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重庆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2015-2016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鲁能校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3×14=42分)1.小明对身边的一些物理量进行了估计,其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教师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约为10mB.一般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C.成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D.人剧烈运动后的脉搏每跳一次约2s2.在实施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环节顺序正确的是( )A.猜想、提问、设计实验、结论和评估、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B.提问、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分析和评估C.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提问、猜想、评估D.分析和论证,提问、设计实验、猜想、结论和评估、进行实验3.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B.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C.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的音调变高D.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音乐声减小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山的“倒影”B.日食C.汽车观后镜D.水中“折”笔5.车站上,坐在火车里的乘客从窗口发现有两列火车沿相反的方向运动,由此得出的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乘客坐的火车可能在运动B.三列火车中可能有一列是静止的C.三列火车可能沿同一方向运动D.乘客坐的火车和看到的两列火车中一定有两列在沿相反方向运动第27页(共27页),6.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图丙中,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D.图丁中,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7.我们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屏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③④8.从岸边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下列模型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A.B.C.D.9.如图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两木块运动情况在v﹣t图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A.B.C.D.10.池鹭号称是捕鱼高手,池鹭在水面疾驰掠过,冲向自己的目标,瞬间叼起水中的“猎物”﹣﹣鱼,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池鹭飞的越高,在水中的“倒影”越小B.池鹭看到水中“目标”是有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C.人们看到池鹭身上的羽毛是黑色,是因为它反射了所有的色光D.池鹭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11.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的介绍不切实际的是( )A.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略大于一倍焦距B.照相时,被照者与相机的距离是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内第27页(共27页),C.使用投影仪时,减小物体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镜头到屏幕的距离,可使屏幕上的像变大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12.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到该透镜的距离为14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由此可判断出该凸透镜的焦距f的可能为( )A.15cmB.10cmC.6cmD.3cm13.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 )A.图中I区域,箭头水平向右B.图中II区域,箭头水平向右C.图中II区域,箭头方向向左斜上方D.图中I区域,箭头方向向右斜上方14.某同学观察蜻蜓在贴近平静的水面直线飞行时,获得了一张蜻蜓点水的俯视图片如图所示,图片反映了蜻蜓连续三次点水后某瞬间水面波纹的分布情况(每次点水只形成一个波纹),三个波纹刚好在O点内切.若该同学观测到蜻蜓从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历时2s,蜻蜓每次点水所用的时间忽略不计,分析图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蜻蜓的运动方向是沿y轴正方向运动B.蜻蜓飞行的速度大于水波的传播速度C.水波的传播速度为4.5m/sD.蜻蜓飞行的速度为5m/s 二、填空题(每空1分)15.发现日月星辰的运动与苹果落地有相似之处,并建立了力学三大定律的科学家是 ;他发现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 .16.物体所含 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 、 和 改变.17.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 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尺不正确.第27页(共27页),18.如图是某摄影师抓拍的一滴水珠下落到水面瞬间的照片,水珠后方的人通过水珠成 、缩小的实像,此时水珠相当于 镜;水珠在水中所成的像是 像(选填“虚”或“实”),此时水面相对于 镜.19.让太阳光通过硬纸板上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在地面上将观察到一个圆形的光斑,这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沿 传播的.使硬纸板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增大10cm,可以发现光斑的形状不变,光斑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几乎不变”).20.人眼中的晶状体相当于 (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幻灯机”);患远视眼的张老师为了矫正视力应佩戴 (选填“凸透镜”、“凹透镜”)制作的眼镜.21.如图所示,平面镜PN与一只长15cm的铅笔AB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它们之间相距20cm,铅笔的像高为 cm;若铅笔绕B点逆时针方向转过90°,此时铅笔尖A与其所成像A′间的距离为 cm.22.如图所示,虚线框内为一透镜,MN为透镜的主光轴,O是透镜光心,a(双箭头)和b(单箭头)是射向透镜的两条光线.已知光线a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P点,光线b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Q点.该透镜是 透镜,焦距O Q(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3.已知,两平面镜所成角A=50°,任意光线经过两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所成角B= 度.24.小华坐火车时发现,每经过铁轨接头处,车身都要振动一次,他还发现,火车进山洞前的一瞬间要鸣笛一次,小华恰好坐车尾,从听到笛声到车尾出洞,小华共数出85次车身振动,所用的时间1min45s,若车身长175m,每节铁轨长12.5m,则当时火车的速度是 km/h,山洞长度是 m(设火车一直匀速直线行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三、实验与作图题(2+6+7+9=24分)25.如图所示,入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第27页(共27页),26.请根据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完成图中的光路.27.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2)图中AB间的距离SAB= 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为v1= m/s.(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1会偏 .(选填“大”或“小”)(4)接着,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并计算出了AC段平均速度v.试验中发现,AB段和BC段路程的特点,觉得还可以用公式直接算出BC段的平均速度v2,则v2= (用v、v1).28.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想起了自己使用平面镜的情景,靠近镜子时,自己的像变大了,远离镜子时像变小了.自己的感觉对吗?于是小明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的透明玻璃板作为平面镜)进行实验探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当把蜡烛B移动到某一位置的时候,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测量并记录此时物、像和玻璃板之间的位置关系.步骤二:多次改变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在平面镜后移动蜡烛B,发现总能找到一个对应位置,在镜前从不同角度观察,蜡烛B与蜡烛A的像均重合,测量并记录每次实验的相关数据.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可知,能验证小明感觉的是步骤 (选填“步骤一”或“步骤二”);(2)实验时应选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优点在于既能看到A的像,又能看到后面的蜡烛B,其原理为 .A、两者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前者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后者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C、两者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D、前者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3)若在玻璃板与蜡烛B之间放一块挡光板,则在镜前 透过玻璃板看到蜡烛A的像(选填“能”或“不能”).(4)另一组的小红在做该实验时,将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的桌面上移动,发现前面蜡烛A的像总是在蜡烛B的上方偏高且倾斜,则造成该现象的原因 A、玻璃板有厚度B、玻璃板未竖直放置且向蜡烛A方向倾斜C、玻璃板未竖直放置且向蜡烛B方向倾斜.29.小明喝水时,偶然发现透过水面看不见玻璃水杯外侧的手指.他感到很惊奇:玻璃和水都是透明物质,为什么光却不能透过呢?小明决定找出原因.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第27页(共27页),(1)根据光经过的路径,首先想到了这种现象与光的折射有关.为此他根据光从水中射向空气的光路进行了推测,如图1.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逐渐增大.那么,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会不会…(2)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激光笔射向水面的入射角的角度,当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小明观察到 ,证实了自己的推测.(3)当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也 出现“②”的现象(选填“会”或“不会”).30.如图所示,小宁和同学们在张老师指导下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当蜡烛位于图中B处时,移动光屏到D处,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则该凸透镜焦距为 cm.(2)小宁同学把蜡烛移动到A处,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 (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利用这个成像原理人们制成了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实验中,小宁发现蜡烛越来越短,此时他应将凸透镜往 (选填“下”或“上”).(3)同组的小华在观察光屏上烛焰清晰的像时,不小心将手指尖触摸到凸透镜,这时光屏上 A、出现手指的实像B、出现手指的影子C、烛焰的像变得不完整D、烛焰的像完整,但变暗(4)接着,小宁将蜡烛从A处继续向左移动了5cm,若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洗的像,需要在(2)问基础上将光屏向相同方向在再移动 5cm即可(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另一组的小玲想用另一种方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在早上9:00利用太阳光,她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她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你认为该活动过程存在的问题是: . 四、计算论述题(7+7=14分)31.运动会男子100m决赛,同学们测量了运动员到达距离起点20m、80m、100m处的时间.其中前三名的时间见下表.20m80m100m王小兵2.3s8.4s12.2s刘磊2.4s8.3s11.8s周伟2.5s8.4s11.4s(1)王小兵在0﹣20m区间内的平均速度;(2)刘磊在20﹣80m区间内的平均速度;(3)赛后,周伟赛道的终点计时员发现自己是听见发令枪后才开始计时的,那么请计算说明周伟买米赛的真实成绩是多少秒(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忽略光传播需要的时间,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边两位)第27页(共27页),32.某兵工厂生产了一批新式步枪.为测试子弹飞行的平均速度,一士兵手持步枪在空旷的靶场瞄准510m外的靶子射击,枪筒傍边的声波探测器先后探测到两次较强声波,并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如图).已知:第一次是枪响的声波,第二次是子弹击中靶的声波,示波器上每一大格时间相差1s.求:(1)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2)子弹飞行的时间?(3)子弹飞行的平均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第27页(共27页),第27页(共27页),2015-2016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鲁能校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3×14=42分)1.小明对身边的一些物理量进行了估计,其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教师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约为10mB.一般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C.成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D.人剧烈运动后的脉搏每跳一次约2s【考点】长度的估测;质量的估测;时间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与此差不多,约为3m.故A不符合实际;B、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B符合实际;C、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不到1s,剧烈运动后跳动会更快.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 2.在实施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环节顺序正确的是( )A.猜想、提问、设计实验、结论和评估、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B.提问、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分析和评估C.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提问、猜想、评估D.分析和论证,提问、设计实验、猜想、结论和评估、进行实验【考点】物理学方法.【分析】根据对科学探究的七个主要环节的掌握进行解答.【解答】解:科学探究过程一般要经历的主要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七个环节.故选B. 3.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第27页(共27页),B.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C.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的音调变高D.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音乐声减小【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产生;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分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响度和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C、音调的高低和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但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解:A、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说明声音的响度和振动的幅度有关,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钢尺伸出桌边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说明音调与振动的快慢有关,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音乐声减小,进一步推论得: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山的“倒影”B.第27页(共27页),日食C.汽车观后镜D.水中“折”笔【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山的“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日食是当月亮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月亮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而形成的,这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汽车后视镜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起发散的作用,扩大视野,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看水中的铅笔好像折断了,这是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的结果,故D符合题意.故选D. 5.车站上,坐在火车里的乘客从窗口发现有两列火车沿相反的方向运动,由此得出的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乘客坐的火车可能在运动B.三列火车中可能有一列是静止的C.三列火车可能沿同一方向运动D.乘客坐的火车和看到的两列火车中一定有两列在沿相反方向运动【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先选择一个标准作为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也会有所改变.【解答】解:AC.当三辆火车同方向,速度不同时,以速度处于中间的车为参照物时,看到另两列火车的关系就是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故A、C选项正确;B.当乘客坐在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火车中,观察相对于地面向相反方向运动的另外两列火车时,会看到这两列火车向相反方向运动,故B选项正确;D.当乘客坐的火车与另一列火车同向行驶且速度不同时,另一列火车相对于地面静止时,乘客也会看到有两列火车沿相反的方向运动,故D选项错误.故选D. 第27页(共27页),6.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图丙中,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D.图丁中,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漫反射;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①小孔成像依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成倒立的实像,像可能放大可能缩小;②近视患者成像在视网膜前,利用凹透镜发散作用可以使成像后移到视网膜上,远视患者成像在视网膜后,利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可以使成像前移到视网膜上;③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④不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即使是看不见的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解答】解:A、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符合实像的特征,不是虚像,此项错误;B、近视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大,折光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面,用凹透镜矫正,此项正确;C、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此项错误;D、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此项错误.故选B. 7.我们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屏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③④【考点】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①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②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③放大镜成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观后镜是凸面镜,所以它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其中,属于实像的是①④;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⑤;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故选C. 8.从岸边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下列模型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第27页(共27页),A.B.C.D.【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光在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处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空气中的角始终是大的,并且折射光路是可逆的.要搞清看水中的“鱼”,是因为看到了由水中鱼发出或反射的光.【解答】解:看水中的鱼,是看到由鱼发出的光进入人眼,所以A、C错误.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看到鱼的位置比其实际位置要浅.故选D. 9.如图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两木块运动情况在v﹣t图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A.B.C.D.【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解答本题要看清图示的意义,中间的刻线相当于刻度尺或坐标系,显示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对比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会发现物体的运动规律:下面的物体匀速运动,上面的物体匀加速运动.由于曝光时间是相同的,设刻度尺的每小格尺寸为s和曝光时间为t,依据匀速或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就可求出物体运动的速度关系.其中利用了匀变速运动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的推论.【解答】解:设刻度尺的每小格尺寸为s和曝光时间为t,下面的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速度v=.上面木块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是恒量,知上面木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变速运动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知t3时刻上面木块的速度v3=.t4时刻上面木块的速度v4=,则在时刻t3和时刻t4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池鹭号称是捕鱼高手,池鹭在水面疾驰掠过,冲向自己的目标,瞬间叼起水中的“猎物”﹣﹣鱼,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27页(共27页),A.池鹭飞的越高,在水中的“倒影”越小B.池鹭看到水中“目标”是有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C.人们看到池鹭身上的羽毛是黑色,是因为它反射了所有的色光D.池鹭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物体的颜色.【分析】(1)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2)白色物体反射了所有的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3)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物像等大.【解答】解:(1)池鹭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物像等大,所以不管池鹭飞得多高,在水中的“倒影”大小不变.故A错误;(2)人们看到池鹭身上的羽毛是黑色,是因为它吸收了所有的色光,而不是反射所有色光,故C错误;(3)池鹭鸟在水上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D. 11.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的介绍不切实际的是( )A.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略大于一倍焦距B.照相时,被照者与相机的距离是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内C.使用投影仪时,减小物体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镜头到屏幕的距离,可使屏幕上的像变大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1)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所成的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这正是放大镜原理;(2)当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经过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正是照相机的原理.(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4)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可将平行光会聚于一点;【解答】解:A、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故A错误;B、照相机照相的原理是将2倍焦距以外的物体成像在胶片上,所以照相时应该站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故B错误.C、使用投影仪时,减小物体与镜头的距离,即减小物距,同时应该增大像距,所以增大镜头到屏幕的距离,同时屏幕上的像变大,故C正确;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故D正确;故选CD. 12.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到该透镜的距离为14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由此可判断出该凸透镜的焦距f的可能为( )A.15cmB.10cmC.6cmD.3cm【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这两个不等式列出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求出凸透镜的焦距.第27页(共27页),【解答】解:物体到凸透镜距离为8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2f>8cm>f,即4cm<f<8cm;物体放在离凸透镜14cm处,成一个缩小、倒立的实像,所以14cm>2f,即f<7cm.综合两个不等式可知,4cm<f<7cm.只有C符合题意.故选C. 13.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 )A.图中I区域,箭头水平向右B.图中II区域,箭头水平向右C.图中II区域,箭头方向向左斜上方D.图中I区域,箭头方向向右斜上方【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根据图中告诉的像距与焦距的关系,结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即可确定像与物体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物距与焦距的关系.【解答】解:由题意知,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此时物体应在二倍焦距以外,且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物体应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像在主光轴下方,根据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利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作出物体AB,由图可知;则物体应在主光轴下方,所以物体在图中Ⅰ区域,箭头方向向右斜上方.故选D. 14.某同学观察蜻蜓在贴近平静的水面直线飞行时,获得了一张蜻蜓点水的俯视图片如图所示,图片反映了蜻蜓连续三次点水后某瞬间水面波纹的分布情况(每次点水只形成一个波纹),三个波纹刚好在O点内切.若该同学观测到蜻蜓从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历时2s,蜻蜓每次点水所用的时间忽略不计,分析图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27页(共27页),A.蜻蜓的运动方向是沿y轴正方向运动B.蜻蜓飞行的速度大于水波的传播速度C.水波的传播速度为4.5m/sD.蜻蜓飞行的速度为5m/s【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1)根据蜻蜓连续三次点水后某瞬间水面波纹的分布情况以及三个波纹刚好在O点内切得出蜻蜓的运动方向;(2)根据蜻蜓飞行的路程和水波传播的距离与所用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3)已知蜻蜓从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经历的时间,根据圆的直径求出蜻蜓从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通过的路程,再利用v=求出蜻蜓的飞行速度.【解答】解:A、如图所示,蜻蜓连续三次点水过程中激起波纹,则圆圈越大,所用时间越长(是先点水形成的波纹),所以飞行方向则为从大圆到小圆,即蜻蜓的运动方向是沿y轴负方向运动;故A错误;B、因为蜻蜓点水后的三个波纹刚好在O点内切,蜻蜓第二次点水的位置刚好是第一次水波运动到的位置,所以水波的速度和蜻蜓飞行的速度相同;故B错误;C和D、蜻蜓第一次点水的位置x1=10m,第三次点水的位置x3=1m,所以蜻蜓从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通过的路程为s=x1﹣x3=9m;因此蜻蜓的飞行速度v===4.5m/s,由于水波的速度和蜻蜓飞行的速度相同,所以水波的传播速度也为4.5m/s,故C正确,D错误.故选C. 二、填空题(每空1分)15.发现日月星辰的运动与苹果落地有相似之处,并建立了力学三大定律的科学家是 牛顿 ;他发现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 光的色散 .【考点】物理常识;光的色散.【分析】根据我们对于牛顿对于物理学贡献的了解来作答.【解答】解:牛顿运动定律是艾萨克•牛顿提出了物理学的三个运动定律的总称,被誉为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牛顿是经典力学理论的集大成者,所以用牛顿的名字来作为力的单位.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故答案为:牛顿;光的色散. 16.物体所含 物质 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 形状 、 状态 和 地理位置 改变.【考点】质量及其特性.第27页(共27页),【分析】掌握质量的定义,以及其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改变而改变的特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解: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变了形状、状态、位置,质量则不会发生改变.故答案为:物质,形状、状态、地理位置. 17.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 A 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B 尺不正确.【考点】刻度尺的使用.【分析】(1)分度值就是每相邻两刻线之间的距离,分度值小的刻度尺精确程度高;(2)放置刻度尺时要将刻度尺与被测长度紧贴.【解答】解:(1)刻度尺A的分度值是0.1cm;刻度尺B的分度值是0.2cm.刻度尺A的精确程度高;故答案为:A;(2)刻度尺B的刻度面没有和被测长度紧贴,所以是错误的.故答案为:B; 18.如图是某摄影师抓拍的一滴水珠下落到水面瞬间的照片,水珠后方的人通过水珠成 倒立 、缩小的实像,此时水珠相当于 凸透 镜;水珠在水中所成的像是 虚 像(选填“虚”或“实”),此时水面相对于 平面 镜.【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水珠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根据图象可知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是根据光的反射形成的,为虚像.【解答】解:水珠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凸透镜,由图知,后方的人通过水珠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水珠在水中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虚像,此时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故答案为:倒立;凸透;虚;平面. 19.让太阳光通过硬纸板上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在地面上将观察到一个圆形的光斑,这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沿 直线 传播的.使硬纸板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增大10cm,可以发现光斑的形状不变,光斑的大小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几乎不变”).【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2)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与物体的形状相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成像的大小取决于像到小孔的距离.第27页(共27页),【解答】解:(1)太阳光通过硬纸板上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在地面上将观察到一个圆形的光斑,这是小孔成像现象,说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2)硬纸板与地面的距离增大,也就是小孔到地面的距离增大,光斑的形状不变,但是光斑变大.故答案为:直线;变大. 20.人眼中的晶状体相当于 照相机 (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幻灯机”);患远视眼的张老师为了矫正视力应佩戴 凸透镜 (选填“凸透镜”、“凹透镜”)制作的眼镜.【考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眼睛及其视物原理.【分析】人眼中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可使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近处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之后,可以用凸透镜的镜片进行矫正.【解答】解:(1)人眼中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可使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远视眼的成因是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是由于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对远视眼的矫正可通过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进行矫正.故答案为:照相机;凸透镜. 21.如图所示,平面镜PN与一只长15cm的铅笔AB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它们之间相距20cm,铅笔的像高为 15 cm;若铅笔绕B点逆时针方向转过90°,此时铅笔尖A与其所成像A′间的距离为 70 cm.【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像等大可解答第一个空;根据若铅笔绕B点逆时针方向转过90°可知铅笔尖A离平面镜的距离,然后再根据物距等于像距即可解答第二个空.【解答】解:由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像是等大的,所以一只长15cm的铅笔AB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铅笔的像高也为15cm.若铅笔绕B点逆时针方向转过90°时,此时铅笔水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了,此时铅笔尖A与镜面的距离为:15cm+20cm=35cm,则铅笔尖A所成像A'与镜面的距离也为35cm.所以铅笔尖A与其所成像A'间的距离为35cm+35cm=70cm.故答案为:15;70. 22.如图所示,虚线框内为一透镜,MN为透镜的主光轴,O是透镜光心,a(双箭头)和b(单箭头)是射向透镜的两条光线.已知光线a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P点,光线b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Q点.该透镜是 凸 透镜,焦距O 小于 Q(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考点】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第27页(共27页),【分析】根据光线经透镜后会聚的特点,可判定此透镜为凸透镜,再根据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焦点,可知P点在焦点的左侧,然后即可判定OP和焦距的关系.【解答】解:由图中可知,a(双箭头)和b(单箭头)是射向透镜的两条光线.经透镜的作用后光线会聚,由此可判定此透镜为凸透镜;因为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焦点,而a光线如果不发生折射,他将射向OP的外侧,又因为a不是平行主光轴的光线,所以经凸透镜折射后光线一定在焦点的左侧,所以此时OP小于焦距.故答案为:凸;小于. 23.已知,两平面镜所成角A=50°,任意光线经过两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所成角B= 80 度.【考点】光的反射.【分析】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然后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答.【解答】解:作出B点发出的光线经过两平面镜反射后的光路图,如图所示:设第一次入射角为α,第二次入射角为β;法线与镜面垂直,则∠COA+α=90°,∠ACO+β=90°,所以∠COA+α+∠ACO+β=180°﹣﹣﹣﹣﹣﹣①,在△AOC中,∠A+∠COA+∠ACO=180°﹣﹣﹣﹣﹣﹣﹣﹣②,所以∠A=α+β﹣﹣﹣﹣﹣﹣﹣③;△COB的内角和为180°,则光线经过两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所成角:∠B=∠CBO=180°﹣2(a+β)=180°﹣2∠A=180°﹣2×50°=80°;故答案为:80. 24.小华坐火车时发现,每经过铁轨接头处,车身都要振动一次,他还发现,火车进山洞前的一瞬间要鸣笛一次,小华恰好坐车尾,从听到笛声到车尾出洞,小华共数出85次车身振动,所用的时间1min45s,若车身长175m,每节铁轨长12.5m,则当时火车的速度是 36 km/h,山洞长度是 880 m(设火车一直匀速直线行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求出火车通过的总路程,根据v=求出火车的速度;(2)根据v=求出听到鸣笛声的时间,根据v=求出听到鸣笛声之前行驶的距离和听到鸣笛声到车驶出山洞行驶的距离,最后根据车行驶距离减去车长求出山洞长度.【解答】解:(1)已知:车长s1=175m,听到鸣笛后的行驶时间t=1min45s=105s,车在105s内行驶的距离s=(85﹣1)×12.5m=1050m,火车的速度v===10m/s=10×3.6km/h=36km/h;第27页(共27页),(2)由v=可得听到鸣笛声的时间:t1===0.5s,在听到鸣笛声之前车行驶的距离:s2=vt1=10m/s×0.5s=5m,山洞长度L洞=s+s2﹣s1=1050m+5m﹣175m=880m.故答案为:36;880. 三、实验与作图题(2+6+7+9=24分)25.如图所示,入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分析】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解答】解:经过入射点作出法线.因为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所以反射角为90°﹣30°=60°.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如图所示: 26.请根据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完成图中的光路.【考点】透镜的光路图.【分析】在作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解答】解: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如图所示: 第27页(共27页),27.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v= 进行测量的.(2)图中AB间的距离SAB= 40.0 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为v1= 0.25 m/s.(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小 (填“大”或“小”);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1会偏 小 .(选填“大”或“小”)(4)接着,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并计算出了AC段平均速度v.试验中发现,AB段和BC段路程的特点,觉得还可以用公式直接算出BC段的平均速度v2,则v2= (用v、v1).【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1)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平均速度公式v=;(2)根据图象读出AB段的距离,运用公式v=求出AB段的平均速度;(3)斜面倾角越小,物体速度变化越慢,物体运动时间长,越便于时间的测量;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平均速度公式可知平均速度会偏小;(4)已知整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已知前后两端路程相等,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1,设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2,分别求出前后时间,再利用v=变形公式可求.【解答】解:(1)这个实验的原理是v=;(2)小车运动距离sAB=80.0cm﹣40.0cm=40.0cm,tAB=1.6s,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v===0.25m/s;(3)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为了增长测量时间,方便计时,以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公式v=知,平均速度会偏小;(4)已知整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已知前后两端路程相等,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1,设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2,前半段的时间,t1=,后半段的时间,t2=,全程的路程为2s,全程所用时间为t=t1+t2,第27页(共27页),全程平均速度,v====,+=2,=2﹣=,经整理可得,v2=.故答案为:(1)v=;(2)40.0;0.25;(3)小;小;(4). 28.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想起了自己使用平面镜的情景,靠近镜子时,自己的像变大了,远离镜子时像变小了.自己的感觉对吗?于是小明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的透明玻璃板作为平面镜)进行实验探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当把蜡烛B移动到某一位置的时候,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测量并记录此时物、像和玻璃板之间的位置关系.步骤二:多次改变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在平面镜后移动蜡烛B,发现总能找到一个对应位置,在镜前从不同角度观察,蜡烛B与蜡烛A的像均重合,测量并记录每次实验的相关数据.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可知,能验证小明感觉的是步骤 步骤二 (选填“步骤一”或“步骤二”);(2)实验时应选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优点在于既能看到A的像,又能看到后面的蜡烛B,其原理为 D .A、两者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前者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后者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C、两者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D、前者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3)若在玻璃板与蜡烛B之间放一块挡光板,则在镜前 能 透过玻璃板看到蜡烛A的像(选填“能”或“不能”).(4)另一组的小红在做该实验时,将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的桌面上移动,发现前面蜡烛A的像总是在蜡烛B的上方偏高且倾斜,则造成该现象的原因 B A、玻璃板有厚度B、玻璃板未竖直放置且向蜡烛A方向倾斜C、玻璃板未竖直放置且向蜡烛B方向倾斜.【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1)视角的大小与距物体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视角越大,所以当人逐渐靠近镜面时,会感觉自己的像在“变大”了,这是由于像相对于人眼的视角变大的原因.(2)使用玻璃板可以通过光的反射成像,也可以透光通过光的折射形成虚像;(3)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因此,在玻璃板后面放一块档光板,不会影响观察物体的像.据此分析解答;(4)可画图说明像总是在蜡烛B的上方偏高且倾斜的原因.【解答】解:(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与像大小相等,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当小明靠近镜子时,由于像到镜子的距离变小,这时眼睛看像的视角变大,感觉自己的像变大了;远离镜子时,由于像到镜子的距离变大,这时眼睛看像的视角变小,感觉像变小了;实际像的大小不变.步骤一只做了一次实验,而步骤二多次改变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做了多次实验,更能验证小明感觉的是步骤二;第27页(共27页),(2)玻璃板前蜡烛射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后进入人的眼睛,眼睛逆着光线看来,根据光线是从反射光线的延长线上射出的,看到的蜡烛的虚像;眼睛透过玻璃板看玻璃板后面的蜡烛,镜后蜡烛射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眼睛,眼睛逆着光线看来,根据光线是从折射光线的延长线上射出的,看到的蜡烛的虚像;故选D;(3)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因此,如果在玻璃板后面放一块档光板,则能看见物体的像A′,但无法看到物体B;(4)前面蜡烛A的像总是在蜡烛B的上方偏高且倾斜,如图所示,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玻璃板未竖直放置且向蜡烛A方向倾斜,故选B.故答案为:(1)步骤二;(2)D;(3)能;(4)B. 29.小明喝水时,偶然发现透过水面看不见玻璃水杯外侧的手指.他感到很惊奇:玻璃和水都是透明物质,为什么光却不能透过呢?小明决定找出原因.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1)根据光经过的路径,首先想到了这种现象与光的折射有关.为此他根据光从水中射向空气的光路进行了推测,如图1.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 大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逐渐增大.那么,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会不会…(2)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激光笔射向水面的入射角的角度,当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小明观察到 光斑消失 ,证实了自己的推测.(3)当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也 不会 出现“②”的现象(选填“会”或“不会”).【考点】光学实验设计与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分析】(1)据折射角的变化观察分析即可判断;(2)据上面的推测可知,若猜想正确,肯定在某一时刻,折射光线会消失,所以据此分析即可解决;(3)据上面的规律不难看出,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当折射角增大到某种程度后,折射光线会消失;而光线从空气斜射向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据此就可以判断出是否能出现上述现象.【解答】解:(1)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折射角,如图1,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2)由图1,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逐渐增大.那么,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折射角率先达到90°,折射光线沿液面水平射出,当入射角再增大时,折射角超过90°,折射光线射向原物质,可能会发现折射光线消失,即该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激光笔射向水面的入射角的角度,当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光斑会消失;(3)据上面的规律不难看出,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当折射角增大到某种程度后,折射光线会消失;而光线从空气斜射向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不会出现上述现象.故答案为:(1)大于;第27页(共27页),(2)光斑消失;(3)不会,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始终小于入射角. 30.如图所示,小宁和同学们在张老师指导下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当蜡烛位于图中B处时,移动光屏到D处,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则该凸透镜焦距为 10 cm.(2)小宁同学把蜡烛移动到A处,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 左 (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 缩小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利用这个成像原理人们制成了 照相机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实验中,小宁发现蜡烛越来越短,此时他应将凸透镜往 下 (选填“下”或“上”).(3)同组的小华在观察光屏上烛焰清晰的像时,不小心将手指尖触摸到凸透镜,这时光屏上 D A、出现手指的实像B、出现手指的影子C、烛焰的像变得不完整D、烛焰的像完整,但变暗(4)接着,小宁将蜡烛从A处继续向左移动了5cm,若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洗的像,需要在(2)问基础上将光屏向相同方向在再移动 小于 5cm即可(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另一组的小玲想用另一种方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在早上9:00利用太阳光,她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她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你认为该活动过程存在的问题是: 凸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放置(太阳光没有平行于主光轴入射到凸透镜上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当物距等于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等于2f,根据其结合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得出结论;(2)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分析;(3)当将凸透镜的部分挡住后,光屏上仍能成物体完整的像,只是凸透镜会聚光线数量比原来减少,像比原来变暗.(4)凸透镜成像时,当物距等于2f,此时像距也为2f,物像之距最小.当由A处向左移动5cm时,由于物体远离2f处,所以物像之距在减小.由此可得出像移动距离的关系.(5)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此点为凸透镜的焦点.由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粗略测量薄透镜的焦距时,可以测出从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可.【解答】解:(1)由图知,u=v=20.00cm,则可知20.00cm=2f,f=10.00cm;(2)把蜡烛移动到A处,物距变大,像距变小,所以应将光屏靠近透镜,向左移动;此时物距大于2f,所以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小宁发现蜡烛越来越短,为了使烛焰、凸透镜、光屏在同一直线上,此时他应将凸透镜往下移动.(3)不小心用手指指尖触摸了凸透镜,由于凸透镜的其他部分仍能会聚光线而成像,所以光屏上呈现的仍然是烛焰完整的像,只是此时的像比手指指尖触摸前的像要暗一些.故D正确;(4)凸透镜位置不变,蜡烛向左移动,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光屏向左移动才能接到清晰的像.当物距等于2f,此时像距也为2f,物像之距最小.当由A处向左移动时,由于物体向远离2f,所以物像之距在减小,因为物体向左移动5cm,像也向左移动,但像移动距离小于物体移动距离,故小于5cm;第27页(共27页),(5)太阳光可以近似看为平行光源,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太阳光经凸透镜后将会聚在焦点.所以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便为焦点.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便是焦距.而小明上午第二节下课后,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此时凸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没有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平行),所以这个亮点不是凸透镜的焦点的位置.故答案为:(1)10.00;(2)左;缩小;照相机;下;(3)D;(4)小于;(5)凸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放置(太阳光没有平行于主光轴入射到凸透镜上). 四、计算论述题(7+7=14分)31.运动会男子100m决赛,同学们测量了运动员到达距离起点20m、80m、100m处的时间.其中前三名的时间见下表.20m80m100m王小兵2.3s8.4s12.2s刘磊2.4s8.3s11.8s周伟2.5s8.4s11.4s(1)王小兵在0﹣20m区间内的平均速度;(2)刘磊在20﹣80m区间内的平均速度;(3)赛后,周伟赛道的终点计时员发现自己是听见发令枪后才开始计时的,那么请计算说明周伟买米赛的真实成绩是多少秒(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忽略光传播需要的时间,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边两位)【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根据表格数据求出王小兵在0~20m区间内所需的时间;根据速度公式求出平均速度;(2)根据表格数据求出刘磊在20~80m区间内所需的时间;根据速度公式求出平均速度;(3)如果裁判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这时运动员已经跑了一段时间才开始计时,所以测得的时间偏小,少的刚好是声音传播100米所用的时间.【解答】解:(1)王小兵在0~20m内的时间为:t1=2.3s﹣0s=2.3s,王小兵在0~20m内的平均速度:v1===8.7m/s;(2)刘磊在20~80m内的时间为:t2=8.3s﹣2.4s=5.9s,刘磊在20~80m内的平均速度:v2===10.2m/s;(3)枪响后运动员已经起跑,而裁判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说明枪声已经传播100米,这时运动员已经跑出了一段距离,所以,计时偏少,成绩不准确;听到枪声再计时已经比起跑时间晚了.声音传播的路程s=100m,声速v=340m/s,则声音的传播时间t===0.29s,周伟百米赛的真实成绩,t真=11.4s+0.29s=11.69s.答:(1)王小兵在0﹣20m区间内的平均速度是8.7m/s;(2)刘磊在20﹣80m区间内的平均速度是10.2m/s;(3)赛后,周伟赛道的终点计时员发现自己是听见发令枪后才开始计时的,那么请计算说明周伟买米赛的真实成绩是11.69秒. 32.某兵工厂生产了一批新式步枪.为测试子弹飞行的平均速度,一士兵手持步枪在空旷的靶场瞄准510m外的靶子射击,枪筒傍边的声波探测器先后探测到两次较强声波,并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如图).已知:第一次是枪响的声波,第二次是子弹击中靶的声波,示波器上每一大格时间相差1s.求:(1)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2)子弹飞行的时间?第27页(共27页),(3)子弹飞行的平均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知道示波器上每一大格时间相差1s,可以读出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2)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等于子弹的飞行时间加上中靶声的传播时间,求出中靶声的传播时间,可求子弹的飞行时间;(3)利用速度公式求子弹飞行的平均速度.【解答】解:(1)示波器上每一大格时间相差1s,每一小格为0.1s,则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t=2.1s;(2)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等于子弹的飞行时间加上中靶声的传播时间,即:t子弹+t声=2.1s,∵v=,∴t子弹+=2.1s,即:t子弹+=2.1s,解得:t子弹=0.6s,(3)子弹飞行的平均速度:v子弹===850m/s.答:(1)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2.1s;(2)子弹飞行的时间为0.6s;(3)子弹飞行的平均速度为850m/s. 第27页(共27页),2016年12月7日第27页(共27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