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2届高三地理4月模拟考试试题(Word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3

2/13

剩余1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赤峰市高三年级4·20模拟考试试题文科综合2022.4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浙江省宁波市韩岭村地处东钱湖南岸,被誉为“浙东第一古街”,是东钱湖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韩岭村距现代化大都市宁波市区约20公里,是宁波市区连接象山港的重要交通枢纽和水陆转运中心,但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附近集镇道路的修通,韩岭水运中转站的作用逐渐消失。下图为韩岭村不同历史时期发展状况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宋朝时期韩岭村空间分布特征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地形B.土壤C.气候D.河流2.从宋朝到明清时期韩岭村空间分布特征演变的主要原因是韩岭村的()A.村落位置B.村落功能C.村落等级D.村落景观3.韩岭村未来应着重发展的产业类型是() A.高新技术产业B.出口创汇农业C.乡村休闲旅游D.商业集散中心【1~3题答案】【答案】1.D2.B3.C【解析】【1题详解】20世纪50年代前,韩岭村距现代化大都市宁波市区约20公里,是宁波市区连接象山港的重要交通枢纽和水陆转运中心,根据韩岭村不同历史时期发展状况地图,观察发现宋朝时期聚落沿河流分布,原因是河流当时交通运输的主要枢纽,所以影响韩岭村空间分布特征的主导区位因素是河流,D正确;整个河谷平原地区地形相对平坦,但韩岭村的聚落只沿着河流分布,所以地形不是主导区位,A错误;土壤对聚落的影响在材料中没有能够体现,B错误;该地气候差别不大,不能成为影响聚落布局的因素,C错误。故选D。【2题详解】宋朝到明清时期韩岭村空间分布特征是聚落面积扩大,往河流两侧延伸。由于韩岭村是宁波市区连接象山港的重要交通枢纽和水陆转运中心,基于韩岭村这样一个独特(交通枢纽和水陆转运中心)的村落功能,所以随着时间的发展,聚落面积扩大,ACD错误,B正确。【3题详解】韩岭村距现代化大都市宁波市区约20公里,又曾经是宁波市区连接象山港的重要交通枢纽和水陆转运中心,所以韩岭村应因地制宜,利用其历史文化沉淀,和区域位置,未来应着重发展的产业类型应该是乡村休闲旅游,C正确。高新技术产业需要有人才优势区位,A错误;出口创汇农业又称外向型农业。它指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专门生产出口创汇产品与加工各种适销对路的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和水果、花卉等产品的一种“贸工农”外向型农业。创汇农业的标准是:具有规模化的出口生产基地和相应的急冻保鲜、精深加工企业,形成高技术、新品种、多种类的种养、保鲜、加工、包装一体化,出口创汇能力强的农业生产体系,韩岭村不符合这样的条件,B错误;商品集散中心需要有较好的物流体系和交通基础设施,大面积的仓储空间,韩岭村主要以河流运输为主,缺乏现代化的运输基础,D错误。故选C。【点睛】影响聚落形成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有:一、自然因素:1、地形2、降水3、气温4、水源;二、社会因素:1、交通,2、政治、军事、宗教,3、农业生产方式等。其中河流对聚落的影响主要是提供水源和交通运输,因此在有河流分布的地区,聚落一般沿河流分布。 汉堡港是德国最大的港口,也是欧洲第二大集装箱港。本港主要进口货物为煤炭、矿石、木材等,出口货物主要有机器及零件、水泥、钢铁等,货物运输量巨大。汉堡港共有陆域土地面积5049km2,目前已使用3403km2,占可利用陆域土地面积的67%。下图为德国汉堡港口城市空间发展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联系汉堡港各港区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A.铁路运输B.管道运输C.航空运输D.公路运输5.汉堡港口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可能会()①加大交通组织难度②缓解港口与城市用地紧张③加快第三产业发展④避免港口与城市相互干扰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4~5题答案】【答案】4.A5.C【解析】【4题详解】根据材料“本港主要进口货物为煤炭、矿石、木材等,出口货物主要有机器及零件、水泥、钢铁等,货物运输量巨大”,可知各港区之间运输的货物体积大,重量大,运输量巨大,因此联系各港区的主要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A正确;管道运输适合运输石油、天然气等液体或气体货物,B错误;航空运输运量小,而且各港区之间距离近,不适合选择航空运输,C错误;公 路运输运量小,不适合选择公路运输,D错误。故选A。【5题详解】结合材料读图分析,各港区之间货物运输量巨大,会加大交通组织的难度,①正确;“汉堡港共有陆域土地面积5049km2,目前已使用3403km2,占可利用陆域土地面积的67%”,可知该发展模式不能缓解港口与城市用地紧张,②错误;依托港口发展的产业主要是第二产业,不利于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③错误;港区和集群和城区相分析,避免了港口与城市相互干扰,④正确。故选C。【点睛】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总的来看,公路适合小批量货物、中短途运输,价格较铁路贵,较航空便宜;铁路适合长途运输,价格便宜,速度快,也更安全;航空速度最快,适合高附加值和对时间要求严格的货物;水运价格低、速度慢,且只能在靠近水的地方使用,有较大限制;管道多用于运输气体和液体。在所有气象要素中,太阳辐射对建筑能耗的影响最为显著。对北京市(绝大部分位于39°~40°N)而言,主要考虑不同建筑朝向的太阳辐射对建筑夏天隔热和冬天保温的影响。下图为北京市某地2010年不同建筑朝向月太阳辐射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南向太阳月辐射量在12月、1月最强是因为()A.白昼时间较长B.正午太阳高度较低C.晴天日数较多D.正午太阳高度较高7.夏季建筑隔热的重点是()A.屋顶等水平面B.西向建筑墙面C.东向建筑墙面D.南向建筑墙面8.冬季应加大集热设计的建筑朝向是()A.东向B.西向C.南向D.北向 【6~8题答案】【答案】6.B7.A8.C【解析】【6题详解】由材料信息“北京市(绝大部分位于39°~40°N)而言,主要考虑不同建筑朝向的太阳辐射对建筑夏天隔热和冬天保温的影响”可知,图中南向太阳月辐射量在12月、1月最强是因为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较低,南向建筑太阳光线与的夹角较大,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较大,D错误,B正确。12月、1月北京白昼时间较短,A错;与晴天日数关系不大,C错误。故选B。【7题详解】由材料信息“北京市(绝大部分位于39°~40°N)而言,主要考虑不同建筑朝向太阳辐射对建筑夏天隔热和冬天保温的影响”结合读图可知,图中夏季水平面月太阳辐射量最多,所以屋顶等水平面隔热是重点,A正确,BCD错误。故选A。【8题详解】由第1题分析可知,冬季南向建筑太阳月辐射量最强,所以应加大集热设计的建筑朝向是南向,C正确;东向、西向、北向建筑太阳月辐射量较小,AB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不易理解的地方在于墙体是直立面,正午太阳高度变大,墙体与太阳光线间的夹角会变小。对北京市(绝大部分位于39°~40°N)而言,太阳直射点位于5°S与北回归线之间时,墙体与正午太阳光线的夹角会小于水平面与正午太阳光线的夹角。喀斯特坡地森林植被立地条件差,其森林植被恢复问题一直为学术界与自然保护、公园管理等部门所重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坡地所选育的乔木树种应该()A.耐渍涝B.耐强光C.耐盐碱D.耐贫瘠10.坡地适宜栽种乔木的地形部位是()A.石坑B.石脊C.石坡D.石柱11.能够提高坡地人工造林成活率措施是()A.引水灌溉B.修鱼鳞坑C.客土覆盖D.修筑梯田【9~11题答案】【答案】9.D10.A11.B【解析】 【9题详解】喀斯特山区土壤营养元素缺乏,土层浅薄,岩体裂隙发育,漏斗发育,地表干旱严重;喀斯特山区山多坡陡的地表结构,加剧了斜坡体上水、土、肥的流失和土地石漠化的发生。因此,只能适应一些耐贫瘠的树种,故选D。【10题详解】山多坡陡的地表结构,斜坡体上水、土、肥的流失严重。石坑洼地能够截留部分水土,适宜乔木的生长,A正确;石脊即石芽,石隆起的石质地貌,无法栽种乔木,B错误;石坡坡度大,岩石裸露土壤很薄,无法种植,C错误;石柱上无法种植乔木,D错误。故选A。【11题详解】喀斯特山区地表水缺乏,无法引水灌溉,A错误;鱼鳞坑整地多用于水土流失较重的山地,在较陡的山坡上,有序地挖掘半月形坑穴,这些坑穴呈品字形交错排列,状若鱼鳞,因此被称为鱼鳞坑,具有拦截地表径流(蓄水)、减轻水土流失,保水保土保肥的功能,B正确;坡地上客土覆盖存留不住,水土流失严重,C错误;喀斯特山区石质地貌,修建梯田难度较大,D错误。故选B。【点睛】鱼鳞坑是在较陡的山坡上,有序地挖掘半月形坑穴。这些坑穴呈品字形交错排列,状若鱼鳞,因此被称为鱼鳞坑。在被冲沟切割破碎的坡面上,坡度一般在15°~45°之间,或作为陡坡地(45°)植树造林的整地工程。由于不便于修筑水平的截水沟,于是采取挖坑的方式分散拦截坡面径流,控制水土流失。挖坑取出的土,在坑的下方培成半圆的埂,以增加蓄水量。同时,可将树植在坑中,便于更好地保持水土。这是工程措施(修坑)和生物措施(植树)相结合。具有拦截地表径流(蓄水)、减轻水土流失,保水保土保肥的功能。鱼鳞坑整地多用于水土流失较重的干旱山地及黄土地区。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二、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跳台滑雪比赛对场地和气象条件都有严格的限制。滑雪大跳台和标准跳台的落差分别为136米和115米;正式跳台滑雪比赛需要将风速控制在3米/秒以下。天然积雪经过两周或者更长时间就会老化成类似砂糖状颗粒疏松的结构。天气状况复杂多变,为了应对高温融雪的特殊情况,除了需要储备雪,还需要撒盐硬化雪质。人造雪不仅成本高,而且对气温条件、技术条件等要求极为苛刻。 被称为“雪如意”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40.91°N,115.47°E)是北京冬奥会张家口分赛场古杨树场馆群的控制性工程。“雪如意”雪上项目比赛对人工造雪依赖比例比较大。下左图为“雪如意”所在地区地形图(单位:米),下右图为“雪如意”所在地区月平均风频和风速图。(1)分析地形对“雪如意”建设成本产生的影响。(2)说明“雪如意”雪上项目比赛对人工造雪依赖比例比较大的原因。(3)推测大量使用人造雪对当地地下水产生的不利影响,并说明判断的理由。(4)列举两项“雪如意”在赛后可以开发利用的体育项目。【12题答案】【答案】(1)有利影响:①除东南方向外三面环山,有利于挡风(风力小),无需新建挡风设施,降低施工成本;②依山而建,充分利用坡地地形,减少工程量,降低建设成本。不利影响:地形相对高差较大,施工物资运输量大、难度高,运费成本高。(2)①天气具有多变性,人造雪可以减轻或消除不利天气条件带来的负面影响(人造雪可以保障赛道积雪厚度);②天然积雪易老化,难以保证比赛期间积雪质量(人造雪质量好,能保障比赛期间赛道的积雪质量);③气温较低且持续时间长,适合人造雪,天气条件优越;④人造雪技术要求较高,技术保障度高;⑤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较大,资金充足。(3)影响:提高地下水含盐量,地下水水质变差。判断理由:①含盐的人造雪在太阳辐射影响下升温融化成含盐的地表水;②盐类物质随地表水下渗进入含水层,提高地下水含盐量,造成水质变差。(4)赛后可开发利用项目:①承办比赛;②赛事培训;③休闲体育;④体育锻炼。【解析】【分析】本大题以“雪如意”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为背景材料,涉及地形、气候对跳台滑雪中心 的影响和赛后比赛场地的开发利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看图可知,“雪如意”所在地区地形三面环山向东南方向敞开,正式跳台滑雪比赛需要将风速控制在3米/秒以下,由风速图可以看出,当地风速较大,尤其是冬季的西北风风速大,除东南方向外三面环山,有利于挡风,使风力变小,无需新建挡风设施,降低施工成本;“雪如意”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依山而建,充分利用坡地地形,减少工程量,降低建设成本。滑雪大跳台和标准跳台的落差分别为136米和115米,地形相对高差较大,施工物资运输量大、难度高,运费成本高。【小问2详解】依据材料可知,“雪如意”雪上项目比赛对人工造雪依赖比例比较大是因为天气状况复杂多变,为了应对高温融雪的情况,人造雪可以保障赛道积雪厚度,减轻或消除不利天气条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天然积雪经过两周或者更长时间就会老化成类似砂糖状颗粒疏松的结构难以保证比赛期间积雪质量,人造雪质量好,能保障比赛期间赛道的积雪质量;当地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且持续时间长,适合人造雪天气条件优越;人造雪技术条件要求极为苛刻,技术要求高,而我国的技术保障度高;人造雪成本高,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较大,资金充足。【小问3详解】为了应对高温融雪需要撒盐硬化雪质,含盐的人造雪在太阳辐射影响下升温融化成含盐的地表水,盐类物质随地表水下渗进入含水层,提高地下水含盐量,造成水质变差。【小问4详解】“雪如意”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是按国际标准修建的跳台滑雪比赛对场地,在奥运比赛后可以继续承办各种国际国内的重大赛事;也可以作为各大赛事的培训基地;同时可以开展旅游休闲体育和用作体育锻炼的场馆等用途。1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因流水造成的沟谷侵蚀是黑土区坡耕地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流水侵蚀造成的侵蚀沟按照发展状态可以分为发展沟(即指沟底还能继续下切侵蚀的沟谷)和稳定沟(即指沟底不能继续下切侵蚀的沟谷)。下图是我国东北某村1968年和2018年黑土坡耕地侵蚀沟分布图。 (1)描述图示区域从1968年到2018年黑土坡耕地侵蚀沟演变特点。(2)说明单个侵蚀沟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3)分析大量侵蚀沟对黑土区坡耕地造成的危害。(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问题①:比较不同发展状态侵蚀沟防治重点的差异。问题②:说明“治沟先治水,治水先护坡”的必要性。【14题答案】【答案】(1)①数量增多(密度增大);②长度延长;③分布范围扩大;④部分地区呈现集中连片发展趋势。(2)①溯源侵蚀(向源侵蚀)造成沟头不断后退,侵蚀沟不断延长;②下切侵蚀(下蚀)造成沟底高程不断下降,侵蚀沟不断加深;③侧向侵蚀(侧蚀)造成沟岸(沟壁)坍塌,侵蚀沟不断加宽。(3)①切割坡耕地,造成耕地碎片化;②加剧坡面径流流失,减少下渗,造成土壤缺水;③表层黑土随坡面径流流失,造成黑土层厚度减薄;④造成土壤养分随坡面径流流失,造成土壤肥力下降。(4)问题①:①针对处于发展中状态的侵蚀沟:最大限度制止侵蚀沟下切侵蚀,防止侵蚀沟进一步加深;②针对处于稳定状态的侵蚀沟:最大限度制止侵蚀沟沟壁后退,防止侵蚀沟进一步加宽。问题②:①流水侵蚀、搬运是造成侵蚀沟发展的重要地质作用,治沟必须先降低流水对侵蚀沟的侵蚀能力;②沟谷水流主要由坡面径流汇聚而成,通过护坡可以拦截到达坡面的雨水并促 进下渗,减少汇入侵蚀沟的水流量,可以降低沟谷水流对侵蚀沟的侵蚀能力。【解析】【分析】本题以黑土区坡耕地退化为背景材料,考查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河流地貌的发育、水土流失的危害和治理措施,学科素养上体现了对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的考查。【小问1详解】根据1968年和2018年黑土坡耕地侵蚀沟分布图对比可知,1968-2018黑土坡耕地侵蚀沟数量增多(密度增大),同一位置的侵蚀沟,长度延长,部分地区呈现集中连片发展趋势。原来没有侵蚀沟的地方也出现侵蚀沟,所以分布范围扩大。【小问2详解】流水对坡面的侵蚀分为下切侵蚀、溯源侵蚀、侧蚀,单个侵蚀沟不断扩大,是同时存在这三个方面的侵蚀,溯源侵蚀(向源侵蚀)是造成沟头不断后退,所以侵蚀沟不断延长;下切侵蚀(下蚀)造成沟底高程不断下降,侵蚀沟不断加深,侧向侵蚀(侧蚀)造成沟岸(沟壁)坍塌,侵蚀沟不断加宽。因此,在侧蚀、溯源侵蚀、下切侵蚀的作用下,单个侵蚀沟不断的扩大。小问3详解】大量侵蚀沟,导致原来连片的耕地被切割,造成耕地碎片化;侵蚀沟形成后,更利于汇集坡面径流,所以加剧坡面径流流失,减少下渗,造成土壤缺水;由于坡面侵蚀加剧,所以表层黑土随坡面径流流失,造成黑土层厚度减薄,土壤养分也随坡面径流流失,造成土壤肥力下降,黑土退化。【小问4详解】问题①:侵蚀沟按照发展状态可以分为发展沟(即指沟底还能继续下切侵蚀的沟谷)和稳定沟(即指沟底不能继续下切侵蚀的沟谷),针对发展沟(即指沟底还能继续下切侵蚀的沟谷),需要最大限度制止侵蚀沟下切侵蚀,防止侵蚀沟进一步加深;针对处于稳定状态(即指沟底不能继续下切侵蚀的沟谷)的侵蚀沟,不能继续下切则会侧蚀和溯源侵蚀,所以需要最大限度制止侵蚀沟沟壁后退,防止侵蚀沟进一步加宽。问题②:治沟先治水的必要性:流水侵蚀、搬运是造成侵蚀沟发展的重要地质作用,治沟必须先降低流水对侵蚀沟的侵蚀能力;治水先护坡:沟谷水流主要由坡面径流汇聚而成,通过护坡可以拦截到达坡面的雨水并促进下渗,减少汇入侵蚀沟的水流量,可以降低沟谷水流对侵蚀沟的侵蚀能力。 16.[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广西桂林不仅是“山水甲天下”的国际旅游胜地,而且桂北地区也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区之一。因此,加强桂北地区红色生态旅游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下表为桂北地区主要旅游景点统计资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县城主要旅游景点灌阳县1.千家洞原始森林景区2.唐家屯古居3.新圩阻击战旧址4.灌阳神宫(溶洞)全州县1.湘江战役遗址公园2.光华铺阻击战旧址3.状元山4.梅塘红军宿营地兴安县1.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2.老山界红色生态旅游景区3.秦代灵渠资源县1.老山界长征故道2.资江漂流3.翻越老山界长征纪念馆4.八角寨丹霞地貌龙胜县1.伟江乡红军桥2.龙脊梯田3.龙脊古代壮族村寨4.广南村红军宿营地(1)描述桂北地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2)说明桂北地区发展旅游业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16题答案】【答案】(1)分布在不同行政区(不同县域);丰富多样,多红色旅游资源。(2)问题:避免各自为政。措施:由上级政府统一牵头成立统一机构,进行跨行政区的统一规划、开发、管理。问题:避免主题雷同。措施:因地而异、因事而异,突出区域旅游资源特色。问题:避免内容单一。措施:统筹兼顾,深度融合,在无红色旅游资源地区开发绿色生态旅游资源合乡村休闲旅游资源,避免部分地区出现旅游活动不连贯问题。【解析】【分析】本题以桂北地区旅游为材料,涉及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以及旅游开发中的问题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桂北地区不同的县域都有旅游资源分布,说明旅游资源分布在不同的行政区;且旅游资源的种类多样,但各个县域均有红色旅游资源分布。【小问2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桂北地区旅游资源分布在不同的县域,容易缺乏统一的管理,各自为政,针对措施:统一规划管理,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实行跨区域统一规划管理,统筹发展。各个县域均有红色旅游资源,同质化开发严重,针对措施:因地制宜的发展旅游业,差异化开发,避免同质化发展,减少内部竞争。各个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开发过程中容易出现旅游资源开发相对单一的情况,针对措施:统筹旅游资源,综合发展,深度融合,共享客源,在无红色旅游资源的地区,发展绿色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实现区域旅游资源的统筹、连续、连贯开发,丰富旅游资源的内容,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等。18.[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最初,世界各国对海上退役石油平台往往采用完全拆除的处置方式。然而,近年来拆除的数量逐渐减少,多数已改建为人工渔礁。有学者以渤海西南部埕岛油田退役石油平台为研究对象,对海上退役石油平台造礁展开了全面研究。渔获型和幼鱼保护型平台渔礁需要根据不同造礁目的进行合理布局。下图为海上退役石油钻井平台造礁示意图。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分析多数海上退役石油平台改建为人工渔礁的主要原因。(2)分别推测渔获型和幼鱼保护型平台渔礁适宜布局的场所。【18题答案】【答案】(1)①节约拆除成本,提高处置经济效益;②改善沿海水域生态环境,为鱼、虾类聚集、栖息、生长和繁殖创造条件,维持生物多样性;③聚集鱼群,增殖和优化渔业资源;④减少拆除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⑤可作为水下障碍物,限制某些渔具在禁渔区内作业,促进渔业资源增殖。(答对三点即可)(2)①渔获型渔礁:渔业资源丰富的渔场(主要经济鱼类的洄游通道中);②幼鱼保护型渔礁:渔业资源保护区、禁渔区内。 【解析】【分析】本题以海上退役石油钻井平台造礁示意图及相关资料为材料,涉及多数海上退役石油平台改建为人工渔礁的主要原因及渔获型和幼鱼保护型平台渔礁适宜布局的场所等内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等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①采用完全拆除的处置方式会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改建为人工渔礁,可以节约拆除成本,提高处置经济效益;②海上退役石油平台改建为人工渔礁,可以为鱼、虾类聚集、栖息、生长和繁殖创造空间条件,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③大量鱼群在此聚集,可以增殖和优化渔业资源,增加渔获量;④完全拆除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海洋生态造成影响,改建为人工渔礁可以减少拆除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⑤人工渔礁可作为水下障碍物,限制某些渔具在禁渔区内作业,阻止底拖网作业,促进渔业资源增殖,利于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小问2详解】①渔获型渔礁主要为了获得渔业资源,因此应布局在渔业资源丰富的海域或者主要经济鱼类的洄游通道中;②幼鱼保护型渔礁主要为了保护幼小的鱼类,提高其成活率,为鱼类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和索饵场所,而需要保护的幼小的鱼类主要分布在渔业资源保护区或者禁渔区内,因此幼鱼保护型平台渔礁适宜布局在渔业资源保护区或者禁渔区内。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地理
发布时间:2022-05-10 16:08:04 页数:13
价格:¥3 大小:361.76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