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8

2/18

剩余1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词原是歌筵酒席间演唱的歌辞,然而后人却又往往从这种歌辞中看到了比兴寄托的深意。比兴寄托有广义的解释,也有狭义的解释;有字面的解释,也有引申的解释;有就作者方面而言的说法,也有就读者方面而言的说法。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先讲“比”“兴”二字。词天生有这一特质,容易把作者引向比兴寄托的路子,也容易引起读者比兴寄托的联想。本来“比”“兴”二字是写诗的两种作法,如果换一种较新的说法,我以为比兴就是指心与物相结合的两种基本关系,“兴”是见物起兴,是由物及心。见物起兴是说你看到一个物象,引起你内心的一种感发。以《诗经》来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外在的物象,所谓“物象”是眼睛所能看见的,耳朵所能听见的,凡是感官所能感受的统称物象。这在中国诗歌中有很久远的传统。即如《诗品·序》中就曾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又说:“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陆机的《文赋》也曾说“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都是说你看到外界的景物后引起了你内心的感发,是由物及心的物与心的关系,这就是所谓的“兴”。李后主《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种由于看到“林花谢了春红”而引起的感发就属于此类。什么叫“比”呢?“比”是以此例彼,是说你内心中有一种情意,要借助于外在的物象来传达,因为诗歌这种美文,如果只讲抽象的概念中的情意,便不易引起读者直接的感动,所以常要把抽象概念的情意与具体的物象联系起来,才能引起读者的感发。由心及物的例证如《诗经·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是用一只吃粮食的大老鼠来比喻剥削者,这是他心中先有一个剥削者的概念,然后用硕鼠这一形象来表现的,是先有内心的情意然后找形象来比喻,是由心及物的心与物的关系,这就是所谓“比”。秦观的“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说你要看到我内心中那千回百转的情意,就如同像篆字般曲折的小篆香一样,寸寸燃尽,以此形容他回肠的寸断。这也是“比”,是先有其回肠的情绪而后以小篆香来做比喻的。所以一般说来,比兴就是表达情意的两种基本方式,或者是由物及心,或者是由心及物。这是对“比兴”最简单的解释。<br />不过,“兴”的情况比较复杂,因为“兴”只是纯粹直接的感发,并没有明显的理性的衡量和比较,所以有时是正面的感发,有时是反面的感发,而且同样的物象可以引起不同的感发,所以“兴”这种感发的范围是非常自由的,不是理性所能够完全掌握的。相对而言,“比”是比较有理性的。总之,“比”与“兴”基本上原该是指诗歌创作中“心”与“物”相交感时的两种方式和作用,但是汉儒却对“比兴”有了另一种解释,说“比”是“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而“兴”则是“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周礼·春官·大师》郑注)。不过,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可信,因为从《诗经》的作品分析,用兴的方法写的对象不一定都是美的,用比的方法写的对象也不一定都是恶的。总而言之,在中国文学批评的传统上,“比兴”就开始有了另外的意思,就是“言在此意在彼”的一种美刺托喻的意思。这以后,在诗歌创作中说到“比兴”就再难只以单纯的心物交感的比兴来衡量,而有了一种言外之意可以追寻体会的意思了。(摘编自叶嘉莹《诗显而词隐》)材料二:有时候你会感觉到一种宿命,好像是注定了要让一个诗人亡一次国,然后李煜才会写出分量那么重的几个句子出来。就是如果不是遭遇这么大的一个事件,他的生命情调不会从早期的有点轻浮、有点淫乐转到那么深沉。就是一个亡国,忽然让这个才华横溢的人领悟到繁华到幻灭。所以我们读到《虞美人》,读到《浪淘沙》,读到他这些后期的作品的时候,忽然带动了一个很不同的生命经验。这种在亡国之后产生出来的创造力,其实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五代词刚好是诗词这两种文体的连接,因为在唐诗的黄金时代之后,你要写诗超过李白杜甫,想都不必想了。所以要另辟蹊径,另辟一条新路出来,反而走到了通俗的这个世界上去,把通俗重新开创新经验。当时有一批傻傻的人,还在那边继续模仿唐诗的,全部都完了。反而走到流行歌曲的这批人出现了新的东西,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五代词的变革意义,就是词根本就是流行歌曲。大家也许可以理解,为什么我们今天读到“林花谢了春红”这样的句子,我们会隐约感觉跟唐诗不一样。“太匆匆”,就是一个很直接的民间感情,就是觉得好快啊。所以你会发现,把这些东西变成歌,变成现代的流行歌曲非常容易,因为它本来就是歌。我们现在读的《虞美人》《乌夜啼》都不是文学的名字,而是音乐的名字,等于现在我们讲的“降G大调”之类的意思,升调、降调的意思。(摘编自蒋勋《为什么唐诗会变成宋词》)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叶嘉莹认为,词虽然是歌筵酒席间演唱的歌辞,但天生就有“比”“兴”特质,作者容易运用比兴寄托,而读者也容易产生比兴寄托的联想。B.叶嘉莹认为比兴是写诗的两种作法,即心与物相结合的两种基本关系,“兴”是由物及心,“比"则是由心及物。<br />C.叶嘉莹认为汉儒对“比兴”兴美比恶的解释并不可信,但引出了“比兴”的“言在此意在彼”的美刺托喻的解释。D.蒋勋认为,李煜经历了亡国之痛,有了跟以往不同的生命体验,爆发出艺术上的创造力,创作出《虞美人》《浪淘沙》这些后期作品。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比兴有各种解释,叶嘉莹在材料一中选择的是广义的解释和引申的解释,是就读者方面而言的说法来分析的。B.叶嘉莹引用《乌夜啼》是为了解说“兴”的概念,蒋勋引用“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是为了说明五代词与唐诗不同。C.因为“兴”的情况比较复杂,感发的范围非常自由,所以只是纯粹直接的感发,并没有明显的理性的衡量和比较。D.唐诗在黄金时代之后已经不可能超越,继续模仿唐诗的没有出路,而另辟蹊径将通俗的词创新的反而超越了唐诗。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见物起兴”的一项是()A.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B.桃之天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C.苕之华,芸其黄矣。心之忧矣,维其伤矣!D.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心之忧矣,如匪浣衣。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5.温庭筠《菩萨蛮》中“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本是写一个女子起床梳妆、画眉、簪花、照镜、穿衣,张惠言却说它有“离骚初服”之意。请结合叶嘉莹先生“比兴寄托”理论,谈谈你对此的理解。【答案】1.C2.B3.D4.①材料一首先提出词中有比兴寄托的深意的观点;②接着对“比”“兴”进行解释,以《诗经》《诗品•序》《文赋》《乌夜啼》为例,详细解说了中国诗歌见物起兴的传统;③以《诗经•硕鼠》《减字木兰花》为例,详细诠释了中国古诗的以此例彼的方式;④再分析了“比兴”从古诗的心物交感到“言在此意在彼”的含义演变过程。5.<br />诗歌创作中有“比兴”手法,在中国文学批评的传统上,“比兴”有“言在此意在彼”的美刺托喻的意思。温庭筠以女子自比,当男子求取功名仕宦而不得的时候,其感情与女子那种“弃妇”的感情也有某种暗合之处,所以以失落的爱情或追求爱情而不得的闺中怨妇自比。说有“离骚初服之意”,是因为《离骚》中有“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的句子,也是指到朝廷做官不被接纳,退下来重新整理自己原先的志向。这种感情与温诗的情感有相近之处。【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C.“并不可信”错误,文中说的是“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可信”。选项说法太绝对。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就读者方面而言的说法”错误,也有“就作者方面而言的说法”,例如“如果只讲抽象的概念中的情意,便不易引起读者直接的感动,所以常要把抽象概念的情意与具体的物象联系起来,才能引起读者的感发”,这是从作者方面而言的。C.“因为……所以……”错误。原文“因为‘兴’只是纯粹直接的感发,并没有明显的理性的衡量和比较,所以有时是正面的感发,有时是反面的感发,而且同样的物象可以引起不同的感发,所以‘兴’这种感发的范围是非常自由的,不是理性所能够完全掌握的”可知,因果关系颠倒。D.“反而超越了唐诗”错,原文只是说“所以要另辟蹊径,另辟一条新路出来,反而走到了通俗的这个世界上去,把通俗重新开创新经验”,词并没有超越唐诗。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BC都是由物及心,都是看到了某一物象,引起内心的一种感发。D借助于“石”“席”等意象表达内心的情意,是由心及物。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材料一开头“词原是歌筵酒席间演唱的歌辞,然而后人却又往往从这种歌辞中看到了比兴寄托的深意”提出观点:词中有比兴寄托的深意。第二、三段“本来‘比’‘兴’二字是写诗的两种作法,如果换一种较新的说法,我以为比兴就是指心与物相结合的两种基本关系”,对“比”“兴”进行解释,“见物起兴是说你看到一个物象,引起你内心的一种感发”“以《诗经》来说,……即如《诗品•序》中就曾说……陆机的《文赋》也曾说……李后主《乌夜啼》……”,以《诗经》《诗品•序》《文赋》《乌夜啼》为例,详细解说了中国诗歌见物起兴的传统;<br />第四段“‘比’是以此例彼,是说你内心中有一种情意,要借助于外在的物象来传达”“由心及物的例证如《诗经•硕鼠》……秦观的‘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以《诗经•硕鼠》《减字木兰花》为例,详细诠释了中国古诗的以此例彼的方式;最后“‘比’与‘兴’基本上原该是指诗歌创作中‘心’与‘物’相交感时的两种方式和作用,但是汉儒却对‘比兴’有了另一种解释……总而言之,在中国文学批评的传统上,‘比兴’就开始有了另外的意思,就是‘言在此意在彼’的一种美刺托喻的意思”,分析了“比兴”从古诗的心物交感到“言在此意在彼”的含义演变过程。【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材二中“在中国文学批评的传统上,‘比兴’就开始有了另外的意思,就是‘言在此意在彼’的一种美刺托喻的意思”,提出诗歌创作中“比兴”手法有“言在此意在彼”的美刺托喻的意思。温庭筠《菩萨蛮》中描写的是一个独处闺中的妇女,从起床而梳妆以至穿衣一系列的动态,从中体现出她的处境及孤独苦闷的心情。思妇形象是作者怀才不遇生活的真实写照,作者是以女子自比,表达了作者的同情之心,抒发了自己内心无人赏识的孤独寂寞之情。说有“离骚初服之意”,是因为《离骚》中有“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的句子,“进”,是说他希望得到楚王的进用。他说我想得到进用,但不能得到进用,“进不入”,而且我“离尤”。“离”同罹,“尤”罪过。罹是遭遇意思,遭遇到谗毁,获得罪过,这样我就退回来,退回来修吾之初服,我要修整我自己原来的那个洁白美好的衣服。所以,“初服”代表他那本来的清白的高洁的美好的本质。“离骚初服之意”也是指到朝廷做官不被接纳,退下来重新整理自己原先的志向。这种感情与温庭筠《菩萨蛮》的情感有相近之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胡杨林墨白<br />一开始就是这样。那个用一根红柳扛着两只野兔的猎人看了一眼在远处的胡杨树下挖掘的老人说,有许多年了。我们从西南方向沿着由喀喇昆仑群峰雪融而成的叶尔羌河,最初穿过莎车,然后来到了巴楚境内的原始胡杨林,在一片残留着积雪的胡杨林里,我们遇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手持一把坎土镘,正弯腰在一棵粗大的胡杨树下挖掘。你在找什么?出于好奇,我们上前询问。他停下手中的坎土镘,用长满了老人斑的手指撩了撩散落在额前的白发,我们看到他脸上布满了像沟渠一样的皱纹,他确实已经很老了,老得让我们无法分辨他的实际年龄。但是让我们尴尬的是,老人并没有回答我们的提问,他只是看了我们一眼又弯下腰去继续挖掘,他手中的坎土镘在刨进沙土时发出了“嚓——”的声响。正在我们要离开的时候,在一片红柳丛前我们遇到了一群围猎野兔的维吾尔族老乡,那个用红柳挑着战利品的波瓦对我们说,每年,我都会在这林子里看到他。他在挖什么呢?那儿。波瓦朝两棵树身依靠着的胡杨指了指。我们看到那对胡杨树中的一棵早已枯死,由于长年的风吹日晒只剩下坚挺的躯干,而另一棵在不知枯死了多少岁月之后,竟然横生出两根粗壮鲜绿的枝杈,伸向死去的伴侣,就像用双臂爱怜地搂住心上人的脖颈,用自己的身躯为恋人挡住风沙的侵袭。猎人把肩上扛着的野兔取下提在手上说,明白了吗?夫妻树。但是,在猎人们穿过一片托克拉克树林消失之后,我们仍然没弄明白那个波瓦话里的意思。隔着那片红柳,我们听到的仍是那位老人的坎土镘刨进沙土时发出的嚓嚓声。一开始就是这样。在那片临近叶尔羌河的胡杨林里,牧羊人毛拉·亚森对我们说,我从小跟着达当放羊,每年都会在林子里看到他。听牧羊人这样说,我们的目光越过那片一人多高的红柳,又落在那个在一棵胡杨树边拿着坎土镘挖掘的老人身上。他在找什么?找人,一个女人。一个什么样的女人?我也不知道。亚森用他特有的语气说,我也是听我达当说的。亚森说着,驱赶着他的羊群往河边去。亚森离开后,树林里除了从远处的红柳丛边传来的坎土镘吃进沙土里的声音落在我们渐渐接近的沙土路上,四处没有一丁点别的声息。叶尔羌河岸边生长的胡杨茂密而茁壮,刚萌发的嫩枝绿叶泛着鹅黄明亮的光泽,在蔚蓝色的天空下透出了无限的生机。一开始就是这样。那个头上不知梳了多少发辫的维族姑娘,正在小心翼翼地把一个野蘑菇采下来。这种蘑菇我们在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附近的其尼瓦克宾馆里品尝过。那个负责招待我们的维吾尔族多斯特地给我们点了这个菜。他说,这是世界上罕见的稀有菌种,只有叶尔羌河水、千年胡杨林和干旱少雨的大漠气候的自然融合,才能孕育出这种质嫩味美营养丰富的野蘑菇。我们相信多斯的话,但是如果我们吃的是这位维族姑娘刚刚摘采下来的蘑菇,我想那味道一定更加鲜美,现在她用手里拿着一根菌柄呈乳白色的下粗上细呈圆形的黑木耳状蘑菇的手背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对我们说,很早以前,我跟着阿娘采蘑菇的时候就见过他。他在找什么?找人。什么人?他妻子。听我阿娘说,已经很早了,可能是1953年,那时候我阿娘还没有出生,他妻子就从上海来到这儿在这之前就住着军垦的人,他就是。维族姑娘指了指那个挖掘的老人说,说完她又忙着去采蘑菇。一开始就是这样。傍晚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枝叶,使得他身边的胡杨树更加粗壮,偶尔有一两片金黄的叶子从空中摇下来,老人终于停下手中的坎土镘看着我们说,她们从上海来的时候没有房子,就住在地窝子里,那地窝子还是我派人给她们挖的,军垦嘛,那时我是连长。我们结婚的时候,她头上生了很多虱子,困难呀,她水土不服,南方女子嘛,整天拉肚子,整天拉,什么药都吃不好,从冬天一直拉到春天,人瘦得像个鬼似的,最后她人就不行了。我就把她埋在了这胡杨林里。她临死的时候,我答应等有一天把她带回老家去。可是没想等到了夏天河水漫上来,坟头就淤平了,我怎么找都找不到她,从那一年开始,我几乎找遍了整个树林,一晃几十年都过去了,你说怪不怪,怎么就找不到她呢?你说,我答应过她的话,怎能不算话呢?<br />老人说完,又开始了挖掘,他嚓嚓的挖掘声在胡杨林里四处散开,最后落进了那些浓得化不开的黄沙里。这梦一样的情景,使我们想起了梵高,想起了梵高笔下火一样的麦田。在离开老人之后我们转身前往河边。我们知道,在明年的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再来这里,一准会再次看到他弯腰在某一棵胡杨树边的沙土里挖掘。但是,在叶尔羌的河边,在那个黄昏来临的秋日的傍晚,我们既没有看到那群猎人,也没有看到那个牧羊人,在河边的沙地上,我们只看到了羊群留下来的足迹。我们站在叶尔羌河畔,注视着倒映在河水里的胡杨树,那被河水摇曳着的金黄色,使我们突然萌生了一种遥远的孤独。(有删节)6.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中“一开始就是这样”的话,劈面而来并反复出现,既使行文上下紧密衔接,又特别强调主人公的行为始终如一。B.本文没有曲折复杂的故事情节,借助猎人、牧羊人和维族姑娘之口,逐步解开老人在胡杨林里持续挖掘的谜团,揭示主题。C.文中对野磨菇着墨较多,看似无关紧要,实则颇见匠心,在小说情感氛围的营造,审美感受的协调等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D.最后一段写想起了梵高笔下火一样的麦田,是因为两者高度相似,都是“梦一样的情景”,悲壮而又绚烂,冷峻而又热烈。7.第二段刻画胡杨林“夫妻树”堪称妙笔,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妻树”以树喻人,呈现了一个绝美的爱情故事,形象、生动而又细腻,极好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与精神。B.用“一棵只剩下坚挺的躯干”与“另一棵横生出两根粗壮鲜绿的枝权,伸向死去的伴侣”作对比和“用双臂爱怜地搂着心上人的脖颈”“用身躯为恋人挡住风沙的侵袭”作比喻,极富艺术张力。C.“一棵早已枯死”“另一棵在不知枯死了多少岁月之后”等语暗示老人爱情悲剧性和愿望最终不能实现。D.“夫妻树”正是文中主人公爱情故事的象征,是为与后文老人的自述遥相照应而提前作出的艺术设计和铺垫。8.小说最后一句,为什么突出被河水摇曳着的胡杨林的金黄色?为什么“我们突然萌生了一种遥远的孤独”?请简要分析。9.如何看待小说中老人这一人物形象?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一形象的?【答案】6.B7.C8.①胡杨林的金黄色,象征了美好而执着的爱情,也象征了美好而执着的理想。②“遥远的孤独”是“我们”通过老人的爱情故事理解到追求美好理想的过程和结果而产生出来的感受。<br />9.第一问:①小说中的老人是一个忠于爱情、一诺千金的人;②小说中的老人也是坚定不移追求美好理想,执着如一、不畏艰难,不怕过程漫长,不在乎结果的追求者的代表。第二问;通过侧面描写(如通过其他人的讲述、景物的渲染等)和正面描写(老人的动作、语言、外貌等)来塑造老人的形象。【解析】【分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B.“借助猎人、牧羊人和维族姑娘之口”错误。最重要的是“老人自述”,通过“老人的自述”逐步解开老人在胡杨林里持续挖掘的谜团,揭示主题。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的能力。C.“暗示老人爱情的悲剧性和愿望最终不能实现”错误。没有这样的暗示,小说突出的是爱的执着与力量。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依据“我们看到那对胡杨树中的一棵早已枯死,由于长年的风吹日晒只剩下坚挺的躯干,而另一棵在不知枯死了多少岁月之后,竟然横生出两根粗壮鲜绿的枝杈,伸向死去的伴侣,就像用双臂爱怜地搂住心上人的脖颈,用自己的身躯为恋人挡住风沙的侵袭”可见,“夫妻树”以树喻人,呈现了一个绝美的爱情故事。胡杨林的金黄色,象征了美好而执着的爱情,也象征了美好而执着的理想。依据“在叶尔羌的河边,在那个黄昏来临的秋日的傍晚,我们既没有看到那群猎人,也没有看到那个牧羊人,在河边的沙地上,我们只看到了羊群留下来的足迹。我们站在叶尔羌河畔,注视着倒映在河水里的胡杨树,那被河水摇曳着的金黄色,使我们突然萌生了一种遥远的孤独”可见,“遥远的孤独”是“我们”通过老人的爱情故事理解到追求美好理想的过程和结果而产生出来的感受。【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人物形象和塑造人物形象手法的能力。“她临死的时候,我答应等有一天把她带回老家去。可是没想等到了夏天河水漫上来,坟头就淤平了,我怎么找都找不到她,从那一年开始,我几乎找遍了整个树林,一晃几十年都过去了,你说怪不怪,怎么就找不到她呢?你说,我答应过她的话,怎能不算话呢?”,由此可知,小说中的老人是一个忠于爱情、一诺千金的人。<br />“在离开老人之后我们转身前往河边。我们知道,在明年的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再来这里,一准会再次看到他弯腰在某一棵胡杨树边的沙土里挖掘”,老人一直都没有放弃过寻找,表现了老人坚定不移追求美好理想,执着如一、不畏艰难,不怕过程漫长,不在乎结果的追求者的代表。“早以前,我跟着阿娘采蘑菇的时候就见过他。他在找什么?找人。什么人?他妻子。听我阿娘说,已经很早了,可能是1953年,那时候我阿娘还没有出生,他妻子就从上海来到这儿在这之前就住着军垦的人,他就是。维族姑娘指了指那个挖掘的老人说,说完她又忙着去采蘑菇”是维族姑娘的讲述;“我们看到那对胡杨树中的一棵早已枯死,由于长年的风吹日晒只剩下坚挺的躯干,而另一棵在不知枯死了多少岁月之后,竟然横生出两根粗壮鲜绿的枝杈,伸向死去的伴侣,就像用双臂爱怜地搂住心上人的脖颈,用自己的身躯为恋人挡住风沙的侵袭”是景物描写。通过其他人的讲述、景物的渲染等,侧面描写来塑造老人的形象。“他手持一把坎土镘,正弯腰在一棵粗大的胡杨树下挖掘”是对老人的动作描写;“他停下手中的坎土镘,用长满了老人斑的手指撩了撩散落在额前的白发,我们看到他脸上布满了像沟渠一样的皱纹,他确实已经很老了,老得让我们无法分辨他的实际年龄”是对老人的外貌描写;“老人终于停下手中的坎土镘看着我们说,她们从上海来的时候没有房子,就住在地窝子里,那地窝子还是我派人给她们挖的,……你说怪不怪,怎么就找不到她呢?你说,我答应过她的话,怎能不算话呢”是对老人的语言描写。通过对老人的动作、语言、外貌等的描写,正面描写来塑造老人的形象。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葛洪,字稚川,丹杨句容人也。祖系,吴大鸿胪。父悌,吴平后入晋,为邵陵太守。洪少好学,家贫,躬自伐薪以贸纸笔,夜辄写书诵习,遂以儒学知名。性寡欲,无所爱玩,不知棋局几道,摴蒱齿名。为人木讷,不好荣利,闭门却扫,未尝交游。于余杭山见何幼道、郭文举,目击而已,各无所言。时或寻书问义,不远数千里崎岖冒涉,期于必得,遂究览典籍。后师事南海太守上党鲍玄。玄见洪深重之,以女妻洪。洪传玄业,兼综练医术,凡所著撰,皆精核是非,而才章富赡。太安中,石冰作乱,吴兴太守顾秘为义军都督,与周玘等起兵讨之,秘檄洪为将兵都尉,攻冰别率,破之,迁伏波将军。冰平,洪不论功赏,径至洛阳,欲搜求异书以广其学。洪见天下已乱,欲避地南土,征镇檄命一无所就。后还乡里,礼辟皆不赴。元帝为丞相,辟为掾。咸和初,司徒导召补州主簿,转司徒掾,迁谘议参军。干宝深相亲友,荐洪才堪国史,选为散骑常侍,领大著作,洪固辞不就。以年老欲炼丹以祈遐寿闻交趾出丹求为句漏令帝以洪资高不许洪曰非欲为荣以有丹耳帝从之洪遂将子侄俱行至广州,刺史邓岳留不听去,洪乃止罗浮山炼丹。岳表补东官太守,又辞不就。在山积年,优游闲养,著述不辍,自号抱朴子,因以名书。其余所著碑诔诗赋百卷,移檄章表三十卷,神仙、良吏、隐逸、集异等传各十卷,《金匮药方》一百卷,《肘后要急方》四卷。洪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富于班马<br />,又精辩玄赜,析理入微。后忽与岳疏云“当远行寻师,克期便发”,岳得疏,狼狈往别。而洪坐至日中,兀然若睡而卒,岳至,遂不及见。时年八十一。(节选自《晋书·葛洪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以年老/欲炼丹以祈遐寿/闻交趾出丹/求为句漏令/帝以洪资高/不许/洪曰/非欲为荣/以有丹耳/帝从之/洪遂将子侄俱行/B.以年老/欲炼丹以祈遐寿闻/交趾出丹/求为句漏令/帝以洪资高/不许/洪曰/非欲为荣/以有丹耳/帝从之/洪遂将子侄俱行/C.以年老/欲炼丹以祈遐寿/闻交趾出丹/求为句漏令/帝以洪资高/不许洪/曰/非欲为荣/以有丹耳/帝从之/洪遂将子侄俱行/D.以年老/欲炼丹以祈遐寿闻/交趾出丹/求为句漏令/帝以洪资高/不许洪/曰/非欲为荣/以有丹耳/帝从之/洪遂将子侄俱行/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史,古代国家史官,负责修纂本朝历史;后也指一国或一朝的历史。B.碑诔是刻在碑上的文字,多用于叙述死者生前事迹并表示哀悼或赞颂。C.江左,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古人在地理上以西为左,故江西又名江左。D.班马一般指史学家班固和司马迁,文中借以说明葛洪的著述非常丰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葛洪勤学不倦,儒道兼修。他从小刻苦好学,家境贫寒但勤学不辍;虽以儒学知名,但仍不畏路途遥远崎岖,到处寻书问义,充实学问。B.葛洪清心寡欲,淡泊名利。他为人木讷,不喜欢结交朋友,也没有下棋之类的爱好;身处乱世,多次推辞各级官府征召,不愿意去赴命。C.葛洪潜心著述,思想精邃。他一生笔耕不辍,著述丰富,著有《抱朴子》《金匮药方》《肘后要急方》等书,给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D.葛洪醉心炼丹,精研医学。他努力学习前人成果,为了专注炼丹、钻研医学,没有接受邓岳的挽留,执意前往罗浮山隐居,直至终老。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冰平,洪不论功赏,径至洛阳,欲搜求异书以广其学。(2)在山积年,优游闲养,著述不辍,自号抱朴子,因以名书。14.邓岳接到葛洪的书信后,为什么“狼狈往别”?请简要说明。【答案】10.A11.C12.D13.<br />(1)石冰之乱被平定后,葛洪不计较自己的功劳和赏赐,径直去了洛阳,想要搜求奇书秘籍来充实自己的学问。(2)葛洪在罗浮山多年,悠闲自在,闲静养生,著述不停,他自号抱朴子,于是就以此给他的书命名。14.①葛洪的来信告诉邓岳自己快要离世了;②邓岳想赶在葛洪去世前与他告别。【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闻”的宾语为“交趾出丹”,不需要断开,排除B项、D项。“不许”的主语应该是皇帝,“洪”作为后面动词“曰”的主语,“洪”前面需要断开,排除C项。句意:因年岁已高,想要炼仙丹以求长寿。听说交址出产仙丹,请求担任句漏县令。皇帝因他资历声望高不答应他的请求,葛洪说:“我并非要求荣耀,只因为那里有丹。”皇帝这才同意。葛洪于是带着儿子侄儿一起上路。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C项,“古人在地理上以西为左,故江西又名江左”错误。古人在地理上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故江东又名江左。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D项,“没有接受邓岳的挽留”不当,结合“刺史邓岳留不听去,洪乃止罗浮山炼丹”分析,葛洪接受了邓岳的挽留,并留在罗浮山。故选D。【13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1)“平”,被平定;“径”,径直;“异书”,奇书秘籍;“广”,使动,使……广,即充实。(2)“积年”,累年,多年;“闲养”,闲静养生;“辍”,停止;“名”,命名。【14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结合“当远行寻师,克期便发”分析,葛洪的来信告诉邓岳自己快要离世了。结合“岳得疏,狼狈往别。而洪坐至日中,兀然若睡而卒,岳至,遂不及见”分析,邓岳收到书柬,慌慌张张地赶去道别。而葛洪端坐到中午,竟像熟睡一样去世了。邓岳赶来,已来不及见他一面。邓岳想赶在葛洪去世前与他告别。<br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参考译文:葛洪字稚川,丹杨句容人。祖父葛系,在吴国担任过大鸿胪。父亲葛悌,吴国灭后入仕晋,任过邵陵太守。葛洪从小就刻苦好学,家中贫穷,自己白天上山打柴以换取笔墨纸张,夜晚读书抄写记诵,于是以精通儒学而知名于世。他性格清淡寡欲,没有玩耍之类的爱好,不知道棋盘上有多少条线,也不知摴蒱之类的赌具叫什么名称。葛洪为人木讷少言,不喜欢名利,时常闭门不出,也很少与人交游。他曾在余杭山见到何幼道和郭文举,互相对视了一阵,双方没有说一句话。他时常寻访典籍探究学问,哪怕是千里之遥道路崎岖艰险,也一定去寻访,直到有了结果才罢休,就这样得以博览群书。后来又从师于南海太守上党人鲍玄。鲍玄见到葛洪,非常器重他,把自己的女儿许配与他为妻。葛洪继承了鲍玄的学业,同时又兼攻医术,所撰写的文章著作,无不透彻精妙,而文辞也很华美。太安年间,石冰作乱,吴兴太守顾秘是义军都督,与周玘等发兵讨伐石冰,顾秘传檄书召葛洪为将兵都尉,让他攻击石冰的策应部队,葛洪打败了这支敌军。石冰之乱被平定后,葛洪不计较自己的功劳和赏赐,径直去了洛阳,想要搜求奇书秘籍来充实自己的学问。葛洪见当时天下已乱,想到南方去躲避,他对各地长官邀请入幕的召书一概不应。后来回到故乡,礼请征聘一概不接受。元帝为丞相时,任他为掾属。咸和初年,司徒王导召葛洪补州主簿,再转为司徒掾,迁谘议参军。干宝与他关系亲密,举荐他,(认为他的)才华可承担国史的编修工作,选他为散骑常侍,授大著作之职,葛洪坚决推辞不受。因年岁已高,想要炼仙丹以求长寿。听说交址出产仙丹,请求担任句漏县令。皇帝因他资历声望高不答应他的请求,葛洪说:“我并非要求荣耀,只因为那里有丹。”皇帝这才同意。葛洪于是带着儿子侄儿一起上路。到了广州,刺史邓岳挽留不放他走,他只好留在罗浮山炼丹。邓岳上表要补葛洪为东官太守,他坚辞不受。葛洪在罗浮山多年,优游闲养,著述不停。葛洪自号“抱朴子”,于是就以此给他的书命名。其他所著碑记诔文诗赋百卷,移檄章表三十卷,神仙、良吏、隐逸、集异等传各十卷,又抄有《五经》《史记》《汉书》、百家之言、方技杂事三百一十卷,《金匮药方》一百卷,《肘后要急方》四卷。葛洪博学精识,在江东无人可比。著述篇章丰富,超过班固、司马迁。他又能精辟入微地分析论辩玄妙的理义。后来他忽然写信对邓岳说:“当远行去寻找仙师,即刻就要启程。”邓岳收到书柬,慌慌张张地赶去道别。而葛洪端坐到中午,竟像熟睡一样去世了。邓岳赶来,已来不及见他一面。葛洪卒年八十一岁。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br />唐崇徽公主手痕①欧阳修故乡飞鸟尚啁啾,何况悲笳出塞愁。青冢埋魂知不返,翠崖遗迹为谁留?玉颜自古为身累,肉食何人为国谋。行路至今空叹息,岩花野草自春秋。注:①崇徽公主,唐朝和亲公主之一,唐朝著名将领仆固怀恩的女儿。生卒年不详。手痕:在今山西灵台。传说公主出嫁回鹘时,路经此地,以手掌托石壁,遂有手痕。15.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从对比开始,不离故乡的鸟儿尚啁啾鸣叫不止,而豆蔻年华的少女随着悲笳、离别父母、远嫁万里之外,就更加依恋不舍了。B.颔联中“青冢”代指崇徽公主的埋身之地。诗人在这里沿用了杜甫咏王昭君的“环珮空归月夜魂”(《咏怀古迹》)诗意,一个“魂”字,使诗情变得更为深婉。C.颈联诗人寓于两对矛盾现象中的诘问尖锐犀利,自古罕见。议论深切痛快,而又对仗工整,朱熹推崇此联道:“以诗言之,第一等诗;以议论言之,第一等议论也。”D.在时间上,这首诗两度由古及今作大幅度的跳跃,使事情波澜起伏,把读者的感情之流导入诗人以激情冲击而成的曲折回荡的河道中。16.这首诗的尾联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答案】15.B16.(1)表现对远嫁女子深切的同情和对统治者对内统治严酷,对外苟且偷安、忍辱求和的不满。(2)作者在尾联上句直抒胸臆,长叹一声,无可奈何之情袭人心怀,行路人到此只能报之以叹息。下句用以景结情的手法来写孤魂栖止的崖花野草春秋更替,年复一年,这里以无情衬有情,颇有韵致。【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和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B.“诗人在这里沿用了杜甫咏王昭君的‘环珮空归月夜魂’(《咏怀古迹》)诗意”错误,由上句中“知不返”可知,诗人在这里是反用杜甫咏王昭君的“环珮空归月夜魂”诗意,杜诗是“魂归”,而本诗是“魂不返”。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鉴赏表现手法能力。第一问:<br />尾联“行路至今空叹息,岩花野草自春秋”意思是行路人到此只能报之以叹息,而孤魂栖止的崖花野草春秋更替,年复一年。要理解本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情感,就要理解诗人为何而叹息。结合前文与作者创作背景可知,诗人叹息:一是为崇徽公主离别故国、远嫁塞外的命运而叹息;二是为公主埋骨异乡、不能返回故土十分不幸而叹息(或者说为公主的满怀苦楚无人理解、无人同情而叹息);三是为当时北宋朝廷苟且偷安、忍辱求和的软弱国策而叹息。据此得出诗人在尾联表达了对远嫁女子深切的同情和对统治者对内统治严酷,对外苟且偷安、忍辱求和的不满之情。第二问:尾联上句“行路至今空叹息”属于直接抒情,“空叹息”一词,直接表达了作者对远嫁女子的同情、对统治者忍辱求和的不满与无奈。下句“岩花野草自春秋”以景结情,孤魂栖止的野花野草春秋更替,年复一年,用花草的无情来衬托有情,花草自开自谢,行路之人为“孤魂”而叹息。(三)名篇名句默写17.(1)《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表明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2)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死别,一旦相见,纵有千言万语也不知从何说起,此情此景正应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3)《将进酒》中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答案】①.人生代代无穷已②.江月年年只相似③.相顾无言④.唯有泪两行⑤.天生我材必有用⑥.千金散尽还复来【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答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字:已、顾、唯、材、复。四、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些在畅销书排行榜上占据前列的书,内容虽不足观,但在书名、封面上做足了文章,加之有名人的“倾情推荐”,再凭借一系列营销策略()起读者的购买欲望。而一旦一种图书畅销,类似的选题便蜂拥而至,粗制滥造往往与跟风炒作相伴而生。书中没有真知灼见倒没什么,如果有一些不准确(<br />)错误的表述,就会导致一些负面的效应。对于读者来说,这样的书买得越多越糟糕。好书为什么没人买呢?原因有很多。比如,当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很多人无法静下心来读那些深刻、厚重的好书,找一些轻松、平庸的书来消遣也无可厚非。读者找到一本适合自己的书,好比(),难度很大。面对如此宏大数量的图书,即使书店面积再大,书架再多,也难以承载。据说,目前一本新书的动销时间大概是3个月。这就意味着,一本新书在书店的书架上摆放了3个月,如果少人问津,无论内容如何,都将下架回仓,其在图书零售市场上的生命就宣告终结了。在畅销书排行榜上,劣书驱逐良书的案例()。在书店的书架上,劣书驱逐良书的现象同样频频上演。这是市场的选择。虽然很多书店具备公益机构的某些性质,不少书店还主打文化情怀,但归根结底,无论网络书店还是实体书店,都是一门生意,首先需要通过买和卖来保证自身的生存。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激发甚至海底捞针屡见不鲜B.引发尤其海底捞月司空见惯C.激发尤其海底捞针屡见不鲜D.引发甚至海底捞月司空见惯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面对如此宏大数量的图书,书店即使面积再大,书架再多,也难以承载。B.面对如此庞大数量的图书,即使书店面积再大,书架再多,也难以承载。C.面对如此宏大数量的图书,面积再大,书架再多的书店,也不可能承载。D.面对如此庞大数量的图书,书店即使面积再大,书架再多,也难以承载。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说明并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18.A19.D20.拟人。“生命就宣告终结了”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新书以人的动作行为、生命活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新书因少人问津,都将下架回仓的事实,以及抒发出作者对新书的惋惜之情。读来富有新意而亲切之感。【解析】【分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激发:刺激使奋发;引发:引起、触发。“引发”与“欲望”不能搭配,选“激发”。甚至:表示所提出的是突出的、进一步的事例;尤其:副词,表示特别,更进一步。依据语境,前文说“不准确”,后文说“错误”,前后是递进关系,并且是在列举事例,选“甚至”。<br />海底捞针:比喻极难找到;海底捞月:比喻根本做不到,白费力气。语境说“读者找到一本适合自己的书”很难,并非做不到,这里应用“海底捞针”。司空见惯:指事情常见不足为奇;屡见不鲜:形容现象看见多次不会觉得新奇。语境强调“劣书驱逐良书案例”多,让人感觉不到新奇,选“屡见不鲜”。故选A。【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划线句子存在以下语病:“宏大数量”搭配不当,应为“庞大数量”;“面积”的语序不当,应放在“即使”后;C项,“也不可能承载”不合逻辑。对比选项,D项修改正确。故选D。【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修辞、分析其表达效果能力。画波浪线句子为:其在图书零售市场上的生命就宣告终结了。图书“生命就宣告终结”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图书没有生命,本句赋予图书以人的特征。根据前文“目前一本新书的动销时间大概是3个月。这就意味着,一本新书在书店的书架上摆放了3个月,如果少人问津,无论内容如何,都将下架回仓”可知,本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一本新书如果3个月还无人问津,就意味着该图书将下架回仓的事实,表达了作者对新书无人问津的惋惜之情。(二)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日前,四川博物院展出了反映古人分餐制的“清河食官”铜染器。①:“分餐制”是古已有之的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给出的解释是,分餐制可上溯到史前时代。两汉时期,分餐制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当时人们没有坐具,分餐进食时,②,面前摆着一张低矮小食案,一人一案,案上放着食具。考古发现的汉墓壁画及画像石砖等实物和绘画资料,都可以证明这一点。《陈书》记载:国子祭酒徐孝克在侍帝宴饮时,将自己那一份肴馔悄悄藏到怀中,③。皇帝为其孝母之心感动,特意下令,允许徐孝克以后可以公开这样做。这说明至少在隋唐以前,一人一份食物的分餐制还在继续推行。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2.请分别用一个以“是”作谓语的句子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5个字。<br />【答案】21.①它引起了人们的思考②一般都是席地而坐③准备带回家孝敬老母22.①我国的分餐制是有悠久历史的。②分餐制在两汉时期是真实存在的。③分餐制在隋唐以前是继续推行的。【解析】【分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第一个横线处,前一句提出四川博物院展出了反映古人分餐制的“清河食官”铜染器,横线后面紧跟的是冒号,冒号后面的“分餐制是古已有之的吗?”是对前一句的补充说明,由此可以填:它引起了人们的思考。第二个横线处,前一句是“分餐进食时”,又因为当时人们没有坐具,可以填写:“一般都是席地而坐”,这也与后面的“面前摆着一张低矮小食案,一人一案,案上放着食具”意思吻合。第三个横线处,前一句是“国子祭酒徐孝克在侍帝宴饮时,将自己那一份肴馔悄悄藏到怀中”,后一句是“皇帝为其孝母之心感动”,故可以填写“准备带回家孝敬老母”。【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该段文字共有三个自然段,第一段从“分餐制可上溯到史前时代”等重要句子可以得知,我国的分餐制是有悠久历史的;第二段从“分餐制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当时人们没有坐具一人一案”“考古发现的汉墓壁画及画像石砖等实物和绘画资料”可以概括成:分餐制在两汉时期是真实存在的;第三段从“隋唐以前,一人一份食物的分餐制还在继续推行”可以概括出:分餐制在隋唐以前是继续推行的。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生活中有不少的仪式:国庆节十年大庆之时,国家主席庄严地进行大阅兵仪式;抗疫期间,街道上的行人,排队等候抗疫战士归来;央视春晚上,主持人数着钟声,等待新一年的到来;除夕夜,一家人吃着团圆饭,祈愿幸福和睦;毕业典礼上,学子们身穿学士服,将学士帽一起抛向空中;婚礼上,新人交换戒指,举行隆重的仪式;入党仪式上,党员们庄严地喊出入党誓词……这一幕幕,无不体现一种仪式感。有人说仪式是需要的,仪式感使人摆脱了日常的平庸琐碎,获得庄严神圣的体验;也有人认为,现有的不少仪式裹挟着各种利益,缺乏应有的内涵,沦为形式主义。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议论文。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br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本题是一则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部分由两个层次组成。第一层列举了生活中的多种仪式,大到国庆大阅兵、迎候抗疫战士,小到细数新年钟声、除夕团圆饭、毕业抛帽、婚礼交换婚戒、入党宣誓……仪式,庄严、神圣,它纯净了信仰和品格,饱满了收获和希望。生活需要仪式,有仪式,我们才会更郑重;有仪式,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懂得感动。第二层列出了两种相反的观点,第一种肯定仪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人获得庄严和神圣的体验;第二种否定仪式,认为现在的仪式功利化了,没了内涵,沦为了形式主义。综上,材料侧重强调生活需要仪式,需要仪式感。现下也有缺乏内涵的仪式,不能因此而否定仪式的积极意义。行文先确定立意点:生活需要仪式,采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先正面论证仪式的重要作用,再从反面分析被功利异化的仪式内涵的缺失,以强化对中心的论证。最后呼吁要回归仪式的正确引导价值,利用其积极意义,让我们的生活和精神多一份信仰。立意:1.生活需要仪式。2.一叶障目,必错失风景。3.丰盈内涵,庄严仪式。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4-02 22:43:06 页数:18
价格:¥5 大小:92.64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