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徽省2022年上学期合肥市高三历史调研性检测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安徽省2022年上学期合肥市高三历史调研性检测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文献中,常见周王以“我邦”与“我家”并提,要求臣下尽心效力,“保其家邦”,并说周公这样的朝廷大臣是“勤劳于王家”。这体现了西周A.根深蒂固的宗法观念B.继续沿用世卿世禄制度C.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D.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建立2.《荀子・富国篇》记载:“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氾胜之书》倡导“教民种,负水浇稼”;农谚“小籽作物靠精耕,粗糙悬虚无收成”。这些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重视A.精选良种B.精耕细作C.耕织结合D.兴修水利3.中医在抗击新冠肺炎阻击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古代某医学著作确立了“审因辨证、因证立法、以法系方、遣方用药”的施治原则。该著作A.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B.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C.倡导积极的健身学说D.对中医药学进行了系统总结4.下图反映了我国公元2—1078年人口变化情况,它表明该时期我国A.实现人口持续增长B.注重统筹区域经济均衡发展C.完成经济重心南移D.人口分布南增北减趋势明显5.1868年,蒲安臣作为清政府特使率领使团出国访问,他在旧金山发表演说称“中国鉴于另一7/7种文明已从四方八面逼近而来,已经睁开了它的眼睛”。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试图融入国际社会B.实现了外交政策转变C.彻底抛弃华夷观念D.正大力推动洋务运动6,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说道:“以孝佛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机,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这反映出张之洞意在A.践行实业救国B.维护封建统治C.突破中体西用D.培养新式人才7.“中国近代第一实业家”张謇先后多次向当政者提出了发展棉铁的主张和设想,他建议以发展棉铁为龙头,大力振兴和发展近代工业。这一主张体现了A.轻重工业兼顾发展B.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出现C.工业化道路已成型D.探索工业强国成就斐然8.民国元年颁行的新历书,以授时为主旨,凡旧历书上吉凶神宿一律删除,新历(阳历)下附星期,旧历(阴历)下附节气。这一状况反映了A.妥协式的政治变革B.传统势力根深蒂固C.渐进式的社会转型D.社会改良彻底失败9.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高潮的到来表现出高度自信,认为“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这一论述出自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论持久战》C.《新民主主义论》D.《论联合政府》10.创作于1943年的木版画《减租会》,描绘了农民与地主激烈争论的场景。该木版画反映的历史事件A.改变了农村落后的生产关系B.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C.巩固了革命根据地群众基础D.适应了民族革命战争的需要11.1952年,我国在北京集中合并新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矿业学院、钢铁工业学院、航空学院、石油学院、农业机械化学院、林学院和医学院等八所高校,被称为“八大学院”。“八大学院”7/7的建立A.打破了西方国家的科技封锁B.培养了经济建设的专门人才C.促进了新中国高等教育普及D.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任务12.1954年10月,在会见日本议员访华团时,周恩来明确指出:“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以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这表明“五项原则”A.实现了中日中美关系正常化B.改变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C.解决了中印中缅的矛盾分歧D.规范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13.1961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八届九中全会规定国家对企业实行“五定”:定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定人员和机构,定主要原材料消耗定额和供应来源,定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定协作关系。该规定旨在A.整顿企业秩序B.系统纠正“左”倾错误C.稳定市场物价D.推动企业的股份制改革14.20世纪50年代以来,民法典立法工作因各种原因五次搁置,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这说明我国A.逐步确立依法治国方略B.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C.法制建设不断走向健全D.小康社会目标已经全面建成15.古希腊史诗《奥德赛》记载,勇士奥德修斯在比赛中被人恶意指责是贪婪的商人,而不是竞技者。奥德修斯凭借其出众的演说和投掷石饼的能力,有力地驳斥指责者,最终确立了他的社会地位,完全打消人们的疑虑。据此可知,古希腊A.商人身份受普遍歧视B.民众理性精神强烈C.阳刚与口才受到重视D.民主政治高度发达16.证人面前所作的口头协议,在罗马最初比书面更受尊重,但到公元200年后,从前订契约所必备的证人或庄重仪式已无必要,只要是明确的契约,法律都予以承认。这一变化A.表明法律不断适应实际需要B.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C.杜绝商品交换中的欺诈行为D.反映法律形式重干内容7/717.下表是英国各部门就业人员在劳动力总数中所占的比例。此表可以用来说明英国A.在世界上第一个实现了城市化B.工业化程度遥遥领先他国C.工业革命推动了产业结构变化D.第三产业发展超过工农业18.美国1787年宪法和德意志1871年宪法均确立了联邦制。下列对二者认识正确的是A.均通过反对殖民统治建立B.中央集权导致地方失去自主权C.联邦制度被各国广泛借鉴D.历史传统影响政治民主化程度19.1838年5月,“伦敦工人协会”公布的“人民宪章”,提出年满21岁男子均有选举权、每年改选一次国会、废除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议员领取薪金等6点要求,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宪章运动。这说明A.1832年议会改革流于形式B.法国革命激发人民斗争热情C马克思主义理论影响深远D.英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20.1914年时“爱因斯坦”还不是家喻户晓的名字,但到一战晚期,爱因斯坦逐渐成为达尔文之后另一位姓名和形象广为世界各地受过教育的外行观众熟悉的科学家,不过他的“相对论”还只是中欧娱乐餐厅里的笑话主题。这表明A.爱因斯坦理论存在重大缺陷B.相对论冲击了时人科学认知C.中欧民众无视科学最新成果D.物理学革命成果被普遍接受21.周期性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是无法根本解决的。应对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先后有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克林顿第三条道路等对策。资本主义度过数次危机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持续稳定发展B.固守自由放任政策C.生命力还没有枯竭D.适时调整经济政策22.经过曲折的探索之后,通过租让制、租赁制、合营制等措施,苏俄形成了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建构这种所有制结构的主要目的是7/7A.战胜国内外敌人B.与世界市场完全接轨C.巩固苏维埃政权D.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23.花木兰是中国传统故事中忠孝礼义克己形象的典型,而迪士尼版本下的花木兰是一个追寻自我、释放天性的自由主义形象。这反映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A.文化的统一性B,文化的交流与融合C.文化的差异性D.文化体系的完整性24.某绘画流派的创作手法或借助与摄影类似的技术,或借鉴不断发展的自然科学,以进一步追求真实的再现,追求再现“眼睛看到的东西。”属于这一流派的作品是A.《自由引导人民》B.《日出・印象》C.《伏尔加河上的纤夫》D.《格尔尼卡》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共计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新政”时期,清廷为实现更番训练,费省兵多,借鉴西方实行退伍、续备制度。袁世凯上奏的“常备、续备、后备各三年后退为平民”的制度得到采纳。这一制度虽甘兵丁退伍之后的管理以及应负责任作了一些规定,对服续备、后备役的士兵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但为退伍士兵预筹的出路如任低级武官、入学堂学习或任教员等实际上很难安排,生活安置仍只能是“听其自谋生业”。各地编练新军时并未真正贯彻“招募土著”的原则,导致外省之兵如何按定章退伍成为一大难题。一些军官还因训练士兵成才不易而反对士兵过早退伍。退伍制度实行中的种种不顺,使清廷在征兵过程允诺的续备兵种种优待条件到最后大多成了空头支票,退伍很多时候也形同具文。——摘编自赵志国《浅析晚清新军退伍制度存在的问题》材料二1950年,政务院颁布了《革命烈士家属革命军人家属优待暂行条例》等条例,初步建立了中国优抚保障制度。这一时期,退伍军人和军烈属除享受挂光荣匾等各项荣誉外,还享有物质优先待遇,如在土地改革中分配土地、农具、耕畜及多余的粮食、房屋时,对贫苦军烈属予以适当照顾;对土地较少而又缺乏劳动力的军烈属采取代耕或其他办法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困难,对极端困难的军烈属给予粮食等实物补助,并减免医疗费用等。杭美援朝时期,党和政府强调优抚工作是政治性工作,要求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经常进行优抚工作。农业合作化以后,国家对退伍军人和军烈属实施“优待劳动日”制度,与自作劳动日一样参加实物和现金的分配。1979年《关于改进优抚对象定期定量补助工作的规定》颁布后,根据城市农村情况不同,政府开始对退伍军人等优抚对象采取每月六至二十元不等的现金补助。此后国家先后17次提升7/7抚恤标准。90年代以后,一大批优抚法规条例相继颁布,优抚制度建设也走上了法制化道路。——摘编自尹传政《当代中国的优抚制度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实行退伍制度的背景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以来我国实施退伍军人优抚保障政策的原因及特点。(15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现代化启动的历史背景与方式西欧东亚传统结构封建庄园与自治城市并立专制王权与小农经济牢固结合内部条件资本主义因素增长,从内部引起旧制度转变,引发渐进性的社会变革内部资本主义因素微弱,外来挑战造成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使旧制度逐渐解体外部条件开辟海外市场,通过殖民扩张进行资源掠夺、资本积累、移民被西方殖民主义边缘化或半边缘化,利用外资和外国技术主流模式自主型市场经济,从轻工业到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自下而上推动政治变革或革命非自主型的中央统制经济或混合经济,自上而下,强制性的赶超型工业化战略——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何心隐(1517-1579),江西吉州永丰人,“家世饶财者也”o30岁中举后却放弃功名,师从颜钧,从事讲学活动,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反对王守仁“去人欲,存天理”的禁欲主义思想,主张“与百姓同欲”7/7,肯定人类物质欲望的合理性,认为广大劳动人民同样有要求满足生活需要的权利,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横征暴敛。他主张摈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四伦,把朋友和师弟关系置于其他一切关系之上,并用一种组织形式联系起来。最后因为坚决维护讲学自由,反对封建专制主义,遭受内阁首辅张居正的迫害,被封建统治阶级诬为“妖逆”,于万历七年(1579)九月在武昌被杖杀。他是正统思想的叛逆者。他呼吁内心情感无限制的表达,蕴藏着非世俗的、充满活力的解放思想的信息。——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何心隐的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何心隐的思想产生的历史意义。(6分)org7/7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8:01:55 页数:7
价格:¥3 大小:125.15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