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2022届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等高三下学期名校联考语文试题
2022届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等高三下学期名校联考语文试题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5
2
/15
剩余13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名校联考语文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民族众多,文化灿烂,正如谚语所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节日文化就是其中之一。约定俗成的节日,有若干要素:第一,每个节日有规定的日期,如正月初一为春节,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等,节日之间有一定间隔,“两月一大节,一月一小节”:第二,节日有一定的祭祀或纪念对象,如春节祭祖,腊月二十三送灶神等:第三,每个节日都有一定的仪式,如清明节吃寒食、扫墓和踏青,七夕节乞巧等;第四,很多节日与丰富的神话传说联系在一起,如端午节与屈原的传说等。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很长一段时期是不存在或者说没有形成节日文化的。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宗教的产生和活动的频繁,需要在一些比较固定的日子里进行劳动休整,开展娱乐活动,或举行某种祭祀仪式,于是逐渐出现某种节日。同时,天文历法知识的不断丰富,也为节日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可能。中国节日可追溯到史前时代,商周以后不少节日上升为礼俗,变成国家的祭典。但当时的节日仪式比较简单,宗教色彩浓厚,节日时间不固定。秦汉时期节日基本定型,如除夕、元宵、寒食、端午、重阳等。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由于各民族文化的沟通与交流,节日文化内容也不断得到充实,如增加了登高、曲水流觞等新内容。节日是由不定型发展为定型,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每个历史时期都有所补充、丰富,又有所淘汰、改进,节日不断发展变异,继承出新。同时,节日的发展又有相对的稳定性。节日文化根植于悠久的农业文化的土壤中,各民族经济文化具有很强的向心力,一历代统治阶级对某些传统节日给予肯定,加以倡导,使之和人们某些愿望、需求紧密相连。这些都是传统节日长期存在和传播的社会原因。1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中国的节日和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有其自身的社会功能。简要地说有以下几点:第一,缅怀先人,借以寄托自己的思念:第二,节日的饮食丰富多彩,既是人们改善物质生活的需要,也是人们对饮食文化的创造:第三,通过节日活动可以防病去灾,如打扫卫生等;第四,节日期间所进行的文化娱乐活动,诸如踩高跷、办灯会、划龙舟、放风筝,其初衷虽是为了悦神,但后来逐渐发展为民间娱乐活动,对于活跃城乡文化生活有重要作用。中国的节日文化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内容极其丰富,涉及的领域也很宽泛。民间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如何批判继承节日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是应该认真研究的。民间节日文化正面临着消失,翔实记录、研究和批判继承节日文化是当前民间文化抢救工程的重要任务之一。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对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维护社会公德、增强民族凝聚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摘编自李露露《中国节·前言》)材料二:从文学的角度观照传统节日,并不牵强。传统节日作为民族历史文化遗存,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一些原初的价值与功能或有所丢失,或发生变异,节日仪式中的功利作用悄悄向审美作用转移,例如本来是象征驱除侵害人类生活的力量与因素的仪式,在反复举行之后,就变得别有意味了。端午节就是例子。按天干地支算,端午又称“重午”,即午月午日,是时阳气盛极,阴气初生,乃季候变换的转折点。为避萌动的邪气,需沐浴兰草汤、采药、置菖艾、戴香包、系五彩线、喝雄黄酒、涂朱砂等,通过这些方式防五毒、送瘟神。延习既久,这些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具备了功利和美感的双重作用。可见,在审美这一人类需求的层面,传统节日与文学有相通之处,因为所有的节日都带有娱乐性,能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文学的功用,并不仅仅给人带来心灵的愉悦。文学也经由审美活动,引发人们思考人的本原,即人从何而来、人之为人的意义和生命的终极价值。当人类还不能把自己作为主体与自然客体分开,还不能科学地解释自然现象,无法把握客观世界,也不能认识自我生命特征时,就产生了神话和传说,有了与“神”沟通的巫术活动。在这些认识和活动中产生的想象性口头故事与祷唱之辞,就成了叙事文学和抒情文学的源头。由原始经验产生的原始思维,被后来的科学判定为“迷信”,但它的魅力并没有在人类的心灵里消除。清明节扫墓祭拜,是追念自家先人与逝者,祈求保佑的虔诚表达:中元节送河灯,活着的人希望那些无所归依的魂灵也能被善待。这些在固定时间里反复进行的活动,跟文学里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如出一辙。有些节日,由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演化为人类对生活愿望的象征性表达,比如七夕节。七夕节由“天河”两岸的牛郎织女星座而来,反映了人类对天象的崇拜。根据这一天象,产生了牛郎织女鹊桥会的凄美爱情故事。这个节日的诞生,可以说与文学生产同时进行。(摘编自毕光明《传统节日的文学理解》)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1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A.谚语“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说明我国民族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节日文化就是其中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B.传统节日由不定型到定型,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在发展中出新,节日仪式中的功利作用也向审美作用转移。C.传统节日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如有规定日期、祭祀或纪念对象、仪式和神话传说渊源等,节日文化永远不会消失。D.批判继承并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维护社会公德,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爱国主义教育。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节日诞生与文学生产同时进行,节日与文学有相通之处,节日具有娱乐性,能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B.端午节沐浴兰草汤、置菖艾、戴香包、系五彩线、喝雄黄酒、涂朱砂等习俗体现的是节日的功利作用。C.七夕节由人们对牛郎织女星座的天象崇拜演化为对爱情的象征性表达,主要说明了节日的审美需求。D.清明节在固定的时间进行扫墓祭拜活动,跟文学里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相近。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传统节日的文学理解”观点的一项是(3分)A.元宵节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制作方法反映了节日的地域差异性。B.重阳节的习俗由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转变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活动。C.冬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重要节气,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D.春节的对联、诗词、散文等渗透着民族情感,如团圆、庆贺、祈福、感恩等。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思路和材料二的主要论证手法。(4分)5.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请结合材料并联系实际生活,谈谈你对此的认识。(6分)1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主角陈彦苟存忠、古存孝和周存仁老师是下午六点到的。周存仁老师背着焦赞的两根鞭,苟存忠老师捎着孟良的那两把板斧,他们都用包袱把“兵器”悉心包着。易青娥是跟裘存义老师一起,到村东头临时车站来接他们的。接上了人,裘存义老师说:“吃了饭早点休息,力争明早把《打焦赞》过一遍。’’古存孝和苟存忠老师几乎不约而同地说:“不行不行。”苟老师说:“这么大的事,娃又没上过几次台,一上去就是主角,咱们还能把娃晾到舞台上?这就跟打扮闺女出嫁一样,咱要把娃打扮得排排场场的,才能朝出送呢。”几个人看上去都很兴奋。易青娥心里感到一股暖流,一下把浑身都暖遍了。晚上,他们找到一个场子,借了老乡一只马灯,排起了《打焦赞》。易青娥的妆,是胡彩香和米兰化的。第一次演《逼上梁山》里的“群众若干人”时,都是大演员们流水线作业,一人给脸蛋上涂点红,再把眉眼一抹就成。一个妆大概用了不到十分钟。可这次演杨排风,胡老师给她整整化了两个小时。米兰老师又拿起眉笔,修来补去的。两个人就像绣花一样,直绣到荀存忠老师说:“哎呀,把娃都化成画儿了还化!”易青娥照照镜子,没想到这美丽的:柳叶眉,被拉得长长的;她的眼睛本来就大,再一化,眼神就更加突出了;尤其是嘴,轻轻涂了点芝麻油,润泽、鲜亮得就跟早晨才开的太阳花一样红嫩。苟老师直喊:“行了,立马包大头。’’包大头,是旦角化妆最重要的部分。包头用的是黑纱网,有一两丈长,拿水闷湿后,在头上捆扎好多圈。米兰早早就把她演林冲娘子的黑纱网子拿了来。纱网不仅要捆扎住演员的头发,还要扎住十几个提前做好的鬓片,让整个头发密集、整齐、紧结、有形地好看起来。通过贴鬓片,让长脸变得短些,宽脸变得窄些,瘦脸变得丰满些,胖脸变得轻盈些。胡老师跟米老师把易青娥的脸研究来研究去,找到了最合适的位置,一贴出来,立马就变成了饱满的瓜子形。苟老师直喊说:“好,你看娃扮起来多心疼的。”然后,苟老师要求胡老师把娃的头使劲朝紧了勒。先用“提眉带”,把眉梢和眼角朝起提,提成“丹风眼”。米兰说:“还是松一点。”谁知荀存忠老师凶神恶煞一般冲上来,端直抢过“提眉带”说:“胡说啥呢?你那林冲娘子演得扯的,就招了没把眉眼提起来的祸。我给你包的大头,你转过身,就偷偷把水纱和‘提眉带’都松了,眉眼吊拉下来,哪像个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夫人。我告诉你们,头包不好,演文戏一扑塌,演武戏,几个动作脑袋就‘开花’了,你信不信?你们学不学,我也管不了,可绝对不能让娃再跟着你们学偷懒,学讨巧。”只听易青娥“哎哟”一声,苟存忠喊道:“咋了?痛了?不痛还能学成戏?”胡彩香说:“把娃勒晕了,一会儿咋演哩。’’苟存忠还说:“演不成甭演。”易青娥说了声:“不要紧,苟老师,我能行。”但声音明显有些发飘了。当荀存忠觉得勒得万无一失时,才说:“上泡泡。”“泡泡”1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就是插在头上、鬓上的各种装饰品,行话叫“头面”。听苟老师讲,过去大牌名演的一副“头面”,能值好几十万呢。现在都是用玻璃制成的,五颜六色地闪闪发光,戴在头上立马能使演员神采飞扬起来。虽然“烧火丫头”杨排风头上那些金的、银的、玛瑙、翡翠戴得少些,可依然还是花枝烂漫,凤眼如炬。头是真的勒得太紧了,还没上场,易青娥就在后台吐了两次,但她撑着,忍着,觉得有今天的机会太不容易了。她已是满十五岁的人了,觉得好像没有啥苦是不能吃的。易青娥必须坚持,绝对不能丢人。《打焦赞》的“大开场’’唢呐吹响了。苟老师在她身后嘱咐了一句:“娃,就跟平常排练一样,不要觉得底下有人。记住:稳扎稳打。你是我见到过的最好的武旦!上!”易青娥手持“烧火棍”,一边出场,一边嗖的一下,将棍抛出老远。然后她一个高“吊毛儿”,再起一个“飞脚”,几乎是在空中,背身将“烧火棍”稳稳接住了。再然后,又是一个“大跳”接“卧鱼”:再起一个“五龙绞柱”加“三跌叉”:紧接“大绷子”“刀翻身”“棍缠头”:亮相。底下观众就一连声“好好”地喊起来。与焦赞的第一个回合下来,苟老师说:“比平常任何时候都好!尤其是脚下要稳住。武戏就看脚底哩。心要放松,就跟耍一样,耍得越轻松越自在越好。我娃成了!绝对成了!”戏终于演完了。当易青娥走完最后的动作,被焦赞、孟良拉着到台前谢幕时,她浑身都在哗哗颤抖着。她已经支撑不住了,感觉头重脚轻,天旋地转得随时都要出溜下去了。刚进后台,果然就栽倒了。在卸妆的时候,她还听荀老师讲:“旦角最残酷的事,就是‘包大头’。尤其是武旦,那就是给脑袋上刑罚呢,勒得缺血缺氧,你还得猛翻猛打。过不了这一关,你就别想朝台中间站。”这天晚上,易青娥感受到了一个主角非凡的苦累,甚至是生命的极端绞痛,但也体味到了一个主角被人围绕与重视的快慰。这么多人关注着自己,心疼着自己,那种感觉,她还从来没有体味过。她觉得,脑壳即使勒得再痛些,也是值得的。(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四位老师的名字颇有意趣,隐在其中的“忠、孝、仁、义”暗示了老艺人的信念与操守。B.“上泡泡”对易青娥的舞台化妆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但和大牌名演相比显得寒酸。C.易青娥首演的成功离不开平时练功付出的血泪和汗水,这对她演好角色来说很关键。D.作者用大量篇幅写“包大头”的情形,主要是为了使情节波澜起伏,使行文富于变化。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1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A.易青娥在演《打焦赞》时的化妆时长和在《逼上梁山》里做群众演员的化妆时长形成对比,体现了老师们对她担任主角的高度重视。B.小说结尾写易青娥体味到主角的经验感受,照应了开头老师们对她头一次当主角的关心爱护,使行文更加严谨完整,且升华了主题。C.小说语言生动、典雅,并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符合不同人物身份,有助于表现人物性格,突出人物形象,为作品增添了独特效果。D.小说中苟存忠提及米兰在《逼上梁山》中演林冲娘子时“包大头”出现的失误,既是批评她偷懒讨巧,同时也是对易青娥的提醒。8.小说运用多种手法生动刻画了几位老艺人的形象,并以此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请举较典型的两例简要分析。(4分)9.小说以“主角”为题,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丰富的意蕴。(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元和元年,上与杜黄裳论及藩镇,黄裳曰:“德宗自经忧患,务为姑息,不生除节帅;有物故者,先遣中使察军情所与则授之。中使或私受大将赂,归而誉之,即降旄钺,未尝有出朝廷之意者。陛下必欲振举纲纪,宜稍以法度裁制藩镇,则天下可得而理也。”上深以为然。于是始用兵讨蜀,以至威行两河,皆黄裳启之也。戊午,上与宰相论:“自古帝王,或勤劳庶政,或端拱无为,互有得失,何为而可?”杜黄裳对曰:“王者上承天地宗庙,下抚百姓四夷,夙夜忧勤,固不可自暇自逸。然上下有分纪纲有叙苟慎选天下贤材而委任之有功则赏有罪则刑选用以公赏刑以信则谁不尽力何求不获哉明主劳于求人而逸于任人,此虞舜所以能无为而治者也。至于狱市烦细之事,各有司存,非人主所宜亲也。”上深然其言。元稹上疏论谏职,以为:“昔太宗以王硅、魏徵为谏官,宴游寝食未尝不在左右,又命三品以上入议大政,必遣谏官一人随之,以参得失,故天下大理。今之谏官,大不得豫召见,次不得参时政,排行就列,朝谒而已。近年以来,正牙不奏事,庶官罢巡对,谏官能举职者,独诰命有不便则上封事耳。君臣之际,讽谕于未形,筹画于至密,尚不能回至尊之盛意,况于既行之诰令,已命之除授,而欲以咫尺之书收丝纶之诏,诚亦难矣。愿陛下时行召对,使尽所怀,岂可置于其位而屏弃疏贱之哉!”元和二年,盩厔尉、集贤校理白居易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见而悦之,召入翰林为学士。十二月,丙辰,上谓宰相曰:“太宗以神圣之资,群臣进谏者犹往复数四,况朕寡昧,自今事有违,卿当十论,无但一二而已。”1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有改动)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然上下有分纪纲/有叙苟慎选天下贤材而委任/之有功则赏/有罪则刑/选用以公/赏刑以信/则谁不尽力/何求不获哉/B.然上下有分/纪纲有叙/苟慎选天下贤材而委任/之有功则赏/有罪则刑/选用以公/赏刑以信/则谁不尽力何求/不获哉/C.然上下有分/纪纲有叙/苟慎选天下贤材而委任之/有功则赏/有罪则刑/选用以公/赏刑以信/则谁不尽力/何求不获哉/D.然上下有分纪纲/有叙苟慎选天下贤材而委任之/有功则赏/有罪则刑/选用以公/赏刑以信/则谁不尽力何求/不获哉/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元和,唐宪宗李纯的年号,和下文的“戊午”“丙辰”一样都用于年号纪年。B.旄钺,旄旗和斧钺。古代打仗时由君王赐予统兵元帅以示特权,借指军权。C.四夷,古代统治者对四方少数民族的蔑称。即指东夷、西戎、南蛮、北狄。D.学士,官名,南北朝时掌典礼、撰述等事,唐代负责整理经籍图书、起草诏命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宪宗听取了杜黄裳的意见,改变了对藩镇的姑息政策,削弱了部分地方藩镇割据势力,在加强朝廷集权方面取得了成绩。B.关于勤劳为政还是清简为政,杜黄裳认为帝王承担着社稷使命,不能贪图安逸,但也毋须事必躬亲,重在选拔及任用人才。C.元稹认为谏官应时时参与政务,不能只在诏令不尽合宜时才委婉规劝,如果只跻身朝廷班列,劝谏作用就不能得到真正发挥。D.唐宪宗喜欢白居易的讽喻诗说明他有虚怀纳谏的胸襟,有自我反省、自我修正的意识,不对的事情臣子进谏一两次他就勇于听取。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有物故者,先遣中使察军情所与则授之。中使或私受大将赂,归而誉之。(4分)(2)愿陛下时行召对,使尽所怀,岂可置于其位而屏弃疏贱之哉!(4分)14.《资治通鉴》以“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为要,窥一斑见全豹,你从文中君臣身上可以得出哪些结论?(3分)1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二月十九日携白酒鲈鱼过詹使君食槐叶冷淘①苏轼枇杷已熟粲金珠,桑落初尝滟玉蛆②。暂借垂莲十分盏,一浇空腹五车书。青浮卵碗槐芽饼③,红点冰盘藿叶鱼。醉饱高眠真事业,此生有味在三余④。【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十月,苏轼被贬惠州。詹使君,指惠州知州詹范。②玉蛆,浮在酒面上的白色泡沫。亦以代酒。③槐芽饼,即槐叶冷淘,我国古代一种传统凉食。④三余,典出三国董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意在强调这些被人们忽略的闲暇时间可以用来读书。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既点明时节,又描述美食美酒,引出了下文苏轼与詹使君宴饮情景的描写。B.颔联写诗人用荷叶杯盏,斟满美酒,痛饮一番,来浇空有满腹经纶的胸中块垒。C.末句用“三余”之典,不写读书,而叙闲暇享乐,说明诗人意志消沉,不思进取。D.律诗中间两联讲究对仗,本诗前三联皆对仗,体现格律严谨、语言整饬的特点。16.苏轼是著名的美食家,在本诗前三联中,他用了哪些手法来写美食美味?请简要赏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这个比喻强调积累的作用,苟子《劝学》中以积土、积水设喻,引出通过“,”达到圣心具备的观点。(2)《赤壁赋》中写苏轼夜游赤壁,在如诗如画的景色中,忘记自己是凡夫俗子,仿佛进入仙境一般的句子是“,”。(3)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了多种多样的传统乐器,如鼓、瑟、笙、箫、二胡、编钟等,这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请你写出带有传统乐器名称的诗句:“,。”1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当年轻人向我不知道将来做点什么时,我会给他们两个建议:要么静下心来读点书,要么去赚点钱。但一个人如何改造社会呢?通常,我们听到最多的回答是个人,无法与社会抗衡,谈改造几乎不可能。而我认为,若是把人的一生当作自己的远大前程,个人是可以而且能够改造社会的。这个时代不是被夸耀:虽然这个时代还有不好的很多东西,但总还是有值得我们去做的很多事情。有一句话不是说,你的价值在于你的敌人的分量。对于我们而言,我们的价值在于减少这个时代苦难的分量,以及在此基础上我们有多大的改造社会的决心与勇气。就个体而言,你是社会的一部分,当你发生改变时,意味着社会也随之改变。虽然这种变化很微小,但不管有多小,它在客观上都是真实的。就社会影响而言,“蝴蝶效应”积聚。社会不在运动,尤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次微小的改变或者介入,都有可能引发一场的小风暴。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感慨势单力薄无时无刻摧枯拉朽B.感叹势单力薄时时刻刻摧枯折腐C.感慨一触即溃无时无刻摧枯折腐D.感叹一触即溃时时刻刻摧枯拉朽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个时代不是被夸耀,虽然这个时代还有很多不好的东西,但总还是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去做。B.这个时代不是被夸耀,这个时代虽然还有很多不好的东西,但总还是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去做。C.不是夸耀这个时代,这个时代虽然还有不好的很多东西,但总还是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去做。D.不是夸耀这个时代,这个时代虽然还有很多不好的东西,但总还是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去做。20.简述第三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假设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35字。(5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环境污染问题之所以不易解决,是因为发展必然要利用自然环境,发展是人与自然的互动实践过程。在这一过程中,①1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是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实践课题。从人类历史实践看,存在两种截然对立的发展方式,一种是通过掠夺自然、破坏环境,实现一定的发展目标,②,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被严重打破。另一种发展方式是通过合理利用自然,将利用与保护统一起来,实现一定的发展目标,人与自然始终保持协调关系。实践表明,第一种发展方式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它使人类付出惨痛的代价。第二种发展方式是一种科学的发展方式,③。因此,在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建设实践中,(),大大提升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水平。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我们党特别注重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人与自然、良好生态与民生福祉、主观自觉与制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B.我们党特别注重将人与自然、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良好生态与民生福祉、主观自觉与制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C.我们党特别注重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良好生态与民生福祉、人与自然、主观自觉与制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D.我们党特别注重将人与自然、良好生态与民生福祉、主观自觉与制度建设、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有机结合起来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202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20年来,中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不断扩大开放,激活了中国发展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世界经济的一池春水。材料二: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对此,习近平主席引用古语“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指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读了上面材料,你有哪些感受与思考?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1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语文参考答案1236710111215181921CDDACCADCADB1.C【解析】C项,“节日文化永远不会消失”错误,于文无据。材料一最后一段指出“民间节日文化正面临着消失”。2.D【解析】A项,注意限定内容,材料二第二段说“这个节日的诞生,可以说与文学生产同时进行”,限定的是七夕节。材料二第一段限定的是“在审美这一人类需求的层面”,传统节日与文学有相通之处。B项,“体现的是节日的功利作用”以偏概全,材料二第一段说“具备了功利和美感的双重作用”。C项,“主要说明了节日的审美需求”于文无据,材料二第二段举七夕节的例子是为了说明“文学也经由审美活动,引发人们思考人的本原,即人从何而来、人之为人的意义和生命的终极价值”。3.D【解析】A项,说的是节日习俗的地域差异性。B项,说的是节日的发展变异。C项,说的是节日也是节气。这三个选项都没有体现出“传统节日的文学理解”。4.(1)材料一开篇点出节日文化是民族文化之一,接着阐述节日的要素、产生、发展和社会功能,最后点出应该批判继承节日文化。(共2分,开篇结尾分析1分,中间分析1分)(2)材料二涉及的论证手法主要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如端午节、七夕节;道理论证如“文学也经由审美活动,引发人们思考人的本原,即人从何而来、人之为人的意义和生命的终极价值”。(共2分,点出论证手法1分,结合材料分析1分)【解析】分析行文思路首先要从文章各段内容入手,弄清每一段的意思,同时从材料与观点、材料与材料的关系入手,把握逻辑关系。材料一第一段引出节日文化的论题,第二段至第五段从不同角度分析节日的特点,第六段总结如何看待节日文化。论证手法包含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等。材料二从文学的角度观照传统节日,第一段详细列举了端午节,第二段列举了清明节、中元节、七夕节等这些有代表性的节日,说明运用了举例论证。其他阐述观点的句子运用的是道理论证,答案不唯一,第一段、第二段都可以找出来,举出一句分析即可。5.①应该守护和弘扬传统节日文化。节日文化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具有很强的向心力,我们应该守护好。②应该批判继承传统节日文化。我们要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其中的糟粕坚决摈弃。③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比如清明节扫墓,这是传承,进行网上祭祀就是创新。再如春节要走亲访友,要燃放烟花爆竹,这是传承;如今却因疫情要减少走动甚至宅在家中,为保护环境又要禁燃禁放,这就是时代使然。(共6分,意思对即可,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适当给分。)【解析】本题根据题干赋分情况,最好从三个方面分析,由材料一第四、五段可提炼出“守护弘扬”的信息;由材料一第六段可筛选出“批判继承”的信息;联系实际生活可概括出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等,这一点可举例说明,增强针对性。6.A【解析】B项,原文“虽然……可依然还是花枝烂漫,凤眼如炬”是转折复句,突出了易青娥的美丽,没有寒酸之意。C项,“首演”错,是首次担任主角。D项,“主要是为了使情节波澜起伏,使行文富于变化”理解错误,作为故事关键节点,其主要作用在于刻画人物形象、表现小说的主题等。7.C【解析】C项,本文的语言风格是“生活化、口语化”,不是“典雅”。1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8.(1)语言描写。如苟存忠老师“你看娃扮起来多心疼的”“你是我见到过的最好的武旦”等语言表现其和蔼可亲,又用“胡说啥呢”“演不成甭演”等表现其严厉的一面。(2)动作描写。如胡彩香老师和米兰老师给易青娥认真化妆的动作,表现老艺人们对艺术的认真,对后辈的爱护。(3)侧面烘托。以易青娥精致传神的妆扮,侧面烘托出老艺人对舞台的尊重,对后辈的栽培;以米兰的“讨巧”衬托苟老师的严厉。(共4分,一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有正面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和侧面描写,根据题干要求举出典型的两例,首先明确描写方法,然后再举例并且分析出人物的性格特点。9.(1)“主角”指本文的主角易青娥,小说刻画了她为了艺术的付出和努力;表现了演员必须勤学苦练,甚至要经受痛苦方能成功的主题。(2)小说中的老艺术家们坚守文艺阵地,其严谨的艺术态度值得人们钦佩。他们为新人的成长尽心尽力,甘当绿叶,体现了艺术的传承。他们也是艺术舞台上的“主角”。(一点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标题的意蕴一般包含表层义和深层义。对于表层义,结合故事情节分析,小说主人公是易青娥,她表演《打焦赞》时担任主角杨排风,表演十分成功,小说借此赞扬了“易青娥们”为了艺术勤学苦练、不折不挠的精神。对于深层义的挖掘也要联系小说情节、环境、人物、主题来分析,小说中象征“忠、孝、仁、义”的四位老艺人,还有胡老师、米老师等次要人物,他们在对艺术的追求与传承方面功不可没,没有他们就不会有“易青娥们”的成功,他们同样是艺术舞台上的主角。据此分析概括即可。10.C【解析】一要注意句式对称,如“上下有分,纪纲有叙”“有功则赏,有罪则刑”;二要注意“何……哉”是固定句式。故选C项。11.A【解析】A项,“元和”是年号纪年,“戊午”“丙辰”是干支纪日。12.D【解析】D项,唐宪宗说群臣进谏应该论说十次,不能一两次就放弃。13.(1)节度使有去世的,他就先派宫中宦官使者去探察军中情势,将节度使职务授给人心所归之人。宫中宦官使者有的私自收受大将的贿赂,回朝后在皇帝面前称誉其人。[共4分。物故:去世的节度使(人)(1分)。所与:称赞(支持)的人。“所”字结构要翻译成名词性短语(1分)。或:有的(1分)。句意(1分)。](2)希望陛下经常召见谏官奏对,让他们把心里的话都讲出来,怎么可以将他们安置在谏官的职位上又对他们弃置不顾疏远贱视呢![共4分。尽:都,全部(1分)。疏贱:疏远贱视(1分)。岂……哉:怎么……呢(1分)。句意(1分)。]14.(1)君主要知人善任,勇于纳谏,谦虚有为;(2)臣子要敢于进谏,君臣同心。(共3分,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3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通过人物的身份、语言、行为等得出的结论要写清楚。如从唐宪宗进行改革卓有成效,开展平藩斗争取得胜利,可以看出为人君者要知人善任,勇于纳谏;从唐宪宗敬佩唐太宗,学习他治理天下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他谦虚有为;从杜黄裳、元稹、白居易等人的谏言、讽喻诗等,可以看出臣子要敢于进谏,君臣同心。【参考译文】元和元年,宪宗与杜黄裳谈论到藩镇问题,杜黄裳说:“1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德宗自从经历忧患(指泾原兵变)后,对于藩镇总是一味宽容姑息,不在节度使生前免除他们的职务;节度使有去世的,他就先派宫中宦官使者去探察军中情势,将节度使职务授给人心所归之人。宫中宦官使者有的私自收受大将的贿赂,回朝后在皇帝面前称誉其人,德宗皇帝便立即将节度使职务授给他,对节度使的任命没有一个人选是出自朝廷意见的。陛下如果一定要整顿纲纪,就应该逐渐按照法令制度削弱和约束藩镇的势力,那么天下就可以太平了。”宪宗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开始调兵遣将征讨蜀地,终于使朝廷的威严遍及河南、河北,这都是杜黄裳的建议启发了他。戊午(二十四日),宪宗与宰相讨论:“自古以来的帝王,有的处理国家大事勤勤恳恳,有的却闲适自得,清静无为,他们各自都有成功或失败的地方,应该怎么做才是最适当的呢?”杜黄裳回答说:“作为帝王,上承受着天地与先祖赋予的使命,下担负着安抚百姓与周边民族和邦国的重任,朝夕忧心劳作,固然不可贪图清闲,自求安逸。但是君主与臣下是各有职分的,国家的法度是有一定的秩序的;如果能够慎重地选拔天下的贤才且将重任托付给他们,有功便予以奖赏,有罪便处以刑罚,选拔与任用出以公心,奖赏与惩罚不失信义,还有什么人不肯尽心尽力为朝廷办事呢,朝廷还会有什么目标不能实现呢!圣明的君主在寻求人才方面十分辛劳,而在任用了贤才之后则比较安逸,这便是虞舜能够清静无为而使天下大治的原因啊。至于处理诉讼、交易等烦琐细小的事情,各有有关部门执掌,不是君主所应亲自过问的。”宪宗认为他的话很有道理。元稹上书谈论谏官的职责,他认为:“过去太宗皇帝任命王珪与魏徵为谏官,无论宴饮游玩还是寝息就餐,无时不让他们跟随在身边,还命三品以上的官员入朝计议重大政务的时候,务必要派一名谏官跟随他,以检验议论的得失,所以当时天下的政治十分清明。现在的谏官,首先不能得到圣上的召见,其次不能参与讨论当前的政治措施,只是跻身于朝班的行列之中,按时上朝拜见圣上罢了。近些年来,皇上不让在正殿奏事,百官停止轮流奏事,谏官能够奉行的职责只有在诏诰命令不尽合宜时,献上一本密封的奏章而已。君臣之间,臣下在君王的过失还没有出现的时候便委婉劝谏,即便进行极为周密的筹划,尚且难以回转圣上的心意,何况诏诰命令已经颁行,对官员的任命已经发布,要想凭着谏官进呈一纸奏章收回圣上的诏书,实在是太难了。希望陛下经常召见谏官奏对,让他们把心里的话都讲出来,怎么可以将他们安置在谏官的职位上又对他们弃置不顾疏远贱视呢!”元和二年,盩厔县尉、集贤校理白居易作乐府与诗一百多篇,规劝讽谕时事,这些作品流传到宫廷之中;宪宗看了很是喜爱,便传召白居易进入翰林院,担任翰林学士。十二月,丙辰(初三),宪宗对宰相说:“就凭着太宗那样的英明神圣,群臣劝谏的人尚且需要再三再四地针对某件事反复进言,何况朕是愚昧寡闻的呢,从今以后,如果有什么做得不对,你们应当劝谏论说十次,不能一两次就了事了。”15.C【解析】“意志消沉,不思进取”错,此句表现了诗人被贬之后的复杂心情,既有旷达洒脱,又有落寞失意。16.(1)对比。首联中金黄色的枇杷与白玉色的美酒,颈联中青绿色的槐芽饼与绯红的藿叶鱼,色彩对比鲜明,让人垂涎欲滴。(2)衬托。用垂莲盏、圆卵碗、大冰盘等器具盛放美酒佳肴,美器衬美食,更显美食色味俱佳,令人口齿生津。(3)比喻。首句把枇杷比作金珠,写出了枇杷的色泽诱人。(共6分,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本诗首联写宴席上的枇杷和酒。枇杷已熟,金灿灿圆润如珠;启封一坛桑落酒,酒沫洁白盈盈。颔联写饮酒。垂莲指酒杯,诗人用荷叶一样的杯盏斟满美酒。颈联写槐芽饼和藿叶鱼。卵碗,圆卵形的碗。冰盘,大瓷盘,光洁如冰。槐芽饼盛在圆碗里,一抹青色浮现;藿叶鱼片排在白瓷盘中,点点绯红。前三联用色彩对比、器物衬托和比喻等手法把美食美味写得丰盛诱人,让人垂涎三尺。17.(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3)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共6分,每空1分,句中有错则不得分)1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解析】作答时注意题目中的情境设置。(3)中如有其他答案也可得分,注意必须含有乐器的名称。18.A【解析】①“感慨”指内心受到触动而慨叹。“感叹”指因有所感触而叹息。“感慨”多用于感新怀旧;“感叹”多指触景伤情而叹息。根据语境,应该选用“感慨”。②“势单力薄”指力量不足。“一触即溃”指军队士气涣散,跟敌人一接触就崩溃。语境表述的是个人力量的单薄,应该选用“势单力薄”。③“无时无刻”指没有哪一时刻,与“不”连用,表示“时时刻刻都……”。“时时刻刻”意为每时每刻,多用于肯定句中。根据语境,应该选用“无时无刻”。④“摧枯拉朽”意思是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摧枯折腐”意思是折断枯树枝烂木头,比喻极容易做到。从语境看,应该选用“摧枯拉朽”。故选A。19.D【解析】原句有三处语病:①“这个时代不是被夸耀”主客体颠倒,“这个时代”是客体,省略的主语“我”或者“我们”是主体,是动作的发出者,应该是“(我或者我们)不是夸耀这个时代”;②“虽然这个时代……”关联词语的位置不当,“虽然……但……”分句前后为同一主语,则关联词语放在主语后,应该是“这个时代虽然……”;③“不好的很多东西”多项定语位置不当,应该为“很多不好的东西”。故选D。20.如果作为社会的一部分的你发生改变,那么或大或小都会使社会发生改变。(答出相关内容2分,答出假设关系2分,语句通顺1分)【解析】第三段主要阐述的是个人改变对社会的影响,注意答题关键词“假设关系”,同时注意字数限制。21.B【解析】“人与自然”“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良好生态与民生福祉”“主观自觉与制度建设”四个短语之间有从客观实践到制度建设等逻辑上的关系;同时也要和下文衔接起来。故选B。22.①如何科学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②其结果是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③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每句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解析】①处,根据上下文,此处应该填写与“人与自然的关系”相关的问题性表述,可以填“如何科学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句子;②处,根据上文,此处应该填写破坏自然的后果,可以填“其结果是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等句子;③处,与第一种发展方式导致“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被严重打破”相对立,此处可填写科学发展的良好结果,即“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等句子。23.【材料解读】本题两则材料都是2021年热点话题。材料一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这是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中国融入世界市场与全球化价值链的代表性事件。20年来,我国主动担责,迎接挑战,抓住经济全球化发展机遇,扩大开放,坚持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发展,市场扩大,产业升级,从跟随者、模仿者变为领跑者和创新者。与此同时,中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而且也促进了国际经济繁荣,为推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材料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概括“入世”20年的辉煌成就:激活了中国发展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世界经济的一池春水。这生动形象地说明“入世”既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中国受益于世界,世界同样受益于中国。材料二聚焦当今世界百年变局,新冠肺炎疫情阴霾未散,世界经济复苏前路坎坷,“逆全球化”暗流涌动。在这种局势下,各国人民更需要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材料借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金句“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说明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于世界之外,团结合作是所有国家的必然选择。“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出自清代启蒙思想家魏源的《默觚·1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治篇》,意思是一个人托举重物是很难举起的,许多人一起走路就容易走得快,从正反两方面强调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结合当今国际局势,各国不能独善其身,只有兼济天下,坚持多边主义,同世界共享市场机遇,才能获得世界共同利益。【写作提示】审题时首先要结合中国和国际当前发展局势,提升到人类格局,立意要高远。其次抓住材料关键语句,理清材料的逻辑关系,材料一突出“开放创新、共享共赢”,材料二突出“团结合作、兼济天下”,强化思考的深入性,表达的逻辑性,思维的辩证性,找准最佳立意。再次注意议论结构的严谨度,例证的新鲜度,语言的文采化。在任务设置上,首先强调的是真实情境下的写作,结合材料、自身经历与体会谈认识和思考,提醒考生关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不可抛开材料另起炉灶。结合语文核心素养,注意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文化的理解与传承,落实到立德树人,提倡社会责任、国际理解。【参考立意】(1)开放拥抱世界,创新共铸未来(2)孤立保守没有出路,开放创新方得始终(3)携手应对挑战,共创美好明天(4)主动加强合作,践行互利共赢(5)共享机遇,一起成长(6)孤举难起,众行易趋(7)心怀世界,共融共享1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2年广东省深圳市光明中学中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二)
2022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九校联考)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2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九校联考)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
2022年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2届高三语文8月第一次调研试卷(Word版附答案)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Word版带答案)
2022届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高三模拟测试(一)语文试题
广东省2022年上学期深圳市光明中学高一历史期中联考试题答案
广东省2022年上学期深圳市光明中学高一历史期中联考试题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6-23 07:47:19
页数:15
价格:¥5
大小:59.46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