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西省2022学年上党联盟高一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政治试卷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7

2/17

剩余1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山西省上党联盟2022-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政治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0分)1.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据此完成1~2题“房子是用来住的”强调了房子作为商品所应具有的属性是(  )A.居住属性B.投资属性C.使用价值属性D.价值属性【答案】C【解析】AB不合题意,居住属性、投资属性,不属于商品的属性;C符合题意,D不合题意,“房子是用来住的”强调了房子作为商品所应具有的属性是使用价值属性,而不是价值属性。故选:C。本题考查:商品的基本属性①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②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此类试题属于简单题,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本题考查商品的基本属性,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理解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轻松解答。2.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据此完成1~2题近年来,随着房价不断上涨,房地产开发企业快速扩张,2022年,各地房地产调控政策继续密集出台,完善限购限售、限贷政策。受政策持续深化影响,居民购房需求减弱,不少中小房地产企业逐步退出房地产,选择转行。由此可见(  )A.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人B.商品房的价格波动由价值变动引起C.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D.商品房价格变动是通过国家政策实现的【答案】A【解析】A正确,依据题意,随着房价不断上涨,房地产开发企业快速扩张,受政策持续深化影响,居民购房需求减弱,不少中小房地产企业逐步退出房地产,选择转行。由此可见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B不合题意,由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商品房的价格波动由供求关系变动引起;C不合题意,题意主旨与此项无关;D错误,商品房价格变动是通过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实现的;故选:A。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①调节生产规模。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和经营,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开发适应市场需要的优质产品。(经营战略)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推进科技进步和改善企业管理,使用替代品,降低生产成本,增加降价空间,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17/17\n该题遵循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的命题原则,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着眼于考生发展需要,将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解答时需要有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国家规定有机产品必须严格按标准生产,不允许使用化肥、农药、添加剂等化学物质,其生产周期长、管理严格、产量较低。有机食品因其健康、安全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推崇,其市场售价是普通食品的几倍甚至十几倍。由此可见,有机食品售价高的根本原因在于其(  )A.能够保证食用安全B.耗费的劳动时间多C.需求增加供不应求D.营养价值较为丰富【答案】B【解析】AD不合题意,这两项选项强调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好不是价格高的根本原因。B符合题意,价值决定价格,有机食品生产周期长、管理严格、产量较低,使得其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劳动时间较多,价值大,因此价格较高,这是其价格高的根本原因。C不合题意,供求影响价格,而不是决定价格。故选:B。本题考查:价值决定价格①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②一般来说,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本题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2.某企业有甲,乙两种可相互替代的原材料,假设乙原料的价格下降,而甲原料的价格不变,其他条件不变,下列图示中能正确反映甲原料需求变动的是(  )A.B.C.D.【答案】A【解析】A正确,依据题意,甲,乙两种可相互替代的原材料,假设乙原料的价格下降,而甲原料的价格不变,其他条件不变时,对甲原料的需求就会减少,该图示正确的反映了此种变化;BC不合题意,这两个图示表示的是供给量的变化,与题意要求不符;D错误,该图示表示对甲原料需求增加,与题意主旨明显相反,是错误的;故选:A。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①价格变动影响生活消费需求,一般说来,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价格下降需求增加。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需求弹性)。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需求弹性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需求弹性大)。17/17\n③商品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价格上升,替代品需求增加,互补品需求减小。本题以图表的形式考查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及归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图示及图表变化情况。据此作出判断、推理和正确的选择。1.中共中央、国务院2022年9月印发的《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意见》指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表现在(  )①消费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②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③消费影响着社会再生产过程是否顺畅④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①说法错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说法夸大了消费的作用。②说法错误,生产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③④符合题意,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表现在消费影响着社会再生产过程是否顺畅,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故选:D。本题考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②消费所形成的新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对基础知识的准确把握排除法去除观点本身错误的选项。2.2022年12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僵尸企业”及去产能企业债务处置工作的通知》指出,对符合破产清算条件的“僵尸企业”,应坚决破产清算。“僵尸企业”破产的积极效应在于(  )①规范企业生产经营②增强优势企业实力③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④强化其他企业的风险意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①不合题意,“僵尸企业”破产有利于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而不是生产经营;②不合题意,“僵尸企业”破产不是联合、兼并,不会增强优势企业实力;③④符合题意,“僵尸企业”破产有利于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强化其他企业的风险意识。故选:D。本题考查:企业兼并联合与破产①企业的兼并和破产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②企业的兼并有利于扩大优势企业规模、增强优势企业实力,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经济发展。17/17\n③企业破产有利于增强风险意识;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合理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合理调整。。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能力,难度一般。我们做每一道政治选择题都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对题干提供的材料、信息进行分析、甄别、遴选,平时要注意夯实基础,培养能力。1.某大学生讲述招聘时出现过的一些情况:女生,不要;是男生,大专学历不要;是本科,非重点大学不要;是重点大学,非本地生源不要;是本地生源,太矮的不要……材料中的这些现象侵犯了劳动者(  )A.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B.平等就业的权利C.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D.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答案】B【解析】ACD不合题意,B符合题意,某企业招聘员工存在性别、学历、区域和身高的歧视,如此的条件侵犯了劳动者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故选:B。本题考查: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权益的内容:包括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能正确的做出本题,本题难度较小。2.截至11月19日,国家发改委2022年共核准20家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是金融机构法人依发行的、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绿色产业并按约定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发行规模为676元。绿色金融债券(  )①其利率通常高于银行储蓄存款②代表持有者对金融机构的所有权③是筹资者给者的债务凭证④以国家税收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③正确,绿色金融债券其利率通常高于银行储蓄存款,是筹资者给者的债务凭证;②错误,股票代表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④错误,国债以国家税收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故选:B。本题考查:债券债券是一种金融契约,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同时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务凭证。债券的本质是债的证明书,具有法律效力。债券购买者或投资者与发行者之间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债券发行人即债务人,投资者(债券购买者)即债权人。在我国根据发行主体的不同,可以把债券分为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①国债,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的债务凭证。由于国债以中央政府的信誉为担保、以税收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因此风险小。国债利率较其他债券低,但一般高于相同期限的银行储蓄存款利率。17/17\n②金融债券,是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是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的债务凭证。与企业债券相比,风险较小。与此对应,其利率通常低于一般企业债券,但高于风险更小的国债和银行储蓄存款。③企业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的债务凭证。其主要以自身的经营利润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是一种风险较大的债券。与此对应,其利率通常高于国债和金融债券。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识记及理解的能力,较为简单。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学习好文科的基础。学生要注意夯实基础,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以避免失分。1.2022年中国证监会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为契机,以“理性投资从我做起”为主题,组织开展了一次投资者教育专项活动,引导投资者正确认识资本市场,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证监会的这一做法意在(  )A.壮大投资队伍,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B.发展资本市场,切实保证投资的安全C.引导科学投资,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D.提高投资收益,增加居民的劳动收入【答案】C【解析】A错误,题干强调的是理性投资,科学投资,不是壮大投资队伍;B错误,题干强调的是理性投资,科学投资,不是发展资本市场,保证投资安全;C正确,“理性投资从我做起”,引导投资者正确认识资本市场,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说明其目的是引导科学投资,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D错误,投资收益属财产性收入,不是劳动收入。故选:C。本题考查:投资与经济发展(1)关系:一方面投资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着不可替代的贡献,是经济增长动力之一,一方面经济增长又是扩大投资赖以存在的基础,对投资起决定作用。(2)学会科学投资:①要注意投资的回报率,也要注意投资的风险性。②要注意投资的多样化,不应只局限在银行储蓄上,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投资机会。③投资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④投资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做到利国利民,不违反国家法律、政策。题目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正确把握题干的主旨,围绕主旨对选项一一辨析即可。2.广东省自2022年7月1日起,接种疫苗异常反应引人商业保险补偿机制,对广东省范围内因预防接种引起的异常反应等进行相关补偿,其中包括基础保险和补充保险。商业保险补偿机制(  )①为降低预防接种的风险提供一定保障②是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③可以有效发挥商业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④是预防接种疫苗安全性的重要保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③正确,广东省自2022年7月1日起,接种疫苗异常反应引人商业保险补偿机制,对广东省范围内因预防接种引起的异常反应等进行相关补偿,其中包括基础保险和补充保险。商业保险补偿机制为降低预防接种的风险提供一定保障,可以有效发挥商业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17/17\n②错误,商业保险补偿机制不属于社会保险;④错误,此说法夸大了商业保险补偿机制的作用。故选:B。本题考查:商业保险①商业保险是指通过订立保险合同,以营利为目的保险形式。②商业保险由专门的保险企业经营,商业保险关系是由当事人自愿缔结的合同关系,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保险公司根据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达到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③因此保险具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特征,购买商业保险是规避风险的一种投资方式。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识记及理解的能力,较为简单。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学习好文科的基础。学生要注意夯实基础,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以避免失分。1.在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关于按劳分配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③按劳分配要求做到多劳多得、少劳不得④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①②正确,选项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和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是关于按劳分配的正确认识;③错误,按劳分配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④错误,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故选:A。本题考查:按劳分配(1)按劳分配的性质: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2)内容与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3)原因: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4)意义:①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结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是分配制度上的伟大变革。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应用知识能力,难度一般。我们做每一道政治选择题都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对题干提供的材料、信息进行分析、甄别、遴选,平时要注意夯实基础,培养能力。17/17\n1.2022年5月,有4家国有企业推出股权激励方案,其中中央企业2家,地方国企2家。国有企业员工凭借股权获得的收入属于(  )A.按需分配B.按要素分配C.按劳分配D.按效益分配【答案】B【解析】A错误,我国尚未实现按需分配;B正确,国有企业员工凭借股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要素分配;C错误,国有企业员工的工资、奖金和津贴属于按劳分配,国有企业员工凭借股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D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我国按效益分配。故选:B。本题考查:按生产要素分配(1)生产要素:劳动要素、资本要素、土地要素、信息、技术要素、管理要素。(2)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①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②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2.每年春节过后,常常会出现种种“用工荒”:“保姆荒”“护工荒”“外卖荒”等。为此需要企业别到没人干活才想起农民工”,而应让农民工看到劳有所得、干有所值的希望,收获同工同酬、同城同权的归属感。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分配制度决定生产发展②完善收入分配制度③加大扶贫开发与救济力度④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①错误,生产决定分配;②④正确,材料“为此需要企业别到没人干活才想起农民工”,而应让农民工看到劳有所得、干有所值的希望,收获同工同酬、同城同权的归属感。”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③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加大扶贫开发与救济力度;故选:D。本题考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我国的分配制度1.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1)内容:①平等就业权和选择职业的权利;②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③休息休假的权利;④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⑤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⑥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⑦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⑧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2)为什么维护劳动者权益:①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②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③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2.我国的分配制度:17/17\n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①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合理性和合法性的确认。②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③有利于各自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本题实则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书本知识来反思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一定要夯实基础知识,强化记忆和理解。1.2022年9月,强台风“山竹”肆虐广东等地之后,广东省减灾委、省民政厅启动Ⅱ级救灾应急响应,会同财政厅下拨6000万元救灾资金,地方各级财政投入1700余万元紧急采购救灾生活物资。材料中的救灾资金属于(  )A.社会保障支出B.行政管理支出C.经济建设支出D.卫生事业支出【答案】A【解析】A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相关知识,材料中的救灾资金属于社会保障支出;BCD不合题意,题干材料不涉及行政管理支出、经济建设支出和卫生事业支出。故选:A。本题考查:财政支出的构成包括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此题考查财政支出的构成,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学生准确把握题干主旨,结合教材所学选出答案,也可运用排除法去除与题目内容无关的选项。2.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除了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个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外,还新增了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支出的专项附加扣除。这表明税收具有的特征是(  )A.强制性B.固定性C.无偿性D.法治性【答案】B【解析】AC不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B符合题意,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个税起征点由3000元上调至5000元,这体现了税收的固定性;D错误,法制性不是税收的特征。故选:B。本题考查:税收的基本特征①税收具有强制性。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②税收具有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③税收具有固定性。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和不合题意的选项。17/17\n1.自2022年5月1号起,我国将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将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从11%降至10%.此举意在(  )①增强企业活力②减少重复征税③减轻企业负担④规范税收征管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①③符合题意,将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将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从11%降至10%.说明此举意在增强企业活力;减轻企业负担。②不符合题意,营业税改增值税才是减少重复征税。④不符合题意,材料所述为增值税税率的变化,没有涉及“规范税收征管”。故选:A。本题考查:税收政策1.税收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社会或经济目标,通过一定的税收政策手段,调参市场经济主体的物质利益、给以强制性刺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干预市场机制运行的一种经济活动及其准则。税收政策的实施过程是由政策决策主体、政策目标、政策手段、目标和手段之间的内在联系、政策效果评价和信息反馈等内容组成的一个完整的调控系统。2.理想的税收政策应该是既能满足国家的财政收入需要,又不对社会经济产生不良影响。制定正确的税收政策,必须考虑如下因素:①税收政策的制定,既要保证财政收入,又要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②税收政策要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税收政策的制定,要在政企分开的基础上,有利于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反思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2.2022年7月,国家税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影视行业纳税人应当按照实际业务如实开具增值税发票,不得填开或让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交易内容不符的发票,不得将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作为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纳税人应加强税收征管B.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C.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D.纳税人应自觉诚信纳税【答案】D【解析】A错误,税务机关应加强税收征管;B不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我国税收的性质;C不合题意,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与材料主旨无关;D符合题意,国家税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影视行业纳税人应当按照实际业务如实开具增值税发票,不得填开或让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交易内容不符的发票,不得将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作为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这表明纳税人应自觉诚信纳税。故选:D。本题考查:依法纳税(1)必要性: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217/17\n)措施:公民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同违反税法的行为作斗争;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其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知识的再认,难度不大。要求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一定要夯实基础知识,强化记忆和理解。1.2022年7月1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指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假等行为。10月16日,吉林省药监局对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罚款91亿元。材料说明(  )A.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的浪费B.市场调节其有盲目性的弊端C.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的弊D.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弊端【答案】D【解析】A不符合题意,材料未表明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的浪费;BC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市场调节的自发性,未涉及盲目性、滞后性;D正确,2022年7月1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指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假等行为。10月16日,吉林省药监局对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罚款91亿元。材料说明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弊端;故选:D。本题考查:市场调节的局限性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枪支、麻醉品等社会危险品不能让市场调节。②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自发性:在市场经济中,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为了自身的利益,有的工厂大量排放废气、废水,甚至制假售假;有的人为了自身的利益,剽窃他人的智力成果,对他人辛辛苦苦开发出来的软件进行盗版。盲目性:由于人们不可能完全掌握市场各方面的信息,也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他们的决策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当某种商品的生产有利可图时,往往一哄而上;反之,则一哄而退。滞后性:指经济活动参加者是在某种商品供求不平衡导致价格上涨或下跌后才作出扩大或减少这种商品供给的决定的,从而导致资源的浪费。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反思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2.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要求充分发挥信用服务机构作用,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国家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基于(  )①国家宏观调控能够及时、准确、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②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③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④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①错误,市场能够及时、准确、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②④正确,国家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基于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③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社会信用体系,未涉及加强宏观调控;故选:C。本题考查:构建社会诚信机制①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17/17\n②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一般。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正确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及善于运用知识对选项进行辨析排除。1.从2022年到2022年的五年间,我国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4%,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消费贡献率从54.9%提高到58.8%,服务业比重从45.3%上升到51.6%,这表明(  )①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②我国已走出社会义初级阶段③我国经济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④我国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①符合题意,从2022年到2022年的五年间,我国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4%,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说明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②说法错误,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③符合题意,从2022年到2022年的五年间,消费贡献率从54.9%提高到58.8%,服务业比重从45.3%上升到51.6%,说明我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服务业蓬勃发展,经济发展协调性增强;④说法错误,我国当前还没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故选:B。本题考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我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经济效益明显提升,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经济中提质增效的因素不断积累,经济发展协调性增强。(3)党的十八大以来,人们生活不断改善。党和国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的获得感显著增强。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2.11月19日,农业农村部审议通过《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22-2022)》,积极谋划质量兴农支持政策,建立一套与实施质量兴农战略相适应的政策体系、评价体系、工作体系和考核体系。此举意在(  )A.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B.夯实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C.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D.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答案】D【解析】A不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B不合题意,财政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材料未涉及财政;C不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D符合题意,农业农村部审议通过《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22-2022)》,积极谋划质量兴农支持政策,建立一套与实施质量兴农战略相适应的政策体系、评价体系、工作体系和考核体系。此举意在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故选:D。本题考查:农业现代化和三农问题17/17\n①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②实行“三权分置”改革,推进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项权利分置进行的一系列制度改革。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的选项。1.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与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合作组建的中俄国际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经营宽体飞机产品研制和技术开发、制造、市场营销、销售、售后支持、咨询和项目管理等其他相关业务。在飞机结构这块,总装在上海,机身主要由中方承担,机翼由俄方承担,系统面向全球招标。这体现了经济全球化中的(  )A.资本全球化B.贸易全球化C.信息全球化D.生产全球化【答案】D【解析】ABC不合题意,资本全球化、贸易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符合题意,在飞机结构这块,总装在上海,机身主要由中方承担,机翼由俄方承担,系统面向全球招标。这体现了经济全球化中的生产全球化。故选:D。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1)生产全球化指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加强,世界各国的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2)贸易全球化指的是随着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世界各国都被卷入国际商品交换之中。(3)资本全球化指的是伴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资本的触角伸向全球,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不断加快。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可运用排除法,排除不符题意的选项,选出正确选项。本题难度中等。2.2022年1~10月,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对5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19亿美元同比增长6.4%,主要投向新加坡、老挝、巴基斯坦等国家。这说明(  )①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②我国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③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成效④我国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①错误,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②错误,“我国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说法错误。③④正确,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对5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19亿美元同比增长6.4%,主要投向新加坡、老挝、巴基斯坦等国家。这说明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成效;我国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故选:D。本题考查: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趋利避害、勇敢地迎接挑战,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17/17\n①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领域。②创新利用外资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③要“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④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一般。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正确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及善于运用知识对选项进行辨析排除。1.2022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出,对外资全面实行准人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深化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在种业、医疗、教育、旅游、电信。互联网、文化、金融、航空海洋经济、新能源汽车制造等重点领域加大开放力度。由此可见(  )①对外开放是我国发展经济的根本基点②我国实行更加积极 主动的开放战略③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④我国完 善互利共赢的开放型经济体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①错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发展经济的根本基点;②④符合题意,依据题意,对外资全面实行准人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深化和加大重点领域开放力度。由此可见我国实行更加积极 主动的开放战略;③错误,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故选:C。本题考查: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①拓展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②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基本战略。③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性经济体系: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④坚持“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打造和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二、论述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0分)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当前,我国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材料一2022年,我国积极推进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推动重点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让国有企业更好地突出主业、促进国有资本进一步向国家战略的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企业集中。材料二2022年517/17\n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提出坚持效益导向,进一步完善了工资与效益联动机制,确保工资水平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相适应;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国企职工工资收入与每个人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紧密挂钩,工资分配差距合理拉开,从而打破部分企业内部分配中存在的平均主义、大锅饭。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角度,阐释材料二中所提举措的合理性。【答案】【小题1】(1)①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有利于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②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2)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完善了工资与效益联动机制,确保工资水平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相适应,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公平分配能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国企职工工资收入与每个人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紧密挂钩,工资分配差距合理拉开,从而打破部分企业内部分配中存在的平均主义、大锅饭。既可以反对平均主义,又可以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小题2】【解析】(1)本题为意义类主观题,要求学生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根据材料信息“让国有企业更好地突出主业、促进国有资本进一步向国家战略的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企业集中”学生可从优化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等方面进行分析作答。(2)本题为原因类主观题,要求学生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角度,阐释材料二中所提举措的合理性。根据材料信息“完善了工资与效益联动机制,确保工资水平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相适应”说明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国企职工工资收入与每个人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紧密挂钩,工资分配差距合理拉开,从而打破部分企业内部分配中存在的平均主义、大锅饭”说明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公平分配能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既可以反对平均主义,又可以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1)本题为意义类主观题,意义类的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一般用“有利于”、“促进”等句型表达,解答时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并具有调动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的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作答。(2)本题为原因类主观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阐释事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留意材料中“”这些关键信息,解答时要注意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有针对性的调动和运用有关知识作答即可,一般来说,原因类的试题可回答:理论依据+意义。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2年我国财政支持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和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推进“双一流”高校建设;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大范围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继续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支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国家财政在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作用。【答案】(117/17\n)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国家财政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住房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的支出力度,发挥了财政在保障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和功能。(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国家财政资金支持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发展,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国家财政在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属于意义类试题,依据设问可知本题考查的是财政的作用。解答此题要从材料入手进行分析:材料中“国家财政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住房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的支出力度,发挥了财政在保障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和功能”,这体现了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材料中“国家财政资金支持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发展”,这体现了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解答意义类主观题有以下对策:对策一:根据主体分析意义。即分析设问中的事件或措施对“谁”有意义,从不同主体进行分析。对策二:寻找角度分析意义。即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意义。对策三:回归教材分析意义。即把试题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寻找答题思路,对题中的材料和设问作出分析,把材料观点与课本知识一一对照,选取相关知识作答。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6月28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讲话指出,我国紧紧国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着力减少政府的微观管理、直接干预,放手让企业和群众创业创新。大幅削减行政审批事项、企业投资核准项目,彻底终结非行政许可审批;同时大幅减税降费,出台中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取消、停征、减免110多项中央和省级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累计减轻市场主体负担超过3万亿元。结合材料,运用“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答案】(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科学的宏观调控。(2)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因此我们要尊重市场规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通过大幅削减行政审批事项、企业投资核准项目,彻底终结非行政许可审批,尊重市场规律,释放市场活力。(3)科学的宏观调控不仅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也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我国政府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大幅减税降费,出台中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综合运用有关法律法规,开展专项整治,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属于措施类试题,知识限定明确,解析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关系。审读材料,根据材料中“我国紧紧国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着力减少政府的微观管理、直接干预,放手让企业和群众创业创新”的信息,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政府科学的宏观调控;根据材料中“大幅削减行政审批事项、企业投资核准项目,彻底终结非行政许可审批”的信息,说明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尊重市场规律,释放市场活力;根据材料中“大幅减税降费,出台中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取消、停征、减免110多项中央和省级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累计减轻市场主体负担超过3万亿元”的信息,说明我国政府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17/17\n本题为为措施类试题,解答这类题目时采用定点法,具体的解题思路是:一是从教材找方法。要认真回想教材相关方面的知识,不能随意乱想;二是从材料中找方法。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那么材料中问题的反面就是方法。三是从当前时政热点和党和国家重大政策中找方法。具体的解题程序:定点--联系--疏理--作答。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2年,M省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创造人民美好生活材料一2022年,M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460元,同比实际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60元,同比实际增长8.2%;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69,比2022年同期缩小0.02.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得到提高全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302元,同比增长10.4%。材料二2022年,M省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壮大县城经济,优化城市布局,拓展城市空间,上城乡更加富庶文明、和谐美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制定新一轮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区城联防联控联治;推动国际产能合作,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外贸进出口,提高经济外向度;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的就业;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结合材料一,从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角度,分析M省消费快速提升的原因。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M省所采取的举措是如何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答案】【小题1】(1)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总量就越大。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③人们对未来收入有非常乐观的预期,预支将来收入加大。(2)①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壮大县城经济,优化城市布局,拓展城市空间,上城乡更加富庶文明、和谐美丽。体现了M省坚持协调发展。②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制定新一轮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区城联防联控联治。体现了M省坚持绿色发展。③推动国际产能合作,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外贸进出口,提高经济外向度。体现了M省坚持开放发展。④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的就业;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体现了M省坚持共享发展。【小题2】【解析】(1)本题为原因类主观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一,从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角度,分析M省消费快速提升的原因。根据材料信息“M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460元,同比实际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60元,同比实际增长8.2%”说明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总量就越大。“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69,比2022年同期缩小0.02”说明收入差距缩小,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得到提高全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302元,同比增长10.4%”说明人们对未来收入有非常乐观的预期,预支将来收入加大。(2)本题为体现类主观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M省所采取的举措是如何体现新发展理念的。根据材料信息“发展农村经济,壮大县城经济,优化城市布局,拓展城市空间,上城乡更加富庶文明、和谐美丽”体现了M省坚持协调发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制定新一轮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区城联防联控联治”体现了M省坚持绿色发展。“推动国际产能合作,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外贸进出口,提高经济外向度”体现了M省坚持开放发展。“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的就业;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体现了M省坚持共享发展。(117/17\n)本题为原因类主观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阐释事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留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解答时要注意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有针对性的调动和运用有关知识作答即可。(2)本题为体现类主观题,作答时首先:定点,明确考查的知识点,回顾相关知识点。其次:联系,审读材料,在材料分析时要注意分层次,抓关键句。最后:梳理、作答。将材料信息与考察知识点一一对照,作到观点与材料结合。17/17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政治
发布时间:2022-08-25 13:43:38 页数:17
价格:¥3 大小:83.68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