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广东省肇庆市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物理上学期8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广东省肇庆市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8月份)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8分)1.一物体自空中的A点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1s后物体的速率变为10m/s,则此时物体的位置和速度方向可能是(不计空气阻力,g=10m/s2)()A.在A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下B.在A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上C.正在A点,速度方向向下D.在A点下方,速度方向向下考点:竖直上抛运动.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本题可以采用假设法分析求解.假如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1s后物体的速率v=gt=10m/s,而题中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物体先向上做匀减速运动,1s后物体的速率变为10m/s,此时物体的位置不可能在A点的下方,否则速率必小于10m/s.若此时物体在A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下,由速度公式v=v0﹣gt,判断是否合理.解答:解:取竖直向上方向正方向.A、若物体此时的位置在A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下,v=﹣10m/s,由公式v=v0﹣gt得,v0=0,与题干条件不符.故A错误.B、若物体此时的位置在A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上,v=10m/s,由公式v=v0﹣gt得,v0=20m/s,是可能的,故B正确.C、若物体此时的位置正在A点,速度方向向下,v=﹣10m/s,由公式v=v0﹣gt得,v0=0,与题干条件不符.故C错误.D、若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1s后物体的速率v=gt=10m/s,而题中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物体先向上做匀减速运动,1s后物体的速率变为10m/s,此时物体的位置不可能在A点的下方,否则速率必小于10m/s.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既考查对竖直上抛运动的处理能力,也考查逻辑推理能力,关键要能运用假设进行分析,是一道好题.2.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2s与5s时汽车的位移之比为()A.5:4B.4:5C.3:4D.4:3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先求出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因为汽车刹车停止后不再运动,然后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求解解答:解: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t===4s2s时位移:x1=at220×2﹣×5×22m=30m5s时的位移就是4s是的位移,此时车已停:=m=40m-11-\n故2s与5s时汽车的位移之比为:3:4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汽车刹车停止后不再运动,5s内的位移等于4s内的位移.以及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叠放着A、B两物体,B物体受力F作用,A、B一起相对地面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B物体的受力个数为()A.4个B.5个C.6个D.7个考点: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专题:受力分析方法专题.分析:对整体及A分析可知B受摩擦力的情况,再分析B的受力情况可知B受力个数.解答:解:由A分析,可知A受重力、支持力,由于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水平方向受到B对A的静摩擦力,所以A对B也静摩擦力;对B分析可知B受重力、支持力、压力、拉力及地面对B的摩擦力,还有A对B也静摩擦力,故B受6个力;故选C.点评:本题要注意摩擦力的判断,必要时可以用假设法进行判断;并且要灵活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4.如图,A、B分别是甲、乙两小球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A.两球在t=2s时速率相等B.两球在t=8s时相距最远C.两球运动过程中不会相遇D.甲、乙两球做初速度方向相反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由速度时间图象直接读出两球的速度大小.分析两球的运动情况,判断两球在t=8s时是否相距最远.两球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解答:解:A、v﹣t图象反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由图读出t=2s时两球速度大小都是20m/s,速率是相等的.故A正确;B、依据v﹣t图象的物理意义可知,两球在t=8s时均回到出发点相遇,显然不是相距最远.故BC错误.-11-\nD、两球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而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的加速度大小为aA=||=,B的加速度大小为aB=||=,加速度方向相反.故D错误.故选A点评:这是直线运动中速度图象的问题,要抓住斜率表示加速度,“面积”表示位移来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5.近年来测重力加速度g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点向上抛小球又落至原处所用时间为t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的B点,小球离开B点至又回到B点所用时间为t1,测得t1、t2、h,则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B.C.D.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将竖直上抛运动分解成向上的匀减速运动和向下的匀加速,所以从最高点落到O点的时间为,落到B点的时间为,可以求出VP和VO,根据OP之间可得H=×(﹣)可求出g.解答:解:将小球的运动分解为竖直向上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和竖直向下的自由落体运动,根据t上=t下则从最高点下落到O点所用时间为,故V0=g从最高点下落到P点所用时间为,则VP=g,则从P点下落到O点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从P点下落到O点的时间为t=﹣根据H=t可得H=()(﹣)=(g+g)×(T2﹣T1)-11-\n解得g=故选:C.点评:对称自由落体法实际上利用了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所以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将整个运动分解成向上的匀减速运动和向下匀加速运动,利用下降阶段即自由落体运动阶段解题.另外本题用到了利用平均速度求解位移的方法:s=t.6.如图所示,在一个桌面上方有三个金属小球a、b、c,离桌面高度分别为h1:h2:h3=3:2:1.若先后顺次释放a、b、c,三球刚好同时落到桌面上,不计空气阻力,则()A.三者到达桌面时的速度之比是::1B.三者运动时间之比为3:2:1C.b与a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小于c与b开始下落的时间差D.三个小球运动的加速度与小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三个小球均做自由落体运动,则由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得出通式,则可求得各项比值.解答:解:A、设h3=h,则由v2=2gh,得v=.得到达桌面时的速度之比:v1:v2:v3=::=::1.故A正确B、由t=得三者运动时间之比:t1:t2:t3=::1,故B错误;C、b与a开始下落时间差△t1=(﹣).c与b开始下落时间差△t2=(﹣1),故C正确;D、三个小球的加速度与重力和质量无关,等于重力加速度,故D错误;故选A、C.点评:自由落体运动由于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公式应用中有一定的便利,故一般会在过程上有些复杂,解题时要注意过程的分析.7.如图所示,物体B的上表面水平,A、B相对于斜面C静止,当斜面C受到水平力F向左匀速运动的过程中()-11-\nA.物体A可能受到3个力的作用B.物体B一定受到4个力的作用C.物体C对物体B的作用力竖直向上D.物体C和物体B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分别对A、B、受力分析,结合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三定律判断力的有无.解答:解:A、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合力为零;受重力、支持力;假设有静摩擦力,不管向左还是向右,都不平衡,故A错误;B、对物体B受力分析,受重力、A对B向下的压力、C对B的支持力、C对B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受力平衡,故B正确;C、对物体B受力分析,受重力、A对B向下的压力、C对B的支持力、C对B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受力平衡,合力为零;重力和压力的合力向下,故支持力与静摩擦力的合力一定向上,与重力和压力的合力平衡;故C正确;D、假如B与C之间没有摩擦力,物体A和B不能平衡,会下滑,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关键是灵活地选择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同时参照力的产生条件、力的作用效果、牛顿第三定律等来判断力的有无.8.如图(a),一物块在t=0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v﹣t图线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v0,v1,t1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A.斜面的倾角B.物块的质量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D.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由图b可求得物体运动过程及加速度,再对物体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明确各物理量是否能够求出.-11-\n解答:解:由图b可知,物体先向上减速到达最高时再向下加速;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物体经过的位移,故可出物体在斜面上的位移;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上升过程及下降过程加速度均可求,上升过程有:mgsinθ+μmgcosθ=ma1;下降过程有:mgsinθ﹣μmgcosθ=ma2;两式联立可求得斜面倾角及动摩擦因数;但由于m均消去,故无法求得质量;因已知上升位移及夹角,则可求得上升的最大高度;故选:ACD.点评: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及图象的应用,要注意图象中的斜率表示加速度,面积表示位移;同时注意正确的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明确力和运动的关系.二、非选择题:9.某兴趣小组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倾斜的球槽中放有若干个小铁球,闭合开关K,电磁铁吸住第1个小球.手动敲击弹性金属片M,M与触头瞬间分开,第1个小球开始下落,M迅速恢复,电磁铁又吸住第2个小球.当第1个小球撞击M时,M与触头分开,第2个小球开始下落….这样,就可测出多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1)在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有ABD.A.电路中的电源能选用交流电源B.实验前应将M调整到电磁铁的正下方C.用直尺测量电磁铁下端到M的竖直距离作为小球下落的高度D.手动敲击M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2)实验测得小球下落的高度H=1.620m,10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T=5.8s.可求出重力加速度g=9.6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专题:实验题.分析:首先要明确电路结构、实验原理即可正确解答;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h=,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大小.解答:解:(1)A、M与触头接触期间,电磁铁应保持磁性存在,故电源用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均可,故A正确;B、实验中要通过小球撞击M断开电路来释放下一小球,故M必须在电磁铁正下方,故B正确;C、小球下落的高度应为电磁铁下端到M的竖直距离减去小球直径,故C错误;D、手敲击M瞬间,小球l即开始下落,故应同时开始计时,故D正确.故答案为:ABD.(2)小球下落的时间t=,根据H=得,g=.-11-\n故答案为:(1)ABD(2)9.6点评:对于实验问题一定要明确实验原理,并且亲自动手实验,熟练应用所学基本规律解决实验问题.10.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6个计数点A、B、C、D、E、F,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点到A点的距离依次是2.0cm、5.0cm、9.0cm、14.0cm、20.0cm.(1)根据学过的知识可以求出小车在B点的速度为vB=0.25m/s.CE间的平均速度为0.45m/s;(2)以打A点时为计时起点,建立v﹣t坐标系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小车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3)根据图线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1m/s2.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专题:实验题;压轴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CE间的平均速度可以用位移除以时间,最后根据速度﹣时间图象解出斜率即是物体的加速度.解答:解:(1)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所以vB==m/s=0.25m/svCE==m/s=0.45m/s(2)vC==0.35m/svD==0.45m/svE==0.55m/s描点作v﹣t图象如右图所示-11-\n(3)在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即a=m/s2=1m/s2故答案为:(1)0.250.45(2)图见解析(3)1点评:注意速度﹣时间图象中斜率表示其加速度,并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11.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压轴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分别对甲乙两车研究,用加速度a,时间间隔t0等相同的量表示总位移,再求出路程之比.解答:解:设汽车甲在第一段时间时间间隔t0末的速度为v,第一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1,加速度为a,在第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2.由题,汽车甲在在第二段时间间隔内加速度为2a.设甲、乙两车行驶的总路程分别为s、s',则有s=s1+s2,s'=s1′+s2′.由运动学公式得v=at0①s1=②③将①代入③得s2=2a,④由②+④得s=s1+s2=设乙车在时间t0的速度为v',在第一、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分别为s1′、s2′.同样有v'=(2a)t0⑤⑥-11-\n⑦将⑤代入⑦得s2′=⑧由⑥+⑧得s'=s1′+s2′=.所以甲、乙两车各自行驶的总路程之比为⑨答: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为5:7.点评:对于两个物体运动问题的处理,除了分别研究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外,往往要抓住它们之间的关系,列出关系式.12.“10米折返跑”的成绩反映了人体的灵敏素质.测定时,在平直跑道上,受试者以站立式起跑姿势站在起点(终点)线前,听到起跑的口令后,全力跑向正前方10米处的折返线,测试员同时开始计时.受试者到达折返线处,用手触摸折返线处的物体(如木箱)后,再转身跑向起点(终点)线,当胸部到达起点(终点)线的垂直面时,测试员停止计时,所用时间即为“10米折返跑”的成绩,如图所示.设受试者起跑的加速度为4m/s2,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m/s,快到达折返线处时需减速到零,减速的加速度为8m/s2,返回时达到最大速度后不需减速,保持最大速度冲线.求该受试者“10米折返跑”的成绩为多少?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运动员向右的运动分加速向右、匀速向右和减速向右过程;向左的运动分为加速和匀速过程,根据运动学公式计算出各段的时间即可.解答:解:对受试者,由起点终点线向折返线运动的过程中加速阶段:,减速阶段:,,匀速阶段:由折返线向起点终点线运动的过程中加速阶段:,s4=s1=2m,匀速阶段:,-11-\n故受试者10米折返跑的成绩为:t=t1+t2+t3+t4+t5=1+1.75+0.5+1+2s=6.25s.答:该受试者“10米折返跑”的成绩为6.25s.点评:本题关键理清各个阶段的运动规律,要分阶段计算出运动员各个阶段的运动时间,要能熟练运用运动学公式.【物理--选修3-5】13.根据表格中的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材料铯钙镁铍钛金逸出功W/eV1.92.73.73.94.14.8A.只要入射光的强度足够大,照射时间足够长,表中的金属均可以发生光电效应B.用某光照射表中金属,均能够发生光电效应,则从铯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大C.使表中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铯的极限频率最小D.使表中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金的极限波长最小考点:光电效应.专题:光电效应专题.分析: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就会发生光电效应.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判断影响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的因素.解答:解:A、只有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当入射频率越高时,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故A错误.B、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m=hv﹣W0,入射光的频率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则铯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大.故B正确;C、根据表格数据可知,金的逸出功最大,则由hγ0=W,可知:金的极限频率最大,而频率越高的,波长越短,而铯的极限频率最小,故CD正确.故选:BC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光电效应的条件,以及知道影响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的因素,并掌握相同光强下,频率越高的,光子数目越少.14.如图所示,在高1.25m的水平桌面上放一个质量为0.5kg的木块,质量为0.1kg的橡皮泥以30m/s的水平速度粘到木块上(粘合过程时间极短).木块在桌面上滑行1.5m后离开桌子落到离桌边2m的地方.求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取10m/s2)考点:动量守恒定律;平抛运动.分析:木块离开桌面后做平抛运动,应用平抛运动规律可以求出木块离开桌面时的速度;橡皮泥击中木块过程系统动量守恒,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木块的速度;木块与橡皮泥一起在桌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应用动能定理可以求出动摩擦因数.解答:解:木块离开桌面后做平抛运动,-11-\n在水平方向:s=v′t,在竖直方向:h=gt2,代入数据解得:v′=4m/s,橡皮泥击中木块过程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m)v,代入数据解得:v=5m/s,木块在桌面上运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μ(M+m)gx=(M+m)v′2﹣(M+m)v2,代入数据解得:μ=0.3;答: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点评:本题是一道力学综合题,分析清楚物体运动过程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关键,分析清楚物体运动过程后,应用平抛运动规律、动量守恒定律与动能定理可以解题.-11-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物理
发布时间:2022-08-25 12:12:58 页数:11
价格:¥3 大小:151.72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