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届高三历史8月开学摸底试卷(广东卷)(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

2/12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届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卷(广东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国”字在甲骨文中为“(或)”,含义为干戈之地,后引申为部落;在西周金文中写作“”“”,含义为王的领地或诸侯封地。“国”字含义的发展说明()A.商周确立中央集权体制B.中华民族形成共同心理C.文字书写逐渐规范统一D.商周王权逐步得到加强2.汉初,盐铁任私人经营,国家仅设官收税,不问其余。汉武帝时期,桑弘羊提出“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釱左趾,没入其器物”“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这一提议是为了()A.发展商品经济B.抑制豪强兼并C.应对财政困境D.满足帝王嗜好3.唐朝时期出现的飞钱开创了我国最早的汇兑业务;宋代“蜀人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会子、交子之法,盖有取于唐之飞钱”。由此可知()A.唐宋时期信用关系有一定发展B.唐代飞钱是中国最早的纸币C.宋代四川地区商品经济最发达D.唐宋时期重农抑商政策松动4.南宋宋慈在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中试图把个别的具体事例进行全体性、系统性的综合。而12、13世纪,“金元四大家”对医学进行体系化建设,将身体内部各种机能和病理进行了统一的、整体的说明。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民族政权并立有利于文化交流B.儒学哲理化推动科学体系构建C.印刷术的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D.宋元时中国科技高度发达5.据《太祖实录》记载,1385年,明太祖考核了天下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及府、州、县官员共4117人的政绩,其中擢升者435人,复职者2897人,黜降者471人,罪罚者171人,免职者143人。由此可知,明初()A.重视对地方的掌控B.地方行政机构不断膨胀C.监察制度比较成熟D.官员腐败情况比较严重6.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部分官员认为中外冲突的根源在于外国人嗜利。因此,他们希望以全免关税为条件,让西方列强放弃公使常驻北京、赔偿军费、长江通商等条款,并且交还广州城,认为如此可以一劳永逸。这反映出当时清政府部分官员()A.近代主权意识的缺失B.仍坚持闭关锁国政策,C.希望保全中国国家利益D.事实上主导了中外谈判7.以资本在10万元以上在中国的外资大型工矿业企业来计算,1840—1894年为23家,创办时的资本总额为7631千元。1895—1913年增加到136家,创办资本总额为103153千元,后者为前者的13.5倍。外资企业在华激增的主要原因是()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日益腐败B.晚清政府积极引进外国资本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合法化D.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突飞猛进8.英国女作家罗安逸在其游记《中国:机遇和变革》中写道:“他们(浙江省兰溪村乡民)头上仍然还留着辫子,并不理解为何要抛弃老祖宗留下的传统。对政治他们丝毫不感兴趣,虽然也曾听说大清国已经变成民国,可这似乎对他们的生活没什么影响。”这反映出,辛亥革命()A.没有得到广大民众支持B.只是精英阶层的政治革命C.缺乏广泛的社会动员性D.严重脱离了中国社会实际9.20世纪40年代中共中央发起大生产运动。毛泽东、周恩来亲自动手开荒种菜,学习纺纱,激励了解放区军民生产的热忱。1943年毛主席接见杜林森时说:“你一天开荒六亩多地,功劳很大…我看你是气死人,气死蒋介石。”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A.旨在完成农业生产的自给B.兼顾经济发展与政治斗争C.工作重心转向反抗国民党D.实现了边区经济自给自足10.1961年,中共中央发出《商业四十条》和《手工业三十五条》两份文件,要求把过去撤销或合并的农村供销合作社恢复起来,允许个体手工业者自产自销,自由支配个人的收入。这些做法()A.是对农村经济政策的调整B.是对三大改造的进一步深化C.揭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D.宣告了人民公社体制的结束11.据记载,伯里克利重建雅典卫城耗资巨大,保守派以浪费公款为名,让伯里克利下台。伯里克利在公民大会上指出,重建卫城已为城邦带来了繁荣,如果雅典人认为他太过浪费,他将支付营造建筑物所需的费用,但是刻上名字后的建筑物是属于他私人的,不再属于雅典人民。雅典公民非常满意伯里克利的答复,并且告诉他可以动用公库的财产。这一事件表明()A.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构B.雅典公民具有强烈的城邦意识C.权力监督推动雅典民主制完善D.雅典城邦直接民主制的局限性12.卢梭认为:“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保卫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他提出的“结合的形式”实际上是(),A.通过投票来表达公共意志B.推翻现有的封建专制制度C.结成平等自由的契约国家D.建立君主立宪政体13.1877年5月,发生了法国共和派西蒙内阁打击教权主义的活动。总统写信对西蒙进行指责,西蒙内阁被迫辞职,王政派的布罗伊便被任为内阁总理,众议院就此提出抗议,总统又将众议院解散。材料反映出当时法国()A.政治力量对峙严重危及共和制B.宪法赋予了总统较大实权C.保皇派取得政治上的巨大优势D.具有强烈的专制主义色彩14.罗斯福新政中通过设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为存款者提供保障;通过建立住房拥有者贷款公司,给住房所有者提供保障;通过建立新的劳工关系法,给劳工权益提供保障;通过农业调整法案为农民收入提供保障;通过建立社会保障法案,为长者和失业人士提供保障。这表明罗斯福新政的贡献是(  )A.着眼于人民根本利益B.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C.关注民生,安抚民众D.使美国杜绝了经济危机15.对苏联经济一直没有从外延式增长(靠增加投入实现增长)转向内涵式增长(靠技术进步实现增长)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苏联领导人极不重视科技创新B.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了技术创新C.苏联对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D.美苏争霸阻碍各行业科技创新16.1949年11月,美国组织美、英、法、日等国成立“巴黎统筹委员会”,限制成员国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技术。1983年美国成立“技术转让情报委员会”,其唯一职责就是对苏联获取技术的行动进行跟踪,了解苏联的经济需求。两个“委员会”实质上是()A.冷战向经济科技领域的延伸B.对西欧进行经济控制的工具C.维护美国经济垄断地位的手段D.对社会主义实行禁运的组织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17~19题为必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0~2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0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中国古代学者关注天下兴亡与国家盛衰,追求在现实社会中建功立业。他们以学术研究为国家与社会服务,不做为学术而学术的纯理论研究。儒家总结上古圣人施政安民的理念,揭示“先王得位行道,经纬世宙之迹,而非托于空言”,成为学者从盛衰兴亡中探讨治国之道,实现经世致用的思想渊源。他们根据时代环境与社会现实的需要,针对治国兴邦的,各种问题展开研究,以是否有益于世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反映崇尚实际、注重实效的实用理性。——摘编自庞天佑《论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学者的人文精神》(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特点的成因。(6分)18.棉纺织业是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产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17世纪,由印度进口的棉布色彩艳丽、价格便宜,制成的衣服更轻便、更易清洗,也更容易干,因此很受欢迎。棉布的流行使得毛纺织工业受到威胁。1720—1721年英国颁布的《印花布法案》禁止印度棉布进口。然而法律并不能遏制消费者对棉布的狂热。正是这种需求导致了英国棉纺织工业的发展。——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材料二1764年,J•哈格里夫斯夫妇制成以女儿珍妮的名字命名的手摇纺纱机。这种纺纱机尽管仍然采用人力,却是最早的多锭手工纺纱机,装有八个锭子,一次可以纺出许多根棉线。“珍妮机”纺出的纱质量也较好,因此,其渐渐流传开来了。“珍妮机”的发明和使用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引发了发明机器和创新技术的革新。1774年,英国已经具备打破世界纺织品格局的能力,毫不犹豫地废除那些禁止从印度进口棉布的法案。——摘编自金碚《世界工业革命的缘起、历程与趋势》(1)据材料一,指出印度棉布在英国市场畅销的原因,并分析其对英国的影响。(5分)(2)据材料二,珍妮纺纱机如何推动英国棉纺织业发展?(3分)(3)相比材料一,材料二中英国对待印度棉布政策发生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简析其经济要素。(6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涌现出无数的时代英雄。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有“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全国劳动模范时传祥、“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还有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华罗庚等著名的科学家。这一时期形成的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精神不断激励着人们。2018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表彰100名“改革先锋”,这其中有“农村改革的先行者”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倡导者”厉以宁、“民营企业家的,优秀代表”刘永好、“城市集体企业改革的先行者”步鑫生、“乡镇企业改革发展的先行者”鲁冠球、“数字经济的创新者”马云、“‘互联网+’行动的探索者”马化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践行者”鲍新民;有“真理标准大讨论的代表人物”胡福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积极推动者”许崇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的推动者”郑德荣;有“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屠呦呦、“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袁隆平、“体育领域交流开放的优秀代表”姚明、“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推动者”钟南山、“塑造传承‘女排精神’的优秀代表”郎平,等等。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相关知识,围绕“时代与英雄”,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具体,阐述史论结合)(二)选考题:共12分。请考生从3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0.[选修1:历史上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共同纲领》的规定,我国对高等教育进行了改革。1950年,接收天主教会在华的辅仁大学,改为自办,取缔天主教会在华的一切特权。全国接受外国津贴的20所高校,其中燕京、金陵等11所改为公办学校;沪江、东吴等9所学校改为人民自办的私立学校,政府予以补助。1950年,在苏联的帮助下,创办了中国人民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一些高校陆续聘请苏联专家学者。国家有组织地翻译苏联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参,仅高校翻译出版的教材就有1391种。从1950年开始,我国高校同波兰、捷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互换留学生,1951年8月第一批派375人到苏联留学。1952年,高等工科院校从31所增加到47所,工科招生量增加11倍。高等院校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摘编自吴本祥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革的意义。(6分)21.[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加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1947年3月,在苏、美、英、法四国外长会议之初,法国还坚持肢解德国的立场。然而就在会议开始后的第三天,杜鲁门主义出笼,从此美苏开始了全面的冷战对峙……美英为了拉拢法国对抗苏联,在向法国施压的同时,面对法国对萨尔问题的立场,又同意接受法国的意见……在1947年年底的苏、美、英、法四国伦敦外长会议上,法国不仅只字不提,肢解德国的要求,相反法国外长皮杜尔私下向美国国务卿马歇尔表示:法国准备与美英讨论西方三个占领区的合并问题。——摘编自王国范《论二战后初期法国对德国政策的变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法国对德国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法国对德国政策变化的主要影响。(6分)22.[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延平四贤,又称“闽学四贤”,是指两宋时期崛起于福建南剑州(今南平),道统相继、学术思想一脉相承的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四位理学大儒。“闽学四贤”是上承洛学(北宋洛阳以程颢、程颐兄弟为首的学派),下创闽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们以孔孟思想为核心,批判地继承佛道思想,集理学之大成,把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福建在宋代以来,被时人誉为“东南全盛之邦”,且有“海滨邹鲁”之称。这固然是南宋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南移所致,但与“闽学四贤”创立闽学及其学术教育实践,吸引众多学者不远万里入闽,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广泛建立书院,聚徒讲学,对推动教育的下移和中国书院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闽学四贤”尚习行讲义气,注重人格的自我完善。在两宋民族矛盾尖锐的当下,他们都力主抗金并积极宣传,形成巨大的社会影响,彰显出深沉的民族气节。这种气节随着朱熹理学的广泛传播,内化为中华民族性格中熠熠生辉的一部分。注:朱熹因在福建讲学,弟子多为福建人,形成的学派世称“闽学”。——摘编自胡凤俤《试论延平四贤称谓演变及其文化内涵与影响力》(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闽学四贤”开创闽学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闽学四贤”的重要贡献。(6分),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商周时期的王权发展。从材料中商代甲骨文“国”的含义到西周金文“国”的含义的变化,可知二者主要区别在于西周的“国”强调王或诸侯的领地,体现出西周时期周天子或诸侯王对地方的控制加强,故选D项;西周实行分封制,诸侯在地方有很大的独立性,周王没有实现中央集权,故排除A项;材料中甲骨文和金文对于“国”的含义表述,没有涉及中华民族的内容,体现不出中华民族形成共同心理,故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甲骨文和金文对于“国”的含义的区别,没有涉及当时各地的文字是否统一规范,故排除C项。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汉武帝时期的盐铁官营和酒类专卖。汉武帝时禁止私人经营盐铁,实行国家专卖制度,其主要目的在于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改善国家的财政状况,与材料中“以佐助边费”相符,故选C项;材料“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釱左趾,没入其器物”是抑商政策而非发展商品经济,故排除A项;盐铁官营与抑制豪强兼并无关,故排除B项,满足帝王嗜好,与材料中“以佐助边费”不符,故排除D项。3.答案:A解析:据材料“唐朝时期……我国最早的汇兑业务”“会子、交子之法,盖有取于唐之飞钱”可知,唐宋时期信用关系有了一定的发展,故选A项;中国最早的纸币是发行于北宋时期的“交子”,飞钱是汇兑凭证,并非货币,排除B项;材料只能说明四川地区商品经济发达,但仅根据材料信息,推断不出四川是否为“最发达”,排除C项;重农抑商政策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D项。4.答案:B解析:由材料“把个别的具体事例进行全体性、系统性的综合”“将身体内部各种机能和病理进行了统一的、整体的说明”可知,宋金元时期科学理论趋于整体化、系统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出现的理学注重抽象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影响了科学理论的发展,故选B项;A项与材料现象关系不大,故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印刷术,排除C项;仅由材料得不出“高度发达”,排除D项。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明朝对地方的统治。材料中明太祖对地方官员的考核涉及人数众多,升降赏罚力度较大,体现了对地方掌控力的重视,故选A项;材料未提及地方行政机构权力的变化,情况,无法得出地方行政机构不断膨胀的结论,故排除B项;材料仅提及皇帝对官员的考核,无法看出监察制度的成熟,故排除C项;仅根据材料无法说明官员腐败情况严重,故排除D项。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晚清外交。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部分官员希望以全免关税为条件,让西方列强放弃公使常驻北京、赔偿军费、长江通商等条款,并且交还广州城,这说明他们没有认识到关税自主权是国家主权,体现这些官员的近代主权意识缺失,故A项正确;鸦片战争已经打破了闭关锁国政策,题目时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故B项错误;清政府部分官员希望通过牺牲关税自主权来达到某些目的,此举没有保全国家利益,故C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列强主导中外谈判,故D项错误。7.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甲午战后在华外资企业的增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表明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即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合法化,故C项正确。清政府的腐败不是甲午战后在华外资企业增多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甲午战后,清政府允许列强在华设厂,是战败后被迫而为,“晚清政府积极引进外国资本”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西方工业革命发展会促进外资在华增加,但是材料强调的是甲午战争后外资激增,而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情况在甲午战争前后并无明显变化,故D项错误。8.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根据材料“虽然也曾听说大清国已经变成民国,可这似乎对他们的生活没什么影响”可知辛亥革命对社会下层民众没有产生影响,即缺乏群众基础,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民众对辛亥革命是否支持,排除A项;辛亥革命影响范围不只是政治层面,排除B项;辛亥革命没有严重脱离社会实际,排除D项。9.答案:B1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60年代国家的经济政策调整。根据“1961年”“允许个体手工业者自产自销,自由支配个人的收入”可知,国家正在实施对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是对农村经济政策的调整,故选A项;三大改造中农业与手工业走集体化道路,与材料中“允许个体手工业者自产自销”不符,排除B项;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揭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排除C项;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取消人民公社体制,排除D,项。11.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伯里克利在公民大会上指出,重建卫城已为城邦带来了繁荣”“刻上名字后的建筑物是属于他私人的,不再属于雅典人民”“雅典公民非常满意伯里克利的答复,并且告诉他可以动用公库的财产”可知材料强调的是雅典公民强烈的城邦意识和责任感,极力维护城邦荣誉,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公民大会的地位,A项排除;权力监督推动雅典民主制完善的说法与材料无关,C项排除;材料未涉及直接民主制的局限性,D项排除。12.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启蒙思想。材料中卢梭提出的“结合的形式”具有“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保卫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的特点,并且这种“结合”能够保障个人的自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卢梭提出的“结合的形式”就是其理论体系中的自由平等的契约国家,故C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中未涉及推翻现有的封建专制制度,故B项错误;倡导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是伏尔泰的主张,故D项错误。13.答案:B解析:法国总统指责内阁,最终逼迫内阁辞职,而且总统因众议院不满意王政派的人事任命而解散众议院,说明当时法国总统的权力较大,B正确。通过题干可以看出法国共和派力量相对较弱,并未形成对峙,而且也无法判断当时这种政治斗争是否直接威胁到了共和体制,排除A;题干显示的是总统的权力相对较大,但是不能由此说明保皇派取得政治优势,排除C;法国当时确立的是共和政体,总统本身是这一政体的产物,总统权力较大是因为法国共和派势力相对弱小,这不是专制主义色彩,排除D。14.答案:C解析:根据“通过建立住房拥有者贷款公司,给住房所有者提供保障;通过建立新的劳工关系法,给劳工权益提供保障”可得出其涉及的方面都是民生方面,主要是为了安抚民众,C正确;罗斯福新政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排除A;BC项与材料的主旨无关,排除。15.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斯大林模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苏联经济的发展一味的依赖国家的投入,因此未能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型,B项符合题意;苏联领导人重视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的发展,A,C项排除;美苏争霸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D项排除。1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美苏冷战。材料“限制成员国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技术”“……对苏联获取技术的行动进行跟踪”,表明冷战延伸到经济和科技领域,故选A项,排除B、C、D三项。17.答案:(1)特点:注重对治国安邦的研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崇尚实际和实用(或以经世致用为主题)。(8分)(2)成因: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传统民本思想的促进;中国古代特有的政治环境的推动。(6分)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人文精神。(1)根据材料“从盛衰兴亡中探讨治国之道”,可得出注重对治国安邦的研究;根据材料“关注天下兴亡与国家盛衰”,可得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根据材料“反映崇尚实际、注重实效的实用理性”,可得出崇尚实际和实用。(2)根据材料“儒家总结上古圣人施政安民的理念”,可得出受到儒家思想,以及传统民本思想的影响;根据材料“根据时代环境与社会现实的需要”,可得出中国古代特有的政治环境的推动。18.答案:(1)原因:印度棉布物美价廉;英国消费者对棉布的狂热。影响:打击了英国毛纺织业;强化了政府贸易保护主义;客观上刺激了英国棉纺织业发展。(5分)(2)推动:提高生产效率和棉纱质量;引发技术革新和机器发明热潮;提高了英国棉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3分)(3)变化:从禁止进口到允许进口。经济要素: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英国棉纺织业的强盛: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世界市场的拓展。(6分)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原因、进程和影响。(1)第一小问原因,根据“印度进口的棉布色彩艳丽、价格便宜……更容易于”得出印度棉布物美价廉;根据“消费者对棉布的狂热”得出英国消费者对棉布的狂热。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棉布的流行使得毛纺织工业受到威胁”得出打击了英国毛纺织业;根据“颁布的《印花布法案》禁止印度棉布进口”得出强化了政府贸易保护主义;根据“正是这种需求导致了英国棉纺织工业的发展”得出客观上刺激了英国棉纺织业发展。(2)根据“一次可以纺出许多根棉线……纺出的纱质量也较好”得出提高生产效率和棉纱质量;根据“在棉纺织业中引发了发明机器和创新技术的革新”得出引发技术革新和机器发明热潮;根据“英国已经具备打破世界纺织品格局的能力”得出提高了英国棉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3)第一小问变化,根据“禁止印度棉布进口”“废除那些禁止从印度进口棉布的法案”得出从禁止进口到允许进口。第二小问经济,要素,结合所学,可从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英国棉纺织业的强盛、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世界市场的拓展等角度分析总结。19.答案:示例:论题:英雄人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2分)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不同时代涌现出不同的英雄模范人物,这些英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风貌。20世纪50年代,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通过抗美援朝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志愿军表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鼓舞了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改革开放前后,旧有的思想观念束缚着人们。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农村改革、城市集体企业改革、乡镇企业改革、股份制,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深入,小岗村“大包于”带头人、鲁冠球、步鑫生、厉以宁等人体现了这一时期改革开放在探索中不断前进。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互联网应用方兴未艾,马云、马化腾顺应时代潮流,开创新的经济模式,成为“数字英雄”。(8分)综上所述,英雄人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时代精神。(2分)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时代精神。首先,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相关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如英雄人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次,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阐述,如可以从“20世纪50年代改革开放前后”“20世纪90年代以来”等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人物入手,分时期分析英雄人物与时代背景的关系。最后,总结升华,如英雄人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时代精神。注意论题明确具体,阐述史论结合。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只要言之有理,都可酌情给分。20.答案:(1)主要内容:没(接)收教会在华学校;建立人民公办、自办(私立)学校(或新民主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国家互派留学生;聘请苏联专家;仿效苏联制订教学计划、大纲,翻译苏联教材(或仿效苏联教育模式);仿效苏联进行院系调整;发展专门学校,重点培养工业人才。(6分)(2)意义:贯彻和实践了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或贯彻了“一边倒”等外交方针);巩固了政权,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发展;有利于构建新型社会主义教育;适应了国家工业化(或“一五”计划)的需要。(6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革。(1)根据材料“接收天主教会在华的辅仁大学,改为自办,取缔天主教会在华的一切特权”“在苏联的帮助下,创办了中国人民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一些高校陆续聘请苏联专家学者”“,国家有组织地翻译苏联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参”“我国高校同波兰、捷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互换留学生”“高等工科院校从31所增加到47所,工科招生量增加11倍”“高等院校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等概况作答。(2)结合所学知识从贯彻和实践了新中国的外交方针、适应了国家工业化的需要、有利于发展经济、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教育、巩固了新生政权等角度分析作答。21.答案:(1)变化:由强烈要求肢解德国到扶植德国。原因:美国对法国的拉拢与施压;对抗苏联的需要;法国需要美国的经济援助。(6分)(2)影响:加速了德国的分裂;加剧了美苏冷战对抗的程度;为后来法德和解奠定了基础。(6分)22.答案:(1)背景:①两宋时期城市商业繁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②国家分裂割据,民族矛盾尖锐。③统治者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④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⑤洛学兴起与发展,闽学四贤学术上一脉相承。(6分)(2)贡献:①开创闽学,集理学之大成,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②推动福建的开发发展,使其成为“海滨邹鲁”。③推动宋代以后中国教育的发展。④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6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1-09-03 10:04:21 页数:12
价格:¥3 大小:42.32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