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广东省深圳市翰林学校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8

2/18

剩余1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翰林学校2022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期中历史测试试卷一.单选题(共22题;共66分)1.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A.终身制、世袭制B.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C.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D.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答案】B【解析】A选项说法错误,雅典民主政治中涉及到的主要特点之一是轮番而至;B选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C选项说法错误,雅典民主并不是集体领导;D选项错误,并不是完全的平等协商,雅典民主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2.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A.秦代B.汉代C.唐代D.宋代【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秘阁”“通判”和所学知识可知,两者官职属于宋代,D项正确。秦代、汉代、唐代没有设有“秘阁”“通判”等官职,排除AB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关键信息“秘阁”“通判”等,运用所学知识可知是宋朝时设立。3.在古希腊的诸多城邦中,城邦间的关系是A.都聚集在斯巴达城邦下B.城邦之间存在隶属关系C.小邦是大邦的属国D.各邦均为独立主权国家【答案】D-18-\n【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选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邦是指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它一般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边国家的村社构成,一城一邦,D正确;一个城邦是一个国家,不是聚集在斯巴达城邦下,排除A;城邦是独立的国家,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排除B;小邦、大邦都是独立的国家,排除C。所以选D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城邦的含义【名师点睛】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历史条件有:(1)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依托海洋,天然良港众多,多山地,有利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展。(2)城邦国家的出现:小国寡民和独立自治的城邦特点便于人们直接参加国家管理。希腊城邦实行的公民政治,使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3)有优秀参政素质的公民及平民和贵族的斗争。(4)便于从亚非文明中汲取营养。4.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御史弹劾丞相,并非是争夺相位,也并非有意挑战丞相的权威而是行驶检察权;因此A.B两项错误;D项错误,检察权和宰相行政大权不属于同一个系统,无法比较。监察官员和丞相的相互制约,体现的是加强皇权的思想,故选C选项。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分权5.毛泽东在一首诗里说:“祖龙(指秦始皇)魂死秦犹在,百代皆行秦政治。”毛泽东之所以认为“秦犹在”,是因为A.秦王朝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B.秦王朝的思想、艺术、文化影响深远C.秦王朝统一中国的伟业永远为后人铭记D.秦王朝开创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为历代王朝沿用【答案】D-18-\n【解析】试题分析:秦犹在指秦朝开创的制度后世沿用,主要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秦王朝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但后世文字字体变化很大,货币样式也变了;秦王朝统治时间很短,思想艺术文化经常和汉朝的成就放到一起;秦王朝统一中国,但后世又发生了几次大分裂,故选D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点评:关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还可以考查其加强的过程:秦朝建立,汉朝沿袭,隋唐创新,宋元完善,明清达到顶峰。6.2022年8月22日,安徽省地级巢湖市被撤销,原辖含山、和县划归马鞍山市管辖,这是地方行政区划的又一次重大调整。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秦废分封行郡县,导致其孤立而亡B.西汉采用郡国并行制,实现长治久安C.元朝实行行省制,行省拥有军政大权不利于中央集权D.明废行省设三司,加强了中央集权,降低了地方行政效率【答案】D考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点评: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历代政权的地方行政区划、地方政权机构及其职官设置等制度。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沿革演变,可分为分封、郡县、州郡、道路、行省五个时期。其制度既相互继承,又各有发展。7.关于雅典民主制,有人认为,“就是这种民主政治才是灭亡古希腊的真正的罪魁祸首”。以下对雅典民主制的叙述,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A.雅典的民主,只是城邦公民内部之间的民主B.轮番而治与抽签选举,导致权力的滥用与误用C.直接民主,使不同素养的人享有相同的政治权利D.妇女与奴隶被排除在民主之外,激化了社会矛盾【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18-\n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题干中要求的是雅典民主的弊端,所以联系所学在雅典民主中抽签选举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对国家造成了不利影响,符合题意的是B项,A项是雅典民主的范围窄,不是导致雅典民主的根源;直接民主和阶级矛盾不是希腊灭亡的罪魁祸首,CD项不符合题意。8.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A.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B.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C.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高效廉洁【答案】C【解析】从“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可以得出C选项是正确的。导致了“重文轻武”现象出现的是宋朝时的政策,排除B选项;到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中的八股取士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而不是指科举制度,排除A选项;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官员也有很多是贪官污吏,因此,D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排除D选项。9.在雅典的民主制下,下列哪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①一个中亚成年男子为躲避国内政治迫害来到雅典,取得了各种民主权利②公民帕德玛因为邻里纠纷而向公民大会申述③雅典的民主制激发了每个人建设国家的积极性④公民阿萨德和妻子一起参加了公民大会A.①②③B.②③C.②D.③④【答案】C【解析】在雅典的民主制下,外邦人和妇女没有公民权,故排除①和④,雅典的民主只是少数人的民主,妇女、外邦人、奴隶等没有民主权利,不可能激发每个人的积极性,故排除③。故选②,公民有向公民大会陈述的权利。因此本题选C选项。10.苏格拉底在描述雅典民主政治时曾指出:“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蠢的,没有人愿意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吹笛子的人……而在这些事上,如果做错了的话其危害要比在管理国家方面发生错误要轻得多。”-18-\n以下选项最能反映材料本质的是A.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是当时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方式B.雅典民主政治,其实就是男性公民的民主政治C.雅典民主的泛滥,导致国家权力的误用D.用豆子抓阄的办法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答案】C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雅典的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11.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的是A.九品中正制、科举制B.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C.郡县制、行省制D.三省六部制、内阁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解。根据所学知识,秦朝时期建立了三公九卿制,西汉时期继承了这一制度,因此题干中说“是一个大变动”,唐朝时期建立了三省六部制也是一个大变动。分封制度、宗法制度是西周时期建立的;郡县制在秦朝时期实行,行省制度在元朝时期出现,内阁制在明朝时期确立。所以答案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名师点睛】三省六部制示意图:-18-\n12.《十二铜表法》与《查士丁尼法典》比较,不正确的是A.两者都是成文法B.前者是在平民的强烈提议下出现的,后者是统治者积极革新内政的结果C.两者都是在罗马帝国时代制定的法律,有利于帝国的扩张D.罗马法以前者为开端,后者为总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查士丁尼法典》是帝国时期制定的法律,是罗马法的发展,二者都是成文法,因此A正确;前者是在平民的强烈提议下出现的,后者是统治者积极革新内政的结果,因此B项正确;《十二铜表法》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编订的,故C不正确。故选C。罗马法以前者为开端,后者为总结,因此D项正确。考点:罗马法点评:罗马法是历次考试的重点内容。罗马成文法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作为完备阶段,罗马法在维护罗马的统治方面发挥了积极地作用,同时对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罗马法的影响如罗陪审制度、律师制度等对现在影响深远。13.“高皇帝(明太祖)罢中书省,以天下事委之六部,文皇(成祖)乃有阁臣之设,亦仅持文墨议论耳,渐以票拟(替皇帝起草诏书),渐以称辅臣,浸失初意。”“阁臣”权力日益扩大的最主要原因是A.维护正常统治秩序的需要B.明朝中后期皇帝大多不理政事,不得不由专职官员代处政事-18-\nC.一些大臣想方设法扩大自己的权力D.吸取以前朝代的经验【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说明内阁权力的逐渐扩大并非皇帝本意(浸失初意)乃是由于实际政治事务的客观需要,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说法错误不合史实,故答案选A。考点:明代的内阁制度点评:有关明代内阁制度的考查高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①明代内阁设立的背景和目的;②内阁的性质;③中西内阁制度的差异。本题考查对内阁设立背景的理解。14.藏文史籍《萨迦世系表》载:“元帝辖十一省,西藏之地面积虽不足一省,但因为它是八思巴的住地和教法所以,故作为一省委付与八思巴。”元代实行行省制度,负责管理西藏省的中央机构是A.中书省B.西藏行省C.巡检司D.宣政院【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宣政院是元朝时开始设置的中央机构,与枢密院、中书省、御史台并列,为元朝中央四大机构之一,管辖全国宗教事务和藏区行政事务。故选D。A项是中央行政机构;B项与材料不符,材料问的是管理西藏行省的机构;C项管理东部台湾等沿海岛屿的。考点:元代的政治体制点评:元代的政治体制是对原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元朝实行一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从而加强中央集权,此外,元朝还加强了对边疆的控制。与此相关的其他朝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如汉代推恩令、宋太祖采取的削实权、收精兵、制钱谷等措施等也需要掌握;此外,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以及采取的措施也需要把握。15.山东又称齐鲁大地,燕赵是河北省的别称,这些称谓源于A.秦朝郡县制度B.西周分封制度C.西周宗法制度D.秦朝中央集权制度-18-\n【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西周时期实行的分封制,当时在山东境内,有齐国和鲁国这两个诸侯国,因此后世对于山东有齐鲁大地之称。而宗法制是西周统治者创立的利用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护政治关系的上下尊卑贵贱秩序的社会政治制度,是调整统治阶级内部权力、财产继承与分配秩序的原则。故选B。考点:西周的分封制度。点评:结合教材P5《西周分封示意图》可以看出,与分封制相关的还有:河北称燕赵大地、湖北有楚地之称,江浙一带有吴越之地。16.罗马皇帝哈德良说:“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皇帝颁布的法令是法律的组成部分B.罗马没有法律C.罗马法面前不能保证人人平等                             D.罗马法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罗马法是奴隶主贵族的法律,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宣扬君权神授,皇帝敕令即是法律,故A、C、D三项均正确。B选项错误,罗马是有法律的,代表的有《十二铜表法》、《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等。点睛:本题需要学生理解法律的本质,法律是统治阶级用来统治的一种工具,所以它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也印证了“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明确这一点,我们就容易解释这句话的含义了。17.在下列古雅典的候选名单中,有资格入选陪审团的是:A.①②B.①C.③-18-\nD.④⑤【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民主政治史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只有本地的成年男性公民才拥有参政的权利,除此之外的人员不具有公民资格,所以图片中只有③符合题意要求,答案选C。考点: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实质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准确地理解材料中雅典民主政治实质。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不包括妇女和儿童,更不可能包括为数众多的奴隶,是少数人的民主,是维护农奴主阶级利益的政体。18.“古代的住宅,东偏是祠堂,即庙,西偏是家屋,即寝。古代的家庭,……祭祖自属大事。”材料揭示了A.分封制的巩固B.宗法制的影响C.宰相制的实行D.内朝制的推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识记能力。由材料“祠堂……祭祖自属大事”等关键信息可知,这是宗法制的影响。所以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19.从秦朝到清朝君主专制不断强化,但不乏与之相悖的特殊现象,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A.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B.隋唐在实行三省六部制度拆分抑制相权C.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利牵制体系D.清初军国政事皆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汉朝中外朝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和宋代二府三司制都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而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威胁皇权,因此根据题意,不利于皇权加强的只有D项;ABC虽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排除;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清代军机处的设立20.-18-\n在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出现过许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以下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论述,正确的是A.分封制既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也蕴含着以后分裂割据的因素B.郡县制是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的标志,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形成C.行省制是满洲族的重要政治创新,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三省六部制明确了宰相之间的分工,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西周分封制之下,大部分的诸侯是有血缘关系的同姓亲属,他们本是一家人,又掌握国家政权,因此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有利于政治秩序的稳定;但是分封制之下,各地方诸侯享有征派赋役和组建军队的权力,到西周后期,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扩大,分封制遭到破坏,故A项正确。秦朝设立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取代贵族政治,故B项错误。行省制是元朝蒙古族的重要政治创新,它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故C项错误。三省六部制属于中央行政制度,不是地方行政制度,此项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名师点睛】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比较: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不同点盛行时间奴隶社会的行政制度,盛行于西周。盛行于整个封建社会确立于元,推行至今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长官的权力可世袭。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长官由皇帝与中央任免。影响在一定时期内产生积极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不仅在当时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18-\n相同点①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②都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统治;③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影响。认识①由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主要反映官吏的任免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世袭到皇帝任免,这是历史的进步;②由郡县制到行省制的变化,主要反映行政区划的发展,反映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1.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这一规定表明A.罗马法已经做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罗马法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维护统治的工具C.罗马妇女与奴隶的地位完全一样D.主人处死自己奴隶只会受到较轻的处罚【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阅读材料的能了以及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A项表述错误,因为罗马法的保护对象不包括奴隶;CD两项表述符合罗马法规定,但与材料无关;只有B项符合题意。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实质22.明朝“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主要是A.决策B.行政C.监察D.司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明代政治制度的了解和掌握,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18-\n分析题干,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史实的掌握,根据所学可知,六部指吏、户、礼、兵、邢、工,分掌的是行政权,答案为B。A错误,决策权属于皇帝。C、D不符合中书省的职务。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创立内阁二.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34分)23.民法是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以及跟它相联系的人身非财产关系的各种法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民法,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1908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于1910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但未及正式施行。——摘编自《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材料二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试拟稿)》,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摘编自梁慧星《制定民法典的设想》等材料三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备。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22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2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1)依据材料,概括《大清民律草案》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的国内背景,并指出民法典“未及正式施行”的直接原因。(2)依据材料二,概括两次民法典起草工作中断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18-\n(3)依据材料三,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这一历程反映了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答案】(1)参与西方法律编纂。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危机加深,出现维新变法运动;西方思想文化进一步传播。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2)政治运动的干扰;经济社会条件不具备。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3)改革开放后开始起草民法典;80年代改革开放深入,颁布民法通则;90年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制定相应的单行法;21世纪后,适应全球化的需要,加快起草,2022年通过民法总则。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发展需要,民法典加快制定、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健全。(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解析】(1)特点:由材料一中的“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等信息可知其特点是参考西方法典编纂。背景:首先需要注意审题,题目要求回答的是“国内背景”,根据材料一所提到的时间“1908年开始编纂民法典”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回答即可,即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危机加深,出现维新变法运动;西方思想文化进一步传播。原因:首先要注意题干限制性条件“直接原因”,1910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没有实施是由于很快辛亥革命就发生了,它推翻了清朝统治。 (2)原因:题目要求“依据材料二”概括,由材料二中的“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因‘四清’运动而中断”可知政治运动的干扰;由“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可得出是因为经济社会条件不具备。条件:根据所学1962-1964年的相关史实可知是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历程:由材料三中的“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归纳我改革开放后开始起草民法典;80年代改革开放深入,颁布民法通则;由“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归纳为90年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制定相应的单行法;由“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22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归纳为21世纪后,适应全球化的需要,加快起草,2022-18-\n年通过民法总则。特点:根据上述过程的归纳可以概括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发展需要,民法典加快制定、不断完善。有利因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我国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是其有利因素,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健全。 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礼记·王制篇》材料二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白翎《中国政治制度史》请回答:(1)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两种制度?这两种制度各有何特点?(2)材料一、二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答案】(1)分封制与宗法制。分封制的特点是按爵位高低赐给不等的土地与人口;宗法制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2)关系: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承、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解析】试题分析:(1)据材料一提到,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据材料二提到,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这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与宗法制。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这两种制度各有何特点。(2)据材料一提到,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据材料二提到,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承、互为表里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18-\n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材料三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渊源。(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答案】(1)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承袭秦制。(2)分封诸侯王国。受封王侯在封地上可以自行任命官员、收取赋税。王侯权力过大,危害中央集权。(3)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剥夺犯法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的防范。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18-\n【解析】试题分析:(1)考查了学生分析和解读材料、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阐释事物的能力,同时考查了学生对汉初实行的政治制度的了解和掌握。从材料中“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可知汉初实行了皇帝制度;材料中还提到“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可知汉初采取了三公九卿制;从材料中“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可知汉初实行了郡县制。而这些制度都是在秦朝就已经确立和实行的制度,故渊源是“汉承秦制”。(2)此问考查了学生分析和解读材料、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了学生对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相关背景知识和结果的了解掌握。从材料的第一句话“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可知刘邦为了避免汉朝像秦朝一样二世而亡,采取了分封王侯的制度;材料的后半部分叙述了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在其封地上有两大特权,“自置吏、得赋敛”,即诸侯王和列侯在封地上可以任命官吏和收取赋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诸侯王的权利过大,后来严重威胁中央集权。(3)此问考查了学生分析和解读材料、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同时考查了学生对推恩令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材料中“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可知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推恩令;材料中对谋反的诸侯王实行“国除为郡”的措施,即将犯法诸侯王的封地改为郡县;从材料的最后一句,可知采取了颁布律令限制诸侯王的措施。这些措施最终解决了王国问题,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意义在于消除地方割据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政治·三公九卿制度和郡县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政治·郡国并行和推恩令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史记·周本纪》【材料二】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三】某朝代疆域图(下图)-18-\n请回答(1)材料一所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制度?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的对象有哪几类?(2)材料二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渊源(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朝代的什么制度?今天的西藏地区属于哪个机构管辖?(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趋势。【答案】(1)分封制。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三类。(2)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承袭秦制。(3)元朝。行省制。宣政院。(4)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削弱。【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等可知是分封制,由材料看出,分封的主要对象是王族,此外还有功臣和先代贵族。(2)根据“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可知是皇帝制度;根据“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可知是三公九卿制;根据“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可知是郡县制。这些措施来源于秦朝的政治制度。(3)根据图示可知是元朝的行省制度。元朝疆域辽阔,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行省制的确立,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方面得到保证。这是中国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对后世影响巨大。(4)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主要表现在:西周时期盛行分封制,战国时代开始推行郡县制,到了秦代普遍推行郡县制;汉朝初期推行郡国并行制;唐宋时期主要推行州(府)县制;元代行省制度开始推行,并辅以州(府)县制,充分体现了君主专制的本质,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地方的独立性不断丧失。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措施;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18-\n【名师点睛】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是高考中的常频考点,尤其是涉及到对郡县制的考查更是举不胜举,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强化对郡县制内容的理解。郡县制通行于秦代、汉代和隋唐时期,至元代行省制出现,中国地方管理制度再次出现重大变化,但县级模式始终未变,所以可以说郡县模式一直发展使用至今,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亮点。-18-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7:54:02 页数:18
价格:¥3 大小:211.25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