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6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

2/12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9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那么,该物体在此过程及以后的过程中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速度不断增大,到加速度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而后做匀速运动B.速度不断减小到零,然后又反向做加速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C.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减到最小,而后做匀速运动D.速度一直增大2.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时刻的速度是10m/s,那么,这个物体()A.在这个时刻之前0.1s内的位移一定是1mB.从这个时刻起1s内的位移一定是10mC.从这个时刻起10s内的位移可能是50mD.从这个时刻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通过100m的路程所用时间为10s3.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B.20秒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C.60秒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D.40秒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m4.飞机的起飞过程是从静止出发,在直跑道上加速前进,等达到一定速度时离地。已知飞机加速前进的路程为1600m,所用的时间为40s。假设这段运动为匀加速运动,用a表示加速度,v表示离地时的速度,则()A.a=2m/s2,v=80m/sB.a=1m/s2,v=40m/sC.a=80m/s2,v=40m/sD.a=1m/s2,v=80m/s5.2022年我国自行研制的“枭龙”战机04架在四川某地试飞成功。假设该战机起飞前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所需时间为t,则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12/12A.vt郝双制作B.郝双制作C.2vt郝双制作D.无法确定郝双制6.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顶端安有滑轮,两物块P、Q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P悬于空中,Q放在斜面上,均处于静止状态。当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推Q时,P、Q仍静止不动,则()A.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小B.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大C.轻绳上拉力一定变小D.轻绳上拉力一定不变7.如图,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从滑轮到P和到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以及P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P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A.4μmgB.3μmg  C.2μmgD.μmg8.木块A、B分别重50N和60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1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如图所示,力F作用后()A.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NB.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NC.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ND.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NABOP9.不可伸长的轻细线AO与BO下端系一个物体P,细线长AO>BO,A、B两上端点在同一水平线上,开始时两线刚好绷直,如图所示。细线AO和BO的拉力设为FA和FB,保持端点A、B在同一水平线上,使A、B逐渐远离过程中,关于细线的拉力FA和FB的大小随AB间距离变化的情况是()A.FA随距离增大而一直增大B.FA随距离增大而一直减小C.FB随距离增大而一直增大D.FB随距离增大而一直减小10.小木块放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受到一个水平力F(F≠0)的作用处于静止,如图,则小木块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的方向与竖直向上的方向的夹角β可能是()A.β=O12/12B.向右上方,β<αC.向右上方,βαD.向左上方,βα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80分)二、本题共8小题,共110分。按题目要求做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1.(4分)伽利略通过研究自由落体和物块沿光滑斜面的运动,首次发现了匀加速运动规律。伽利略假设物块沿斜面运动与物块自由下落遵从同样的法则,他在斜面上用刻度表示物块滑下的路程,并测出物块通过相应路程的时间,然后用图线表示整个运动过程,如图所示。图中OA表示测得的时间,矩形OAED的面积表示该时间内物块经过的路程,则图中OD的长度表示。P为DE的中点,连接OP且延长交AE的延长线于B点,则AB的长度表示__。12.(8分)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评估交流等。一组同学研究“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关系”的探究过程如下:A.有同学认为: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能与其运动速度有关B.他们计划利用一些“小纸杯”作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测距仪等仪器测量“小纸杯”在空中直线下落时的下落距离、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验证假设C.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同学们首先测量了单只“小纸杯”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下表中,图(a)是对应的位移一时间图线,然后将不同数量的“小纸杯”叠放在一起从空中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如图(b)中图线1,2,3,4,5所示D.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后,证实了他们的假设回答下列提问:(1)与上述过程中A、C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环节分别是___________;(2)图(a)中的AB段反映了运动物体在作__________运动,表中X处的值为___________;(3)图(b)中各条图线具有共同特点,“小纸杯”在下落的开始阶段作__________12/12运动,最后“小纸杯”作___________运动;(4)比较图(b)中的图线1和5,指出在1.0~1.5s时间段内,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差异:_________。时间(s)下落距离(m)O.OO.000O.4O.036O.8O.4691.2O.9571.61.4472.OX13.(10分)某同学用图所示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有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图所示。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为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方法A:由g1=g2=,,g5=,取平均值;方法B:由g1=g2=g3=取平均值。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S1、S2、S3、S4、S5、S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方法A中有________;方法B中有_______。因此,选择方法_______(A或B)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_______(系统或偶然)误差。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_______(试举出两条)。并计算物体经过第4点的瞬时速度v4=___________m/s;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___m/s2。14.(6分)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12/12每根细绳分别连着一个量程为5N、最小刻度为0.1N的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当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O点时,两根细绳相互垂直,如图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从图中读出。(1)由图可读得两个相互垂直的拉力的大小分别为________N和________N。(2)在本题的方格纸上按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15.(10分)要求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走完一段直道,然后驶入一段半圆形的弯道,但在弯道上行驶时车速不能太快,以免因离心作用而偏出车道。求摩托车在直道上行驶所用的最短时间。有关数据见表格。某同学是这样解的:要使摩托车所用时间最短,应先由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v1=40m/s,然后再减速到v2=20m/s,t1==…;t2==…;t=t1+t2=…。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解法是否合理?若合理,请完成计算;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并用你自己的方法算出正确结果。16.(10分)晚间,甲火车以4m/s的速度匀速前进,当时乙火车误入同一轨道,且以20m/s的速度追向甲车,当乙车司机发现甲车时两车相距仅125m,乙车立即制动。已知以这种速度前进的火车制动后需经过200m才能停止,问能否发生撞车事故?17.(10分)如图在三角架的B点悬挂一个定滑轮,人用它匀速地提起重物,重物质量为12/1230kg,人的质量为50kg,求:(1)此时人对地面的压力是多大?(2)支架的斜杆BC、横杆AB所受的力各是多大?(绳子和滑轮的质量、绳子和滑轮的摩擦及杆的自重忽略不计,g取10m/s2)18.(10分)一个重量为G的小环套在竖直放置的半径为R的光滑大圆环上,一个劲度系数为k,自然长度为L(L<2R)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圆环顶点A,另一端与小环相连,小环在大圆环上可无摩擦地滑动,环静止于B点时,如图所示,求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19.(12分)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m=3kg,用两根轻绳B、C连接于竖直墙上,要使两绳都能绷直,即物体A在如图所示位置保持平衡,现施加一个力F作用于物体,力F的方向如图所示,若夹角θ=600,求力F的大小范围。(取g=lOm/s2)12/12物理主选班第一轮总复习测试答卷班别________学号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选项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80分)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1215.16.17.12/1218.19.12/12答案1-5:ABC,CD,C,A,B6-10:D,A,C,A,D1.ABC解析:从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两种情况分析。当物体做加速运动时,物体做的是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加速度减为零时,速度最大,最后将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物体做减速运动时,则物体做的是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减速运动。并且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当物体的速度减为零时而加速度不为零,则物体再反向加速,当物体加速度为零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第二种可能是当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时,物体的速度不为零,此时,物体将沿原方向做匀速运动。2.CD。某时刻的速度只能反映该时刻的运动快慢,不反映其前后时刻的运动情况。3.C。解析:v-t图像中,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和时间轴所夹的面积表示位移。当两物体的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据此得出正确的答案为C。有些考生错误的认为图线相交时相遇,从而得出错误的答案。属于容易题。4.A解析:此题直接由s=这两个运动学最常用的公式不难得到正确答案A。此题考查的着眼点,不仅仅是考查考生对运动学基本知识的识记,同时还考查了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简单运用。5.B解析:由s=和知B正确。6.D解析:以0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分析如图8—1所示,由于Q与斜面体保持相对静止,其与斜面体间的静摩擦力,是由物体Q受到的其他力在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大小决定的,增大水平推力F,我们仍无法判定摩擦力的变化,故A、B错;P与Q通过轻绳跨过光滑滑轮相连,因P、Q均处于静止,所以轻绳上的拉力始终等于P的重力,C错D对。7.A。因为P匀速运动,则Q也速运动,对Q而言,受绳子拉力T和P对Q的摩擦力fQ,绳子的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的大小,T=fQ=μmg;对P而言,受向右的拉力F,绳子向左的拉力T,Q对P向左的摩擦力fQ,地面对P向左的摩擦力fP。由平衡可知,拉力F=T+fQ+fp=μmg+μmg+μ2mg=4μmg。此题考查受力分析、隔离法和平衡知识。注意的是,在求地面对P的摩擦力时容易漏掉Q对P的压力而误选B。8.C。因为B所受弹簧弹力F=kx=400,方向水平向右,再受水平向右x=400XO.02=8N,再受水平向右的拉力为1N,B静止不动,受力平衡,所以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f=8+1N=9N。9.A。如图所示,作出FA、FB和G所组成的矢量三角形,开始FA=0,FB=G,拉开之后,FB先减小后增大而FA一直增大.10.D。11.平均速度;末速度12.(1)作出假设;搜集证据(2)匀速直线;1.93712/12(3)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匀速(4)图线1反映速度不随时间变化(或匀速直线运动),图线2反映速度随时间继续增大(或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13.S1S6;S1S2S3S4S5S6;B;偶然;阻力,交流电频率波动;长度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等;2.45;8.6714.2.5;4.0;图略15.解:该同学的解法不合理,因为摩托车必须在218m的直道上完成变速运动过程,但按照该同学的解法:t1==,t2===2.5s,t=t1+t2=12.5s摩托车的位移为s=s1+s2=,已大于直道长度218m。正确的解法:摩托车在t1时间内加速到vm,再在t2时间内减速到v2,总位移s为218m。t1=,t2=,联立解得:。最短时间t=t1+t2=16.解:会发生撞车事故。因为乙车刹车时的加速度a=。从开始制动到两车速度相等所需时间为t,则t=。此时乙车位移为:s乙=v0t+甲车距乙车开始制动的距离为:s甲=v甲t+x0=4m,可见甲车落后乙车3m,说明会发生交通事故。17.解:(1)人受到重力G,绳子的拉力T和地面的支持力N作用,由平衡条件得:N=G-T=50据牛顿第三定律,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小等于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则人对地面的压力为200N。12/12(2)支架的斜杆BC受力FBC=横杆AB所受的力FAB=2Tcot600=218.解:方法(1)相似三角形法。小环受到重力G,弹簧的拉力F’,和大环对小环的弹力FN的作用,由平衡条件可知G和FN的合力与弹簧的作用力F’是一对平衡力,由图中的几何关系可知:力的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相似,由对应边成比例可得:而F=k(2Rcos一L)联立可得:COS=则方法(2)以小环为研究对象,它受力如图所示,建立坐标系,根据平衡条件有:而联立可得:COS=则19.解:A球受力如图所示,则有水平方向:Fcos=FBcosFc,①竖直方向:Fsin+FBsinmg,②由②式得:由①、②式得:所以F的大小范围是:12/12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物理
发布时间:2022-08-25 11:44:47 页数:12
价格:¥3 大小:2.54 M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