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2022届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双语学校高三决胜高考最后一卷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2届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双语学校高三决胜高考最后一卷语文试题(解析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0
2
/20
剩余1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东北育才双语学校2022届高三年级决胜高考最后一卷语文学科命题:高三语文组审题:高三语文组考试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我对大学教育和职业的关系有四点看法。第一,我认为大学就业难,确实暴露了大学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比较陈旧,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新要求,造成了大学生知识结构的缺陷和不足。因此我认为,大学应该进行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上的更新调整。这是大学教育改革必须有的一个内容。第二,我们要具体分析一下,大学生不能适应现在社会发展,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精神素质的问题。我仔细注意了一下现在很多就业单位对现在大学生的批评,我觉得你们应该听一听。他们的批评主要认为现在的大学生,一个是独立自主能力比较差,一个是缺少团队精神,不善于和他人合作,还有知识面太狭窄,再一个独立思考创新能力不足。这些问题,其实都是精神素质问题,是应试教育的后果。所以正是因为这样,大学教育应该补这个课。第三个问题,我们对就业问题的看法,应该有一个长远的眼光。怎么讲呢?我们常说未来社会是一个知识社会、信息社会,这个社会就是每一个职业变化很快,很少有固定一个职业的人,因为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知识的发展,不断有一些新的专业、新的课题、新的职业出现。这使得每个人必须不断变换自己的职业、自己的社会角色,这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一个很大的特点。那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什么呢?它要求两种能力,一是应变能力,一是创新能力。两种能力都要强,这是新的人才观,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未来社会的竞争,是一个素质的竞争、学养的竞争、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的竞争。因此仅从职业的角度来考虑,也应该为自己设计一个全面规划。在我看来,大学里,除了我刚才说的要有现代公民所具有的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外,至少还应该具备三大能力:第一,终身学习的能力,这里包括中外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还有利用文献、工具书等能力。\n第二,研究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考实验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能力。第三,思维能力,具有开阔性、广泛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想象力的思维能力。具备了这三大能力,以后就可以不断地变换角色,你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就强了,这才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如果只一味追求眼下的市场需求,把自己的视野、知识面、能力训练弄得非常狭窄,那么即使取得了一时之效,可能找到了一个工作,但是由于底气不足,在持久技能竞争中迟早会被淘汰的。(摘编自钱理群《寻找“北大精神”》)材料二:两年前,我在《独立评论》(第七号)上发表了一篇“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在那篇文字里我曾说,我要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赠送三个防身的药方给那些大学毕业生:第一个方子是:“总得时时寻一个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一个青年人离开了做学问的环境,若没有一个两个值得解答的疑难问题在脑子里打旋,就很难保持学生时代的追求知识的热心。“可是,如果你有了一个真有趣的问题,天天逗你去想他,天天引诱你去解决他,天天对你挑衅地笑,你无可奈何他——这时候,你如同恋爱一个女子发了疯一样的,没有书,你自会变卖家私去买书;没有仪器,你自会典押衣服去置办仪器;没有师友,你自会不远千里去寻师访友。”没有问题可以研究的人,关在图书馆里也不会用书,锁在试验室里也不会研究。第二个方子是:“总得多发展一点业余的兴趣。”毕业生寻得的职业未必适合他所学的;或者是他所学的,而未必真是他所心喜的。最好的救济是多发展他的职业以外的正当兴趣和活动。一个人的前程往往全看他怎样用他的闲暇时间。他在业余时间做的事业往往比他的职业还更重要。英国哲人弥儿(J。S。Mill)的职业是东印度公司的秘书,但他的业余工作使他在哲学上,经济学上,政治思想上都有很重要的贡献。乾隆年间杭州魏之绣在一个当铺里做了二十年的伙计,“昼营所职,至夜篝灯读书”,后来成为一个有名的诗人与画家(有柳州遗稿,岭云集)。第三个方子是:“总得有一点信心。”我们应该信仰:今日国家民族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我们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一粒一粒的种,必有满仓满屋的收。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然不会白费。这是我对两年前的大学毕业生说的话,今年又到各大学办毕业的时候了。前两天我在北平参加了两个大学的毕业典礼,我心里要说的话,想来想去,还只是这三句话:要寻问题,要培养业余兴趣,要有信心。后来有一个大学毕业生写信来说:“胡先生,你错了。我们毕业之后,就失业了!吃饭的问题不能解决,那能谈到研究的问题?职业找不到,那能谈到业余?求了十几年的学,到头来不能糊自己一张嘴,如何能有信心?所以你的三个药方都没有用处!”于是,我要贡献第四个方子:“\n你得先自己反省:不可专责备别人,更不必责备社会。”你应自己想想:为什么同样一张文凭,别人拿了有效,你拿了就无效呢?还是仅仅因为别人有门路有援助而你没有呢?还是因为别人学到了本事而你没学到呢?为什么同叫做“大学”,他校的文凭有价值,而你的母校的文凭不值钱呢?还是因为你的母校的名誉被你和你的同学闹得毁坏了呢?“毕了业就失业”的人们怎样才可以救援自己呢?没有别的法子,只有格外努力自己多学一点可靠的本事。只有责己是生路,因为只有自己的努力最靠得住。(摘编自胡适《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钱理群先生说,大学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新要求,需要有所改革,进行更新和调整。B.应试教育的后果是使现在大学生独立自主能力、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及独立思考创新能力不足,使他们严重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而遭到社会的排斥。C.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知识的发展,会不断涌现出一些新的专业、新的课题、新的职业,这使得每个大学生要随时准备变换自己的职业和社会角色。D.在现代信息社会,竞争力空前,一个人既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又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青年人做学问,只要置身于做学问的环境,且头脑里有值得研究的疑难问题,就会保持追求知识的热心。B.毕业生寻求职业的同时,还要发展职业外的正当兴趣,利用好闲暇时间,因为有时业余事业比本职重要。C.一个国家民族的失败都是由于过去人的不努力,所以为了将来,我们必须要有所作为,虽然有时功力也会白费。D.某大学生对胡适提出的“要寻找问题,要培养业余兴趣,要有信心”三个方子表示质疑,他认为吃饭的问题最要紧。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符合“现代社会人才”观点的一项是()A.学好大学现有专业课程,提高精神修养,才能适应当今工作,成为现代人才,从而解决就业难的问题。B.杭州魏之绣“昼营所职,至夜篝灯读书”的例子,证明现代人才应该有爱好,并且有持之以恒的精神。C.未来社会发展,不仅考验一个人的素质和学养,还有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中创新才是核心竞争力。D.努力让自己多学一点可靠的本事,遇到阻碍,反求诸己,强大自身,才能不让大学生“毕了业就失业”。\n4.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材料一论证的“深刻性”。5.在钱理群先生看来,大学教育和职业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答案】1.B2.B3.D4.(1)能够从现象看透本质,透过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找出大学教育中一些专业需要改革的实质;(2)能够用发展的眼光从远处看问题,从大学生的选择职业,发现“每一个职业变化很快,不断有一些新的专业、新的课题、新的职业出现”,感悟到大学生要提升精神素质教育。(3)从深处看问题,作者通过大学教育与就业,推断出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的两种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前瞻性地提出“新的人才观”。5.(1)大学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比较陈旧,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新要求,造成了大学生知识结构的缺陷和不足,造成“就业难”;(2)大学教育缺少必要的精神素质教育,会导致毕业生独立自主精神、团队精神、创新能力等的欠缺,从而无法满足职业的需求;(3)大学教育缺少应有的长远眼光,缺少灵活性,教育缺少对学生作为现代公民应该具备三大能力的教育,致使大学生在职场的持久竞争力减弱。【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重要信息的能力。B.“独立自主能力、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及独立思考创新能力不足”概括不全,文中“现在很多就业单位对现在大学生的批评,一个是独立自主能力比较差,一个是缺少团队精神,不善于和他人合作,还有知识面太狭窄,再一个独立思考创新能力不足”,题中遗漏了“知识面太狭窄”;“遭到社会的排斥”错误,没有受到排斥,只是批评。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A.“只要……就……”表述过于绝对,材料二第二段说“一个青年人离开了做学问的环境,若没有一个两个值得解答的疑难问题在脑子里打旋,就很难保持学生时代的追求知识的热心”,但不代表“置身于做学问的环境,且头脑里有值得研究的疑难问题”就会“保持追求知识的热心”。C.“虽然有时功力也会白费”错误,原文为“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然不会白费”。D.“他认为吃饭的问题最要紧”错误,由“胡先生,你错了。我们毕业之后,就失业了!吃饭的问题不能解决,那能谈到研究的问题?职业找不到,那能谈到业余?求了十几年的学,到头来不能糊自己一张嘴,如何能有信心?所以你的三个药方都没有用处”可知,这位大学生质疑的是胡适开出的三个方子,并不是认为吃饭的问题最要紧。故选B\n【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与论证关系的能力。由材料可知,“现代社会人才”要具备下列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研究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考实验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能力;思维能力,具有开阔性、广泛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想象力的思维能力;多发展一点业余的兴趣;有一点信心;自我反省,不可专责备别人,更不必责备社会。A.“学好大学现有专业课程”错误,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因为现在大学的课程陈旧,不能跟上现代社会的需要。B.胡适先生举乾隆年间杭州魏之绣的例子,主要证明的是“业余兴趣”促进继续学习的问题。C.选项谈论的是未来社会的人才需求,与题干“现代社会人才”不符合。D.“努力让自己多学一点可靠本事,遇到阻碍,反求诸己,强大自身”符合“现代社会人才”观点。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论证深刻的能力。论证深刻一般要从如下角度入手:辩证角度,即从反处推出结果;从大处、远处揭示意义与影响;从深处揭示实质,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等。由第一段“我认为大学就业难,确实暴露了大学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比较陈旧,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新要求,造成了大学生知识结构的缺陷和不足。因此我认为,大学应该进行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上的更新调整”和第二段“他们的批评主要认为现在的大学生,一个是独立自主能力比较差,一个是缺少团队精神,不善于和他人合作,还有知识面太狭窄,再一个独立思考创新能力不足。这些问题,其实都是精神素质问题,是应试教育的后果。所以正是因为这样,大学教育应该补这个课”可知,材料从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推出大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指出需要改革的方面。由第三段“我们对就业问题的看法,应该有一个长远的眼光。怎么讲呢?我们常说未来社会是一个知识社会、信息社会,这个社会就是每一个职业变化很快,很少有固定一个职业的人,因为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知识的发展,不断有一些新的专业、新的课题、新的职业出现。这使得每个人必须不断变换自己的职业、自己的社会角色,这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和第五段“大学里,除了我刚才说的要有现代公民所具有的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外”可知,材料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从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发现职业的变化,指出大学生要提升精神素质教育。\n由第四段“那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什么呢?它要求两种能力,一是应变能力,一是创新能力”和第五段“在我看来,大学里,除了我刚才说的要有现代公民所具有的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外,至少还应该具备三大能力……”可知,材料通过大学教育和就业情况推出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这些都能体现论证的深刻性。【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本题设题区域在材料一。由第一段“大学就业难,确实暴露了大学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比较陈旧,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新要求,造成了大学生知识结构的缺陷和不足”可知,大学专业课程、内容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科技新发展,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由第二段“我仔细注意了一下现在很多就业单位对现在大学生的批评……他们的批评主要认为现在的大学生,一个是独立自主能力比较差,一个是缺少团队精神,不善于和他人合作,还有知识面太狭窄,再一个独立思考创新能力不足。这些问题,其实都是精神素质问题,是应试教育的后果”可知,就业单位的批评说明大学教育在精神素质教育方面存在不足,让大学生缺少了相应的能力,不能满足职业的需求;由第三段“我们对就业问题的看法,应该有一个长远的眼光。怎么讲呢?我们常说未来社会是一个知识社会、信息社会,这个社会就是每一个职业变化很快,很少有固定一个职业的人,因为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知识的发展,不断有一些新的专业、新的课题、新的职业出现。这使得每个人必须不断变换自己的职业、自己的社会角色,这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和最后一段“如果只一味追求眼下的市场需求,把自己的视野、知识面、能力训练弄得非常狭窄,那么即使取得了一时之效,可能找到了一个工作,但是由于底气不足,在持久技能竞争中迟早会被淘汰的”可知,大学教育缺少长远的眼光,缺少对学生作为现代公民应该具备三大能力的教育,致使大学生在职场的持久竞争力减弱。(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四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一江如镜朱斌峰渔娘说今春的鱼们是听到江鲜美食节的消息提前赶来的。和悦洲人都愿意相信渔娘的话,可听到这话时,不无惋惜地说渔娘真的老了。每年春江水暖时,江鱼都要怀卵洄游到环洲的江上,赴一场时令的约会。今春,蛰伏了一冬的江水表面上仍不动声色,暗地里却嘁嘁喳喳起来,跟江鲜美食节的消息一起鼓噪着,开始暗潮涌动了。洲人从江面荡开的波纹里,从荻芽吐出的青绿上,看出鱼们正成群结队游来,就跟奔赴宴会似的。他们觉得今春的鱼汛要比往年早,江鱼要比往年多,可不肯相信鱼们是来赶美食节的市集的。\n渔娘站在洲头,站在乍暖还寒的江风里,捋着额头的白发,眺望着江面,看上去已经站了许久了。渔娘早就老了,洲人记不清她的年纪,只晓得她总是立在那儿,望着江面上驶过的铁壳驳船,望着芦苇上掠过的水鸟,望着江对岸高耸的工厂管道,把晴好的天气望得暮色四起。渔娘早年是上江城里的医生,背着漆有“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枣红色小药箱,在一个黄昏沿江而下来到洲上,嫁给了渔业队的渔农,跟随她而来的还有一条白狗。她年轻时就好上了酒,总喝得醉醺醺的,据说是因为不想嗅到丈夫身上的鱼腥味,才把自己灌醉的,但她却跟丈夫养了个儿子。后来,丈夫跟白狗一起老去,她又养了黄狗陪着儿子长大。儿子长大后,高考落榜就去城里打工了,只给她留下了孙子。刚学会走路的孙子落入江里溺亡后,她又养了黑狗,那时她就总爱站在洲头打望了,也许是在等着孙子变成鱼游回来吧。洲人很敬重渔娘,她曾做过赤脚医生,是洲上唯一的接生婆,除了麻记江鲜馆的阿莲外,洲上的青壮年人都是她接到人世的,而那些不是她接生的伢子都飞去城里觅食了。因而,即便她说酒话打谵语,洲人还是肯信的,毕竟她是迎接他们来到洲上的人。渔娘在洲头站着站着,天就黄昏了。麻记江鲜馆的阿莲轻手轻脚走过来,隔着黑狗望着渔娘。她的皮肤很白,身子很单薄,就跟细高个头的芦苇似的。她知道渔娘在跟江水说话,在等着鱼们游来,没敢吱声儿。阿莲来洲上时已经两岁了,是那年发大水时坐着木盆而来的。那场大水淹没了她的出生地,淹去了她的父母,淹去了她的记忆。她被一直没有成亲的麻六收养后,就长成洲上的阿莲了。她年近三十,看上去却像个宝里宝气的伢子。她总说江面是大镜子,能看到好多东西。她从不吃鱼,只爱用鱼骨在玻璃片上粘画儿。洲人本想说她傻,可听渔娘说她是个鱼变的精灵,也就半信半疑地缄口了。一阵风吹来,把江吹皱了。阿莲眨巴着眼睛望着渔娘,很想问问渔娘是不是想剪断江水这条长脐带,却没开口。渔娘慢慢把目光从江上收回,朝着阿莲笑:阿莲啊,你看见鱼儿了么?阿莲仰起脸,眯起细眼:看到咯,看到咯,鱼们正从下江游上来,还是去年那些鱼。是啊。她们该回来产卵了……这条江里,菜花鱼产卵最多。可是,她们游得比往年小心了,只摇着尾巴,身子像被捆住的粽子呢。是啊是啊。她们晓得洲上要办江鲜美食节,晓得这回游来会被人吃掉的。那她们为啥还要来?不能不来啊……每年她们都得来,不来这儿,能去哪儿产卵哦?渔娘,那你给鱼儿说说,让她们不要游来,行不?渔娘叹了口气:那些鱼怎么会听我的?那年桃花汛,江里水流得急,一些旧家具、死牲畜上江漂来,鱼洄游被阻住了,可成千上万的鱼们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用额头撞着那些水上漂浮物,把头都撞破了,就是不肯回头啊。阿莲看着渔娘脸上的皱纹,觉得那里藏着好多秘密,便又问:洲上为啥要办江鲜美食节呢?渔娘咳嗽:政府要在洲上发展旅游事业,想用这地界的江鲜吸引人呢。\n哦……鱼们真傻啊,她们来凑这个热闹做甚?鱼儿不傻,她们晓得自己是人间的一道菜……她们要以死渡生,以亡渡劫,以灭渡厄。阿莲听不懂渔娘说什么,头疼起来,便甩甩头,想把渔娘那黑蚂蚁似的话从脑瓜里赶走。她顺着台阶走到江滩上,想把江里的鱼看得更仔细些。她看见那些鱼游得很慢,偶有水溅起,就惊惶地散开,钻入水草丛里,待水波稍平后,才头挨头聚起来,又排成队溯流游去。洲头没了渔娘的影子,阿莲看着看着,直到江面变成大黑镜子,只能看见自己的影子,才走回街上。她一见洲人就说:鱼来了,那是一队参加葬礼的鱼。洲人摇起头,心怨她的疯话晦气,他们相信鱼总是活蹦乱跳的,他们在翘首等待江鲜美食节的到来——冷清的和悦洲很久没有度过欢庆的节日了。(有删减)文本二:朱斌峰小说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镜子,镜像可以看作人与自己和他人关系。我有点担心,对于先锋式的充满不确定性的梦幻迷宫式的叙事,真实和虚幻叙述界限完全被打破了,有可能会让人物主体性迷失在他精心结构的语境当中。第二个是疯人叙事,朱斌峰是非常喜欢使用疯人和狂人眼光观察世界的,从这个意义来讲,他大部分小说其实可看作“狂人日记”。鲁迅的《狂人日记》里面,他的狂人代表觉醒者,同时也是真理的讲述者。朱斌峰的小说里面有类似的意思。(王晴飞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今春鱼汛早,渔娘说是鱼们为了江鲜美食节特意赶来的,而和悦洲的人却因为渔娘老了且说话不灵验而不愿意相信。B.文章写渔娘背着漆有“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枣红色小药箱来到,点出了上个世纪那个充满奋斗激情的特殊年代。C.那些不是渔娘接生的孩子纷纷到城里打工谋生,暗示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年青一代对和悦洲少了些情感的依恋。D.鱼群洄游而上会赶上马上举办的美食节,看似像凑热闹,其实是奔赴死亡,所以阿莲说“那是一群参加葬礼的鱼”。7.下列对文本一相关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江水“嘁嘁喳喳”表面上指江水流动的声音,同时也暗指其中的江鱼正在下游洄游,写法形象生动,又意蕴丰富。B.文章善于用生动的比喻来展现人物,比如渔娘“黑蚂蚁似的话”,说江水是条“长脐带”,皱纹里藏着“秘密”等。\nC.作者小说叙事风格有一定的独特性,使得小说呈现出一种狐疑、警醒、孤立、绝望的艺术特质,有一定的先锋文学色彩。D.小说在语言和题材上呈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域特色,比如“伢子”是南方方言,人物称谓和生活场景也有渔乡特点。8.文本二评价作者的小说人物和鲁迅小说里的狂人“有类似的意思”,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阐释文中狂人特质的具体表现。9.题目为“一江如镜”,文章中阿莲也说“江面是大镜子,能看到好多东西”,请简要分析作者通过江面“这面镜子”可能想让我们“看到”些什么。【答案】6.A7.B8.①小说中的渔娘具有狂人特质:她讲今春的鱼们是听到江鲜美食节的消息提前赶来的,并且认为鱼儿是来以死渡生的;②阿莲也具有狂人的特质:她从不吃鱼,只爱用鱼骨在玻璃片上粘画儿,并且向人们说“那是一队参加葬礼的鱼”的疯话。9.①人类商业至上的功利:洲人利用江鱼洄游来促进本地经济发展;②对自然的尊重:鱼的洄游是生物链条的一环,需要我们更多地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③对生死的思考:渔娘对生命的迎接和面对亲人的逝去,以及鱼洄游的执着和牺牲,都既是对生的礼赞,也是对死的觉悟。【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而和悦洲的人却因为渔娘老了且说话不灵验而不愿意相信”说法错误。从材料一“渔娘说今春的鱼们是听到江鲜美食节的消息提前赶来的。和悦洲人都愿意相信渔娘的话,可听到这话时,不无惋惜地说渔娘真的老了”可知,和悦洲的人不相信渔娘的话,是因为她的话过于离奇,不符合常理,人们认为这是渔娘老了的表现。在人们的印象里,鱼是不会为了江鲜美食节特意赶来的。所以,人们并不是因为渔娘老了且说话不灵验而不愿意相信她的话。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比喻……皱纹里藏着‘秘密’等”分析错误。“皱纹里藏着‘秘密’等”运用的不是比喻的手法,而是比拟的手法。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n从小说中“渔娘说今春的鱼们是听到江鲜美食节的消息提前赶来的。和悦洲人都愿意相信渔娘的话,可听到这话时,不无惋惜地说渔娘真的老了”“听渔娘说她是个鱼变的精灵”“鱼儿不傻,她们晓得自己是人间的一道菜……她们要以死渡生,以亡渡劫,以灭渡厄”等内容可以看出,渔娘所说的话离奇且不符合常理,是正常人所不会说出的,所以,渔娘具有狂人特质。而小说中的另一个人物阿莲也具有狂人的特质,她的“狂”不仅体现在语言上,还体现在行为上。如“她一见洲人就说:鱼来了,那是一队参加葬礼的鱼。洲人摇起头,心怨她的疯话晦气,他们相信鱼总是活蹦乱跳的,他们在翘首等待江鲜美食节的到来——冷清的和悦洲很没有度过欢庆的节日了”,在常人的意识里,鱼是不会参加葬礼的,所以阿莲的话被认为是疯话。同时,“她从不吃鱼,只爱用鱼骨在玻璃片上粘画儿”,这一行为也与常人不同,带有狂人的特质。【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主题、多角度探究作品意蕴的能力。小说的标题为“一江如镜”,作者将长江比作镜子,就是想通过这面镜子来表现作者的某种思想。在小说中,作者写到和悦洲的年轻人大多数外出打工,包括渔娘的儿子,和悦洲某种意义上说是衰落的象征,所以“他们在翘首等待江鲜美食节的到来——冷清的和悦洲很久没有度过欢庆的节日了”,和悦洲的人希望靠长江江鱼洄游来促进本地经济发展,这体现了人类商业至上的功利,而长江这面镜子就折射出人类的这一面。鱼的洄游是鱼的生物特性,也是生物链条的一环,正是靠着鱼的洄游,其他动物才能获得生存,人类的捕鱼活动也与鱼的洄游有关,小说中和悦洲的人正是想利用鱼的这一特性来举办江鲜美食节。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人类如何与自然相处,是涸泽而渔,还是和谐共处,这个答案当然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作者通过长江这面镜子折射出我们应更多地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最后,小说中的渔娘有着怪异的言行,比如她说“今春的鱼们是听到江鲜美食节的消息提前赶来的”“鱼儿不傻,她们晓得自己是人间的一道菜……她们要以死渡生,以亡渡劫,以灭渡厄”,这些话乍听起来不合常理,但在深入的思考之后,我们会发觉这是她对生命深刻的思考,是对生的礼赞,也是对死的觉悟。所以,作者借渔娘之口,通过长江鱼的洄游的现象折射出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阔,若使为政,必多所更变。”帝问侍读孙固曰:“安石可相?”固对曰安石文行甚高处侍从献纳之职可矣宰相自有度安石狷狭少容必欲求贤相吕公著司马光韩维其人也帝不以为然,竟以安石参知政事,谓之曰:“\n人皆不能知卿,以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帝曰:“卿所设施,以何为先?”安石对曰:“末世风俗,贤者不得行道,不肖者得行无道,贱者不得行礼,贵者得行无礼。变风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急也。”帝深纳之。甲子,议行新法,王安石言:“周置泉府之官,以榷制兼并,均济贫乏,变通天下之财。今欲理财,则当修泉府之法,以收利权。”帝纳其说。安石乃复言:“人才难得,亦难知。今使十人理财,其中容有一二败事,则异论乘之而起。尧与群臣共择一人治水,尚不能无败事,况所择而使非一人,岂能无失?要当计利害多少,不为异议所惑。”乃立制置三司条例司,掌经画邦计,议变旧法,以通天下之利,命陈升之、王安石领其事。吕惠卿自真州推官秩满入都,与安石论经义,多合,因言于帝曰:“惠卿之贤,虽前世儒者未易比也。学先王之道而能用者,独惠卿而已。”遂以惠卿及苏辙并为检详文字,事无大小,安石必与惠卿谋之。凡所建请章奏,多惠卿笔也。又以章惇为三司条例官,曾布检正中书五房公事。凡有奏请,朝臣以为不便者,布必上疏条析,以坚帝意,使专任安石,以威胁众,俾毋敢言。由是安石信任布,亚于惠卿。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颁行天下。(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固对曰/安石文行甚/高处侍从献纳之职可矣/宰相自有度/安石狷狭少容/必欲求/贤相吕公著司马光韩维其人也/B.固对曰/安石文行甚高/处侍从献纳之职可矣/宰相自有度/安石狷狭少容/必欲求/贤相吕公著司马光韩维其人也/C.固对曰/安石文行甚/高处侍从献纳之职可矣/宰相自有度/安石狷狭少容/必欲求贤相/吕公著司马光韩维其人也/D.固对曰/安石文行甚高/处侍从献纳之职可矣/宰相自有度/安石狷狭少容/必欲求贤相/吕公著司马光韩维其人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参知政事,古官职名,唐时始正式作宰相官名,宋代以其为当朝正宰相。B.甲子,为干支之首;古代用干支来纪年、月、日,文中的“甲子”是用来纪日的。C.尧,传说中的五帝之一,号陶唐氏,传说他在主政其间曾派鲧治理水患。D.秩满,指官吏任期届满。“秩”在古代可指官吏的俸禄、官阶、品级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最初,宋神宗想要起用王安石,曾公亮大力推荐他,唐介则认为王安石难当大任,拘泥古法,不知变通,见解不切实际。B.王安石获得了宋神宗的信任支持,宋神宗力排众议,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并且同意王安石的变法主张。\nC.在讨论推行新法时,王安石建议修订泉府之法,收回财物之权,认为变法不要为异议所惑,并下令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D.吕惠卿进入京都,与王安石讨论经书的内容要旨,两人的很多看法比较一致,王安石趁机向宋神宗推荐了吕惠卿。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竟以安石参知政事,谓之曰:“人皆不能知卿,以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2)布必上疏条析,以坚帝意,使专任安石,以威胁众,俾毋敢言。14.王安石在奏对时,认为当前的治国方案应以何为先?为什么?请简要说明。【答案】10.D11.A12.C13.(1)最终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并)对他说:“人们都不(真正)了解你,认为你只知道经术(或治理天下的理论),不明白(如何处理)社会上的事务。”(2)曾布一定会上疏逐条辨析,来使宋神宗的心意坚定下来,让他一心信任王安石,并以此来威胁朝臣,使(他们)不敢再上奏。14.王安石认为应以改变社会风气、改立法令制度为先。因为社会风气不正。【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孙固回答说:“王安石的文章和德行都很好,能够胜任侍从或献纳之职。宰相要有(宰相的)气度,王安石性情偏激心胸狭隘,没有容人之量。(您如果)一定要物色贤相,吕公著、司马光、韩维都是合适的人选。依据语法结构,“甚高”是对安石“文行”的评价,“甚”是“高”的状语,“甚”和“高”不能拆分,排除AC。“贤相”作“求”的宾语,两者不可拆分,排除B。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宋代以其为当朝正宰相”错误。宋代参知政事为副宰相。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n.“王安石”“并下令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错误。结合“乃立制置三司条例司,掌经画邦计,议变旧法,以通天下之利,命陈升之、王安石领其事”分析,于是(宋神宗下令)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负责经营筹划国家大计,讨论改变旧有的法令制度,来使天下财利得到流通,命令陈升之、王安石负责这项工作。“下令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的是宋神宗,不是王安石。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竟”,最终;“知”,了解;“但”,只,仅,唯独;“晓”,明白。(2)“条析”,逐条辨析;“坚”,使动,使……坚定;“俾”,使。【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结合“变风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急也”分析,(因此)改变社会风气,(改)立法令制度,正是如今迫切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王安石认为应以改变社会风气、改立法令制度为先。结合“末世风俗,贤者不得行道,不肖者得行无道,贱者不得行礼,贵者得行无礼”分析,一个朝代的末期的社会风气,(是)贤良的人不能够实践道德、正义,品行不端的人(反而)有机会不行仁义,地位卑下的人不能够推行礼义,显贵的人(却)能够任意胡来。因为社会风气不正,所以需要先“变风俗,立法度”。参考译文:熙宁二年二月庚子日,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最初,宋神宗想要起用王安石,曾公亮大力推荐他,唐介(则)说王安石难当大任:“王安石喜爱学习却拘泥古法,不知变通,所以(他的)见解不切实际,如果让(他)处理政事,一定会有很多改变。”宋神宗问侍读孙固说:“王安石能不能做宰相?”孙固回答说:“王安石的文章和德行都很好,能够胜任侍从或献纳之职。宰相要有(宰相的)气度,王安石性情偏激,心胸狭隘,没有容人之量。(您如果)一定要物色贤相,吕公著、司马光、韩维都是合适的人选。”宋神宗不认为(唐介和孙固的话)是对的,最终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并)对他说:“人们都不(真正)了解你,认为你只知道治理天下的理论,不明白(如何处理)社会上的事务。”王安石回答说:“治理天下的理论正是用来处理社会上的事务的。”宋神宗说:“你所筹划的治国方案,把什么放在第一位?”王安石回答说:“一个朝代的末期的社会风气,(是)贤良的人不能够实践道德、正义,品行不端的人(反而)有机会不行仁义,地位卑下的人不能够推行礼义,显贵的人(却)能够任意胡来。(因此)改变社会风气,(改)立法令制度,正是如今迫切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宋神宗十分赞同这种判断。甲子日,讨论推行新法,王安石说:“周代设置泉府这一官职,通过专卖制度来抑制兼并,平衡贫富差距,使天下的财富得到调节和流通。如今想要管理财物,\n就应当修订泉府之法,来收回掌管财物之权。”宋神宗采纳了他的提议。王安石又指出:“人才不容易得到,又不容易被了解。现在让十个人管理财物,或许其中有一两个人办错事,可别有用心的议论就乘机而起。尧和众大臣共同选派一个人去治水,尚且不能避免发生失败,何况(如今)所选择使用的并不是一个人,哪里能够保证不出错?(关键)应当权衡利弊各有多少,不被别有用心的议论迷惑。”于是(宋神宗下令)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负责经营筹划国家大计,讨论改变旧有的法令制度,来使天下财利得到流通,命令陈升之、王安石负责这项工作。吕惠卿从真州推官任上任期届满入京,与王安石讨论经书的内容要旨,很多(看法)相一致,趁机对宋神宗说:“吕惠卿的才干,即使前代(杰出的)儒士也不容易胜过(他)。研究先王的治国之道而能效法运用的,只有吕惠卿一人而已。”于是((宋神宗)任命吕惠卿和苏辙共同担任检详文字之职,政事不分大小,王安石一定要和吕惠卿商议。凡是(王安石)提出建议、请求的奏章,大多是吕惠卿写的。(宋神宗)又任命章惇为三司条例官,曾布为检正中书五房公事。凡是(王安石)有奏请,而朝臣认为不妥善的,曾布一定会上疏逐条辨析,来坚定宋神宗的心意,使之一心信用王安石,并以此来威胁朝臣,使(他们)不敢再上奏。由此王安石信任曾布,仅次于吕惠卿。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各项措施,相继出台,总称为新法,颁布施行于全国。(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观拔河俗戏李隆基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噪齐山岌嶪①,气作水腾波。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奉和圣制观拔河俗戏应制张说今岁好拖钩②,横街敞御楼。长绳系日住,贯索挽河流。斗力频催鼓,争都更上筹。春来百种戏,天意在宜秋。[注]①岌嶪:高峻。②拖钩:拔河。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根据内容分析,唐朝时期拔河是流传于官方与民间场面浩大的比赛游戏。B.第一首诗第五句以形写声,用山高来形容喊声,表现拔河场面震撼人心。C.第二首三四句写角力时长绳拉住太阳、让河水奔流,夸张奇特有表现力。D.两首诗题材相同,思想感情相近,诗意彼此照应,这是唱和诗特点之一。16.这两首唐诗蕴含丰富的体育精神,请简要分析。\n【答案】15.C16.①磨炼志向:欲练英雄志。②全力争胜:须明胜负多;争都更上筹。③团结拼搏:气作水腾波。【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诗歌手法能力。C.“让河水奔流”错误,“贯索挽河流”意思是绳索拉住了河流,使河流不再流动。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内容的能力。“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意思是:参与拔河的壮士们如果想要锻炼一下自己的雄心壮志,先要明白拔河比赛有胜有负,应当全力以赴,争取胜利。这两句体现了体育“磨炼志向”“全力争胜”的精神。“噪齐山岌嶪,气作水腾波”两句写拔河壮士齐声呐喊,声音可与高山相齐,他们一起努力,发出的壮气能使河水腾起波浪。这两句写出了拔河者齐心协力的效果,体现了体育“团结拼搏”的精神。(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抗疫之战虽然取得了初步胜利,但要恢复经济、振兴国力并赢得应有的国际地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优秀的人才和建设者更要有远大的志向和坚毅的精神,正如《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明确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错误的做法,表现出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3)历代的兴亡总会引发后人的思考,请写出两句总结朝代灭亡的经验教训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士不可以不弘毅②.任重而道远③.事不目见耳闻④.而臆断其有无⑤.忧劳可以兴国⑥.逸豫可以亡身##或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注意以下字的书写:弘、臆、逸、豫。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唐朝的《步辇图》《簪花仕女图》,五代的《韩熙载夜宴图》《寒林重汀图》,宋朝的《摹张萱捣练图》《千里江山图》……①不久前,在浙江大学开幕的“\n‘盛世修典’——②‘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阶段性成果展”上,500余幅珍贵名画的等比例打印稿亮相,令人。这次展览,是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下称“大系”)③历经16年,在世界各地搜集、拍摄中国古代绘画精品的部分成果的展示。广袤无垠的山水,被世世代代的画笔反复描摹:千载轮回的四季,被南北东西的人们竞相纪颂;罗陈万象的生活,被数以万计的作品再三绘写。数千年来,中国绘画艺术以惊人的规模、成就,再现了中华大地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记录了中国社会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精神境界。“大系”还努力运用高科技手段,探索出一条让更多的民众与传世名迹“亲密接触”的新途径。通过系列短视频,“大系”项目在“学习强国”④平台科普艺术,至今已推出450余期。中国绘画史上的传世名作无不经历过各种浩劫,无数神品妙迹已然湮没于历史的烟尘中。目前,还有大量与中国历代纸质、绢质绘画紧密相关的古代壁画、雕塑、建筑等造型艺术,数字化采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依然。18.对文中①省略号②破折号③括号④引号的作用判断正确的一项()A.①列举的省略②标明副标题③注释上文④特定称谓B.①语意未尽②标明副标题③插入内容④特殊含义C.①列举的省略②强调引出的下文③插入内容④特定称谓D.①语意未尽②强调引出下文③注释上文④特殊含义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拍案叫绝源远流长期待任重道远B.叹为观止博大深邃亟待任重道远C.拍案叫绝博大深邃亟待举步维艰D.叹为观止源远流长期待举步维艰20.文中划横线的语句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答案】18.A19.B20.构成:三个分句结构相同,句式一致,分述了中国古代绘画的题材、内容。表达效果:运用排比,节奏和谐,富有气势,充分展示了中国绘画艺术所取得的惊人规模和成就,抒发了赞美、自豪之情。【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①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②破折号,表示标明副标题;③括号,表示注释上文;\n④引号,表示特定称谓。故选A。【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第一空,“拍案叫绝”,拍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叹为观止”,用来赞叹所见的事物尽善尽美,好到了极点。语境指500余幅珍贵名画的等比例打印稿亮相令人赞叹,选用“叹为观止”更合适。第二空,“源远流长”,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博大深邃”,用来形容思想和学术广博高深.多用于形容理论、学识、思想、作品等。结合上文语境看,修饰“精神境界”用“博大深邃”更妥当。第三空,“期待”,期望;等待。“亟待”,指急迫等待的意思。“亟待”强调等待的“急迫”,比“期待”表意更准确丰富。第四空,“任重道远”,子很重,路途遥远。比喻肩负的责任重大,并需要长期的艰苦努力。“举步维艰”比喻办事情每向前行进一步都十分不容易,与语境句意不符合,故应选用“任重道远”。故选B。【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构成:横线的语句,连用三个“……,被……”的句式,构成排比,分别阐述了中国古代绘画的题材、内容。表达效果:运用排比,相同的句式使句子节奏和谐,富有气势;“被世世代代的画笔反复描摹”“被南北东西的人们竞相纪颂”“被数以万计的作品再三绘写”,充分展示了中国绘画艺术所取得的惊人规模和成就,抒发了赞美、自豪之情。(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1分)21.《红楼梦》中,宝玉与宝琴、平儿、岫烟恰巧同一天生日,大家在红香圃小敞厅内摆下宴席,给宝玉等人祝寿。于是引出了一段充满诗情画意的妙文:“憨湘云醉卧芍药茵”。请你简述“湘云醉卧”的情景,并分析湘云的性格。【答案】宴席上史湘云喝醉酒,便在园中山后一块青板石凳上睡着了,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手中扇子落在地下,半被花埋,身边蜂围蝶绕,口中还唧唧嘟嘟说着酒令。湘云乐观豁达,不拘小节,无小女儿扭捏之态,而有须眉开朗豪爽的气质,从“湘云醉卧”中也可看出她的这种性格。【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的能力。\n当时姐妹几个吃了酒,唯有史湘云一会儿就不见了,姐妹几个纷纷到园子里寻找,小丫头便上来回报,说是史湘云喝多了在石头上睡着了。过后大家一看,果然见史湘云躺在一个石头上,头上枕着的是香包,而周围的芍药随着风一阵阵吹来,香气随风飘荡,芍药花瓣也四处纷飞,落在史湘云身上、头上、衣服上。这是多美的画面啊,大家都忍不住迷醉起来。史湘云醉卧芍药让各位姐妹一时间笑了起来,等到搀扶着醉在芍药中的史湘云时,史湘云嘴里还说着醉话。喝醉后卧于芍药从中,酣然入睡,梦中呓语,周围花瓣相拥,可见其娇憨可爱、不拘小节。22.请为下面的这则新闻拟出正、副标题。要求:正标题不超过15字,副标题不超过10个字。11月30日,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飞行控制团队按计划实施嫦娥五号探测器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分离。凌展4时40分,在科技人员精确控制下,嫦娥五号探测器组合体顺利分离。截至目前,探测器各系统状态良好,地面测控通信正常,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将继续在平均高度约200公里的环月轨道上飞行并等待上升器交会对接,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将择机实施月面软着陆,进行自动采样等后续工作。【答案】正标题:嫦娥五号探测器组体成功分离。副标题:将择机实施月面软着陆。【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之拟写标题的能力。题干要求拟出新闻的正、副标题,标题一般要涉及主要事件。本段新闻包括三句话。从新闻的第一句中可概括出此新闻事件的主体事件是:嫦娥五号任务飞行控制团队实施组合体分离任务;可以保留。第二句中“凌晨4时40分,在科技人员精确控制下”为状语,与主体事件关系不大,可以删除;因而第二层压缩为:探测器组合体顺利分离;保留。第三句,“探测器各系统状态良好”为事件的结果,删除;“地面测控通信正常,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将继续在平均高度约200公里的环月轨道上飞行并等待上升器交会对接”,是对“探测器各系统状态良好”的进一步补充说明和在为后边“组合体将择机实施月面软着陆”的准备工作,因而可以删掉;“组合体将择机实施月面软着陆,进行自动采样等后续工作”是“组合体”后期的工作内容,不可删掉。故可拟正标题:嫦娥五号探测器组体成功分离。副标题:将择机实施月面软着陆。四、写作(60分)23.材料一: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费孝通材料二: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习近平\n材料三: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新时代中国青年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认识世界、融入世界,在对外交流合作中更加理性包容、自信自强。“走出去”的道路越来越宽。通过留学、务工、旅游、考察等方式,中国青年以极大的热情和包容的心态,全方位、深层次了解世界、融入世界、拥抱世界,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和文明成果。——《新时代中国青年》白皮书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写一篇文章,联系自身的实际与社会现实,谈谈你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思考的是中国青年“留下来”和“走出去”的问题。第一则材料通过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告诉我们过去的乡土社会“安土重迁”,不愿“走出去”;第二则材料是习主席的话,寄望于广大青年回到农村施展才华,参加建设家乡、回报家乡;第三则材料则从我国对外开放的角度,展现中国青年“走出去”了解世界、融入世界、拥抱世界的自信和热情。当下的中国早已不是费孝通时期的封闭社会,“走出去”是必然选择,只有“走出去”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学到更先进的文化;“走出去”也更能体现我们的包容和自信,无论对于青年个人发展还是对于国家建设都大有裨益。然而“留下来”或者“回到农村”去同样值得我们的尊敬,青年利用自己的学识建设新农村,既是对家乡的回报,也是对国家建设的贡献。两种选择并不对立,它们统一于青年积极有为,对家乡、对国家的爱这一母题之下,写作是注意不要把两种选择对立起来。建议写成议论文,概述材料引出论点:不同的选择,同样的精彩。然后写青年应当参加新农村建设,回报家乡,可以举秦玥飞、黄文秀等人的例子论证;接着写青年还应当走出去,了解世界、融入世界,也让世界了解中国、爱上中国,可以举李建民通过陶瓷让世界了解中国、无数留学生学成归国等例子论证。最后论述青年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人生轨迹,无论“留下来”还是“走出去”,只要认真努力,回报社会和国家,就会获得人生的精彩。立意:1.以青春之我,创建崭新乡村。2.由家国情怀到人类关怀。\n3.回到家乡展才华,走出中国看世界。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2届高三历史第八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2届高三化学第九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2022年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2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学校高三决胜高考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2届高三语文第九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6-23 07:46:09
页数:20
价格:¥5
大小:61.36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