不至于老旧得太追不上属于孩子的时代。⑥只要年青的一代把父母看作可以谈心的知己,而父母则顺应时代潮流,把下一代看着自己的朋友,双方共享喜乐,分担烦恼,就没有化解不了的两代人的矛盾。(节选自《十八岁和其他》,有删改)14.概括选文的论述思路。(3分)15.文中举劳伦斯的例子,目的是什么?(2分)16.针对一部分父母的愚昧和落伍,文中提出了哪些解决的措施?(2分)阅读《老猴赫尼》一文,完成17-21题。①赫尼是耍猴人岩鸣豢养的一只猴子。据岩呜说,赫尼是只极其聪明的猴子,一个新节目,只要教上三五遍就会做了,一般的猴子要三五十遍才教得会。但赫尼野性太重,无时无刻不在思量着逃跑。②岩鸣像所有的耍猴人一样,用饥饿、鞭笞、戴脚镣等手段,企图磨灭赫尼叛逃的野性,可什么方法都用尽了,效果却微乎其微。没办法,只好把那根细铁链永远地拴在了它的脖子上。③我到曼广弄寨插队的第四年,岩鸣因为长年累月风里来雨里去的,患了严重的关节炎,行走困难,年纪也大了,不能再外出耍猴了。他本想把赫尼卖了,但赫尼也老了,脾气又倔强,动不动就想逃跑,问了几个耍猴人,没人肯要。于是,岩呜就请我帮他把赫尼带到孟巴纳西森林里去放生。④我牵着赫尼,走了大半天,来到一个名叫野猴岭的地方。那儿树林密得就像篱笆墙,钻也钻不通。岩鸣曾告诉过我,二十年前他就是在这里用捕兽天网将赫尼捉住的,那时赫尼才是一只不满一岁的小猴。二十年过去了,小猴赫尼变成了老猴赫尼,没想到,它还认识这块土地。一踏进野猴岭,它就两眼放光,嘴里呜呜呀呀不停地叫唤,显得十分激动。我好不容易解开了那条在它脖子上拴了二十年的细铁链,它嗖地爬上旁边一棵大树,快到树梢时,回过头来冲着我龇牙咧嘴地叫嚣一声——准确地说是冲着我手中那根铁链粗暴地叫嚣一声,连奔带跳地钻进树冠不见了。⑤我以为,这辈子我再也见不到它了。做梦也没想到,第三天早晨,我刚走到寨外那条宽敞的马车路上,突然,一棵槟榔树上跳下一只猴子来,拦住了我的去路。我低头一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竟然是赫尼!才分别两天,赫尼看上去像老了两岁,邋遢肮脏,落魄潦倒,活像个猴中乞丐。⑥这时,马车路上又陆续过来十几个荷锄挑担准备下田劳作的村民,他们都知道赫尼的身世,对赫尼的归来感到很惊讶,于是围成一圈看稀罕。⑦5\n赫尼突然前爪撑地身体倒立,沿着人圈绕了一周,接着,它爬上挺拔的槟榔树,两条后腿勾住树干,哧溜从树梢快速滑下地来,又从一位看热闹的姑娘手中抢过一只空箩筐,在场子里蹒跚推行。哦,它这是在耍猴戏呢!表演完倒立行走、攀爬高杆和推小车等节目后,赫尼翻着手掌,作出一副乞讨状,不断地向围观的人群磕头作揖。一位大嫂丢给它一只包谷,它狼吞虎咽地啃起来。⑧不知是谁将老猴赫尼回来的消息告诉了岩鸣,老人拄着拐棍提着那条明晃晃的细铁链颤巍巍地从寨子走来,挤开人群,来到赫尼面前,噙着泪花说:“我晓得我的老赫尼是舍不得离开我的,唔,回来就好,赶明儿,我病好了,我们再一起去闯码头。”我十分注意老猴赫尼的反应,它并没有因为看见老主人而产生激动欣喜的表情,它那张皱褶纵横的脸上没有任何变化,眼光呆滞,麻木不仁。⑨当它的视线移到岩鸣手中提着的那根细铁链时,目光才像火焰似的跳了一下。它缓慢地爬到岩呜身边,抓起铁链,用混杂着讨厌与欢欣、恐惧与喜爱的十分复杂的眼光久久地凝视着那根拴了它整整二十年的铁链子。突然,它仰天发出一声灵魂撕裂般的嚎叫,闭起眼,将铁链子缠绕在自己的脖子上。⑩它一次又一次地逃跑,一辈子都在努力解脱锁在它脖子上的铁链,为此,它遭叱骂挨鞭笞受尽折磨,可将它脖子上的铁链摘除了,仅仅三天,它却主动把铁链又缠在了自己的脖子上。17.文章前两段反复强调老猴赫尼的野性,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4分)▲18.请简要分析第④段画线句的表现特色,并说说从中表现了赫尼怎样的情感。(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文章结尾说赫尼的眼光“混杂着讨厌与欢欣、恐惧与喜爱”,请问赫尼为何“讨厌”“恐惧”又为何“欢欣”“喜爱”?(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小说多次提到“铁链”,“铁链”在文章中有什么含意?(2分)▲21.老猴赫尼一辈子都想挣脱铁链,最后却又主动把铁链缠绕在脖子上,这种结局发人深省。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4分)▲22.作文。(60分)请以“且行且珍惜”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5\n参考答案:1.(4分)偏袒、竣工、矫揉造作、浮想联翩2.(4分)错别字副辚辙暇正确字幅嶙澈遐4①飞岛国、取消句子中所有的词汇(或以物示意)(2分)②如从黄瓜里提炼光线、将冰煅烧成火药、把人的粪便还原为食物等(3分)5图片以习主席高大的形象为中心(1分),他的右手紧紧按在一个笼子上,笼子里边是代表权力的图章,(1分)上方有一只自由飞翔的鸟儿(1分)。(意思对即可)6、C7、C8、只要所选之句为读者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间,并能对此句作简要分析即可。示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具言”的内容和“叹惋”的内容文中都没有具体体现,但读者结合文章可以想象到“具言”和“叹惋”的是桃源外世事变迁,人们饱经战乱之苦。9、对现实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相关内容叙述)①(他)让老猴率领(其它猴)到山里去,摘取植物的果实。②猴子们都认为(这种生活)很苦,却不敢违背。10、作者让小狙最先觉悟起来,用意在于说明老者习惯于被驱遣,因循守旧,胆小怕事,小者血气方刚,接受新事物快,敢于挺身而出。11、答案:(1)(3分)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春色飘零的怅惘(1分)、物是人非之感(1分)和孤独寂寞之情(1分)。13、答案:(2)(3分)任选一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可以从“意象”角度赏析,如“落花”这个意象写出了暮春之景表达了惜春之意,“归燕”这个意象表达旧燕归来,时光已逝,物是人非之感。  可以修辞角度赏析,如对仗的工稳,音调谐婉,具有音乐美。14.首先,指出两代人之间存在着矛盾对立;然后,分析两代人之间矛盾对立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化解两代人矛盾对立的策略。(评分标准:1点2分,共6分。)15..①告诉人们,父母要与子女沟通。(或,两代人之间要彼此多点“友情”和理解;或,像朋友般地把问题摊出来谈谈。)②告诉年青一代,不要犯盲目反抗的错误,等到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深情时,才后悔莫及。(评分标准:1点2分,共4分。)16.①顺应时代潮流,更新思想;②对“下一代”有更深的了解与同情。(评分标准:1点2分,共4分。)17.(4分)。既丰富了老猴赫尼的形象,也为下文赫尼脱离铁链重获自由回到野猴岭的情节埋下伏笔(2分),同时又跟赫尼最终主动把铁链缠在了自己的脖子上这一情节形成强烈反差(2分),从而进一步深化了本人的主旨。(基本意思对即可)18.(3分)运用神态描写(或动作描写)(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赫尼重获自由时的兴奋和激动(1分),同时,也刻画出赫尼对束缚它二十年铁链的深恶痛绝(1分)(基本意思对即可)19(4分)。因为赫尼又要被铁链拴住,又将失去它渴望的自由,所以“讨厌”而“恐惧”(2分);然而,赫尼因此可以换来衣食无忧的生活(或者说不必再去过忍饥挨饿的生活),所以又表现出“欢欣”“喜爱”(2分)(基本意思对即可)20(2分)。是束缚身心自由的枷锁;是人类统治权的象征;同时也是既想摆脱又季度依赖的既有生活模式的象征。(每点1分,答对2即可)21(4分)。由于心灵的禁锢,即使肢体解放,也找不到生活的方向和出路(2分);固有的生活模式对身心的长期束缚会使人丧失适应新生活环境的能力(2分)。(基本意思对即可,如有别的理解,只要不脱离文本并合理均给分)5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25 22:07:24 页数:5
价格:¥3 大小:66.2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