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调研联考一语文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河南省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调研联考一语文试卷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宋朝是一个重视传统文化的朝代,每一个节日都被宋人发挥到极致。清明节是当时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各种民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宋朝的清明节的最大亮点应该是蹴鞠。《水浒传》中写高俅球技高超,因陪侍宋徽宗踢球,被提拔当了殿前都指挥使。诗圣杜甫《清明》诗中说到,“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诗人陆游《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诗中有“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的诗句。这说明从唐朝到宋朝清明节都有踢球娱乐的习俗。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上层社会踢球已经成为时尚,一幅《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皇帝和大臣在踢球的情景。宋代社会上还有了专门靠踢球技艺维持生活的足球艺人。宋代的足球有用球门的间接比赛和不用球门的“白打”,但书上讲的大多都是白打踢法。所谓“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就是指踢球花样动作和由几个花样组成的成套动作,指用头、肩、背、胸、膝、腿、脚等一套完整的踢技,使“球终日不坠”。由此看来,宋代的足球,由射门比准已向灵巧和控制球技术方面发展。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发扬互助精神,宋代的踢球艺人还组织了自己的团体,叫做“齐云社”,又称“圆社”。水浒中写到宋徽宗也是“齐云社”的成员。这是专门的蹴鞠组织,专事负责蹴鞠活动的比赛组织和宣传推广。1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宋代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市民携带炊饼出游踏青。宋代民间,习惯把无馅的食品称为饼,用火烤的叫烧饼,蒸的叫蒸饼,面条叫汤饼,油炸的叫油饼;宋仁宗赵祯做皇帝之后,因为宋仁宗的名字叫赵祯,而蒸饼的“蒸”字和赵祯的“祯”字发音相似,那时说话写字都讲究避皇帝或长辈的名讳,所以,蒸饼就改称为“炊饼”。在当时的汴梁城里,炊饼是一种大众食品,大街小巷都有卖炊饼的。宋朝把有馅的食品叫做馒头。《水浒传》中武大郎每天早起,挑起做好的一担炊饼出门叫卖。武松离家出行前,曾经交待哥哥武大说:你少在外面,早点回家;原先做炊饼十扇笼,以后只要做五扇笼。扇笼就是蒸笼,可以断定,大郎炊饼是蒸出来,而非烤制的烧饼。宋代炊饼是今天的馒头,绝非烧饼,而馒头却是今天的包子或有馅的点心。宋朝太学与国子监食堂例行加餐,春秋两季加炊饼,冬天供应太学馒头。宋人笔记言,炊饼深受汴梁城民众喜爱,成为主食。年年清明节,市民携带枣粥、鸭蛋和炊饼,出游踏青。黄庭坚在宽慰病中朋友的书简中说:“病者想渐苏醒能食矣。家园炊饼漫佳,不知堪否?”诗人杨万里题作《食蒸饼作》:“何家笼饼须十字,萧家炊饼须四破,老夫饥来不可那,只要鹘仑吞一个。”读《水浒》我们可探寻出宋朝清明节的习俗,除了传统的祭祀祖先外,更多的是纵情取乐,宋朝的节日已经走下了宗教的圣堂,成为老百姓外出娱乐的载体。通过《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出,宋朝商品经济迅猛发展,市井生活恬静和谐。宋朝清明节丰富多彩的民俗展示了宋朝的繁荣富足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摘编自刘传录《从〈水浒〉中探秘宋朝清明节的习俗》)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蹴鞠是宋朝清明节习俗的主要亮点,在当时,上层社会把踢蹴鞠当做一种时尚,踢蹴鞠也是足球艺人赖以保障生活的方式。B.圆社是宋代蹴鞠艺人的专业团体,有助于蹴鞠艺人的团结互助,维护切身利益,组织蹴鞠比赛和宣传推广蹴鞠活动。C.馒头在宋朝指的是有馅的食品,就是今天的包子或有馅的点心,宋朝太学在冬季例行加餐供应馒头。D.炊饼是宋朝市民在清明节出游踏青时常携带的食品,当时汴梁城大街小巷都有卖炊饼的,炊饼和馒头成为当时民众的主食。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清明节作为宋朝的一个重要节日被宋人发挥到极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展示了宋朝的繁荣富足,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B.根据《水浒》有关蹴鞠与炊饼的描写和《清明上河图》,我们既可看出宋朝清明节习俗主要是纵情取乐,也可看出宋朝市井生活的幸福。C.宋代蹴鞠的“白打”踢法是调动身体多个部位来完成的一套花样动作,使“球终日不坠”,这不比射门的准确性,而是比控球的灵巧性。D.宋代的饼有烧饼、蒸饼、汤饼、油饼等多种,因避宋仁宗的名讳,蒸饼改为炊饼,宋人笔记和黄庭坚的书简都说明炊饼深受民众喜爱。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杜甫的《清明》诗和陆游的《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诗说明从唐朝到宋朝,清明节都有踢球和荡秋千的习俗。B.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发展,不仅表现在上层流行,还表现在有专业的踢球艺人,更表现在追求灵巧的控球技术和组织了专门负责蹴鞠活动的团体。1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C.宋朝的清明节,人们进行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等活动,说明宋朝的节日已成为百姓娱乐的载体,不再有宗教般神圣。D.炊饼就是蒸饼,这不仅从《水浒》中武松和武大郎关于卖炊饼的对话中可以断定,也可以从杨万里《食蒸饼作》一诗的诗题和内容的对照中得到印证。(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近年来,央视推出的《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等文化类节目均广受观众好评。此外,各大卫视也都围绕各个文化类别,以不同的呈现方式定义新形态的文化类综艺,将艺术性与娱乐性相结合,让多元文化融入电视节目,走进大众视野。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国潮文化”逐渐兴起,除了音乐和戏剧,许多节目也在探索将传统文化以更多年轻人喜爱的形式呈现,将传统文化知识更好地融入电视节目。今年年初,河南卫视春晚中的《唐宫夜宴》一炮而红。七夕前夜,继此前先后“出圈”的《元宵奇妙夜》《清明奇妙游》《端午奇妙游》后,河南卫视携手优酷再度打造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七夕奇妙游》。节目以“网剧+网综”的形式,讲述了2035年女宇航员唐小天借用科技的力量回到唐朝“神都”洛阳,结识少女唐小竹、唐小可共度七夕的故事,充满浪漫想象的故事和极具美感的画面设计让观众欣赏到一场顶级视觉盛宴。节目不仅在七夕之际巧妙演绎了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还展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成就,让观众心中增添了一份民族自豪感。随着社会大众整体审美水平和精神追求的提高,观众对于综艺节目的观看需求不再局限于休闲娱乐,也十分看重节目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而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日益增强的文化自信,使得文化类综艺的市场在今天具有强大的潜力空间。(摘编自牛梦笛、沈唯《文化类综艺:传统文化“正流行”》,《光明日报》2021年8月17日)材料二:相较于以往影视作品中惯常采用纪录片的形式来表现文化遗产,《上新了·故宫》《遇见天坛》《了不起的长城》《我在颐和园等你》等系列节目秉持以文化为魂、以综艺为形的创作理念,聚焦世界文化遗产,对古代建筑、历史文物、非遗工艺等宝贵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开发,通过户外真人秀的形式,以故事化、时尚化、仪式化策略实现了对文化遗产的创新性表达和大众化传播。这些以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综艺节目还灵活运用多种新媒体技术,通过电视大屏、网站中屏、移动小屏的跨屏联动,以及长综艺、短视频等多种形态向社会广泛传播,建构了观众“文化习得者+文化参与者+文化消费者”的多重身份,达成了与观众的共识、共情、共鸣与共享,使古老的文化遗产以更加生动鲜活的方式,参与到中华文明故事的讲述中来。1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摘编自文卫华、黄魏媛《古老文化在综艺节目中花样呈现》,《光明日报》2020年12月15日)材料三:《典籍里的中国》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方法,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的《尚书》《论语》《孙子兵法》《楚辞》《史记》等流传千古、享誉中外的经典名篇,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讲述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节目中,作为当代读书人的撒贝宁穿梭于上古时期、商朝、春秋、战国、汉代、唐代等数个朝代,和古人进行思想的碰撞和对话。在呈现《尚书》一期,撒贝宁与秦朝护《书》文学家伏生展开对话,呈现了伏生读《书》、护《书》、传《书》的人生经历和励志精神。倪大红饰演的伏生入木三分,浑身都是戏,仿佛古人再现。而节目在舞美、服装、道具上也呈现出电影质感,观众跟随这档节目进行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文化和思想之旅。《万里走单骑》中,故宫“看门人”单霁翔化身“布鞋男团”导览人,召集明星嘉宾团,亲身探访十二处中国世界遗产地(在申地),与当地的人文学者、申遗专家、挖掘者、保护者、研究者、居住者等对谈,呈现“世遗”的隐秘而伟大之处。并为每一处世遗地定制一场守望行动,在互动体验中挖掘和呈现世界遗产的丰富文化内涵。该节目嘉宾除了单霁翔,还有黄觉、韩雪、阎鹤祥等,目前已到过良渚、鼓浪屿、福建土楼、景迈山古茶林,每到一处节目都运用游戏、访谈、走访、讲解、历史影像资料等各种方式呈现各“世遗”地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因为不少研究者、挖掘者出镜,观众确实能够全新地、全方位地了解这十二处“世遗”。节目所到之处风景迷人、人文气息浓郁。(摘编自张楠《文化综艺扎堆秀传统文化之美》,《齐鲁晚报》2021年2月23日)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近年来,央视和部分地方卫视推出了一系列文化综艺类节目,其中有很多高质量的节目备受观众关注,成功“出圈”,成为文化综艺类节目的爆款。B.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市场当今具有强大的潜力空间,与大众整体审美水平和精神追求的提高、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的日益增强等有关。C.“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七夕奇妙游》借助当代科学技术给观众带来一场顶级视觉盛宴,同时也展现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发展成就,赢得了年轻人的喜爱。D.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国潮文化”逐渐兴盛起来,很多综艺节目都十分注重把传统文化融入到电视节目中,但音乐和戏剧在这方面弱些。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网剧+网综”形式的《七夕奇妙游》、“戏剧+影视化”形式的《典籍里的中国》,都聚焦了中国文化,真实再现了中国历史。B.文化遗产类综艺节目深度开发文化遗产中在录节目之前没有发现的宝贵文化资源,真实地再现其文化特质,展现人们对文化遗产的人文关怀。C.聚焦古代建筑文物等的文化遗产类综艺节目,建构了观众的多重身份,达成与观众的共识、共情、共鸣和共享,成为讲好中华文明故事的典范。1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D.文化类综艺节目应注重坚持以文化为魂的理念,如《万里走单骑》通过嘉宾亲身探访宣传名胜古迹,《典籍里的中国》通过聚焦经典名篇,来展现中国文化。6.文化综艺类节目如何更好地宣传中国传统文化?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马背上的少年王若冰少年想逃走,他为此做了足足半年的准备。阳光照在大地上,红土地便色彩缤纷起来。少年觉得自己的体温正在火速地上升,他的脸很烫,汗很快就淌下来。他用手胡乱地抹了一把,手上立刻黏糊糊,湿漉漉,他觉得整个身体都被太阳烤得失去了知觉。少年听到一声野马的嘶鸣,而后是逐渐清晰的马蹄踏在沙土上的声音。少年望着远方。在葱郁的树林里,树林中间的草地上,是野马的天堂。它们奔跑在草地上,它们驰骋在树林之间。少年抬头看看天,光线在树叶之间,在马与马之间,在树与草之间来回跳跃,形成了一道道斑驳灿烂而又奇特的光景。那一瞬间,少年的心立刻就灿烂起来。少年又回头看看自己的家,不由得有些伤心。这时,一辆越野车停在了离他十几米的土石路边。很快,车上走下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人。他冲少年招招手,用典型的澳大利亚口音的英语说:“小伙子,你好。这里离加油站多远?”少年用手指了指西边,说:“在那个路口的拐角处。我不知道究竟有多远。”中年人的脸上浮现出一缕忧虑,说:“哦,真糟糕,我的车要没有油了。”中年人很沮丧地摇头叹息。少年问:“你要去哪里?”中年人说:“我要穿过中部沙漠,到达尔文去,我边走边看,游玩而已。你,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少年说:“我的家在这里。”中年人说:“那么你的家人呢?你爸爸妈妈呢?他们有车吧?他们有没有多余的汽油?”中年人的目光满含期待。少年说:“我们家没有汽车。”中年人惊讶地说:“没有汽车?那你们不出去吗?你们不去购物买食品吗?”少年说:“我们住在山洞里,我们在森林里会找到需要的食物,我们不需要出去。”1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中年人仔细地看看少年的脸,说:“对对,我忘记了,你是土著,这是你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可是,外边的世界很大很精彩,你还这么小,难道你还要继续像你的祖父辈一样,在山洞里过完一辈子吗?你真的不想出去吗?”中年人说了再见,坐上车,又摇下车窗探出头对他说:“我要去看更美的世界了,年轻人。”然后,车“呼”一下开出很远。少年望着车渐渐消失,他觉得似乎失去了什么。那匹枣红色的野马看到他,嗒嗒地走过来,用头蹭了蹭他的脸。少年将脸贴在枣红马的脸上,无声地流泪。几声清脆的鸟鸣划过天际,少年拍拍马,一跃而起,跳到了马背上。枣红马一声长鸣,带着少年朝红土地奔驰。少年的眼前浮现出很多画面:他从出生就一直居住的山洞,父母和他的一大群兄弟姐妹在山洞中生活起居,生活得很原始。少年记得有几次,有人来让他们去生活更方便一些的村庄住,他们说那里有学校,孩子们可以上学,有超市、加油站、医院等。少年听得津津有味,但是父母却一口拒绝了。父母说:“不去,这山林就是我们的家、我们的世界,我们祖祖辈辈都在这里生活,为什么要离开呢?”少年望着父亲那张黑黝黝的脸、那一头卷在一起的乱糟糟的头发,又看看母亲,母亲的头发也打着卷儿,黏糊糊地披散在头上。少年很迷茫,少年就想一定要离开这个地方。少年爱山林树木、野马与草原。但是,少年对外边世界的向往,如野草一般在心头滋生、疯长。枣红马奔驰在草原,又来到红土地上,一直向南而去。少年骑在马背上,思绪随着马蹄声飞得越来越远。那天,少年很晚才回到山林,回到山洞里,他看到一家人已经横躺竖卧地在山洞里睡着了。少年却睡不着,他不知道中年人是否找到了加油站,他在想外边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那一夜,少年睁着双眼,一直到洞外射进丝丝缕缕的光。天亮后,少年离开了山洞,离开了山林。少年骑上枣红马,一路向南。枣红马奔驰了一程又一程,少年历经磨难,彻底走出了山洞,来到了墨尔本,在这个他做梦也想象不到的色彩缤纷的城市里,开启了另一段生活旅程。20年后,那个马背上的少年在墨尔本活出了一片新天地,娶妻生子,住起了别墅。偶尔,与妻子、儿女讲起山林里的时光,他总是能听到一阵嗒嗒的马蹄声在耳边响起。儿子此时已如彼时的少年,他说:“爸爸,你小时候的生活可真幸福啊!”已经是中年的他一愣,问:“为什么?”儿子说:“山林里多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树有鸟有草原,有各种动物,还有那么多野马,你为什么要跑出来呢?”儿子满脸的羡慕。他一愣,耳边再次响起嗒嗒的马蹄声,仿佛那匹枣红马正在向自己跑来。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题目“马背上的少年”意蕴丰富,既点明小说主人公,又给人带来遐思,从而联想到少年的雄姿英发。1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B.文章开头独具匠心,“为逃走做半年准备”既自然引出下文交代出走的原因,又引起了读者阅读兴趣。C.本文多次出现了“枣红马”这个形象,它与少年关系密切,既是少年逃离山林的方式,又是其情感载体。D.文中对山林之景的描绘,既呈现出少年家乡优美的自然风光,也与后面儿子所说之语形成了鲜明对比。8.文中画横线的段落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9.小说中“少年”的经历给了我们怎样的启发?请结合文章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子墨子曰: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谨此则止,凡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也。役,修其城郭,则民劳而不伤;以其常正,收其租税,则民费而不病。是故圣王作为宫室,便于生,不以为观乐也;作为衣服带履,便于身,不以为辟怪也。故节于身,诲于民,是以天下之民可得而治,财用可得而足。当今之主,其为宫室则与此异矣。必厚作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以为宫室台榭曲直之望、青黄刻镂之饰。为宫室若此,故左右皆法象之。是以其财不足以待凶饥,振孤寡,故国贫而民难治也。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也,当为宫室不可不节。古之圣人诲男耕稼树艺,以为民食。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强体适腹而已矣。故其用财节,其自养俭,民富国治。今则不然,厚作敛于百姓,以为美食刍豢、蒸炙鱼鳖,大国累百器,小国累十器,前方丈,目不能遍视,手不能遍操,口不能遍味。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古之民未知为舟车时,重任不移,远道不至,故圣王作为舟车,全固轻利,可以任重致远,其为用财少,而为利多,是以民乐而利之。法令不急而行,民不劳而上足用,故民归之。当今之主,其为舟车与此异矣。全固轻利皆已具,必厚作敛于百姓,以饰舟车,饰车以文采,饰舟以刻镂。女子废其纺织而修文采,故民寒,男子离其耕稼而修刻镂,故民饥。人君为舟车若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邪。奸邪多则刑罚深,刑罚深则国乱。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为舟车不可不节。(选自《墨子·辞过》,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1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B.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C.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D.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11.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子墨子:就是墨子,前一个“子”表敬称,后一个“子”是先生的意思。B.陵阜:有“山丘”和“坟墓”的意思,“就陵阜而居”中指的是“山丘”。C.台榭:地面上的夯土高墩称为台,台上的木构房屋称为榭,常用于宫室、宗庙。D.文采:指错杂艳丽的色彩、刺绣,亦指华美雅丽的词藻、文辞,文中指后者义。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圣王建造宫室时,只求方便于生活,而不是为了美观和享乐。B.当今之主讲究宫室曲折多姿和装饰华美,左右的人也都纷纷效法。C.当今之主以为刍豢、蒸炙鱼鳖才是真正的美食,实际上吃不到。D.墨子反对当今之主追求舟车的华美艳丽,提倡俭朴节用的风尚。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法令不急而行,民不劳而上足用,故民归之。(2)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兼爱》)(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九日登梓州城①杜甫客心惊暮序,宾雁下沧洲。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湖风扶戍柳,江雨暗山楼。且酌东篱酒,聊祛南国忧。【注】①诗题一作“九日巴丘登高”;作者一作“张均”。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客心”与“宾雁”相对,一客一宾道出了诗人游子远行的处境。B.重阳佳节,一同骑马畅游,赏景聊天,一个“共”字可见其喜乐之意。1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C.湖风扶起低垂的柳枝,江雨使山楼一片昏暗,拟人化使画面形象生动。D.全诗末尾两句直抒胸臆,以“忧”字作结将情感更加强烈地表现出来。15.本诗和陶渊明《饮酒》(其五)同样写到了“东篱”,请分析比较这两首诗通过“东篱”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李白《将进酒》中,诗人由自己的不得志联想到历史上古圣先贤不被理解的普遍现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一个真有学问的人,其实就是一个善于辨别是非者。这就是我们所谓的鉴别力。但若一个人想有鉴别力,那么必须先有独立的判断力,不被一切社会的、政治的、文学的、艺术的或学院的诱惑所动。一个人在成人时,他的四周必有_________的诱惑,如名利诱惑、政治诱惑、宗教诱惑等。当一个心理分析家告诉我们,便秘症引起暴躁的性情时,凡有识力者对之,只会_________。当一个人错误时,不必因震于他的大名,或震于他的高深学问,而对他有所畏惧。因此识和胆是相关联的,中国人每以识与胆_________。而据我们所知,( )这种人绝不肯盲捧一个_________的诗人。他如真心钦佩一个诗人时,他必会说出他钦佩的理由,这就是依赖着他的内心判别而来的;他也决不肯盲捧一个名震一时的画派,决不肯盲从一个流行的哲理,或一个时髦的学说,不论他们有着何等样的大名做后盾。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林林总总 付之一笑 相提并论 名噪一时B.琳琅满目 付之东流 相提并论 风靡一时C.琳琅满目 付之一笑 同日而语 风靡一时D.林林总总 付之东流 同日而语 名噪一时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但若一个人想有鉴别力,那么他必须先有独立的判断力,不被一切社会的、政治的、文学的、艺术的或学院式的诱惑所动。B.1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但若一个人想有鉴别力,那么必须先有独立的判断力,不为一切社会的、政治的、文学的、艺术的或学院式的诱惑所动。C.但一个人若想有鉴别力,那么必须先有独立的判断力,不为一切社会的、政治的、文学的、艺术的或学院式的诱惑所动。D.但一个人若想有鉴别力,那么必须先有独立的判断力,不被一切社会的、政治的、文学的、艺术的或学院式的诱惑所动。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凡是后来有成就的思想家和作家,他们大多在青年时即显露出知识上的胆力。胆力或独立的判别力,实在是人类中一种稀有的美德。B.胆力或独立的判别力凡是后来有成就的思想家和作家,他们大多在青年时即显露出知识上的胆力。这实在是人类中一种稀有的美德。C.胆力或独立的判别力,实在是人类中一种稀有的美德。凡是后来有成就的思想家和作家,他们大多在青年时即显露出知识上的胆力。D.凡是后来有成就的思想家和作家,他们都拥有胆力或独立的判别力,这实在是人类中一种稀有的美德。且大多在青年时即显露出知识上的胆力。20.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人幼时命名,无论男女,都在二十岁时取字,字和名在意义上有联系。B.三秦,指当时秦关中地,因项羽曾将关中分封给秦三个降将而得名。今把陕西的陕南、陕北、关中并称“三秦”。C.谥,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欧阳修谥号“文忠”,陶渊明被私谥“靖节征士”。D.斋名,指用书斋号或室号来称呼。我国历代名流雅士大都建有自己的书斋,并为之起名为斋、屋、居、室、堂、馆、轩、园、亭、庐等雅号。如“项脊轩”即是归有光的书斋名。21.下列各句中,与其他几项在句式上不同的一项是(3分)A.所当者破,所击者服。(《项羽之死》)B.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六国论》)C.轩凡四遭火,得不焚。(《项脊轩志》) D.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伶官传序》)22.请对下面一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语句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1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画是绘画形式的一种。制作版画,要先用刀具在版上刻出画面,也可以用化学药品在版上腐蚀出画面,再复印到纸上。所用的版,可以是木版、石版、铜版、锌版、麻胶版等;形成的作品可以是单色的,也可以是套色的;制作时,可以采用凹版、凸版、平版、孔版、综合版、电脑版等方法。四、作文(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材料一 某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向本市餐饮企业发出倡议,希望大家通过在店内张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等标语,或在店内播放节约粮食的相关视频等活动来营造氛围,共同制止“舌尖上的浪费”。材料二 某单位食堂用餐制度规定:食堂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员工用餐,发现员工有丢弃米饭、馒头等浪费行为,一次罚款100元,办公室当天通知财务从工资里扣除。以上两个新闻事件在社会引起热议,有人为餐饮行业注重道德引领叫好,有人则认为某单位的规则约束更有价值。对此你是怎么看的,综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要求:结合材料,联系生活,自选立场,确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语文试卷1.D“炊饼和馒头成为当时民众的主食。”有误,文中说的是炊饼成为主食。2.B1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水浒》有关蹴鞠与炊饼的描写和《清明上河图》,我们既可看出宋朝清明节习俗主要是纵情取乐,也可看出宋朝市井生活的幸福”说法不符合原文。选项内容杂糅。依据原文,应该是《水浒》有关蹴鞠与炊饼的描写可看出宋朝清明节习俗主要是纵情取乐,《清明上河图》可看出宋朝市井生活的幸福。根据常识我们也应知道《水浒》的内容明显不是写宋朝市井生活的幸福。3.C人们进行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等活动,说明宋朝的节日已成为百姓娱乐的载体,不再有宗教般神圣”说法不符合原文,忽视条件,曲解原文。原文说“除了传统的祭祀祖先外”,可见“扫墓活动”不能说明“宋朝的节日已成为百姓娱乐的载体,不再有宗教般神圣”。4.D“但音乐和戏剧在这方面弱些”曲解文意。原文表达是“除了音乐和戏剧,许多节目也在探索将传统文化以更多年轻人喜爱的形式呈现,将传统文化知识更好地融入电视节目”,此句意思是音乐和戏剧已经开始探索将传统文化以更多年轻人喜爱的形式呈现,别的节目也开始这样的探索,而不是音乐和戏剧在这方面弱。5.CA.“真实再现了中国历史”错。原文是《七夕奇妙游》“节目不仅在七夕之际巧妙演绎了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还展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成就”,演绎的是美丽的传说;而《典籍里的中国》“作为当代读书人的撒贝宁穿梭于上古时期、商朝、春秋、战国、汉代、唐代等数个朝代,和古人进行思想的碰撞和对话”,也不是“真实再现”中国历史。B.“文化遗产中在录节目……之前没有发现的宝贵文化资源”无中生有。原文是“对古代建筑、历史文物、非遗工艺等宝贵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并未提到“在录节目之前没有发现的”这一特质。D项“通过嘉宾亲身探访宣传名胜古迹”错,应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地。6.①创新节目形式。创新节目呈现形式,把艺术性和娱乐性结合;注重互动式文化体验。②融入多元文化。以文化为魂,凸显节目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增强民族自信心。③灵活运用新媒体技术。如采用各种屏幕联合展示的形式传播等。(1点3分,答出3点得6分)7.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1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D.“也与后面儿子所说之语形成了鲜明对比”分析不当,根据文中内容可知,儿子所说的“山林里多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树有鸟有草原,有各种动物,还有那么多野马,你为什么要跑出来呢?”呈现的也是优美的、惬意的状况,因此应是“也与后面儿子所说之语遥相呼应”,而不是对比。故选D。8.①这一段为插叙,解说了少年的生活环境。②展示出少年与父母思想的交锋,交代了少年走出山林的思想基础。③“原始”和“现代”两种文明的对峙,也启发了读者的思考。【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画线的段落是少年对自己原来生活的回忆,在叙述方式上属于插叙。这一段内容,简述了少年的生活状况,“从出生就一直居住的山洞,父母和他的一大群兄弟姐妹在山洞中生活起居,生活得很原始”,交代了少年的生活环境。而从“少年记得有几次,有人来让他们去生活更方便一些的村庄住,他们说那里有学校,孩子们可以上学,有超市、加油站、医院等。少年听得津津有味,但是父母却一口拒绝了”“少年很迷茫,少年就想一定要离开这个地方”等内容可知,少年想要看看外面的生活,但父母却并没有给他这种机会,所以此处可看出少年与父母思想的隔阂,这就为他离开山林交代了原因。这一段插叙,交代了两代人思想上的冲突,而下文中少年长大后与自己的儿子也有思想上的冲突,两部分形成呼应,深化了小说的主题。这一段描写,揭示了“原始”和“现代”两种文明的对峙关系,正是这种对峙关系造成了代际间的冲突,这既是少年出走山林的动力,也是少年的儿子想回归山林的原因,这种代际冲突深化了的小说的主题,也启发了读者的思考。9.①少年总想走出山林,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最后得以实现,因此我们应当解放思想,志存高远,不满足于现实,饱含斗志。②通过少年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人生有时就是一个轮回”的哲理。③少年逃离故乡,最后又回故乡,一阵嗒嗒的马蹄声总在耳边响起,突出了故土难忘、回归传统、不能迷失本心的情感。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11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从小说中“少年很迷茫,少年就想一定要离开这个地方”“少年爱山林树木、野马与草原。但是,少年对外边世界的向往,如野草一般在心头滋生、疯长”“少年历经磨难,彻底走出了山洞,来到了墨尔本,在这个他做梦也想象不到的色彩缤纷的城市里,开启了另一段生活旅程”可知,少年总想走出山林,最后她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所以,从中我们可以得到我们应该有梦想,不要让思想被当下的事情所束缚,而且要为实现梦想而奋斗。(2)从小说的结尾少年的孩子向往少年当初的生活,“山林里多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树有鸟有草原,有各种动物,还有那么多野马,你为什么要跑出来呢?”这其实说明一个哲理,一个人可能在追求了很多之后,才发现真正追求的东西原来早已拥有。所以我们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不要好高骛远。(3)也可以从回归故土、回归传统这一方面来分析。少年逃离家乡,而在拥有了生活经历之后又盼望回家,此时的他终于明白对故乡的思念是割不断的。10.(3分)A(“故”为因果连词,一般用于句首,引出结果,“故”前断开,排除BC;“左右”与“象之”是主谓短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11.(3分)D(文中的“文采”指“艳丽而错杂的色彩”。)12.(3分)C(“当今之主……实际上吃不到”错,由原文“厚作敛于百姓,以为美食刍豢、蒸炙鱼鳖”可知,“当今之主”不惜横征暴敛,就是为了享用美食“刍豢、蒸炙鱼鳖”。)13.(10分)(1)法令无需催逼就能施行,民众不必劳苦而君主财用充足,所以民心自然归附于这样的君王。(急,形容词作动词,催逼;不劳,不必劳苦;足用,财用充足;归,归附。)(2)所以圣人既然是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怎么能不禁止互相仇恨而劝导相爱呢?【参考译文】1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墨子说:上古的人不知道修造宫室之时,靠近山丘、住在洞穴里,地下潮湿,伤害人民,所以圣王开始营造宫室。营造宫室的法则是:地基的高度足以避湿润,四边足以御风寒,上面可以抵挡雪霜雨露,屋内墙的高度可以使男女之间按礼有所分隔。(宫室的原则)只此而已,凡是劳民伤财,实际上无多大益处的事情,(圣王是)不会做的。(如此)服劳役,修整城池,民众虽有劳作,但不受伤害;照常规去征收租税,民众虽然有所耗费,但不会困苦。所以圣王制造宫室时,只求方便于生活,而不是为了美观和享乐;制作衣服、带子、鞋子,是为了便于身体(穿着),并非要做出奇装异服来显示怪异的。因此,(圣王)自身节俭,教导百姓,天下的民众就得以治理,财用就可以充足了。当今的人主,制造宫室就与这不同了。一定要向百姓征收重税,强夺百姓的衣食财用(去制造宫室)。讲究亭台楼阁曲折多姿的壮观景象、彩色雕刻的装饰。像这样的宫室的建造,左右的人也都效法,所以国家财用不足以应付凶年饥馑,救济孤寡,所以国家穷困,民众也难以治理。君主如果真希望天下安定,不希望天下混乱,那么建造宫室时,就不可以不节俭。上古的圣人教男人们耕稼种植,给民众生产食物。(他们)制作食品,足够用来增加热量补充消耗,增强体质满足口腹罢了。所以他们用财时节省,自奉少,于是民众殷富,国家也治理好了。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强征暴敛民众财产,以享受牛羊猪肉之美味,蒸烤鱼鳖以为佳肴。大国之君堆摆了上百样的菜,小国诸侯摆设了十多样菜,(美味食品)摆出来有一丈见方,眼睛不能全看得到,手中(的筷子)不能全夹得到,嘴不能全尝得到。君主这样讲究饮食,左右人臣都效仿他,因而富贵的人家(更加)奢侈,孤苦贫弱的人家就受冻挨饿,即使想让国家不乱,也是不可能的。人君如果想天下安定而不乱,对于饮食的费用,不可以不节省。远古的民众,不知道造车船的时候,重的物件不能搬动,远处不能到达,所以圣王制作车船,完备、坚固、轻巧、便利,可以运载重物到达远方,这样做花钱少而得到的好处多,因而百姓喜欢利用它。法令无需催逼就能施行,民众不必劳苦而君主财用充足,所以民心自然归附于这样的君王。现在的人君制造车船跟原先不同了。车船已经够坚固轻便了,还要向百姓横征暴敛,用五彩刺绣饰车子,用花纹雕刻饰船只。女子放弃纺织衣物为舟车描绘刺绣,因而民众(没有衣服穿而)受冻,男子离开他们耕种的田地去给车船雕刻装饰,因而民众就(缺粮)挨饿。人君这样讲究车船的装饰,左右人臣也都仿效他,所以国内民众饥寒交迫,不得不去做作奸犯科的事。犯罪的事多了,刑罚就严峻,刑罚严峻了,国家就混乱。人君如果真的想天下安定而不乱,对于制造车船,不可以不力求节俭。14.(3分)B15.(6分)答案:①陶诗中的“东篱”是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地,陶诗通过“东篱”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他闲居田园的生活情趣,以及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坚持归隐的决心和高尚人格。②杜诗中的“东篱”表达自己忧国忧民之情感。“且酌”二字尽显无奈,加之“聊怯”一句,更是将忧国忧民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16.(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2)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3)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每空1分,多字、漏字、错字等均不得分)1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7.A(林林总总:形容人或事物众多。琳琅满目:意思为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付之东流:把它投入东流的水中,一去不复返。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付之一笑:意思是指一笑了之,形容不屑于理会。同日而语:把相同的人或事物放在同一时间比较,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常用于否定式。相提并论:意思是把不同的人或事物不加区别地混在一起来谈论或者看待。名噪一时:意思是一时名声很大,指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风靡一时:形容一个事物在一个时期非常盛行,像风吹倒草木一样。)18.C(语序不当,“一个人”应该放在若之前,所以排除了A、B两项;结构杂糅,“被”与后面的“所”字杂糅,所以排除了A、D两项。)19.C(关联前后文,前文是“胆与识”,后文是“这种人”,故选C项。)20.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21.B(省略句“举以予人”应为“举之以予人”ACD都是被动句。)22.版画是用刀刻或化学药品腐蚀(1分)并印出来的图画(1分),按照所用材料、颜色和制作方法,可以相应地分成若干种类(3分)。23.参考答案:第一部分是材料内容。第一则情境材料是某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对本市餐饮企业发出倡议,这一倡议旨在引导用餐者从认识上意识到应节约粮食,从而能实现自我约束。第二则情境材料是某单位食堂用餐制度的相关规定,这一规定明确了浪费粮食的相应处罚措施,强调用外在力量约束浪费粮食者。第二部分是任务指令。由“对此你怎么看”,要求学生就事论事,不是谈“光盘行动”的意义,而是要针对材料两种态度进行评述议论,要行文中呈现出思辨性。1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