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8

2/18

剩余1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2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9题每题1分,10-12题每题2分,共15分)1.泗阳是全国最宜居住县城之一,运河风光,生态园林,蓝天碧水,景色宜人.入秋以来,泗阳上午的气温最接近()A.45℃B.15℃C.0℃D.﹣10℃2.小明学过物态变化知识后,上网了解到:冬天护路工人会往路面上撒盐,来避免路面结冰,他认为撒盐后水的凝固点会降低,并用了一个加盐的水杯和一个盛清水的杯子放进冰箱试了一下,“试了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问B.猜想C.实验D.得出结论3.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的开启、关闭及频道转换,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遥控电视机的光是()A.红光B.红外线C.紫光D.紫外线4.小明上学路上,听到路边超市正在播放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他一下就听出是中国好声音第三季亚军,具有独特颤嗓的帕尔哈提唱的.小明判断的依据是帕尔哈提与众不同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频率5.以下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C.高架道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D.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6.冰雕,是一种以冰为主要材料来雕刻的艺术形式,一般展出当地的气温一直持续在﹣10℃以下.如图冰雕作品展出过程中被发现在一天天变小,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B.熔化C.升华D.凝华7.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少蒸发的措施是()A.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储存B.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8.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D.敲鼓时,听到鼓声,鼓面不振动9.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一组是()(1)春天,冰雪融化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1)(2)B.(2)(4)C.(1)(3)D.(3)(4)10.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为玻璃板,b和c是两支蜡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薄的玻璃板B.实验时玻璃板a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C.b和c这两支蜡烛要完全相同D.该实验最好在较亮的环境中进行,看到的像才更清晰11.在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甲、乙、丙三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和乙可能是同种物质B.乙和丙可能是同种物质C.甲和乙一定是沸腾图象D.丙一定是熔化图象12.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站立于一面墙的两边,若要在墙上开一个窗使两人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的全身,则所需的最小窗的位置应为()A.aeB.adC.bcD.b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n13.上课时,传播老师讲课声音的介质主要是__________,此时老师的声音在这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大约是__________m/s.14.常用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如图是实验小组同学使用温度计测温度情况,图中温度计分度值是__________℃,所测物体温度是__________℃.15.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__________.玻璃在200℃时开始熔化,直到300℃时还未熔化完,可见玻璃是_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16.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1)请依次写出上文用“[]”括起来的文字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__________.17.医院里用超声波可以击碎病人体内结石,说明声音具有__________;光可以使物体变的温暖,说明光具有__________.18.太阳通过玻璃三棱镜后,被分解成__________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证明太阳光是__________.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绿、蓝.如图,在棱镜和白屏之间放上一块透明的蓝色玻璃,则白屏上只呈现__________色光.19.在阳光下“立竿见影“这个现象能够表明光在空气中传播路线是__________,已知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45°,杆高2.5m,则杆在地面的影长是__________m,如果将杆远离太阳的方向移动2m,则杆影的长度将__________(变大、变小或不变).20.一只蜻蜓在离湖面10m的上空飞行,若湖深为5m,则蜻蜓在湖里所成的像与它的距离是__________m,它在湖里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n(实/虚)像.当蜻蜓向水面俯冲时,它在水里的像大小将__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同时像将__________(靠近/远离)水面.三、作图、实验探究题(21题4分,其余各题每空1分,共24分)21.按要求作图(1)一青蛙在干枯的井底,请在图(1)中作出青蛙在P点可以看到的井外的范围.(2)请在图(2)中做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成的像.22.如图是探究声音产生及其特性的小实验:(1)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会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而产生.(2)若增大塑料尺振动的幅度,则声音的__________增大.(3)改变塑料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会使声音的__________发生改变.23.如图所示是探究水沸腾实验时的情景.(1)四个图中能描述水沸腾时状况的是__________.(2)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热,温度__________.(3)实验中,小组同学发现实验时间太长,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24.如图甲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n(1)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__________(选填“均匀”或“不均匀”).(2)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__________.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____℃.(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时间/min012345678910温度/℃404244464848484848505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_℃;该物质是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4)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丙ab中的__________.25.如图小明站在地铁站台,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虚像.小明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站台上粗测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1)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__________;(2)记录__________;(3)量出__________的距离.步骤(3)中量得的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物理依据是__________.\n2022-2022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9题每题1分,10-12题每题2分,共15分)1.泗阳是全国最宜居住县城之一,运河风光,生态园林,蓝天碧水,景色宜人.入秋以来,泗阳上午的气温最接近()A.45℃B.15℃C.0℃D.﹣10℃【考点】温度.【专题】应用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泗阳地处温带,秋天上午的温度不会很高,也不会很低,据此进行判断.【解答】解:根据泗阳的地理位置可知:泗阳地处温带,因此秋天上午的温度不会很高,也不会很低,15℃应该比较符合实际的.故选B.【点评】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温度概念来判断.2.小明学过物态变化知识后,上网了解到:冬天护路工人会往路面上撒盐,来避免路面结冰,他认为撒盐后水的凝固点会降低,并用了一个加盐的水杯和一个盛清水的杯子放进冰箱试了一下,“试了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问B.猜想C.实验D.得出结论【考点】物理学方法.【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科学探究一般要经历以下七个步骤: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其中前三个步骤是确定研究的目的、方向、采用的实验方法和具体的过程;后三个步骤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对实验现象、数据、实验优缺点、误差产生的原因、实验方案的优化等的分析.【解答】解:A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始步骤,在学习和科研中有重要的意义.问题的提出应围绕实验目的或实际情景确定;属于实验的初始阶段,没有实际的动手操作.不符合题意;B“猜想与假设”必须是在实际情境的基础上合理作出,反对随意猜想.也属于实验的初始阶段,为下一步实验的设计确定方向,没有实际的动手操作.不符合题意;C进行实验是探究过程的中心环节,它是完成实验目的、得出结论的根本依据.此环节是在具体实际的前提下进行的,最大的特点是:实际操作,需要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或有关数据.“试了一下”属于具体实验操作环节.符合题意;D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验现象或数据的分析概括得出的,一般是具体的数值(测量性实验)或规律(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悉科学探究各环节的特征,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正确应用.3.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的开启、关闭及频道转换,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遥控电视机的光是()\nA.红光B.红外线C.紫光D.紫外线【考点】红外线.【专题】应用题.【分析】红外线可以用来进行遥控,电视机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解答】解: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红外线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4.小明上学路上,听到路边超市正在播放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他一下就听出是中国好声音第三季亚军,具有独特颤嗓的帕尔哈提唱的.小明判断的依据是帕尔哈提与众不同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频率【考点】音色.【专题】应用题;比较思想;归纳法;声现象.【分析】声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通过音色能辨别物体.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和不同人的声音.【解答】解: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别出是谁在唱歌,是因为音色不同的原因,与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频率无关.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声音特征的辨别,要会利用声音的特征解释生活现象,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5.以下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C.高架道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D.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应用题.【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据此分析.【解答】解: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B、佩戴有耳罩的头盔,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不符合要求.C、道路两旁建起透明板墙,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D、设置噪声监测仪,能够知道噪声的响度大小,但不是减弱噪声的措施.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噪声的特点和防治噪声的途径进行分析解答.6.冰雕,是一种以冰为主要材料来雕刻的艺术形式,一般展出当地的气温一直持续在﹣10℃以下.如图冰雕作品展出过程中被发现在一天天变小,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nA.汽化B.熔化C.升华D.凝华【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专题】应用题;定性思想;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当地的气温一直持续在﹣10℃以下,达不到冰的熔点,故冰不会熔化;而冰雕作品在一天天变小,是因为冰由固态直接升华为气态,成为水蒸气.故选C.【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7.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少蒸发的措施是()A.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储存B.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影响蒸发的因素有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2)减慢蒸发,就是从降低温度、减小液体面积和减弱空气流动这三个方面来考虑.【解答】解:A、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储存,从减弱空气流动和降低温度两个方面,减慢了水果中水分的蒸发,符合题意;B、扫帚把洒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扫开,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加快了水分的蒸发,不合题意;C、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从提高温度和加快空气流动两个方面,加快了衣服上水分的蒸发,不合题意;D、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是从提高温度和加快空气流动两个方面,加快了头发上水分的蒸发,不合题意;故选A.【点评】加快或减慢蒸发,都是从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去考虑;将知识应用于生活,注意联系生活实际.8.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D.敲鼓时,听到鼓声,鼓面不振动\n【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声现象.【分析】(1)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3)声音传播有距离、有速度,所以声的传播需要时间.(4)故发声时,鼓面一定在振动.【解答】解: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选项错误.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选项正确.C、声音传播需要时间.选项错误.D、敲鼓时,鼓发声,鼓面一定在振动.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物体振动一定发声,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是声音不一定停止,例如隆隆的雷声.9.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一组是()(1)春天,冰雪融化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1)(2)B.(2)(4)C.(1)(3)D.(3)(4)【考点】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专题】应用题.【分析】物体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热;物体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物体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要吸热;物体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要放热.【解答】解:(1)冰雪融化汇成溪流是熔化,熔化要吸热;(2)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饮料罐液化形成的,液化要放热;(3)雾的消失,是汽化现象,汽化要吸热;(4)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凝华要放热.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的判断和物态变化伴随的吸放热情况,熟记概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0.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为玻璃板,b和c是两支蜡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薄的玻璃板B.实验时玻璃板a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C.b和c这两支蜡烛要完全相同\nD.该实验最好在较亮的环境中进行,看到的像才更清晰【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实验题;探究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A、从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和保证实验效果这个角度去分析此题.B、实验中玻璃板如果不垂直于桌面,后面的蜡烛无法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C、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D、当实验环境光线较暗时,实验现象会更加明显.【解答】解:A、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故A正确;B、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验证像的位置和大小,所以玻璃板a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故B正确.C、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故C正确.D、因蜡烛是点燃的,所以适合在较黑暗的环境下才可看清蜡烛的像,能保证实验效果.故D错误.故选D.【点评】此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平面镜成像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既是平时经常强调的地方,又是中考中经常涉及到的地方,要求深入理解,熟练掌握.11.在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甲、乙、丙三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和乙可能是同种物质B.乙和丙可能是同种物质C.甲和乙一定是沸腾图象D.丙一定是熔化图象【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图析法;图像综合题.【分析】(1)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2)非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下降.(3)液体沸腾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解答】解:A、甲和乙的熔点相同,因此可能是同一种物质,该选项说法正确;B、乙和丙的熔点不相同,因此它们不可能是同一种物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液体沸腾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而甲和乙图象表示温度先升高,再不变,再升高,不符合沸腾特点,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丙表示温度先升高,再不变,再升高,符合晶体的熔化图象,该选项说法正确;\n故选AD.【点评】根据图象探究物质的规律是近两年出现较多的题目,图象可以使我们建立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表象中去探究本质规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12.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站立于一面墙的两边,若要在墙上开一个窗使两人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的全身,则所需的最小窗的位置应为()A.aeB.adC.bcD.bd【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专题】压轴题;图析法.【分析】根据题意,两人要想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的全身,则来自对方头和脚的光线都必须经过窗户到达另一方的眼睛,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则我们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作出两条从乙到达甲眼睛的光线和两条从甲到达乙眼睛的光线,由此确定出所需最小窗的位置.【解答】解:过乙头顶和脚底分别作两条直线到甲的眼睛,过甲头顶和脚底分别作两条直线到乙的眼睛(这两条直线就可以确定出所需最小窗的位置),由这四条直线与墙的交点即可确定出所需最小窗的位置应为bd.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直线传播的应用,题目出的比较新颖,解题时最好通过作图来解答.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3.上课时,传播老师讲课声音的介质主要是空气,此时老师的声音在这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大约是340m/s.【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空气中的声速在1个标准大气压和15℃的条件下约为340m/s.【解答】解:通常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进行传播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故答案为:空气;340.【点评】本题考查了声的传播条件和速度的常识,属于识记性内容,是常见的基础知识题.\n14.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如图是实验小组同学使用温度计测温度情况,图中温度计分度值是1℃,所测物体温度是﹣2℃.【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应用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分析】(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2)分度值是指温度计上最小刻度间代表的示数.(3)温度计的读数:首先确定零上还是零下,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的示数,从小数字读向大数字.【解答】解:常用温度计是液体温度计,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如图,该温度计在0﹣﹣10之间分成10等份,分度值为1℃;液柱向上所对应的刻度值的绝对值变小,温度是零下,示数是﹣2℃.故答案为:液体热胀冷缩;1;﹣2.【点评】掌握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正确读数,这些都是最基础的内容,一定要熟练掌握.15.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玻璃在200℃时开始熔化,直到300℃时还未熔化完,可见玻璃是非晶体(填“晶体”或“非晶体”)【考点】熔点和凝固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解答】解:因为对于同种物质来说它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所以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玻璃在200℃时开始熔化,直到300℃时还未熔化完.说明玻璃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所以玻璃是非晶体.故答案为:相同;非晶体.【点评】此题考查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16.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1)请依次写出上文用“[]”括起来的文字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液化、凝华、熔化;(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熔化.【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n【分析】从水发生物态变化前后的两种状态结合物态变化的定义来确定是发生了哪种物态变化,然后再确定是吸热还是放热.【解答】解:水蒸气凝成小水滴,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水蒸气凝成小冰晶,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小冰晶变成小水滴,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根据物态变化的吸放热情况可以确定,在液化、熔化、凝华这三个过程中,吸热的是熔化.故答案为:液化;凝华;熔化;熔化.【点评】认真审题,从题目中的告诉的信息中可以确定解题的思路.如水蒸气凝成小水滴.17.医院里用超声波可以击碎病人体内结石,说明声音具有能量;光可以使物体变的温暖,说明光具有能量.【考点】声与能量;物体内能的改变.【专题】应用题;比较思想;归纳法;声与光.【分析】声音不但能传递信息还能够传递能量,光也具有能量.【解答】医院里用超声波可以击碎病人体内结石,说明声音具有能量,光可以使物体变的温暖,说明光也具有能量.故答案为:能量;能量.【点评】本题考查声音和光的有关问题,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18.太阳通过玻璃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证明太阳光是复色光.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如图,在棱镜和白屏之间放上一块透明的蓝色玻璃,则白屏上只呈现蓝色光.【考点】光的色散.【专题】应用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称为光的色散;(2)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3)太阳光透过透明的物体后,只显示这种透明物体的颜色.【解答】解:(1)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发生色散,图中位置从上到下依次呈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说明太阳光是复色光;(2)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3)在棱镜和白屏之间放上一块透明的蓝色玻璃,蓝色玻璃只能透过蓝光,因此白屏上只呈现蓝色色光.故答案为:七;复色光;红;蓝.【点评】该题考查了光的色散实验以及红外线,虽然红外线是不可见光,但可以根据其热效应来证明它的存在.\n19.在阳光下“立竿见影“这个现象能够表明光在空气中传播路线是沿直线的,已知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45°,杆高2.5m,则杆在地面的影长是2.5m,如果将杆远离太阳的方向移动2m,则杆影的长度将不变(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就会在物体的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这就是影子.根据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45°,竿高2.5m,此时竿在地面上的影长与竿高正好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可知竿在地面上的影长,因为只是将竿向前移动2m,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还是为45°,所以易得竿影的长度.【解答】解:“立竿见影”是说当光线照到竖直的竿子上时,就会在它的后面形成一个竿子的影子,这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因为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45°,竿高2.5m,此时竿在地面上的影长与竿高正好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此时竿在地面上的影长就等于竿高,即2.5m,因为只是将竿向前移动2m,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还是为45°,所以竿影的长度还等于竿高,即竿影的长度不变.故答案为:沿直线的;2.5;不变.【点评】考查光的直线传播,知道影子形成的原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20.一只蜻蜓在离湖面10m的上空飞行,若湖深为5m,则蜻蜓在湖里所成的像与它的距离是20m,它在湖里所成的像是虚(实/虚)像.当蜻蜓向水面俯冲时,它在水里的像大小将不变(变大/不变/变小),同时像将靠近(靠近/远离)水面.【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实验题;比较思想;实验分析法;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解答】解: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蜻蜓在离湖面10m的上空飞行,到水面的距离为10m,所以像到水面的距离也为10m,则像与它的距离为20m;蜻蜓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即平面镜成像;当蜻蜓向水面俯冲时靠近水面,则像也会靠近水面;像与物体的像相等,所以像的大小不变.故答案为:20;虚;不变;靠近.【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注意像物距离与像距的区别,属于基础知识.三、作图、实验探究题(21题4分,其余各题每空1分,共24分)21.按要求作图(1)一青蛙在干枯的井底,请在图(1)中作出青蛙在P点可以看到的井外的范围.\n(2)请在图(2)中做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成的像.【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专题】作图题;图像综合题.【分析】(1)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画出光路;(2)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像.【解答】解:(1)青蛙在井底能看到井外的事物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的,光路如图(1)所示;(2)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关于镜面对称,故画出成像如图(2)所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光的直线传播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和掌握,比较基础.22.如图是探究声音产生及其特性的小实验:(1)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会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2)若增大塑料尺振动的幅度,则声音的响度增大.(3)改变塑料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会使声音的音调发生改变.【考点】声音的产生;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响度和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调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解答】解:(1)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会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若增大塑料尺振动的幅度,则声音的响度增大;(3)改变塑料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会使声音的频率发生变化,也就是音调发生变化.故答案为:(1)振动;(2)响度;(3)音调.【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产生的条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是一道声学综合题.23.如图所示是探究水沸腾实验时的情景.\n(1)四个图中能描述水沸腾时状况的是C.(2)水沸腾时的特点是吸热,温度不变.(3)实验中,小组同学发现实验时间太长,可能的原因是水的质量太多(写出一条即可).【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专题】实验探究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①水沸腾前,下层的水温度高于上层水温度,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气泡越来越小;水沸腾时,整个容器内水温相同,气泡上升过程中,不断有水变为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越来越大.②液体沸腾时的条件:达到沸点,不断吸热.③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物质质量越大,吸收热量越多,加热时间越长【解答】解:(1)水沸腾时,整个容器内水温相同,气泡上升过程中,不断有水变为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越来越大,故C图符合题意;(2)水沸腾时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3)发现加热水的时间太长的原因可能是水太多,水的质量太大.故答案为:(1)C;(2)吸;不变;(3)水的质量太多.【点评】本题是探究液体沸腾的实验,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水沸腾的特点.24.如图甲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均匀(选填“均匀”或“不均匀”).(2)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试管壁.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46℃.(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时间/min0123456789104042444648484848485053\n温度/℃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48℃;该物质是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4)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丙ab中的a.【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专题】压轴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时,一般都采用水浴法,物体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2)在使用温度计时,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在进行读数时,要注意其分度值.(3)掌握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会分析晶体的熔化图象.知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为熔点.(4)通过图象判断晶体与非晶体时,重点观察是否有一段时间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这说明此时这种物质达到了熔点,正在熔化.【解答】解:(1)将装有固体粉末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物体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2)用温度计测量固体粉末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试管壁.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其示数为46℃.(3)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48℃.(4)比较图象丙和丁可知,丙物质有一段时间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而丁物质边吸热、温度边升高,说明丙是晶体,故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丙中的a.故答案为:(1)均匀;(2)试管壁;46;(3)48;晶体;(4)a.【点评】此题探究不同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特点,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同时考查了有关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此实验还考查了怎样使物质受热均匀,像实验中的一些细节也是同学们应该注意的问题.25.如图小明站在地铁站台,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虚像.小明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站台上粗测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1)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自己的像落在广告牌上时;(2)记录自己的站位;(3)量出自己的站位到玻璃屏蔽门的距离.步骤(3)中量得的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物理依据是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考点】平面镜的应用.【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n【分析】小明在玻璃屏蔽门中成像,小明透过玻璃屏蔽门能看到广告牌,当小明的像呈现在广告牌上时,说明广告牌在小明像的位置上,用刻度尺测量小明到玻璃屏蔽门之间的距离,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求出广告牌和玻璃屏蔽门之间的距离.【解答】解:(1)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小明在玻璃屏蔽门后所成的像与广告牌在同一竖直平面上,广告牌在小明像的位置.(2)记录小明所在的位置.(3)测量小明的位置和玻璃屏蔽门之间的距离,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求出像距.(4)实验时要用刻度尺测量小明到玻璃屏蔽门之间的距离.(5)测量小明到平面镜的距离,间接知道广告牌和玻璃屏蔽门之间的距离,根据是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故答案为:(1)自己的像落在广告牌上时;(2)自己的站位;(3)自己的站位到玻璃屏蔽门;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点评】本题是平面镜成像特点的一个具体应用,掌握平面镜成像特点,能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物理
发布时间:2022-08-25 12:55:02 页数:18
价格:¥3 大小:384.87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