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省烟台市2022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6

2/16

剩余1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山东省烟台市2022届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48分.1~16小题为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硫在食品加工中可用作食品增白剂B.航天飞机上的隔热陶瓷瓦属于复合材料C.用活性炭做净化剂除去冰箱中异味D.含H2SO4的废水用BaCl2处理后不可直接排放【考点】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无机非金属材料.【专题】化学计算.【分析】A.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工业上常用来漂白纸浆、草帽等;B.隔热陶瓷为硅酸盐产品表面覆盖石墨层,复合材料含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的性质;C.活性炭是疏松多孔结构,可以吸附异味分子;D.钡离子是重金属盐离子.【解答】解:A.二氧化硫不能漂白食品,人食用这类食品,对人体的肝、肾等有严重损伤作用,故A错误;B.隔热陶瓷为硅酸盐产品表面覆盖石墨层,则为复合材料,故B正确;C.活性炭是疏松多孔结构,可以吸附异味分子,除去冰箱中异味,故C正确;D.钡离子是重金属盐离子,有毒,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复合材料、食品添加剂、活性炭以及环境污染等,综合性较强,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选项B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不大.2.下列单质或化合物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Na2CO3的溶解性比NaHCO3小B.SiO2与酸、碱均能反应,属于两性氧化物C.FeCl3溶液制作铜质印刷线路板的离子反应为2Fe3++Cu═2Fe2++Cu2+D.Fe在足量Cl2中燃烧生成FeCl2和FeCl3【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硅和二氧化硅;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A.相同条件下,碳酸钠的溶解性大于碳酸氢钠的;B.与酸或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C.氯化铁和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D.Fe在足量Cl2中燃烧只生成FeCl3.【解答】解:A.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气体可得到NaHCO3沉淀,说明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故A错误;B.与酸或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而二氧化硅与盐酸、硫酸等不反应,只属于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C.氯化铁和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离子反应为2Fe3++Cu═2Fe2++Cu2+,所以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故C正确;D.因为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则Fe在足量Cl2中燃烧只生成FeCl3,故D错误;-16-\n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考查角度广,要求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平时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题目难度中等.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防止水污染,可用O3替代Cl2作饮用水消毒剂B.实验室可用浓硫酸干燥SO2气体C.16O和18O能形成三种化学性质相同的氧分子D.Al2(SO4)3,可除去碱性废水及酸性废水中的悬浮颗粒【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核素;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镁、铝的重要化合物.【专题】物质的组成专题;溶液和胶体专题.【分析】A.O3替代Cl2作饮用水消毒剂,减少了氯气的残留;B.二氧化硫不能与浓硫酸反应;C.16O和18O能形成三种氧气分子:16O2和18O2,16O18O;D.酸性条件下抑制Al2(SO4)3水解,不能达到氢氧化铝胶体.【解答】解:A.O3替代Cl2作饮用水消毒剂,减少了氯气的残留,有利于减小水污染,故A正确;B.二氧化硫不能与浓硫酸反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故B正确;C.16O和18O能形成三种氧气分子:16O2和18O2,16O18O,故C正确;D.酸性条件下抑制Al2(SO4)3水解,不能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所以不能除去酸性废水中的悬浮颗粒,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性质,熟悉臭氧、氯气、二氧化硫、硫酸铝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题目难度不大.4.钛是二十一世纪的“明星金属”.工业制钛以金红石为原料,发生的反应是:反应Ⅰ:aTiO2+bCl2+cCaTiCl4+cCO反应Ⅱ:TiCl4+2MgTi+2MgCl2关于反应Ⅰ、Ⅱ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Ⅰ中的TiO2是氧化剂B.TiCl4在反应Ⅰ中是还原产物,在反应Ⅱ中是氧化剂C.a=b=c=2D.每生成9.6gTi,反应Ⅰ、Ⅱ中共转移0.8mol电子【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aTiO2+bCl2+cCaTiCl4+cCO该反应中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碳单质作还原剂,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氯气作氧化剂;TiCl4+2MgTi+2MgCl2该反应中钛元素的化合价降低,TiCl4为氧化剂,Mg元素的化合价升高,Mg作还原剂;据此分析.【解答】解:A.反应Ⅰ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氯气作氧化剂,故A错误;B.反应I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氯气作氧化剂,还原产物是TiCl4,反应II中钛元素的化合价降低,TiCl4作氧化剂,故B正确;-16-\nC.根据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知,2a=c,2b=4a,所以a=1,b=c=2,故C错误;D.将方程式Ⅰ、Ⅱ相加得TiO2+2Cl2+2C+2Mg=Ti+2CO+2MgCl2转移电子48g8mol9.6g1.6mol所以每生成9.6gTi,反应I、II中共转移1.6mole﹣,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判断、方程式的有关计算等知识点,难度不大,注意基本概念的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相等等问题.5.下列各组试剂在溶液中的反应,当两种试剂的量发生变化时,不能用同一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的是()A.氯化镁、氢氧化钠B.硫酸钠、氢氧化钡C.氯化铝、氨水D.溴化亚铁、氯水【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氯化镁与NaOH无论是否过量,反应都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与两种试剂的量无关;B.硫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与试剂的量无关;C.AlCl3、氨水,不管试剂量多少都生成氢氧化铝沉淀;D.亚铁离子和溴离子都具有还原性,氯水不足时亚铁离子优先反应,氯气足量时亚铁离子、溴离子都参加反应.【解答】解:A.无论试剂量的多少,氯化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只有一个离子方程式:Mg2++2OH﹣=Mg(OH)2↓,故A错误;B.硫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硫酸钠,无论试剂过量还是不足,离子方程式只有1个:Ba2++SO42﹣═BaSO4↓,故B错误;C.氯化铝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铵,无论氨水是否过量,离子方程式都只有1个:Al3++3NH3•H2O=(AlOH)3↓+3NH4+,故C错误;D.FeBr2、氯水,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l2,亚铁离子还原性大于溴离子,少量氯气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Cl2+2Fe2+═2Fe3++2Cl﹣;氯水过量时,亚铁离子、溴离子都被氯水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l2+2Fe2++4Br﹣═2Fe3++6Cl﹣+2Br2,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不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相同,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中试剂量对离子方程式中的影响,注意掌握离子反应发生条件,明确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弄清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6.短周期主族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也是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X与Y、Z位于相邻的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弱酸B.Z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第ⅥA族C.Y的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NaOH溶液D.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Z)>r(Y)>r(X)【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16-\n【分析】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与Y、Z位于相邻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也是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不超过2个,则X内层电子数是2,所以X位于第二周期,Y、Z位于第三周期,则Z为S元素,Y最外层电子数为2,且处于第三周期,为Mg元素,这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Y、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所以X最外层电子数为5,故X为N元素,据此解答.【解答】解: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与Y、Z位于相邻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也是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不超过2个,则X内层电子数是2,所以X位于第二周期,Y、Z位于第三周期,则Z为S元素,Y最外层电子数为2,且处于第三周期,为Mg元素,这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Y、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所以X最外层电子数为5,故X为N元素.A.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硝酸,属于强酸,故A错误;B.Z为S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ⅥA族,故B正确;C.氢氧化镁不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故C错误;D.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r(Mg)>r(S)>r(N),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需要学生熟练掌握核外电子排布,侧重考查分析、推断能力,难度中等.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反应2C+SiO2Si+2CO↑说明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的非金属性B.加热分解CuSO4•5H2O过程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坩埚、玻璃棒C.最高化合价为+7的元素一定属于主族元素D.16gO3含有8NA个电子【考点】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专题】计算题;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规律.【分析】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得电子能力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B.加热固体药品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坩埚、玻璃棒、研钵;C.最高化合价为+7的元素不一定属于主族元素;D.16g臭氧的物质的量==mol,臭氧分子个数为NA,每个臭氧分子中含有28个电子,据此计算电子个数.【解答】解: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得电子能力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该反应中C是还原剂、Si是还原产物,不能说明C的非金属性大于Si,故A错误;B.加热固体药品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坩埚、玻璃棒、研钵,需要研钵碾碎药品,故B错误;C.最高化合价为+7的元素不一定属于主族元素,如Mn等,故C错误;D.16g臭氧的物质的量==mol,臭氧分子个数为NA,每个臭氧分子中含有28个电子,则16g臭氧分子中含有电子数为8NA,故D正确;-16-\n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仪器的使用、非金属性强弱判断等知识点,为高频考点,明确物质的量有关公式、分子构成、元素周期表结构、仪器的使用方法等即可解答,易错选项是B.8.如图所示装置适用于实验室制氨气并验证氨气的某化学性质,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用装置甲制取氨气B.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C.用装置丙验证氨气具有还原性D.用装置丁吸收尾气【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氨气易溶于水,易挥发,应加热;B.氨气和浓硫酸反应;C.加热条件下,氨气与氧化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氨气直接通入水中,不能防止倒吸.【解答】解:A.氨气易溶于水,易挥发,应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铵反应,且加热,故A错误;B.氨气和浓硫酸反应,应用碱石灰干燥氨气,故B错误;C.加热条件下,氨气与氧化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氧化铜的颜色变化可判断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D.氨气直接通入水中,不能防止倒吸,应用四氯化碳,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侧重于学生对基本实验操作正确与否的判断的考查,要求同学们要熟练掌握物质的基本物理和化学性质,注意基本实验操作的要领和实验要求.9.下列各组粒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银氨溶液中:Na+,H+,NO3﹣B.碘化钾溶液中:H+,H2O,SO32﹣C.偏铝酸钠溶液中:K+,Cl﹣,SO42﹣D.氢氧化钙溶液中:Na+,ClO﹣,HCO3﹣【考点】离子共存问题.【分析】A.银氨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共存;B.H+、SO32﹣可生成二氧化硫气体;C.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D.可生成碳酸钙沉淀.【解答】解:A.银氨溶液中存在银氨络离子,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共存,故A错误;B.H+、SO32﹣可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故B错误;-16-\nC.偏铝酸钠溶液呈碱性,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故C正确;D.氢氧化钙与HCO3﹣反应可生成碳酸钙沉淀,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反应考查,题目难度较小.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盛有体积比为2:l的NO和O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中,溶液会充满试管B.分液时,应先打开活塞放出下层液体,再关闭活塞倒出上层液体C.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石英坩埚中加热熔化D.SO2和Cl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加热后均恢复原色【考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A.依据方程式:4NO+3O2+2H2O=4HNO3解答;B.分液时注意液体不能重新混合而污染,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C.氢氧化钠可与二氧化硅反应;D.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加热后恢复,氯气的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漂白作用加热不恢复;【解答】解:A.NO和O2体积比为4:3混合,倒立在水中完全反应生成硝酸,溶液会充满试管,故A错误;B.分液时注意液体不能重新混合而污染,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故B正确;C.瓷坩埚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加热条件下二氧化硅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导致坩埚炸裂,故C错误;D.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加热后恢复,氯气的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漂白作用加热不恢复,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熟悉氮的氧化物、二氧化硅、二氧化硫、次氯酸的性质,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熟练程度,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积累,注意总结常见漂白性物质及其漂白原理.11.X(盐)和Y(酸)反应,可放出有气味的气体Z,Z跟过量NaOH反应又得到X,Z氧化的最终产物为W气,W气溶于水又得到Y,则X和Y是()①Na2S和稀H2SO4②Na2SO3和盐酸③Na2S和盐酸④Na2SO3和稀H2SO4.A.只有①B.①②C.②③D.①④【考点】含硫物质的性质及综合应用.【专题】氧族元素.【分析】①Na2S和稀H2SO4反应,生成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硫化氢,硫化氢与NaOH反应生成硫化钠和水,硫化氢经多部氧化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②Na2SO3和盐酸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NaOH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二氧化硫氧化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③Na2S和盐酸反应,生成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硫化氢,硫化氢与NaOH反应生成硫化钠和水,硫化氢经多部氧化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④Na2SO3和稀H2SO4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NaOH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二氧化硫氧化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16-\n【解答】解:①Na2S和稀H2SO4反应,生成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硫化氢,硫化氢与NaOH反应生成硫化钠和水,硫化氢经多部氧化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故①符合;②若X和Y为Na2SO3和盐酸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NaOH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二氧化硫氧化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不能转化为盐酸,故②错误;③若X和Y为Na2S和盐酸反应,生成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硫化氢,硫化氢与NaOH反应生成硫化钠和水,硫化氢经多部氧化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而不是盐酸,故③错误;④若X和Y为Na2SO3和稀H2SO4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NaOH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二氧化硫氧化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故④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常见物质间的反应及产物的判断,难度不大.要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基础是关键.1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铁、铝在常温下都能被浓硫酸“钝化”B.足量铝分别与含1molHCl、lmolNaOH的溶液反应,产生相同量的氢气C.铁在纯氧中燃烧或高温下和水蒸气反应均能得到Fe3O4D.浓硫酸与铜反应既体现了其强氧化性又体现了其酸性【考点】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A、铁和铝在常温下,在浓硫酸和浓硝酸中发生钝化,阻止反应进行;B、依据铝和酸、碱反应的定量关系计算分析;C、铁在纯净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铁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D、浓硫酸和铜反应生成硫酸铜表现了硫酸的酸性,生成二氧化硫表现了浓硫酸的氧化性.【解答】解:A、铁和铝在常温下,在浓硫酸和浓硝酸中发生钝化,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反应进行,故A正确;B、依据铝和酸、碱反应的定量关系计算分析,2Al+6H+=2Al3++3H2↑,2Al+2OH﹣+2H2O=2AlO2﹣+3H2↑,与1molHCl、lmolNaOH的溶液反应,分别生成氢气0.5mol、1.5mol,产生相氢气量不同,故B错误;C、铁在纯净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铁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铁在纯氧中燃烧或高温下和水蒸气反应均能得到Fe3O4,故C正确;D、硫酸中元素化合价不变的表现酸性,硫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表现氧化性,浓硫酸和铜反应生成硫酸铜表现了硫酸的酸性,生成二氧化硫表现了浓硫酸的氧化性,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及其性质的理解应用,主要是铁、铝的性质分析,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3.某溶液中除H+、OH﹣外,还含有大量的Mg2+、Fe3+、Cl﹣,且这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A.向该溶液中加入稀NaOH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B.向该溶液中加入KI溶液后,原有的五种离子物质的量不变C.若溶液中c(Cl﹣)=0.6mol/L,则该溶液的pH为1-16-\nD.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只能发生置换反应【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某溶液中除H+、OH﹣外,还含有大量的Mg2+、Fe3+、Cl﹣,且这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6,由Mg2+、Fe3+、Cl﹣所带的电荷2×1+3×1<1×6可知,溶液为酸性溶液,是氯化镁、氯化铁、氯化氢的混合溶液.A、溶液呈酸性,氢氧化钠先中和盐酸.B、Fe3+有强氧化性,能氧化I﹣为I2.C、根据电荷守恒计算氯化氢产生的氢离子浓度,在根据PH=﹣logc(H+)计算.D、铁除置换氢气外,Fe3+有强氧化性,能与Fe反应生成Fe2+.【解答】解:某溶液中除H+、OH﹣外,还含有大量的Mg2+、Fe3+、Cl﹣,且这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6,由Mg2+、Fe3+、Cl﹣所带的电荷2×1+3×1<1×6可知,溶液为酸性溶液,是氯化镁、氯化铁、氯化氢的混合溶液.A、溶液为酸性溶液,是氯化镁、氯化铁、氯化氢的混合溶液,氢氧化钠先中和盐酸,再发生沉淀反应,故A错误;B、Fe3+有强氧化性,能氧化I﹣为I2,溶液中加入KI溶液后,Fe3+离子物质的量发生变化,故B错误;C、若溶液中c(Cl﹣)=0.6mol/L,则c(Mg2+)=0.1mol/L,c(Fe3+)=0.1mol/L,则c(H+)×1+c(Mg2+)×2+c(Fe3+)×3=c(Cl﹣)×1,即c(H+)×1+0.1mol/L×2+0.1mol/L×3=0.6mol/L×1,解得c(H+)=0.1mol/L,所以溶液PH=﹣logc(H+)=1,故C正确;D、溶液中Fe3+有强氧化性,铁除置换氢气外,还能与Fe3+反应生成Fe2+,故D错误.故选:C.【点评】考查溶液中离子共存问题、溶液计算等,难度中等,判断溶液是氯化镁、氯化铁、氯化氢的混合溶液是解题关键.14.蛇纹石由MgO、Al2O3、SiO2、Fe2O3组成.现取一份蛇纹石试样进行实验,首先将其溶于过量的盐酸,过滤后,在所得的沉淀X和溶液Y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沉淀X的成分是SiO2B.将蛇纹石试样直接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只能得到红色颜料Fe2O3C.在溶液Y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得到的沉淀的主要成分是Fe(OH)3和Mg(OH)2D.溶液Y中的阳离子主要是Mg2+、Al3+、Fe3+、H+【考点】镁、铝的重要化合物;硅和二氧化硅;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A、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B、组成中只有氧化铝、二氧化硅能与碱反应;C、Fe(OH)3和Mg(OH)2不能与碱反应,但Al(OH)3能溶于强碱;D、MgO、A12O3、Fe2O3都能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金属阳离子.【解答】解:A、因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则蛇纹石先溶于过量的盐酸过滤后的沉淀为SiO2,故A正确;B、将蛇纹石试样直接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得到红色颜料Fe2O3中含有MgO,故B错误;-16-\nC、溶液Y中主要是Mg2+、Al3+、Fe3+、H+,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得到的沉淀的主要成分是Fe(OH)3和Mg(OH)2,铝离子转化为偏绿酸根离子,故C正确;D、MgO、A12O3、Fe2O3都能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金属阳离子,且酸过量,则溶液Y中主要是Mg2+、Al3+、Fe3+、H+,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明确组成中物质与酸、与碱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15.碘在地壳中主要以NaIO3的形式存在,在海水中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几种粒子之间有如图所示关系,根据图示转化关系推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KI淀粉试纸和食醋检验加碘盐中是否含有碘B.足量Cl2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白的原因可能是5Cl2+I2+6H2O═2HClO3+10HClC.由图可知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Cl2>I2>IO3﹣D.途径Ⅱ中若生成1molI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10NA【考点】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专题】卤族元素.【分析】A.加碘盐中含有NaIO3,其在酸性条件下可被I﹣还原生成I2;B.根据图示转化Ⅲ可知Cl2>NaIO3,氯气可以将碘氧化HIO3;C.由途径I可知氧化性Cl2>I2,由途径Ⅱ可知氧化性I2<NaIO3,由途径Ⅲ可知氧化性Cl2>NaIO3;D.根据转化关系2IO3﹣~I2~10e﹣计算判断.【解答】解:A.加碘盐中含有NaIO3,其在酸性条件下可被I﹣还原生成I2,故用淀粉﹣KI试纸和食醋检验加碘盐,故A正确;B.根据图示转化Ⅲ可知Cl2>NaIO3,已变蓝的淀粉﹣KI试纸褪色的原因可能是氯气将碘氧化为HIO3,反应方程式为5Cl2+I2+6H2O═2HClO3+10HCl,故B正确;C.由途径I可知氧化性Cl2>I2,由途径Ⅱ可知氧化性I2<NaIO3,由途径Ⅲ可知氧化性Cl2>NaIO3,故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Cl2>IO3﹣>I2,故C错误;D.根据转化关系2IO3﹣~I2~10e﹣可知,生成1molI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10NA,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侧重于考查氧化性强弱比较及应用,难度中等,根据转化关系判断氧化性强弱是解题关键.16.含1molHNO3的稀硝酸分别与不同质量的铁粉反应,所得氧化产物与铁粉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稀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16-\nA.曲线a表示Fe2+,曲线b表示Fe3+B.P点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5Fe+16H++NO3﹣═3Fe2++2Fe3++4NO↑+8H2OC.n2=0.25D.n3:n1=3:2【考点】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专题】计算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向稀硝酸中加入铁粉时,发生两个过程,开始先生成Fe(NO3)3,反应方程式为:Fe+4HNO3(稀)=Fe(NO3)3+NO↑+2H2O,当铁过量时,过量的铁再与Fe(NO3)3反应生成Fe(NO3)2,2Fe(NO3)3+Fe=3Fe(NO3)2,P点为Fe(NO3)3与Fe(NO3)2物质的量相等的点,参加反应的铁为1mol即n1=1,a为Fe(NO3)3,反应过程中铁原子守恒,n(Fe)=n(Fe(NO3)2)+n(Fe(NO3)),据此回答.【解答】解:A、向稀硝酸中加入铁粉时,发生两个过程,开始先生成Fe(NO3)3,反应方程式为:Fe+4HNO3(稀)=Fe(NO3)3+NO↑+2H2O,根据硝酸的物质的量为4mol利用方程式可计算出生成的Fe(NO3)3为1mol,所以参加反应的铁为1mol即n1=1,a为Fe(NO3)3,故A错误;B、Fe(NO3)3与过量的铁继续反应生成Fe(NO3)2,反应方程式为:2Fe(NO3)3+Fe=3Fe(NO3)2,P点为Fe(NO3)3与Fe(NO3)2物质的量相等的点,随后是Fe(NO3)3与过量的铁继续反应生成Fe(NO3)2,反应方程式为:2Fe(NO3)3+Fe=3Fe(NO3)2,P点为Fe(NO3)3与Fe(NO3)2物质的量相等的点,故B错误;C、根据铁原子守恒,n(Fe)=n(Fe(NO3)2)+n(Fe(NO3)),所以n(Fe)=1.2mol即n2=1.2mol,故C错误;D、向稀硝酸中加入铁粉时,发生两个过程,开始先生成Fe(NO3)3,反应方程式为:Fe+4HNO3(稀)=Fe(NO3)3+NO↑+2H2O,根据硝酸的物质的量为1mol利用方程式可计算出生成的Fe(NO3)3为0.25mol,所以参加反应的铁为0.25mol即n1=0.25,将0.25mol的Fe(NO3)3转化为Fe(NO3)2需要的金属铁是125mol,所以n3=0.25mol+0.125mol=0.375mol,n3:n1=3:2,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铁与稀硝酸的反应,要注意铁和硝酸谁多谁少,以及加入的顺序,难度较大.二、非选择题(52分)17.(14分)短周期元素形成的纯净物A、B、C、D、E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A与B之间的反应不在溶液中进行(E可能与A、B两种物质中的一种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A是气态单质,D是一种强碱.①B的化学式为Na或Na2O.②C的电子式为.-16-\n(2)若E的水溶液呈弱酸性,D是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的化合物.①用电离方程式解释D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的原因H++H2O+AlO2﹣⇌Al(OH)3⇌Al3++3OH﹣.②用等式表示E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之间的关系c(Na+)+c(H+)=2c(S2﹣)+c(HS﹣)+c(OH﹣).(3)若C是一种气体,D是一种强酸.①写出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②有人认为“浓H2SO4可以干燥气体C”.某同学为了验证该观点是否正确,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I中的试剂为浓硝酸、Cu;实验过程中,在浓H2SO4中未发现有气体逸出,则得出的结论是NO2能溶于浓H2SO4,不能用浓H2SO4干燥NO.【考点】无机物的推断.【专题】推断题.【分析】纯净物A、B、C、D、E均由短周期元素形成.(1)若A是气态单质,D是一种强碱,则D为NaOH,C可Na2O2,B为Na或Na2O,A、E为O2;(2)若E的水溶液呈弱酸性,D是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的化合物,则E为H2S,D为Al(OH)3,C为Al2S3,A、B分别为S、Al中的一种;(3)若C是一种气体,D是一种强酸,则C为NO2,则D为HNO3,E为NO,A、B分别为NO、O2中的一种.【解答】解:纯净物A、B、C、D、E均由短周期元素形成.(1)若A是气态单质,D是一种强碱,则D为NaOH,C可Na2O2,B为Na或Na2O,A、E为O2,Na2O2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Na或Na2O;;(2)若E的水溶液呈弱酸性,D是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的化合物,则E为H2S,D为Al(OH)3,C为Al2S3,A、B分别为S、Al中的一种:①Al(OH)3存在电离:H++H2O+AlO2﹣⇌Al(OH)3⇌Al3++3OH﹣,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故答案为:H++H2O+AlO2﹣⇌Al(OH)3⇌Al3++3OH﹣;②H2S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正盐为Na2S,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则:c(Na+)+c(H+)=2c(S2﹣)+c(HS﹣)+c(OH﹣),故答案为:c(Na+)+c(H+)=2c(S2﹣)+c(HS﹣)+c(OH﹣);(3)若C是一种气体,D是一种强酸,则C为NO2,则D为HNO3,E为NO,A、B分别为NO、O2中的一种.①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故答案为:3NO2+H2O=2HNO3+NO;②装置I中生成二氧化氮,则装置I中试剂为浓硝酸、Cu,由实验过程中,浓H2SO4中未发现有气体逸出,可以得出NO2能溶于浓硫酸中,不能用浓H2SO4干燥NO2,故答案为:浓硝酸、Cu;NO2能溶于浓H2SO4,不能用浓H2SO4干燥NO2.【点评】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属于开放性题目,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性质与转化,题目难度中等.18.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如图是人类从海水资源获取某些重要化工原料的流程示意图.-16-\n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A是蒸发结晶(填实验基本操作名称).要知道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溶液里食盐含量在逐渐提高的简易方法是b.a.分析氯化钠含量b.测定溶液密度c.观察是否有沉淀析出(2)操作B需加入下列试剂中的一种,最合适的是c(选填编号).a.氢氧化钠溶液b.澄清石灰水c.石灰乳d.碳酸钠溶液(3)操作C是热空气吹出;上图中虚线框内流程的主要作用是富集Br2.(4)图中虚线框内流程也可用替代,请将Br2与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3Br2+3Na2CO3═1NaBrO3+5NaBr+3CO2(5)已知苦卤的主要成分如表:离子Na+Mg2+Cl﹣SO浓度/(g•L﹣1)63.728.8144.646.4理论上,1L苦卤最多可得到Mg(OH)2的质量为69.6g.【考点】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海水晒盐过滤得到苦卤和粗盐,粗盐精制得到饱和食盐水,电解得到氢氧化钠和次氯酸钠,苦卤中加入石灰乳沉淀镁离子形成氢氧化镁沉淀,过滤得到氢氧化镁沉淀中加入盐酸溶解得到氯化镁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氯化镁晶体,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得到氯化镁,电解熔融氯化镁得到金属镁;苦卤中通入氯气氧化溴离子为单质溴,用二氧化硫水溶液吸收溴单质,得到HBr,再通入氯气氧化溴化氢得到溴单质,富集溴元素,用水蒸气吹出蒸馏得到液溴,(1)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物质可以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晶体,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物质可以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晶体;氯化钠的含量测定比较复杂,而观察法又不准确,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测定溶液的密度;(2)根据工业制镁的原理从原料的成本以及性质来分析;(3)氯气氧化溴离子得到单质溴,溴易挥发,热空气可以吹出生成的溴单质,根据起初有溴最终也有溴,考虑物质的富集;(4)根据流程图可知氯化钠、氯化镁的富集Br2与Na2CO3反应生成NaBrO3、NaBr和CO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5)依据镁元素守恒计算卤水中镁元素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质量.-16-\n【解答】解:(1)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可以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氯化钠;氯化钠的含量测定比较复杂,而观察法又不准确,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测定溶液的密度,故答案为:蒸发结晶;b;(2)工业制镁:把海边的贝壳制成生石灰:CaCO3CaO+CO2↑,在海水中加入生石灰:CaO+H2O═Ca(OH)2,在引入的海水中加入石灰乳,发生反应:MgCl2+Ca(OH)2═Mg(OH)2↓+CaCl2,这样原料的成本低,且能将镁离子全部沉淀下来,所以最合适的是石灰乳,故选:c;(3)氯气氧化溴离子得到单质溴,离子方程式为:Cl2+2Br﹣=Br2+2Cl﹣;因溴易挥发,溶液中通入热空气可以使溴挥发出来,起初有溴最终也有溴,所以这一步为溴的富集,故答案为:热空气吹出;富集Br2;(4)Br2与Na2CO3反应生成NaBrO3、NaBr和CO2,Br元素部分由0价升高到+5价,另一部分从0价降低到﹣1价,则生成的NaBrO3与NaB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所以配平方程式为:3Br2+3Na2CO3=NaBrO3+5NaBr+3CO2↑,故答案为:3、3、1、5NaBr、3CO2;(5)理论上,1L苦卤中含镁离子的质量=1L×28.8g/L=28.8g,物质的量n(Mg2+)==1.2mol,镁元素守恒计算,最多可得到Mg(OH)2的质量=1.2mol×58g/mol=69.6g,故答案为:69.6.【点评】该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训练,同时也注重对学生答题能力的培养和方法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属试题综合性强,难度中等.19.化学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能源、环境、工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等都离不开化学.(1)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最直接的危害是造成大气污染,如“温室效应”、“酸雨”等都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有关.为了防治酸雨,降低煤燃烧时向大气排放的SO2,工业上将生石灰和含硫煤混合后使用.请写出燃烧时,有关“固硫”(不使硫的化合物进入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SO2═CaSO3、2CaSO3+O2═CaSO4;国际上最新采用“饱和亚硫酸钠溶液吸收法”,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Na2SO3+H2O═2NaHSO3.(2)氨气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写出氨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NO的化学方程式4NH3+5O24NO+6H2O.实验室可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完成该反应,在实验过程中,除观察到锥形瓶中产生红棕色气体外,还可观察到有白烟生成,白烟的主要成分是NH4NO3(或:硝酸铵).(3)三硅酸镁(Mg2Si2O8•nH2O)难溶于水,在医药上可做抗酸剂.它除了可以中和胃液中多余酸之外,生成的H2SiO3还可覆盖在有溃疡的胃表面,保护其不再受刺激.三硅酸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Si3O8∙nH2O+4HCl═2MgCl2+3H2SiO3+(n﹣1)H2O.将0.184g三硅酸镁加到50mL0.1mo1•L﹣1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滤去沉淀,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0.1mo1•L﹣1NaOH溶液滴定剩余的盐酸,消耗NaOH溶液30mL,则Mg2Si3O8•nH2O的n值为6.(注:Mg2Si3O8的摩尔质量为260g•mol﹣1)-16-\n【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氨的化学性质;镁、铝的重要化合物.【分析】(1)煤中含有S,与氧气反应生成SO2,SO2与CaO反应生成CaSO3,进一步反应生成CaSO4,SO2与Na2SO3反应生成NaHSO3;(2)氨气的催化氧化产物是一氧化氮和水,一氧化氮遇到空气迅速变为二氧化氮,二氧化到可以和水反应得到硝酸,硝酸可以和氨气反应生成硝酸铵;(3)根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正确书写方程式即可,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解答】解:(1)煤中含有S,与氧气反应生成SO2,反应方程式为S+O2SO2,SO2与CaO反应生成CaSO3,反应方程式为CaO+SO2═CaSO3,进一步反应生成CaSO4,反应方程式为2CaSO3+O2═CaSO4,SO2与Na2SO3反应生成NaHSO3,反应方程式为SO2+Na2SO3+H2O═2NaHSO3,故答案为:CaO+SO2═CaSO3、2CaSO3+O2═CaSO4;SO2+Na2SO3+H2O═2NaHSO3;(2)氨气的催化氧化产物是一氧化氮和水,即4NH3+5O24NO+6H2OO,在实验过程中,除观察到锥形瓶中产生红棕色气体外,还可观察到有白烟生成,因为一氧化氮遇到空气迅速变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可以和水反应得到硝酸,硝酸可以和氨气反应生成硝酸铵,故答案为:4NH3+5O24NO+6H2O;NH4NO3(或硝酸铵);(3)三硅酸镁中和胃酸(HCl)的化学方程式为:Mg2Si3O8∙nH2O+4HCl═2MgCl2+3H2SiO3+(n﹣1)H2O,根据化学方程式,设0.184gMgSi3O8•nH2O的物质的量是x,得Mg2Si3O8∙nH2O+4HCl═2MgCl2+3H2SiO3+(n﹣1)H2O14x0.050L×0.1mol/L﹣0.030L×0.1mol/L=,解得x=0.0005mol,所以MgSi3O8•nH2O的摩尔质量是=368g/mol,Mg2Si3O8的摩尔质量为260g/mol,所以18n=108,即n=6.故答案为:Mg2Si3O8∙nH2O+4HCl═2MgCl2+3H2SiO3+(n﹣1)H2O;6.【点评】本题考查环境污染、复杂化学式的书写及计算等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大.20.(14分)某课外小组探索利用废合金(含有铝、铁、铜)粉末制取纯净的氯化铝溶液、绿矾晶体和胆矾晶体,其实验方案如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所加试剂①、②分别是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2)操作①的名称为过滤,所用的仪器除铁架台、铁圈和烧杯,还需要的用品有漏斗、玻璃棒、滤纸.-16-\n(3)写出A→D反应离子方程式AlO2﹣+CO2+2H2O=Al(OH)3↓+HCO3﹣.(4)滤液E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绿矾晶体,然后再经过滤、洗涤、干燥即得成品.洗涤时,下列试剂最好选用c.a.稀H2SO4b.蒸馏水c.酒精d.NaOH溶液(5)由滤渣F制CuSO4溶液有途径I和途径Ⅱ两种,你认为最佳途径是途径Ⅱ,理由是途径Ⅰ消耗硫酸量多,且产生二氧化硫污染环境.【考点】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专题】综合实验题;实验评价题;类比迁移思想;演绎推理法;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题中各物质转化关系,滤渣B经过系列变化最终得到绿矾和胆矾,所以滤渣B中含有铜和铁,D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则D为氢氧化铝,所以滤液A中含有铝元素,所以实验流程为:废合金(含有铝、铁、铜)粉末中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只有铝与其反应而溶解,过滤后得滤渣B的成分为铁和铜,滤液A为偏铝酸钠溶液;滤液A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得氢氧化铝沉淀,滤渣B中加入稀硫酸,过滤得滤液E为硫酸化亚铁溶液,将硫酸亚铁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绿矾晶体,然后再经过滤、用酒精洗涤、干燥即得成品,用酒精洗涤可以减少硫酸亚铁的溶解而损失,同时容易干燥,滤渣F为铜,途径Ⅰ为铜与足量的浓硫酸生成硫酸铜,同时会生成二氧化硫气体,途径Ⅱ为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所以途径Ⅱ中硫酸利用率高且没有污染,据此答题.【解答】解:根据题中各物质转化关系,滤渣B经过系列变化最终得到绿矾和胆矾,所以滤渣B中含有铜和铁,D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则D为氢氧化铝,所以滤液A中含有铝元素,所以实验流程为:废合金(含有铝、铁、铜)粉末中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只有铝与其反应而溶解,过滤后得滤渣B的成分为铁和铜,滤液A为偏铝酸钠溶液;滤液A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得氢氧化铝沉淀,滤渣B中加入稀硫酸,过滤得滤液E为硫酸化亚铁溶液,将硫酸亚铁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绿矾晶体,然后再经过滤、用酒精洗涤、干燥即得成品,用酒精洗涤可以减少硫酸亚铁的溶解而损失,同时容易干燥,滤渣F为铜,途径Ⅰ为铜与足量的浓硫酸生成硫酸铜,同时会生成二氧化硫气体,途径Ⅱ为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所以途径Ⅱ中硫酸利用率高且没有污染,(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试剂①为氢氧化钠溶液,试剂②为稀硫酸,故答案为: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2)操作①的名称为过滤,所用的仪器除铁架台、铁圈和烧杯,还需要的用品有漏斗、玻璃棒、滤纸,故答案为:过滤;漏斗、玻璃棒、滤纸;(3)A→D为偏铝酸钠溶液与过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CO2+2H2O=Al(OH)3↓+HCO3﹣,故答案为:AlO2﹣+CO2+2H2O=Al(OH)3↓+HCO3﹣;(4)硫酸亚铁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绿矾晶体,然后再经过滤、洗涤、干燥即得成品,用酒精洗涤可以减少硫酸亚铁的溶解而损失,同时容易干燥,所以洗涤时用酒精洗涤,故选c,故答案为:冷却结晶;c;(5)由上面分析可知,由滤渣F制CuSO4溶液最好用途径Ⅱ,因为途径Ⅰ消耗硫酸量多,且产生二氧化硫污染环境,故答案为:途径Ⅱ;途径Ⅰ消耗硫酸量多,且产生二氧化硫污染环境.【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从工业废料中制取纯净物,注意从框图转化中找出有用信息,利用有关的化学反应进行解答,难度中等.-16-\n-1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1:18:18 页数:16
价格:¥3 大小:168.2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