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历史
>
河南省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河南省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8
2
/8
剩余6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河南省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上期期中试卷高三历史(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2.选择题答案,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须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3.交卷时只交答题卡。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均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2.古语道:“有民,则有天下、国家。”……“百姓随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民者,静则治,动则乱。”这些古语所反映的共同政治思想是A.家国一体B.人伦者,天理也C.政在得民D.宗法施,国可宁3.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B.监察体系的改进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D.察举制度的实施4.下图是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的流程图。据此可知该制度司徒(复审)司徒(复审)州大中正(审核造册)郡小中正(调查品评)定品授官安排到各级政府中任官司徒(复审)司徒(复审)司徒(复审)司徒(复审)授官定品州大中正(审核造册)安排到各级政府中认官郡小中正(调查品评)司徒(复审)司徒(复审)州大中正(审核造册)郡小中正(调查品评)定品授官安排到各级政府中认官司徒(复审)司徒(复审)州大中正(审核造册)郡小中正(调查品评)定品授官安排到各级政府中认官司徒(复审)司徒(复审)州大中正(审核造册)郡小中正(调查品评)定品授官安排到各级政府中认官司徒(复审)司徒(复审)州大中正(审核造册)郡小中正(调查品评)定品授官安排到各级政府中认官司徒(复审)司徒(复审)州大中正(审核造册)郡小中正(调查品评)定品授官安排到各级政府中认官A.选拔程序公平B.加强了中央集权C.选拔标准僵化D.扩大了选官范围5.《周易》明确讲天、地、人三者的统一,提出“三才之道”。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吸收了这思想,其中说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这说明A.儒家精神渗透古代农学B.道家学说指导古代科技C.理学思想服务社会现实D.主流价值观进一步弱化6.据统计,唐玄宗天宝年间,全国户数中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户数占54.5%,其中仅河南、河北两道户数就占全国的37.1%;唐宪宗时“东南纳赋八道”的户数占全国户数的59%。这表明唐代中期A.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长B.南方开始成为主要财赋来源地 C.经济重心逐渐完成南移D.南寡北多的人口格局有所改变7.如图是中国某一时期的地方机构设置示意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政治地方路转运使司(漕司)提点刑狱司(宪司)提举常平司(仓司)安抚使司(帅司)监司府州文官知州、通判副署县A.充分吸取了隋唐以来地方机构设置的教训B.有效改变先前武将擅权、藩镇割据的状况C.分化事权、相互监督,有效加强君主权力D.为此后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埋下制度隐患8.南宋绍兴(1131——1162年)初年,朝廷多次下诏劝民种麦,“(南方)佃户输租只有秋课,于是竞种春稼,极目不减淮北。”这表明南方地区A.农业商品化加快B.租佃经营方式盛行C.土地利用率提高D.成为全国经济重心9.《家礼》为南宋朱熹所作,全书以宗法理念为核心,围绕日常生活和冠、婚、丧、祭等现实中的重大事件,设定了详尽细致的礼仪规范。《南赣乡约》是明王守仁在巡抚南、赣、汀期间,以南赣乡民为适用对象,制定并颁布的民间规约。二者制定的礼仪规范A.具有“经世致用”的思想色彩B.实现了理学对乡村的自主管理C.体现了儒家倡导的“道统”观D.践行了心学“知行合一”主张10.下面是乾隆年间对涉外船只部分货物年携带量的规定情况表。这一规定往日本下南洋物品名绸缎二、三茧糙丝土丝二茧糙丝携带量33卷计1200斤1200斤1000斤1000斤A.协调了国内外市场矛盾B.规范了涉外商品的贸易C.保证了远洋航行的安全D.限制了海外市场的开拓11.鸦片战争爆发后,在福建厦门,人民机智灵活的斗争使英军不得不逃往鼓浪屿;在宁波、镇海、定海,人民奋起反抗致使英军损兵折将;在靖江、扬州、松江、瓜州等地,人民的斗争给予英军以不同程度的打击。这说明,鸦片战争A.促使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B.造成爱国与忠君思想相分离C.刺激了近代民族意识的萌生D.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与无能12.有学者指出:“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必然会在旧有轨道上徐徐而行;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汉人士大夫还会继续沉沦。”“这场革命”和“向西方学习”分别是指A.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和清未新政D.甲午中日战争和戊戌变法13.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14.下表是清朝光、宣时期财政收入一览表,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年代岁入总额(两)光绪二十年(1894)81,033,540光绪二十五年(1899)101,560,000光绪二十九年(1903)104,920,000宣统元年(1909)263,219,700A.晚清新政中奖励实业小有成效B.一战期间列强放松对中国控制C.晚清社会稳定使政府收入增加D.洋务运动中近代工业发展迅速15.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向青年提出“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等六项希望。这些希望产生的政治基础是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B.辛亥革命的发生C.袁世凯“尊孔复古”D.启蒙运动的影响16.1925年,中共四大在《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中明确指出:“无产阶级的政党应该知道无产阶级参加民族运动,不是附属资产阶级而参加,乃以自己阶级独立的地位与目的参加。”“无产阶级是最有革命性的阶级”。由此可知,中国共产党A.探索出国共合作的有效途径B.及时调整工作重心C.认识到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D.试图纠正右倾错误17.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的导向很明确:一是宣传土地革命,二是宣传抗日救亡。这是由于A.国共对峙和日本侵华的时局B.探索出“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C.民族矛盾成为中国主要矛盾D.形成了全民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8.如图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经济发展示意图,图表分布形成的原因是A.政府鼓励与措施推动B.科技进步与思想解放C.政局稳定与市场统一D.爱国热情与实业救国19.有人认为,某篇文章输出的“正能量”及时消弭了当时党内军内的悲观情绪,同时精辟阐述了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其中最精妙的地方,就是毛泽东对游击战的论述。这篇文章是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新民主主义论》C.《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D.《论人民民主专政》20.历史教授章百家认为:在新中国第一阶段的外交中,关于如何处理与不同类型国家的关系,既可以看到主张和平共处的观点,也可以看到坚决同“帝、修、反”斗争的观点,其结果是,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取向日趋激进,直到70年代初发生戏剧性的转折。这一变化反映了A.中国外交基本方针得以改变B.中国外交政策开始走向成熟C.国际格局已发生了根本变化D.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已出现21.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教育部门通过高考改革和高校扩招使高等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2016 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69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这说明高等教育A.出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B.建立了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C.践行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D.培养了大批现代化的建设人才22.从罗马共和国时期开始,儿童会在罗马宗教庆典活动和宗教职务中发挥一定作用,会参与诸如凯旋式游行、宗教庆典、政治活动甚至战争等公共事务活动。古罗马儿童参加公共事务A.为了宣传对外扩张征服B.助力培养儿童公民意识C.侧面反映成人数量减少D.浸润培养人文主义精神23.观察启蒙思想家身份或部分成就表,由此可知孟德斯鸠伏尔泰笛卡尔康德有多篇有关自然科学的论文研究牛顿的科学成就数学家、物理学家中年著述均在自然科学方面A.启蒙运动深受科学思维的影响B.启蒙运动诱导了科学理论创新C.科技革命推动对宗教重新审视D.自然科学在近代地位开始凸显24.据研究显示,17世纪至18世纪初,英国城市化水平提高了8.75个百分点,城市人口比例从8.25%提高到17.0%。与此同时,农村人口急剧下降。对这一时期的人口变化理解正确的是A.工业革命的开展促进人口的转移B.人口变化有利于巩固小农经济C.国家政策的调整促进人口的转移D.人口变化加速英国现代化进程25.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史实结论A1723年沃尔波尔拒绝了英王授予的贵族爵位,因为他接受封爵就必须放弃在下院的席位说明此时下院的权力已经超过上院B史学家发现杰斐逊在《独立宣言》手稿中,将“臣民”修改为“公民”反映出民众普遍接受自由、平等思想C1871年巴黎公社规定,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禁止任意克扣工人工资,废除面包工人夜班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体现了对工人阶级经济权益的保障D1864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司法章程》,规定所有人都在同一法院,按照同一法律,遵照同一司法程序受审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A.AB.BC.CD.D26.19世纪末德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关键得益于A.国家的统一B.殖民地的拓展C.内政的改革D.移民的刺激27.19世纪30年代,女装流行面料有薄棉布、白麻布、薄纱、蝉翼纱、条纹毛织物,而19世纪晚期后,人造染料、人造纤维的发明改变了衣料,人造丝袜成为女性的时尚用品。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A.女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B.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的发展C.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D.女性审美情趣发生重大变化28.英国学者约翰•凯伊在分析西欧经济时指出,“全球化”一词在1990年取代“民营化”成为经济改革的标语。这一变化表明在西欧 A.经济已经逐步走出滞涨B.凯恩斯主义取得主导地位C.信息技术得到广泛使用D.各国转而用贸易保护政策29.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经济学家丹尼•罗德里克曾提出全球化发展的“三元悖论”,即“超全球化”“民主政治”和“国家主权”三者无法兼得。罗德里克意在说明A.全球经济新秩序的建成B.发展中国家主权被严重侵犯C.“逆全球化”的趋势凸显D.全球化出现的多重矛盾冲突30.法国画家籍里科的作品《梅杜莎之筏》描绘了海船遇难沉没后,被贵族船长抛弃的船员们在木筏上挣扎求救的情景。画面在色彩运用上采取强烈的明暗对比,其人物刻画也摆脱了古罗马雕刻式的造型标准而赋予每个人以个性和不同姿态,从而表现出强烈的动感、激情和冲突。该作品A.以浪漫主义风格描绘悲壮场景B.以现实主义画风揭露社会不公C.以印象主义手法抒发作者个性D.以现代主义技巧展现精神危机二.非选择题(本题3小题,31题15分,32题13分,33题12分。共40分。)31.边疆治理直接关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材料一中国历史上部分王朝的边疆治理简表时期管理体系边疆防御民族政策汉朝设郡县或由少数民族酋长管理。以长城为主干,设置瞭望、预警和防御为一体的边防体系。和亲、武力进攻、纳降、内迁、屯田、册封等唐朝确立羁縻府州制度,以边疆首领管理事务,可世袭;设都护府,统一于中央政府。确立军镇屯戍制度。采取武力讨伐方式,但以怀柔、招抚为主,故册封、和亲为历朝之最。清朝前期在中央设立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在地方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在西北设伊犁将军,在乌鲁木齐设都统。在东北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等。制定笼络政策,如封爵,联姻等——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材料二晚清时,以“西北史地学”为代表的边疆治理研究掀起第一次高潮,时人开始认识到重核心区轻边缘区的思路不能适应时代需要,“海塞并重”的观念逐渐占据主导。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推行与内地相同的行政体制。1885年,在台湾设置行省,在澎湖设立总兵,并修筑新式炮台。1907年,清政府在东北置东三省总督巡抚,废除旗官,民事政令划一,统归于州县;军政事务归东三省总督掌管,统一军队指挥权力;并设置了许多兵备道,负责边务和对外交涉。——摘编自张峥荣《清末治边政策的转变与近代中国的国家整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边疆治理的主要特点。(4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中国边疆治理的新发展,并简述其历史意义。(7分)(3)习近平说:“治国必治边”。写出新中国成立后为“加强边疆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而确立的重要制度,扼要说明该制度实行的意义。(4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一1895——1930年各国对华贸易总量比重(部分)年份英国本土日本美国法国俄国1895年14.1%10.2%6.5%5.6%1903年11.8%15.7%8.8%2.9%1913年11.6%19.0%7.5%4.7%6.9%1918年7.2%38.7%13.0%3.1%1920年13.6%28.5%16.1%2.0%1930年7.8%24.7%16.5%2.7%——据陈争平《1895——1936年中国国际收支研究》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外贸易重心转向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同时,并没有忽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瑞典、丹麦、瑞士、芬兰于1950年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和贸易关系。1960年后,中苏关系恶化。1965年,苏联、东欧国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由1957年的61.3%下降至14.3%,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上升至33.4%,包括日本、西欧在内的西方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升至41.0%。——摘编自彭波、韩亚品《新中国对外贸易发展7年:历程、成就、贡献与经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95——1930年外国对华贸易的发展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60年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变化及其原因。(5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近现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4分)33.精神、理想引领、推动社会的不断前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材料二我们文化的优点,到底在哪里呢?我们的文化,最为廓然而大公。我们是以世界大同为主义的。我们的终极目的,在于平天下,治国只是中间的一个阶段,也可说是平天下的一种手段……——吕思勉《初中标准教本本国史》(1935年版)材料三16-18世纪英国贵族从政治权利到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乃至婚姻家庭生活和教育,都产生了一定变化。在近代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英国贵族适时的调整,投入经营,用一种“渐进式”的转变方式追求自由权利,适应社会的发展。在英国近代史上,文化在推动整个国家崛起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尤为突出,而贵族精神正是英国文化发展的引领性力量。他们重视教育,更加注重等级性,以其在思想文化上的优势来影响社会其他阶层。——摘编自毕书媛《16——18世纪英国贵族精神的“渐进式”演变及其对社会风气的影响》(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并简述孔子晚年回到鲁国后为继续实现这一理想所做的努力及其努力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4分)(2)概括材料二关于中国文化的主要观点,并以宋、明末清初思想家的主张来印证这一观点。(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贵族精神”给英国带来的影响。(4分)河南省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上期期中答案高三历史1——10DCBBADBCAD 11——20CBCABCAAAD21——30ABADCACADA31.【答案】(1)治理方式具有多样性,设置各种机构加强管理;在边疆采取与内地不同的管理体制,以笼络安抚为主;注重边疆的“屏藩”“拱卫”作用;在继承中不断发展。(4分)(2)新发展:原有治边政策失效,政府被迫加强边疆管理;内地与边疆行政管理体制一体化;边疆各级政权的政府职能强化;边疆地区的军事防务进一步加强。(4分)意义:加强了边疆地区的防务,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推动国家边疆治理制度的优化,强化了对边疆的有效管辖;加强边疆地区与中央联系,促进边疆开发;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3分)(3)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分)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3分)32.【答案】(1)日、美对华贸易在一战时期上升较快;日本对华经济侵略最为突出;英国波动较大;欧洲其他国家对华贸易相对平稳,变化不大。(其他表述言之有理即可)(4分)(2)变化:贸易重心由社会主义国家转向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2分)原因:外交关系变动的影响;新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市场潜力大,对他国具有吸引力。(3分)(3)国家主权的独立与完整;国家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小;政府对外政策;国际格局的变动。(4分)33.【答案】(1)理想社会:实现大同,在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努力:整理编订古代文化典籍《诗》《书》《礼》《乐》《易》《春秋》。(2分)影响: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2分)(2)观点:中国文化追求平天下。(1分)印证:北宋理学家将仁作为理的核心,强调仁者境界,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提倡“天下之法”,顾炎武区分“亡国”与“亡天下”,提倡“保天下”,王夫之主张“循天下之公”,他们的观点都蕴含着“平天下”的深意。(3分))影响:①促进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推动工业革命兴起;③促进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传播;④促进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的确立;⑤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⑥推动英国社会转型;⑦强调等级差异,影响社会公平。(进步性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或文教,共3分,局限性一点共1分)(4分)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河南省洛阳市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河南省实验中学2021-2022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河南省实验中学2021-2022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河南省实验中学2021-2022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河南省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
河南省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英语上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
河南省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政治上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
河南省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
河南省南阳市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河南省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1-12-23 15:53:48
页数:8
价格:¥3
大小:132.23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