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北术州市吴都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2学年湖北省鄂州市吴都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下列关于某中学生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身高1.65mB.心脏跳动一次时间5sC.体温27℃D.步行速度8m/s2.下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针对各种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甲图:玻璃上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乙图:棒冰冒“白气”是棒冰升华形成的C.丙图:花草上的小露珠是草叶分泌出来的D.丁图:热风干手机的作用是加快手上的水蒸发3.关于如图所示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片甲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B.图片乙所示的实验表明,振辐越大,音调越高C.图片丙所示的实验表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D.图片丁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电磁波导航4.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nC.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5.“地面的水___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会__成小水滴或__为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层空气中,这就形成了__.”对于引号中这段文字空缺的内容,下列填充正确的是()A.汽化液化凝固云B.蒸发液化凝华雨C.蒸发液化凝华云D.蒸发凝华液化雨6.下列做法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A.夏天扇扇子会感觉到凉爽B.把新鲜的水果装入塑料袋中C.用扫帚把洒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散开D.将洗过的衣服在阳光下晾晒7.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猛将张飞单枪立马在长坂坡当阳桥头,一声大喝,吓退十万曹操大军.这个典故形容张飞声音()A.频率高B.音色差C.音调高D.响度大8.下列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是()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B.纺织工人戴防噪声耳罩C.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D.放鞭炮时捂耳朵9.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时,它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如图中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应为()A.a图线B.b图线C.c图线D.d图线10.甲、乙二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也在匀速上升.乙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甲在匀速下降.则他们相对于地面()A.甲下降,乙上升B.甲上升,乙下降C.甲、乙都下降,且甲比乙慢D.甲、乙都下降,且甲比乙快11.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或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下列关于所发出声音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甲瓶的音调最高\nB.用嘴贴着瓶口吹气,甲瓶的音调最高C.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丁瓶的音调最低D.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丁瓶的音调最高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12.完成下列速度单位的换算:(1)72km/h=__________m/s;(2)5m=__________km.(3)3600s=__________h.13.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__.14.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15.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_____;响度相同的是__________.16.同一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17.82cm、17.81cm、17.28cm、17.81cm,这五次测量记录中有一次错了,其中__________是错的,物体长度应是__________.17.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为2m/s,乙的速度为3m/s,它们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之比为__________;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为__________.18.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1)悠扬的笛声是__________振动产生的.\n(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__________.三、实验题(8+6+9=23)19.小东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时刻:(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进行测量的.所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____(填“陡”或“缓”)些.(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BC=__________cm,tBC=__________s,vAC=__________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_____.20.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乐器的弦震动时,猜想: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室控制的琴弦条件.编号琴弦材料琴弦的长度L/m琴弦的横截面面积S/mm2A钢200.3B钢200.7C尼龙丝300.5D铜400.5E尼龙丝400.5(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填字母代号)这里用到了__________的方法研究的.(2)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步骤:①实验研究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④得出结论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用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21.以下是小华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n小华从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5min为止.他记录的数据如表:时间/min0123456789101112温度/℃909192939495969798989898(1)如图1所示,小华在实验中使用温度计时的不当之处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2)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2中的__________图所描述一样(选填“甲”或“乙”),水在沸腾时吸热,温度__________(选填“继续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3)由于小华记录数据失误,第10min的温度缺失,请你帮助小华将实验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4)由实验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_____℃.根据水的沸点,可判断当时的大气压__________(选填“高于”、“等于”、“低于”)1标准大气压.(5)实验过程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水刚沸腾时所用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种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6)根据实验数据作的沸腾图象大致是图中的哪一个__________.(7)小华在移去酒精灯后,发现水并没有立刻停止沸腾,原因是:烧杯中的水还在从温度较__________(填“高”或“低”)的石棉网和铁圈吸收热量.四、计算题(9+12=21)22.一辆汽车在匀速行驶,道路前方有一座高山,司机鸣笛并在4s后听到回声,若汽车行驶速度为72km/h.求:(1)司机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路程?(2)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多远?23.下表是D412次列车组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时间上海苏州常州南京徐州到站时间09:5110:3311:45\n发车时间09:1509:5310:3511:50里程/km084300648(1)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的平均速度为多少?(2)若该列车从苏州到常州的平均速度为129km/h,则苏州到常州的里程为多少?(3)该列火车长200m,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个长为1.8km的遂道,则火车全部通过该遂道需要多长的时间?\n2022-2022学年湖北省鄂州市吴都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下列关于某中学生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身高1.65mB.心脏跳动一次时间5sC.体温27℃D.步行速度8m/s【考点】长度的估测;温度;时间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1.7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比成年人小一些,在1.65m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B、人正常情况下心脏1min跳动75次,跳动一次需要的时间接近1s.此选项不符合实际;C、人体正常温度在37℃.此选项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此选项不符合实际.故选A.【点评】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判断,也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如自己的身高、自己的体重、自己正常时的体温及正常行走的速度等方面来与题目中的数据比较,只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据就是合理的.2.下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针对各种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甲图:玻璃上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乙图:棒冰冒“白气”是棒冰升华形成的C.丙图:花草上的小露珠是草叶分泌出来的D.丁图:热风干手机的作用是加快手上的水蒸发【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解决此题时要分析各种现象变化前后物体是什么状态,结合物态变化进行分析判断即可.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解答】解:A、玻璃上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的,此选项说法错误;B、棒冰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此选项说法错误;\nC、花草上的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此选项说法错误;D、热风干手器的作用是加快手上的水分蒸发,此选项说法正确,此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解决此题目的关键是能正确的根据物态变化分析各种现象是何种物态变化.3.关于如图所示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片甲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B.图片乙所示的实验表明,振辐越大,音调越高C.图片丙所示的实验表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D.图片丁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电磁波导航【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超声波与次声波;响度与振幅的关系.【专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必须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频率的高低影响音调的高低,振幅影响声音响度的大小;(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4)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答】解:A、说法错误,闹铃的声音听不到,因为它周围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B、说法错误,图片所示的实验表明,声音响度的大小与振幅的关系;C、说法正确,图片所示的实验即可研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也可研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C选项说法正确;D、说法错误,图片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超声波导航,而不是电磁波;故选C.【点评】此题是一道声学综合题,涉及较多声学知识,但都是基础知识,比较容易.4.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n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图析法;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解答此题需要先观察图象,明确横轴和纵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各是什么,然后结合选项逐一去分析.【解答】解:A、由图可知,甲同学是在4s时才开始行走,他比乙同学晚出发4s,选项A正确;B、4s~8s内,甲乙的图象都是一条直线,表明他们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B正确;C、0s~8s内,甲乙通过的路程都是5m,则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选项C正确;D、甲同学从4s开始行走,到8s末行走了5m,用时4s,则甲的速度:v甲==1.25m/s;乙同学从0s开始行走,到8s末行走了5m,用时8s,则乙的速度:v乙==0.625m/s.选项D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分析图象,根据图象上的信息做出选择.选项D的解析也可以采用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来比较甲和乙的运动快慢:甲和乙在8s末运动的路程相同,但甲所用时间比乙少,则甲运动的比乙快,即甲的速度比乙大.5.“地面的水___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会__成小水滴或__为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层空气中,这就形成了__.”对于引号中这段文字空缺的内容,下列填充正确的是()A.汽化液化凝固云B.蒸发液化凝华雨C.蒸发液化凝华云D.蒸发凝华液化雨【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地面的水汽化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会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为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层空气中,这就形成了云.故选C.【点评】熟练掌握自然现象中的物态变化现象,云:水蒸气的液化或凝华,雾、露是水蒸气的液化,霜是水蒸气的凝华.6.下列做法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A.夏天扇扇子会感觉到凉爽B.把新鲜的水果装入塑料袋中C.用扫帚把洒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散开D.将洗过的衣服在阳光下晾晒【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专题】应用题.\n【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要减慢蒸发可以降低液体的温度,减小液体的表面积,减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解答】解:A、夏天扇扇子乘凉是加快空气流动,使体表的汗液加快蒸发,不合题意;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中既减小了蒸发面积,又防止了空气流动,可以减慢蒸发,符合题意.C、用扫帚把洒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散开,摊开的积水会使液体的表面积变大,蒸发加快,不符合题意;D、将洗过的衣服在阳光下晾晒,既增大了表面积,又提高了温度,属加快蒸发的措施,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一道应用题.要减慢蒸发,就要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从而选取适当的措施.7.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猛将张飞单枪立马在长坂坡当阳桥头,一声大喝,吓退十万曹操大军.这个典故形容张飞声音()A.频率高B.音色差C.音调高D.响度大【考点】响度.【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解答】解:张飞大喊时,声带振动幅度大,声音的响度也大,因此会吓退十万曹操大军,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三要素,解决此题要结合响度的定义进行分析解答.8.下列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是()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B.纺织工人戴防噪声耳罩C.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D.放鞭炮时捂耳朵【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声现象.【分析】噪声的减弱办法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逐个分析选择项中的措施,与以上三种方法相对应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合题意.B、纺织工人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不合题意.C、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正确.D、放鞭炮时捂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噪声的减弱办法是针对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这三个过程来采取措施的.两者对应起来,可以简化对噪声减弱办法的记忆.9.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时,它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如图中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应为()\nA.a图线B.b图线C.c图线D.d图线【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专题】图析法;图像综合题.【分析】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沸点与气压有关,同种物质气压不变,沸点不变.【解答】解:由题可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所以水的沸点是不变的,但是b、d表示沸点都变了,所以BD错误.但由于水的质量变大,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所以温度升高的比较慢,所以,A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要抓住一种液体的沸点,只于气压有关,与液体的质量大小无关,但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变小.10.甲、乙二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也在匀速上升.乙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甲在匀速下降.则他们相对于地面()A.甲下降,乙上升B.甲上升,乙下降C.甲、乙都下降,且甲比乙慢D.甲、乙都下降,且甲比乙快【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机械运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应用题;参照思想.【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一定要选择参照物,选择地面和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容易理解.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物体是运动的,否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1)楼房静止在地面上,甲看到楼房在上升,看地面也应该是上升的,以甲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甲一定是下降.(2)楼房静止在地面上,乙看到楼房在上升,看地面也应该是上升的,以乙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乙一定是下降的.甲和乙都在下降,乙看到甲在下降,说明甲下降的速度比乙大.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乙是下降的,甲是下降的,并且甲下降的速度大于乙.故选D.【点评】参照物可以任意的选择,运动的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选定为参照物,选择地面和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容易理解.11.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或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下列关于所发出声音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甲瓶的音调最高B.用嘴贴着瓶口吹气,甲瓶的音调最高\nC.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丁瓶的音调最低D.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丁瓶的音调最高【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专题】声现象.【分析】敲击瓶子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瓶子和瓶内的水;用嘴贴着管口吹气,振动发声的物体是瓶中的空气.【解答】解:AC、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声音是由瓶子和瓶内的水振动发出的,水越多,音调越低;因此甲的音调最低,丁的音调最高;故AC错误;BD、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振动发声的是由于瓶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出的,空气柱长度越短,音调越高;因此甲的音调最高,丁的音调最低,故B正确,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频率与音调高低关系的理解和掌握.重点是弄清发声体.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12.完成下列速度单位的换算:(1)72km/h=20m/s;(2)5m=0.005km.(3)3600s=1h.【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专题】应用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此题考查物理量不同单位间的换算,运用不同单位间的具体关系,利用数学上的运算就可解答.【解答】解:(1)因为1km/h=m/s,所以72km/h=72×m/s=20m/s;(2)因为1m=0.001km,所以5m=5×0.001km=0.005km;(3)因为1s=h,所以3600s=3600×h=1h.故答案为:(1)20;(2)0.005;(3)1.【点评】无论什么物理量的单位换算,前面的数都表示倍数,不进行换算,只是把后面的单位进行换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单位换算.13.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木块的长度为3.17cm.【考点】刻度尺的使用.【专题】应用题.【分析】要弄清楚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再去读数.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1.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1.00cm即为物体长度.【解答】解: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末端刻度值为4.17cm,因此物体的长度为4.17cm﹣1.00cm=3.17cm.故答案为:1mm;3.17cm\n【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特别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14.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4℃.【考点】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应用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1)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2)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解答】解: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液体温度计,液体受热以后,体积膨胀,液柱会沿着细玻璃管上升;液体遇冷以后,体积缩小,液柱会沿着细玻璃管下降,液柱的高低变化与温度有关,我们就是以此来测量温度的,所以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由图可知,温度计上0℃至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且液柱表面在0℃以下4格处,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4℃.故答案为:热胀冷缩;﹣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温度计的原理、正确读数及注意事项,特别注意温度计中的液柱是在零摄氏度的上方还是下方.15.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甲和乙;响度相同的是甲和丙.【考点】音调;响度.【专题】应用题.【分析】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快慢有关系;响度和发声体的振幅大小有关.【解答】解:从甲乙丙三幅图可以看出,甲和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所以甲和乙的音调是相同的;甲和丙两种波形的振幅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响度是相同的.故答案为:甲和乙;甲和丙.【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以及对其影响因素的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难度不大.\n16.同一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17.82cm、17.81cm、17.28cm、17.81cm,这五次测量记录中有一次错了,其中17.28cm是错的,物体长度应是17.81cm.【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测量误差;多次测量时,每次的测量值相差不大,如果所测某一数据与其它数据偏差较大,则该数据是错误的,应舍去;然后求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所测物体的长度,与平均值相差最小的测量值误差最小.【解答】解:由测量结果可以看出:17.28cm与其它数值比较,相差最大,所以是错误的;物体的长度为L=≈17.81cm.故答案为:17.28cm;17.81cm.【点评】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物体长度时,平均值要保留到与测量数值位数一样,这样更接近物体长度真实值.17.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为2m/s,乙的速度为3m/s,它们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之比为3:2;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速度的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1)已知速度和路程求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变形式计算即可;(2)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利用速度公式变形式s=vt计算即可.【解答】解:(1)由得;所以,;(2)由得s=vt;所以,.故答案为:3:2,2:3.【点评】计算本题采用公式法,利用速度公式变形式进行计算.18.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柱振动产生的.(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n(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声音传播需要介质.【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专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2)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在固体中最大,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解:(1)悠扬的笛声是由于笛子中的空气柱振动产生;(2)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在固体中最大,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3)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故答案为:(1)空气柱;(2)大于;(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产生条件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三、实验题(8+6+9=23)19.小东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时刻:(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v=进行测量的.所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停表.(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缓(填“陡”或“缓”)些.(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BC=5.0cm,tBC=1s,vAC=0.03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大.【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实验室测量平均速度的基本原理是v=,据此确定测量工具;(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3)由图读出小车通过BC的路程和通过BC的时间;由图读出小车通过全过程走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v=求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4)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过晚,使所计时间偏小.【解答】解:(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需要利用刻度尺测量距离,利用停表测量运动时间.\n(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较小.(3)由图知,小车通过BC的路程为sAB=5.0cm;小车通过BC段的时间tBC=15:35:23﹣15:35:22=1s;小车通过全过程走的路程sAC=10.0cm=0.1m,所用的时间tAC=15:35:23﹣15:35:20=3s,所以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0.03m/s.(4)计时晚,所计时间偏小,用公式v=算出的速度偏大.故答案为:(1)v=;刻度尺;停表;(2)缓;(3)5.0;1;0.03;(4)大.【点评】“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一定学会读出路程和时间,按平均速度的定义代入v=算出平均速度.20.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乐器的弦震动时,猜想: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室控制的琴弦条件.编号琴弦材料琴弦的长度L/m琴弦的横截面面积S/mm2A钢200.3B钢200.7C尼龙丝300.5D铜400.5E尼龙丝400.5(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DE的琴弦.(填字母代号)这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的方法研究的.(2)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步骤:①实验研究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④得出结论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用步骤的合理顺序是③①②④.【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进行探究,即探究音调与材料关系时,要控制长度和粗细相同,只改变材料即可.(2)根据科学探究的步骤进行排序.【解答】解:(1)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材料的关系,只有琴弦的材料可变,其它因素不可变,因此应选用长度和粗细相同,材料不同的两根琴弦,由表可见DE两根琴弦符合要求,这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思想.(2)实验探究的步骤为: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实验研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因此该实验探究的步骤排序为③①②④.故答案为:(1)DE;控制变量法;(2)③①②④.【点评】控制变量法是被研究的问题与多个因素有关,研究和某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其他因素一定或不变,同时牢记实验探究的步骤.21.以下是小华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n小华从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5min为止.他记录的数据如表:时间/min0123456789101112温度/℃909192939495969798989898(1)如图1所示,小华在实验中使用温度计时的不当之处是:①温度计碰到了烧杯的底;②读数时目光未与温度计刻度齐平.(2)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2中的甲图所描述一样(选填“甲”或“乙”),水在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选填“继续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3)由于小华记录数据失误,第10min的温度缺失,请你帮助小华将实验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4)由实验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98℃.根据水的沸点,可判断当时的大气压低于(选填“高于”、“等于”、“低于”)1标准大气压.(5)实验过程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水刚沸腾时所用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种可能的原因烧杯中水的质量较大.(6)根据实验数据作的沸腾图象大致是图中的哪一个C.(7)小华在移去酒精灯后,发现水并没有立刻停止沸腾,原因是:烧杯中的水还在从温度较高(填“高”或“低”)的石棉网和铁圈吸收热量.【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专题】实验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在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2)(3)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现象: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水沸腾时的特点: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并根据沸腾时的特点结合实验数据判断水的沸点;(4)一个标准大气压的沸点为100℃,并且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增大;(5)影响加热时间的因素:水的多少、水的初温、酒精灯火焰的大小及是否加盖;(6)水沸腾时需要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7)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和继续吸热.\n【解答】解:(1)由图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这样测量的温度会受烧杯底部温度的影响;在读数时,俯视了,这样读数会偏大,视线应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2)甲图形成大量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是沸腾时的现象;乙图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3)由表格中数据知,并且第8分钟时,就开始沸腾,因此第10min时的温度等于沸点,即98℃;(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保持98℃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为98℃,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因此当时的大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5)由题意知,水的初温为90℃,不是很低,由图知,烧杯中的水量很大,这可能是造成加热时间长的原因;(6)A图中水的温度一直升高,不符合水沸腾的特点,故A错误;B图中物质的温度先升高,然后不变,一段时间后继续升高,不符合水沸腾的特点,故B错误;C图中温度先升高,然后不变,符合水沸腾的特点,故C正确.故选C.(7)根据水沸腾的条件可知,移去酒精灯后,水继续沸腾,说明烧杯中的水还在从温度较高的石棉网和铁圈吸收热量.故答案我为:(1)温度计碰到了烧杯的底;读数时目光未与温度计刻度齐平;(2)甲;保持不变;(3)98;(4)98;低于;(5)烧杯中水的质量较大;(6)C;(7)高.【点评】此题是“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考查了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同时还考查了沸腾时和沸腾前现象的区别及沸腾时的特点与实验数据的分析,还涉及到了影响加热时间的因素,考查的很全面.四、计算题(9+12=21)22.一辆汽车在匀速行驶,道路前方有一座高山,司机鸣笛并在4s后听到回声,若汽车行驶速度为72km/h.求:(1)司机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路程?(2)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多远?【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司机鸣笛后,声音传到高山返回汽车时,汽车以72km/h的速度已经前行了4s,根据速度公式可求汽车行驶的距离;(2)在这段时间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差是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与高山距离的2倍,根据速度公式求司机听到回声汽车距高山的距离.【解答】已知:v车=72km/h=20m/s,v声=340m/s,t=4s.求:(1)汽车行驶的路程s1=?(2)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s2=?解:(1)∵v=,∴汽车行驶的路程:s1=v车t=20m/s×4s=80m;(2)声音传播的距离:s声=v声t=340m/s×4s=1360m,设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到高山的距离为s,则:2s=s2﹣s1,\n∴s===640m.答:(1)司机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汽车行驶了80m;(2)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640m.【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及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关键是弄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差是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与高山距离的2倍.23.下表是D412次列车组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时间上海苏州常州南京徐州到站时间09:5110:3311:45发车时间09:1509:5310:3511:50里程/km084300648(1)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的平均速度为多少?(2)若该列车从苏州到常州的平均速度为129km/h,则苏州到常州的里程为多少?(3)该列火车长200m,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个长为1.8km的遂道,则火车全部通过该遂道需要多长的时间?【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已知列出从上海到南京的路程和时间,利用v=得到行驶速度;(2)已知列车从苏州到常州的速度和时间,利用公式s=vt得到两地的路程;(3)列车穿越隧道时,行驶的路程为车长加隧道长,则时间等于路程除以速度可得.【解答】解:(1)列车从上海到南京的路程为s1=300km,时间为t1=11:45﹣9:15=2.5h,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的平均速度为v1===120km/h;(2)苏州到常州的时间为t2=10:33﹣9:53=40min=h,苏州到常州的里程为s2=v2t2=129km/h×h=86km;(3)由题意可知,列车长200m,它以72km/h(合20m/s)的速度匀速穿越1.8km=1800m长的隧道,行驶时间t3===100s.答:(1)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的平均速度为120km/h;(2)苏州到常州的里程为86km;(3)火车全部通过该遂道需要100s.【点评】此题考查的是速度计算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应用,读懂列车运行时刻表,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有用信息,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物理
发布时间:2022-08-25 12:44:53 页数:19
价格:¥3 大小:467.57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