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南省南阳市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5

2/15

剩余1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2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得0分)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求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用时间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B.求地球自转一周所用时间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C.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以被看成质点D.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以被看成质点2.某质点向东运动12m,又向西运动20m,又向北运动6m,则它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A.14m,10mB.38m,10mC.14m,6mD.38m,6m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B.某足球运动员猛的一脚踢出去却没有踢中足球,这个事例说明力可以没有受力物体C.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有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D.物体所受弹力的大小总等于物体所受重力4.某短跑运动员在一次比赛中第1s内的位移为7m,则该运动员()A.在第1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第1s末的瞬时速度是7m/sC.冲过终点的速度是7m/sD.在第1s内的平均速度是7m/s5.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用水平力F拉物体乙,它们仍保持静止状态,则乙物体受力的个数为()A.3个B.4个C.5个D.6个6.如图所示为A和B两质点的位移﹣时间图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A、B两质点都做加速运动B.在运动过程中,B质点运动得比A快C.当t=t1时,两质点的相遇D.A、B两质点同时同地出发-15-\n7.2022年我国自行研制的“枭龙”战机04架在四川某地试飞成功.假设该战机起飞前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所需时间t,则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A.vtB.C.2vtD.不能确定8.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A.乙的加速度不断增大B.4s末乙追上甲C.在4s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D.乙追上甲时距离出发点20m9.下列描述的运动情境可能发生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在减小B.物体的速度为零,而加速度却不为零C.物体有不为零的加速度且保持不变,速度也始终保持不变D.物体的加速度为负,而速度却在增大10.如图所示,有一个重力不计的方形容器,被水平力F压在竖直的墙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地向容器内注水,直到将容器刚好盛满为止,在此过程中容器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容器受到的摩擦力不变B.容器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C.水平力F可能不变D.水平力F必须逐渐增大11.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第1s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B.物体在第3s内和第6s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C.物体在2s末返回出发点-15-\nD.物体在第1s末和第3s末的位置相同12.A、B、C三个物体从同一点出发,沿着同一条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B.B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在O~t0时间内A物体运动路程最远D.三个物体在O~t0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A=vC=vB二、填空题(共3小题,满分18分)13.一根原长10cm的弹簧,挂上5N的钩码时弹簧长度变为12cm,当这根弹簧再加挂上一个10N的钩码时仍在弹性限度内,此时弹簧长度变为__________cm.14.如图所示,让滑块沿倾斜的气垫导轨做加速运动.在滑块右端放上不同宽度的遮光片,测出每个遮光片通过光电门所用的一段时间间隔△t.以下是某兴趣小组学生采集的试验数据.当滑块从同一高度滑下,其前端P到达A点时的速度相等,滑块上所装遮光片宽度为△x,用光电门测量遮光片通过A点所需时间△t,可以求出它们经过A点时的平均速度,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在遮光片宽度小于3.8cm之后,三组数据的平均速度都是0.41m/s.说明在△x小到一定程度后,滑块前端P通过A点的瞬时速度等于__________.△x/m(遮光片的宽度)△t/s(ms﹣1)1230.3000.6320.6350.6360.470.2000.4600.4590.4580.440.1100.2640.2630.2630.420.0380.0940.0940.0930.410.0240.0590.0580.0580.410.00860.0210.0210.0210.41-15-\n15.小车拖着纸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选出A、B、C、D、E共5个计数占,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图中未画出,测出的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已标在图上,由此可求得打下C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为vC=__________m/s,打下A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为vA=__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a=__________m/s2.三、计算题(共4小题,满分44分)16.一火车以2m/s的初速度,0.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1)火车在第3s末的速度是多少?(2)在第5s内的位移是多少?17.如图所示,质量为20Kg的物体在水平力F=100N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V=6m/s,当撤去水平外力后,物体在水平面上继续匀减速滑行3.6m后停止运动.(g=10m/s2)求:(1)地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2)撤去拉力后物体滑行的加速度的大小.18.如图所示,竖直悬挂一根长15米的杆,在杆的正下方距杆下端5米处有观察点A,让杆自由落下,求杆全部通过A点所用时间(g=10m/s2)19.汽车A以vA=4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A的前方相距x0=7m处,汽车B以vB=10m/s的初速度向相同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a=2m/s2,从此时开始计时,求:(1)A追上B前,A、B间的最大距离d是多大?(2)经过多长时间A追上B?-15-\n2022-2022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得0分)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求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用时间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B.求地球自转一周所用时间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C.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以被看成质点D.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以被看成质点【考点】质点的认识.【专题】定性思想;模型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忽略,物体可以看成质点.【解答】解:A、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用时间时,地球的大小远小于日地距离,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地球可以看成质点.故A正确.B、研究地球自转一周所用时间时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C、质量很小、体积很小的物体,若形状和大小在研究的问题中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如研究原子核内部结构时,原子核不能看成质点.故CD错误.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的条件,关键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否忽略.2.某质点向东运动12m,又向西运动20m,又向北运动6m,则它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A.14m,10mB.38m,10mC.14m,6mD.38m,6m【考点】位移与路程.【分析】画出运动轨迹图,根据路程和位移定义进行解答.【解答】解:如图所示可以知道路程为12m+20m+6m=38m,位移大小为虚线长度为:x==10m.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路程和位移的定义,画出运动轨迹更直观简单.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B.某足球运动员猛的一脚踢出去却没有踢中足球,这个事例说明力可以没有受力物体C.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有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D.物体所受弹力的大小总等于物体所受重力-15-\n【考点】重心;重力;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弹力的存在及方向的判定专题.【分析】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以不在物体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不能离开物体的单独存在,且每一个力都必须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两者的角色是可以互换的;摩擦力的概念;重力与弹力没直接关系【解答】解:A、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以不在物体上,故A错误.B、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所以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故B错误.C、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静止的物体也可能受摩擦力作用,如物块在地面上滑动,地面静止受到滑动摩擦力,故C正确.D、物体所受弹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受重力无关,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对力的理解,可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弹力和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等方面理解分析,只有基础牢固的,做这类基本概念理解的题,才不会出错4.某短跑运动员在一次比赛中第1s内的位移为7m,则该运动员()A.在第1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第1s末的瞬时速度是7m/sC.冲过终点的速度是7m/sD.在第1s内的平均速度是7m/s【考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求出平均速度,根据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关系回答.【解答】解:A、根据常识我们知道运动员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故A错误;B、他在第1s内的平均速度是,根据题意他在第1s末的瞬时速度和冲过终点的速度无法判断,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平均速度公式的应用,注意区别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属于基础题.5.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用水平力F拉物体乙,它们仍保持静止状态,则乙物体受力的个数为()A.3个B.4个C.5个D.6个【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先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判断丙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再分别隔离甲和丙,对甲和丙受力分析,判断甲和乙间,丙和乙之间是否有摩擦力,再隔离乙受力分析,结合共点力平衡条件分析即可.【解答】-15-\n解:对整体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受拉力和向左的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地面对丙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左,而丙处于平衡状态,则乙对丙有一个向右的摩擦力,对甲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支持力,不受到摩擦力作用,再对乙受力分析,受到重力,丙对乙的支持力,甲对乙的压力,拉力F以及丙对乙向左的摩擦力,共5个力作用,故C正确.故选:C【点评】对物体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前提,要结合牛顿第三定律和平衡条件分析,注意整体法和隔离法在解题过程中的应用.6.如图所示为A和B两质点的位移﹣时间图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A、B两质点都做加速运动B.在运动过程中,B质点运动得比A快C.当t=t1时,两质点的相遇D.A、B两质点同时同地出发【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位移图线的斜率等于速度,可得知两质点运动的快慢;通过两图线的截距可知,两质点并不是从同一点同时出发的;从初末位置的关系上可得知两质点在t=t1时刻相遇.【解答】解:A、根据位移图线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A、B两质点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A图象的斜率比B图象的斜率大,说明A的速度大,则在运动过程中,A质点运动得比B快,故B错误.C、当t=t1时,两质点的s相同,到达同一位置相遇,故C正确.D、由截距可知,A迟出发,B先出发.两质点出发点的位置不同,故D错误.故选:C.【点评】该题考查了对位移﹣﹣时间图象的理解和应用.在位移﹣时间图象中,与纵轴的截距表示开始时质点所处的位置,图象的斜率表示质点运动的速度的大小.同时要注意与速度﹣时间图象的不同.7.2022年我国自行研制的“枭龙”战机04架在四川某地试飞成功.假设该战机起飞前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所需时间t,则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A.vtB.C.2vtD.不能确定【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平均速度.【分析】飞机的初速度为0,末速度为v,整个过程都是做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以求得全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进而可以求得总的位移的大小.【解答】解:整个过程中飞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得,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所以总的位移为x=vt,所以B正确.故选:B.-15-\n【点评】在解题时要注意规律的应用,准确的应用规律不但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提高做题的准确性.8.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A.乙的加速度不断增大B.4s末乙追上甲C.在4s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D.乙追上甲时距离出发点20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定性思想;图析法;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v﹣t图象中每点的坐标表示物体的速度;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通过的位移.根据这些知识即可进行分析.【解答】解:A、由图可知,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变,故A错误.B、根据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通过的位移,可知4s内两物体的位移相同,甲、乙两个质点又是同地同向做直线运动,即4s末乙追上甲,故B正确.C、在4s内,甲乙的位移相等,时间相等,故4s内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同,故C错误;D、4s末两物体的位移相等,都为x=10×4m=40m,此时乙追上甲,距出发点40m远,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图象的基本性质,掌握v﹣t图象中点线面的含义,关键要知道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面积”表示位移.9.下列描述的运动情境可能发生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在减小B.物体的速度为零,而加速度却不为零C.物体有不为零的加速度且保持不变,速度也始终保持不变D.物体的加速度为负,而速度却在增大【考点】加速度;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变化量,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解答】解:A、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故A正确.B、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可能不为零,比如自由落体运动的初始时刻,故B正确.C、加速度保持不变,且不为零,则一定具有速度的变化量,可知速度一定在变化,故C错误.D、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即使加速度为负,速度仍然增大,故D正确.故选:ABD.-15-\n【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关键看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10.如图所示,有一个重力不计的方形容器,被水平力F压在竖直的墙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地向容器内注水,直到将容器刚好盛满为止,在此过程中容器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容器受到的摩擦力不变B.容器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C.水平力F可能不变D.水平力F必须逐渐增大【考点】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由题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合力为0;再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再分析其受到的摩擦力和F是否会发生变化;【解答】解:由题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摩擦力等于容器和水的总重力,所以容器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故A错误,B正确;C、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力F可能不变,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点评】物体受到墙的摩擦力等于物体重,物重变大、摩擦力变大,这是本题的易错点.11.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第1s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B.物体在第3s内和第6s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C.物体在2s末返回出发点D.物体在第1s末和第3s末的位置相同【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定性思想;图析法;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图线与坐标轴围城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解答】解:A、物体在第1s末前后速度均为正值,故运动方向没有发生改变,故A错误;B、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物体在第3s内、第6s内的图线斜率相同,加速度相同,故B正确;C、图线与坐标轴围城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知,物体在第4s末返回出发点,2s末离出发点最远,故C错误;D、图线与坐标轴围城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知1﹣2s内物体的位移为零,所以物体在第1s末和第3s末的位置相同,故D正确;故选:BD.-15-\n【点评】明确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坐标轴围城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12.A、B、C三个物体从同一点出发,沿着同一条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B.B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在O~t0时间内A物体运动路程最远D.三个物体在O~t0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A=vC=vB【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比较思想;类比法;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根据位移图线的斜率读出速度,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纵坐标的变化量等于位移大小,读出位移大小关系,比较平均速度大小.【解答】解:A、位移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由斜率看出,C的速度逐渐增大,做的是加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B的速度是恒定的,所以B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C和B图象的斜率均大于零,说明C、B一直沿正方向,而A先沿正方向运动,后沿负方向运动,位移大小相等,则A通过的路程最大,B、C通过的路程相等,故C正确;D、因三个物体的位移相同,时间相同,故平均速度一定相同,故D正确;故选:ACD【点评】本题考查对位移图象的理解.抓住图线的斜率等于速度、纵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大小.要注意位移图线并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x﹣t图象只能表示正负两个方向,故只能描述直线运动.二、填空题(共3小题,满分18分)13.一根原长10cm的弹簧,挂上5N的钩码时弹簧长度变为12cm,当这根弹簧再加挂上一个10N的钩码时仍在弹性限度内,此时弹簧长度变为16cm.【考点】胡克定律.【专题】定量思想;模型法;弹力的存在及方向的判定专题.【分析】当弹簧挂上5N的钩码时,弹簧的弹力F1=5N,伸长的长度x1=2cm.当再挂上10N的钩码时弹簧的弹力F2=15N,根据胡克定律求出弹簧伸长的长度,再求出弹簧长度.【解答】解:由题F1=5N,x1=12cm﹣10cm=2cm=0.02m,F2=15N,根据胡克定律F=kx得F1:F2=x1:x2代入解得x2=0.06m=6cm所以弹簧此时的长度为l=10cm+6cm=16cm故答案为:16.【点评】本题考查胡克定律应用的基本能力,公式F=kx中,x是弹簧伸长或压缩的长度,不是弹簧的长度.-15-\n14.如图所示,让滑块沿倾斜的气垫导轨做加速运动.在滑块右端放上不同宽度的遮光片,测出每个遮光片通过光电门所用的一段时间间隔△t.以下是某兴趣小组学生采集的试验数据.当滑块从同一高度滑下,其前端P到达A点时的速度相等,滑块上所装遮光片宽度为△x,用光电门测量遮光片通过A点所需时间△t,可以求出它们经过A点时的平均速度,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在遮光片宽度小于3.8cm之后,三组数据的平均速度都是0.41m/s.说明在△x小到一定程度后,滑块前端P通过A点的瞬时速度等于0.41m/s或遮光片通过A点的平均速度.△x/m(遮光片的宽度)△t/s(ms﹣1)1230.3000.6320.6350.6360.470.2000.4600.4590.4580.440.1100.2640.2630.2630.420.0380.0940.0940.0930.410.0240.0590.0580.0580.410.00860.0210.0210.0210.41【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专题】实验题;定性思想;估算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因为=是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瞬时速度,因为当时间△t极小时,可视为物体在该点的速度,符合瞬时速度的定义.【解答】解:因为=是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即在此表达式中△x是△t时间内的总位移,也就是说平均速度等于某段时间内的位移除以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因为当时间△t极小时,可视为物体在该点的速度,符合瞬时速度的定义,即△t越小,当△t极小时,可以认为是瞬时速度;因此滑块前端P通过A点的瞬时速度等于0.41m/s或遮光片通过A点的平均速度;故答案为:0.41m/s或遮光片通过A点的平均速度.【点评】本题应充分理解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定义,并要掌握其推导过程,注意两者能近似相等的条件.-15-\n15.小车拖着纸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选出A、B、C、D、E共5个计数占,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图中未画出,测出的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已标在图上,由此可求得打下C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为vC=0.19m/s,打下A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为vA=0.15m/s,小车的加速度为a=0.2m/s2.【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专题】实验题;定量思想;方程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再结合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等,即可求解A点的速度;最后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解答】解:选出A、B、C、D、E共5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实验点图中未画出,所以时间间隔T=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得:vc===0.19m/svB===0.17m/s根据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等,则有vB﹣vA=vC﹣vB;解得:vA=0.15m/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x4﹣x2=2a1T2x3﹣x1=2a2T2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两个加速度取平均值,得:a=(a1+a2)即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解得:a=0.2m/s2故答案为:0.19,0.15,0.20.【点评】利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三、计算题(共4小题,满分44分)16.一火车以2m/s的初速度,0.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1)火车在第3s末的速度是多少?(2)在第5s内的位移是多少?【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参考系和坐标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1)根据速度时间公式v=v0+at求出3s末的速度.-15-\n(2)根据位移时间公式x=求出5s内和4s内的位移大小.第5s内的位移等于5s内的位移减去4s内的位移.【解答】解:(1)3s末速度v=v0+at=2+0.5×3=3.5m/s(2)5s内位移x=v0t+at2=2×5+×0.5×52=16.25m4s内位移x=v0t+at2=2×4+×0.5×42=12m所以第5s内的位移为:s=16.25﹣12m=4.25m答:(1)火车在第3s末的速度是3.5m/s;(2)在第5s内的位移是4.25m【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公式及位移时间公式的直接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17.如图所示,质量为20Kg的物体在水平力F=100N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V=6m/s,当撤去水平外力后,物体在水平面上继续匀减速滑行3.6m后停止运动.(g=10m/s2)求:(1)地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2)撤去拉力后物体滑行的加速度的大小.【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物体在拉力作用下先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与摩擦力相等,撤去拉力做匀减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解答】解:(1)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f=F=μmg得:μ==0.5(2)撤去拉力后的加速度大小为:a′==μg=0.5×10=5m/s2,答:(1)地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0.5;(2)撤去拉力后物体滑行的加速度的大小5m/s2.【点评】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受力分析的综合,知道物体在整个过程中的运动规律,以及知道加速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18.如图所示,竖直悬挂一根长15米的杆,在杆的正下方距杆下端5米处有观察点A,让杆自由落下,求杆全部通过A点所用时间(g=10m/s2)-15-\n【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杆全部通过A点需时间为杆的上端到达A点的时间减去杆的下端到达A点的时间,根据自由落体位移时间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用L来代表杆的长度,h代表杆的正下方距A的距离,设杆的上端到达A点的时间为t1,则:L+h=t1==2s设杆的下端到达A点的时间为t2,则:h=t2==1s所以杆全部通过A点的时间为:△t=t1﹣t2=2﹣1=1s答:杆全部通过A点所用时间为1s.【点评】本题考查分析处理自由落体运动的能力.关键抓住杆全部通过A点时间如何理解.19.汽车A以vA=4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A的前方相距x0=7m处,汽车B以vB=10m/s的初速度向相同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a=2m/s2,从此时开始计时,求:(1)A追上B前,A、B间的最大距离d是多大?(2)经过多长时间A追上B?【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计算题;定量思想;方程法;追及、相遇问题.【分析】(1)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两车速度相等时间内的时间,结合位移公式求出两者的位移,从而求出A、B间的最大距离.(2)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B速度减为零的时间,根据A、B的位移关系判断此时A是否追上B,若未追上,结合位移公式,抓住位移关系求出追及的时间.【解答】解:(1)两车速度相等经历的时间为:=设A、B的最远距离为d,有:,,两者间的最大距离为:d=x0+xB1﹣xA1,代入数据解得:d=16m.(2)设B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t2,有:-15-\n0=vB﹣at2,得:t2==5sB速度减为零的位移为:,此时A的位移为:xA=vAt2=4×5m=20m,因为xA<xB+x0,可知B速度减为零时,A还未追上B.还需追及的时间:,则有:t=t2+t3=5s+3s=8s.答:(1)A追上B前,A、B间的最大距离d是16m;(2)经过8s时间A追上B.【点评】本题考查了运动学中的追及问题,关键抓住位移关系,结合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知道速度相等时,有最大距离,求解追及时间时,注意B车速度减为零后不再运动.-15-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物理
发布时间:2022-08-25 12:02:53 页数:15
价格:¥3 大小:273.41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