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2022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4

2/14

剩余1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2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玻璃破碎C.车胎爆炸D.食物腐烂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验满氧气B.倾倒液体C.读取液体体积D.点燃酒精灯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B.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把木条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立即燃烧B.把灼热的铁丝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铁丝立即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5.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首要污染物”等.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二氧化硫B.可吸入颗粒物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14\n6.雪花,被人们称为“冬之精灵”,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完全相同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B.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C.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D.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7.“神州七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废气转化为航天员需要的气体,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化,在该过程中NiFe2O4是()A.反应物B.生成物C.催化剂D.消毒剂8.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硫元素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C.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D.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9.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少数不法厂家向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了二甲醚(C2H6O),二甲醚会对液化气罐的配件造成腐蚀,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关于二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氧化物B.每个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C.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2.2%10.用如图装置电解水,一段时间后的现象如图所示.对该实验描述错误的是()14\nA.正极产生的气体比负极产生的气体少B.该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与负极相连的试管中收集到的是一种可燃性气体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11.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D.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则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12.下列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B.④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3价C.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D.②③都表示阳离子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3.请从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写化学式):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___;极易燃烧,被认为是最清洁燃料的是__________.14.根据下列要求用恰当的数字和符号表示:(1)2个氮原子__________(2)4个水分子__________(3)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15.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用序号填空,下同),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①自来水②冰水混合物③氯酸钾④水银.14\n16.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甲、乙两个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了实验探究.(1)甲同学: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观察到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这是因为生成了__________(填化学式)的固体小颗粒的缘故.(2)乙同学:用木炭替代红磷,完成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内并没有吸入水,其原因是__________.(3)甲同学通过实验还得到了氮气的一些性质,如__________(至少写一条).三、综合应用题(共10分)17.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人类无时无刻离不开空气.通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空气中氧气的性质与制法.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和许多物质发生反应B.氧气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液体或固体C.铪氯酸钾加热,若不加二氧化锰就不产生氧气D.因为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所以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2)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①写出一个用B装置制取O2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该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若将B、C装置组装在一起制氧气,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前要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②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理由是__________.在加试剂之前的操作是__________.③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这是利用了氧气的__________性质.④已知一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略大,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碳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__________(填字母).14\n2022-2022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玻璃破碎C.车胎爆炸D.食物腐烂【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冰雪融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玻璃破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车胎爆炸的过程中只是车胎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食物腐烂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验满氧气B.倾倒液体C.读取液体体积D.点燃酒精灯【考点】氧气的检验和验满;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14\n【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氧气验满的正确方法分析;B、倾倒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C、读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存水平;D、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解答】解:A、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而不是伸入内部,故A错误;B、倾倒液体时,瓶口与试管口紧挨,标签朝向手心,瓶塞倒放,故B正确;C、读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存水平,故C错误;D、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故D正确.故选BD.【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掌握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是同学们学好化学的基础.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B.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考点】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中气体的成分判断,: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稀有气体、惰性气体等【解答】解:A、空气中含有氧气,可以分离出来并用于医疗急救,故A正确;B、空气中含有惰性气体,可以分离出来用于焊接保护气,故B正确;C、空气的主要成分就是氮气,氮气不活泼,较稳定,可以分离出来用作食品防腐剂,故C正确;D、空气没有氢气,无法分离,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空气的组成,根据已有知识即可解答,难度不大.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把木条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立即燃烧B.把灼热的铁丝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铁丝立即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木条在氧气中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把木条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如果不点燃,木条不会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B、把灼热的铁丝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铁丝立即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14\n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5.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首要污染物”等.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二氧化硫B.可吸入颗粒物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空气污染知识的理解,主要的污染物有可吸入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要在学习有关空气污染物知识的基础上回忆.【解答】解:对空气能造成污染的物质有100多种,但主要的污染物有可吸入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必须在空气质量日报中体现出来,让人们及时了解空气质量.A、二氧化硫,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故A正确;B、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故B正确;C、一氧化碳,也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故C正确;D、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是污染物,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较简单,要熟悉空气的污染物和空气质量日报的知识.6.雪花,被人们称为“冬之精灵”,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完全相同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B.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C.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D.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定义及特征进行分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解答】解:A、由分子的特征可知,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也是不断运动的,故错误.B、由分子的特征可知,分子之间有间隔,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就是由于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错误;C、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所以,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错误;D、由于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故正确;故选D.14\n【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子的概念、特性等,难度较小.会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7.“神州七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废气转化为航天员需要的气体,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化,在该过程中NiFe2O4是()A.反应物B.生成物C.催化剂D.消毒剂【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的特性来分析本题.【解答】解:由题意可知NiFe2O4促进了反应的发生,但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符合催化剂的定义,属于催化剂,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C是正确的.故选C.【点评】过做本题可知催化剂的定义,即:一变而不变,掌握要点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8.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硫元素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C.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D.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简单分类.【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由题目中的元素周期表中的硫元素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元素种类、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得失电子情况等.【解答】解:A、由汉语名称“硫”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为6,都可判定它为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B、由题目中的元素周期表中的硫元素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说法正确,故B正确;C、由题目中的元素周期表中的硫元素,可知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而非16,故C错误;D、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易得到2个电子而达稳定结构,故D错误.14\n故选B.【点评】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掌握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了解元素的简单分类;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9.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少数不法厂家向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了二甲醚(C2H6O),二甲醚会对液化气罐的配件造成腐蚀,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关于二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氧化物B.每个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C.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2.2%【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B、根据1个二甲醚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二甲醚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1个二甲醚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则一个二甲醚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二甲醚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1)=12:3:8,故选项说法正确.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00%≈52.2%,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0.用如图装置电解水,一段时间后的现象如图所示.对该实验描述错误的是()A.正极产生的气体比负极产生的气体少B.该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与负极相连的试管中收集到的是一种可燃性气体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考点】电解水实验.14\n【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回答,电解水生成氢氧两种气体,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质量比是1:8;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解答】解: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比负极产生的气体少.故A正确;B、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B正确;C、电解水时,与负极相连的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故C正确;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电解水的实现现象和结论,属于实验性简答题,难度比较小,要求同学们都知识掌握牢固,准确.11.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D.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则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考点】氧化反应;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A、根据氧化反应的含义进行解答;B、根据单质的含义进行解答;C、根据构成物质微粒的性质进行解答;D、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进行解答.【解答】解:A、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的反应,这里的氧指的是氧元素不是指氧气的单质,所以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但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故A错误;B、单质是指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因此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而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故B错误;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例如中子也不带电,故C正确;D、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但物质不都是由分子构成,还有的物质是由原子和离子构成的,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类推法的应用,学生应能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12.下列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B.④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3价C.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14\nD.②③都表示阳离子【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概念;元素的简单分类.【专题】标签图示型;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根据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进行解答;B、根据元素的正化合价数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解答;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进行解答;D、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进行解答.【解答】解:A、根据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②和④核电荷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故A说法错误;B、根据元素的正化合价数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因此④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3价;故B说法正确;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因此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故C说法正确;D、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可知②③表示的粒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D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熟练应用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进行辨别微粒的种类.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3.请从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写化学式):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N2;极易燃烧,被认为是最清洁燃料的是H2.【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氢气具有可燃性,被燃烧产物是水,认为是最清洁燃料;写出其化学式即可.【解答】解: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其化学式为:N2.氢气具有可燃性,被燃烧产物是水,认为是最清洁燃料,其化学式为:H2.故答案为:N2;H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空气的成分,掌握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化学式的书写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根据下列要求用恰当的数字和符号表示:(1)2个氮原子2N(2)4个水分子4H2O(3)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O2(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Al2O3.【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14\n(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元素)与非金属元素(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写出其化学式即可.【解答】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氮原子表示为:2N.(2)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4个水分子可表示为:4H2O.(3)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其分子符号为:O2.(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元素)与非金属元素(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其化学式为:Al2O3.故答案为:(1)2N;(2)4H2O;(3)O2;(4)Al2O3.【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15.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①(用序号填空,下同),属于单质的是④,属于氧化物的是②.①自来水②冰水混合物③氯酸钾④水银.【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解答】解:①自来水中含有水、消毒剂等物质,属于混合物;②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③氯酸钾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但不属于氧化物;④水银是由汞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答案为:①;④;②.【点评】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是氧元素.16.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甲、乙两个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了实验探究.(1)甲同学: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观察到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这是因为生成了P2O5(填化学式)的固体小颗粒的缘故.(2)乙同学:用木炭替代红磷,完成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内并没有吸入水,其原因是木炭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气体,瓶内气压不变.(3)甲同学通过实验还得到了氮气的一些性质,如不燃烧、不支持燃烧(至少写一条).14\n【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现象及结论回答,还要知道烟是固体小颗粒;(2)根据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结合压强的知识进行分析;(3)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氮气的性质.【解答】解:(1)白磷燃烧产生的白烟是五氧化二磷固体小颗粒形成的,化学式为:P2O5;(2)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主要是根据物质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气体造成气压减小,减小的体积就是氧气的体积,故生成物中不能有气体,用木炭代替红磷,木炭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气体,瓶内气压不变,故不会进入水;(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由此可知,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也不溶于水.故答案为:(1)P2O5;(2)木炭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气体,瓶内气压不变;(3)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点评】考点考查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探究,并且注重了实验方案的评价,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是近几年中考的一个重点.三、综合应用题(共10分)17.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人类无时无刻离不开空气.通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空气中氧气的性质与制法.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和许多物质发生反应B.氧气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液体或固体C.铪氯酸钾加热,若不加二氧化锰就不产生氧气D.因为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所以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2)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①写出一个用B装置制取O2反应的符号表达式2KClO32KCl+3O2↑;该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若将B、C装置组装在一起制氧气,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前要先进行的操作是将导管从水槽中撤出.②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字母).理由是过氧化氢是液体,二氧化锰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在加试剂之前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C(填字母).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这是利用了氧气的支持燃烧的性质.④已知一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略大,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碳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C(填字母).14\n【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工业制法;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根据氧气的性质分析(2)①根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书写方程式,根据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分析②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分析发生装置,根据实验步骤分析.③根据氧气的收集方法和氧气的性质分析.④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分析收集方法【解答】解:(1)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和许多物质发生反应,说法正确;B.氧气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液体或固体,说法正确;C.给氯酸钾加热,不加二氧化锰也能产生氧气,但产生氧气的速度慢.C说法错误;D.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是因为氧气与氮气的沸点不同,不是密度不同,D说法错误.故选AB(2)①B装置是给固体加热的装置,实验室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都能产生氧气,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中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而B装置没棉花,所以只能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2KClO32KCl+3O2↑为了防止加热过程中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应略低于试管底,B装置是给固体加热装置,C装置是排水法收集气体装置,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前要先将导管从水槽中撤出,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②过氧化氢是液体,二氧化锰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发生装置应选A,在加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集满,是利用了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④一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要,故选C.故答案为:(1)AB(2)2KClO32KCl+3O2↑;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若将导管从水槽中撤出.②A.过氧化氢是液体,二氧化锰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C支持燃烧.④C【点评】本题考查氧气的性质、制法以及实验室制氧气的注意事项,属基础知识考查.1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0:08:14 页数:14
价格:¥3 大小:345.66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