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2021-2022学年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2021-2022学年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9
2
/19
剩余17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2年哈三中高三阶段检测语文试卷(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得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家们在讨论文学观念时提出过“天文”“人文”之分,并主张从“观乎天文”和“观乎人文”的联系中去寻找中国古代文学的要义和精髓,这是符合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发生实际的。他们对上古“天文”之学的描述,也得到了现代考古学和文献学的支持。无论是占卜还是祭祀,殷商时期留传的文献和考古资料无不说明,它们都是为统治者所垄断的一种进行天地人神沟通的文化,亦即“通天”的文化。这种以“通天”为核心的“天文”之学有着漫长的积累过程,体现为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重要阶段。中国古代文学观念虽发端于“观乎天文”,但周灭殷之后,在总结殷所以亡和周所以兴的历史经验中,统治者们认识到“天不可信”,只有“敬德”“保民”,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从而为社会文化的转型奠定了思想基础。而周公制礼作乐,将“以史为鉴”和“以民为鉴”作为制度文化建设的主要视点,实现了从“观乎天文”到“观乎人文”的视角转换。周初统治者们已经不再将国家的命运完全寄托于天命,而是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才是造成结果的原因。他们已经开始用“集体行为史观”代替“集体神权史观”。为了让周之子孙世世代代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周公主持制定了用于宴飨、朝会、宗庙的乐歌,即今所见《诗经》中的部分《雅》《颂》,来强化史鉴意识。周人的“民鉴”制度主要有“献诗听政”。这一制度不仅促使统治者关心国计民生,注意民意民情,同时也自觉不自觉地创造着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例如诗、曲、书、箴、赋、诵、传语等等,都在不断地丰富着、发展着。《诗经》的《小雅》尤其是《国风》正是这一制度衍生的产品。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春秋时期是一个天翻地覆的时代,文学观念也发生着急剧变化。西周末春秋初,文学的社会功用正悄然转变。春秋中叶士人登上了历史舞台,在批评天命观和天道观的基础上出现的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不朽”的价值观,将“集体行为史观”改换成了“个体行为观”,使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到个体的现实行为上来。人们可以通过“立言”来实现自身的不朽,文学不再只是维护氏族团结的纽带,或是礼乐教化的附庸,而是一项个人的独立实践活动,也是一条个体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到了春秋后期,士在社会政治生活的作用凸显,“立德、立功、立言”成为他们抗衡“世卿世禄”的法宝,传统礼乐思想被弱化。以“诗”为代表的文学俨然成为具有全方位社会功能的价值实体,成为士人们借以安身立命的重要场域,于是,一个真正属于个人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活动从此拉开了序幕。(摘编自王齐洲《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史》)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文”之学的核心就是“通天”,占卜和祭祀则是天地人神沟通的重要方式。B.周朝统治者在对国家兴亡的原因认识上,相较于殷商时期,有其历史进步性。C.当人们可以通过“立言”来实现自身的不朽时,文学观念也就开始发生变化。D.从“天文”至“人文”,文学观念的变化体现的是人的个体价值的不断凸显。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层次清晰,论述了“天文”“人文”两个文学观念的发展以及变化过程。B.文章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展的分析论述,对中国古代文明进行了反思。C.文章在论述相关文学观念时,特别注意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D.文章在论述时援引史例,表述清晰、逻辑性强,体现了学术性论文的科学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现代考古学和文献学对上古“天文”之学的描述,印证了“天文”之学的存在。B.史鉴意识和“民鉴”制度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形式,一批关注民生的作品应运而生。C.殷商时期和西周初年,文学的社会功用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服务于国家统治。D.春秋后期,中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活动随着“诗”的产生才开始发展起来。【1~3题答案】【答案】1.C2.B3.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当人们可以通过‘立言’来实现自身的不朽时,文学观念也就开始发生变化”错误。依据原文内容,“中国古代文学观念虽发端于‘观乎天文’”,在西周初年,“实现了从‘观乎天文’到‘观乎人文’的视角转换”,而后在春秋时期,“文学观念也发生着急剧变化”,综合上述信息,文学观念在西周初年就开始发生变化。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对中国古代文明进行了反思”无中生有。根据原文内容,文章并没有对中国古代文明进行反思,文章的重点是客观论述“天文”“人文”两个文学观念的发展、变化过程。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现代考古学和文献学对上古‘天文’之学的描述”错误。由原文“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家们在讨论文学观念时提出过‘天文’‘人文’之分,……他们对上古‘天文’之学的描述,也得到了现代考古学和文献学的支持”可知,对上古“天文”之学进行描述的并非现代考古学和文献学,而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家们。B.“史鉴意识和‘民鉴’制度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形式”错误。根据原文内容“周人的‘民鉴’制度主要有‘献诗听政’。这一制度不仅促使统治者关心国计民生,注意民意民情,同时也自觉不自觉地创造着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可知,创造着中国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的应是“民鉴”制度,而史鉴意识是否起到了丰富文学艺术表现形式的作用,在文中无法判断。D.“春秋后期,中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活动随着‘诗’的产生才开始发展起来”错误。中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活动在“诗”这种文学形式产生前已存在并发展,例如周公就主持制定了用于宴飨、朝会、宗庙的乐歌,同时,“诗”这种文学形式并非春秋后期才产生。故选C。(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国潮”之风兴起,并非偶然。中华文化氤氲五千年,早已凝聚成独特的东方魅力。最近这些年,这股风潮从“小众”刮向“大众”,背后更多的是国人文化自信的回归。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一代,在国家蓬勃复兴的大背景下长大,有平视世界的足够底气,在追求时尚张扬个性的同时,有强烈意愿将中国故事讲出来传出去。此外,随着消费升级,中国人的生活理念日趋成熟理性,追求更多兼顾实用属性和精神属性,符合自己审美与品质要求的“心头好”。“国潮”火爆看似偶然,其实是我国经济发展、消费升级的必然结果,这不仅是中国品牌的崛起,更是文化自信的彰显。“潮流”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使“国潮”热度不退,就应该继续保持“国货”品质不退、创意不减,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让中国元素、中国文化成为市场新热点,让中国品牌成为人们心目中“高质量”的代名词。(摘编自《保持“国潮”热度不退,品质和创意不能减》,中国经济网2021年5月15日)材料二:专家指出,在消费升级背景下,“国潮”崛起激活了中国传统文化,也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老字号品牌复兴提供了契机。不久前商务部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经商务部认定的1128家中华老字号企业中,84%的企业在2019年处于盈利状态,年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占比近50%。老字号复兴仍有广阔空间。事实上,老字号发展也面临共有难题:电商落地效果欠佳、产品更新迭代缓慢、品牌力薄弱等,亟须解决。依绍华说,要做到“长红”,老字号更要有忧患意识,在坚守的同时做好创新,注重品牌延伸,拓展经营领域,加载服务功能,增强消费者的体验价值。“老字号要将博大文化、创新科技、强大制造和广袤市场融合在一起,才不会只是一阵潮流,而成为真正引领“国潮'的品牌。”依绍华说。(摘编自《老字号变身“新国潮”,“网红”如何变“长红”?》,光明网2021年6月23日)材料三:顾名思义,新国潮拆解开来可分“新”和“国潮”两部分。新,意味着新风貌、新气象、新特点,可以是老国货重出江湖、推陈出新,当然也可以是新锐品牌另辟蹊径、标新立异。国潮则意味着这种潮流是植根本土的、民族特有的,与传统文化价值观密不可分的时尚。如果说“新”是外衣,“国”才是内核和精髓,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新国潮强势崛起,对于国货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但互联网时代,多少“网红”从一飞冲天到一地鸡毛只在旦夕之间。如何利用风口、乘势而上,让新国潮从一时红变“长红”,才是当前面临的真正难题。首先,新国潮要当得起网红,揉得进科技,秀得出颜值。相比早年间把“国潮”LOGO印在产品上,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是时髦,近年来,新国潮开辟了时尚、前沿、个性的设计风格。或是地方化的内容,加国际化表达,比如《舌尖上的中国》,把中国民间那些看起来乡土气十足的食物,拍成了充满文化内涵的纪录片;或是传统文创搭载高科技元素,包括注重品牌形象的打造,利用好直播电商这一“超级引擎”,打造跨界联名等话题和噱头。一言以蔽之,领风气之先成为新国潮发展的重要动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其次,新国潮要守得住传统,留得住初心,显得出特色。国潮产品大行其道,背后是品牌对本土文化的表达和彰显,是人们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对东方审美的日渐认可。所谓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放在品牌和产品上,亦是如此。当然,正如传统不等同于单一复古,中国元素也不一定就是龙凤呈祥。国潮特色要体现在骨子里,全方位去阐释民族经典,弘扬优秀传统,让产品的呈现贴合中国文化的底蕴。此外,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论如何发掘传统价值、设计包装、跨界营销、广蹭热度,质量永远是任何产品的生命线。在民族复兴的新长征路上,国潮崛起绝非可有可无的点缀,而应是经济发展的急先锋,社会进步的铺路石。新国潮想要永远潮下去,最终还要靠过硬的产品来打造核心竞争力,以质量和口碑赢得长远。(摘编自《“C位”抢镜,新国潮如何永远潮下去》,人民网2021年6月22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潮的兴起和火爆并非偶然,而是我国经济发展、消费升级的结果,充分彰显了国人的文化自信。B.消费升级背景下,“国潮”崛起使传统文化被激活,也有利于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老字号品牌复兴。C.新国潮是老国货重出江湖、推陈出新或新锐品牌另辟蹊径、标新立异所形成的时尚,“新”是关键。D.在民族复兴的新长征路上,国潮崛起应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为社会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国潮之风从“小众”刮向“大众”并非偶然,是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文化自信的回归使然。B.有些企业把国潮1ogo印在产品上,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是时髦,这是文化不够自信的表现。C.领风气之先成为新国潮发展的重要动力,比如新国潮开辟了时尚、前沿、个性的设计风格。D.新国潮要守住传统,留住初心,要表达和彰显本土文化,传统价值永远是产品质量的根本。6.随着消费升级,“国潮”如何保持热度不退,永远“潮”下去呢?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6题答案】【答案】4.C5.C6.①严把质量关,用过硬产品打造核心竞争力。②做好创新,领风气之先,注重品牌延仲,拓展经营领域,增强消费者体验价值。③弘扬优秀传统,诠释民族经典,彰显文化底蕴。④融合文化、科技、制造和市场等各个方面。【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C.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新国潮是老国货重出江湖、推陈出新和新锐品牌另辟蹊径、标新立异所形成的时尚”错误,概括不全。结合材料“顾名思义,新国潮拆解开来可分‘新’和‘国潮’两部分。新,意味着新风貌、新气象、新特点,可以是老国货重出江湖、推陈出新,当然也可以是新锐品牌另辟蹊径、标新立异。国潮则意味着这种潮流是植根本土的、民族特有的,与传统文化价值观密不可分的时尚”可知,“老国货重出江湖、推陈出新和新锐品牌另辟蹊径、标新立异”只是对“新国潮”的“新”作出的解释。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A.“是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文化自信的回归使然”以偏概全,国潮之风并非偶然的原因有很多,如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消费升级的必然结果。B.“这是文化不够自信的一种表现”错,把国潮1ogo印在产品上,恰恰是文化自信的表现。D.“传统价值永远是产品质量的根本”错误,曲解文意,原文是“质量永远是任何产品的生命线”。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由原文“此外,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论如何发掘传统价值、设计包装、跨界营销、广蹭热度,质量永远是任何产品的生命线。……新国潮想要永远潮下去,最终还要靠过硬的产品来打造核心竞争力,以质量和口碑赢得长远”可知,严把质量关,用过硬产品打造核心竞争力。由原文“在坚守的同时做好创新,注重品牌延伸,拓展经营领域,加载服务功能,增强消费者的体验价值”可知,做好创新,领风气之先,注重品牌延伸,拓展经营领域,增强消费者体验价值。由原文“国潮产品大行其道,背后是品牌对本土文化的表达和彰显,……国潮特色要体现在骨子里,全方位去阐释民族经典,弘扬优秀传统,让产品的呈现贴合中国文化的底蕴”可知,弘扬优秀传统,诠释民族经典,彰显文化底蕴。由原文“老字号要将博大文化、创新科技、强大制造和广袤市场融合在一起,才不会只是一阵潮流,而成为真正引领‘国潮’的品牌”可知,融合文化、科技、制造和市场等各个方面。(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天蒙山飞歌马力①天蒙山有许多很大的石头,攒聚积叠,各择其势。石质苍硬峭厉,石身横斜偃仰。有它们在,山势便极奇峻。②林麓之间,有个小村子。村前一道沟,流着浅浅的水。逢着小雪节气,出涧的水半枯。若在夏秋时令,它定该欢快地奔淌,一条银白带子拖在沟谷里。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③临水卧一块平大的白石,白石长年受水冲荡,棱角早给磨去。初冬时节,水势小了,弱了,只有石根浸水。光影不定,凹凸明暗的变化在石面上透映出来。④石上留着三个字,算是村子的名字——白石屋。这是一个“石头村”。院墙都用石块围成。这些石块,大的大,小的小,方圆薄厚也不一样,到了山里人手中,却能垒出结实的短墙,盖起周正的房子。房子的外墙没有抹灰勾缝,任那堆叠的石块显出天然的纹缕,宛如布满不规则的网格和几何图形。⑤白石屋的庄户人家,蔬落的村屋,门庭高低相依,中间皆由石板铺成的阶径连着。过去的日子里,你若有刚出锅的饭菜,惦着送给邻人尝尝,吱地一响推开半掩的栅门,就可从自家灶间跨入街坊的当院,再扯开嗓子亮亮地喊一声“来喽”,这时候碗里的热气还在升腾。⑥时下,村子里不住人,腾出老房子迎来络绎不绝的山外客。当然要有一番营构,留住原味的风俗。进了几间屋,不改旧摆设,尽是沂蒙山乡的家什:粮囤、酒瓮、水缸、蓑衣、笸箩、簸箕、耙子、织机、橱柜、锅台、床铺……铺盖大红大绿,跟墙上的年画一样喜庆。一个屋子里还有不少漂亮的剪纸。栅栏上挂数穗黄灿玉米,屋檐下吊几串红辣尖椒,南瓜、大蒜,墙根院角,随处都是。窗前长着树,胡桃、紫藤和花楸。树下摆放几盘石磨,上面的凹痕如刀刻似的。⑦“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⑧一阵歌声,冷不防冲出来。歌声很亮,尤其头一句。这《沂蒙山小调》恰是这样。音色那么亮,调门那么高,衬字衬腔那么悠长,一下子打到耳朵里,直到打到心里,很暖,襟怀也顿觉高旷。⑨这一刻,我的脑子空了,只剩下歌声。在别的地方,也能听见这首歌,可是只有在这儿听它,才够味儿!⑩歌儿好听极了!一支短小的地方性山歌,能让很多人爱听,很多人为它动情,大江南北来传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是一件平常的事。简单的歌词依着反复的曲调重叠下去,让那蕴含在其中的情感,自然得好似完全从心里深处流淌出的。⑪这首调子拉得很长的歌,先前的咏唱对象很单纯,是沂蒙风物。清亮的音调映出明秀的景色,听着听着,好像有一朵美丽的云从心底悠悠地浮升。后来又添了新的唱词,有了新的涵义。⑫这首歌虽然是小调,呈现的气象却是大的。这是表现沂蒙山人民心声的歌曲。从这歌声里,我真切地听出了鲁南地区的历史与现实。⑬如今,白石屋村口立有一块黑色石碑,碑上刻着《沂蒙山小调》。词作者阮若珊、曲作者李林的名字也已标出。他们二人都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文工团团员。抗大的分校设了十几所。一分校刚在陕北延长县建校,便东迁到山西太行山。转过年,快入冬了,校部三千多人又从太行山南麓的神郊村出发,全凭硬脚板,踏遍冀南、鲁西的盘陀山道。队伍走了四十多天,进入沂蒙山的东高庄,完成第二次东迁。一分校在敌后办学,为时七年,行迹印在沂南、蒙阴、临沭、莒南和费县的危峰窈壑中。他们在费县的时日最长。《沂蒙山小调》的诞生地,就是费县薛庄镇白石屋村的这个寻常农家院。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⑭几间屋子的布置,全照着当年的光景。战士们睡的是大通铺,灰色的被枕、衣帽放得齐整。被子是叠出棱线的,方正得像一块砖。内务打理得这般好,足见部队的纪律严明。木桌上摆着书箧、妆镜、煤油灯和针线笸箩。屋子里,空气安静,我却仿佛听见活泼的笑声,笑声中,满是战斗岁月里青春昂扬的意气。⑮一个院子里,有位穿花衣衫的女子在唱歌,又是《沂蒙山小调》!她嗓子放得开,声音响到云里去,直唱得我们屏住呼吸,满脑的想象在歌声中飞。⑯出了天蒙山,“小调”的声音一点点远去。歌声从耳边断了,却在心头连着。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段写天蒙山的石头的体积、数量、质性,形状等方面特质,衬托了天蒙山的奇峻,奠定了本文质朴苍劲的基调。B.文章第六段铺叙沂蒙山乡的家什、物产等表现了白石屋村富足喜庆、淳朴好客,尽显乡村旅游业的红火。C.文章直到第七段才写到“歌声”,貌似入题太慢,实则恰恰可见作者层层铺垫,娓娓道来之匠心。D.文章中说《沂蒙山小调》只有在沂蒙山听才够味,可见这支小调地方特色很浓,在其他地方不容易传唱。8.文章以“天蒙山飞歌”为题,作者在天蒙山听到哪些有声与无声的“飞歌”?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概括。9.请赏析文章最后两段的文字【7~9题答案】【答案】7.D8.①天蒙山各种石头的无声的飞歌、林鹿水流的欢快的飞歌;②天蒙山白石屋村邻里和谐、旅游兴旺的的飞歌;③咏唱沂蒙风物,让人心暖动情、襟怀高旷的《沂蒙山小调》;④表现沂蒙山人民心声、鲁南地区的历史与现实的飞歌;⑤抗大分校转战各地的历史飞歌。9.①正侧结合,表现了女子唱《沂蒙山小调》的清亮动人;②呼应标题,也呼应了前文“一阵歌声,冷不防冲出来”,使文章结构严谨;③用清亮动人的歌声暗示了歌咏沂蒙风物、人民生活、光荣历史的主题;④用清亮动人的歌声收束全篇,增强了抒情性,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D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项,“在其他地方不容易传唱”说法错误。曲解文意,原文“一支短小的地方性山歌,能让很多人爱听,很多人为它动情,大江南北来传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是一件平常的事”,是肯定《沂蒙山小调》在大江南北传唱。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概括的能力。概括作品内容的题目需要根据题干要求找到相应答题区间,根据关键语句的提示概括出相应内容。本题题干“文章以‘天蒙山飞歌’为题,作者在天蒙山听到哪些有声与无声的‘飞歌’?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概括”,结合“石质苍硬峭厉,石身横斜偃仰。有它们在,山势便极奇峻”“林麓之间,有个小村子。村前一道沟,流着浅浅的水。逢着小雪节气,出涧的水半枯。若在夏秋时令,它定该欢快地奔淌,一条银白带子拖在沟谷里”分析可知,作者在天蒙山听到天蒙山各种石头的无声的飞歌、林鹿水流的欢快的飞歌;结合“白石屋的庄户人家,蔬落的村屋,门庭高低相依,中间皆由石板铺成的阶径连着。过去的日子里,你若有刚出锅的饭菜,惦着送给邻人尝尝,吱地一响推开半掩的栅门,就可从自家灶间跨入街坊的当院”“时下,村子里不住人,腾出老房子迎来络绎不绝的山外客。当然要有一番营构,留住原味的风俗。进了几间屋,不改旧摆设,尽是沂蒙山乡的家什”分析可知,作者在天蒙山听到天蒙山白石屋村邻里和谐、旅游兴旺的的飞歌;结合“一阵歌声,冷不防冲出来。歌声很亮,尤其头一句。这《沂蒙山小调》恰是这样”分析可知,作者在天蒙山听到咏唱沂蒙风物,让人心暖动情、襟怀高旷的《沂蒙山小调》;结合“这首歌虽然是小调,呈现的气象却是大的。这是表现沂蒙山人民心声的歌曲。从这歌声里,我真切地听出了鲁南地区的历史与现实”分析可知,作者在天蒙山听到表现沂蒙山人民心声、鲁南地区的历史与现实的飞歌。结合“木桌上摆着书箧、妆镜、煤油灯和针线笸箩。屋子里,空气安静,我却仿佛听见活泼的笑声,笑声中,满是战斗岁月里青春昂扬的意气”分析可知,作者在天蒙山听到抗大分校转战各地的历史飞歌。【9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段落作用的能力。分析语段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此题是文章的最后两段,首先明确手法,第⑮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段,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她嗓子放得开,声音响到云里去”正面描写女子的嗓音,“直唱得我们屏住呼吸,满脑的想象在歌声中飞”是侧面描写,正侧结合表现了女子唱《沂蒙山小调》的清亮动人;呼应标题,也呼应了前文“一阵歌声,冷不防冲出来”“这一刻,我的脑子空了,只剩下歌声。在别的地方,也能听见这首歌,可是只有在这儿听它,才够味儿”,使文章结构严谨;结合“这首调子拉得很长的歌,先前的咏唱对象很单纯,是沂蒙风物。清亮的音调映出明秀的景色,听着听着,好像有一朵美丽的云从心底悠悠地浮升。后来又添了新的唱词,有了新的涵义”“这首歌虽然是小调,呈现的气象却是大的。这是表现沂蒙山人民心声的歌曲。从这歌声里,我真切地听出了鲁南地区的历史与现实”分析可知,“清亮动人的歌声”,暗示了对沂蒙风物、人民生活、光荣历史的主题的歌咏。此外,用清亮动人的歌声收束全篇,更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二、古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上(仁宗)念山林川泽,皆与民共,命自居庸以东,与天寿山相接,禁樵采,余俱弛禁。工部奏修军器,请征布漆于民,命给钞市之。上曰:“古者土赋,随地所产,不强其所无。比年如丹漆、石青之类,所司不究物产,概下郡县征之,而吏胥因以为奸。其一切禁止。”以灵璧县丞田诚为州判官,仍佐灵璧县事。诚居官廉能,抚字九年,考满,父老诣阙留之,遂有是命。以太常寺卿周讷为交趾升华府知府。讷永乐中为祠祭司郎中,请封禅,太宗不听。后以方宾荐入太常。上曰:“谀佞之人,宜置远徼,不可以玷朝行。”命翰林院严考岁贡生。上谕杨去奇曰百姓不蒙福者由守念匪人守令匪人由学校失教自今宜严试之五经四书义不在文辞之工拙但取其明理者或人材难得,即数百人中得一人亦可。召太监马骐还京,骐还未几,矫旨下内阁书敕,复往交趾办金珠。内阁复请,上正色曰:“朕安得有此言!骐在交趾,荼毒军民,卿等独不闻乎?自骐召还,交人如解倒悬,岂可再遣。”然亦不诛骐也。罢海子、西湖巡视官,上谓蹇义曰:“朕之心,苟可推以利民,虽府库之储不吝,况山泽之利哉!”用法尚宽厚,然深恶赃吏,每戒法司曰:“国家恤民,必自去赃吏始。”时有至自南京者,言徐、淮、山东民多乏食,而有司催科方急。上命杨士奇草诏蠲恤。士奇言:“不可不令户部、工部与闻。”上曰:“姑徐之,救民如拯溺,不可须臾缓。有司虑国用不足,必持不决。”因命士奇就西角门草诏。上览毕,即遣使赍行,顾士奇曰:“卿今可语部臣,朕悉免之矣。”(节选自《明史经事本末·仁宣致治》)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上谕/杨士奇曰/百姓不蒙福者/由守令匪人/守令匪人/由学校失教/自今宜严试之/五经四书/义不在文辞之工拙/但取其明理者/B.上谕杨士奇曰/百姓不蒙福者/由守令匪人/守令匪人/由学校失教/自今宜严试之/五经四书/义不在文辞之工拙/但取其明理者/C.上谕/杨士奇曰/百姓不蒙福者/由守令匪人/守令匪人/由学校失教/自今宜严试之/五经四书义/不在文辞之工拙/但取其明理者/D.上谕杨士奇曰/百姓不蒙福者/由守令匪人/守令匪人/由学校失教/自今宜严试之/五经四书义/不在文辞之工拙/但取其明理者/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吏胥,官府中负责掌管户籍、赋税相关事宜基层办事官吏,地位较低下。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B.交趾,古地区名,明永乐五年设交趾省,辖境相当今越南北部、中部地区。C.太常,九卿之一,掌管礼乐郊庙社稷事宜。后设置太常寺,文中即为此意。D.岁贡生,明清时每年或两三年由地方选送入国子监学习的生员,也称岁贡。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仁宗缩小禁止百姓在山林川泽樵采的区域,又令工部购买修造军器所用的布漆不得向民间征取,还认识到盲目强征的弊端并加以禁止。B.仁宗认为周讷是谄媚之徒,将其驱逐出朝廷,远放交趾任升华府知府,他用刑宽厚,但痛恨贪官污吏,一再告诫司法官员要严惩贪官。C.太监马骐在交趾时残害当地军民,被召回京师,仁宗严厉责备内阁明知马琪之事却仍然再次委派他前往交趾,但事后也没有诛杀马骐。D.听说百姓遭遇饥荒而官府仍催征赋税,仁宗下诏将其减免;杨士奇建议先告知户部和工部,仁宗认为数灾刻不容缓,坚持先下诏再告知。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诚居官廉能,抚字九年,考满,父老诣阙留之,遂有是命。(2)朕之心,苟可推以利民,虽府库之储不吝,况山泽之利哉!【10~13题答案】【答案】10.D11.A12.C13.(1)田诚任职清廉能干,九年来对百姓安抚体恤,任职期限已满,当地百姓赴京都请求留用他,于是有了这个任命。(2)我的心意,如果能推及百姓给他们带去好处,即使国库的储蓄也不顾惜,更何况山林川泽的收益!【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仁宗告诉杨士奇说:“百姓不能幸福生活,是因为地方官行为不端;地方官行为不端,是因为学校教养有失。从今往后应该严格考查这些岁贡生。(对岁贡生重在考查是否掌握了)五经四书的奥义,而不在文辞的工巧或笨拙,只选取其中明理的人。”“上谕杨士奇曰”,意思是仁宗告诉杨士奇说。“上”作主语,“杨士奇”是“谕”的宾语,不可断开,排除AC;“五经四书义”,意思是五经四书的奥义,“五经四书”作定语,修饰中心语“义”,“五经四书义”属于偏正结构,其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故选D。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吏胥,官府中负责掌管户籍、赋税相关事宜的基层办事官吏”错。“吏胥”为掌管簿书案牍的小吏。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信息能力。C.“仁宗严厉责备内阁明知马骐之事却仍然再次委派他前往交趾”错误。原文是“召太监马骐还京,骐还未几,矫旨下内阁书敕,复往交趾办金珠。内阁复请,上正色曰:‘朕安得有此言!骐在交趾,荼毒军民,卿等独不闻乎?自骐召还,交人如解倒悬,岂可再遣’”马骐是假托仁宗诏令寻求办金珠的差事,而非内阁主张,仁宗的话也是为自己辩白而非责备内阁。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得分点:“抚字”,体恤;“考满”,考核期满、任职期满;“诣阙”,到朝廷、赴京都;“是命”,这个任命。(2)得分点:“苟”,如果、假如;“虽”,即使、纵然;“吝”,顾惜、吝惜、吝啬。参考译文: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仁宗认为山林川泽,都应该与百姓共享,命令自居庸关以东,到与天寿山相接的区域,禁止砍柴刈草,其他地方都解除禁令。工部奏请修造军械,请求向百姓征收布漆,(仁宗)下令官府拨款购买布漆。仁宗说:“过去的土赋,根据当地物产来定,不强征当地不出产的品类。近年如丹漆、石青之类,主管官吏不去调查物产之地,一概下达郡县(向百姓)征敛,官吏趁机行奸作恶。这些全都禁止。”提拔灵壁县丞田诚担任州判官,仍然辅助办理灵璧县政事。田诚任职清廉能干,九年来对百姓安抚体恤,任职期限已满,当地百姓赴京都请求留用他,于是有了这个任命。任命太常寺卿周讷担任交趾升华府知府。周讷在永乐年间任祠祭司郎中,上书请求太宗行封禅大典,太宗没有采纳。后来因为方宾推荐进入太常寺。仁宗说:“阿谀奸佞的小人,应该安置在遥远的边境,不可以玷污朝堂班列。”命令翰林院严格考查岁贡生。仁宗告诉杨士奇说:“百姓不能幸福生活,是因为地方官行为不端;地方官行为不端,是因为学校教养有失。从今往后应该严格考查这些岁贡生。(对岁贡生重在考查是否掌握了)五经四书的奥义,而不在文辞的工巧或笨拙,只选取其中明理的人。如果人才难得,即使数百人里仅得到一人也可以。”朝廷召太监马骐回京,马骐回来没多久,就假托圣旨给内阁下命令,再次去交趾采办金珠。内阁再次请示,仁宗严肃地说:“我怎么会说这样的话!马骐在交趾,残害军民,你们难道不曾听闻吗?自从马骐召回,交趾人犹如解除了倒悬之危,怎可再次派遣?”然而也没有诛杀马骐。免去海子、西湖的巡视官。仁宗对蹇义说:“我的心意,如果能推及百姓给他们带去好处,即使国库的储蓄也不顾惜,更何况山林川泽的收益!”仁宗用刑法崇尚宽厚,但是非常憎恶贪官污吏,常常告诫司法官吏说:“国家体恤百姓,一定从铲除污吏开始。”当时有从南京来的人,说徐州、淮河流域、山东一带百姓大多缺乏食物,但是有关部门正急于催征赋税。仁宗命杨士奇草写诏书减免赋税,抚恤百姓。杨士奇说:“这事儿不能不让户部、工部知道。”仁宗说:“暂且先不急着告诉他们,救济百姓就像拯救溺水的人,不能有片刻迟缓。有关部门顾虑国家经费不足,一定迟疑不决。”于是命杨士奇在西角门草拟诏书。仁宗看后,就派遣使者携诏出京,回头对杨士奇说:“你现在可以告诉户部、工部的长官,我已经全部免除了赋税。”(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雨后郡圃行散杨万里剑池一日百周遭,雨后闲来照鬓毛。主管园林莺称意,巡行荷芙鹭宣劳。不须见我还飞去,便与移文告汝曹。一事恼人无问处,南山高是北山高。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雨后到郡圃散步,以剑池为镜自照鬓毛,由此可看出诗人的闲情逸致。B.园中莺“称意”鹭“宣劳”,两个场景互相映衬,形成一幅富有生机的画面。C.颈联中“汝曹”指的就是颔联的莺鹭,它们见人则飞,诗人内心觉得遗憾。D.尾联点明诗人雨后外出行散的原因,心有烦忧却无人能诉,只得远望高山。15.这首诗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14~15题答案】【答案】14.D15.①表达活泼风趣、诙谐幽默:诗人说莺“主管”园林,神情“称意”;鹭鸟“巡行荷斐”,有模有样;莺鹭飞走,作者内心烦恼,便“移文”询问哪座山高,诗歌处处流露出一种风趣诙谐的语调,富有生活情趣。②语言通俗易懂,善用口语入诗。诗句语言浅近明白,“不须见我还飞去”“南山高是北山高”更是直接以口语入诗,质朴易懂。【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的能力。D.“心有烦忧却无人能诉,只得远望高山”错误,“一事恼人无问处'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紧承上联,指莺鹭飞走,想询问它们南北二山谁更高而不得,这是作者风趣的表达。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语言特色的能力。语言特色一般从这几个方面考虑:遣词造句、艺术手法,语言风格,语言的地域色彩、语体色彩。本诗主要从语言风格、语体色彩角度入手。表达活泼风趣、诙谐幽默:“主管园林莺称意,巡行荷芙鹭宣劳”句意是:黄莺因为能够成为园林的主管而随心称意,白鹭飞上飞下巡视荷花,迫切地炫耀自己的功劳。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诗人在雨后郡圃散步时的所见所闻。“一事恼人无问处,南山高是北山高”写诗人内心烦恼,但是无人可诉,于是开口询问青山,你们是南山高还是北山高啊。流露出一种风趣诙谐的语调,富有生活情趣。语言口语化:“剑池一日百周遭”写诗人一天绕着郡圃走很多遭;“不须见我还飞去”写鸟儿见到园中有人就迅捷飞去这些句子通俗易懂,具有口语化色彩。(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蜀道难》中,通过对行人艰难行走时的细节描写,从侧面展现蜀道险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白居易《琵琶行》中多次写到“月”,其中用“月”表现作者在客人离去时内心凄凉愁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用“月”来烘托琵琶女在商人离开后凄凉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3)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不忘初心,方能在困境中收获内心的平静。对此,中国的传统经典多有表现,如面对锦衣玉食的“同舍生”,宋濂没有表现出羡慕之情,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题答案】【答案】①.扪参历井仰胁息②.以手抚膺坐长叹③.别时茫茫江浸月④.绕船月明江水寒⑤.以中有足乐者⑥.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扪”“胁”“膺”“奉”。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我们为什么要探索其他宜居星球?其中一个原因是,对我们来说地球变得太小了。在过去二百年中,地球人口以指数级增长,每四十年就会翻一番。如果按这样的速度增长,到2600年,地球上的人类将____,电力消耗也将让地球变成“炽热”的火球,形势__________。为了避免这样的世界末日,最好的方法就是移民到太空。有人会问,这能够实现吗?实际上,今天的情况与1492年的欧洲的情况在某种程度上有相似之处。当时的人们坚信,哥伦布的探险注定是_________的。然而,他发现了新世界,并且新发现对旧世界带来影响:新世界成了那些被剥夺权利地位、走投无路的人的乌托邦。所以,人类向太空的拓展,将彻底改变人类的未来,甚至会决定人类是否还有未来。它虽然不会解决地球上任何_______的问题,但它将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全新视角,让我们着眼于更广的空间,而不是拘泥于眼下。当进入太空时,我们会找到外星生命,还是我们始终在宇宙中踽踽独行?我们知道,生命在地球上是自然而生的,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后,实现了与地球资源的高度契合。因此,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星球上,生命的存在也必定是可能的。()17.依次填大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重足而立如履薄冰徒劳无益迫在眉睫B.摩肩接踵岌岌可危徒劳无功迫在眉睫C.重足而立岌岌可危徒劳无益迫不及待D.摩肩接踵如履薄冰徒劳无功迫不及待18.下列句中引号的用法和文中划波浪线句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像这种奉行本本主义、不懂得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论家”越少越好。B.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障壁”太难了。C.从山脚向上望,只见许多火把排成“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D.眼前的景象不禁令人想起杜甫的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假设,生命会在某处存在,虽然这种可能性极小,因为宇宙是无限的。B.由于宇宙是无限的,所以我们还是可以假设,生命会在某处存在,虽然这种可能性极小。C.虽然这种可能性极小,但由于宇宙是无限的,所以我们还是可以假设,生命会在某处存在。D.因为宇宙是无限的,所以生命会在某处存在的可能性尽管极小,但我们还是可以假设的。【17~19题答案】【答案】17.B18.C19.C【解析】【分析】【17题详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1)重足而立:形容非常恐惧。摩肩接踵:形容人很多,很拥挤。语境“如果按这样的速度增长”是说地球上的人很多,应用“摩肩接踵”,排除AC;(2)如履薄冰:形容非常谨慎、小心翼翼的样子。岌岌可危:形容十分危险。语境用于指“形势”,应用“岌岌可危”,排除D;(3)徒劳无益:没有一点儿好处或成效。徒劳无功:白费力气没有成就或好处。语境强调没有“成就”,应用“徒劳无功”。(4)迫在眉睫:形容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形容心情急切。语境用于形容“问题”,应用“迫在眉睫”。故选B。【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炽热”的引号表示强调。A.科举语境“不懂得理论联系实际”,引号表讽刺、反语;B.“厚障壁”并非实指厚厚墙壁,而是虚指父子间存在厚厚隔阂,引号的作用是表述特定含义。引号表特殊含义;C.“之”的引号,有突出强调火把的形状的作用,与原文一致;D.引号表引用。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和情境补写的能力。A.“虽然这种可能性极小,因为宇宙是无限的”逻辑混乱,所以排除;B.“由于宇宙是无限的,所以我们还是假设,生命会在某处存在”因果关系牵强,所以排除;C.“这种可能性”是对上文内容的概括,与上文衔接最紧密;D.逻辑不通顺,所以排除。故选C。(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每天健康的饮食离不开蔬菜和水果。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每人每天应吃300到500克蔬菜。但事实上,摄入量不足、种类单一是常态。为解决这些问题,①_________。“3”指的是3两叶菜类食物,主要为绿叶蔬菜,包括小白菜、油菜、卷心菜等。“2”指的是2两其他蔬菜,但不包括土豆、藕等淀粉含量较多的食物。若一定要吃这类食物,要适当减少主食量,避免摄入过多能量。②_________,包括香菇、金针菇、海带等。菌藻类食物含有蛋白质、胡萝卜素、锌、硒和碘等物质。按“321蔬菜模式”进餐,全天可摄入12到13克膳食纤维,再加上谷薯类食物中的膳食纤维,这样较容易达到膳食纤维的推荐量,③_________。水果也有它独特的功用。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水果对维护肠道健康,提高免疫力,降低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风险都具有重要作用。但需提醒的是,水果与蔬菜的营养成分相近,都含有维生素C和矿物质,但在含量上有一定的差别。水果中只有鲜枣、山楂、柑橘和猕猴桃等含维生素C较丰富,其他水果所含的维生素C和矿物质都比不上蔬菜。如果光吃水果则起不到充分地补充营养的作用。营养专家建议,每天应以400到500克的新鲜蔬菜为主,再适当地吃100到200克水果,作为营养上的辅助。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1.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20~21题答案】【答案】20.①每天吃蔬菜可遵循“321模式”②“1”指的是1两菌藻类食物③可满足正常人每天的需要21.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水果对维护健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水果的营养含量从整体上低于蔬菜,所以饮食上水果不能替代蔬菜。【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前文“为解决这些问题”可推测出①中所填内容应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后文“‘3’指的是3两叶菜类食物……”“按‘321蔬菜模式’进餐……”等内容可知,填入内容是关于吃蔬菜的模式,而且是321模式。故可填入“每天吃蔬菜可遵循‘321模式’”。第二空,根据前文“‘3’指的是3两叶菜类食物”“‘2’指的是2两其他蔬菜”可知,②中填入内容应是关于“1”的内容,而根据后文“菌藻类食物含有蛋白质……”可知,“1”是指每天吃1两菌类。故可填入“‘1’指的是1两菌藻类食物”。第三空,从前文“但事实上,摄入量不足、种类单一是常态”可知,此段文字主要是解决蔬菜摄入量不足的问题,而③中所填句子是总结段意,经过上文所采取的措施,应该是解决了蔬菜摄入量不足的问题,也就是满足了正常人的需要。故可填入“可满足正常人每天的需要”。【21题详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第二段共六句话。第一句是总说,强调水果有功效;第二至五句则是分说,水果的具体功效,可提炼出关键信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水果具有重要作用”“水果的营养含量从整体上低于蔬菜”“如果光吃水果则起不到充分地补充营养的作用”等。第六句为总结内容,强调水果可作为营养上的辅助。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因为水果的营养含量从整体上低于蔬菜,所以光吃水果起不到充分地补充营养的作用,这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再根据题干“使用包含转折、因果关系的句子”的要求,只要再分析出句间的转折关系,最后使句意表达通顺即可,还要注意字数要求。故可以压缩为: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水果对维护健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水果的营养含量从整体上低于蔬菜,所以饮食上水果不能替代蔬菜。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淀粉是粮食最主要的成分,通常由农作物通过自然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生产,这是科学常识。而2021年9月,中国科学家宣布首次实现了以二氧化碳为原料,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直接人工合成淀粉的成果,相关成果9月24日由国际期刊《科学》在线发布。材料二:2021年4月春霖学校校长郭某在某杂志上发表论文《熟鸡蛋变成生鸡蛋——孵化雏鸡的实验报告》称,通过“特异学生”的“意念和能量传播”,能使熟鸡蛋返生,然后正常孵出小鸡,这一违反常识的论文一经刊出,立刻引起舆论哗然。常识的重要不言而喻,我们生活在常识中,有时却常有反常识的现象出现。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常识的看法。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22题答案】【答案】例文:反常识才是新的常识在日常生活中,常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却常有反常识的现象出现,所以我们越来越觉得,在今天,反常识才是新的常识。很多时候,显而易见的论断和方案,会被现实证明是错误的。所谓“常识”,一般被理解为普通知识,也就是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心智健全的成年人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当然也指从事各项工作以及进行学术研究所需具备的相关领域内的基础知识。事实上,很多今天在我们看来是“常识”时,最初都是“反常识”。这种循环往复的过程,常常在历史中上演,甚至还上演了许多悲剧,比如哥白尼的学生布鲁诺,因为发展了“日心说”,提出“宇宙无限说”等,被教会处以火刑,烧死在罗马的百花广场。1998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年,有“小世界网络之父”之称的邓肯·瓦茨和他的老师史蒂夫·斯托加茨提出了“小世界网络”理论。邓肯·瓦茨指出,常识的矛盾在于,它既能帮助我们理解世界,也会削弱我们的理解能力。特别是对于充满着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社会经济系统而言,往往并不“易见”其真实面貌。当我们根据自己的个人经验慎重地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时,也往往与真实情况相去甚远,甚至完全相反。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利用好对于已发生之事的认识和经验,为现在的认知和决策提供依据呢?邓肯·瓦茨的答案就是“反常识思维”。当然,反常识不是事事反常识,而是在尊重事实,追求真理的基础上打破惯性思维,突破认知边界,从而认清真相或寻求突破。自古怀疑是成功的一个关键部分。因为没有怀疑,尽信“常识”则会压缩自己的思想认识,使人固步自封,只能追溯前人的辉煌,而无法种植后人的绿荫。福尔摩斯曾说:“把一切可能的都去掉,剩下的最后认为不可能的往往就是事情的真相。”华夏先辈也说:“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这些,如果你不大胆去想,去质疑,怎么能够打破先人的桎悎呢?所以我说“反常识才是新的常识”,只有怀疑,实践,创新才能让我们在未来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一味的相信“常识”,只会让我们原地踏步,所以请大家拿着“大刀”砍向荆棘,让“常识”常新。【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审题】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非常明确,要求考生“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常识的看法”。作文材料有两则,均为反常识现象,所以考生写作的重点应是对待“常识”的“反常识思维”。所谓“常识”,一般被理解为普通知识,即社会对同一事物普遍存在的日常共识。但很多时候,显而易见的论断和方案,会被现实证明是错误的,而且很多今天在我们看来是“常识”时,最初都是“反常识”,比如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所以作文内容要在不否定“常识”意义的基础上,提倡“反常识”意识,鼓励读者追求真理。【立意】1.尽信“常识”不如无“常识”;2.“反常识”应是“新常态”;3.让“常识”离开“迷信”的安乐窝。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验收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九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2022届高三一模试题理综生物(Word版带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2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5-18 10:01:05
页数:19
价格:¥5
大小:60.07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