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红兴隆一中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1

2/21

剩余1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2学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红兴隆一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个3分,共42分.每小只有一个选项正1.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水分,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A.过滤B.蒸馏C.分液D.萃取2.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及其目的相同的是()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A.①和②B.①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3.下列分散系中,能出现丁达尔现象的是()A.蔗糖溶液B.碘化银沉淀C.浓盐酸D.豆浆4.某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21-\n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③②①⑤④B.①②③⑤④C.②③①⑤④D.③⑤②①④5.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16gB.32gC.64g/molD.32g/mol6.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3和H2相同的是()A.原子数B.分子数C.体积D.物质的量7.现有甲、乙、丙、丁和Fe(OH)3五种胶体,把甲与丙、乙与丁、丙与丁、丙与Fe(OH)3胶体两两混合,均出现胶体凝聚,则胶体粒子带负电荷的胶体是()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丁和甲8.用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NAB.常温常压下,1.06g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NA-21-\nC.通常状况下,1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D.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1NA9.欲配制100mL1.0mol•L﹣1Na2SO4溶液,正确的方法是()①将14.2gNa2SO4溶于100mL水中②将32.2gNa2SO4•10H2O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00mL③将20mL5.0mol•L﹣1Na2SO4溶液用水稀释至100mL.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10.0.5L1mol/LFeCl3溶液与0.2L1mol/LKCl溶液中的Cl﹣的数目之比()A.5:2B.3:1C.15:2D.1:311.能判断CO2为酸性氧化物的依据是()A.CO2+H2O═H2CO3B.C+O2═CO2C.CO2+2KOH═K2CO3+H2OD.CaO+CO2═CaCO312.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A.根据纯净物中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B.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D.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四类-21-\n1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A.AB.BC.CD.D14.容量瓶是用来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定量仪器,其上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这六项中的()A.②④⑥B.③⑤⑥C.①②④D.①③⑤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8分)15.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①过滤、②蒸发、③蒸馏、④萃取、⑤加热分解等.下列各组混和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采用什么方法?(填序号)(1)提取碘水中的碘__________;(2)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水__________;(3)淡化海水__________;(4)KCl中含有KClO3__________.16.1.5molH2SO4的质量是__________g,含__________个H(用NA表示),含有__________gO,实验室用这些H2SO4可制备标准状况下H2__________L,若用这些H2SO4配制成1L溶液则此溶液中C(SO42﹣)__________mol/L.从其中取出100mL溶液,n(SO42﹣)__________mol.-21-\n17.(22分)掌握仪器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图为两套实验装置.(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2)仪器a~e中,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3)若利用装置I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实验,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__________处.冷凝水由__________(填f或g)口通入.(4)现需配制0.1mol/LNaOH溶液450mL,装置II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①图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除了图中给出的仪器和托盘天平外,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②根据计算得知,所需NaOH的质量为__________g③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__________.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B.准确称取计算量的氢氧化钠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充分溶解C.将溶解的氢氧化钠溶液沿玻璃棒注入500mL的容量瓶中D.将容量瓶盖紧,反复颠倒摇匀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21-\n18.等质量的O2和SO2,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所含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所含原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相同状况下的体积之比__________.高温下用CO还原mgR2O3得ngR,已知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19.取1.43gNa2CO3•10H2O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求:(1)Na2CO3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mol/L;(2)Na+的质量为__________g;(3)取出20ml该溶液用蒸馏水稀释,使Na2CO3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变为0.04mol/L,求加入蒸馏水的体积__________ml(设稀释时,对溶液体积的影响忽略不计).2022-2022学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红兴隆一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个3分,共42分.每小只有一个选项正1.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水分,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A.过滤B.蒸馏C.分液D.萃取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专题:实验题.分析:食用花生油和水两种物质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据此解答.解答:解:A.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和液体分离,食用花生油和水是互不相溶的液体,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故A错误;B.蒸馏通常用于分离提纯沸点差别较大的互溶的混合化合物,食用花生油和水沸点相差较小,且不互溶,故B错误;C.食用花生油和水两种物质互不相溶,分层,可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下层液体水先从分液漏斗中流出,上层液体花生油从上口倒出,故C正确;-21-\nD.萃取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食用花生油和水两种物质互不相溶,分层,无须加萃取剂,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食用花生油的性质以及物质的分离方法,注意食用花生油的物理性质和常用的分离方法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2.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及其目的相同的是()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A.①和②B.①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考点:过滤、分离与注入溶液的仪器.专题: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分析:玻璃棒在很多操作中被用到,不同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也不相同,如引流、搅拌加速溶解、防止液体飞溅、转移固体等作用.解答:解:①在过滤时,玻璃棒起引流作用;②在蒸发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液体因局部受热而飞溅;③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物质的溶解;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玻璃棒起引流作用.其中玻璃棒的作用及其目的相同的是①和④,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玻璃棒的作用,熟悉各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即可解答,较简单.3.下列分散系中,能出现丁达尔现象的是()A.蔗糖溶液B.碘化银沉淀C.浓盐酸D.豆浆-21-\n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专题:溶液和胶体专题.分析:丁达尔效应是指: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特有的性质,抓住这一特点即可解答.解答:解:A.蔗糖溶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是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故A错误;B.碘化银沉淀是沉淀,无丁达尔效应,故B错误C、浓盐酸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是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故C错误;D.豆浆的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胶体的性质应用,注意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4.某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③②①⑤④B.①②③⑤④C.②③①⑤④D.③⑤②①④考点:粗盐提纯.专题:实验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从电离的角度分析粗盐中的杂质可知:溶液中的杂质离子为钙离子、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根据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过滤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碳酸钠要放在加氯化钡之后,可以将过量的钡离子沉淀最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进行分析.-21-\n解答:解:首先要把粗盐溶于水形成溶液,然后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离子都沉淀了,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最后经蒸发操作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③②①⑤④或②③①⑤④;故选AC.点评:除杂问题是化学实验中的一类重要问题,除杂时不仅要能把杂质除掉,还不能引入新杂质,而且方法要简便易行,把握好此原则需要我们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缜密的思维.5.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16gB.32gC.64g/molD.32g/mol考点:摩尔质量.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先根据物质的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关系:n=计算出X的物质的量,然后利用摩尔质量的表达式:M=计算出X的摩尔质量.解答:解:8g气体X的物质的量为:n(X)=mol=0.25mol,X的摩尔质量为:M(X)===32g/mol,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摩尔质量的简单计算,题目难度不大,解题根据是掌握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转化关系,试题主要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6.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3和H2相同的是()-21-\nA.原子数B.分子数C.体积D.物质的量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A.H3和H2都由H原子构成,二者质量相等,含有H原子数目相等;B.H3和H2的摩尔质量不相等,二者质量相等,则二者物质的量不相等;C.H3和H2的摩尔质量不相等,二者质量相等,则二者物质的量不相等,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D.H3和H2的摩尔质量不相等,二者质量相等,根据n=可知二者物质的量不相等.解答:解:A.H3和H2都由H原子构成,二者质量相等,含有H原子数目相等,故A正确;B.H3和H2的摩尔质量不相等,二者质量相等,则二者物质的量不相等,故含有分子数目不相等,故B错误;C.H3和H2的摩尔质量不相等,二者质量相等,根据n=可知二者物质的量之比=2:3,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故等质量H3和H2的体积之比=2:3,故C错误;D.H3和H2的摩尔质量不相等,二者质量相等,根据n=可知二者物质的量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7.现有甲、乙、丙、丁和Fe(OH)3五种胶体,把甲与丙、乙与丁、丙与丁、丙与Fe(OH)3胶体两两混合,均出现胶体凝聚,则胶体粒子带负电荷的胶体是()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丁和甲考点: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分析: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吸附正电荷,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粒子混合会发生聚沉,据此解题.-21-\n解答:解: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吸附正电荷和乙混合聚沉,说明乙胶体粒子吸附负电荷;甲和乙、乙和丁混合发生聚沉说明甲和丁胶体粒子吸附正电荷;丙和丁混合聚沉丙胶体粒子吸附电荷;所以乙和丙胶体粒子吸附负电荷;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胶体性质应用,难度不大,主要是胶体吸附带电离子发生聚沉的原理,吸附相反电荷的胶体混合会发生聚沉.8.用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NAB.常温常压下,1.06g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NAC.通常状况下,1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D.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1N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标准状况下水的状态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水的物质的量;B、1.06g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01mol,含有0.02mol钠离子;C、不是标准状况下,不能使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二氧化碳的5体积;D、氯化镁溶液的体积不知,无法计算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及数目.解答:解:A、标况下,水不是气体,题中条件无法计算22.4L水的物质的量,故A错误;B、1.06gNa2CO3的物质的量为0.01mol,0.01mol碳酸钠中含有0.02mol钠离子,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NA,故B正确;C、NA个CO2分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不是标况下,题中条件无法计算二氧化碳的体积,故C错误;D、没有告诉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氯化镁的物质的量,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明确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阿伏加德罗常数是高考的“热点”,它既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的量、粒子数、质量、体积等与阿伏加德罗常数关系的理解,又可以涵盖多角度的化学知识内容.-21-\n9.欲配制100mL1.0mol•L﹣1Na2SO4溶液,正确的方法是()①将14.2gNa2SO4溶于100mL水中②将32.2gNa2SO4•10H2O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00mL③将20mL5.0mol•L﹣1Na2SO4溶液用水稀释至100mL.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①14.2gNa2SO4的物质的量为=0.1mol,根据c=以及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来分析;②32.2gNa2SO4•10H2O物质的量为=0.1mol,硫酸钠的物质的量等于硫酸钠晶体的物质的量,根据c=计算判断;③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不变,据此计算稀释后浓度,进行判断;解答:解:①14.2gNa2SO4的物质的量为=0.1mol,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所以无法计算出物质的量浓度,故①错误;②32.2gNa2SO4•10H2O物质的量为=0.1mol,硫酸钠的物质的量等于硫酸钠晶体的物质的量,硫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c==1.0mol•L﹣1,故②正确;③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不变,则20ml×5mol/L=100ml×c(硫酸钠),则c(硫酸钠)=1mol/L,故③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及对物质的量浓度的理解、计算,难度不大,注意配制中物质溶于水溶质发生变化的情况以及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10.0.5L1mol/LFeCl3溶液与0.2L1mol/LKCl溶液中的Cl﹣的数目之比()A.5:2B.3:1-21-\nC.15:2D.1:3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盐的浓度×化学式中氯离子个数,求出各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再根据n=cV计算各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Cl﹣的数目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解答:解:0.5L1mol/L﹣FeCl3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3=3mol/L,含有Cl﹣的物质的量=0.5L×3mol/L=1.5mol,0.2L1mol/LK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含有Cl﹣的物质的量=0.2L×1mol/L=0.2mol,故二者含有Cl﹣的数目之比=1.5mol:0.2mol=15: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比较基础,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盐的浓度与化学式中离子个数的积,与溶液的体积无关.11.能判断CO2为酸性氧化物的依据是()A.CO2+H2O═H2CO3B.C+O2═CO2C.CO2+2KOH═K2CO3+H2OD.CaO+CO2═CaCO3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分析:酸性氧化物是指:能够与水反应只生成对应酸,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据此解答.解答:解:酸性氧化物的定义,能够与水反应只生成对应酸,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所以CO2+2KOH═K2CO3+H2O能够说明二氧化碳为酸性氧化物,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酸性氧化物的判断,熟悉酸性氧化物的概念是解题关键,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题目难度不大.12.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21-\nA.根据纯净物中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B.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D.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四类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化学基本反应类型;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A.根据元素组成的种类分析;B.根据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不同;C.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来分类;D.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对反应进行基本分类;解答:解:A.根据纯净物中的元素组成,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单质,含有两种或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物,故A正确;B.弱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的化合物,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化合物,与溶液导电能力强弱无关,故B错误;C.根据分散系微粒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不是根据否具有丁达尔现象,故C错误;D.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把化学反应分为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为化合反应,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解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为置换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不是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物质的分类的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会得出不同的分类结果.1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21-\nA.AB.BC.CD.D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专题:实验评价题.分析:A.根据水会与氧化钙反应进行分析;B.根据金属氧化物会与酸反应进行分析;C.根据氢氧根离子会与铜离子和氢离子反应来判断;D.根据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进行分析.解答:解:A.在混合物中加水后,氧化钙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而碳酸钙不会与水反应,这样除去了物质,剩下了杂质,故A错误;B.在混合物中加入盐酸,氧化铜会与盐酸反应而溶解,铜不会与盐酸反应,过滤后再进行洗涤、干燥即可得到铜,故B正确;C.混合物中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既会与硫酸反应,也会与硫酸铜反应,杂质除去了,物质也除去了,故C错误;D.一氧化碳可以在氧气中燃烧,将原物质除掉,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除杂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且不能影响被提纯的物质的量.14.容量瓶是用来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定量仪器,其上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这六项中的()A.②④⑥B.③⑤⑥-21-\nC.①②④D.①③⑤考点:过滤、分离与注入溶液的仪器.专题: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分析:根据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分析,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定量容器,只能在常温下使用,不能用来盛装过冷或过热的液体,不能用来稀释溶液或作为反应容器.解答:解: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定量容器,容量瓶上标有容量,则③⑤正确;容量瓶只能在常温下使用,不能用来盛装过冷或过热的液体,不能用来稀释溶液或作为反应容器,则①正确,与浓度、压强、酸式或碱式无关,所以正确的是①③⑤,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实验仪器的使用,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的积累.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8分)15.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①过滤、②蒸发、③蒸馏、④萃取、⑤加热分解等.下列各组混和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采用什么方法?(填序号)(1)提取碘水中的碘④;(2)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水②;(3)淡化海水③;(4)KCl中含有KClO3⑤.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分析:(1)分离固体或液体与液体微溶用萃取;(2)从溶液中提取固态溶质用蒸发;(3)淡化海水,利用水与盐类物质的沸点差异较大分离;(4)KClO3受热易分解生成KCl.解答:解:(1)碘微溶于水,碘易溶于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且苯、四氯化碳与水互不相溶,可用萃取法分离,故答案为:④;-21-\n(2)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水,可用蒸发的方法分离,加热时水挥发,剩余的为氯化钠,故答案为:②;(3)淡化海水,利用水与盐类物质的沸点差异较大分离,则淡化海水,可采用蒸馏方法,故答案为:③;(4)KClO3受热易分解生成KCl,KCl受热不分解,所以可用加热方法除去KCl中含有的KClO3,故答案为:⑤.点评:本题考查物质分离、提纯实验方案的设计,把握物质的性质及混合物中性质的差异设计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6.1.5molH2SO4的质量是147g,含3NA个H(用NA表示),含有96gO,实验室用这些H2SO4可制备标准状况下H233.6L,若用这些H2SO4配制成1L溶液则此溶液中C(SO42﹣)1.5mol/L.从其中取出100mL溶液,n(SO42﹣)0.15mol.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分析:根据m=nM计算硫酸的质量,氢原子物质的量为硫酸的2倍,氧原子物质的量为硫酸的4倍,根据N=nNA计算氢原子数目,根据m=nM计算氧原子质量,根据氢原子守恒计算生成氢气物质的量,再根据V=nVm计算氢气体积,根据c=计算硫酸根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是均一的,取出溶液中硫酸根浓度与原溶液中硫酸根浓度相等,根据n=cV计算硫酸根的物质的量.解答:解:1.5molH2SO4的质量是1.5mol×98g/mol=147g,含有H原子数目为1.5mol×2×NAmol﹣1=3NA,含有氧原子质量为1.5mol×4×16g/mol=96g,根据氢原子守恒可知,实验室用这些H2SO4可制备标准状况下H2为1.5mol×22.4L/mol=33.6L,若用这些H2SO4配制成1L溶液则此溶液中c(SO42﹣)==1.5mol/L.从其中取出100mL溶液,n(SO42﹣)=1.5mol/L×0.1L=0.15mol,故答案为:147;3NA;96;33.6;1.5;0.15.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注意掌握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17.(22分)掌握仪器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图为两套实验装置.-21-\n(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蒸馏烧瓶b.冷凝管c.容量瓶(2)仪器a~e中,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c.(填序号)(3)若利用装置I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是酒精灯,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实验,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冷凝水由g(填f或g)口通入.(4)现需配制0.1mol/LNaOH溶液450mL,装置II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①图中的错误是未用玻璃棒引流.除了图中给出的仪器和托盘天平外,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仪器有:玻璃棒、胶头滴管.②根据计算得知,所需NaOH的质量为2.0g③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BCAFED.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B.准确称取计算量的氢氧化钠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充分溶解C.将溶解的氢氧化钠溶液沿玻璃棒注入500mL的容量瓶中D.将容量瓶盖紧,反复颠倒摇匀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考点:溶液的配制.分析:(1)根据仪器的结构特点判断;(2)有活塞和玻璃塞的仪器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3)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需用蒸馏,必须用酒精灯加热;实质是蒸馏过程,冷凝管下口是进水口,上口是出水口;-21-\n(4)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和操作来寻找装置中的错误,并判断使用仪器和操作步骤.解答:解:(1)a为蒸馏烧瓶,b为冷凝管,c为容量瓶,故答案为:蒸馏烧瓶;冷凝管;容量瓶;(2)容量瓶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蒸馏烧瓶、冷凝管不需要检查是否漏水,故答案为:c;(3)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必须用酒精灯加热;温度计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冷凝管下口是进水口,上口是出水口,故答案为:酒精灯;蒸馏烧瓶支管口;g;(4)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必须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外溅,并且当滴加到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故答案为:未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胶头滴管;②实验室没有450mL的容量瓶,应配制500mL,则需n(NaOH)=0.1mol/L×0.5L=0.05mol,m(NaOH)=0.05mol×40g/mol=2.0g,故答案为:2.0;③配制溶液5000mL,配制步骤有量取、稀释、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用托盘天平称量2.0gNaOH,在烧杯中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冷却后转移到5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最后定容颠倒摇匀,所以操作顺序为BCAFED.故答案为:BCAFED.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属实验操作性题目,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要能够合理操作应用,题目难度不大.18.等质量的O2和SO2,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所含分子数之比为2:1,所含原子数之比为4:3,相同状况下的体积之比2:1.高温下用CO还原mgR2O3得ngR,已知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21-\n分析:根据n=计算二者物质的量之比,分子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结合每个分子含有原子数目计算所含原子总数之比,相同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计算O原子质量,再根据n=计算氧原子物质的量,R、O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2:3,可以得到R原子物质的量,再根据M=计算R的相对原子质量.解答:解:根据n=可知,等质量的O2和S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4g/mol:32g/mol=2:1,所含分子数之比为2:1,所含原子数之比为2×2:1×3=4:3,相同状况下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体积之比为2:1;O原子质量=(m﹣n)g,则氧原子物质的量为=mol,R、O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2:3,则R原子物质的量为mol×,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故答案为:2:1;2:1;4:3;2:1;.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19.取1.43gNa2CO3•10H2O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求:(1)Na2CO3物质的量浓度为0.05mol/L;(2)Na+的质量为0.23g;(3)取出20ml该溶液用蒸馏水稀释,使Na2CO3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变为0.04mol/L,求加入蒸馏水的体积5ml(设稀释时,对溶液体积的影响忽略不计).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分析:(1)根据n=计算1.43gNa2CO3•10H2O的物质的量,n(Na2CO3)=n(Na2CO3•10H2O),根据c=计算所得溶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2)n(Na+)=2n(Na2CO3•10H2O),根据m=nM计算Na+的质量;(3)稀释后0.04mol/L的碳酸钠溶液中钠离子的浓度为0.08mol/L,根据稀释定律计算稀释后溶液的体积,进而计算加入蒸馏水的体积.-21-\n解答:解:(1)1.43gNa2CO3•10H2O的物质的量==0.005mol,n(Na2CO3)=n(Na2CO3•10H2O)=0.005mol,配成100mL溶液,Na2CO3物质的量浓度为=0.05mol/L,故答案为:0.05;(2)溶液中n(Na+)=2n(Na2CO3•10H2O)=0.005mol×2=0.01mol,则Na+的质量为0.01mol×23g/mol=0.23g,故答案为:0.23;(3)所得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0.1mol/L,稀释后0.04mol/L的碳酸钠溶液中钠离子的浓度为0.08mol/L,令稀释后溶液的体积为VmL,根据稀释定律,有:0.1mol/L×20mL=0.08mol/L×VmL,解得V=25,故加入蒸馏水的体积为25mL﹣20mL=5mL,答:需要加入水的体积为5mL.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注意对物质的量浓度定义式的理解与灵活应用.-21-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0:31:43 页数:21
价格:¥3 大小:161.64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