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0
2
/20
剩余1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金华十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从(cóng)事互联网直播营销信息内容服务,不得发布虚假信息,不得虚构或者篡(chuàn)改浏览量、交易量等,欺骗、误导用户。B.清代文字狱制造出了一种非常恐怖的氛围,弄得文人士大夫危若累(lěi)卵,动则得咎,他们只好躲进离现实最远的文字训诂(gǔ)和考据当中去了。C.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向党内顽瘴(zhàng)痼疾开刀,以坚如磐(pán)石的意志正风肃纪反腐,以伟大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的社会革命。D.对于丑闻曝(bào)光时,一些不理智粉丝参与(yù)发帖声援、互撕谩骂的行为,我想说:纵然流量顶级,粉丝再多,也不是违法行为的辨驳理由。【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A.“篡改”的“篡”,应读作“cuàn”;B.“动则得咎”的“则”,应写作“辄”;D.“辨驳”“辨”,应写作“辩”。故选C。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不管在什么时代,持中守正、推陈出新,都是最重要的文风。一方面,媒体人应转换“声道”,掌握互联网语言,强化互联网思维。【甲】近年来,不少主流媒体创新表达语态,《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中国一分钟》等产品迅速“刷屏”,“圈粉”无数,靠的正是对互联网规律的洞悉。另一方面,也不要把制造噱头当成传播规律,盲目跟风。用各种招式吸引受众固然重要,但能真正赢得读者的,是权威的信息、理性的观点、真诚的写作。【乙】曾经,读者反感“裹脚布”式的八股文章和“板着脸说话”的态度。【丙】现在,一些网络媒体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有的热衷故弄玄虚,语不惊人死不休,有人沉迷卖萌八卦,失于轻佻。种种不良文风,需要引起警惕。归根结底,“修辞立其诚”,内容真实、情感真切、态度真诚,才是不可移易的竞争力。修饰文辞、创新表达无可厚非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但随意裁剪素材、哗众取宠,则少了一份真诚,也容易助推谣言肆虐,祛除媒体报道里的浮夸风、标题党,让沾泥土、带露珠的文字喷涌而出,网络环境才会如沐春风。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管B.无可厚非C.祛除D.如沐春风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甲B.乙C.丙【答案】2.D3.C【解析】【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A.“不管”与后面分句中的“都”连用,表示条件关系,用在此处,使用正确。B.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责、苛求。表示虽有缺点,但还可以原谅。此处用在写作上修饰文辞、创新表达的方面,使用正确。C.祛除:除去(疾病、疑惧、邪祟等)。此处是说要除去媒体报道里的浮夸风、标题党,使用正确。D.如沐春风,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此处是强调网络环境会变好,用于此处与语境不符,应改为“风清气正”。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C.“语不惊人死不休,有人沉迷卖萌八卦”中间的逗号改为分号,“有的热衷故弄玄虚,语不惊人死不休”与“有人沉迷卖萌八卦,失于轻佻”之间构成并列关系,列举两种情况,是分句之间的并列。故选C。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网络音乐平台对音乐创作者的服务和扶持不断增多,以及技术上的不断突破和进步,新人新歌相继涌现,网络音乐的原创力持续增强。B.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我们要通过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争取把我国城镇化达到很高水平。C.我们要以新时代法治思想为指引,坚定理想追求,努力做执法为民、公正司法的追随者、实践者、信仰者,自觉投身到法治社会的伟大建设中去。D.听从内心召唤,勇敢追求梦想,将自身发展与祖国发展进步的步伐联系在一起,是这一代青年鲜明的青春底色,是活力与创造力的最好证明。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成分残缺,应在句首加上介词“随着”,使前面分句作为整个句子的状语。B.句式杂糅,“争取把我国城镇化达到很高水平”应改为“争取使我国城镇化达到很高水平”或“争取把我国城镇化提高到很高水平”。C.语序不当,“追随者、实践者、信仰者”应该是“信仰者、迫随者、实践者”。故选D。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现代病”正悄然引发令人担忧的健康危机。如重度手机依赖症、拖延症、习惯性怀疑症等。某“现代病”专科医院来了一位求医者,医生通过观察、对话,记录下该患者的临床表现:一边喊着要“剁手”,一边还忍不住买,哪怕经济已陷入窘境;家里的东西已经堆积如山,可还是忍不住收藏和囤积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哪怕生活空间被挤占;东西几年都没用过,依然舍不得扔,总在是否丢弃之间苦苦挣扎。(1)根据上述临床表现,“现代病”专科医生诊断该病人为________患者。(2)请替医生写一条暖心医嘱。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20字以内。【答案】(1)囤积症(或恋物癖等)(2)参考示例:驱赶囤积心魔,迎来身心两安;果断抵制外物诱感,积极营造自在空间。走出物质牢笼,丰富精神世界。【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要点的能力。“病人”的临床表现为“经济已陷入窘境”仍然“忍不住买”“家里的东西已经堆积如山,可还是忍不住收藏和囤积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东西几年都没用过,依然舍不得扔,总在是否丢弃之间苦苦挣扎”,故可判断“病人”的主要症状为“囤积”,可诊断该病人为:囤积症(或恋物癖等)。【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生动的能力。本题要求以医生的身份为囤积症(或恋物癖)患者写一则医嘱,且要“暖心”,即体现医生的人道关怀,要注意语言委婉,且有针对性的。可以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注意字数的限制。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6.2021年立冬日,某漫画家结合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并针对当下疫情形势创作了下面这幅漫画。请你阐释该漫画的创意,60字以内。【答案】示例:漫画选择滑雪运动项目来展示冬奥会主题,营造了一种浓重的冬奥会气氛。滑雪运动员稳健的身形像一个“立”字,从山顶滑落的轨迹弧线成一个艺术字“冬”,二者构成“立冬”的节气。运动员身后留下流畅的滑雪轨迹暗含走过疫情的冬天,稳稳地立在大地之上迎接关好未来,象征人们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美好祝福。【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分析漫画的创意,首先要明确漫画的构成要素如图画、文字以及标题等,然后进一步理解其主体要素的内涵,最后结合题目要求加以分析作答,注意字数要求。漫画由远山、树木、滑雪的运动员和“冬”字构成,其中“滑雪的运动员”和“冬”字为主体。结合题目“立冬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可知,漫画以滑雪运动员为主体,通过滑雪运动项目来展示冬奥会主题,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到来营造了一种浓重的运动氛围,以示冬奥会即将到来。滑雪运动员的身形像一个“立”字,他从山顶滑落身后轨迹形成一个艺术字“冬”,由此构成“立冬”二字,照应当日节气特征。运动员身后留下滑雪轨迹“冬”字,线条流畅,形态优美,暗示人们必将走过疫情的冬天,运动员身形稳健,稳稳地立在大地之上,象征着人们迎接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百倍信心和对冬奥会的美好祝福。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位在瑞士生活的中国朋友说,她最近才知道,她的小孩在小学因为调皮常常挨罚。有一天,孩子非常兴奋地说,他连续三天都没有被罚坐在惩罚凳上了,很开心……快乐教育、自由发展被认为是向西方的先进教育理念学习,然而当我们考察西方的实际状况的时候,却发现并不是我们已经建构的美好印象。传统上,中华文明重视礼乐教化。五四以来,西风东渐,中国知识分子学习西方先进文明,所要打倒的首先就是所谓“封建礼教”。礼的教化从古代文化价值体系的高处跌落下来,变成抬不起头的概念,一提起礼教,似乎就意味着封建、落后、不平等,是束缚人的,唯恐避之而不及。但是,在一些“进步派”人士的眼中,英国或欧洲老派贵族的礼仪则是格外优雅而文明的,体现了人类的尊严和高贵。前段时间,一则新闻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上海现“英式贵族礼仪”培训班一天定制课程3800》。其实,倘若我们以同样的标准来打量英国贵族的礼仪,它恰恰体现了如下特征:封建、不平等、束缚人。但它当下却成为中国精英趋之若鹜,变身国际化和所谓“进步”的捷径。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这里的小学教育主要就是礼教加上语法知识,也就是如何在家里和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与人相处,做力所能及之事。清代的秀才李毓秀采纳《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意,并且加以引申扩展,编写了一本《弟子规》。这本久已不闻的小册子最近重新兴起,受到热烈欢迎,背诵《弟子规》成为儿童教育的热点;与此同时,它也引发了激烈的争议,斥之者以为它完全是愚忠愚孝的腐朽传统的沉渣泛起,将毒害儿童幼小的心灵。反对者认为其过分强调了子女对家长的义务,从“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直到引起争议最大的“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这里只有子女单方面对父母的义务,而没有父母对子女的责任。有人说,为什么只有《弟子规》而没有《父母规》?这不公平!这个意见恐怕存在一个重要的误解,中国古人从来都是把人纳入到一个关系网络中来看的,同样一个男人,他的身份同时是:儿子、父亲、丈夫、领导、下属和其他男人的朋友。在这个关系网络中,强调他作为儿子的义务,并不涉及什么平等不平等的问题,因为他必定既是儿子又是父亲,如果他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父亲,必须首先是一个合格的儿子。另外,就“父慈子孝”的伦理要求而言,对成人的要求其实比小孩子高得多,如果说理想孩子的要求是《弟子规》,那么他的理想父亲的要求则是《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等。中国人对西方的一个普遍的误解是,西方的传统没有礼教,孩子自由发展,没有束缚,而中国孩子则在传统的礼教束缚之下,过分强调纪律,丧失了自由的个性。然而实际情况正相反,在阶层更加固化的西方,恰恰只是“礼不下庶人”,贫民在礼的教养方面比较随意,而精英的孩子却接受严格的训练,无论是在知识水平的培养上,还是在礼仪规范的训练上,英美优质私立中小学的纪律要求远远高于贫民区的公立中小学,英国不少私立中小学至今还保留有传统的体罚。欧美中产阶级的家庭对子女日常生活的教育也比较严格,对于孩子待人接物的礼貌,父母一般都有不容跨越的底线。笔者曾经在一位法国家庭住过一段时间,倘若小孩的调皮超出了规矩,父亲的教训绝对会让他乖乖做人。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今天,我们重新重视传统的礼仪教化,当然不是要复古几千年前的礼仪规范,“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具体的礼总是要与不断变化的日常生活相适应,总是在调整之中,但是礼中蕴涵的精神实质——“对他人的尊重”,则是普遍永恒的。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中国既要继承传统的珍贵遗产,又不能抱残守缺,应与时俱进,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7.下列说法不属于作者在文中提及的“误解”的一项是()A.礼教似乎意味着封建、落后、不平等,是束缚人的。而中国孩子在传统的礼教束缚下,过分强调纪律,丧失了自由的个性。B.英国或欧洲老派贵族的礼仪格外优雅而文明的,体现了人类的尊严和高贵,中国的孩子最好要进行英式贵族礼仪培训。C.中国古人把人纳入到一个关系网络中来看,在这个关系网络中,强调某一方面义务,并不涉及什么平等不平等的问题。D.西方的传统是没有礼教,孩子自由发展,没有束缚,在学校接受的是快乐教育,在家庭则比较随意,能保有自由的个性。8.从内容的角度,最适合做选文标题的一项是()A.对西方的礼仪教育要实行拿来主义B.中西方教育之我见C.家庭教育严格上D.当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礼仪教育9.作者对《弟子规》持什么样的态度,请简要分析,【答案】7.C8.D9.(1)肯定《弟子规》为孩子树立礼仪教育的标杆;(2)学习借鉴时不要照搬照抄。【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选项是作者对父母与子女所收到的约束不平等这一误解的分析,其本身不是误解。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A.西方的礼仪教育其实跟中国传统的类似,并不需要向西方学习。B.“中西方教育之我见”范围过大,过于笼统,不能反映文章所表达主要思想。C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家庭教育严格为上”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文章并非提倡“家庭教育严格为上”,而是提出我们应重新重视传统的礼仪教化。故选D。【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作者对于《弟子规》的态度,可以从作者在文中第四段和第五段对人们对《弟子规》误解的解释可知,“这个意见恐怕存在一个重要的误解,中国古人从来都是把人纳入到一个关系网络中来看的”“……并不涉及什么平等不平等的问题”“中国人对西方的一个普遍的误解是,西方的传统没有礼教,孩子自由发展,没有束缚,而中国孩子则在传统的礼教束缚之下,过分强调纪律,丧失了自由的个性。然而实际情况正相反”等表述可以看出,作者对《弟子规》为孩子树立礼仪教育是持肯定态度的,认为《弟子规》发挥了为孩子树立礼仪教育的标杆的作用。同时,作者也在第六段中提到“今天,我们重新重视传统的礼仪教化,当然不是要复古几千年前的礼仪规范”“具体的礼总是要与不断变化的日常生活相适应,总是在调整之中”,所以在运用《弟子规》时,不要照搬照抄,而要与时俱进,让它的内容符合当今时代的需要。(二)(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凿壁记第代着冬(苗族)三顺二十三岁,身长一米七。从来没人把三顺的长度说成身高,因为他从一生下来就没站起来过。他能活动的,只有肩、双手和脑袋,肩以下,仿佛处在大片虚空里,如同目光处于无边的黑暗。三顺父亲为了照顾三顺,到场上学了剃头手艺,在堂屋开了间剃头铺子,当起了剃头匠。从那以后,三顺耳朵里持续充斥着电剪的嗡嗡声,像有一大群蚊子在他耳边飞翔。父亲成为剃头匠不久,三顺发现,自从堂屋成为人们的汇集之地,外面的消息跟着人们的脚步,像溪流般汇聚到这里。在这些消息里,三顺最愿意听人们讲故事。每当有人来剃头,三顺说,给我讲个故事吧。来人说,好啊,你让我先想想。来人蹲在门槛上,咬着叶子烟,歪着脑袋,像一只瞌睡的猫头鹰。半支叶子烟后,他想起某个故事了,便绘声绘色地讲起来。三顺发现,一个人一旦张开嘴巴,会勾起另一个人的欲望。不等先开口的那个人把故事讲完,后面的人跃跃欲试,仿佛肚子里有大堆故事要钻出喉咙。那时候,静谧的堂屋里除了电剪的嗡嗡声,只剩下一个讲故事的声音和故事结束时人们憨厚的笑声。在喧哗的笑声里,从来没出过门的三顺仿佛被带离开简陋的凉板床,独自一人来到遥远的地方,跟不熟悉的事物逐渐熟悉。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堂哥杨志因为能跑路,比三顺见的东西多,大人们嘴里的故事拴不住他。他去场上看电影,去外婆家走亲戚,去学校上学。不断有新奇想法被他带回来,给三顺打气。杨志说,三顺,你等我再长几年。三顺说,哥,为啥?杨志说,等我有力气了,背你去场上看电影。三顺说,不,我担心见了好看的东西,就回不来了。杨志说,怎么回不来?我背你啊。三顺说,不是人回不来,是心回不来。杨志说,那你啥也不知道啊。三顺说,不,我听了故事,知道很多啊。三顺试着讲了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很快讲完了。三顺发现,自己除了耳朵好,脑子也不错,听来的故事讲得丝毫不差,自己就像一张誊抄的复写纸。三顺又试着给杨志讲了个故事,结果还是一样,故事的所有细节像印在脑子里那么牢靠。杨志一有空就到堂屋来,听三顺讲故事。从村小到初中毕业,杨志一直是三顺的忠实听众。通过给杨志讲故事,三顺像一尾鱼潜入水中,潜入到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堂哥出门打工去了,堂屋变得安静起来。三顺感觉到,随着时间流逝,堂屋的安静越积越厚,厚到可以像洋芋那样切成一片片的程度。三顺又回到了小时候,只有通过声音来触摸世界。白天,他听见年轻人离开后的寨子里浮着几声苍老的咳嗽,鸡叫的声音也懒洋洋的,仿佛时间也变老了。夜里,声音丰富起来。风穿过竹林。露水落地。虫子的鸣叫逗来阵阵蛙鸣,像一群悍妇在水沟里冷笑。三顺听到的新故事也越来越少。不是讲的人少,而是十多年时间里,他差不多把故事都听完了。仿佛命里注定他是一个装故事的容器,他躺在床上,让肚子里的故事慢慢发酵。扶贫工作队来到三顺家,寒暄之后,村支书说话了,他说领导们是来听三顺讲故事的。躺在床上的三顺视野有限,不能看见所有的人。他通过声音,辨别出人们所在的位置和他们的情绪。三顺眨着眼,感觉自己很紧张。他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可从来没给这么多陌生人讲过。在人们催促下,三顺觉得磨不过去了。特别是杨志也加入催促,仿佛给了他某种力量和支撑。三顺轻轻把头转了一下,咽了咽口水,试着讲了一个狗屙雀的故事。听到人们反应热烈,又讲了一个四方田的来历。这个故事之后,三顺完全放开了。此时,三顺的故事如同掘开堤坝的河水,壅塞的水流带着势能汹涌而下。它们是有生命和温度的。喧哗和吼声,波涛和情绪,全在三顺娓娓道来的情节里流淌。三顺跟别的民间故事讲述者不一样,二十三年来,他没机会干别的,只能躺在床上,轻轻念叨着这些故事,慢慢打磨着这些故事。经年累月,他肚子里的六百多个故事已经被打磨得油光水亮,如同被岁月打磨过的松木板壁,泛起象牙般的光泽。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三顺意犹未尽,还想再讲,却被掌声打断了。他听见村支书说,不能让三顺再讲了,他会六百多个故事啊,如果让他不停地讲,一口气讲死也讲不完这么多。一个陌生人说,把全县的故事能手加在一起,也没三顺讲得多。另一个陌生人说,我们把三顺推送出去,要不了三天,他就能成为网红。自己是不是成了网红,三顺不知道,但他生活的变化突然而迅猛。先是村支书和乡长陪着一个陌生人,踩着雨后的泥泞,给三顺送来了一本大红证书,证明他是县文广局授予的民间故事传承人。接着有个陌生的年轻人给他送来一台平板电脑,教三顺如何使用录音功能,把他会讲的六百多个民间故事录下来。三顺对录音不感兴趣,却对平板电脑里的相片感兴趣。赠送平板电脑的人大概知道三顺的心情,他在电脑里存储了大量寨子的相片。有寨子的全景,也有寨子的局部;有一条路,也有一条狗。三顺张着嘴,快速浏览着相片。他感到自己周围的墙壁被完全凿开了。世界敞开怀抱,变得明亮起来。三顺离开堂屋是夏天。由于三顺的父亲和堂哥杨志要到观光农业的建设工地打工,他没人照顾,乡里决定暂时把他送到福利院去。三顺躺在担架上,走过半已坍塌的围墙,来到山顶。他侧过头,放眼望去,他看见整个世界向他迎面扑来,如同梦境似的缤纷和美丽。10.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1)三顺像一尾鱼潜入水中,潜入到了一个广阔的世界。(2)他肚子里的六百多个故事已经被打磨得油光水亮,如同被岁月打磨过的松木板壁,泛起象牙般的光泽。11.人物的典型性一般指人物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一个往往代表一类。联系全文,说说作者塑造“三顺”这个人物有哪些典型意义。12.简要赏析画横线部分是如何渲染出“安静”的。13.本文为什么以“凿壁记”为标题,试作探究。【答案】10.(1)三顺初次尝试讲故事,找到了用武之地,是一次全新的尝试,感觉到自如与欣喜。(2)经过多次讲述,故事已经非常成熟,三顺的讲述也很娴熟,有一种迷人的吸引力。11.(1)再弱小的人都想有自己的用处。(2)人人都害怕孤独、黑暗,向往光明、广阔的世界。(3)安静专注往往能够成就一个人。(4)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时,会为你开一扇窗,绝望与希望是并存的。12.(1)从白天听到晚上,一直在听,通过描摹不同时段的听者感受来强调安静。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以声衬静,甚至用很细微的、不为人觉察的声音来凸显安静。(3)巧用拟人、比喻、通感,细腻别致地描写出安静的状态。13.(1)“凿壁”贯穿全文。“凿壁”象征打开与世界隔开的壁垒,从幽暗小屋到故事中的世界到电脑中的世界,到整个世界,一层层壁垒被打破。(2)丰富人物形象。通过“凿壁”,三顺从一个无用的残疾人变成了民间故事传承人,成为一个对他人、对世界有用的人。(3)暗含主旨。人要勇敢摆脱阻碍与世界沟通的层层障壁,如封闭,自卑,孤独等,才能够活得充实自在。(4)用“记”这一文体,记录主人公听故事、讲故事、打磨故事、打开另一个世界的过程,颇具传奇色彩。【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1)句中将三顺比作一条游入水中的鱼,这一比喻将三顺初次尝试讲故事内心感受生动的表现了出来,他终于找到了用武之地,终于找到了一个表达的出口,而这种感受对三顺来说是新鲜的,他突然进入了一个新鲜的世界,所以感到自如与欣喜。(2)句子也是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中将三顺的故事比喻为“被岁月打磨过的松木板壁”,这说明三顺的故事虽然是他听来的,但经过他多次讲述和加工,故事已经非常成熟,三顺的讲述也很娴熟,这些成熟的故事具有一种迷人的吸引力。【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在小说中三顺是一位残疾人,他“从一生下来就没站起来过。他能活动的,只有肩、双手和脑袋,肩以下,仿佛处在大片虚空里,如同目光处于无边的黑暗”,而这样一位残疾人,却通过讲故事成了“民间故事传承人”,这是她自身努力的结果,也是他不放弃的结果。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即使是残疾人,他也有自己独特的用处。所以再弱小的人都想有自己的用处。而从三顺的感受来看,他爱听别人讲故事,喜欢看山寨的照片,表明人人都害怕孤独、黑暗,向往光明、广阔的世界。而三顺通过十多年的积累,最后掌握了六百多个故事,作为残疾人,他只是默默的积累,表明安静专注往往能够成就一个人。作为一个残疾人,三顺最后找到了自己的出路,成为了“民间故事传承人”,这表明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时,会为你开一扇窗,绝望与希望是并存的。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描写手法的能力。在画线句中,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堂屋的安静越积越厚,厚到可以像洋芋那样切成一片片的程度”是通感,“虫子的鸣叫逗来阵阵蛙鸣,像一群悍妇在水沟里冷笑”是比喻,“鸡叫的声音也懒洋洋的,仿佛时间也变老了”是拟人,作者通过这些丰富的手法,非常细腻别致地描写出安静的状态。同时,作者在表现安静时,将一天分成不同的时段,通过它们的不同特点来表现不同时段中的寂静。如“白天,他听见年轻人离开后的寨子里浮着几声苍老的咳嗽,鸡叫的声音也懒洋洋的,仿佛时间也变老了”,而“夜里,声音丰富起来。风穿过竹林。露水落地。虫子的鸣叫逗来阵阵蛙鸣,像一群悍妇在水沟里冷笑”,这种细致的描摹让读者犹如身临其境,亲身体会到作者所描摹的寂静。同时,作者还熟练的运用以声衬静的手法,在描写寨子的寂静时,既通过日常的声音来表现寂静,如“他听见年轻人离开后的寨子里浮着几声苍老的咳嗽,鸡叫的声音也懒洋洋的”“虫子的鸣叫逗来阵阵蛙鸣”,也通过用很细微的、不为人觉察的声音来凸显安静。如“风穿过竹林,露水落地”。【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文章以“凿壁记”为题,其中“凿壁”是一种象征,作为一个生下来就失去运动能力的残疾人,三顺并没有自暴自弃,他通过听故事、讲故事,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生活之路,成为“民间故事传承人”,所以,“凿壁”象征打开与世界隔开的壁垒,从幽暗小屋到故事中的世界到电脑中的世界,到整个世界,一层层壁垒被打破。表现了三顺对生活的执着与勇气。其次,“凿壁”这一标题也丰富了小说的人物形象。三顺从一个无用的残疾人变成了民间故事传承人,就犹如一个匠人经过重重困难,终于为自己的生活凿通了一条生命之路,他成为一个对他人、对世界有用的人。再次,这一标题暗示了小说的主题,人不应该被困难所困住,而是要以无穷的勇气和智慧,为自己开凿出一个可以到达生命目标的通道,人要勇敢摆脱阻碍与世界沟通的层层障壁,如封闭,自卑,孤独等,才能够活得充实自在。最后,作者将标题命名为“凿壁记”,“记”是一种文体,可以记人和事,唐宋话本小说多用这一文体,多表现具有神话传奇色彩的故事。作者在此处运用“记”的形式,记录主人公听故事、讲故事、打磨故事、打开另一个世界的过程,这就如同古代的神话传奇一般,赋予小说以传奇色彩,也凸显了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时代特征。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一)(20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中兴论【宋】陈亮臣窃惟海内涂炭,四十余载矣。赤子嗷嗷无告,不可以不拯;国家凭陵之耻,不可以不雪;陵寝不可以不还,舆地不可以不复。此三尺童子之所共知,曩独畏其强耳。韩信有言:“能反其道,其强易弱。”况今虏酋庸懦,政令日弛,舍戎狄鞍马之长,而从事中州浮靡之习,君臣之间,日趋怠惰。自古夷狄之强,未有四五十年而无变者,稽之天时,揆之人事,当不远矣。不于此时早为之图,纵有他变,何以乘之。万一虏人惩创,更立令主;不然,豪杰并起,业归他姓,则南北之患方始。又况南渡已久,中原父老日以殂谢,生长于戎,岂知有我!昔宋文帝欲取河南故地,魏太武以为“我自生发未燥,即知河南是我境土,安得为南朝故地”,故文帝既得而复失之。河北诸镇,终唐之世,以奉贼为忠义,狃于其习而时被其恩,力与上国为敌而不自知其为逆。过此以往而不能恢复,则中原之民乌知我之为谁?纵有倍力,功未必半。以俚俗论之父祖质产于人子孙不能继赎更数十年时事一变皆自陈于官认为故产吾安得言质而复取之!则今日之事,可得而更缓乎!陛下以神武之资,忧勤侧席,慨然有平一天下之志,固已不惑于群议矣。然犹患人心之不同,天时之未顺,贤者私忧而奸者窃笑,是何也?不思所以反其道故也。诚反其道则政化行,政化行则人心同,人心同则天时顺。天不远人,人不自反耳!今宜清中书之务以立大计,重六卿之权以总大纲;任贤使能以清官曹,尊老慈幼以厚风俗;减进士以列选能之科,革任子以崇荐举之实;多置台谏以肃朝纲,精择监司以清郡邑;简法重令以澄其源,崇礼立制以齐其习;立纲目以节浮费,示先务以斥虚文;严政条以覈名实,惩吏奸以明赏罚;时简外郡之卒以充禁旅之数,调度总司之赢以佐军旅之储;择守令以滋户口,户口繁则财自阜;拣将佐以立军政,军政明而兵自强;置大帅以总边陲,委之专而边陲之利自兴;任文武以分边郡,付之久而边郡之守自固;右武事以振国家之势,来敢言以作天子之气;精间谍以得虏人之情,据形势以动中原之心。不出数月,纪纲自定,比及两稔,内外自实,人心自同,天时自顺。有所不往,一往而民自归。何者?耳同听而心同服。有所不动,一动而敌自斗。何者?形同趋而势同利。中兴之功,可跷足而须也。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曩独畏其强耳曩:以往,过去B.中原父老日以殂谢殂:死亡C.狃于其习而时被其恩狃;熟习,习惯D.可跷足而须也须:需要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生长于戎而君幸于赵王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B.天时之未顺句读之不知C.崇礼立制以齐其习阙秦以利晋D.一动而敌自斗涂有饿莩而不知发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从百姓悲苦的处境、国家遭受的耻辱及祖墓、土地沦丧谈起,援引历史上沦陷区安于异族统治的事例,指出国家中兴刻不容缓。B.文中引用韩信的话引出作者对当时金的形势的判断——首领庸懦、君臣懈怠,借此劝谏宋孝宗抓住时机,收复国土,避免国势衰败。C.在人才选用上,作者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清理中书省的职务,设置选贤任能的科目,不任用靠恩荫做官之人,增设监察、谏戒官员等。D.文章辞气贯通,语言明快,说理透彻,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提出了许多中兴之策,充分展现了作者卓越的治国御敌才能。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以俚俗论之父祖质产于人子孙不能继赎更数十年时事一变皆自陈于官认为故产吾安得言质而复取之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自古夷狄之强,未有四五十年而无变者,稽之天时,揆之人事,当不远矣。(2)陛下以神武之资,忧勤侧席,慨然有平一天下之志,固已不惑于群议矣。【答案】14.D15.C16.B17.以俚俗论之/父祖质产于人/子孙不能继赎/更数十年/时事一变/皆自陈于官/认为故产/吾安得言质而复取之18.(1)自古以来异族的强盛,没有经历了四五十年而不变的,从天时来考查,从人事来估量,这种变化该不会远了。(2)陛下凭借神明英武的本质,坐卧不安地为国操劳,激愤地有平定统一天下的志向,本来就不会为众人的议论所蛊惑。【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D.句意:就可举足而待了。须:等待。故选D。【15题详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于”,介词,在/介词,表被动。B.“之”,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C.“以”,两个都是连词,表目的,来,用来。D.“而”,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避免国势衰败”无中生有。此处引用韩信的话是为了向皇帝说明要抓住机会收复失地。故选B。【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以民间习俗来论述这道理:父亲、祖父把产业抵押给人,子孙不能接着就赎取,过了几十年,时事一有变化,都向官府陈述,认为这是自己原有的产业,我怎么能说这是抵押的而再取得它呢!“以俚俗论之”后是论的内容,故应在宾语“之”后断句。“父祖质产于人”与“子孙不能继赎”是两个并列内容,故应各自断开。“更数十年”作句子的状语,应独立成句。“时事一变”是条件,独立成句。“皆自陈于官”是状语后置句,后面断开;“认为故产”是动宾结构,后面断开。“吾安得言质而复取之”句子结构完整,句意明确,应独立成句。故正确断句为:以俚俗论之/父祖质产于人/子孙不能继赎/更数十年/时事一变/皆自陈于官/认为故产/吾安得言质而复取之。【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稽”,考查;“揆”,估量;“当”,应该,应当。(2)“侧席”,指坐卧不安的样子,文中是形容皇帝的勤政;“慨然”,激愤的样子;“平一”,平定统一;“固”,本来;“于,表被动”。参考译文:我私下考虑,天下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已四十多年了。百姓哀号求救,无处可告,不能不加以拯救;国家遭受欺凌的耻辱,不能不予以洗雪;我朝的陵墓不能不归还;沦陷的土地不能不收复。这是三尺高的儿童都知道的道理,过去只是畏惧敌人的强大罢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韩信有这样的话:“能够反其道而行之,那强大的可以变为衰弱。”何况如今敌方首领昏庸懦弱,政令天天地松弛,放弃了夷狄跨鞍驰马的长处,而沾染上中原地区浮华靡费的陋习,君臣之间,一天天地趋于懈怠懒惰。自古以来异族的强盛,没有经历了四五十年而不变的。从天时来考查,从人事来估量,这种变化该不会远了。不在这时早日做好准备,即使敌方有什么变故,用什么去趁机取胜?万一敌人惩戒警惕,另立好的国主,或者豪杰并起,敌国的基业归于其他族性,那么南北对峙的祸患才是真正的开始。又何况南渡以来已很久远,中原的父老,一天天地衰亡,生长于异族统治下的人,岂知道有我大宋?过去宋文帝要攻取河南原有的土地,魏太武帝以为“自从我刚坐下来,毛发还未干,就知道河南是我们的疆域,怎能成为南朝原有的土地”,所以文帝已经得到了的河南又丧失了。河北的几个藩镇,一直到唐代灭亡。以忠于逆贼作为忠义,习惯于他们的习俗,时常得到他们的恩惠,努力同中央政权为敌,而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是叛逆行为。要是错过了现时再迁延下去,不能恢复失地,那么中原的民众怎能知道我们是谁呢?即使费加倍的力量,功未必能有一半。以民间习俗来论述这道理:父亲、祖父把产业抵押给人,子孙不能接着就赎取,过了几十年,时事一有变化,都向官府陈述,认为这是自己原有的产业,我怎么能说这是抵押的而再取得它呢!那么今天图谋复国的大事,还能再迁延迟缓吗!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陛下凭借神明英武的本质,坐卧不安地为国操劳,激愤地有平定统一天下的志向,本来就不会被众人的议论所蛊惑。然而,还怕人心的不同,天时的不顺,贤能人的私下忧虑而奸佞人的暗笑。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还没有考虑怎样来反其道以行之。要是反其道而行之,则政令教化就能推行;政令教化推行了,则人心就能同一齐整;人心同一齐整,则天时就顺利。老天是不疏远人的,只是人不能躬自反省罢了。当前,应该清理中书省的职务以明确国家的重大任务,尊重六部大臣的权力以总揽朝廷的大纲,任用贤能的官吏以使官府清明,尊敬老人爱护幼小以使风俗淳厚;减少经考试录用的进士以设置选贤举能的科目,革除和靠父兄荫庇的任用以求实质上对荐举人才的尊重;增设监察、谏戒的官员以整肃朝廷的纲纪,精选地方官员以澄清郡县的吏治;精简法规重视政令以便清理繁杂的法令条例,尊重礼仪订立制度以统一风俗习惯;订立大纲细目以节省不必要的开支,明示当前主要任务以排斥不切实际的空话;严格执行政策条例以考核名实是否相符,惩治贪官污吏以使赏罚分清;按时挑选外郡士兵,以充实中央警卫军的名额;调度国家财政部门的赢余财物,以资助军队的储备;选择州县长官以增加人口,人口繁殖财富自然增多;挑选将军和属官以确立军队的政事,军队的政事清明军队自然就强大;设置大帅以总领边疆军政大事,委任他的责任专一边疆的福利自然就会兴办;委任文武官员以分担边郡的军政,托付给他的时间久长,边郡的防守自然就会坚固;崇尚武事以振兴国势,鼓励敢于说话以振奋天子的气度;精选间谍以获得敌人的真实情报,依仗军力和国势以鼓动中原人民的复国之心。不出几个月,法纪纲领自然确定,等到两年,朝廷内外自然就充实,人心自然就统一,天时自然就顺利。要么就不去收复失地,一去收复失地而民众就自然归顺。为什么呢?因为耳朵听到同样的舆论而内心同样顺服。要么就没有什么行动,一有什么行动而敌人内部就会自斗。为什么呢?因为形势的发展对他们都同样要舍害趋利。国家衰弱而重新兴盛的功业,就可举足而待了。(二)(8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贺新郎·席上闻歌有感【宋】刘克庄妾出于微贱。少年时、朱弦弹绝,玉笙吹遍。粗识国风关雎乱①,羞学流莺百啭。总不涉、闺情春怨。谁向西邻公子说,要珠鞍、迎入梨花院。身未动,意先懒。主家十二楼连苑。那人人、靓妆按曲,绣帘初卷。道是华堂箫管唱,笑杀街坊拍衮②。回首望、侯门天远。我有平生离鸾操③,颇哀而不愠微而婉。聊一奏,更三叹④。【注】①乱:乐章的尾声,这里泛指乐曲。②街坊拍衮:指流行时曲小调。“拍”“衮”都是慢曲中的乐曲名称。③离鸾操:乐曲名,代表高雅的乐曲。④杨倞注:“一人倡,三人叹,言和之者寡也。”19.本词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借_________(身份)之口,表达了词人______的情操。20.这首词的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做赏析。【答案】19.①.歌女(歌妓)②.不慕名利(或不同流俗等)20.①西邻公子的盛情邀请与“我”的冷漠态度形成对比,一边是“要珠鞍、迎入梨花院”,一边却“身未动,意先懒”,突出抒情主人公的不慕名利。②靓妆装扮的众歌女乐唱街坊流俗之曲与“我”游学流莺百啭形成对比,突出抒情主人公的不同流俗。③众歌女唱流俗之曲而华堂满座与“我”唱高雅之曲而应和者寡形成对比,暗含曲高和寡的叹惋。【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及思想情感的分析能力。从词中“妾出于微贱。少年时、朱弦弹绝……”等内容可知,“妾”是女人的自称,所以本词是以歌女的口吻来进行叙述的。通过词中“身未动,意先懒”“回首望、侯门天远”“我有平生离鸾操,颇哀而不愠微而婉”等语可知,词中的歌女不慕富贵,不同流俗。这也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在本词中,作者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以突出主人公不慕名利、不同流俗的性格特点。在词的上阙中,作者写到“谁向西邻公子说,要珠鞍、迎入梨花院”,此处用“珠鞍”“梨花院”写出了公子的盛情之殷,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身未动,意先懒”,并不为公子的盛情所动,而是坚持自己本来的性情,从中可看出抒情主人公的不慕名利,突出了人物形象。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其次,词中写到“我”的“粗识国风关雎乱,羞学流莺百啭。”从中可看出“我”志趣高雅,天分之高。而下阕中对其他歌女的描写则是“那人人、靓妆按曲,绣帘初卷。道是华堂箫管唱,笑杀街坊拍衮”,靓妆装扮的众歌女乐唱街坊流俗之曲找来阵阵笑声,这些“笑杀街坊拍衮”的流俗之曲与“我”的“粗识国风关雎乱”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抒情主人公的不同流俗。歌曲的高雅与低俗是一目了然,但所收到对待却恰恰相反。众歌女唱流俗之曲而华堂满座;“我”虽有高雅的音乐,“我有平生离鸾操”,却无人欣赏,只能“聊一奏,更三叹”,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暗含曲高和寡的叹惋。(三)(6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材料二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论语·颜渊》)材料三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21.材料一“文胜质则史”中“史”的含义是_________;材料二中,以“毛”比喻_____(用原文词语回答),强调其重要性。22.第一则材料中,孔子认为君子要“文质彬彬”,请从这一角度解读材料三。【答案】21.①.虚浮②.“文”22.君子强调内外双修。在内,把“义”作为根本;对外,按照礼来实践“义”,用谦虚态度来谈论“义”,靠诚信来成全“义”。【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及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材料一中“文胜质则史”的意思是: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史:虚浮。材料二中“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的意思是:文采如同本质,本质也如同文采,二者是同等重要的。假如去掉虎豹和犬羊的有文采的皮毛,那这两样皮革就没有多大的区别了。所以文中以动物的毛来比喻“文”,也就是文采。【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在材料一中,作者首先指出“文”和“质”的关系和作用,指出君子要“文质彬彬”,也就是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而在材料三中,作者提出“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的观点,这与“文质彬彬”的要求是一致的,也就是作为内在品质的“质”,要把义作为根本;在对外的表现上,要按照礼来实践义,用谦虚态度来谈论义,靠诚信来成全义。所以君子要强调内外双修。参考译文:材料一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材料二棘子成说:“君子有好本质就行啦,要文采做什么呢?”子贡说:“可惜呀!夫子您这样谈论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文采如同本质,本质也如同文采,二者是同等重要的。假如去掉虎豹和犬羊的有文采的皮毛,那这两样皮革就没有多大的区别了。”材料三孔子说:“君子把义作为本,依照礼来实行,用谦逊的言语来表述,用诚信的态度来完成它。这样做才是君子啊!”(四)古诗文默写。(6分)23.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子曰:“野哉,由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2)孙子断足,终不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节选)》)(3)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___。___________,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并序)》)(4)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___________,_________?(鲍照《拟行路难(其四)》)【答案】①.君子于其所不知②.盖阙如也③.退论书策以舒其愤④.思垂空文以自见⑤.幽咽泉流冰下难⑥.冰泉冷涩弦凝绝⑦.封狼居胥⑧.赢得仓皇北顾⑨.人生亦有命⑩.安能行叹复坐愁【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重点注意的字,如“阙”“见”“涩”“胥”“赢”等。四、作文(共60分)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巴尔扎克的手杖上,刻着一行字:“我将粉碎一切障碍!”而后来的卡夫卡则将这句格言改成了:“一切障碍都将粉碎我!”两句格言表达了两位作家对世界对人生的不同认识,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最后都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杰出的大师。对上述两位作家所说的两句话,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本题是一则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部分由名家名句和综合评价两个段落组成。第一段,引述两位作家的格言主要表达的是他们对世界对人生的不同认识。巴尔扎克的格言主要表现的是在面对人生中的“一切障碍”时那种勇敢的、无所畏惧的豪迈情怀,以及蔑视一切障碍的乐观、昂扬的精神。卡夫卡的格言看似悲观,实则富含深意。在漫长的人生历程中,每个人都在被生活一点点地粉碎,我们会变得和绝大多数人一样麻木地活着,而卡夫卡不是。面对生活一次次的碾轧,他清醒而坚韧地与“一切障碍”对抗,无奈但顽强!巴尔扎克的格言强调的是心态和精神,在他面前,“一切障碍”都是纸老虎;而卡夫卡的格言更像是落难英雄的壮歌!第二段是对第一段中两位作家的综合评价,明确指出他们对人生的不同认识并没有影响他们最后的伟大成就。理解卡夫卡的格言时注意不可理解为悲观厌世。引导语部分让写一篇文章表明自己的看法,文体选择议论文较为合适。写作行为先确定文章观点:乐观面对生活中的磨难。可援引古今中外的典型人物的事迹,正反论证,用整散结合的句式来阐述观点,以达到无可辩驳的论证效果。立意:1.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2.面对困境,勇敢无畏。3.不屈于苦难,不败于困境。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4.殊途异曲,同归功成。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浙江省宁波市十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宁波市十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浙江省金华市、衢州市六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金华十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2学年高二英语上学期调研考试试题
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调研考试试题
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 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 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3-01 22:08:17
页数:20
价格:¥5
大小:75.48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