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南省七校2022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联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年下期期末质量检测七校联考试卷高二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2.本试卷满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3.答题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共24题,每题2分,计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其中“不逾矩”是指A.互相爱护,融洽相处B.以德治民,取信于民C.已所不欲,勿施于人D.遵规守纪,讲究礼仪2.董仲舒提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这一观点在当时的主要影响是A.确立了儒学独尊的地位B.发展了“天人感应”的理念C.为君主受命于天提供理论保障D.使汉王朝开始重视文化教育3.开元十年,唐玄宗向天下颁布他写的《孝经注》,开元二十一年,唐玄宗又完成了《御注道德经》,开元二十二年又颁布了他注释的《金刚经》。唐玄宗的这一做法A.推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商品经济发展的体现C.有利于后世儒学的创新发展D.违背儒家思想发展趋势4.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欲能无?”。……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在该材料中,朱熹要表达的本意是A.人欲指的是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B.人不能存在正常的欲望C.人欲与人的正常欲望是同一概念D.人欲与天理是一致的5.明代文人的作品逐步具有了商品属性,郑板桥公开开出自己的书画价格(时称“笔榜”)。袁枚给某盐商题跋22个字,得了2000两银子,成为最善经营文化产业的文人。这一现象反映了A.商人开始重视文化修养B.明清时期文化产业兴盛C.社会拜金逐利风气盛行D.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6.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真正对这种制度进行理性思考,指出皇帝为天下“荼毒者”、“敲剥者”、“大害者”的人物及其著作是A.董仲舒《春秋繁露》B.顾炎武《日知录》C.黄宗羲《明夷待访录》D.王夫之《船山遗书》7.大建筑师维特鲁威转述古希腊人的理论:“建筑物……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表现出古希腊人A.对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失望B.对人作为万物之灵的自豪C.对直接民主的狂热D.个人利益至上8\n8.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中写道:“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表明文艺复兴A.以宗教的形式表现人文精神B.彻底否定教皇权威 C.用理性的旗帜构建美好社会D.猛烈抨击封建专制9.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因信称义”的提出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C.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D.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10.在毕升发明的泥活字传入欧洲400年以后,德国人约翰内斯·谷登堡发明了铅活字印刷术,开始使用铅合金浇铸活字排印书籍。谷登堡对印刷术的创新发明推动了A.中国宋明理学的传播和地方教育的普及B.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的进程C.中国诗词、小说、戏剧等文学艺术的繁荣D.欧洲城市大学的产生和启蒙运动的发展11.卢梭在《社会契约论》里说:“亚里士多德在他们之前也说过,人根本不是生来平等的,而是有些人天生是作奴隶的,有一些人天生是来统治的。亚里士多德当然是对的,可是他却亚里士多德了……”以下对卢梭观点解读最准确的是A.卢梭赞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B.卢梭主张人生而平等C.卢梭提出契约国家说D.卢梭批判奴隶社会的不公12.“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两篇作品的共同之处是A.具有现实主义风格B.具有浪漫主义色彩C.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D.充满忧国忧民的炽热之情13.在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B.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D.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14.右图为苹果公司的第一代商标图片,外框写着“牛顿,一个孤独地航行在陌生思想海洋中的灵魂。”公司以此为商标,主要是因为牛顿创立的理论A.用万有引力定律解释了苹果落地的现象B.首次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C.突出体现出科学思考的精神D.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了宇宙运行规律15.某著作的第三部分为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政治制度、物产矿藏、宗教信仰、8\n风土人情、中西历法、中西纪年对照通表等;第四部分为鸦片战争的有关档案材料及某人组织翻译的国外情报资料。这部著作A.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B.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C.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D.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16.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这说明当时的中国人A.开始开眼看世界B.坚持“中体西用”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D.关注西方科技17.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段话的核心主张是A.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C.三民主义D.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18.五四运动前后,北京大学教员中既有以陈独秀为首,以李大钊、胡适、鲁迅、钱玄同等为骨干的革新营垒;又有辜鸿铭、刘师培等知名的旧派学者。这一现象A.有利于提高北京大学的教育和科研水平B.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C.体现了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D.推动了“民主与科学”思想的传播19.毛泽东曾说:陈独秀为“思想界的明星”,李大钊“是我真正的老师”。这主要是因为A.毛泽东曾经就读于陈、李任教的北京大学B.在陈、李影响下,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马克思主义者C.陈、李是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发起人和领导者D.陈、李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领导者20.从1950年到1957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从36岁延长到57岁。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同期从25%增至50%,进入大中学校的人数也大量增加。这主要取决于A.人们对健康和教育的重视B.教育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D.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21.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这一“重大改革”是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C.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D.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体现22.有人认为:现实主义按照“本来如此”的面目再现生活,浪漫主义按照“应当这样子”8\n表现生活。由此可见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共同之处是A.反映社会现实问题B.将社会生活理想化C.否定现行社会制度D.情节怪诞离奇虚构23.方框内为某美术流派的一些特征。下列作品中属于该流派的是△不主张用画笔吃力地写实风景或肖像△不用纯粹的颜色和形状认识日常对象△利用下意识表达猛烈的情绪和形状△绘画的目的不是反映现实而是创造现实A.《自由引导人民》B.《拾穗者》C.《向日葵》D.《格尔尼卡》24.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8\n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共4题,其中第25题14分,第26题11分,第27题12分,为必做题。28题为选做题,共三组题,任选一组作答,如果多选,则按第一组计分,共15分。)25.(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汉末,佛教传入后,最初只被当做黄老神仙方术的一种而在皇室及贵族上层中间流传,一般老百姓很少接触,也很少有汉人出家为僧,少量的佛寺主要是为了满足来华的西域僧人居住和过宗教生活的需要。东汉末年,佛教开始流向民间,在社会上有了进一步发展传播。随着西域来华僧人的增多,译经事业日趋兴盛,佛教于此时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在中国得以进一步发展。外来佛教和各种思潮和典籍以空前的规模涌进内地。可是在它的传播过程中,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以及传统思想——儒学发生了激烈的对抗,在儒、释、道之间迸发了广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论战和斗争。佛教经过不断的中国化而与中国传统思想融合,至宋元时代已经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了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对中国政治、伦理、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影响。材料二明代中叶,罗马教廷配合欧洲殖民势力向世界扩展,在葡萄牙的支持下,通过澳门,派出成批传教士进入中国内地。在早期来到中国传播西方文化的欧洲传教士中,有开创之功者,是耶稣会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他不仅用汉语编写《天主实义》,阐述基督教神学思想,而且和徐光启译出《几何原本》前6卷,传授欧洲天文学知识,不仅如此,他还是西方音乐、绘画和钟表制作技术最早的推介人。利玛窦为中国带来了欧洲先进的数学、天文、地理等科学知识和哲学思想。利玛窦易儒服,按士大夫礼节行事,逐渐融入中国主流社会,从此在华教士得以跻身士林。——摘编自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至宋元佛教在中国传播所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在中国得以传播的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利玛窦在华传教时的活动。(4分)26.(11分)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8\n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符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象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摘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材料二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1)据材料一,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者之间相似的本质目的。(5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外启蒙思想家提出的革新社会的方案有何不同,从经济角度分析两者的差异。(6分)27.(12分)下表是“思想文化发展史”部分词汇计算机中体西用好莱坞互联网发电机韩流西体中用孔子学院打倒“孔家店”试从表中选出三个同类的关键词,从中提炼一个主题,并加以简要阐释。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28.选做题,共三组题,任选一组作答,如果多选,则按第一组计分,共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第I组:(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元朝以来,在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湖北和四川等省,有二、三十个少数民族中存在着土司制度。土司管理各该民族,职务世袭,但是需要中央政府批准。土司在内部自行征收赋役,仅向中央政府进贡少许银物。土司自有法令,对属民的生杀予夺,中央政府不予过问。土司常到州县地界抢掠,危害汉民生命财产,对属民任意役使,赋税是“一年四小派,三年一大派,小派计钱,大派计两”8\n。土司恣意虐杀土民,对犯其法而被杀害的家属,还要征六十两、四十两、二十四两不等的银子,名之曰“玷刀钱”。为了争夺土地和人畜,土司之间互相厮杀,经年不解,世代为仇,使得当地以及附近的州县不得安宁。——摘自王缨《鄂尔泰与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材料二清改土归流的具体做法:清政府采取了集中力量打击强大不法的土司;从大土司集中地区开始,后及其它地区;以及武力威胁与安抚相结合等办法。改土归流的善后措施:第一,对革除土司妥善安置,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对策。第二,选派合适人选充任新设流官。第三,加强对各族人民的控制和管理。第四,禁革各种旧制陋规。第五,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开路办学。——摘自吴永章《论清代鄂西的改土归流》等(1)根据材料一,归纳清朝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改土归流的特点及其作用(9分)第II组:(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和实践】材料清末,改良派倡导的是民权而不是民主,康有为、严复、黄遵宪等都提倡民权,反对民主。梁启超也刻意分辨民权、民主之别……梁氏的新民说,乃是现代国家公民的意识。公民为国家服务,主要不是为争取个人自由与利益。孙中山提倡的也非个人自由平等。三民主义里面只有民权主义,没有民主主义……他提倡的是国家自由,反对个人自由……他主张国家平等,可是他不相信人类有平等。哲学家张申府认为民主政治就是一种与人为善,尽其在我,各得其所的政治。他晚年还说:“西方各国的宪法内容最初乃导源于天赋人权说,天赋人权说源自中国的儒家思想。可知天赋人权自为吾家旧物,遗留于海外二三百年之久,今可知游子还乡矣。彼西方既采入儒家言以建民主,吾何为不可以西方民主还之于儒家乎?”——摘编自冯兆基《民国时期中国民主的构想》(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民国时期中国知识分子进行民主构想的特点。(6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民国时期中国知识分子进行民主构想的因素。(9分)第III组:(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反法西斯盟国组成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和日本东京分别对战犯进行了审判。该审判原则于1946年12月11日8\n经联合国大会通过,1950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据此制定了《纽伦堡原则》,其内容有:从事构成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的人承担个人责任,并因而应受惩罚。违反国际法应受处罚的罪行是:(一)反和平罪:计划、准备、发起或进行侵略战争或破坏国际条约、协定或承诺的战争;(二)战争犯罪:违反战争法规或习惯,出于某种目的或在占领区内,实施包括但不限于谋杀、虐待或奴役平民居民,谋杀、虐待战俘;(三)反人道罪:对任何平民居民进行谋杀、生物实验、放逐和其他非人道行为,或基于政治、种族、宗教背景的迫害,而此类行为已实施或此类迫害已执行或此类行为与任何反和平罪或任何战争犯罪相关联。——摘编自何勤华《纽伦堡审判》(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对战争责任认定有什么不同?(6分)(2)国际社会对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果的处理分别造成了怎样不同的影响?(9分)8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7:40:49 页数:8
价格:¥3 大小:75.06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