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云南省玉溪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云南省玉溪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1
2
/11
剩余9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玉溪市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盛唐气象所指的是诗歌中蓬勃的气象,这蓬勃不只由于它发展的盛况,更重要的乃是一种蓬勃的思想感情所形成的时代性格。这时代性格是不能离开那个时代而存在的。盛唐气象因此是盛唐时代精神面貌的反映。然而如果我们以为诗歌是照相机似的,在反映时代精神面貌时,乃是完全亦步亦趋,则也是不尽然的。因为文学之反映现实经常是通过作者的思想感情来表现的,特别是古典的抒情诗歌,作者的世界观与作品的艺术形象经常是统一的。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在古典抒情诗中就没有主客观矛盾的现象。例如唐初王绩的一首名诗《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作者是隋末的遗民,对于唐代新的统一局面是怀着遗民的寂寞之憾的。这首诗的主题,所谓“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也正是表达了这遗民之感的,可是这首诗之所以成为唐初的名作,却并不因为这个主题,而是由于中间四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的醒目的形象。这形象比一切唐初的诗篇更早地反映出了在新的统一局面下和平的生活环境与人民各得其所的心情,这也是这首诗之所以具有文学史上突出的价值。而这种对于时代的礼赞,它原是遗民的世界观中所没有的,却正是客观上现实存在的。这里客观的反映是突破了作者的世界观而出现的。然而一般的情况,在古典抒情诗里这样的现象是稀少的,至少是不明显的。一般的情况,时代的精神面貌经常是通过它所赋予作者的世界观与它所孕育的作者的性格而出现的。这就必然发生一种现象:诗歌中所反映的时代精神面貌,不免会稍迟于那个时代现实的发展。因为认识既经常落后于形势,那么诗人能充分认识新的现实也就经常需要一段短暂的时间,同时诗人们要改变他们已经形成的世界观与前一阶段所孕育成熟的性格也需要一段短暂的时间,这就不能那么紧凑地亦步亦趋了。事实上开元之初,继承了武则天王朝的发展,整个社会已经是进入上升的高潮,然而诗坛盛况却还要等到开元中叶才更有力地普遍展开。这就是说一种气象或风格孕育成熟,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远而如代表建安时代的诗人曹植,他的名作大部分是在建安的后期,有的则还到了建安之后。而历代归之于盛唐诗歌成就之一的岑参的大量边塞诗,却正是写在安史之乱前不久的。一个时代的影响之来既不是突然而来,一个时代的影响之去,也不会是突 然而去。特别是在几千年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其发展原是缓慢的;人们需要十年八年或更长的时间来充分认识它,乃是自然的事情。安史之乱作为唐代高潮的分水岭,也作为几千年封建社会发展的分水岭,这意义当时人是很少察觉的,甚至除了李白、杜甫之外,诗人们几乎都没有反映这一重大的事件。特别由于从安史之乱到长安收复,为期不过两年,更容易使当时的人们认为这不过是偶然短暂的不幸而已。那么安史之乱前,即使社会上黑暗面的抬头已经露出端倪,也就还难于立即改变开元盛世所长期孕育的普遍的生活感情。至于黑暗面与光明面的矛盾斗争这是任何时代都有的。盛唐时期,其间的对比也是在渐变的发展中,总的说来,在天宝十载之前社会的精神面貌,光明面仍是占着上风的。其间虽然有矛盾、有曲折,总的是统一在一个发展的盛况中,这就是盛唐气象的依据。(摘编自林庚《唐诗综论·盛唐气象》)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盛唐气象”指是盛唐时期的诗歌中特有的蓬勃气象、发展盛况、精神面貌。B.抒情诗歌,作者的世界观与作品的艺术形象经常是统一的,很少有主客观矛盾的现象。C.王绩的《野望》既有遗民之感,也客观上表现了新的和平生活环境与人民各得其所的心情。D.李杜的诗篇首先反映了安史之乱,这反映了他们作为伟大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感知。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举王绩名诗《野望》为例,意在说明其作为隋末遗民所怀有的寂寞之憾。B.为了证明诗歌的时代精神会迟于现实的发展,使用了因果论证的方法。C.作者列举了曹植和岑参这两个例子,使论证饱满充实,增强了文章说服力。D.“经常”“一般”“很少”“几乎”等词语的使用,使文章表达严密。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诗人笔下的诗篇,也会出现突破他的世界观的现象,但这是不多见的,至少是不明显的。B.通常来说作者的世界观孕育了作者的性格,这二者又结合起来,决定了时代精神。C.诗人的认识经常落后于形势,所以不能那么紧凑地亦步亦趋地反映时代精神面貌。D.绝大部分诗人过分乐观,也不懂安史之乱的意义,所以他们的诗歌没有反映这段历史。【答案】1.B2.A3.B(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传统法律文化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法律精神和制度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先人们早就开始探索如何驾驭人类自身这个重大课题,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自成体系的成文法典,汉唐时期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典。我国古代法制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智慧和资源,中华法系在世界几大法系 中独树一帜。”经过长期发展演进,中华法系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和中华法制文明的深厚底蕴,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有很多优秀的思想和理念值得传承和弘扬。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发展很早的国家之一,法制文明的历史源远流长。法律制度作为文物典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史上大放异彩。早在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便产生了习惯法,夏朝之后的殷商进一步发展了奴隶制法律制度,至西周臻于完善。夏商周三代法制的发展,尤其是西周的礼乐刑罚制度,为中国封建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春秋战国时期,法家主张“以法而治”,战国时期李悝的《法经》创新封建法典体制。西汉时形成的汉律60篇,两汉沿用近400年。唐太宗以奉法为治国之重,一部《贞观律》蔚为大观。在《贞观律》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唐律疏议》,成为中华法系代表之作。汉唐诸代君臣和思想家熔礼义刑德于一炉,使中国封建法制呈现出国法、天理、人情融合的鲜明特色。隋唐时,中华法制文明逐渐定型与完备,中华法系日臻成熟。“以礼入法,得古今之平”的《唐律疏议》,以其完备的体例、严谨而丰富的内容成为封建法典的范本,在中华法制文明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后世立法产生深刻影响。不仅如此,《唐律疏议》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制度还超越国界,成为不少国家学习的范本。礼法结合是中华法系的重要特征。中国古代注重教化,反对“不教而诛”。“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礼法并重、隆礼重法方为治国之良策。出礼入刑、隆礼重法,是中华法制文明的独特智慧。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主张“天下无讼”“以和为贵”,崇尚人际和谐的社会环境。以无讼为有稳,通过道德教化劝民止讼:坚持官府调解和民间调解并行,通过定分止争促民息讼,从而实现和睦无争、礼义有序的社会状态。无讼与和谐体现着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一种价值取向。明德慎罚是从西周时期就形成的思想。明德就是倡导敬德、保民,慎罚就是主张刑罚得中,实施德教德治,刑罚适中宽缓。“德主刑辅”的思想在西汉时期确立,强调“厚其德而简其刑”。唐代主张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治理国家和社会要把德礼教化与法律惩罚结合起来,德礼教化为根本,法律惩罚是辅助。(摘编自夏锦文《中华法制文明具有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材料二:援法断罪、罚当其罪,是中国传统法律制度的一个鲜明特点。古代社会依据案件的严重程度、不同性质,采取不同处理方式。官府往往集中力量处理重大刑案,而将其他纠纷放至地方自理或民间调处。在处理重大刑案时,要求官员严格引据成文法,涉及重刑必须经过上报文牍和逐级复核程序,适用错案严格归责的处分规则,这体现了对法律及其执行过程的充分重视。在这方面,历代律典、则例都有明确规定。在清代,对故意或过失导致判罚偏差的官员,《吏部处分则例》规定了详细的处罚措施。在处理各类案件时,我国传统法律制度强调德主刑辅、情法结合。汉代儒家学者倡导引入《春秋》等 儒家经典作为审理案件的依据。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看,这种“引经决狱”的方式在缓解律令苛酷、实现礼与刑的结合上具有积极意义。在具体案件处理过程中,以道德教化为主、与刑罚手段并用,兼顾情理法等进行全面评判,努力实现罪罚相当、礼法平衡。历代刑案和判牍文书的记载显示,裁判者们不仅在民事诉讼中兼顾天理、国法、人情等各种因素,而且在命盗刑案中也充分考虑司法的道德教化效果和礼法平衡的实现。事理、情理、法理相结合,是我国古代司法的重要特色。今天,我们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仍然需要面对纠纷化解、情理法关系等问题,中国传统法律制度中的慎刑、平等、恤刑等思想观念可以提供启迪。研究中国传统法律制度,我们还可以发现,许多较为系统、运行有效的制度安排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汲取前代历史经验教训、顺应时代变迁的基础上,历经较长时间演变而成。这种演变凸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强大适应力和生命力。(摘编自王志强《注重事理、情理、法理相结合》)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探索如何驾驭人类自身这一课题的过程中,中华传统法律从无到有,再到发展较完备,中华法系成为独树一帜的法律体系。B.作为文物典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法律制度先后涌现出西周礼乐刑罚制度、汉律、《贞观律》等典型代表。C.无讼在维持中国传统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百姓长期进行道德教化即可实现“天下无讼”。D.古代官府往往集中力量处理重大刑案,在处理重大刑案过程中对错案严格归责等做法,客观上保证了刑事大案判决的公正性。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法制文明的发展历史十分悠久,产生于4000多年前的夏代的习惯法,已经是当时自成体系的成文法典。B.《唐律疏议》可以体现国法、天理、人情三者融合的特点,它不仅在中国有重要影响,在国外也是不少国家学习的法典范本。C.从“明德慎罚”到“德主刑辅”再到“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变化中可知,随着历史发展,刑罚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小。D.《春秋》等儒家经典被引入到古代案件审理中,在缓解法律严苛的同时,也实现了罪罚相当、礼法平衡。6.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中华传统法制文明对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答案】4.C5.B6.①中华法系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和中华法制文明的深厚底蕴,对我们增强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具有积极意义;②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主张“天下无讼”“以和为贵”,崇尚人际和谐的社会环境对我国后代立法、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③ 中国传统法律制度中的慎刑、平等、恤刑等思想观念,在推进社会治理,面对纠纷化解、情理法关系等问题时可提供启迪。(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裁缝唐刘诗良花溪谷是个村庄,庄上两百来户人家。花溪谷也是峡谷名,山谷往里,也是星罗棋布地散落着不少村庄。花溪谷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周围小村庄,那些乡村手艺人,谁占得了花溪谷的地盘,谁就在这里坐得稳江山了。比如裁缝,花溪谷村只认裁缝唐,别的村庄也便以邀到裁缝唐为荣。花溪谷这片地方的裁缝活,都让裁缝唐一个人霸了,外人插不进去脚。作为花溪谷人公认的裁缝师傅,裁缝唐不仅手艺精,为人也善良随和,长得白白胖胖的,慈眉善目,就像弥勒佛,见谁都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每到年关,裁缝唐便异乎寻常地忙。他忙不过来的时候,有时会邀请一些外地师傅上门帮忙。但主人家只当新师傅是裁缝唐的帮工,账还是与裁缝唐结。一句话,他们只信得过裁缝唐。有一年初秋,天气还热,村里来了个新裁缝师傅,自称姓张,想在花溪谷混口饭吃,花溪谷人哪会给机会呢?没想到过了两天,裁缝唐带了张师傅上门声明:两人要比武,哪个手艺更出色,哪个对花溪谷的裁缝业务就有发言权。说白了,如果裁缝唐赢了,一切可以涛声依旧;假如新师傅赢了,裁缝唐就得让些地盘出来。花溪谷人心想这新师傅来者不善,不知他耍了什么花招,激怒了裁缝唐应战,其实只要裁缝唐不接招,新师傅哪有插手的机会呢?但既然裁缝唐接下战书且带着对手上门了,大家也乐得看个热闹。比武设在村庄老戏台上,那里场地宽敞。两架缝纫机一东一西,一人一机一案板,挑的试衣模特是双胞胎姐妹。布料由两个裁缝师傅免费提供,两位师傅用同样的布料,为两姐妹各做一身连衣裙。台上,姐妹站中间,两个师傅分两边。台下看热闹的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毕竟这在花溪谷头一回,就图看个新鲜。裁缝唐宣布了比赛规则:一比完成时间,看谁先完成;二比完成质量,看谁做的穿得合身显气质;三比裁剪缝制细节,看谁做工精细。谁当裁判呢?只有两个师傅最内行,由他们自己说了算,赛出风格,公平竞争,就事论理定输赢。 比赛开始,但见两人执卷尺量尺寸,摊布料画线条,拿剪刀裁布料,踩机器缝布片,动刀使剪,穿针引线。一招一式,张弛有度。一板一眼,进退从容。看起来身手都十分了得。两个小时左右工夫,两件花色连衣裙便在两位师傅的缝纫车轮飞转下完工,论速度,裁缝唐竟慢了半拍。两位模特新裙上身,一左一右从戏台角落翩翩而来,犹如两只飞舞的蝴蝶,该瘦处瘦,该松处松,裙裾飞扬,煞是好看,看客们分不清哪个是姐哪个是妹了。两位对手围着模特前后左右打量,裁缝唐突然鼓起掌来,想必刚才使尽了浑身解数,他的胖脸微微出汗,向台下抱拳朗声说道:“我裁缝唐从业半生,看得上眼的同行不多,今天张师傅让我开眼界了。张师傅来自杭州,出身裁缝世家,技艺了得,我愿赌服输。今后,花溪谷一带的裁缝业务,就由他和我一起承接!”裁缝唐这么表态,花溪谷人还有什么好说的?他们心底里为裁缝唐翘起大拇指:有度量!谁知道世事无常,过了些年,城乡服装店遍地开花,花样多,款式新,新潮实惠,手工缝纫生意一落千丈,花溪谷在大潮裹挟之下未能幸免。裁缝张走了,挑缝纫机的背影在偌大的山谷中无比落寞。那天,裁缝唐将他送到村口,两人站了好一会儿,就像秋风中的两片落叶,随时会被时代之风吹得无影无踪。裁缝唐年岁已大,花溪谷便是他的故土,他无处可去、无艺可学,无业可就。经年累月,一架缝纫机在屋脚落满灰尘,爬满蛛网。失去生活来源,如今捉襟见肘,让人颇觉晚景凄凉。忽一日,村口走来一熟悉身影、正是杭州裁缝张。他是专程来接裁缝唐一家老少去杭州定居的,裁缝张已是一家教百员工服装公司的董事长,这次聘请裁缝唐出任公司技术顾问。他和花溪谷人说:当年那场比赛不过是个幌子,真正原因是他家庭落难,裁缝唐顾及他的面子,善良慈悲,慷慨相助罢了。(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1.19)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开篇对“花溪谷”的环境描写简洁明快、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又暗示了花溪谷封闭落后的民风。B.“裁缝张”是个知恩图报之人,还是个和“裁缝唐”一样有真才实学的好裁缝,他们相互竞争,彼此尊重。C.两个裁缝村口分别的片段,既表明了两人惺惺相惜之情,也为后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D.本文构思精巧,详略得当,详写两个裁缝的比武,略写比赛后裁缝的生活状况,读之张弛有度。8.“人物是小说的灵魂”,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塑造“裁缝唐”这个形象的。9.文章最后一段结构巧妙,是点眼之笔,请结合文本说说“巧”在哪里?【答案】7.A8.①肖像描写(形象描写)。裁缝唐“长得白白胖胖的,慈眉善目,就像弥勒佛,见谁都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写出了他为人善良随和;② 言行描写。文中两个裁缝比武环节,通过细致的行动描写,突出了裁缝唐精湛的手艺;通过裁缝唐自我认输的语言描写,表现了他的心态和度量;③衬托手法。(侧面描写)用裁缝张的手艺衬托裁缝唐的技艺高超,用裁缝张“聘请裁缝唐出任公司技术顾问”来衬托裁缝唐的价值;用花溪谷村民的认可衬托裁缝唐的经营之道和为人处世。9.①照应前文。解答了上文花溪谷村民对裁缝唐为什么要应对裁缝张挑战的疑问,说明了裁缝唐当年是故意输掉比赛的;②丰富人物形象。用最后一段裁缝张的解释来强调裁缝唐乐于助人、扶危济困的高尚情操;③深化主题。小说立意深远,以小见大,结尾裁缝张对裁缝唐施于援手,并讲述了他当年的遭遇以及裁缝唐对他的帮助,深化了助人为乐、知恩图报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题。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人也。尝少修操行,仕郡为户曹史。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女弟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鸩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太守不为理。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妇竟冤死。自是郡中连旱二年,祷请无所获,后太守殷丹到官,访问其故,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因曰:“昔东海孝妇,感天致早,于公一言,甘泽时降。宜戮讼者,以谢冤魂,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丹从之,即刑讼女而祭妇墓,天应澍雨①,谷稼以登。尝后策孝廉,举茂才,拜徐令。州郡表其能,迁合浦大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阯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以病自上,被征当还,史民攀车请之。尝既不得进,乃载乡民船夜遁去。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桓帝时,尚书同郡杨乔上书荐尝曰:“尝安仁弘义,耽乐道德,清行出俗,能干绝群。前更守宰,移风改政,去珠复还,饥民蒙活。且南海多珍,财产易积,掌握之内,价盈兼金,而尝单身谢病,躬耕垄次,匿景藏采,不扬华藻。臣不敢苟私乡曲,窈感禽息②,亡身进贤。”尝竟不见用,年七十,卒于家。(节选自《后汉书·循吏列传第六十六》)【注】①澍雨:及时降雨。②禽息:春秋时秦国大夫,因向秦穆公推荐百里奚未被接受,自杀而死。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B.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C.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D.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户曹史,汉朝郡县的佐吏,为户曹的副职,助户曹掾掌民户、礼俗、祠祀、农桑等事,以后朝代多沿置。B.祷请,向神灵乞求。古人遇到自然灾害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向神灵乞求,寻求帮助。C.茂才,即秀才,西汉时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将“秀才”改为“茂才”。D.桓帝,是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贵族、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人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所给予的称号,有褒有贬。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尝为人正直。上虞寡妇在婆婆寿终后,被小姑诬告冤屈而死,以致郡中大旱;孟尝代为沉冤昭雪,最终“天应澍雨,谷稼以登”。B.孟尝深受百姓爱戴。在他将要离任时,当地吏民牵挽着他的车子请求他留下,他只能登上乡民的船趁着夜晚悄悄离去。C.孟尝品行高洁。在他隐居到偏远的湖泽后,亲自耕种;邻县的读书人仰慕他的品德,搬来和他住在一起的就有一百多家。D.尚书杨乔极为赏识孟尝,认为他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才干绝伦,因而竭力向皇帝举荐,然孟尝最终还是没有被任用。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姑年老寿终,夫女弟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鸩其母,列讼县庭。(2)尝后策孝廉,举茂才,拜徐令。州郡表其能,迁合浦大守。【答案】10.C11.C12.C13.(1)婆婆年老去世,小姑子原先就心怀忌恨,就诬陷寡妇对供养婆婆感到厌烦,毒死了她的母亲,向县投诉。(2)孟尝后来被举荐为孝廉,被推举为“茂才”,担任徐地的县令。州郡上表陈述他的才能,升为合浦太守。(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过文登营①戚继光冉冉双幡度海涯,晓烟低护野人家。谁将春色来残堞②,独有天风送短茄。水落尚存秦代石,潮来不见汉时槎③。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注释】① 文登营:明代设置在文登山(在今山东文登市东)的营卫。此诗歌为作者巡视山东半岛东部海防营地时作。②堞(dié):城墙上的齿形矮墙。③搓(chá):木筏。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景叙事,即写诗人已渡海至文登山,见到文登山早晨之景。B.颔联视听结合,从“谁将”的诘问语气中可感受到诗人的悲喜之情。C.颈联是由实景触发联想,感叹秦汉盛世,国力强大,而今国势衰颓。D.尾联是前三联感情的自然发展,同时紧扣诗题,直抒胸臆。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简要分析。【答案】14.B15.①从诗人巡视海防时所见之景,写出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②从春色茄声所构成的独特的军营画面,写出了诗人卫国护疆的乐观精神;③从秦汉时的强盛到帝国现今的衰颓,在慨叹中写出了诗人国衰更应保家卫国的心志;④从抗倭而联想到国势的危急,以及联想到的来自海上的潜在威胁,抒发了诗人国危忘身的家国情怀。(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孔子提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达,这两句是“______,______”。(2)《大学之道》中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______,______”两句说明了“修身”是其中最根本的一条。(3)普通人常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老子》第六十四章中给出建议“______,______”,告诫人们,要不忘初心,不改始终,不到最后的胜利,决不松懈。【答案】①.见贤思齐焉②.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③.自天子以至于庶人④.壹皆以修身为本⑤.慎终如始⑥.则无败事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无论是在公园里,还是在大街上,身着汉服的青年男女从你身边翩然走过,此时,你会有种______之感,像是穿越到了汉唐时代。近几年,传统文化的复兴,穿汉服也从一种行为艺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时尚潮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商品成为消费时尚,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国潮”。国潮作为现代时尚景观中的独特呈现,()。这种先锋与复古碰撞的创意,在追求个性化表达的青少年群体之中颇具吸引力,因此越来越多的产品开始搭上国潮的列车。除了汉服,各种破圈的文创产品也是______。“国潮”的兴起______出当代青年文化自信的提升,他们从追求物质满足到更多地追求精神文化 满足。可是,很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国潮产品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仍然是浅层次的。现象越是火热,越需要冷静理性的思考,糟粕掺杂、______更值得警惕。对此,我们理当多一份精益求精与历史自觉。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恍然若失鳞次栉比折射良莠不齐B恍若隔世琳琅满目折射泥沙俱下C.恍然若失琳琅满目影射泥沙俱下D.恍若隔世鳞次栉比影射良莠不齐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近几年,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穿汉服也从一种行为艺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时尚潮流。B.传统文化的复兴,近几年,穿汉服也从一种行为艺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时尚潮流。C.近几年,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穿汉服也从一种时尚潮流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行为艺术。D.传统文化的复兴,近几年,穿汉服也从一种时尚潮流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行为艺术。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其创意来源于优秀传统文化、外在形式则融汇并吸纳了当代大众审美。B.来源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意,外在形式则融汇并吸纳了当代大众审美。C.其创意来源于优秀传统文化,外在形式则吸纳并融汇了当代大众审美。D.来源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意,外在形式则吸纳并融汇了当代大众审美。【答案】17.B18.A19.C(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20.《红楼梦》第三回中写了林黛玉进贾府的所见所闻。以下三句就是对“三春”的初印象,她们依次是()①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②身量未足,形容尚小。③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A.迎春惜春探春B.探春惜春迎春C.惜春探春迎春D.探春迎春惜春【答案】B21.《红楼梦》中,“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的是()A.晴雯B.王熙凤C.妙玉D.秦可卿【答案】A22.在《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群芳夜聚怡红院为宝玉庆生,大家占花名以助兴。 宝钗掣的签画的是一枝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诗句是“任是无情也动人”;李纨掣的签画的是一枝老梅,题着“霜晓寒姿”四字,诗句是“竹篱茅舍自甘心”;湘云掣的签画的是一枝海棠,题着“香梦沉酣”四字,诗句是“只恐夜深花睡去”;黛玉掣的签画的是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字,诗句是“莫怨东风当自嗟”。从整本书看,每个签上的画和诗句都体现了掣签人的性格命运。请任选一签,结合签上的内容,简要分析掣签人的性格和命运。【答案】①黛玉:“芙蓉”秋天开花,花朵“清姿雅质,独殿群芳。秋江寂寞,不怨东风”。性格:超凡脱俗、聪明绝顶、兰心蕙质、清高孤傲。命运:受调包计迫害,最后只落得焚稿断痴情。②宝钗:牡丹是富贵花,艳冠群芳。“牡丹”纵然是含情不露,也自有她打动人心的魅力。性格:沉稳大度、处事周全,外冷内热。命运:家族势败、宝玉出家后,守寡度日。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978年11月24日,小岗村18户农民按下红手印,立下生死状,签订大包干契约,将土地承包到户,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从此摆脱了饥饿和贫困。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小岗村视察,小岗村民牢记总书记嘱托,以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强大动力,不断深化农村关键领域改革。197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22元,2017年达到18106元。小岗村始终与时代同行,印证了总书记说的“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的深刻道理。实践证明,著名的“小岗精神”,那就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学生会邀请你作为班级学生代表,在全校升旗仪式上就“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作主题发言。请结合材料内容,联系社会和生活实际,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感想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漏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云南省昆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云南省玉溪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云南省丽江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云南省玉溪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云南省玉溪市2022学年高一英语上学期期中试题
云南省玉溪市202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云南省玉溪市2022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2-17 21:48:54
页数:11
价格:¥5
大小:47.82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