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5

2/15

剩余1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1-2022学年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一春季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命题学校:汉川一中命题教师:郑绍平审题学校:孝感一中考试时间:2022年4月14日1午9:00-11:30试卷满分:150分*祝考试顺利*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我国冰雪运动历史悠久,内涵深厚,为办好北京冬奥会提供了强火的精神力量。我国北方地区生活的各民族,自古以来就开展了各项与冰雪共生共存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方式,在历史发展和变迁中,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冰雪运动文化。括考占发现,我国新疆阿勒泰市发现的距今一万年左右的岩画中,出现了“脚踏滑雪板,手持单杆滑雪人”图像,并伴有一些动物形象线条,这是人类发现最早的反映滑雪运动的考古资料,新疆阿勒泰地区被学者认为是现代滑雪运动的发源地。隋唐时期雪上活动在文献中的记录更为清晰,对“滑雪板”的材质、形制有详细的说明。滑雪板的材质发主了明显变化,有的民族“以木为马,雪上还鹿”。宋代以后的滑雪运动更增添了竞技娱乐色彩,出现了拖冰凌(雪车)、堆雪人雪狮等休闲雪上活动。延续至今,成为极具民族特色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重要组成内容,如满族的雪地走、木马滑雪,鄂伦春族滑雪、皮爬犁,朝鲜族坐雪爬犁等项目,目前都发展成为少数民族传统的雪上竞技运动项目。明代以后,冰上运动发展更为专业化、多样化,满族的“靰鞡滑子”(简易冰刀鞋)大火增加了冰上活动的技术。据记载,清太祖努尔哈赤于1625年举办了多个冰上比赛项目,当时的贵族、将士争相竞赛,开展了冰上射箭、冰上武术、冰上舞蹈等活动,成为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冰上运动会”。清朝是冰上运动的黄金时期,随着满族入关,“冰靖”“冰床”等活动在中原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民间掀起了冰上活动的大潮,冰上活动的竞技性、娱乐性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我国传统的冰雪文化运动,与社会文化发展息息相关,留下了各类古籍文献、文化遗迹、珍贵文物等遗产,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是中国智息、中国精神的具象化表达。伴随着北京冬奥会的到来,以冰雪运动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与奥林匹克运动相互促进、互为融合,在国际文化交流、世界文明互鉴中迸发出新的时代风采。让我们从传统冰雪文化中汲取力量,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向世界交出一份冬季奥运会的中国答卷。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摘编自草琛《从中华传统冰雪文化中汲取力量》)材料二:冰雪运动,特别是大众冰雪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开展,当然离不开我们独特的文化传统。但纵观目前各地冰雪文化活动中的展演形式,一些冰雪体验的建筑、庙会和礼堂等,或是民俗风情、生活起居等文化内容,大多都停留在表象的展示阶段,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对冰雪文化的深度发掘和个性化展示还远远不够。对于我国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的建设来说,就是要将地域传统冰雪文化中的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内容做实,活化为涵盖思想文化、哲学价值、历史传承、文创开发、遗产保护等在内的新内涵。“活化”不是简单的“回归”和“复旧”,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对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增强传统文化基的反应活力、吸引力和生命力。首先,要唤醒地域传统冰雪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曾言,文化自觉是当今时代的要求,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且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知。传统冰雪文化通常是由身体演绎的,很少有单纯性的文字记载,当地民众对传统文化基因的记忆,能够通过实践还原冰雪场景,以最大限度保持冰雪文化的原始性。同时,要吸纳与其冰雪相关联、与其文化相融合的多方主体参与,形成治理联盟,站在大国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的角度,宣传传统冰雪文化的时代价值,提升保护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的自觉性。其次,重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空间。地域冰雪文化是以传统的农耕文化为基础的,以血缘、地缘、业缘关系为联结的文化形态,是村落乡土文化的优质资源。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泥土是乡人的生命,乡愁对中国人来说,是延绵一生的文化记忆。因此,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的开展能有效勾起村落内居民乡愁追思。传统冰雪项目的开展更多地依附于传统的节庆,对此,可重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空间,因地制宜建设乡土冰雪文化平台、冰雪陈列馆、冰雪大讲堂、冰雪民俗馆等,打造村落居民的精神家园。最后,完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保护与管理政策,打造冰雪产业。村落的传统冰雪文化与居民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相关联,通常借助庙字、祠堂、村落、建筑、生产器具等来表达文化生成的价值理念,我们应把保护、开发结合起来,地方政府要根据文物保护法制定冰雪遗产文物保护实施方案等细则,既完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保护政策,又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摘编自张铁民《活化传统,赋予冰雪文化新生命》)1.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的主体部分主要以时间为线索对我国冰雪运动文化进行了阐述,印证了我国冰雪运动的悠久历史。B.我国北方地区生活的汉民族,自古以来就开展了各项与冰雪共生共存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方式。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C.阿勒泰地区出现了“脚踏滑雪板,手持单杆滑雪人”图像,因此,该地区被学者认为是现代滑雪运动发源地。D.我国传统的冰雪文化运动各类遗产十分宝贵,它能够将中国智慧、中国精神更抽象化地展现于世界面前。2.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各地冰雪文化展演在设计上应力求立足地域传统文化,赋予地域传统冰雪文化新生命,让大众冰雪运动更为丰富。B.对我国地域传统冰雪文化建设来说,宣扬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文化传统最为重要,而且要领会其内涵精髓。C.我们对于传统冰雪文化要有文化自觉意识,要充分认识到通过当地民众对传统文化基因的记忆,以实践来还原冰雪场景的重要意义。D.地方政府要想通过冰雪产业来发展地方经济,就必须认识到村落的传统冰雪文化与居民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相关联的特点。3.结合材料,下列关于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意义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举办北京冬奥会可以增强国人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提升保护传统冰雪文化的自觉性。B.北京冬奥会可提升乡民的凝聚力,促进地域性冰雪文化建设,打造村落居民的精神家园。C.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在弘扬我国冰雪运动历史与文化传统的同时,还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D.让我们通过举办冬奥会,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向世界交出中国答卷。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5.请结合材料一中的相关内容,简要概括我国冰雪运动在发展过程中的显著特点,并作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暮鼓铁凝日落之后,天黑以前,她要出去走路。一天的时光里,她尤其喜欢这个段落。日落之后,天黑以前,是黄昏。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她穿上薄绒衣和哈伦裤,换上走路的鞋,出了家门。她有些自嘲地暗想,她要保持整体的青春感。至于下巴的松懈或者鼻梁旁边的几粒雀斑,其实无碍大局。当一个六十岁的女人敢于穿着质地柔软、裤角裹腿、裤裆却突然肥坠以模糊臀部的哈伦裤出行时,谁还会注意她脸上的雀斑呢?她走上柿子林边的这条小马路时,发现马路对面,一个老者几乎正和她齐头并进。老者拖着一把平头铁锨,铁锨和柏油路面摩擦出刺拉、刺拉的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噪音。他为什么不把铁锨扛在肩上呢?她心里有点抱怨,由不得偏过脸扫了一眼老者-这老头!她心说。路灯及时地亮起来,在她斜后方的老头停住脚,从衣兜里摸出一包烟和火柴,仿佛是路灯提醒了他的抽烟。他将铁锨把儿夹在胳肢窝底下,腾出手点着一支烟,狠狠吸了一大口。借着路灯和老头点烟的那一忽儿光亮,她看见老头的齐耳短发是灰白色的中分缝,皱纹深刻的没有表情的脸木刻一般。他咳着喘着向路边半人高的冬青树丛里吐着痰,确切地说,是向那树丛吼着痰,费力地把喉咙深处的痰给吼出来。那吼是疙疙瘩瘩、低沉粗砺的吼,犹如老旧的轮胎隆隆碾轧着碎石。她闻见一股子花椒油炝锅的白菜汤味儿,网球馆工地正在开饭。她看见一个体型壮实的工人正朝她和老头这边张望,望了一阵,就扑着身子快步朝他们走来。当他和他们相距两三米的时候,她看出这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只听他急切地高喊起来:“妈!妈!”他喊着“妈”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她下意识地扭头向后看,路上没有别人。他是在喊她吗?他错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妈?或者她竟然很像这位施工队成员的妈?这个端着空饭盆的年轻工人,就见他很确定地走到老头跟前,从他手里接过铁锨,又叫了一声“妈”,他催促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老头”低声嘟囔了一句什么,不急不火的,由着儿子接过了铁锨。她从年轻人浓重的中原口音里,听出焦急和惦记。他的头发落满了白灰和水泥粉末,接近了老头-不,应该是他的妈那齐耳乱发的颜色。那么,他没有把身穿哈伦裤的她错认成自己的妈,他是在管那老头叫“妈”;那么,她一路以为的老头并不是个老头,而是个老太太,是-妈。年轻人扛着铁锨在前,引着他的妈往一盏路灯下走,那儿停着一辆为工地送饭的“三马子”,车上有一笸箩馒头和一只一抱粗的不锈钢汤桶,白菜汤味儿就从这桶里漾出。母子二人舀了菜汤,每人又各拿两个大白馒头,躲开路灯和路灯下的“三马子”,找个暗处,先把汤盆放在地上,两人就并排站在路边吃起晚饭。她佯装在近处溜达,观察着从容、安静地嚼着馒头的这对母子,怎么看也更像是一对父子。路边的年轻人很快就把饭吃完,从地上端起妈那份菜汤递到她手上。妈吃完馒头喝完汤,拍打拍打双手,在裤子两侧蹭蹭,从肥大中山式上衣的肥大口袋里掏出两只壮硕的胡萝卜,递给儿子一只,另一只留给自己,好比是饭后的奖赏。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她看见儿子拿着萝卜,和妈稍做争执,要把自己手中那个大些的塞给妈,换回妈手里那个小一点的。妈伸出举着萝卜的手挡了挡儿子,便抢先咬下一大口,很响地嚼起来。儿子也就咬着手中那大些的萝卜,很响地嚼起来。在路灯照不到的暗处,那两根在他们手中晃动的胡萝卜格外显出小火把似的新鲜光亮,和一股脆生生的精神劲儿,让她想起在她的少年时代,夜晚的交通警察手中那发着荧光的指挥棒。会所传来一阵鼓声,是某个庆典或者某场欢宴开始了。会所的承包商早年是太行山区农民鼓队的鼓手,村里的喜事,镇上县上的赛事都少不了那鼓队。如今他将一面一人高的牛皮大鼓引进美优墅会所金碧辉煌的大堂,屏风似地竖在一侧,让擂鼓成为一些仪式的开场白,让仪式中身份最高的人手持鼓槌击鼓,如同证券交易所开市的鸣锣。她对会所的鼓声并不陌生,她和家人都在会所举办或者参加过这种仪式。虽然,和旷野的鼓声相比,圈进会所的鼓声有点喑哑,有点憋闷,好比被黑布蒙住了嘴脸的人的呐喊。但鼓声响起,还是能引人驻足的。她望望那路边的母子,他们仍然站在黑暗中专注地嚼着胡萝卜,对这近切的鼓声充耳不闻。她迎着鼓声往回家的路上走,尽可能不把自己的心绪形容成无聊的踏实。也许鼓声早已停止,她听见的是自己的心跳。世间的声响里,只有鼓声才能让她感觉到自己的心在跳。(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她穿上薄绒衣和哈伦裤,换上走路的鞋,及随后的心理描写,都表现了她面对自己的日渐衰老仍能淡然、乐观。B.对老者拖锹、抽烟、吐痰的描写,表现老者粗犷豪放、不拘小节、不修边幅的特点,为后文“她”误认做了铺垫。C.年轻人喊“妈”的情节,前后逆转,具有极强的戏剧性效果,既符合人物生存艰辛的生活实际,又发人深思。D.小说结尾她迎着鼓声回家的情节,写出她从中受到了警醒,感悟到生活应有老而不衰、不抱怨、不消沉的态度。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如儿子“从地上端起妈那份菜汤递到她手上”这一平常细节,把儿子对母亲的孝心刻画得淋漓尽致。B.小说运用暮中坚强有力、催人振奋的鼓声,烘托了母亲虽然已近暮年却仍然不屈服于现实的坚强品格,同时也使小说韵味无穷。C.母子二人衣着寒碜、饮食粗陋、工作繁重,而她却“穿上薄绒衣和哈伦裤”“要保持整体的青春感”,对比中批判了她的奢华腐朽。D.小说虽然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文字也朴素平实、简约凝练,但字里行间散发着生活的味道,传递出宝贵的精神,有极强的艺术魅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8.小说中多次写到路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9.“她”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关中事计户口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矣。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B.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C.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D.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A.关中是古代地区名,所指范围大小不一,一般泛指函谷关以西战国末秦故地。B.社稷是谷神与土神的总称。社,谷神;稷,土地神。社稷,也代指国家。C.食邑是古代君王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又称作采邑、采地、封地。D.相国是辅佐君主治理国政的最高长官。韩信死后,丞相萧何被刘邦拜为相国。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萧何在刘邦做亭长时就常帮他。楚汉战争中,萧何以丞相身份留收巴蜀,镇守关中,使刘邦有稳固的后方。B.沛公军攻入咸阳,将士们忙着哄抢财宝,萧何却收藏秦律令图籍档案,使刘邦能了解天下地形、户口等情况。C.刘邦领兵打仗,萧何镇守关中,制定法令,安抚百姓,并且能够为刘邦及时补充兵员,供应粮草。D.楚汉战争中,萧何为帮助刘邦战胜项羽,举荐了韩信;称帝后,刘邦又采用萧何的计谋杀死了谋反的韩信。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4分)(2)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4分)14.在论功行封时,刘邦是如何评定萧何功劳的?他用哪些理由说服了功臣?(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夜坐韩偓①天似空江星似波,时时珠露滴圆荷。平生踪迹慕真隐,此夕襟怀深自多。格是②厌厌饶酒病,终须的的学渔歌。无名无位堪休去,犹拟朝衣换钓蓑。[注]①韩偓(842年~923年),晚唐五代诗人,唐时曾在朝中为官,深受皇帝器重,后触怒权臣朱全忠而被贬。②格是:已是。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先仰视写远景,后俯视写近景,通过运用星、露、荷等意象描绘出一幅静谧优美的夜景。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B.颈联使用叠词技法精巧,“厌厌”“的的”两处叠词的运用强调了诗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韵律。C.尾联运用了借喻的手法表明两种不同的生活,以表明作者的心志。D.诗中表达方式多样:首联景中含情;颔联叙事与抒怀相结合;后两联融入身世之感,用语较为直白。16.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笑子路是因为“,”。(2)杜甫《登高》一诗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诗句是“,”。(3)《赤壁赋》中描写曹操吟其《短歌行》情态的句子是:“,”。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王国维认为《红楼梦》是一部▲的悲剧。其不仅有▲般的悲惨,还有如花如诗般的凄美。《红楼十二钗评传》看待红楼女子,在悲剧艺术的层面考虑得更多一些。元、迎、探、惜四位公府千金,(),四类女子富有典型意义,成为家族末世各类小姐命运之悲的集中写照。十二正册中的三位贾府媳妇,凤姐、李纨、可卿,可以说是才、德、貌▲,可谓封建世家少奶奶的艺术画廊。曾经大权在握的王熙凤,虽然可以▲、谋财害命,但在当时的现实中,她没有去违背夫妻纲常,对“国舅老爷”的奉承、对平儿的拉拢与欺凌,足见其面对丈夫和侍妾时的角色意识。她既“泼辣”也“泼醋”,小说里被揭示的这位女强人的“辛酸”值得同情。李纨是唯一居住在大观园里的少奶奶,从居所来看,与豆蔻年华的怡红快绿不同的是,稻香村颇为另类。大观园中的“稻香老农”,是牧歌式的贞节牌坊,李纨应是物欲横流之贾府中的一件清雅的装饰。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彻头彻尾如泣如诉各有所长恃强怙宠B.痛彻心扉如歌如泣各有千秋恃强逞能C.彻头彻尾如泣如诉各有千秋恃强逞能D.痛彻心扉如歌如泣各有所长恃强怙宠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有进宫墙者的闺怨,包办婚姻之下的哭诉,庶出者的身世叹惋,入空门者的绝情。B.有进宫墙者的闺怨,包办婚姻之下的哭诉,入空门者的绝情,庶出者的身世叹惋。C.有进宫墙者的闺怨,包办婚姻之下的哭诉,身世叹惋的庶出者,绝情的入空门者。D.进宫墙者有闺怨,包办婚姻之下的哭诉,庶出者叹惋身世,入空门者的绝情。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她既“泼辣”也“泼醋”,小说里被揭示的这位女强人的“辛酸”引发同情。B.她既“泼辣”也“泼醋”,小说里所揭示的这位女强人的“辛酸”值得同情。C.她既“泼辣”又“泼醋”,小说里被揭露的这位女强人的“辛酸”值得同情。D.她既“泼辣”又“泼醋”,小说里所揭露的这位女强人的“辛酸”引发同情。(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天下棉花看中国,①。新疆长绒棉因产量稀少、纤维柔长、洁白光泽、弹性良好,以及世界顶级品质等特性,长年供不应求。随着新疆棉花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种植技术的不断升级,②。2013~2014年,新疆棉花的总产量达到450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6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的18%左右。截至2020年,新疆棉花总产、单产都连续26年位居全国第一。早在2018年,③。100亩地的棉花,以前需要10个采棉工辛苦两个月,现在采棉机只需三个小时便可完成采摘。最新资料显示,新疆一台采棉机效率超过500个劳动力,采净率达到93%。21.请用两个比喻句点赞“新疆棉花”,每句不超过18个字。(5分)22.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四、作文(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易中天教授在《闲话中国人》中说,人生有三“得”,即:学习时沉得住气,成功后弯得下腰,失败时抬得起头。这三“得”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准则和必备的素质。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对上述“三得”,你有怎样的思考?请选择其中的“一得”,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一春季期中考试高一语文参考答案1.A【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B.“我国北方地区生活的汉民族”错,原文是“我国北方地区生活的各民族”;C.强加因果;D.“它能够将中国智慧、中国精神更抽象化地展现于世界面前”错,原文是“是中国智慧、中国精神的具象化表达”。2.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宣扬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文化传统最为重要”理解错误。从原文中看,“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有“地域传统冰雪文化中的”的限定,不是泛指意义的“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再者,对于“地域传统冰雪文化中的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的要求是“做实”,而不是“宣扬”。3.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向世界交出中国答卷”表述不当,无限扩展了“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意义”,原文是“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向世界交出一份冬季奥运会的中国答卷”。4.首先指出各地冰雪文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1分)接着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1分)先对如何搞好我国地域冰雪文化建设从理论高度加以论证,(1分)再分三个方面分别地进行较为具体的论证。(1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从第一段“纵观目前各地冰雪文化活动中的展演形式……大多都停留在表象的展示阶段,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对冰雪文化的深度发掘和个性化展示还远远不够”可知,材料二首先指出各地冰雪文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从第二段“对于我国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的建设来说,就是要将地域传统冰雪文化中的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内容做实,活化为涵盖思想文化、哲学价值、历史传承、文创开发、遗产保护等在内的新内涵”可知,接着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先对如何搞好我国地域冰雪文化建设从理论高度加以论证。最后,第三、四、五段分别从“首先,要唤醒地域传统冰雪文化自觉”“其次,重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空间”“最后,完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保护与管理政策,打造冰雪产业”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论证。5.①冰雪运动最早与人类生产劳动或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如最早的以滑雪作为出行方式的图像及隋唐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开展“雪上逐鹿”的狩猎活动等。②宋代以后的滑雪运动增添了竞技的娱乐色彩,如拖冰凌(雪车)、堆雪人雪狮等。③明代以后,冰上运动发展更为专业化、多样化,还举办“冰上运动会”等。(每点2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从“我国北方地区生活的各民族,自古以来就开展了各项与冰雪共生共存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方式,在历史发展和变迁中,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冰雪运动文化……”可知,冰雪运动最早与人类生产劳动或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如最早的以滑雪作为出行方式的图像及隋唐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开展“雪上逐鹿”的狩猎活动等。从“宋代以后的滑雪运动更增添了竞技娱乐色彩,出现了拖冰凌(雪车)、堆雪人雪狮等休闲雪上活动”可知,宋代以后的滑雪运动增添了竞技的娱乐色彩,如拖冰凌(雪车)、堆雪人雪狮等。从“明代以后,冰上运动发展更为专业化、多样化,满族的‘靰鞡滑子’(简易冰刀鞋)大大增加了冰上活动的技术……”可知,明代以后,冰上运动发展更为专业化、多样化,还举办“冰上运动会”等。6.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小说内容的能力。A.“面对自己的日渐衰老仍能淡然、乐观”分析错误,从“她有些自嘲地暗想……至于下巴的松懈或者鼻梁旁边的几粒雀斑,其实无碍大局”可以看出,她为自己的日渐衰老而感到惶恐和焦虑,试图用这样的方式来转移别人的注意力,让别人忽视她的衰老,可见她此时并不淡然,也不乐观。7.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C.“批判了她的奢华腐朽”过度解读,小说只是要表现母子二人的坚忍顽强,宁静平和,从容淡定,坦然乐观。8.①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如“路灯及时地亮起来”“引着他的妈往一盏路灯下走”等处对后文起到了推动作用。②为人物活动提供了背景,如“在路灯照不到的暗处”处的描写,为母子俩吃饭提供了背景。③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如“在路灯照不到的暗处”等内容,写出了母子二人在艰辛生活中仍坚强乐观的性格特点。(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物象作用的能力。物象的作用一般从人物、情节、环境以及主旨等角度分析。首先找出有关路灯的内容,分析这些内容在各方面的作用。如“路灯及时地亮起来”“借着路灯和老头点烟的那一忽儿光亮”,这让她看到“老头”抽烟和“老头”的外貌,因而误认;如“引着他的妈往一盏路灯下走”,之后她看到母子二人吃饭时的情形,由此可知,这“路灯”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推动作用,因为这路灯,情节一步一步发展下去。然后分析路灯在环境方面的作用。如“在路灯照不到的暗处,那两根在他们手中晃动的胡萝卜格外显出小火把似的新鲜光亮,和一股脆生生的精神劲儿”,表明这路灯为人物活动提供了背景。其次,母子俩在路灯照不到的暗处吃晚饭,写出了母子二人的艰辛生活,体现了二人坚强乐观的品质。9.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①故事的见证者。小说的故事都是通过“她”的所见来叙述的,这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性。②小说的线索。小说的内容通过“她”的活动贯穿起来,形成一个整体。③烘托主要人物形象。小说通过“她”对衰老的焦虑与惶恐衬托打工母亲老当益壮的坚强品格。④揭示作品主题。小说通过“她”的内心感受揭示小说关注打工者,关注底层人生活现状的主题。(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形象作用的能力。人物形象的作用可以围绕小说三要素以及主题等方面作答。从人物形象方面来看,刚出家门之时,她试图用衣着来掩饰自己的衰老,展现出对衰老的焦虑和惶恐,而路上遇到的“老头”虽已暮年却不屈服现实,这是用“她”的表现来衬托民工母亲,凸显民工母亲老当益壮的坚强。从情节方面来看,小说通过“她”的所见所闻串起整个故事,如日落之时走路,路遇民工母子,内心受到警醒,迎着暮鼓回家,所以“她”是小说的线索。路上所见都是通过“她”的所见所闻展现出来,所以她作为整个事件的见证者,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从主题方面来看,小说通过“她”的所见所感来展现外来农民工生存的艰辛,如误认民工母亲为“老头”,如看到“老头”的咳嗽和他们吃饭的情况,这些都展现出对打工者的关注,揭示了关注底层人生活状况这一主题。10.A11.B(社,土地神;稷,谷神。)12.D(“刘邦又采用萧何的计谋杀死了谋反的韩信”错,应是“吕后又采用萧何的计谋杀死了谋反的韩信”)13.(1)打猎的时候,追赶扑杀野兽、兔子的是猎狗,能够发现踪迹,指着野兽所在之处给猎狗看的是猎人。(“发”“指示”各1分,判断句式1分,句意1分)(2)希望你能推辞封邑,不接受护卫之卒,把您全部的家产财物资助军用,那么皇帝就会高兴了。(“让”“佐”“说”各1分,句意1分)14.第一问:认为功劳最大。(1分)第二问:①萧何是发号施令的人,各位功臣只是根据命令杀敌的人。②萧何全宗族几十人都追随刘邦,而各位功臣只是个别人跟随。(每点1分)【参考译文】:相国萧何,是沛县丰邑人。高祖担任亭长,萧何常常跟随身边帮助他。等到高祖起兵当了沛公,萧何做他的县丞,常常督察处理日常事务。沛公进入咸阳,将领们都争先奔向储藏金帛财物的仓库去瓜分东西,唯独萧何先入宫收取秦朝丞相、御史掌管的律令、图书,并珍藏起来。沛公做了汉王,让萧何做了丞相。项羽与诸侯的军队屠杀焚烧咸阳后离去。而汉王后来之所以能详细地知道全国各处的险关要塞,户口多少,兵力强弱,百姓们的疾苦,都是因为萧何完整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献档案。萧何又向汉王进言推荐韩信,汉王就任命韩信为大将军。汉王带兵东出,平定三秦,萧何以丞相的身份留在后方,负责收服巴蜀,镇守安抚,发布政令,告谕百姓,为在前方作战的军队供给粮食。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汉王二年,汉王与各路诸侯攻打楚军,萧何留守关中,侍奉太子,治理栎阳。制定法令、规章,建立宗庙、社稷、宫殿、县邑。每做一件事,总是奏明汉王,经汉王同意,准许实施;如果来不及禀告汉王,就根据情况酌情处理,等到汉王回来再报告。萧何在关中管理户籍人口,征集粮草,经水路运送给前方军队,汉王多次弃军败逃而去,萧何常常征发关中士兵,补充军队的缺额。汉王五年,已经消灭了项羽,平定了天下,汉王要评定功劳,进行封赏。由于群臣争功,经过一年多也没把功劳的大小决定下来。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封为酂侯,所受封的食邑很多。功臣们都说:“我们亲自身披铠甲,手执兵器作战,多的打过一百多仗,少的也经历了几十次战斗,攻破敌人的城池,夺取敌人的土地,或大或小,都有战功。现在萧何没有立过汗马功劳,只是靠着舞文弄墨发表议论,从不参加作战,封赏反而在我们之上,这是为什么呢?”高祖说:“诸位懂得打猎吗?”功臣们回答:“懂得。”高祖又问:“你们知道猎狗的作用吗?”功臣们答道:“知道的。”高祖说:“打猎的时候,追赶扑杀野兽、兔子的是猎狗,能够发现踪迹,指着野兽所在之处给猎狗看的是猎人。现在你们诸位只能奔走追获野兽,不过是有功的猎狗。至于萧何,他能发现踪迹,指出方向给你们看,是有功的猎人。况且你们只是自己本人追随我,至多不过加上两三个亲属,而萧何全部宗族几十个人都跟随我,他的功劳是不能忘记的。”群臣听了,都不敢再说什么。汉十一年,陈豨反叛,高祖亲自统率军队去平乱,到达邯郸。叛乱还没平定下来,淮阴侯韩信在关中谋反,吕后采用萧何的计谋诛杀了韩信。皇上听到淮阴侯被诛杀的消息后,派使者授予萧何相国之职,增加封邑五千户,命令五百士兵和一个都尉作为相国的卫士。大家都来祝贺,只有召平感到忧虑。召平对萧何说:“灾祸从此开始了。希望你能推辞封邑,不接受护卫之卒,把您全部的家产财物资助军用,那么皇帝就会高兴了。”萧何听从了召平的计谋,皇上果然非常高兴。15.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C项,“借喻”错,应为“借代”。原文“犹拟朝衣换钓蓑”,意思是“打算把朝衣换成蓑衣”,“朝衣”借代在朝中为官的生活,“蓑衣”借代隐逸生活。16.①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平生踪迹慕真隐”中可以看出诗人原本就羡慕那些真正的隐士,在不得志的境况下希望追寻隐逸的归宿。②对自身病痛的感伤:“格是厌厌饶酒病”表明自己精神状态不好,只借酒消愁,却又体弱多病。③对官场失意的愤懑:从“无名无位堪休去”表明诗人本受皇帝器重,现受权臣排挤而被贬,无名无位。(每点2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原文“平生踪迹慕真隐”,写作者本就羡慕那些真正的隐士,如今在不得志的境况下希望追寻隐逸的归宿,可分析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原文“格是厌厌饶酒病”,“厌厌”表现出病态,精神不振的样子,写作者已是体弱多病,只能借酒消除被贬的愁苦和伤感,可分析出“对自身病痛的感伤”;原文“无名无位堪休去,犹拟朝衣换钓蓑”,运用借代手法来表明两种不同的生活,结合注释,作者本受皇帝器重,现受权臣排挤而被贬,无名无位,透露出愤慨之情,可分析出“对官场失意的愤懑”。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7.(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2)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3)酾酒临江横槊赋诗18.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彻头彻尾:从头到尾,全部、十足的意思。痛彻心扉:形容痛直接冲击送内心的最深处。语境指《红楼梦》完全就是悲剧,应选“彻头彻尾”;如泣如诉:好像在哭泣,又像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如歌如泣:声音呜呜动人。这里形容“悲惨”,应选“如泣如诉”;各有千秋: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各有所长:各有各的长处、优点,一般多指人才而言。这里形容塑造的人物形象各有特色,应选“各有千秋”;恃强逞能:依仗强大,卖弄才干。恃强怙宠:指倚仗权势凭借宠幸作恶。这里修饰王熙凤“大权在握”,应选“恃强逞能”。19.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选填的句子对应是对贾府四位千金命运的概括,句子结构应当一致,构成排比。符合要求的是A项。20.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被”字误用,“引发同情”搭配不当;C.“被”字误用,“揭露……辛酸”搭配不当;D.“揭露……辛酸”搭配不当,“引发同情”搭配不当。21.示例:(1)新疆棉花是棉中贵族;(2)新疆棉花是白色黄金;(3)新疆棉花洁白如雪。(两个即可,一个2分,两个5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拟写比喻句的能力。首先要筛选出新疆棉花的特点“新疆长绒棉因产量稀少、纤维柔长、洁白光泽、弹性良好,以及世界顶级品质等特性”,然后根据这些特点拟写比喻句。比如新疆棉花“洁白光泽”,可以拟写出“新疆棉花洁白如雪”;“新疆长绒棉因产量稀少”可以拟写出“新疆棉花是白色黄金”。22.①中国棉花看新疆;②棉花产量也不断提高;③新疆便用采棉机采棉。(每句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前文句式“天下棉花看中国”可知应写“中国棉花看什么”,然后根据后文“新疆长绒棉因产量稀少”可知,应写“中国棉花看新疆”。第二空,根据“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种植技术的不断升级”可知,后句是前句的结果,据此推断出应写“棉花产量也不断提高”。第三空,根据“早在2018年”“现在采棉机只需三个小时便可完成采摘”可知,应填写采棉机早就在新疆使用。故填写“新疆便用采棉机采棉”。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写作指导:细审材料,可以发现它有三层意思:学习时沉得住气;成功后弯得下腰;失败时抬得起头。这三句话虽然着眼点不同,但它们都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准则和必备的素质。所谓“学习时沉得住气”,“学习”不能狭隘地仅理解为学生时代的课堂学习,还应该指提高自身素质所作的努力。“沉得住气”,不仅指学习时要屏气凝神,全神贯注,还指在取得一定成就后,能够抵挡住尘世的繁华喧嚣,在名利面前能保持初心,不负使命,奋然前行。如果写第一“得”,只要是写学习时沉得住气,如记叙学习时沉住气的表现或具体做法(如能拒绝诱惑,能心无旁骛,能放下包袱,不自暴自弃,不怨天尤人等),或论述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沉得住气的原因,阐明其意义等均可。“成功后弯得下腰”,实际是要求学生思考如何对待成功的问题,“成功后弯得下腰”可以理解为“不过分沉醉于暂时的成功而停止不前,仍需‘弯得下腰’继续前行”;或成功后不能自负、自傲,甚至功劳独揽,否则成功也是失败之母。“失败时抬得起头”,是指在人生遭遇挫折时,失意而不失志,能坦然面对所遭受的打击,它是沮丧时的自我调整,是失败时的静心反思。只要限定在“失败时”,论述为什么要“抬得起头”,或阐述如何“抬得起头”,或记叙“抬得起头”的表现均可。建议切入分45分。本次写作任务很明确,根据这三“得”中的一“得”进行立意。切不可笔墨均分,三则均写;同时,抛开三个限定语而大谈“人生要沉得住气”“做人要学会弯腰”“生活要抬得起头”等,都属于偏题,一律在30-36分打分。扣分项评定:出现错别字,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完3分为止;标点符号出现3处以上错误的酌情扣分;无标题扣2分。残篇评定: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少50个字扣1分)400字以下200字以上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只写标题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完全空白的,评0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5-19 09:13:19 页数:15
价格:¥5 大小:66.07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