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一中2021届高三下学期假期检测性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新建一中2021届高三年级假期检测性试卷语文总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2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①山珍海味何其多,但在国人心里,总有一个温暖的位置留给粥。这种可能在新石器时代就已诞生的食物,是属于华人世界精神家园共通的符号。②粥是如何诞生的?如果要回到史料堆里寻找,三国时期谯周所著的《古史考》中即有“黄帝始有釜甑,火食之道始成。黄帝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说文解字》也把这一功绩记在了黄帝身上,说“黄帝初教作糜”。黄帝的历史发生于文字出现前,今天我们对此已难加考证,但如果从煮粥的容器入手,倒是可以做一番猜测。③史学家们通常认为,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常食用的几种谷物分别为黍、稷、粟、稻。无论何种谷物,脱壳以后的做法一是火烤,二是石燔,而粥的做法属于第三种,同样也是火上加热,但要置于容器里加水,使其软化——也就是《古史考》里黄帝的“蒸谷为饭,烹谷为粥”。在这一过程中,水与米的比例决定了最终的成品是饭还是粥。正如清朝著名美食家袁枚给粥下的定义为:“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追溯粥的起源至黄帝时代,倒不如说在黄帝时代诞生了适合煮粥的容器。汉代的学者认为黄帝发明了“釜”“甑”这样的烹饪器具,于是顺带把粥的发明也归功于他。其实从新石器时代起,适合“加水烹煮”的陶器除了“鼎”“釜”以外,还有出现在中晚期的“鬲”“戽”“规”等。其中“鬲”一字的意思是三足的锅,恰好是“粥”的繁体字“鬻”的下半部分;“鬻”字上半部,“米”字两旁的“弓”,则描绘了煮米时袅袅上升的蒸汽。④粥作为米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人早已将其作为祭祀和礼仪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出场角色。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民间流行在寒食节这一天进食大麦粥:“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至今仍然流行的大众美食“腊八粥”源自古代腊祭。相传腊八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因此腊八粥又被称为“佛粥”。除了吃腊八粥,立夏节气民间也有吃“立夏粥”的传统;旧时富贵人家喜添家丁,要请左邻右舍吃“八宝粥”以报喜——种种由粥文化引申出的礼仪与习俗,也印证了粥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⑤除了祭拜祖先,自古也有供粥给长者以示尊敬的习俗。以粥作为供养老人的主要食物,这样的传统起源于先秦时期。《礼记·月令》里有:“仲秋之月……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从《汉书·武帝纪》里“民年九十以上,已有受粥法”的描述来看,到了汉朝时,供粥给长者已从约定俗成成了国家律法。“粥能养人,老年尤宜”的观点从北宋开始有了理论依据。清代曹庭栋所著的《粥谱》里又特别提到“粥能宜人,老年尤宜”。“食粥养老”的观念就这样代代相传,深入人心。⑥粥的养生功能是中国人对粥最广泛的共识。凡涉及到粥的古典文献,无论是唐代的《食医心鉴》、宋代的《太平圣惠方》、元代的《钦膳正要》,乃至明代的《本草纲目》和《遵生八笺》,以及清代的《粥谱》和《养生随笔》,都把粥作为饮食养生的重要食物。在关于粥的专著《粥谱》中,作者曹庭栋把粥分为谷类、蔬实类、木果类、植药类、动物类等八大类共计272种粥方,对每种粥的功用都一一详解,总结出粥的优点在于“一省费,二味全,三津润,四利膈,五易消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特意提到如何喝粥喝出健康:“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也。”对于文人来说,粥也是他们淡泊明志、明月清风的养生良品。陆游是一个爱喝粥的文人,曾写下过著名的《食粥》诗:“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秋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这种饮食之妙在中华饮食文化中延续至今,无数家庭现在仍延续着早起喝粥的习惯。(节选自《粥,最能抚慰中国胃的食物》,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经过查证史料,认为“粥”的诞生功绩应该记在黄帝身上,如黄帝的“蒸谷为饭,烹谷为粥”。B.在古代,粥在祭祀和礼仪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是作为供养老人的主要食物。C.供粥给长者从约定俗成成了国家律法,让“食粥养老”的观念代代相传,深入人心。D.至今仍然流行的“腊八粥”“立夏粥”“八宝粥”都是由粥文化引申出来的礼俗与习俗。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采用总分的结构模式,先提出问题,然后从三个方面分别加以论述。B.文章主要采用例证法和引证法,例如第⑥段的论证方法同时采用了例证法和引证法。C.文章列举《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是为了证明“先人早已将其作为祭祀和礼仪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出场角色”。D.文章末段列举了历朝涉及到“粥”的古典文献,证明早起喝粥的习惯是中华饮食文化传统。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代的学者认为黄帝发明了“釜”“甑”这样的烹饪器具而顺带把粥的发明归功于黄帝,对于这一说法作者并不认同。B.之所以说粥是属于华人世界精神家园共通的符号,是因为粥已经衍生出粥文化,并引申出相应的礼仪与习俗及养生功能。C.粥的养生功能是中国人对粥最广泛的共识,涉及到粥的古典文献都把粥作为饮食养生的重要食物,对每种粥的功用都一一详解。D.以粥作为供养老人的传统起源于先秦时期,到了汉代从约定俗成成了国家律法,到了北宋有了理论依据。(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硬科技,也称为硬核科技,是以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光电芯片、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高精尖科技。硬科技是一个由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创新驱动的物理世界,具有极高的技术门槛和技术壁垒,难以被复制和模仿。硬科技之所以“硬”,是因为它属于高端先进制造业,处于全球制造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具有高知识产权壁垒、高资本投入、高信息密集度、高产品附加值、高产业控制力等特点,是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硬科技是我们常讲的“核心技术”“高技术”的典型代表。硬科技的“硬”,主要体现在它需要长期的、高强度的人财物研发投入,也需要科研工作者坐相当长时间的冷板凳,持续攻坚、不怕风险、百折不挠才能有所斩获。在从创新型国家行列朝着创新型国家前列前进的转折点上,我国必须尽快打破对传统科技创新路径的依赖,下大力气发展硬科技。我国已经在高温超导、纳米材料、量子通信等基础科学领域,超级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等前沿技术领域,载人航天、高速铁路、5G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应用等重大工程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大成果,一些重要领域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转变的重要时期。从科技资源要素的结构与质量上看,我国距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间,当前面临的最大障碍是基础研究投入长期不足,远不能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要求。对此,建议加速建立与我国科技强国战略相匹配的高质量基础研究体系和基础研究支撑体系。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不仅需要领军人才和研发骨干,还需要大批精益求精、任劳任怨的高水平辅助人员和高级工匠,以及默默无闻、润物无声的科技创新管理人才。硬科技是需要体系作战的,要形成结构合理、运行高效、人人有成就感和获得感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每一个国家都可能孕育出科学大师,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可能产生解决重大科技创新难题的独特方法,很多高强度人财物投入的大科学研究和大科技工程都需要集全球力量而为之。美国的科技遏制无异于作茧自缚,害人不利己。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每一个合作方都会从科技创新的开放合作中获益匪浅。(摘编自《硬科技,让中国发展底气更硬》) 材料二:人类从石器时代发展到青铜时代,再发展到铁器时代,都是因为人类掌握了不同的技术,当时的人类玩的就是硬科技。中国科技在过去2000多年里有1800年是领先世界的。从秦朝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到汉朝、唐朝,中国都是世界第一,这个时期中国的科技也是全球领先的。中国的四大发明都是硬科技,它们对全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国的硬科技引发了欧洲的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产生思想革命,之后诞生科学革命,有了科学革命就产生了工业革命。所以说欧洲的崛起让中国在过去的200多年落后了。其实这里面我们要反思很多东西。1870年到1900年,美国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电气化的时代崛起。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全世界最富有的75个人中,有五分之一的人都出生在1830年到1840年这10年,为什么?因为刚好在他们三十多岁的时候,他们赶上了美国大发展的时代机遇。当时美国处在赶超英国的时代,最终美国于1894年GDP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一。(摘编自《硬科技》)材料三:(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硬科技属于物理世界,领域有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光电芯片、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B.一个国家在高端先进制造业方面强不强大,决定着这个国家在世界高精尖科技方面具不具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C.长期的、高强度的人财物研发投入,以及科研工作者持续攻坚、不怕风险、百折不挠等精神,这些是硬科技的“硬”的体现。D.只要我们尽快打破对传统科技创新路径的依赖,下大力气发展硬科技,我国就能从一个创新型国家转变为一个创新型强国。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目前,我国在一些前沿技术领域和一些重大工程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有些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有的还领先于世界。B.人类社会重大阶段的发展,不管是中国从秦朝到唐朝的强盛,还是欧洲的崛起和美国大发展,都离不开硬科技的推动。C.2013年到2018年上半年,我国各地在硬科技领域投资案例数是极不平衡的,东部沿海一带省市投资案例数明显高于中部、西部。D.中国的科技曾经领先世界一千多年,并间接影响了欧洲的崛起,但在过去200多年落后了,这其中的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反思。 6.我国要成为一个“硬科技”强国,应采取怎样的策略?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失灯影张炜直到现在,古登州一带还有一个村子叫“灯影”。但这个村子是否就是过去那个得而复失的地方,人们还说不准。近一二百年来的变化之速,真可以说是沧海桑田,从古登州府往西直到屺砪岛、三山岛,现在都成了人烟最稠密的地区。而不足一百年前这里只是荒野,二百年前则是莽莽苍苍的林子。 那时候这里的人走夜路,如果到了荒凉地方,最喜欢也是最害怕的,就是前边遥远处出现一处闪烁的灯影。有人就在挨近了荒郊的一点儿光亮时,才发现这是一处瓜棚,柱子上挂了一盏灯笼,有人坐在灯影里,问他话只字不答,赶路人忍不住拍拍他的肩膀,这人一回头把赶路人吓个半死。原来黑影里坐的是一头老狼,刚刚吃了一个人,正坐在那里舔嘴巴呢。类似的警示故事很多,一半是口耳相传的野趣,一半是当时的真实经历。时过境迁,现在这一带入夜常常是灯火辉煌,早就没有黑夜中星星点点的光亮了。现在所忧虑的只是太热闹了,是人气过盛,除了人什么都没有了。就在这样的村落里,曾有一位顽皮少年,他像大多数野孩子一样好奇,聪明却不喜读书,愿意冒险,越是家长禁止的事情越是要尝试一番。他多次在夜间独自一人跑到野外,总想遇到一两桩怪事。有一次他真的在野外瓜棚那儿见到了悬挂的灯笼,也真的发现了垂头反坐的人。就像传说中那样,他伸手往那人后背一拍,结果却大失所望:转回头来的是一个上年纪的看瓜人。对方看清了是个孩子,立刻叫出了他的小名。这使他觉得实在无趣。离开瓜棚又往更深的林子里走,这在一般人是绝对不敢的,因为一旦迷路麻烦就大了。经过了多次冒险,这个孩子胆子更大了。有一次他不知走了多远,感觉就快听到海浪声了,前面还是黑漆漆一片林子。突然他看到了树隙里有一两点灯影在闪烁,心上立刻怦怦乱跳,有不可抑制的兴奋涌出来。随着往前,那灯影竟扩大开来,渐渐显出了街道的形状,原来是一个藏在林子深处的小小村庄!这一下他就放开步子往里闯了。进了小村庄,马上有些比他还小的孩子围上来看,一个个毛头毛脑分外好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叫什么等等。他们告诉他这个小小的村子叫“灯影”。他和他们玩儿得高兴,又跳又叫,玩儿捉迷藏之类,累了就随他们进小茅屋吃各种果子。他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野果,一大堆摆满了桌子。这些野果甜得很,结果他一口气吃得肚子都圆了。左右小孩子有男有女,扯上他的手跑到街上,还让他去一个地方打秋千,看另一些有奇才异能的孩子在大树梢上蹿跳。他惊得合不上嘴,因为这是从来没有见过的。午夜过了,村里的老人扯着他的手,让另几个孩子把他送出林子,叮嘱他对谁也不要说这个灯影村,要不就来不成了。他心里揣了个秘密,到后来每隔几天就到林子深处找这个小村子。他走熟了路,为了不再迷失,就在沿途做了一些记号。这个叫灯影的小村成了他的乐园。他在这儿有吃不完的好东西,比如果子、野蜜;还有看不完的趣事,比如连年迈的白发婆婆高兴了也会扔下拐杖,灵活无比地翻起跟头或跃上树梢。他把自己村里才有的一些玩儿法教给他们,比如踢毽子等等。这个小村从老人到小孩都喜欢他。这样过了半年,让小孩子愁闷的事情发生了,这就是家里人要送他去很远的一个镇子上学,那里有一户亲戚。这是不能逃脱的事,他只好找一个夜晚到灯影村与大家告别了。小村的人也舍不得他,都说你只要不忘路,过多久来都行,这儿会一直等着你。这个孩子上了外地的学堂,中间只回过一两次村子,也去灯影欢聚过一次。又是几年过去,他长大了,聪明过人,没费劲儿就考中了功名。上任后忙于应酬,一连多年后才有空回了一趟老家。因为身在官场,一时忘了灯影村,可是一回村子就想起了它,于是就打听起这个村子。村里人摇头,从老到少竟没有一个人知道附近还有这么个村庄。他觉得奇怪极了。 这天,他实在忍不住,就脱了官服,按照小时候牢牢记住的路径往林子深处来了。他料定一定会找得到,因为一个村子既然落成了,哪能轻易挪动呢?可惜他花了大半天时间,直到天黑,把记忆中的那一带找了个遍,就是没有小村的影子。就在他失望至极往回走的路上,也许是有什么在怜惜他吧,一抬头竟看见了影影绰绰的光亮。他嘴里说着“就是这儿了”,赶紧奔了过去,到了近前只见一个老人坐在那儿吸烟。他当时并没想别的,没觉得一个老人坐在荒野里吸烟有多么不正常,只脱口问:灯影在哪儿?老人把烟嘴抽出来,说:它还在原来的地方。他说:那怪了,我怎么就是找不见呢?老人说:灯影村的人厌弃官人,躲着你。他惊讶说:怪了,我脱了官服啊。老人哼了一声说:这也没用,灯影村的人鼻子尖,他们远远一嗅就知道了。(有删节)7.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有意把从前的“灯影村”“灯影”闪烁与现在“灯影村”的灯火辉煌放在一起来写,表达了作者对现代都市生活的厌弃。B.警示故事中的“灯影”令人畏惧,少年见到“灯影”却压抑不住兴奋,这种勇于冒险的性格和异乎常人的兴致帮助他发现了灯影村。C.小说用前后对比的手法塑造少年这一形象。年少时勇敢天真,成人之后身在官场,忙于应酬,忘了灯影村。D.小说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写法同中有异。都表现“迷失”的主题,与武陵人背弃约定不同,少年背弃了自我而最终失去了灯影村。8.小说即使开端和结局都很简单,作家也会想尽办法让故事情节千折百回,时而山重水复,时而柳暗花明。这就是小说中情节的摇摆。《失灯影》中有多次情节的摇摆,请列举两处简析,并说明摇摆的作用。(6分)9.《失灯影》体现了张炜小说既厚实又轻灵的艺术风格,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杜延年字幼公,明法律。昭帝初立,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延年三公子,吏材有余,补军司空。始元四年,益州蛮夷反,延年以校尉将南阳士击益州,还,为谏大夫。左将军上官桀父子与盖主、燕王谋为逆乱。假稻田使者燕仓知其谋,以告大司农杨敞。敞惶惧,移病,以语延年。延年以闻,桀等伏辜。延年封为建平侯。见国家承武帝奢侈师旅之后,数为大将军光言:“年岁比不登,流民未尽还,宜修孝文明政,示以俭约宽和,顺天心,说民意,年岁宜应。”光纳其言,举贤良,议罢酒榷、盐、铁,皆自延年发之。吏民上书言便宜,有异,辄下延年平处复奏。言可官试者,至为县令,或丞相、御史除用,满岁以状闻,或抵其罪法,常与两府及廷尉分章。昭帝末,寝疾,征天下名医,延年典领方药。帝崩,昌邑王即位,废,大将军光、车骑将军张安世与大臣议所立。时,宣帝养于掖廷,号皇曾孙,与延年中子佗相爱善,延年知曾孙德美,劝光、安世立焉。宣帝即位,褒赏大臣,延年以定策安宗庙,益户二千三百,与始封所食邑凡四千三百户。诏有司论定策功。霍光薨后,子禹与宗族谋反,诛。上以延年霍氏旧人,欲退之,而丞相魏相奏延年素贵用事官职多奸遣吏考案但得苑马多死官奴婢乏衣食延年坐免官削户二千后数月,复召拜为北地太守。延年以故九卿外为边吏,治郡不进,上以玺书让延年。延年乃选用良吏,捕击豪强,郡中清静。居岁余,上使谒者赐延年玺书,黄金二千斤,徙为西河太守,治甚有名。五凤中,征入为御史大夫。延年居父官府,不敢当旧位,坐卧皆易其处。是时,四夷和,海内平,延年视事三岁,以老病乞骸骨,天子优之,使光禄大夫持节赐延年黄金百斤、酒,加致医药,延年遂称病笃。赐安车驷马,罢就第。后数月薨,谥曰敬侯。(选自班固《汉书》,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而丞相魏相奏延年素贵/用事官职多奸/遣吏考案/但得苑马多死/官奴婢乏衣食/延年坐免官/削户二千/B. 而丞相魏相奏延年素贵用事/官职多奸/遣吏考案/但得苑马多死/官奴婢乏衣食/延年坐免官/削户二千/C.而丞相魏相奏延年素贵用事/官职多奸/遣吏考案/但得苑马多死官/奴婢乏衣食/延年坐免官/削户二千/D.而丞相魏相奏延年素贵/用事官职多奸/遣吏考案/但得苑马多死官/奴婢乏衣食/延年坐免官/削户二千/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假,代理官职。其它表示暂时代理官职的词有:摄、代、署、权、判、行、出等。B.移病,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请求退休的委婉语,意思同“移疾”。C.酒榷,古代政府实行的酒类专卖制度,也泛指一切管制酒业取得酒利的措施。D.崩薨,古代称帝王、诸侯之死。另外大夫死曰卒,士死称不禄,庶人死称死。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杜延年通晓法令律法,因功受封。杜延年率领士卒进击益州叛军,又向汉昭帝报告上官桀等叛乱,上官桀等被诛杀,杜延年因功受封建平侯。B.杜延年辅佐宣帝即位,忠于朝政。杜延年知皇曾孙德美,劝霍光、张安世立他为帝。宣帝即位,褒赏大臣,以定策安宗庙,下诏有司论功封赏。C.杜延年善于处理政务,深受倚重。皇帝责备延年治边不力,他便选用优秀官吏,捕杀豪强,郡中太平。后来改任西河太守,治绩很有名声。D.杜延年主持朝政公正,上下相宜。杜延年论事公平,使朝廷和谐。后向大将军霍光提出治国良策,议论废除专卖酒、盐铁,皆从杜延年发起。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l)延年以故九卿外为边吏,治郡不进,上以玺书让延年。(5分)(2)延年视事三岁,以老病乞骸骨,天子优之。(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14—15小题。送王适徐州赴举苏辙送别江南春雨淫,北方谁是子知音。性如白玉烧犹冷,文似朱弦叩愈深。万里同舟宽老病,一杯分袂发悲吟。明年榜上看名姓,杨柳春风正似今。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扣题,点明了送别的时令、地点、天气以及友人要去的地方。B.颔联运用比喻,诗人认为友人虽然性格冷漠但文章却韵味深远。C.颈联虚实结合,既实写与友人以酒钱别,又虚写与友人万里同舟的情景。D.由诗题及尾联的“杨柳春风”可以推知,尾联中的“榜”是春闱的杏榜。15.有人评价此诗“于悲吟看出希望”,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后赤壁赋》中有“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之句,这与他《赤壁赋》中描写其游览行为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似,均反映出作者游览的随性无拘。(2)有评家认为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是由晋代文学家陆机《文赋》中“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两句联想而来。 (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自己“口体之奉不若人”,表明了求学的艰辛。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科学有什么用?这真的是个众口难调的问题。知道地球围着太阳转有什么用?光合作用不会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一点就停止,人类还是一样_________。知道电磁波有什么用?我们一样熟练地使用手机,一样用X光检查身体,_________健康。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被历史和无数事实证明的伟大论断。但是,对其理解不能蠡测管窥,认为“科学技术必须是生产力”或者“不能马上转化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就是无用的”。布鲁诺绝不是因为预测到今天的人造卫星,才用生命捍卫“日心说”“新宇宙观”的;麦克斯韦当年做出关于电磁学的理论预测时,也肯定不会知道将开启一个新世界。虽然今天的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不再_________,从科学发现到技术突破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但距离仍然存在。从某种程度上说,科学的发展就是人类对自然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很多时候,科学研究的_________仅仅因为我们是人,有发现美的需求和满足好奇心的渴望。因为人类的幸福感,()。也只有在对自然的不断认识中,我们才能更清楚地认识自我。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通宵达旦保障大相径庭归宿点B.昼作夜息保障泾渭分明出发点C.通宵达旦保证泾渭分明归宿点D.昼作夜息保证大相径庭出发点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不仅来自对更广袤、更深邃的精神世界的追求,还来自物质的满足B.不是来自对更广袤、更深邃的精神世界的追求,而是来自物质的满足C.不是来自物质的满足,而是来自对更广袤、更深邃的精神世界的追求D.不仅来自物质的满足,还来自对更广袤、更深邃的精神世界的追求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被历史和无数事实证明的伟大论断。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已被无数事实和历史证明的伟大论断。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被历史和无数事实证明的伟大论断。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被无数事实和历史证明的伟大论断。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5G时代的到来,让各行各业都站在了发展的十字路口,①__________。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媒体行业已经产生了许多发展变化。②__________,深度学习+新闻的概念深入人心,VR+沉浸式体验也令人瞩目。从负面的角度来讲,虚假新闻和虚假信息让人防不胜防,相关的伦理风险和网络空间安全问题,也为人所关注。我们在思考如何规避这些负面影响的同时,更应该思考传统媒体在5G时代如何发展转型。③__________。一方面要结合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做好统筹的规划,另一方面要掌握好新技术。当然,媒体行业的融合发展还涉及到诸多技术以及成本投入的问题。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6分)2021年1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其主导的全球新冠疫苗计划已落实20亿剂疫苗合同,将于疫苗交付后立即分配给参与计划的各经济体。世卫组织同时呼吁疫苗生产商优先向该计划供应,并实现疫苗在全球公平分配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指出,新冠疫苗在高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间的公平分配正成为主要挑战。他呼吁疫苗制造商通过全球新冠疫苗计划优先供应和推出疫苗,并敦促那些已订购了超过自身所需疫苗数量并控制全球疫苗供应的国家立即向该计划捐赠或发放疫苗。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中国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先哲许多治国治事的理念,焕发着璀璨的光芒,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人合一”“简易、变易、不易”。材料二中国发生的大事件很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一带一路”建设、十九大“新时代”的提出、港珠澳大桥建成、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打好蓝天保卫战、“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世纪之问、中美贸易战……请结合两则材料的内涵及其关联,从“我和我的祖国”“个人发展与祖国进步”“祖国进步与世界发展的关系”等角度,结合自己所见所知,选择与上文材料相关的一个角度,写出你的看法与感悟。要求: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1-26 09:50:54 页数:8
价格:¥5 大小:60.00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