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高三一模 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3

2/13

剩余1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年呼和浩特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数据监测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红楼梦》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是否出自同一位作者之手,学术界一直有争议。平心而论,《红楼梦》的后四十回穿插了“兰桂齐芳”“家道复初”的小振兴,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小说的悲剧性质,不过思想艺术整体上还是无法同前八十回相提并论,但第九十八回写黛玉之死,包括前一回写黛玉焚稿等,还是有前八十回的踪影,打动过不少读者。至于这后四十回是否掺杂有曹雪芹残稿,倒不必纠缠,应该在不预设谁是作者的前提下,应就文本本身的客观效果加以分析评价,这也是笔者分析黛玉之死描写的基本立场。第九十八回写林黛玉之死,确实比较成功,红学家蒋和森的《林黛玉论》,就是从这里开头的。他写道:《红楼梦》第九十八回,是不寻常的一回,两个世纪以来,不知多少读者的感情,都要在这里突然像一道水流跌入万丈深渊似的激荡、回旋起来。这话不能说没有事实依据。究其原因,一则,林黛玉的命运曾获得不少人的同情,前八十回有关黛玉的出色描写,已为这最后出现的凄婉欲绝一幕,做了充分的蓄势;再则,生命枯竭和心灵绝望的双重打击,更让读者一洒同情之泪。还有,林黛玉临终前挣扎着没有说完的“宝玉,宝玉,你好——”,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种想象,又通过黛玉去世后的一段景物描写强化:探春、李纨走出院外再听时,惟有竹梢风动,月影移墙,好不凄凉冷淡。“惟有竹梢风动,月影移墙”的描写,在“惟有”中凸显“没有”,似有《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那种怅然若失的效果,尽管悲伤的程度并不一致,而《红楼梦》这段文字也稍显套语化。 但令人感到吊诡的是,恰恰这种可被视为艺术成功的描写,又在很大程度上,跟小说没有进入更深层次的艺术境界紧密相关。小说写黛玉之死,同时也写了宝玉与宝钗成亲的大喜事,这是以空间并峙的方式展开的描写。空间把宝玉和黛玉分隔在两个不同的氛围里,宝玉神志不清下无法领略到大喜大悲,而黛玉因对宝玉的误会而产生的绝望情绪虽然强烈,却没有来自宝玉反馈的心灵冲击和碰撞。这样传递的悲喜对照和对峙,主要是停留在他人感觉的表面,回避了表现宝玉和黛玉心灵对撞。让黛玉欲言欲止的描写,这一回中,共有两处。一处是黛玉对紫鹃说的话:“我原指望咱们两个总在一处。不想我——”说着,又喘了一会子,闭了眼歇着。还有一处,就是她临终前,说的“宝玉,宝玉,你好——”可是,这种激发了读者想象力的描写,真的是一种艺术成功,还是作者在逃避描写的难题?这还真值得深入讨论。也是在这一回,小说还写到,对于黛玉之死的消息,大家都没有告诉宝玉,只有薛宝钗顶着巨大压力、直接告知宝玉真相,使宝玉惊厥昏倒,后又慢慢恢复理智。这既符合宝钗做事大气的风格,也使故事发展出人意料。但让宝玉清醒的关键却是阴间神秘人的开悟。在表现心灵世界冲击和变化的复杂性上,即便在围绕着黛玉之死而呈现的较为出色的情节艺术描写中,也有着难以弥补的简单化的局限。总之,艺术的出色与局限,其两面性就是那么鲜明地依存于黛玉之死的描写中,换句话说,如果艺术仅仅是用来回避表现的困难,那么艺术的策略常常就是一种走向情节表面新奇的套路。在解除一切艺术套路中,让黛玉和宝玉在心智健全的日常生活中直面对方和自己,表现出困难的克服或难以克服,这是《红楼梦》前八十回有关宝黛关系给予读者的反套路的示范。(摘编自詹丹《黛玉之死的描写套路与反套路》)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后四十回合乎曹雪芹悲剧基调设置,其中部分内容是曹雪芹的残稿。B.“惟有竹梢风动,月影移墙”营造了凄凉冷漠之境,却并未把小说推入更深层次的艺术境界。C.黛玉去世前两次欲言欲止的描写,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但仍然不能摆脱套路化的嫌疑。D.《红楼梦》中对黛玉之死的艺术描写陷入套路,没有对复杂的心灵世界进行开拓。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使用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先明确自己观点,再批驳错误观点,先立后破,令人信服。B.文章从关于《红楼梦》后四十回作者的争议谈起,可以尽量减少叙述,直入论题。C.文章以“笔者”“这还真值得深入讨论”等语句进行表述,表明了作者的审慎态度。D.文章结尾总结全文,也是上文内容的深入,指出了解决描写套路问题的思路。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是谁这一问题,应从文本本身的思想艺术水平方面考虑。B.《红楼梦》写林黛玉之死能感动读者,主要在于前八十回的描写很出色,蓄势充分。 C.宝钗把黛玉去世的消息直接告知宝玉,符合宝钗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也是宝玉清醒的关键。D.《红楼梦》前八十回有关宝黛关系的描述是反套路的,没有回避正常生活中的困难。【1~3题答案】【答案】1.A2.A3.D(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22年1月1日,“文明、和平、友谊——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的精神对话”学术会议在京举行。北京体育大学党委书记曹卫东提到,古希腊文明与中华文明都是多元融合的文明。奥林匹克精神反映了人类对团结、友谊、和平的向往,中国传统体育中“贵和尚中”思想与奥林匹克格言“更团结”的精神相通。重庆行政学院教授方旭认为,奥林匹克文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倡导的“共商共建共享”价值观多有相通之处,体现了两个伟大文明的价值共契。希腊驻华大使馆参赞海恩福通过视频致辞,中国和希腊的友好交往历史源远流长,“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将再次提醒我们奥林匹克精神亘古不变的意义。”“没有团结,一切将失去意义。”(摘编自新华社《中希文明精神对话诠释奥运价值》)材料二: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春节相遇,这是东西方文明两千多年交流互鉴的文明缘分和相向而行的重大标志。奥林匹克文化起源,正值古希腊城邦文明发达、中国春秋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时期,它们共同创造了至今仍在影响世界文明发展的精神价值,即和平交往、公平正义、追求卓越、共享美好。今天,人类社会面临新冠疫情与百年变局等严峻挑战,因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运动纵向的文化传承与横向的文明交流双维交织,支撑起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传播的经纬体系,极大地丰富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传承的历史内涵,扩充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传播的文化内容,使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成为让全球更加包容和团结的文化纽带。(摘编自北京冬奥组委网《共同构建奥林匹克文化传播体系》)材料三: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表达,立足于从全世界的角度展望美好未来,通过融入科技创新、低碳环保和运动健康理念,努力向世界奉献浪漫、唯美、温暖的盛会。由于主导创作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2017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的表演,向世界展现了不一样的中国,给全世界留下深刻印象,张艺谋再次担任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 (摘编自新华社《张艺谋担任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材料四: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酷似航天员,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以灯笼为原型设计,“容融”表达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发展的理念,体现了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的世界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北京冬奥组委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韩子荣说,希望通过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向世界传达新时代中国的形象和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摘编自中国新闻网《北京冬奥吉祥物“冰墩墩”来了》)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北京体育大学曹卫东认为,古希腊文明与中华文明都是多元融合文明,奥林匹克文化体现了两个伟大文明的价值共契。B.2022年北京冬奥会恰逢中国传统节日春节,这是东西方文明两千多年交流互鉴的文明缘分和相向而行的重大标志。C.奥林匹克文化起源于古希腊的城邦文明与中国春秋时期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二者共同创造了影响世界文明发展的奥运精神。D.由于成功导演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7年平昌冬奥会的开闭幕式,张艺谋再次担任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的交流互鉴、精神相通,反映了人类对团结、友谊、和平的共同向往。B.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传承和文明交流相互交织,使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成为让全球更加包容和团结的文化纽带。C.2022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表达,与奥林匹克文化的价值观是完全相通的。D.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分别以熊猫和灯笼为原型设计,向世界传达新时代中国的形象和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6.2022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在文化传承与传播方面,体现了哪些理念?请概括说明。【4~6题答案】【答案】4B5.C 6.①和平交往、公平正义、追求卓越、共享美好的现代奥林匹克精神。②科技创新、低碳环保和运动健康的理念。③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④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的世界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⑤向世界传达新时代中国的形象和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鸡窝洼人家(节选)贾平凹回回睡倒了三天。三天里,麦绒一直守在他身边,手把手给他喂药,他只是摇着头不喝。麦绒就流了眼泪。土炕界墙窝里的小油灯,豆大的一点黄光,颤颤瑟瑟地闪动着,屋子里昏黄黄的。“麦绒,我没本事,对不起你啊!”回回哽咽着,叹一口气,“我只说咱当农民的把庄稼种好。有了粮什么也都有了,可谁知道连个电灯都拉不起。日子过得让人笑话了!”麦绒看着丈夫,手在微微抖,药汤在碗里不停地打闪儿。“牛牛爹,有饭吃就够了。你要紧的把病治好,咱安安分分过下去,一家人天长地久的,我也不需要别的了。小油灯芯突然哔哔吧吧响起来,光线比先前更微小了。窗外的夜并不十分漆黑,隔窗看去,远处坡梁上,禾禾家门口的电灯光芒乍长乍短地亮着。回回爬着坐起来,把药喝了。“我一定要拉上电,争这口气!”回回狠狠地说着,鼻子口里喷出的灼热的气冲着麦绒的脸。第二天,回回就下炕了。身子还很虚弱,却从屋梁上卸下包谷棒子,从地里取出几篓洋芋,夫妻俩担到集上去卖。价钱很便宜,但还是卖了,一共卖了七十二元八角。第三天,回回靠在那棵古槐下,把钱捏着,捏着,头上的虚汗就沁出来,对麦绒说:“你回去,再装一筐小麦,一筐谷子!”麦绒愣住了:“还要卖?”“卖!”“算了,咱不拉电了,煤油灯不是一样点吗?人经几代没电灯,也没见睡觉睡颠倒了!”“要拉!要卖!”回回第一次变脸失色。麦绒眉眼低下来,挑了空萝筐一步一步走了。回回却感到头一阵疼痛,双手抱住脑袋,膝盖一弱,靠着树慢慢蹲下去了。 电线电灯的费用总算凑齐了,回回家亮起了电灯。当夜特意请几个相好的人来家喝酒,一桌人喝得很多,麦绒不停地从酒瓮里舀酒。一直到半夜,别人还没有醉,回回倒从桌上溜到桌下,醉得一滩烂泥了。麦绒扶他睡在炕上,他指着灯坚持要在座的人都承认整个鸡窝洼就数他的电灯最亮。这一夜,回回醉了一夜,麦绒看守了一夜,一夜的电灯没有熄灭。那以后,这一家的茶饭开始节制起来。进入腊月,筹备年货的时候,夫妻俩为钱犯了愁:卖粮食?哪儿还敢卖那么多呀!“哪儿去寻钱啊!”回回问着麦绒,也在问着自己,“咱手脚是死的呀!”“咱是没一点钱的来路啊!禾禾的钱来得那么快,像是从地上拾的……”“他能做生意,咱就不能也做生意吗?”做生意买卖,这是回回和麦绒从来没有干过的,他们世世代代没有这个传统。两口子思谋了几个晚上,麦绒就说出吊挂面的事来。麦绒在灶台上是一个好手,早年跟爹学过吊挂面,也仅仅是过年时为了走亲戚才吊十斤二十斤的。当下拿定主意,从吃罢晚饭开始,夫妇俩就轮流摇磨杆,推动小石磨磨起面来。小石磨转了一圈又一圈。麦子碾碎了,顺着磨槽往下流;夜也碾碎了,顺着磨槽往下流。鸡叫过头遍,又叫过二遍。一斗麦子,还没有磨好。人困得眼皮睁不开,麦绒要回回先去睡,回回不。为了止瞌睡,两个人就不停地说话儿:“一斤面能吊多少挂面?”“一斤半吧,那要吊得好哩。”“一斤挂面四角五,这利倒真比卖原粮强多了。”“人要受苦呢。”“人苦些不怕。”第二天午后,挂面就吊起来了。麦绒果然好手艺,那面吊得细细的,长长的,一杆一杆从一人半高的面架上一直垂下来。鸡窝洼的人路过门口,就大惊:“嚯,吊起面了!麦绒,日子过得真称心,讲究起吃这种面了?”“怎么不吃呀?怎么好吃怎么来呀!”麦绒说。“吊这么多,吃得了吗?”“吃不了可以卖嘛!”“哟,也干起副业了?”麦绒没有言语。当晚上又开始磨第二斗小麦的时候,麦绒问道:“牛牛爹,咱这真的也是干副业了吗?”“这也叫多种经营。”吊过几次挂面,果然卖得了好价钱。夫妇俩也来了劲,觉得寻钱是有了门路。但磨过第四个晚上,再也没了力气,就歇下来了。 这时候,禾禾却从县上买回来一台磨面机和小型电动机,一早晨就为自家磨了三斗麦子。新闻又一次轰动了鸡窝洼。尤其是那些成辈子摇石磨的妇女们都来开了眼,把禾禾看作是神人一样。“谁要磨就来,五斤麦子一分钱。”这么一说,来磨粮食的立即排了队。夜里,回回和麦绒担了麦子也来磨面了。禾禾问他们吊了多少面,赚了多少钱。回回红了脸,说:“我这算得了什么?赚些小利罢了。“慢慢来嘛,慢慢扩大门路嘛。原先我还谋算在瀑布那儿盖一所水磨坊,没想电就来了,那咱就用电磨子嘛。”回回说:“你行,脚长眼远的,能干得了大的;我不是那个料,只是手头紧,寻个出路捏几个零花就是了。”禾禾说:“就是要寻出路哩。死守着向土坷垃要吃要喝,咱农民就永远也没有富裕的时候。”麦子磨过之后,回回要付钱,禾禾不收。一连又磨了几次,回回把钱硬塞在禾禾怀里,禾禾倒生了气:“你这不是作践我吗?我当年在你西厦房住的时候,你要过房钱吗?”回回总觉得过意不去,第二天套了牛,悄悄去代耕了禾禾家的二亩红薯地。(有删改)文本二:当我再次做我的试验的时候,局部的意象已不为我看重了,而是直接将情节处理成意象。……当写作以情节作为意象处理时,需要用具体的物事,也就是生活的流程来完成。生活有它自我流动的规律,顺利或困难都要过下去,这就是生活的本身,所以它混沌又鲜活。如此越写得实,越生活化,就越是虚,越具有意象。(摘编自《小说评论》2003年第6期贾平凹《我心目中的小说》,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回回家昏黄的油灯光与禾禾家电灯光芒的环境描写形成对比,是回回心理活动的契机,映衬了他的心情。B.麦绒勤劳质朴,只想安安稳稳过日子,吊挂面虽是生活所迫,但也表明原有的保守思想开始发生转变了。C.小说写20世纪70年代末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生活,展现了乡民致富欲望与传统观念的冲突,启人深思。D.小说巧用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富有美感与艺术魅力,如“夜也碾碎了”这一比喻新奇独特,且蕴涵哲理。8.拉电灯的过程中,回回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9.贾平凹说“越写得实,越生活化,就越是虚,越具有意象”,请结合文本一的相关情节,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虚实”的。【7~9题答案】【答案】7.D8.①自责。回回认为自己没本事,拉不起电灯,没能使家庭过上好日子。② 决心拉电灯。回回决心要争口气,不惜卖掉粮食换钱拉电灯。③满足、自豪。拉上电灯后,回回喝得大醉,认为自己家电灯是鸡窝洼最亮的。9.①“虚实”指的是小说情节的真实性与典型性。小说情节贴近生活、贴近现实,是“实”;具有典型性,能反映特定时代、特定人群的意识或情感,为“虚”。②禾禾买回来磨面机和电动机,在鸡窝洼引起轰动,回回也去磨面等情节,真实生动,贴近现实;③这一情节再现了改革开放前偏僻山村贫穷、落后的状况,也反映了时代变革带给人们生活上、观念上的冲击,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任昉字彦升,乐安博昌人也。父遥,齐中散大夫。遥妻河东裴氏,高明有德行,尝昼卧,梦有五色采旗盖四角悬铃,自天而坠,其一铃落入怀中,心悸因而有娠。占者曰:“必生才子。”及生昉,身长七尺五寸,幼而聪敏,早称神悟。四岁诵诗数十篇,八岁能属文,自制《月仪》,辞义甚美。褚彦回尝谓遥曰:“闻卿有令子,相为喜之。所谓百不为多,一不为少。”由是闻声藉甚。年十二,从叔晷有知人之量,见而称其小名曰:“阿堆,吾家千里驹也。”昉孝友纯至,每侍亲疾,衣不解带,言与泪并,汤药饮食必先经口。初为奉朝请,举兖州秀才,拜太学博士。永明初,卫将军王俭领丹阳尹,复引为主簿。俭每见其文,必三复殷勤,以为当时无辈,曰:“自傅季友以来,始复见于任子。若孔门是用,其入室升堂。”于是令昉作一文,及见,曰:“正得吾腹中之欲。”乃出自作文,令昉点正,昉因定数位。俭拊几叹曰:“后世谁知子定吾文!”其见知如此。后为司徒竟陵王记室参军。时琅邪王融有才俊,自谓无对当时,见昉之文,怳然自失。以父丧去官,泣血三年,杖而后起。齐武帝谓昉伯遐曰:“闻昉哀瘠过礼使人忧之非直亡卿之宝亦时才可惜宜深相全譬。”遐使进饮食,当时勉励,回即欧出。昉父遥本性重槟榔,以为常饵,临终尝求之,剖百许口,不得好者。昉亦所嗜好,深以为恨,遂终身不尝槟榔。遭继母忧,昉先以毁瘠,每一恸绝,良久乃苏,因庐于墓侧,以终丧礼。哭泣之地,草木不生。昉素强壮,腰带甚充,服阕后不复可识。(节选自《南史·任昉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闻昉哀瘠过礼/使人忧之/非直亡卿之宝/亦时才可惜/宜深相全譬B.闻昉哀瘠过礼/使人忧之非直/亡卿之宝亦时才/可惜宜深/相全譬C闻昉哀瘠/过礼使人忧之/非直亡卿之宝/亦时才可惜/宜深相全譬D.闻昉哀瘠/过礼使人忧之非直/亡卿之宝亦时才/可惜宜深/相全譬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河东,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向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B.秀才,汉代以来举荐人才的科目之一,与明、清两代的“秀才”不同。C.博士,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指教授生徒的官职。D.服阕,指服丧期间。旧俗尊亲去世后,服阕时禁止娱乐、交际,以表示哀悼。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任昉生而不凡。他的出生竟然和母亲一个神奇的梦有关。还没有出生,就被占卜的先生预测为才子。他自幼聪明,被人称作神童。B.任昉藻思神秀。他八岁就能写文章,《月仪》篇既得文采又有富内涵。王融读到任昉的文章都自叹弗如,怅然若失。C.任昉深受赏识。他的堂叔任晷认为任昉是任家的千里马,王俭认为当时没有人能与任昉媲美,因此先后推荐任昉担任主簿和记室参军。D.任昉秉性纯孝。父母亲生病,他总是侍候左右,侍奉汤药饮食必先经口;为父亲、继母服丧期间,他都表现得异常悲痛。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自傅季友以来,始复见于任子。若孔门是用,其入室升堂。(2)以父丧去官,泣血三年,杖而后起。【10~13题答案】【答案】10.A11.D12.C13.(1)自傅季友以来,这样的好文章才又始见于任昉。如果孔门收录,则任昉已经过到了入室升堂的地步了。(2)(任昉)因居父丧离职,三年服丧期间,非常悲痛,以至于用杖拄地才能起立。(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虞美人李煜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①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笙歌未散尊罍②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注】①柳眼:指早春初生的柳叶。②尊罍(léi):尊,酒杯,罍,酒器。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写出“凭栏”所见初春景色:小院里东风回荡,地上小草泛着绿,柳叶随风舒展。B.“竹声新月”句写傍晚景象:运用视听结合的方法,透露出他对国之不在的痛悔之情。C.主人公感觉春天来了,但盎然的春意并未驱散他心头的愁云,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 D.这首词虽是作者怀旧之作,但其情感的表达并不朦胧,摒弃委婉,做到直接袒露胸臆。15.清代学者谭献评价李煜这首词时说:“后主之词,足当太白诗篇,高奇无匹。”你认可这一评价吗?请以“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与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为例,从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分析。【14~15题答案】【答案】14.D15.答案一:认可。李白与李煜均以“白发”写愁,化无形的愁绪为有形的白发,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形象鲜明。李白诗“白发三千丈”,用奇妙夸张的手法,通过写白发之长抒发自己内心深藏的愁绪。而李煜词“满鬓青霜残雪”的“满鬓”则主要以白发之多来表现愁恨之多。同时运用比喻,把白发比喻成“霜、雪”,写出了处境的凄凉,接以“思难任”来写愁恨之重。两人各具千秋,诗词可谓“高奇无匹”。答案二:不认可。虽然李白与李煜都是以“白发”写愁。但李白诗运用奇妙夸张的手法,以白发之长写出了愁的深长,而且把愁绪写得极有气势,有临高呼啸,一吐为快之感。而李煜词“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虽然写出了愁的深重和处境的凄凉,毕竟意境还不够开阔,不能与李白诗相比。(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生活中,我们常引用《论语·述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既要学习正面的人和事,也要善于借鉴反面的人和事,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足。(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秦统治者极力搜刮民脂又奢侈浪费的行径,发出了激愤的质问。(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登高望远,联想到著名的历史人物孙权,不禁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题答案】【答案】①.择其善者而从之②.其不善者而改之③.奈何取之尽锱铢④.用之如泥沙⑤.千古江山⑥.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无论是非典、甲流,还是新冠肺炎,()。就像抗击非典时,一些人最初认为致病因素是衣原体,最终发现是冠状病毒。对付衣原体,抗生素就管用,而对付病毒,则需要进行综合治疗。病毒虽然不断变异,威胁着人类,但人类只要恰当地运用科学武器,就能有效地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提高战胜病毒的信心。 一些西方国家和印度的疫情失控,除了病毒变异的原因,更主要的是疫情防控偏离了科学的轨道。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必须依靠科学、运用科学。从控制传染源、救治被传染者,到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正是科学态度、科学方法让人类面对传染病不再,拥有了守护健康的法宝。广大医护人员、全力救治,努力完善诊疗方案,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广大科技人员不畏艰难、勇于攻关,加快变异病毒研究和疫苗研发……这些都将为打赢疫情防控战提供坚实的科学支撑。因此,也希望其他国家的群众相信科学,主动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要主动隔离,立即。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我们能找到科学救治它们的方法B.它们对人类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C.它们的蔓延让人类面临着生存挑战D.我们对它们的科学认知有一个过程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病毒虽然不断变异,威胁着人类,但人类只有恰当地运用科学武器,才能有效地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提高战胜病毒的信心。B.虽然病毒不断变异,威胁着人类,但人类只要恰当地运用科学武器,就能有效地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和增强战胜病毒的信心。C.虽然病毒不断变异,威胁着人类,但人类只要恰当地运用科学武器,就能有效地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提高战胜病毒的信心。D.虽然病毒不断变异,威胁着人类,但人类只有恰当地运用科学武器,才能有效地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和增强战胜病毒的信心。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张皇失措夜以继日狙击应诊B.束手无策宵衣旰食狙击就诊C.束手无策夜以继日阻击就诊D.张皇失措宵衣旰食阻击应诊【17~19题答案】【答案】17.D18.B19.C(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近几年人们对健康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①。虽然如此,但是如何科学地减,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有些人觉得,减盐很简单,炒菜时少放一勺盐就可以了。这一想法很片面。在饮食上,科学“减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首先,要做到厨房里科学用盐。可以在厨房准备一把限盐勺,根据家庭成员年龄及身体的具体情况而制定每天的盐摄入量。其次,要对味精、酱料等调味品多加注意。②,显性盐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烹调用盐,隐性盐包括酱油、酱类等调味品和饼干、咸菜等高盐食品。再次,除了摄入的盐要控制外,③。饮食中要增加蔬菜、水果的比例,这些食物含钠元素较少,水分也多,对排盐有一定帮助。为了彻底排盐,吃盐较多的人需要多运动、多喝水,通过汗液、尿液把身体内多余的钠离子排出,进一步清理人体的内环境。20.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1.请依据上文,为社区“健康生活”宣传栏拟写宣传语,要求列举科学减盐的三条措施,每条不超过9个字。【20~21题答案】【答案】20.①减盐的重要性②盐摄入包含显性盐和隐性盐③体内多余的盐分也要想办法排出21.过量食盐莫摄入,蔬菜水果宜多吃,运动喝水要牢记。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绝不是一马平川、朝夕之间就能到达的。我们要常怀远虑、居安思危,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致广大而尽精微”。(习近平主席2022年新年贺词)材料二:我们要善于从历史长周期比较分析中进行思考,又要善于从细微处洞察事物的变化,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凝聚起战胜困难和挑战的强大力量。(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的演讲)材料三:我忧心忡忡地看待未来,但仍满怀美好的希望。(阿尔贝特·施韦泽)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2题答案】【答案】例文:开创新局,逐梦复兴罗曼·罗兰曾说:“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力。”理想,是人类心灵世界的核心。我们应该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因为远大理想是我们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并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的动力。 然而我们拥有理想,这只是事业成功的前提;我们拥有理想,这只是人生幸福的动力。拥有理想,离成功,离幸福,还有很长很长的距离。对此,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认识,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而现实中,太多的人会在重重困难面前选择放弃,令人叹息。只有那些在危机中寻找新机、于变局中开创新局的勇士才能品尝到胜利的果实。“穿林打叶”声里“吟啸徐行”,自可有“山头斜照却相迎”之惊喜;日薄西山之时“直挂云帆”,自能观“落霞与孤鹜齐飞”之盛景,枯黄之下亦有绿意萌生,绝境之地也有向生之路。莫看“山重水复疑无路”,危中见机,自可“柳暗花明又一村”!罗曼·罗兰说:“中国这个巨人,早晚会重新站起来屹立于世界。”此言无差。看,危机和新机之间横跨的,是林鸣团队遭到合作拒绝后自主设计建造的港珠澳大桥;看,变局和新局时间闪耀的,是“北斗人”攻坚克难、久久为功一年19星的“中国速度”;看,风雨和晴空之间洋溢的,是女排姑娘们胜不骄、败不馁、拼搏不息、奋斗不止的再回榜首。基辛格说:“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此言得之。看,疫情来临,多少医护人员逆行抗疫,在与死神的赛跑中,让我们见到生机;看,病床紧缺,多少建筑工人春节不休,在汗流浃背里,让我们遇到奇迹;看,火情警响,多少消防战士勇蹈火海,在舍生忘死里,让我们享得安宁!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危机之中自有勇者培育新机,是的,这就是中国,在危机中,不放弃、勇育新机的中国,直教我们满怀热爱的中国!是的,这就是中国,道阻且长,不舍弃、善求发展的中国。回首以往,中国在应对挑战中成长,在不断革新中迈进;着眼当下,激扬“踏平坎坷成大道”的豪情壮志,继续劈波斩浪、行稳致远;展望未来,我辈青年应以新局促发展,以变局谋新篇,激活创造,逐梦复兴。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4-22 10:43:12 页数:13
价格:¥5 大小:77.50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