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广东省梅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梅州市高中期末考试试卷(2022.1)高一历史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密封线内。2.选择题答案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一、选择题。本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浙江浦江上山遗址是新石器时代遗址,该地出土的红衣夹炭陶的胎体内有明显的谷壳,在红烧土中也发现有炭化的稻壳和叶片,经鉴定这些炭化谷物部分属野生稻,部分是人工栽培的热带型粳稻。据此可推知,当时A.我国先民彻底告别采集经济B.农业生产已成为立国之本C.实现了农业与手工业的分离D.生产生活逐渐向定居转变2.商王仲丁去世后,商朝连续发生了争夺王位的斗争导致王朝衰落。而周朝在王位继承方面却相对稳定,这主要得益于A.禅让制B.礼乐制C.宗法制D.井田制3.下表内容是部分先秦思想家的经济主张,这些主张反映了A.农业生产占有重要地位B.诸子都主张重农抑商政策C.关注民生成为诸子共识D.农业生产是为战争服务的4.秦朝时始设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由丞相领衔上奏,最后由皇帝裁决施行。朝议制度的设立A.确保了秦朝的长治久安B.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C.确保了皇帝的专制独裁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5.汉初萧何任丞相,治事省约宽缓,“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其继任者曹参“举事无所更改,一遵萧何约束”。二人的治国之策A.反映了汉朝宰相权力的膨胀B.反映了汉初的因循守旧之风C.体现了儒家有为的民本思想D.适应了汉初恢复经济的需要6.史学家钱穆先生说:“租庸调制的精神,不仅在于轻徭薄赋,而尤重为民制产。”下列对“租庸调制”解读正确的是A.保证农民较充裕的生产时间B.税收形式是货币地租C.收税时间是每年的夏秋两季D.有效消除了土地兼并7.有学者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其主要原因是出于政治军事上的需要,隋炀帝个人的享乐欲望是其次要原因。没有隋炀帝,运河还是会由别的人来开凿的。这一看法的主要依据是A.政治文化中心的南移B.江南经济地位的上升C.隋朝经济实力的提升D.黄河流域经济的没落8.下图是唐代大将军苏思勖墓中的乐舞壁画。中间表演胡腾舞的是头包白巾、身穿袖衫、腰束黑带、深目高鼻的胡人,两边是九个弹奏各种乐器的乐工和两个伸臂高唱的歌者。该壁画A.是民族交融的生动反映B.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参考C.是市井生活的生动反映D.是研究东北民族政权的直观史料9.宋代著名山水画家郭熙、范宽等人在绘画创作时重视对岩石的质地进行研究,同时对水的波纹、树叶的构成、甚至季节的变化都加以仔细观察分析。这表明宋代A.自然科学取得重大进展B.风俗画成为绘画主流C.理学思想影响绘画创作D.艺术创作的雅俗共赏10.“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上述史料应出自A.《辽史》B.《宋史》 C.《金史》D.《元史》11.论及有明一代的政府组织形式,有研究者认为:“官府的正式组织与唐宋时期几无差别。处于最高级别的是军事机构、监察机构和行政机构。”从行政机构的角度看,与唐宋“几无差别”的是A.丞相B.六部C.内阁D.首辅12.美国的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地,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清政府A.顺势而为,与时俱进B.对外开放,积极交流C.主权完整,海关自主D.学习西方,变法通商13.黄宗羲认为“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这一观点的核心是A.维护封建礼教B.批判君主专制C.提倡经世致用D.主张君主立宪14.鸦片战争之后,一些士大夫不再沉浸在“天理”的探寻之中,而是以满腔的热情去研究世界以及边疆的史地之学。这一转变主要是因为A.君主专制的不断弱化B.社会现实环境的推动C.社会主流思想的变化D.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15.曾国藩说:“购买外洋器物,····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这反映清政府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A.实现工业生产B.抵制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C.发展资本主义D.用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16.下表为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据此可知这些措施A.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B.有利于当时社会进步C.坚守重农抑商的传统D.有利于儒家思想发展 17.观察下面两幅漫画,通过对比可知A.中国绘画风格受西方影响B.太平天国运动的盲目排外C.洋务运动取得了一定成就D.中国面临的危机更趋严重18.学者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1911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它是一条分界线。”作者认为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主要理由是辛亥革命A.结束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B.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C.实现了生活上的移风易俗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19.五四爱国运动在严重民族危机的刺激下,迅猛地席卷全国,百万人热血沸腾地为救亡图存而奔走呼号。人们不仅对祖国的命运充满忧患意识,并且勇敢地探索未来。据此可知五四运动A.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开始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C.源于对辛亥革命痛苦反思D.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20.“南京地位在党务上、政治上、军事上、地理上均较武汉重要,本政府所负领导国民革命与建设国民之责任愈益重大”。文中的“本政府”是A.广州国民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C.北洋军阀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21.我们应该拒绝那种冒险的没有胜利把握的战斗。因此红军必须经常地转移作战地区,有时向东,有时向西,有时走大路,有时走小路,而唯一的目的,是为了在有利条件下,求得作战的胜利。材料描述的战术形成于A.秋收起义时B.南昌起义时C.遵义会议后D.百团大战后22.“假若没有中国,假若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地方?他们马上可以打下澳洲,打下印度·····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材料认为A.美国对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B.印度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主战场C.中国东方主战场地位不可替代D.日本的战线拉得太长导致失败23.抗日战争刚结束之时,国民党政权自认为是领导全国抗战胜利的功臣,蒋介石也被吹捧成“民族英雄”。但不到四年,国民党就丧失了在中国大陆的统治权,其根本原因是A.国民党军事力量太薄弱B.国民党顽固实行消极抗战C.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D.国民党失去了民众的支持24.作为打击投机资本、维护市场稳定、遏制物价飞涨的重要举措,“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根本政治意义在于A.稳定物价,恢复经济B.镇压反革命维护社会稳定C.赢得民心,巩固政权D.为配合一五计划全面开展25.1961年,毛泽东说:“搞社会主义建设不能那么急,十分急搞不成,要波浪式前进,明后年搞几年慢吞吞,搞扎实一些,然后再上去,指标不要那么高,把质量搞上去,不要务虚名而受实祸。”这一指示A.有利于调整经济克服困难B.推动全党整风运动的开展C.推动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D.为改革开放奠定思想基础26.某学生搜集了以下相关资料:“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召开、“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A.政权巩固B.盛世华章C.改革创新D.曲折探索27.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简表,这反映了中国A.“一边倒”外交方针成效显著B.加入了“不结盟运动”C.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成功D.主要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28.1979年6月25日,《人民日报》上史无前例地出现了下图商业广告,这则广告 A.经济所有制结构开始发生变化B.政企不分弊端得到彻底解决C.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逐步建立D.国有企业在探索扩大自主权29.下表呈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法制建设成就,这些成就反映出中国A.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B.实现了社会经济生活中竞争的公平性C.开始重视本国的法律建设和道德建设D.普法知识对于建设法治中的必要性30.新中国成立以来,短短7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国家工业革命以来的200多年的近代化发展历程,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越了欧美国家。这主要是因为A.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B.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C.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际竞争力逐渐增强D.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的理念和国际影响力扩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4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2分,共计40分。31.政府应对国家危机的能力,体现政府的执政能力和管理水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汉初诸侯国)大者地跨数郡,其总地盘超出汉朝廷直辖郡县。汉武帝用主父偃之策,于元朔二年(前127年)允许并鼓励诸侯王“推私恩”,将王国土地再行分封给子弟为列侯。此举没有像削藩那样招致反抗,效果异曲同工,“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此后,又颁行“左官律”“附益法”,规定王国官为“左官”以示歧视,又限士人与诸王“附益”交游。——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安史之乱以后,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失去土地而逃亡的农民很多,租庸调制的维持已经十分困难,地方官员擅立名目摊派,阶级矛盾激化,江南地区出现袁晁、方清、陈庄等人 领导的武装起义。“天下之人苦而无告,朝廷负担遽增”。764年,唐代宗下诏:天下户口,由地方官员据当时实在人户,按贫富定等,作为征税及差派徭役的依据。建中元年(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建议,推行两税法。——据《旧唐书·杨炎传》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武帝为应对中央集权面临的威胁而采取了哪些对策?(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德宗推行两税法的原因。(8分)3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既有重大会议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有不同时期形成的红色精神,期间所铸就的“精神谱系”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精神力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中国共产党建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间部分重要会议示意图材料二近日,中央宣传部梳理了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有: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照金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南泥湾精神、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大别山精神、沂蒙精神、老区精神······这些精神,集中彰显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彰显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摘自新华网2021年9月29日(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哪一次重要会议?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并指出这次会议铸就的伟大精神是什么?(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抗战精神”的含义,并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8分)33.口号是一个时代的鲜明印记;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时期都留下过许多有着时代特色的口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根据材料,请指出①是哪个经济建设时期?其口号有什么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标语口号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6分)梅州市高一期末联考(202201)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二、非选择题:共40分。第31题14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2分。31.(1)对策: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实力;降低王国官员地位;限制士人与诸王交往。(6分)(2)原因: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遭到破坏;农民大量逃亡,社会矛盾激化;国家财政困难;唐代宗的税法改革奠定了基础。(8分)32.(1)会议:七届二中全会。决策;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精神:西柏坡精神(两个“务必"精神或具体表述)。(6分)(2)含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任二点,4分)意义: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世界的尊敬;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任二点,4分)33.(1)①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20世纪五六十年代)。(2分)特点:主观热情高;革命性强(政治色彩浓厚);群众运动色彩明显;极富鼓动性;强调奉献精神。(任二点,4分) (2)特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改革开);科教兴国战略或教育优先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任三点,6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3-10 09:13:43 页数:9
价格:¥3 大小:1.65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