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2022学年高一语文5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2022-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全卷满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本次考试使用网上阅卷,请同学们将1-4题和9-11题按规范要求在答题卡上填涂答案,其他题目在答题卷上相应题号处作答。3.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第I卷一.积累与运用(28分)(一)(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敛裾(jū)婆娑(suō)砥(dǐ)砺脱颖(yǐn)而出纤纤(xiān)素手B.炮(páo)烙估量(liánɡ)箜篌(hou)一叶扁(piān)舟冯(féng)虚御风C.俯瞰(kàn)蛮横(hèng)葳蕤(ruí)乳臭(xiù)未干蓊(wěng)蓊郁郁D.田塍(chéng)背(bèi)包簿(bó)册前仆(pū)后继妖童媛(yuán)女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项是()(3分)A.通牒沧茫渡假村冠冕堂皇涸泽而鱼B.渲泄落寞挖墙角鸦鹊无声世外桃源C.矍铄肇事水笼头负屈衔冤目不交捷D.惦记相勖不旋踵流觞曲水凭心而论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3分)A.著名学者吴组缃教授生前说过,《红楼梦》的思想艺术成就被人们认识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藏在水下的更多。B.信息网络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各种思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上得到了传播。C.事故责任认定书下发后,剧组方面总以拍片忙为由拒绝与伤者方面沟通,对保证金一事更是只字不提,看来剧组是在与伤者磨洋工了。D.这温泉的温度据说能自然调剂,天热的时候凉些,天冷的时候热些。4.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生活方式,是指人类在学习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闲暇生活、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行为活动方式。从生活方式上,大体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位。B.如果不管采取的做法是否正确与错误,只一味以个人的好恶来判断事物,这不是有主见,而是主观臆断。C.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田园牧歌似的感受和理想,在今天读这篇速写时仍禁不住心潮涌动。第Ⅱ卷(二)(10分)135.历史上的每一位名人都以其骄人的业绩令我们敬仰。请仿照示例的结构和修辞手法介绍一个你最敬佩的同姓名人。(4分)要求:①说出该历史名人的时代和身份;②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主要事迹和对后世的影响。示例:中唐名将郭子仪:收复两京、重整河山,有你飒爽的英姿;亲说回纥(注:少数民族)、大败吐蕃,有你慷慨的陈词;高山景行,功德圆满,是你义薄云天的最好诠释。因为有你,天下获得安宁达20多年;因为有你,郭姓才变得知此厚重。你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集大成者,在你的身上,我们学到了忠诚、刚正、宽厚、仁爱。我们永远怀念你!答:6.从整体上简述《家》是如何表现反封建主题思想的。(150字以内)(3分)1507.雨果是19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家,《巴黎圣母院》集中体现了雨果“美丑对照”的原则。请根据小说的主要人物及相关内容,简述这一原则在小说中的运用(答上三重对比给满分)。(3分)答:(三)8.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④题2分外每题1分,共6分))①信誓旦旦,。(《诗经·氓》) 昔我往矣,。今我来思,。(《诗经·采薇》)②仰观宇宙之大,,,,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③曹操在《短歌行》借《诗经》中的诗句来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的两句是:“,。”13④毛主席有名句“无限风光在险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也有类似的感慨“,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其中表现作者出洞后后悔心情的句子是“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借托古人,说古人游览观赏“往往有得”的原因的句子是“”。⑤苏轼《赤壁赋》中面对赤壁美景,表达超然心境的句子是“,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二.阅读与鉴赏(62分)(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21分)游摄山栖霞寺记[明]王世贞余以三月朔赴留都①,从京口陆行且百里,始及龙潭驿。大雨,出没于危峰峭壁之址,与江相胶带而行,如是者凡二十里。雨益甚,江山之胜顾益奇,秀色在眉睫间,应接不暇,欣然忘其衫屦之淋漉也。抵驿,与儿子骐及张生元春小饮。呼驿宰,问以摄山道,甚难之。谓:“径险而受雨则泞,可无往也。”余兴发,不可遏。质明起,遂取所向道。时晓色熹微,与霁色接,溪流暴涨,不绝声。然所过诸岭多童,至中凹处,忽得苍松古柏之属,是为摄山。趋驰道数百步,得寺曰栖霞。右方有穹碑,唐高宗所撰,碑阴“栖霞”二大字,雄丽飞动,疑即唐人笔也。稍东,拾级而上曰山门,一碑卧于地,拂而读之。后拾级复上,与元春、儿骐由殿后启左窦而出,探所谓千佛岩者。其阳为石塔,塔不甚高,而壁金刚力士像于四周,颇巧致。塔左圆池,一泉泓然满其中,石莲花蹙沸而起,僧咸资汲焉,曰品外泉。兹泉陆羽②所未品也。循千佛岩沿涧而进,迤逦不可穷,时旭日渐融,草树被之,葱茏有光泽。涧水受雨,争道下迸,势如散珠,声若戛玉。僧以酒茗从,兴至辄酒,足疲辄茗。已,由中峰涧过岭,其直如截者曰天开岩。中仅通一线径,虽不甚高,而孤险啮足可畏。将自此问绝顶,而力不胜矣。其西则层叠浪岭,直下乱石错之,若海波汹涌。儿子兴未已,复呼元春登绝顶。返则日下矣。欲骄余以所不及见,余谓:“若所见非大江耶?业已自龙潭饱之矣。”二子不能对,乃就寝。今天下名山大刹,处处有之,然不能两相得。而其最著而最古者,独兹寺与济南之灵岩、天台之国清、荆州之玉泉而已。灵岩于三十年前一游之,忽忽若梦境耳。今者垂暮,而复与观栖霞之胜。(选自王世贞《弇州山人续稿》卷六十三,有删节)【注】①留都:指南京。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以旧都南京为留都。②陆羽:唐朝人,精于茶道,遍品名茶和名泉,著有《茶经》。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出没于危峰峭壁之址址:山脚B.然所过诸岭多童童:光秃C.其阳为石塔阳:外面D.僧咸资汲焉资:依靠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与江相胶带而行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B.石莲花蹙沸而起正襟危坐而问客曰13C.兹泉陆羽所未品也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D.欲骄余以所不及见已足以畅叙幽情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先写赴留都路上冒雨依山沿江而行,得见奇伟秀丽的江山美景,喜悦自得,忘却了衣履尽湿,为下文写对摄山栖霞的游兴作铺垫。B.文章写观寺,依次写观寺院、石碑,及千佛岩、石塔和品外泉。写游山,所见有雨后初霁,草树润泽,涧水奔流;有山岩孤险,群峰层叠。C.作者慨叹,三十年前游济南灵岩,仅得见古寺;但不如栖霞寺这样既著名又古老,而且名山与古寺两者相得益彰就更为难得。D.文章叙事写景中,穿插了对寺院碑刻的书法艺术的考察和评价,简略介绍了品外泉得名的由来,体现了作者的见解和学识。12.翻译。(12分)①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呼驿宰,问以摄山道,甚难之。(3分)译文:(2)若所见非大江耶?业已自龙潭饱之矣。(3分)译文:②翻译必修教材2中的两个句子。(6分)(1)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3分)译文:(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3分)译文:(二)1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汴河①曲[唐]李益汴河东流无限春,隋家②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汴河怀古[唐]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③事,共禹论功不较多④。【注】①汴河:即通济渠,隋炀帝时开挖的大运河的一段。②隋家:隋王朝。③13水殿龙舟:当年隋炀帝出游时所乘坐的船只。④不较多:差不多。(1)两首诗都以“汴河”为题材,但所写的重点不同,抒发的感慨也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答:(2)这两首咏史诗在表达方式上各有侧重,请分别具体说明。(6分)答:(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15分)澄澈的清溪余杰说起刘半农先生,我们总喜欢说说他的几件琐事。1918年,钱玄同托名王敬轩写了篇反对文学革命的信,刘半农写了《复王敬轩书》,批判了封建复古思想和保守派对新文学的非议,这是钱玄同、刘半农演出的一出著名的“双簧戏”。1920年,刘半农发表《“她”字问题》,首创“她”字;同年,在伦敦作歌词《教我如何不想她》,并首次将“她”用进这歌词中,后由赵元任谱曲,至今仍为人们所爱唱;《何典》是用俗谚写成,“无一句不是荒荒唐唐乱说鬼,却又无一句不是痛痛切切说人情世故”的讽刺小说,鲁迅、钱玄同觅求多年不得,1926年,刘半农从厂甸淘来后,立即校点付印。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他用民歌体写了《呜呼三月一十八》的诗:“呜呼三月一十八,北京杀人乱如麻!……”全诗22句,用了15个感叹号,展现了一介书生的金刚怒目。这些琐屑的事情,不读刘半农,大约是很少人知道了。刘半农生于1891年5月,去世于1934年7月,只有中寿。从去世至今,将近80年,刘半农已经冠上了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等名号。这是时间给予刘半农的客观真实的定论。作为文学家的刘半农,给予中国新文学贡献最大的是他的诗歌。1918年1月,《新青年》4卷1号发表了胡适、沈尹默、刘半农3人9首白话诗。这是中国新诗史上破天荒的大事。刘半农的诗作充满了新诗早春的气息,显示了新诗破土而出的活力。从新诗诞生到20年代末,刘半农横枪立马,驰骋在新诗沙场,战功赫赫。周作人、废名对他都有极高评价。刘半农对新诗作出了他的贡献。他最早提倡新诗改革,并有具体的主张。写于1917年的《我之文学改良观》等文章,提出“破坏旧韵,重造新韵”,对于诗的形式,认为应该多种多样,除了有韵的诗,还要增加没有韵的诗,建议新诗一方面要创造,另一方面要输入。在创造和发展新诗的实践中,他在向外国诗歌学习的同时,不像绝大多数诗人,在异国诗歌的花园里,采摘奇花异草,而是潜心于山村乡镇的水曲山歌,学习借鉴。《瓦釜集》是全部运用江阴方言和“四句头山歌”的声调写成。《扬鞭集》中的部分诗,则是采用方言、民歌和儿歌的形式创作的。他还和钱玄同、周作人等发起搜集“中国近世歌谣”13。读他的诗歌,真正能读到新诗歌的新。他成功地运用口语,写有无韵的自由体诗、散文诗,还有几句的小诗、四句头的山歌、可说可唱的儿歌小曲、七言句的秧歌,他对诗歌形式和音节的多样化进行了探索。更可贵的是,刘半农是中国近世真正的平民诗人。他写小贩、妓女、车夫、警察、农妇、乞丐、奶娘、学徒,凡在生活能见到的平民,他都把他们写进了诗。他的诗是近世中国在泥沼中挣扎平民的浮雕。刘半农新文学创作的成就还有杂文。他对近世杂文的开拓,是功不可没的。其杂文的创作时间比诗歌还长,从1918年在《新青年》作为三位撰写作家之一写“随感录”开始一直到他病故之前。刘半农说他自己的杂文:“有论记,有小说,有戏曲;有做的,有翻译的;有庄语,有谐语;有骂人语,还骂语;甚至于有牌示,有供状。称之为‘杂’,可为名实相符。”(《半农杂文·自序》)说刘半农的杂文,不能离开他的那个时代。他的杂文是战斗的产物,直面的是封建文化、封建军阀、各种阶级的各式人物,运用嬉笑怒骂的犀利笔锋,淋漓尽致地批驳他们的种种谬论。刘半农留学国外,游子思乡,不少杂文写他对祖国的挚爱;还有不少杂文,写了当时的教育和当时的社会状况。读刘半农的杂文,把它当历史读时,我们会真正享受到什么是幽默,什么是诙谐。有人称赞刘半农的杂文:清淡时有如微风淡月,浓重时有如狂风急雨。我认为,这样的称赞,应该是指刘半农杂文的语言。前年,我去江阴西横街49号刘半农的故居,午后2点不到,小小的院落冷冷清清,就只有我一个人。远处传来隐约的《光明曲》,与他热闹的乃弟刘天华相比较,刘半农就显得要寂寞一些。14.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为开展“五四”新文化运动,刘半农以批判封建复古思想和保守派对新文学的非议为己任,和钱玄同上演“双簧戏”即为一例。B.刘半农的讽刺小说《何典》“无一句不是荒荒唐唐乱说鬼,却又无一句不是痛痛切切说人情世故”,鲁迅、钱玄同觅求多年不得。C.文章表现了刘半农对民歌传承作出的贡献:为了抢救传统创作,吸收民间文学精华,刘半农和钱玄同、周作人等发起搜集“中国近世歌谣”。D.刘半农杂文不仅创作体裁多样、风格多变,而且内容丰富,既有对封建文化、封建军阀、各种阶级的各式人物种种谬论的批驳,也有对当时的教育和社会的关注,对祖国的挚爱。15.刘半农对新诗作出了哪些贡献?请分条陈述。(4分)答:16.从全文看,刘半农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简述。(4分)答:17.文章结尾作者写到自己去参观刘半农故居,但“小小的院落冷冷清清”,游客仅自己一人。请对此谈谈你的感想。(4分)答:13(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16分)听雨季羡林[1]①“润物细无声”,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小到了“无”的程度。但是,我现在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出声音来,于是就不“细无声”了。按常理说,我坐在那里,同一种死文字[2]拼命,本来应该需要极静极静的环境,极静极静的心情,才能安下心来,进入角色,来解读这天书般的玩意儿。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②然而,事实却正相反。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此时有声胜无声,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3],大有飘飘欲仙之概了。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这样的精神境界,更难为外人道也。③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我虽然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却还很难说。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间的一种动物吧。中国古代诗词中,关于听雨的作品是颇有一些的。顺便说上一句:外国诗词中似乎少见。我的朋友章用回忆表弟的诗中有“频梦春池添秀句,每闻夜雨忆联床”,是颇有一点诗意的。连《红楼梦》中的林妹妹都喜欢李义山的“留得残荷听雨声”之句。最有名的一首听雨的词当然是宋蒋捷的“虞美人”,词不长,我索性抄它一下: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④蒋捷听雨时的心情,是颇为复杂的。他是用听雨这一件事来概括自己的一生的,从少年、壮年一直到老年,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但是,古今对老的概念,有相当大的悬殊。他是“鬓已星星也”,有一些白发,看来最老也不过五十岁左右。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过是介乎中老之间,同我自己比起来,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鬓边早已不是“星星也”,顶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讲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资格。我已经能够“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4]了。⑤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也兴高采烈呢?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春的麦苗。我生在乡下,虽然六岁就离开,谈不上干什么农活,但是我拾过麦子,捡过豆子,割过青草,劈过高粱叶。我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厚的感情。农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粮食。天一旱,就威胁着庄稼的成长。即使我长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谓焦急之情,决不下于农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行。我天天听天气预报,时时观察天上的云气。忧心如焚,徒唤奈何。在梦中也看到的是细雨蒙蒙。⑥13今天早晨,我的梦竟实现了。我坐在这长宽不过几尺的阳台上,听到头顶上的雨声,不禁神驰千里,心旷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青了。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宇宙间凭空添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注释】[1]季羡林:1911年出生于山东临清县。北大教授,著名学者。精通多国语言文字。[2]死文字:指已失传的吐火罗文。[3]醍醐(tíhú):古时指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精华。[4]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指对生死的通达看法。18.文章围绕“听雨”展开,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请梳理出来。(4分)答:19.第①段作者为什么说“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答:20.第③段中“我”自认为“还不是完全的俗人”,而第⑤段中却说“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这样说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答:21.第⑤段中“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也兴高采烈呢?”为何着一“竟”字?(4分)答:三、作文(60分)22.以“驾驭自己”为题,写一篇记叙抒情类文章,自定主题,要有记叙、描写、抒情等写作表达方式,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131313131313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