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甘肃省嘉峪关一中2022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0

2/30

剩余2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2学年甘肃省嘉峪关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54分)1.2022年6月28日,第五期中国科协“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医学专家呼吁:过量补锌致儿童性早熟,全民补碘也是不科学的,这里的锌、碘应理解为(  )A.单质B.分子C.元素D.同位素 2.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B.混合物:铝热剂、福尔马林、水玻璃、漂白粉C.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D.明矾、水银、烧碱、硫酸均为强电解质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2O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B.CO2分子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C.16gCH4与17gNH3所含原子数相等D.32S与33S原子序数相同 4.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遇木炭、铝粉等还原性物质时可燃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O2与CO2反应时,Na2O2是氧化剂,CO2是还原剂B.1mol过氧化钠中阴离子数目为1NAC.过氧化钠与木炭、铝粉反应时,过氧化钠均表现出强氧化性D.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时可生成硫酸钠 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说法正确的是(  )A.准确称取0.4000g的NaOH固体配成1000mL浓度为0.01000mol•L﹣1的溶液B.某待测液中先滴入氯水无明显现象,后滴入硫氰化钾溶液出现血红色,该待测液中一定含有Fe2+C.用激光笔鉴别Fe(OH)3胶体和Fe(SCN)3溶液D.SO2溶于水,其水溶液能导电,说明SO2是电解质 6.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11.2L(标准状况下)氧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约为2NAB.常温常压下,22.4LNO气体的分子数小于NAC.常温常压下,0.5mol•L﹣1的乙酸溶液中,乙酸分子的数目小于0.5NAD.7.8g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大于0.1NA 7.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无色溶液:Na+、Cu2+、NO3﹣、SO42﹣B.能溶解Al(OH)3固体的溶液:K+、Na+、HCO3﹣、NO3﹣C.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溶液:K+、Fe2+、SO42﹣、Cl﹣-30-\nD.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的溶液:Ba2+、Na+、Cl﹣、NO3﹣ 8.泡沫灭火机内装的药液之一是NaHCO3饱和溶液,而不选用更廉价的Na2CO3饱和溶液,其原因是(  )①质量相同的两种钠盐,NaHCO3与足量酸反应产生的CO2比Na2CO3多②产生相同体积(同温,同压)的CO2,消耗酸的量NaHCO3比Na2CO3少③NaHCO3与酸反应比Na2CO3快得多④NaHCO3比Na2CO3稳定,便于长期保存.A.只有①③B.只有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9.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正确的是(  )A.如图表示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稀硫酸时的操作B.如图表示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的操作C.用如图所示装置吸收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D.用图所示装置收集一氧化氮气体 10.A、B、C、X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一定条件下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其它产物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30-\nA.若X为Cl2,则C可能为FeCl3B.若X为KOH溶液,则A可能为AlCl3C.若X为O2,则A可为硫化氢D.若A、B、C均为焰色反应呈黄色的化合物,则X可能为CO2 1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Fe与S混合加热生成FeS2 ②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③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有一氧化氮生成 ④FeCl3溶液能与Cu反应,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A.①③B.①②C.②④D.②③ 12.下列关于Fe2(SO4)3的叙述正确的是(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A.1mol/L的Fe2(SO4)3溶液中含有2NA个Fe3+(不考虑水解)B.1mol的Fe2(SO4)3和S2﹣反应可转移2NA个电子C.在该溶液中,K+、NH4+、I﹣、SO42﹣可以大量共存D.与Cu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Cu═Fe2++Cu2+ 13.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ClO3在反应中失去电子B.ClO2是还原产物C.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D.1molKClO3参加反应有2mol电子转移 14.下表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NaCl═Na++Cl﹣;NH3•H2O⇌NH4++OH﹣均属于电离方程式BBa2++SO42﹣═BaSO4↓;HCO3﹣+OH﹣═CO32﹣+H2O均可表示一类反应C向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过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DCl2+2NaOH═NaCl+NaClO+H2O;3S+6NaOH═2Na2S+Na2SO3+3H2OCl2和S在反应中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A.AB.BC.CD.D 15.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a+、NH4+、Mg2+、Fe3+、Al3+、SO42﹣、CO32﹣等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0-\nA.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H+、NH4+、Mg2+、Al3+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和Na+C.原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至少为3.5molD.反应最后形成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2SO4 16.下面有关铜的化合物的性质叙述中正确的是(  )A.CuSO4变成CuSO4•5H2O是物理变化B.一定条件下,新制的Cu(OH)2浊液能与乙醛反应但不能与乙酸反应C.CuO是黑色固体,与水反应可生成Cu(OH)2D.Cu2O遇硝酸可能会被氧化成Cu2+ 17.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氢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Fe(OH)2+2H+═Fe2++2H2OB.醋酸与NaHCO3溶液反应:H++HCO3﹣═CO2↑+H2OC.向KI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Fe3++2I﹣═Fe2++I2D.将铝片加入烧碱溶液中:2Al+2OH﹣+2H2O═2AlO2﹣+3H2↑ 18.某溶液中含有SO32﹣、Si032﹣,Br﹣、CO32﹣,Na+,向该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只有Na+②有胶状物质生成③有气体产生④溶液颜色发生变化⑤与上述离子共发生了2个氧化还原反应.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 19.下列中学常见实验的现象或表述正确的是(  )A.过量的铁投入到一定量的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B.制备氢氧化亚铁时,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边加边搅拌,即可制得白色的氢氧化亚铁C.检验红砖中的氧化铁成分,向红砖粉末中加入盐酸,充分反应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2~3滴即可D.向CuSO4溶液中滴入过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混合液体倒入蒸发皿中加热煮沸一会,然后冷却、过滤,滤纸上的物质为“蓝色固体” 20.只用胶头滴管和试管通过两试剂的互滴,不能区别的下列溶液(浓度均为0.1mol/L)(  )-30-\nA.NaAlO2和稀盐酸B.NaHCO3和Ca(OH)2C.NaOH和Al2(SO4)3D.HCl和Na2CO3 21.已知下述三个实验均能发生化学反应.①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②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浓硝酸;③将铁钉放入氯化铁溶液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实验①和③中的铁钉只作还原剂B.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Fe3+>Fe2+>Cu2+C.实验②中Fe2+既显氧化性又显还原性D.实验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Fe3+═3Fe2+ 22.下列示意图与对应的反应情况符合的是(  )A.向含0.01molKOH和0.01molCa(OH)2的混合溶液中缓慢通入CO2至过量B.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C.向K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D.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 23.2aLFe2(SO4)3和(NH4)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向其中一份加入bmol的BaCl2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完全沉淀;向另外一等份加入足量NaOH固体并加热可得到cmolNH3,则原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A.B.C.D. -30-\n24.硫代硫酸钠可作为脱氯剂,已知25.0mL0.100mol•L﹣1Na2S2O3溶液恰好把224mL(标准状况下)Cl2完全转化为Cl﹣离子,则S2O32﹣将转化成(  )A.S2﹣B.SC.SO32﹣D.SO42﹣ 25.在AlCl3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经测定,加入NaOH的体积和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b处NaOH溶液的体积为1L),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NaOH的浓度为0.6mol/LB.在a点处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C.在b点处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AlO2D.图中线段oa:ab=5:1 26.amolCu与含bmolHNO3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一定是(  )A.(b﹣2a)molB.molC.molD.2amol 27.将9g铜和铁的混合物投入到100mL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1.12LNO,剩余4.8g金属;继续加入100mL等浓度的稀硝酸,金属完全溶解,又得到标准状况下1.12LNO.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混合物中铜和铁各0.075molB.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0mol•L﹣1C.第一次剩余4.8g金属为铜和铁D.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再加入该稀硝酸100mL,又得到NO在标准状况下体积小于1.12L  二、简答题(46分)28.(12分)(2022秋•宜春校级月考)有一无色溶液,其中可能含有Fe3+、Al3+、Fe2+、Mg2+、Cu2+、NH4+、K+、CO32﹣、SO42﹣等离子的几种,为分析其成分,取此溶液分别进行了四个实验,其操作和有关现象如图所示:请你根据上图推断:(1)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写化学式):      .原溶液可能呈      性(填“酸”、“碱”或“中”).-30-\n(2)写出实验④中产生的沉淀有:      .写出由A→B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实验③中产生无色无味气体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②中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      . 29.(10分)(2022•上海)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AsH3、H2SO4、KBrO3、H3AsO4、H2O和一种未知物质X.(1)已知KBr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则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2)已知0.2molKBrO3在反应中得到1mol电子生成X,则X的化学式为:      .(3)根据上述反应可推知      .a.氧化性:KBrO3>H3AsO4b.氧化性:H3AsO4>KBrO3c.还原性:ASH3>Xd.还原性:X>ASH3(4)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式及其配平后的系数填入下列方框中,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30.(10分)(2022秋•嘉峪关校级月考)硼和铝位于同一主族,它们可以形成许多组成和性质类似的化合物,一种用硼镁矿(Mg2B2O5•H2O)制取单质硼的工艺流程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Mg2B2O5•H2O中B的化合价为      .(2)溶液a、溶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分别为      、      .(3)写出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步骤⑤的化学方程式      .(5)步骤③中化学反应可以发生的原因是      .(6)BF3是有机化学中常用的酸性催化剂,BF3分子中B和F最外层的电子数分别为      、      个. 31.(14分)(2022秋•嘉峪关校级月考)铁、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用途非常广泛.Ⅰ.实验室欲制备0.3molCu(NO3)2晶体,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如下:甲:CuCu(NO3)2乙:CuCuOCu(NO3)2-30-\n(1)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分析,      同学的方案更合理.(2)乙同学实验时通入O2的速率不宜过大,为便于观察和控制产生O2的速率,宜选择      装置(填字母序号).Ⅱ.某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一包黑色粉是否由Fe3O4、CuO组成探究过程如下:(1)提出假设:假设1.黑色粉末是CuO;假设2.黑色粉末是Fe3O4;假设3.黑色粉末是CuO和Fe3O4的混合物.设计探究实验: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滴加KSCN试剂.①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溶液显蓝色.②若假设2或3成立,则实验现象是      .为进一步探究,继续向所得溶液加入足量铁粉,若有红色沉淀产生,则假设3成立.请写出生成红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2)有另一小组同学提出,若混合物中CuO含量较少,可能加入铁粉后实验现象不明显.查阅资料:Cu2+与足量氨水反应生成深蓝色溶液,Cu2++4NH3•H2O═Cu(NH3)42++4H2O.为探究是假设2还是假设3成立,另取少量粉末加稀硫酸充分溶解后,再加入足量氨水,若假设2成立,则产生      现象;若假设3成立,则产生      现象.Ⅲ.由Fe3O4、FeO、CuO、Fe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用足量的CO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2.86g,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后,产生5.00g白色沉淀.固体混合物的质量是      .  2022-2022学年甘肃省嘉峪关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54分)1.2022年6月28日,第五期中国科协“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医学专家呼吁:过量补锌致儿童性早熟,全民补碘也是不科学的,这里的锌、碘应理解为(  )A.单质B.分子C.元素D.同位素【考点】元素.【分析】过量补锌、全民补碘等物质中的“锌”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30-\n【解答】解:过量补锌、全民补碘等物质中的“锌”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元素,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2.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B.混合物:铝热剂、福尔马林、水玻璃、漂白粉C.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D.明矾、水银、烧碱、硫酸均为强电解质【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混合物和纯净物;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A、根据酸能电离出的氢离子个数来分类;B、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C、最外层电子数少的不一定是金属元素;D、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而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解答】解:A、根据酸分子中电离出的氢离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故A错误;B、铝热剂是铝粉与三氧化二铁的混合物与,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水玻璃是硅酸钠水溶液,二者是混合物,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故B正确;C、最外层电子数少的不一定是金属元素,如氢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但为非金属元素,故C错误;D、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而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水银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强电解质、和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辨别和定义,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概念的区别.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2O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B.CO2分子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C.16gCH4与17gNH3所含原子数相等D.32S与33S原子序数相同【考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分析】A.H2O分子中H原子是2电子稳定结构;B.同种非金属原子间形成非极性键;C.根据n=结合分子的构成计算;D.同位素的原子序数相同.【解答】解:A.H2O分子中H原子是2电子稳定结构,O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故A错误;B.同种非金属原子间形成非极性键,CO2分子中只含有C=O极性共价键,故B错误;-30-\nC.16gCH4中原子的物质的量为×5=5mol,17gNH3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4=4mol,所以所含有原子数不同,故C错误;D.32S与33S互为同位素,都属于S元素,其原子序数相同为16,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8电子结构、共价键、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同位素等,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4.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遇木炭、铝粉等还原性物质时可燃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O2与CO2反应时,Na2O2是氧化剂,CO2是还原剂B.1mol过氧化钠中阴离子数目为1NAC.过氧化钠与木炭、铝粉反应时,过氧化钠均表现出强氧化性D.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时可生成硫酸钠【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过氧化钠电子式为:,是由2个钠离子与1个过氧根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离子化合物,具有强氧化性,可与木炭、铝粉以及二氧化硫等反应,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故A错误;B.过氧化钠电子式为:,1mol过氧化钠中阴离子数目为1NA,故B正确;C.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铝、碳具有还原性,过氧化钠氧化铝、碳表现强氧化性,故C正确;D.过氧化钠具有氧化性,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时可生成硫酸钠Na2O2+SO2=Na2SO4,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过氧化钠性质的应用分析,为高频考点,侧重于过氧化钠氧化性的考查,注意把握题给信息以及过氧化钠的构成特点,题目难度中等. 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说法正确的是(  )A.准确称取0.4000g的NaOH固体配成1000mL浓度为0.01000mol•L﹣1的溶液B.某待测液中先滴入氯水无明显现象,后滴入硫氰化钾溶液出现血红色,该待测液中一定含有Fe2+C.用激光笔鉴别Fe(OH)3胶体和Fe(SCN)3溶液D.SO2溶于水,其水溶液能导电,说明SO2是电解质【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0.40g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0.01mol,溶于水配成1L溶液,所得溶液的浓度为0.01mol/L;B.氯水具有氧化性,可氧化亚铁离子;-30-\nC.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D.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自身电离出离子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解答】解:A.0.40g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0.01mol,溶于水配成1L溶液,所得溶液的浓度为0.01mol/L,体积1L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实验精度达不到0.01000mol•L﹣1,故A错误;B.氯水具有氧化性,可氧化亚铁离子,则检验是否含亚铁离子,先加KSCN,后加氯水,故B错误;C.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可鉴别,故C正确;D.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自身电离出离子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二氧化硫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是电解质导电,二氧化硫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对实验方案与操作的理解与评价,涉及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鉴别以及电解质等,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注意相关知识的学习与积累,难度不大. 6.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11.2L(标准状况下)氧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约为2NAB.常温常压下,22.4LNO气体的分子数小于NAC.常温常压下,0.5mol•L﹣1的乙酸溶液中,乙酸分子的数目小于0.5NAD.7.8g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大于0.1N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过氧化钠中的氧元素化合价为﹣1价,根据氧气的物质的量计算出转移的电子数;B.气体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关,温度升高或减小压强都可使气体体积增大,反之降低;C.没指明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D.硫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摩尔质量相等,1mol过氧化钠中含有1mol阴离子.【解答】解:A.标况下11.2L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0.5mol氧气,需要转移1mol电子,转移NA个电子,故A错误;B.标准状况下,22.4LNO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分子数为NA.常温常压下,温度升高,体积膨胀,故22.4LNO物质的量小于1mol,气体的分子数小于NA,故B正确;C.没指明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故C错误;D.1mol过氧化钠中含有1mol阴离子,7.8g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等于0.1NA,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明确过氧化钠中氧元素为﹣1价依据过氧化钠中含有1个过氧根离子为解题关键,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 7.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无色溶液:Na+、Cu2+、NO3﹣、SO42﹣B.能溶解Al(OH)3固体的溶液:K+、Na+、HCO3﹣、NO3﹣C.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溶液:K+、Fe2+、SO42﹣、Cl﹣D.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的溶液:Ba2+、Na+、Cl﹣、NO3﹣【考点】离子共存问题.【分析】A.无色溶液中不存在有色离子,铜离子为有色离子;-30-\nB.能溶解Al(OH)3固体的溶液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碳酸氢根离子既能够与氢离子反应也能够与氢氧根离子反应;C.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溶液具有氧化性,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能够被该溶液氧化;D.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的溶液为酸性或碱性溶液,Ba2+、Na+、Cl﹣、NO3﹣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且都不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解答】解:A.Cu2+为有色离子,不满足溶液无色的条件,故A错误;B.能溶解Al(OH)3固体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HCO3﹣能够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Fe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的溶液为酸性或碱性溶液,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Ba2+、Na+、Cl﹣、NO3﹣离子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等;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H+或OH﹣;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 8.泡沫灭火机内装的药液之一是NaHCO3饱和溶液,而不选用更廉价的Na2CO3饱和溶液,其原因是(  )①质量相同的两种钠盐,NaHCO3与足量酸反应产生的CO2比Na2CO3多②产生相同体积(同温,同压)的CO2,消耗酸的量NaHCO3比Na2CO3少③NaHCO3与酸反应比Na2CO3快得多④NaHCO3比Na2CO3稳定,便于长期保存.A.只有①③B.只有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NaHCO3和Na2CO3与酸发生反应时,分别发生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结合反应的方程式判断.【解答】解:NaHCO3和Na2CO3与酸发生反应时,分别发生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①M(NaHCO3)<M(Na2CO3),质量相同的两种钠盐,NaHCO3物质的量较多,则与足量酸反应产生的CO2比Na2CO3多,故正确;②由方程式可知产生相同体积(同温,同压)的CO2,消耗酸的量NaHCO3比Na2CO3少,故正确;③分别滴加HCl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O32﹣+H+═HCO3﹣,HCO3﹣+H+═H2O+CO2↑,相同条件下NaHCO3比Na2CO3反应放出气体剧烈,故正确;④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注重基础,侧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该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二者的化学性质,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可,难度不大. -30-\n9.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正确的是(  )A.如图表示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稀硫酸时的操作B.如图表示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的操作C.用如图所示装置吸收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D.用图所示装置收集一氧化氮气体【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专题】实验评价题.【分析】A.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浓硫酸;B.滴定管不能插入容量瓶内;C.氯气不溶于饱和食盐水;D.NO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解答】解:A.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且容量瓶只能在常温下使用,应将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容量瓶中,故A错误;B.滴定管不能插入容量瓶内,防止污染,应垂直悬空,故B错误;C.氯气不溶于饱和食盐水,而氯化氢易溶于水,可用于除杂,故C正确;D.NO与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应用排水法收集,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溶液的配制、气体的收集等知识,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实验的严密性、可行性的评价,难度不大. -30-\n10.A、B、C、X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一定条件下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其它产物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X为Cl2,则C可能为FeCl3B.若X为KOH溶液,则A可能为AlCl3C.若X为O2,则A可为硫化氢D.若A、B、C均为焰色反应呈黄色的化合物,则X可能为CO2【考点】无机物的推断.【专题】推断题.【分析】根据图知,A+X→C,ABC,由此看出,A反应生成B还是C与X的量有关,结合物质间的反应分析解答.【解答】解:A.无论铁是否过量,铁在氯气中燃烧都生成氯化铁,所以与氯气的量无关,故A错误;B.若X为KOH溶液,则A可能为AlCl3,氯化铝和过量氢氧化钾发生反应4KOH+AlCl3═KAlO2+H2O+3KCl,则C是KAlO2,和少量氢氧化钾溶液发生反应3KOH+AlCl3═Al(OH)3↓+3KCl,B是Al(OH)3,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钾溶液发生反应Al(OH)3+KOH═KAlO2+2H2O,故B正确;C.若X是O2,A可为硫化氢,硫化氢和过量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少量氧气反应生成硫单质,硫单质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所以符合条件,故C正确;D.若A、B、C均为焰色反应呈黄色的化合物,则这三种物质都含有钠元素,则X可能为CO2,A和NaOH,氢氧化钠和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少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所以生成物与二氧化碳的量有关,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间的转化,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根据反应特点知“A生成C还是先生成B再转化为C”,与X的量有关,再结合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即可,难度较大. 1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Fe与S混合加热生成FeS2 ②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③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有一氧化氮生成 ④FeCl3溶液能与Cu反应,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A.①③B.①②C.②④D.②③【考点】铁的化学性质;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①Fe与S混合加热生成FeS; ②Fe与稀HNO3反应生成NO; ③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先生成二氧化氮,后有一氧化氮生成;④FeCl3与Cu反应生成FeCl2和CuCl2.【解答】解:①S有弱氧化性,S与Fe混合加热生成FeS,故错误; -30-\n②Fe与稀HNO3反应生成NO,该反应不是置换反应,Fe与稀H2SO4反应有氢气生成,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 ③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先生成二氧化氮,随着反应进行硝酸的浓度减小,稀硝酸与Cu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故正确;④FeCl3与Cu反应生成FeCl2和CuCl2,则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有关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注意反应物的量不同时产物可能不同. 12.下列关于Fe2(SO4)3的叙述正确的是(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A.1mol/L的Fe2(SO4)3溶液中含有2NA个Fe3+(不考虑水解)B.1mol的Fe2(SO4)3和S2﹣反应可转移2NA个电子C.在该溶液中,K+、NH4+、I﹣、SO42﹣可以大量共存D.与Cu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Cu═Fe2++Cu2+【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不知道溶液的体积,无法求出铁离子的数目;B.根据Fe3+~Fe2+~e﹣计算;C.铁离子具有氧化性,可以氧化碘离子,故C错误;D.与Cu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解答】解:A.不知道溶液的体积,无法求出铁离子的数目,故A错误;B.Fe3+~Fe2+~e﹣,1mol的Fe2(SO4)3和S2﹣反应可转移2NA个电子,故B正确;C.铁离子具有氧化性,可以氧化碘离子,故C错误;D.与Cu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明确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要求学生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 13.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ClO3在反应中失去电子B.ClO2是还原产物C.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D.1molKClO3参加反应有2mol电子转移【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4价,C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4价,以此来解答.【解答】解: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4价,C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4价,A.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故A错误;B.KClO3为氧化剂,反应中被还原,则ClO2是还原产物,故B正确;C.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故C正确;D.1molKClO3参加反应有1mol×(5﹣4)=1mol电子转移,故D错误;-30-\n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熟悉基本概念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14.下表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NaCl═Na++Cl﹣;NH3•H2O⇌NH4++OH﹣均属于电离方程式BBa2++SO42﹣═BaSO4↓;HCO3﹣+OH﹣═CO32﹣+H2O均可表示一类反应C向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过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DCl2+2NaOH═NaCl+NaClO+H2O;3S+6NaOH═2Na2S+Na2SO3+3H2OCl2和S在反应中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A.AB.BC.CD.D【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氯化钠电离生成钠离子、氯离子;一水合氨电离生成氨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B.依据离子方程式的意义解答;C.生成的白色沉淀可能为氯化银,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D.依据Cl2和S在反应中化合价变化解答.【解答】解:A.氯化钠电离生成钠离子、氯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Cl=Na++Cl﹣;一水合氨电离生成氨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H3•H2O⇌NH4++OH﹣,故A正确;B.Ba2++SO42﹣=BaSO4↓可以表示可溶性钡盐与可溶性硫酸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的反应;HCO3﹣+OH﹣=CO32﹣+H2O表示可溶性碳酸氢盐与可溶性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碳酸盐和水,故B正确;C.向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过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为氯化银,原溶液中可能含有银离子,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故C错误;D.Cl2+2NaOH=NaClO+H2O,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既升高有降低,氯气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3S+6NaOH=2Na2S+Na2SO3+3H2O,反应中硫元素化合价既升高有降低,硫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及离子的检验方法,题目难度中等,明确离子的性质、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方法是解题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15.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a+、NH4+、Mg2+、Fe3+、Al3+、SO42﹣、CO32﹣等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H+、NH4+、Mg2+、Al3+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和Na+-30-\nC.原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至少为3.5molD.反应最后形成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2SO4【考点】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根据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的图象来确定存在的离子;B、根据电荷守恒结合A选项的内容来确定存在的离子;C、根据消耗氢氧化钠的量和生成沉淀的量来确定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多少;D、根据溶液中离子之间的反应来确定含有的溶质.【解答】解:A、根据图象第一段,沉淀不是马上出现,可知一定有氢离子,酸碱中和反应是一切反应的优先反应,生成沉淀在后面溶解一部分,一定有铝离子,根据第三段,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不产生沉淀,证明是铵根离子,根据坐标得生成沉淀用了6体积的氢氧化钠,其中氢氧化铝溶解用了一体积的氢氧化钠,从纵坐标可看出与1mol沉淀溶解,故原溶液中铝离子为1mol,所以形成氢氧化铝用了3mol的氢氧化钠,还有3mol的氢氧化钠被其他离子消耗,根据图象生成1mol沉淀消耗3mol氢氧化钠,故原溶液含1mol铁离子,无Mg2+,即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一定有H+、Fe3+、NH4+、Al3+,故A错误;B、根据A的推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H+、NH4+、Fe3+、Al3+,一定不含碳酸根离子,溶液中需要正、负离子,故一定有阴离子SO42﹣,不能确定钠离子是否存在,故B错误;C、根据坐标得氢氧化铝溶解用了1体积的氢氧化钠,而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为1mol,故1体积氢氧化钠含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1mol,沉淀达到最大量共消耗7体积氢氧化钠,即消耗7mol氢氧化钠,此时溶液中溶质为硫酸钠和硫酸铵,根据钠守恒,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为3.5mol,硫酸铵中还存在硫酸根离子1mol,因不确定原溶液是否存在钠离子,故原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至少为4.5mol,故C正确;D、根据溶液中的离子的存在情况可知道,最后溶液中含有的溶质除了Na2SO4,还有偏铝酸钠,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是一道有关离子检验的综合知识题目,考查角度很广,难度较大.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溶于强碱是解题关键. 16.下面有关铜的化合物的性质叙述中正确的是(  )A.CuSO4变成CuSO4•5H2O是物理变化B.一定条件下,新制的Cu(OH)2浊液能与乙醛反应但不能与乙酸反应C.CuO是黑色固体,与水反应可生成Cu(OH)2D.Cu2O遇硝酸可能会被氧化成Cu2+【考点】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分析】A、硫酸铜和水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晶体;B、氢氧化铜和乙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C、氧化铜不与水发生反应;D、Cu2O遇酸溶液中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解答】解:A、硫酸铜和水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结晶水合物,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氢氧化铜和乙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沉淀溶解,故B错误;C、氧化铜难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故C错误;D、Cu2O遇酸溶液中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铜和铜离子,Cu2O+2H+═Cu2++Cu+H2O,故D正确;故选D.D-30-\n【点评】本题考查了铜及其化合物性质分析判断,掌握基础是关键,注意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理解,题目难度中等. 17.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氢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Fe(OH)2+2H+═Fe2++2H2OB.醋酸与NaHCO3溶液反应:H++HCO3﹣═CO2↑+H2OC.向KI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Fe3++2I﹣═Fe2++I2D.将铝片加入烧碱溶液中:2Al+2OH﹣+2H2O═2AlO2﹣+3H2↑【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氢氧化亚铁和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离子、NO和水;B.醋酸为弱电解质,应保留化学式;C.三价铁离子能够氧化碘离子;D.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解答】解:A.氢氧化亚铁和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离子、NO和水,离子方程式为3Fe(OH)2+NO3﹣+10H+=3Fe3++NO↑+8H2O,故A错误;B.醋酸与NaHCO3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CH3COOH+HCO3﹣═CO2↑+H2O+CH3COO﹣,故B错误;C.向KI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离子方程式:2Fe3++2I﹣═2Fe2++I2,故C错误;D.将铝片加入烧碱溶液中,离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反应实质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8.某溶液中含有SO32﹣、Si032﹣,Br﹣、CO32﹣,Na+,向该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只有Na+②有胶状物质生成③有气体产生④溶液颜色发生变化⑤与上述离子共发生了2个氧化还原反应.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考点】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某溶液中含有SO32﹣、SiO32﹣、Br﹣、CO32﹣、Na+,向该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Cl2与水反应,SO32﹣可以被氯气氧化为硫酸根离子;SiO32﹣和氯水中的盐酸反应生成硅酸沉淀;Br﹣被氯气氧化为溴单质;CO32﹣和氯水中的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某溶液中含有SO32﹣、SiO32﹣、Br﹣、CO32﹣、Na+,向该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SO32﹣可以被氯气氧化为硫酸根离子;SiO32﹣和氯水中的盐酸反应生成硅酸沉淀;Br﹣被氯气氧化为溴单质;CO32﹣和氯水中的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①因钠离子与溶液中其它微粒不反应,所以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只有Na+,故①正确;②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有胶状物质硅酸生成,故②正确;③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有气体生成,故③正确;④Br﹣被氯气氧化为溴单质,故溶液颜色发生变化,故④正确;-30-\n⑤SO32﹣可以被氯气氧化为硫酸根离子,Br﹣被氯气氧化为溴单质,氯气和水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发生了3个氧化还原反应,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离子的检验、氯气的化学性质,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明确氯水的主要成分及具有的性质,试题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9.下列中学常见实验的现象或表述正确的是(  )A.过量的铁投入到一定量的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B.制备氢氧化亚铁时,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边加边搅拌,即可制得白色的氢氧化亚铁C.检验红砖中的氧化铁成分,向红砖粉末中加入盐酸,充分反应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2~3滴即可D.向CuSO4溶液中滴入过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混合液体倒入蒸发皿中加热煮沸一会,然后冷却、过滤,滤纸上的物质为“蓝色固体”【考点】二价Fe离子和三价Fe离子的检验;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A、过量的铁投入到一定量的稀硝酸中,铁元素最终被氧化为+2价;B、氢氧化亚铁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氢氧化铁;C、氧化铁溶于盐酸,反应的氯化铁溶液,滴加KSCN溶液变红色;D、氢氧化铜受热容易分解.【解答】解:A、过量的铁投入到一定量的稀硝酸中,铁先被硝酸氧化为三价铁,铁能和三价铁反应生成亚铁离子,铁元素最终被氧化为+2价,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会显红色,故A错误;B、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搅拌后,氢氧化亚铁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氢氧化铁,得不到白色沉淀物质,故B错误;C、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溶液和水,三价铁遇KSCN溶液,会变红色,故C正确;D、CuSO4溶液中滴入过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但是氢氧化铜受热容易分解,放入蒸发皿中加热煮沸一会,然后冷却、过滤,滤纸上的物质多为氧化铜,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三价铁的检验方法、氢氧化亚铁以及氢氧化铜的性质等方面的知识,难度不大. 20.只用胶头滴管和试管通过两试剂的互滴,不能区别的下列溶液(浓度均为0.1mol/L)(  )A.NaAlO2和稀盐酸B.NaHCO3和Ca(OH)2C.NaOH和Al2(SO4)3D.HCl和Na2CO3【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分析】只要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任何化学试剂就可以鉴别的物质可以采用相互滴加的方法检验,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的可以鉴别,否则不能鉴别,以此解答.-30-\n【解答】解:A.向NaAlO2溶液加盐酸,先有沉淀后沉淀消失,而向盐酸中加NaAlO2溶液,先没有沉淀后生成沉淀,现象不同,能鉴别,故A不选;B.无论将NaHCO3滴加到Ca(OH)2中还是将Ca(OH)2溶液滴到NaHCO3中都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B选;C.将Al2(SO4)3溶液滴加到NaOH溶液中先没有现象,后生成沉淀,将NaOH滴到Al2(SO4)3溶液中先生成沉淀后沉淀消失,二者现象不同,可鉴别,故C不选;D.Na2CO3溶液滴入稀盐酸中,立即产生气体,若将盐酸滴入Na2CO3溶液中,开始没有气体生成,后有气体生成,二者显现不同,可鉴别,故D不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利用滴加顺序不同鉴别物质,为高频考点,注意滴加顺序不同实质是反应物量的不同,掌握常见与量及顺序有关的反应,注意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难度中等. 21.已知下述三个实验均能发生化学反应.①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②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浓硝酸;③将铁钉放入氯化铁溶液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实验①和③中的铁钉只作还原剂B.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Fe3+>Fe2+>Cu2+C.实验②中Fe2+既显氧化性又显还原性D.实验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Fe3+═3Fe2+【考点】氧化还原反应.【分析】①中发生Fe+Cu2+═Fe2++Cu,②中发生3Fe2++4H++NO3﹣═3Fe3++NO↑+2H2O,③中发生Fe+2Fe3+═3Fe2+,结合元素的化合价升降及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来解答.【解答】解:A.实验①和③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单质铁中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都只作还原剂,故A正确;B.由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氧化性为Fe3+>Cu2+>Fe2+,故B错误;C.实验②中发生3Fe2++4H++NO3﹣═3Fe3++NO↑+2H2O,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Fe2+只显还原性,故C错误;D.实验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Fe3+═3Fe2+,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及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2.下列示意图与对应的反应情况符合的是(  )A.向含0.01molKOH和0.01molCa(OH)2的混合溶液中缓慢通入CO2至过量B.-30-\n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C.向K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D.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考点】镁、铝的重要化合物.【专题】图示题.【分析】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钾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开始先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当氢氧化钙完全反应后,再和氢氧化钾反应,最后将碳酸钙溶解;B、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会产生越来越多的硫酸钡白色沉淀;C、K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开始铝离子和硫酸根逐渐形成沉淀,然后形成的氢氧化铝逐渐溶解,直到只剩余硫酸钡为止,结合具体数据分析反应过程;D、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开始出现沉淀,然后沉淀逐渐溶解.【解答】解: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钾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开始先和氢氧化钙反应,会逐渐生成碳酸钙沉淀,沉淀量逐渐增大,当氢氧化钙完全反应后,再和氢氧化钾反应,此时沉淀量不变,当氢氧化钾消耗完毕时,将碳酸钙逐渐溶解,沉淀量逐渐减少,故A错误;B、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会产生越来越多的硫酸钡白色沉淀,直到最大量,然后不再减少为止,故B正确;C、假设含2molK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开始阶段滴加入3molBa(OH)2时,2mol铝离子和3mol硫酸根分别和氢氧根和钡离子反应生成2mol氢氧化铝和3mol硫酸钡沉淀共5mol沉淀,然后再滴加入1molBa(OH)2时,继续形成1mol的硫酸钡沉淀但同时有会溶解2mol氢氧化铝沉淀,所以这一段沉淀的物质的量并没有增多反而减小,再滴加入Ba(OH)2时无反应发生最终只剩余硫酸钡沉淀,故C错误;D、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开始出现沉淀,然后过量的盐酸又将沉淀逐渐溶解掉,应该是1份沉淀,3份溶解,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课本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并且要考虑反应的先后顺序问题,属于偏难题. 23.2aLFe2(SO4)3和(NH4)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向其中一份加入bmol的BaCl2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完全沉淀;向另外一等份加入足量NaOH固体并加热可得到cmolNH3,则原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A.B.C.D.【考点】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30-\n【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SO42﹣+Ba2+═BaSO4↓计算溶液中的SO42﹣离子的物质的量,根据NH4++OH﹣NH3↑+H2O计算NH4+的物质的量,再根据c=计算SO42﹣离子、NH4+离子浓度,再利用电荷守恒有3n(Fe3+)+c(NH4+)=2c(SO42﹣),据此计算原溶液中的Fe3+浓度.【解答】解:向aL混合溶液中加入bmol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SO42﹣离子完全沉淀,则:SO42﹣+Ba2+═BaSO4↓bmolbmolc(SO42﹣)==mol/L,向aL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molNH3,则:NH4++OH﹣NH3↑+H2Ocmolcmolc(NH4+)==mol/L,又溶液不显电性,设原溶液中的Fe3+浓度为x,由电荷守恒可知,x×3+mol/L×1=mol/L×2,解得x=mol/L,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的有关计算、根据离子方程的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等,清楚发生的离子反应及溶液不显电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熟悉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式. 24.硫代硫酸钠可作为脱氯剂,已知25.0mL0.100mol•L﹣1Na2S2O3溶液恰好把224mL(标准状况下)Cl2完全转化为Cl﹣离子,则S2O32﹣将转化成(  )A.S2﹣B.SC.SO32﹣D.SO42﹣【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压轴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列式计算.【解答】解:n(Na2S2O3)=0.025L×0.100mol/L=0.0025mol,n(Cl2)==0.01mol,设S2O32﹣被氧化后的S元素的化合价为n,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则0.0025×2×(n﹣2)mol=2×0.01moln=6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从氧化剂、还原剂得失电子数目相等的角度解答. -30-\n25.在AlCl3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经测定,加入NaOH的体积和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b处NaOH溶液的体积为1L),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NaOH的浓度为0.6mol/LB.在a点处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C.在b点处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AlO2D.图中线段oa:ab=5:1【考点】镁、铝的重要化合物;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专题】图示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AlCl3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沉淀,加入aLNaOH溶液时,沉淀达最大值共0.2mol,此时溶液为NaCl溶液,继续滴加NaOH溶液直至过量,氢氧化铝与NaOH反应逐渐溶解,在bL时,即再继续滴加NaOH溶液(b﹣a)L时,氢氧化铝完全溶解,沉淀为氢氧化镁0.1mol,溶液为NaCl、NaAlO2溶液.【解答】解:A、在bL时,溶液为NaCl、NaAlO2溶液,由图象可知:n[Al(OH)3]=0.1mol,n(Mg(OH)2]=0.1mol,根据Mg原子守恒有n(MgCl2)=n(Mg(OH)2]=0.1mol,根据Al原子守恒有n(NaAlO2)=n(AlCl3)=n[Al(OH)3]=0.1mol,由Cl原子守恒有n(Cl)=n(NaCl)=2n(MgCl2)+3n(AlCl3)=2×0.1mol+3×0.1mol=0.5mol,由Na原子守恒有n(NaOH)=n(NaCl)+n(NaAlO2)=0.5mol+0.1mol=0.6mol,所以c(NaOH)==0.6mol/L,故A正确;B、加入aLNaOH溶液时,沉淀达最大值共0.2mol,由反应方程式可知,此时溶液为NaCl溶液,故B正确;C、在bL时,即再继续滴加NaOH溶液(b﹣a)L时,氢氧化铝完全溶解,沉淀为氢氧化镁0.1mol,溶液为NaCl、NaAlO2溶液,故C错误;D、加入aLNaOH溶液时,沉淀达最大值共0.2mol,由反应方程式可知,此时溶液为NaCl溶液,在bL时,即再继续滴加NaOH溶液(b﹣a)L时,氢氧化铝与NaOH恰好反应,氢氧化铝完全溶解,沉淀为氢氧化镁0.1mol,溶液为NaCl、NaAlO2溶液,所以两部分NaOH溶液的体积之比等于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即为n(NaCl)与n(NaAlO2)之比,故oa:ab=a:(b﹣a)=0.5mol:0.1mol=5:1,故D正确.故选C.【点评】理清反应的整个过程,问题即可解决,即可利用方程式也可根据关系式,本题采取原子守恒计算. 26.amolCu与含bmolHNO3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一定是(  )A.(b﹣2a)molB.molC.molD.2amol【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30-\n【分析】Cu与HNO3的溶液恰好反应生成Cu(NO3)2,Cu(NO3)2中硝酸根离子没有被还原,再利用氮原子守恒可计算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解答】解:因amolCu与含bmolHNO3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amolCu(NO3)2中的2amol硝酸根离子没有被还原,由氮原子守恒可知,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bmol﹣2amol=(b﹣2a)mol,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明确硝酸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注意利用硝酸铜的化学式及氮原子守恒是解答本. 27.将9g铜和铁的混合物投入到100mL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1.12LNO,剩余4.8g金属;继续加入100mL等浓度的稀硝酸,金属完全溶解,又得到标准状况下1.12LNO.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混合物中铜和铁各0.075molB.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0mol•L﹣1C.第一次剩余4.8g金属为铜和铁D.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再加入该稀硝酸100mL,又得到NO在标准状况下体积小于1.12L【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整个过程可以看作是9g铜和铁混合物与200mL硝酸反应生成0.1molNO,金属完全溶解,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说明生成硝酸亚铁、硝酸铜,且硝酸完全反应,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3Fe+8HNO3=3Fe(NO3)2+2NO↑+4H2O;3Cu+8HNO3=3Cu(NO3)2+2NO↑+4H2O,设铁为xmol,铜为ymol,根据二者质量与生成NO的体积列方程,再结合选项解答.A.根据上述计算确定混合物中铜和铁的物质的量;B.根据NO的体积,结合方程式计算硝酸物质的量,进而计算硝酸浓度;C.计算混合物中Fe、Cu质量进行判断;D.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再加入该稀硝酸100mL,亚铁离子与硝酸反应生成NO与硝酸铁,根据电子转移守恒计算.【解答】解:A.整个过程可以看作是9g铜和铁混合物与200mL硝酸反应生成0.1molNO,金属完全溶解,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说明生成硝酸亚铁、硝酸铜,且硝酸完全反应,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3Fe+8HNO3=3Fe(NO3)2+2NO↑+4H2O;3Cu+8HNO3=3Cu(NO3)2+2NO↑+4H2O,设铁为xmol,铜为ymol,根据二者质量与生成NO的体积列方程,有:56x+64y=9、(x+y)=,联立方程,解得:x=0.075mol、y=0.075mol,A.由上述分析可知,原混合物中铜和铁各0.075mol,故A正确;B.根据方程式可知,n(HNO3)=4n(NO)=0.4mol,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故B正确;C.9g混合物中含铁质量为0.075mol×56g/mol=4.2g,含铜质量为0.075mol×64g/mol=4.8g,故第一次剩余金属4.8g为Cu的质量,故C错误;D.再加入100mL该稀硝酸,亚铁离子与硝酸反应生成NO与硝酸铁,溶液中亚铁离子为0.075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亚铁离子完全反应,所以再加硝酸得NO为=0.025mol,其体积为0.025mol×22.4L/mol=0.56L,故D正确;故选C.-30-\n【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的有关计算,难度中等,利用整体法解答及判断最终的产物是关键,避免了过程法的繁琐,侧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二、简答题(46分)28.(12分)(2022秋•宜春校级月考)有一无色溶液,其中可能含有Fe3+、Al3+、Fe2+、Mg2+、Cu2+、NH4+、K+、CO32﹣、SO42﹣等离子的几种,为分析其成分,取此溶液分别进行了四个实验,其操作和有关现象如图所示:请你根据上图推断:(1)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写化学式): Al3+、Mg2+、K+、SO42﹣ .原溶液可能呈 酸 性(填“酸”、“碱”或“中”).(2)写出实验④中产生的沉淀有: Al(OH)3、Mg(OH)2 .写出由A→B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l(OH)3+OH﹣═AlO2﹣+2H2O .(3)实验③中产生无色无味气体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H2O═4NaOH+O2↑ .(4)实验②中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 确定白色沉淀不是碳酸钡沉淀,而是硫酸钡沉淀 .【考点】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分析】溶液透过蓝色钴玻璃焰色反应呈紫色,说明溶液中含有K+离子,溶液呈无色,则一定不含有色离子,逐滴加入过量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则溶液中含有Mg2+离子,加入氯化钡和盐酸后生成白色沉淀,由于溶液中没有Ag+离子,则生成沉淀为BaSO4,溶液中含有SO42﹣离子,第③个实验中,生成白色沉淀的量与加入NaOH的量的先增大后减小,则说明溶液中含有Al3+离子,有Al3+则无CO32﹣.据此分析.【解答】解:溶液透过蓝色钴玻璃焰色反应呈紫色,说明溶液中含有K+离子,溶液呈无色,则一定不含Fe3+、Fe2+、Cu2+,逐滴加入过量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则溶液中含有Mg2+离子,一定不含CO32﹣,加入氯化钡和盐酸后生成白色沉淀,由于溶液中没有Ag+离子,则生成沉淀为BaSO4,溶液中含有SO42﹣离子,第③个实验中,生成白色沉淀的量与加入NaOH的量的先增大后减小,则说明溶液中含有Al3+离子,一定不含有铵根离子,综上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Al3+、Mg2+、K+、SO42﹣,一定不含Fe3+、Fe2+、NH4+、Cu2+、CO32﹣.(1)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写化学式):Al3+、Mg2+、K+、SO42﹣,是强酸弱碱盐溶液,原溶液可能呈酸性,故答案为:Al3+、Mg2+、K+、SO42﹣;酸;(2)由于溶液中含Al3+、Mg2+、K+、SO42﹣,故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产生的沉淀有:Al(OH)3、Mg(OH)2.由A→B过程是氢氧化钠溶液过量,生成的Al(OH)3沉淀溶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故答案为:Al(OH)3、Mg(OH)2;Al(OH)3+OH﹣═AlO2﹣+2H2O;(3)实验③中产生无色无味气体是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4)实验②中加入稀盐酸能排除碳酸根的干扰,确定白色沉淀不是碳酸钡沉淀,而是硫酸钡沉淀,故答案为:确定白色沉淀不是碳酸钡沉淀,而是硫酸钡沉淀.【点评】本题考查了焰色反应、常见的有色离子、离子的水解、离子反应的条件,Al(OH)3的化学性质,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若是基础知识不扎实,恐怕难以完成.-30-\n 29.(10分)(2022•上海)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AsH3、H2SO4、KBrO3、H3AsO4、H2O和一种未知物质X.(1)已知KBr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则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AsH3 .(2)已知0.2molKBrO3在反应中得到1mol电子生成X,则X的化学式为: Br2 .(3)根据上述反应可推知 ac .a.氧化性:KBrO3>H3AsO4b.氧化性:H3AsO4>KBrO3c.还原性:ASH3>Xd.还原性:X>ASH3(4)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式及其配平后的系数填入下列方框中,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压轴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1)KBr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则B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给出的物质中AsH3具有还原性,As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中升高;(2)由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来计算转移的电子;(3)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来分析;(4)根据化合价的升降判断电子的转移方向,根据得失电子的最小公倍数确定转移的电子数.【解答】解:(1)KBr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则B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给出的物质中AsH3具有还原性,As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中升高,故答案为:AsH3;(2)设X中Br元素化合价为x,由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可知转移的电子为0.2mol×(5﹣x)=1mol,解得x=0,则X为Br2,故答案为:Br2;(3)在反应中,氧化剂为KBrO3,还原剂为AsH3,氧化产物为H3AsO4,还原产物为Br2,由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KBrO3>H3AsO4,由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可知ASH3>X(Br2),故答案为:ac;(4)KBr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AsH3具失去电子,转移的电子数为40e﹣,则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元素的化合价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规律及表示方法来解答即可,难度不大. 30.(10分)(2022秋•嘉峪关校级月考)硼和铝位于同一主族,它们可以形成许多组成和性质类似的化合物,一种用硼镁矿(Mg2B2O5•H2O)制取单质硼的工艺流程图如图:-30-\n回答下列问题:(1)Mg2B2O5•H2O中B的化合价为 +3 .(2)溶液a、溶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分别为 NaHCO3 、 Na2SO4 .(3)写出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 Mg2B2O5•H2O+2NaOH=2NaBO2+2Mg(OH)2 .(4)写出步骤⑤的化学方程式 B2O3+3Mg2B+3MgO .(5)步骤③中化学反应可以发生的原因是 强酸制弱酸原理 .(6)BF3是有机化学中常用的酸性催化剂,BF3分子中B和F最外层的电子数分别为 6 、 8 个.【考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分析】硼镁矿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滤除去杂质,NaB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得到Na2B4O7•10H2O与为NaHCO3,过滤分离,由于硼酸的酸性小于硫酸,符合复分解反应由强酸制弱酸的原理,且硼酸的溶解度较小,故Na2B4O7•10H2O晶体与硫酸反应得到硼酸,溶液b中含有硫酸钠,硼酸晶体加热分解得到B2O3,最后用Mg还原得到粗硼.(1)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B元素化合价;(2)由上述分析可知,第①步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则a为NaHCO3,第③步加入硫酸,b为Na2SO4;(3)第①步为Mg2B2O5.H2O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BO2与Mg(OH)2;(4)步骤⑤是Mg与B2O3发生置换反应生成B与MgO;(5)符合复分解反应由强酸制弱酸的原理;(6)BF3分子中B原子与F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解答】解:硼镁矿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滤除去杂质,NaB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得到Na2B4O7•10H2O与为NaHCO3,过滤分离,由于硼酸的酸性小于硫酸,符合复分解反应由强酸制弱酸的原理,且硼酸的溶解度较小,故Na2B4O7•10H2O晶体与硫酸反应得到硼酸,溶液b中含有硫酸钠,硼酸晶体加热分解得到B2O3,最后用Mg还原得到粗硼.(1)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Mg2B2O5•H2O中B的化合价为+3,故答案为:+3;(2)由上述分析可知,第①步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则a为NaHCO3,第③步加入硫酸,b为Na2SO4,故答案为:NaHCO3;Na2SO4;(3)第①步为Mg2B2O5.H2O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BO2与Mg(OH)2,反应方程式为:Mg2B2O5•H2O+2NaOH=2NaBO2+2Mg(OH)2,故答案为:Mg2B2O5•H2O+2NaOH=2NaBO2+2Mg(OH)2;(4)步骤⑤是Mg与B2O3发生置换反应生成B与MgO,反应方程式为:B2O3+3Mg2B+3MgO,故答案为:B2O3+3Mg2B+3MgO;-30-\n(5)步骤③中化学反应可以发生的原因是:硼酸的酸性小于硫酸,符合复分解反应由强酸制弱酸的原理,且硼酸的溶解度较小,从溶液中析出有利于该反应的进行,故答案为:强酸制弱酸原理;(6)BF3分子中B原子与F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B原子形成3故B﹣F键,故分子中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3=6,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1=8,故答案为:6;8.【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制备方案,理解工艺流程原理是解题关键,侧重对化学用语的考查,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与灵活运用的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31.(14分)(2022秋•嘉峪关校级月考)铁、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用途非常广泛.Ⅰ.实验室欲制备0.3molCu(NO3)2晶体,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如下:甲:CuCu(NO3)2乙:CuCuOCu(NO3)2(1)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分析, 乙 同学的方案更合理.(2)乙同学实验时通入O2的速率不宜过大,为便于观察和控制产生O2的速率,宜选择 B 装置(填字母序号).Ⅱ.某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一包黑色粉是否由Fe3O4、CuO组成探究过程如下:(1)提出假设:假设1.黑色粉末是CuO;假设2.黑色粉末是Fe3O4;假设3.黑色粉末是CuO和Fe3O4的混合物.设计探究实验: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滴加KSCN试剂.①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溶液显蓝色.②若假设2或3成立,则实验现象是 溶液显血红色有红色固体析出 .为进一步探究,继续向所得溶液加入足量铁粉,若有红色沉淀产生,则假设3成立.请写出生成红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2Cu2++Fe=3Fe2++Cu .(2)有另一小组同学提出,若混合物中CuO含量较少,可能加入铁粉后实验现象不明显.查阅资料:Cu2+与足量氨水反应生成深蓝色溶液,Cu2++4NH3•H2O═Cu(NH3)42++4H2O.-30-\n为探究是假设2还是假设3成立,另取少量粉末加稀硫酸充分溶解后,再加入足量氨水,若假设2成立,则产生 红褐色沉淀,同时溶液呈无色 现象;若假设3成立,则产生 红褐色沉淀,同时溶液呈深蓝色 现象.Ⅲ.由Fe3O4、FeO、CuO、Fe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用足量的CO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2.86g,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后,产生5.00g白色沉淀.固体混合物的质量是 3.66g .【考点】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分析】Ⅰ、(1)评价实验方案要从反应的可操作性,生成物的性质,环保节能等方面分析.由于硝酸与铜直接反应时会生成有毒的氮氧化物,第一个方案环保并且使用的硫酸量较小进行分析;(2)实验时通入O2的速率不宜过大,为便于观察和控制产生O2的速率,分析装置可知,利用分液漏斗控制加入过氧化氢的量能达到要求;Ⅱ、依据物质的颜色结合假设1和假设2解答;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铜溶液呈蓝色;三价铁离子遇到KSCN显血红色;铁粉与铜离子反应置换出铜;如果假设2成立,则加入硫酸后得到的溶液中含有三价铁离子,加入氨水后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如果假设3成立则加入硫酸后溶液中既含有三价铁离子还含有铜离子,加入足量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铜离子与氨水发生反应Cu2++4NH3•H2O═Cu(NH3)42++4H2O,盐酸变为深蓝色.Ⅲ、发生的有关反应为:Fe3O4+4CO3Fe+4CO2,FeO+COFe+CO2,CuO+COCu+CO2,根据反应方程式判断CO2中的O原子来源于CO和金属氧化物,CO2的物质的量等于金属氧化物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计算出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金属氧化物的质量等于金属的质量加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解答】解:Ⅰ、(1)甲方案中放出的有毒气体氮氧化物会造成对空气的污染,因此,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来看,甲方案不合理;乙方案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硝酸反应产生硝酸铜和水,因此反应过程中没有污染物,且原料的利用率高;故答案为:乙;(2)实验时通入O2的速率不宜过大,为便于观察和控制产生O2的速率,分析装置可知,利用分液漏斗控制加入过氧化氢的量能达到要求,装置B中生成的氧气通过浓硫酸可以干燥氧气,同时观察气体气泡冒出的速率控制生成氧气的速率,所以选择B装置;故答案为:B;Ⅱ、(1)该物质是黑色固体,也可能既含有CuO又含有Fe3O4黑色粉末,或是CuO和Fe3O4的混合物;硫酸与氧化铜发生反应:CuO+H2SO4=CuSO4+H2O,硫酸铜溶液显蓝色,若假设1成立,实验现象为:溶液显蓝色,三价铁离子与KSCN试剂络合成红色络合物,所以如果所得溶液显血红色,证明加入硫酸后生成了三价铁离子,说明黑色物质中含有Fe3O4,所以假设2或3都有可能,铁粉与铜离子发生反应:2Cu2++Fe=3Fe2++Cu,所以如果产生红色物质,证明溶液中存在铜离子,则黑色固体中含有CuO,故假设3正确,故答案为:溶液显血红色有红色固体析出;2Cu2++Fe=3Fe2++Cu;(2)如果假设2成立,则加入硫酸后得到的溶液中含有三价铁离子,加入氨水后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如果假设3成立则加入硫酸后溶液中既含有三价铁离子还含有铜离子,加入足量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铜离子与氨水发生反应Cu2++4NH3•H2O═Cu(NH3)42++4H2O,盐酸变为深蓝色,-30-\n故答案为:红褐色沉淀,同时溶液呈无色;红褐色沉淀,同时溶液呈深蓝色;Ⅲ、发生的有关反应为:Fe3O4+4CO3Fe+4CO2,FeO+COFe+CO2,CuO+COCu+CO2,根据反应方程式判断CO2中的O原子来源于CO和金属氧化物,CO2的物质的量等于金属氧化物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计算出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金属氧化物的质量等于金属的质量加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生成的CO2为=0.05mol,从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CO2中的O原子来源于CO和金属氧化物,则氧化物中氧元素的物质的量n(O)=0.05mol,m(O)=0.05mol×16g/mol=0.8g,所以金属氧化物的质量为2.86g+0.8g=3.66g;故答案为:3.66g.【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成分探究实验,题目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可以根据信息及所学知识,合理分析得出正确结论,分析一个反应的可行性要从多方面分析,如从反应的可行性,环保安全,操作简便,经济节能方面考虑.本题是一道有关离子检验的综合知识题目,考查角度很广,难度较大.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溶于强碱是解题关键. -30-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0:53:50 页数:30
价格:¥3 大小:357.84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