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考
>
一轮复习
>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2022年中考真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2022年中考真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5
2
/25
剩余23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2022黑龙江龙东】【古文阅读】【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选自《诫子书》)【乙】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节选自《朱子家训》)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______ (2)宜未雨而绸缪______________12.翻译下列句子。(4分)(1)年与时驰,意与日去。(2)施惠无念,受恩莫忘。13.甲乙两文中都谈到的美德是什么?在生活中你是如何做的?(2分)【2022黑龙江牡丹江鸡西地区】醉翁亭记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游溽,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宁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②若夫日出而林罪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幕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美秀而繁阴,及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它。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但接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漠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湖、山看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就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云归而岩穴暝 暝( )(2)野芳发而幽香 芳( )25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14.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仍然有所作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2022黑龙江牡丹江市】(2022·牡丹江)阅读《一钱太守》,完成下面小题。一钱太守刘宠任会稽太守,除苛政,禁非法,郡中大治,朝廷征为将作大匠①,山阴县有五六叟,自若耶②谷间出,人赍③百钱以送宠,曰:“山谷鄙人,未尝识朝政。他守时,吏索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自明府④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年老值圣明,故相扶而送。”宠曰:“吾之政何能及公言邪?父老辛苦!”叟奉以钱,宠不能辞,遂各选一钱受之。(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注释:①将作大匠:主管土木工程的官员,②若耶:山名,③赍(jī):携带,④明府:对太守的尊称。13.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朝廷征为将作大匠 宠不能辞14.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5.请用“/”给下面语句划出两处停顿。自明府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16.刘宠上任前,当地官吏如何对待百姓?(请用原文语句回答)17.从选文看,刘宠是一个怎样的人?【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第12-16题。(共10分)【甲】元本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子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庇采橡之居,背湖山之观而行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①,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予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变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邱、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完②之计。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③酒,瀹④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25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苏轼《超然台记》有删改)【注】①比:连续,连。登:庄稼成熟。②苟完:大致完备。③秫(shú):黏黄米,可酿酒。泛指有黏性的谷物。④瀹(yuè):煮。12.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停顿。(标注两处)(2分)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1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2分)(1)念无与为乐者 念:(2)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3)狱讼充斥 狱:(4)撷园蔬 撷: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15.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甲】文中哪些内容可以印证【乙】文中“乐哉!游乎!”这句话?(2分)16.请谈谈对【甲】文中“闲人”和【乙】文中“超然”的理解。(2分)【2022黑龙江绥化市】11.(14分)阅读《鱼我所欲也》(节选)和《世说新语》(节选),回答问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1)请你解释文中加点词语。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②贼既至 (2)请你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5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②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3)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4)荀巨伯可称为甲文中的“贤者”,请从甲乙两文中各找出一句原文,加以证明。(5)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都把“舍生取义”奉为人生准则,请你举出一个事例。在今天,你是如何理解“舍生取义”的呢?【2022黑龙江哈尔滨】二、阅读(45分)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回: (2)弈:9.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环滁皆山也.(2)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10.文章第②-④段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25【2022江苏连云港】古诗文阅读,“旷达豪放苏东坡”专题学习活动,老师选择了苏轼的三篇作品进行专题阅读,请完成问题。【甲】和董传留别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丙】臣自颍移扬,过濠、寿、楚、泗等州,所至麻麦如云。臣每屏去吏卒,亲入村落。访问父老,皆有忧色,云:“丰年不如凶年。天灾流行,民虽乏食,缩衣节口,犹可以生。若丰年举催积欠,胥徒在门,枷棒在身,则人户求死不得。”言讫泪下,臣亦不觉流涕。又所至城邑,多有流民……臣闻之孔子曰:“苛政猛于虎。”昔常不信其言以今观之殆有甚者。水旱杀人,百倍于虎;而人畏催欠,乃甚于水旱。臣窃度之,每州催欠吏卒,不下五百人。以天下言之,是常有二十余万虎狼散在民间,百姓何由安生?朝廷仁政何由得成乎?(节选自《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6.下列对甲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苏轼自夸身上虽穿着粗衣劣布,但因为饱读诗书而气质高雅。B.颔联“踏槐花”源自“槐花黄,举子忙”俗语,指学子忙于春游活动。C.颈联写董传身处失意和困窘,意志消沉,不再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D.尾联意为相信董传定能金榜题名,春风得意,表达了对董传的期许和祝愿。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①月色入户 ②亲入村落 ③臣亦不觉流涕 ④臣窃度之 8.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昔常不信其言以今观之 殆有甚者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②天灾流行,民虽乏食,缩衣节口,犹可以生。10.“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广为传诵,请你谈谈“气”和“诗书”的关系。11.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请你结合乙、丙两文写出对“乐天派”和“黎民百姓的好朋友”的理解。25【2022江苏镇江市】(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9~12题。(共13分节度使王忠嗣,少以勇敢自负,及中一方,专以持重①中安边为务,常曰:“太平之将,但当抚循②训练士卒而已,不可疲中国之力以邀功名。”军中日夜思战,忠嗣多遣谍人伺其间隙,见可胜,然后兴师,故出必有功。每互市,高估马价,诸胡争卖马于唐,皆买之。由是胡马少,唐兵益壮,与吐蕃战。皆大捷。以部将哥舒输为制使,李光粥为兵马使。上③欲攻吐蕃石堡城,忠嗣上言:“石堡险固,非杀数万人不能克,所得不如所亡。不如俟其有衅④,然后取之。”上意不快。将军董延光自请将兵取石堡城,上命忠嗣助之。不得已奉语,而不尽副⑤延光所欲,延光怨之。李光弼曰:“大夫⑥虽迫于制⑦书,实夺其谋也。然此天字意也,彼无功,必归罪于大夫。”忠嗣日:“忠嗣岂以数万人之命易一官乎!吾志决矣,子勿复言。”光弼曰:“向者恐为大夫之累,故不敢不言。今大夫能行古人之事,非光弼所及也。”遂趋出。延光过期不克,言忠嗣沮⑧挠军计。上怒,贬忠嗣汉阳太中。上以哥舒翰帅兵,攻石堡城,获吐蕃四百人,唐士卒死者数万,果如王忠嗣之言。(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有改动)[注释]①持重:谨慎,稳重,②抚循,安抚慰问。③上,指唐玄宗,④衅:缝隙,同隙,破键,⑤副:相称,符合。⑥大夫:中唐以前,称将帅为大夫。⑦制:专王的命令,⑧沮:胆止。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①唐兵益壮( ) ②不如俟其有衅( ) ③实夺其谋也( ) ④向者恐为大夫之累(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①诸胡争卖马于唐,皆买之。(2分)②忠嗣岂以教万人之命易一官乎!(2分)11.哪些事情表现了王忠嗣以“持重安边”为首要任务?请简要概括。(3分)12.本文多处使用对比或衬托的写法来突出人物形象。请举一例并加以说明。(2分)【2022江苏苏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留园记出阊门外三里而近,有刘氏寒碧庄焉,而问寒碧庄无知者,问有刘园乎,则皆曰有。盖是园也,在嘉庆初为刘君蓉峰所有,故即以其姓姓其园而曰刘园也。咸丰中,其泉石之胜、花木之美,亭榭之幽深,诚足为吴中名园之冠。及庚申,辛酉间,大乱臶至①,吴下名园半为墟莽。而所谓刘园者则岿然独存。同治中,芜秽不治,至光绪二年,为比陵盛旭人方伯所得,乃始修之。平之,攘之,剔之,嘉树荣而佳卉茁,奇石显而清流通,凉台燠馆,风亭月榭,高高下下,迤逦相属。春秋佳日,方伯与宾容觞咏其中,而都人士女亦或掎裳连袂而往游焉,于是出阊门者又无不曰刘园刘园云。方伯求余文为之记。余曰:仍其旧名乎,抑肇锡③以嘉名乎。方伯曰:否,否。寒碧之名至今未熟于口,然则名之易而称之难也。吾不如从其所称而称之。人曰刘园,吾则日留园,不易其音而易其字,即以其故名而为吾之新名。”25余叹曰:美矣哉斯名乎,称其实矣!夫大乱之后、兵燹之余,高台倾而曲池平,不知凡几,而此园乃幸而无恙,岂非造物者留此名园以待贤者乎?吾知留园之名常留于天地间矣!(选自《中华百年经典散文》,作者清代俞樾,有删节)【注】①游(jiàn)至:相继而至。②毗(pī)陵:今江苏常州市。③肇:开始;锡:通“赐”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盖是园也 斯是陋室(《陋室铭》)B.诚足为吴下名园之冠 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C.嘉树荣而佳卉茁 清荣峻茂(《三峡》)D.即以其故名而为吾之新名 公问其故(《曹刿论战》)12.下面括号内对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芜秽不治(污浊) B.迤逦相属(曲折连绵)C.方伯与宾客觞咏其中(饮酒赋诗) D.兵燹之余(战火焚毁破坏)13.把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故即以其姓姓其园而日刘园也。(2)而此园乃幸而无恙,岂非造物者留此名园以待贤者乎!14.文中哪句话从侧面表现了留园的景致之美?(1分)15.如果你陪同外地的亲戚去留园游玩,请根据文章内容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向他们介绍留园。(3分)【2022江苏宿迁市】(二)文言文阅读。(14分)王舆,合淝人。舆初为小校,从周本攻危全讽①。临战,本视贼水栅②,部分诸将,指旁山头一小营,谓舆曰:“尔往为我取彼。”舆唯唯③,而色不欲行。本曰:“尔惮往耶?”舆曰:“公必不以舆为不武,请得此栅破之,舍而趋彼何为?”本大喜曰:“尔亦知此为必争之地耶?吾本自行,今为尔功,劳而遣之。”舆乘轻舟,袭破其前锋,遂排栅入,诸军继进,贼大溃。与监军甄廷坚不相得,会廷坚被诬告有贰志,烈祖④遣使械⑤廷坚。舆刺知之,密告廷坚,因为谋曰:“今独可即日乘轻舟,归阙待罪,毋与中使⑥遇。”廷坚恐惧,不暇为他谋,即从其计。至金陵,遇赦得免。舆少从军攻润州,为巨弩所射,中右耳。矢自左耳出,又中旁一人,犹立死。舆扶归营,卧百余日复起耳至老不聩亦无瘢痍⑦。攻颍州,倚营门,仗剑驱士卒登城。城上机石发,中营门及铠之半,皆糜碎,而舆不伤,莫不异之。(选自陆游《南唐书》,南京出版社,有删节)[注]①周本、危全讽:均为人名。②栅:设置水寨时插在水中的木桩。③唯唯:应答声。④烈祖:指南唐皇帝李昪(biàn)。⑤械:特指枷锁、镣一类的刑具。此处作动词。⑥中使:皇帝派出的使者。⑦瘢痍(bānyí):创伤后留下的瘢痕。7.给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文博拿不准,请你用“/”标出来。(限三处)(3分)卧百余日复起耳至老不聩亦无瘢痍8.文中有三个词语,文栋不理解,请你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只写出词义)(3分)方法指引文中语句字词解释25【借助工具书】《古代汉语词典》惮:1.dàn①畏难,害怕。②敬,敬畏。③通“瘅”,劳苦。2.dá④惊惧。尔惮往耶惮:(1) 【课内迁移】“莫不异之”中的“异”,根据《桃花源记》中“渔人甚异之”的“异”,可理解为“对……感到惊异”的意思。遂排栅入遂:(2) 【成语推断】“舍而趋彼何为”中的“趋”,可以根据成语“趋之若鹜”中的“趋”推断为“奔向,奔赴”的意思。不暇为他谋暇:(3) 9.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文雅觉得不大好懂,请你翻译。(4分)舆少从军攻润州,为巨弩所射,中右耳。10.文栋认为文中王舆个性鲜明,请你结合选文简析其形象特征。(4分)【2022江苏泰州】(2022·泰州)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甲】万历辛丑年,父叔辈张灯龙山。沿山袭谷,枝头树杪①无不灯者,自城隍庙门至蓬莱岗上下,亦无不灯者。山下望如星河倒注,浴浴熊熊。山无不灯,灯无不席,席无不人,人无不歌唱鼓吹。男女看灯者,一入庙门,头不得顾,踵不得旋,只可随势潮上潮下,不知去落何所,有听之而已。父叔辈台于大松树下,亦席,亦声歌,每夜鼓吹笙簧与宴歌弦管,沉沉昧旦②。【注释】①树杪(miǎo):树梢 ②沉沉昧旦:不知不觉中天已经亮了。(选自张岱《陶庵梦忆·龙山放灯》,有删减)【乙】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䆳。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选自柳宋元《小石潭记》)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①山下望如星河倒注 ②头不得顾 ③其岸势犬牙差互 ④乃记之而去 8.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父叔辈台于大松树下A.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十二章》)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C.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邹忌讽齐王纳谏》)D.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父叔辈张灯龙山10.翻译下列句子。①自城隍庙门至蓬莱岗上下,亦无不灯者。25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11.【甲】文描绘龙山放灯的盛况,【乙】文描写小石潭环境的清冷,请结合下面的文言小贴土,说说【甲】【乙】两文各自寄寓的情感。【文言小贴士】张岱在《陶庵梦忆·序》中说:“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2022江苏徐州】(一)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4~7题。(14分)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①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邪?”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邪?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邪?彻②其环瑱③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选自《战国策·齐策四》)[注]①岁:收成。②彻;除,摘下。③环瑱(tiàn):古代垂挂在冠冕两侧的玉质饰物。4.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5.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①书未发 ②无从致书以观B.①使者不说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C.①臣奉使使威后 ②使内外异法也D.①何以王齐国 ②陈涉乃立为王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解释。(6分)(1)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2)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7.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赵威后先问齐国的收成如何,老百姓情况如何,最后才问到齐王是否无恙。这充分显示了赵威后作为一位政治家的民本思想。B.从赵威后对齐国使者的批评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她的重用贤人、赏罚分明的政治文化见解。C.全文围绕一个“民”字,以赵威后对齐国使者的问话一贯到底,却问而不答,问而无答,问而不必答,充分提升了文势。D.钟离子、叶阳子和婴儿子这三位贤士孝女是帮助齐国治理的有德之人,却没有得到重用。赵威后以“无恙邪(乎)”发问,弦外之音是对齐王的指责。【2022江苏扬州】25(2022·扬州)文言文阅读麹祥,字景德,永平人。永乐①中,父亮为金山卫百户。祥年十四,被倭掠。国王知为中国人,召侍左右,改名元贵。遂仕其国,有妻子,然心未尝一日忘中国也。屡讽王入贡。宣德②中,与使臣偕来。上疏言:“臣夙遭俘掠,抱衅痛心,流离困顿,艰苦万状。今获生还中国,夫岂由人。伏乞赐归侍养,不胜至愿。”天子方怀柔远人,不从其请,但许给驿暂归,仍还本国。祥抵家,独其母在,不能识,曰:“果吾儿,则耳阴有赤痣。”验之信,抱持痛哭。未几别去至日本启以帝意。国王允之,仍令入贡。祥乃复申前请,诏许袭职归养。母子相失二十年,又有华夷之限,竟得遂其初志,闻者异之。(选自《明史·孝义》)【注释】①永乐,明第三帝成祖朱棣年号。②宣德,明第五帝宣宗朱瞻基年号。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①父亮为金山卫百户 ②屡讽王入贡 ③则耳阴有赤痣 ④闻者异之 1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未几别去至日本启以帝意13.翻译句子。遂仕其国,有妻子,然心未尝一日忘中国也。14.作者肯定了麹祥的哪些品质?【2022安徽省】【三】(16分)【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乙】陕西因洪水下大石塞山涧中,水遂横流为害。石之大有如屋者,人力不能去,州县患之。雷简夫为县令,乃使人各于石下穿一穴,度如石大,挽石入穴窖之,水患遂息也。(选自沈括《梦溪笔谈》1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转转不已 已_____ (2)求之下流,固颠 固_____(3)陕西因洪水下大石塞山涧中 塞_____ (4)人力不能去 去_____14.请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2)水遂横流为害。2515.【甲】【乙】两个语段都体现了古人的智慧,请结合语段相关内容分析其具体表现。【2022福建省】(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友人袁炳,字叔明,陈郡阳夏人。其人天下之士,幼有异才,学无不览,文章俶傥①清淡出一时,任心观书,不为章句之学。常念荫松柏咏诗书志气跌宕不与俗人交俯眉暂仕②,历国常侍员外郎、府功曹、临湘令。粟之入者,悉散以赡亲。其为节也如此,数百年未有此人焉。撰《晋史》,奇功未遂,不幸卒官,春秋二十有八。与余有青云之交网,非直衔杯酒而已。(节选自江淹《袁友人传》)【注】①俶傥:卓异不凡。②仕:为官。③青云之交:喻指同有高远之志的友谊。6.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加点词语方法提示解释(填写文字)数百年未有此人关联教材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岳阳楼记》)(1)此:___________非直衔杯酒而已使用词典选择义项直:①一直;②只是;③当,对着。(2)直:___________俯眉暂仕参考词典解释,联系语境形成新的解释俯眉:低下头。(3)俯眉:___________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常念荫松柏/咏诗书/志气跌宕/不与俗人交/ B.常念荫松柏/咏诗书志/气跌宕/不与俗人交/C.常念荫松柏/咏诗书/志气跌宕不与/俗人交/ D.常念荫松柏/咏诗书志/气跌宕不与/俗人交/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粟之人者,悉散以赡亲。(2分)(2)撰《晋史》,奇功未遂,不幸卒官,春秋二十有八。(4分)9.作者对袁炳的读书和写作赞赏有加,请简要分析。(4分)【2022·江西】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胡澹庵①见杨龟山,龟山举两肘示之曰:“吾此肘不离案三十年,然而于道有进。”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②,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泊③北归,窗下石上,双趺④之述隐然,至今犹存。前辈为学,勤苦如此。然龟山盖少年事,无垢乃晚年,尤难也。25高适五十始为诗,为少陵⑤所推。老苏⑥三十始读书,为欧公⑦所许。功深力到,无早晚也。圣贤之学亦然,东坡诗云:“贫家净扫地,贫女巧梳头。下士晚闻道,聊以拙自修。”朱文公⑧每借此句作话头,接引穷乡晚学之士。(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注]①胡澹庵:人名。后文杨龟山、张无垢均为人名。②昧爽:天将亮未亮时。③泊(jì):及。④趺(fū):同“附”,足背。这里指脚。⑤少陵:即杜甫。⑥老苏:指苏洵。⑦欧公:指欧阳修。⑧朱文公:即朱熹。9.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①执 ②是 ③之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②老苏三十始读书,为欧公所许。11.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悟出的道理。【2022山东滨州】(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6题。(12分)【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节选自《礼记·礼运》)【乙】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②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③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注释】①雪官:齐宣王的离宫(古代帝王在正宫以外临时居住的宫室)。②非:诋毁,埋怨。③非:错误。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男有分,女有归 归来见天子B.是谓大同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C.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D.乐民之乐者 然则何时而见耶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货恶其弃于地也 皆以美于徐公C.人不得,则非其上矣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D.不得而非其上者 其一犬坐于前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5(2)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1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讲仁爱、重民本等思想理念,【甲】文描述了以(1)“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为核心的儒家大同社会理想,【乙】文则明确提出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执政为民要落实在一件一件的实事之中,“忧民之忧”就是为群众排忧解难,“乐民之乐”则主要体现在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3)“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请从修身立德的角度谈谈对【甲】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认识。(4分)附:参考答案【2022黑龙江龙东】【答案】11.增长;应当12.①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丧失)。②帮助别人不要记在心里,受他人的恩惠不能忘记。13.节俭;示例:生活中我会节约用水,少用一次性物品,吃饭时会做到光盘。【解析】1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①句意: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广,增长。②句意:应当在没下雨的时候,先把房子修补完善。宜,应当。故答案为:第1空、增长第2空、应当251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句中重要的词语为:年,年纪。驰,逝去。惠,恩惠。念,记在心里。故答案为:①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丧失)。②帮助别人不要记在心里,受他人的恩惠不能忘记。1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甲文“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提出生活要节俭的观点;乙文“自奉必须俭约”要求生活必须节俭。故答案为:节俭 第二问示例:生活中我会节约用水,少用一次性物品,吃饭时会做到光盘。 【附参考译文】乙文参考译文:黎明时就要起床,(先用水)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清扫,使(庭堂)内外整,齐洁净。到了黄昏便要休息,要关锁的门户,一定要亲自查看。(即使是)一顿粥、一顿饭,(我们也)应当想着(它们是)来之不易的;(即使是)半根丝、半条线,(我们也要)常想着这些物资的生产是很艰难的。应当在还没有下雨的时候,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到口渴才来挖井。自己的供给上必须节约,宴请客人时不要流连忘返。器具质朴并且干净,用泥土做的瓦器胜过金玉所制作的:饮食节约并且精细,园里种的蔬菜胜过山珍海味。不要建造华丽的房屋,不要图谋好的田地。帮助别人不要记在心里,受他人的恩惠不能忘记。凡事应当留有余地,得意以后,不应该再进一步。他人有了喜庆(的事情),不可以产生妒忌之心:他人有了祸患,不可以产生幸灾乐祸之心。做了好事想让他人看见,就不是真正的善良;做了坏事害怕他人知道,就是大恶。【2022黑龙江牡丹江鸡西地区】【答案】11.C 12. ①.昏暗 ②.花 13.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 14.示例:面对困难和挫折能够豁达乐观、恬然自适、积极向上,有所作为。【解析】11.本题考查理解赏析诗词。C.“详写硝烟弥漫的战斗场面”赏析不恰当。“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意为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这句话用典故,实写史事,战斗场面一笔而过,并没有“详写硝烟弥漫的战斗场面”。故选C。12.本题考查解释文言字词。可结合句意推断词义。(1)句意: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暝:昏暗;(2)句意: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花。1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时一定要回到语境当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重点词语“意(心意,情趣)”等要正确理解。14.本题考查联系实际谈启示。结合第①段“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可知,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但他能够恬然自适,欣赏山水美景,可见他有着豁达乐观的积极心态;结合第④段“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可知,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仍然积极向上,有所作,一心为民,与民同乐;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来看,我们的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困难与挫折,遇到困难,我们不要有畏难情绪,应像欧阳修一样,要勇敢地直面困难不逃避;遇到挫折,我们也不必怨天尤人,可以学习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依然积极向上,保持豁达乐观的心态。据此作答。【2022黑龙江牡丹江市】【答案】13.担任;推托,推辞14.我的政绩怎么能比得上你们所说的呢?15.自明府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16.他守时,吏索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17.示例:他是一个治理有方、清正廉洁、勤政爱民、深得百姓爱戴、有仁爱之心的官员。【解析】13.此题考查文言文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25故答案为:担任;推托,推辞14.此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翻译。重点词语有:吾:我。政:政绩。及:比得上。故答案为:我的政绩怎么能比得上你们所说的呢?15.此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断句。句意:自从您到任以来,狗在夜里不叫了,百姓看不到官吏。句中的主语分别是”“狗”“民”,前面的“自明府来”充当状语,故分别在“狗”和“民”前面断句。故答案为:自明府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16.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首先需了解文章大意,文章主要讲述的是刘宠为官的清廉、爱民,治理有方。文中有一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这些。“他守时,吏索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译为:别的太守在任时,官吏向百姓勒索,到了晚上也不停止,有时狗叫了整夜,百姓不得安宁。将其他官员在任时的表现与之对比,所以这就是题干所问的其他官吏对待百姓的表现。据此作答即可。故答案为:他守时,吏索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17.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概括。根据“刘宠任会稽太守,除苛政,禁非法,郡中大治”,他担任太守时废除烦琐的规章制度,禁止部属扰民等不法行为,郡中非常太平,可见他是一个治理有方,爱民的官员;根据“人赍百钱以送宠”“年老值圣明,故相扶而送”人们互相搀扶着也要来送他,给他钱,可见他深受百姓爱戴;根据“自明府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自从他到任后,狗在夜里不叫了,百姓看不到官吏,可见他勤政爱民,有仁爱之心;根据“叟奉以钱,宠不能辞,遂各选一钱受之”,他并不接收百姓们的相赠,但又不忍拒绝他们的好意,故只拿了一枚,可见他为官清正廉洁。可据此作答。故答案为:他是一个治理有方、清正廉洁、勤政爱民、深得百姓爱戴、有仁爱之心的官员。【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答案】13.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 14.(1)念:考虑,想到;(2)相与:共同,一起;(3)狱:诉讼事件(案件);(4)撷:采摘(摘取)。 15.(1)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2)在园子的北面,靠着城墙筑起的高台己经很旧了,稍加整修,让它焕然一新。 16.(1)苏轼受到贬谪,在承天寺与友人一起漫步闲庭,愁绪得到排遣,感受到快乐。(2)在苏轼的眼中,欣赏月色(竹柏影)的美好,是快乐的。 17.(1)闲人:贬谪之人,无职无权,清闲无比;夜游赏月,悠游自如,富有闲情雅趣;含有自嘲自慰之意。(2)超然:一方面指弟弟为他游玩之地取名为“超然台”;另一方面指苏轼被调任之后,还能修整花园,打扫庭院,与朋友一起过着快乐的生活,是因为他有着乐观豁达、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解析】1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本句句意为:我的弟弟苏辙字子由恰好在济南做官,听说了这件事,写了一篇文章。“予弟子由”是主语,“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两个分句主语都是“予弟子由”,故在“子由”后面和“济南”后面断开。故断句为: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14.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2)句意: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相与:共同,一起。(3)句意:案件也多得不胜数。狱:诉讼事件(案件)。(4)句意:(我们)采摘园子里的蔬菜。撷:采摘(摘取)。15.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1)空明:形容水的澄澈;交横:交错纵横;盖:大概是。(2)因,靠着,就是;为,建造;葺,修整;新,使……新。1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乙文中“乐哉!游乎!”的意思是:“多么快活的游乐啊!”由甲文“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可知,苏轼夜晚与友人张怀民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排遣心中的愁绪而感到快乐。由甲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可知,在苏轼看来,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这样的夜色美景让人感到快乐。据此回答即可。1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甲文“闲人”一词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25,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蕴含着贬低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作者直言自己是“闲人(贬谪之人)”,先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低中虽感慨幽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达了作者对月光的爱慕,抒发了作者自解、自矜、自嘲,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欣赏,和用与“闲人”相对的“忙人”(朝廷官员小人)的鄙夷与讽刺,表现了作者旷达的心胸。由乙文“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可知,一方面“超然”是指弟弟子由为苏轼游玩之地取名“超然台”。由“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可知,苏轼在被调任的地方,与朋友采摘园子里的蔬菜,钓取池塘里的游鱼,酿高粱酒,煮糙米,一起过着自由快乐的生活,体现了他超出世俗生活之外,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参考译文】 【乙】我从杭州调移到密州任知州,放弃了乘船的舒适快乐,而承受坐车骑马的劳累,放弃墙壁雕绘的华美漂亮的住宅,而蔽身在粗木造的屋舍里,远离杭州湖光山色的美景,来到桑麻丛生的荒野。刚到之时,连年收成不好,盗贼到处都有,案件也多不胜数,而厨房里空荡无物,每天都以野菜充饥,人们一定都怀疑我会不快乐,可我在这里住了一年后,面腴体丰,头发白的地方,也一天天变黑了。我既喜欢这里风俗的淳朴,这里的官吏百姓也习惯了我的愚拙无能。于是,在这里修整花园菜圃,打扫干净庭院屋宇,砍伐安丘、高密的树木,用来修补破败的房屋,以便勉强度日。 在园子的北面,靠着城墙筑起的高台已经很旧了,稍加整修,让它焕然一新。我不时和大家一起登台观览,在那儿尽情游玩。这台虽然高,但却非常安稳,这台上居室幽深,却又明亮,夏凉冬暖。雨落雪飞的早晨,风清月明的夜晚,我没有不在那里的,朋友们也没有不在这里跟随着我的,我们采摘园子里的蔬菜,钓取池塘里的游鱼,酿高粱酒,煮糙米,大家一边吃一面赞叹:“多么快活的游乐啊!” 这个时候,我的弟弟苏辙字子由恰好在济南做官,听说了这件事,写了一篇文章,并且给这个台子取名“超然”,以说明我之所以到哪儿都快乐的原因,大概就是在于我的心能超乎事物之外吧。【2022黑龙江绥化市】11.(1)①同“避”,躲避;②已经;(2)①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②于是调回外出打仗的军队,整个郡县都因此得到保全。(3)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5)示例: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肯领取美国救援的面粉。示例:舍生取义在当代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时代背景的不同,“舍生”更多的是说我们面对人生抉择时,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取义”也不限于正义,而是包括正义在内的一切公义。只有让舍生取义的精神牢牢扎根于每个人的心中,我们的民族才会更加繁荣昌盛。【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①句意为: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避:同“避”,躲避。②句意为:大军到了。既:已经。(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①中重点词语有:是,此,这样。勿丧,不丢掉。丧:丧失。句意为: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②中重点词语有:遂,于是。全,保全。句意为:于是调回外出打仗的军队,整个郡县都因此得到保全。(3)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这个句子的大意是:我从远方来探望你,你却让我离开,为了苟且偷生而毁掉道义。据此断句为: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4)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根据“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分析,因为他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不忍心抛下友人,鄙视“败义以求生”的行为,在面对胡人时,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用来保全朋友的生命,这就体现了甲文贤者的“舍生取义”之心。故荀巨伯能称得上“贤者”。(5)本题考查常识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根据平时积累,举出一个“舍生取义”25的事例即可。解答第二问,要在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及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能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和个人认识,对文章做出评价,阐发个性化的有创意的阅读。学生能扣住观点,说出自己的感悟,并能联系生活实际,扣住原文主题进行小结即可。参考译文:【乙】荀巨伯从远方来探望重病的朋友,正好赶上匈奴攻打城池。朋友对巨伯说:“我如今可能就要死去了,你赶紧离开!”巨伯说:“我从远方来探望你,你却让我离开,为了苟且偷生而毁掉道义,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做的事吗?”这时匈奴已经到了,问荀巨伯:“大军到了,整个城都空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留在城中?”巨伯说:“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舍弃他,我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性命。”匈奴相互议论说:“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这么有仁义的国家!”于是调回外出打仗的军队,整个郡县都因此得到保全。【2022黑龙江哈尔滨】【答案】8.(1)曲折、回环(2)下棋 9.(1)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2)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10.这三段是按照写景——写人——写“乐”的顺序来写的。【解析】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时,要注意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1)峰回路转,句意是: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回:曲折、回环。(2)弈者胜,句意是:下棋的人赢了。弈:下棋。9.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的时候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到倒装句就要按现代汉语语序疏通,如遇到省略句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注意重点词:(1)环:环绕;皆:都;也:表判断。(2)四时:四季;穷:尽10.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分析作答。第②段“山间之朝暮也”和“山间之四时也”,写了山间朝暮和四时之景,主要是写景为主;第③段从“滁人游也”“太守宴也”“众宾欢也”“太守醉也”可知,主要写人的活动;第④段写“太守归”“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写禽鸟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写宾客乐、太守与民同乐,都在写“乐”。【2022江苏连云港】【答案】6.D7.门;亲自;眼泪;揣测,估量8.昔常不信其言/以今观之/殆有甚者9.①庭院的地面好像积满了水,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相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②天灾流行,百姓虽然缺少粮食,俭省吃穿用度,还可以活下去。10.“气”指气质或精神气色,诗书可以培养人高尚的品格和高雅的气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11.①作者在写作【乙】文时,是被贬黄州期间,正是人生失意之时,但文中无一处有悲凄可怜之态,反而随缘自适,“欣然”邀友赏月,透露出豁达乐观的天性。②【丙】文中作者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当百姓因苦于官府催缴欠债难于活命而落泪时,“亦不觉流涕”,并将情况如实上奏朝廷,以期朝廷能施仁政,解百姓之忧,和“黎民百姓”忧戚与共,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解析】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A.有误,“苏轼自夸”有误。这两句诗赞扬董传虽然贫穷,但勤于读书,因此精神气质非同常人;B.有误,“指学子忙于春游活动”有误。“槐花黄,举子忙”是俗语,槐花落时,也就是举子应试的时间了,后因称参加科举考试为“踏槐花”;C.有误,“董传身处失意和困窘,意志消沉,不再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错误。颈联写董传虽不能像孟郊哪样骑马看花,但却有机会被那“选婿车”包围,让自己眼花缭乱。这两句诗是苏轼鼓励董传的话,有钱没钱不是问题,考中才是硬道理,那时什么都会有;D.正确。故答案为:D。7.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①句意为:月光从门户照进来。户:门。②句意为:亲自进入村庄。亲:亲自。③句意为:我也忍不住落泪。涕:眼泪。④句意为:我私下揣测。度:揣测,估量。故答案为:门亲自眼泪揣测,估量8.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这个句子的大意是:过去我常常不信这话,根据现在(情形)看,大概比这更严重。据此断句为:昔常不信其言/以今观之/殆有甚者。9.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①25中重点词语有:空明,形容水的澄澈。盖,原来是。句意为:庭院的地面好像积满了水,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相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②中重点词语有:乏,缺少。生,活下去。句意为:天灾流行,百姓虽然缺少粮食,俭省吃穿用度,还可以活下去。10.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意思是: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据此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学识丰富,见识广博的话,这样的人不需要刻意装扮,就会由内而外产生出一种气质。故答案为:“气”指气质或精神气色,诗书可以培养人高尚的品格和高雅的气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11.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根据【乙】文内容可知,作者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同时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据此可知,他是一个“乐天派”。根据【丙】文“臣每屏去吏卒,亲入村落。访问父老,皆有优……泪下,臣亦不觉流涕”可知,苏轼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当百姓因苦于官府催缴欠债难于活命而落泪时,他也落泪。根据“臣窃度之,每州催欠吏卒,不下五百人。以天下言之,是常有二十余万虎狼散在民间,百姓何由安生?朝廷仁政何由得成乎?”可知,苏轼将情况如实上奏朝廷,以期朝廷能施仁政,解百姓之忧。据此分析,苏轼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故答案为:①作者在写作【乙】文时,是被贬黄州期间,正是人生失意之时,但文中无一处有悲凄可怜之态,反而随缘自适,“欣然”邀友赏月,透露出豁达乐观的天性。②【丙】文中作者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当百姓因苦于官府催缴欠债难于活命而落泪时,“亦不觉流涕”,并将情况如实上奏朝廷,以期朝廷能施仁政,解百姓之忧,和“黎民百姓”忧戚与共,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参考译文】【甲】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不喜欢陪伴着老儒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口袋里没有钱不置办那“看花”的马,但会看取令人眼花缭乱的“择婿车”。考试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们夸耀,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我的名字。【丙】我从颍州到扬州,经过濠、寿、楚、泗等地方,所到之处遍地都是麻和麦子(丰收景象)。我常常摒退身边的人,亲自进入村庄。(我)询问父老乡亲,(他们)脸上都有忧虑的神色,说:“丰收的年头还不如灾荒的年头。天灾流行,百姓虽然缺少粮食,俭省吃穿用度,还可以活下去。如果是丰收的年头,(官府)催缴积累的欠债,一群官府小吏上门,枷棒打在身上,一家人求死不能。”说完流下眼泪,我也忍不住落泪。(我)又到别的地方,看到很多流亡的百姓……我听过孔子说:“苛酷的统治比老虎还凶猛。”过去我常常不信这话,根据现在(情形)看,大概比这更严重。水灾旱灾伤害百姓,比老虎凶猛百倍;然而百姓害怕催缴欠债,竟然比畏惧水灾旱灾更厉害。我私下揣测,每州催缴欠债的士卒,不少于五百人。拿整个天下的情况来说,这就是有二十多万的虎狼散落在民间,百姓怎么能够安心生活呢?朝廷的仁政怎么能够实现呢?【2022江苏镇江市】9.①更加②等候,等待③改变④从前,往昔10.①各地(或“许多”)胡人都争着把马卖给唐军(或“唐朝”“唐人”),唐军(或“唐朝”“唐人”)把马全都买下。②我怎么能够用几万人的生命来换取我一个人的官位呢!11.(1)何机兴师,出必有功;(2)高价买码,唐兵益壮;(3)反对攻打吐著,认为得不偿失。(意思对即可)12.不设统一答案。示例一:军中土车为了功名.求战心切与王忠嗣派人反复侦察、见机出兵形成对比,突出王忠制的谨慎稳重。示例二王忠洞反财攻打石堡城与董廷光主动请求率兵攻打形成对比,体观出王忠刷对士兵生命的关爱。示例三:哥舒输率兵攻打的结果,村托王忠刷预估攻打石堡城会损失巨大,得不偿失的确,突出王忠嗣高瞻远瞩,料敌如神。示例四:李光粥对王忠副态度的转变侧面村托王忠刷始终不愿用数万人的生命来保全官职,突出王忠嗣的正直善良。参考译文:节度使王忠嗣,年轻时就以勇敢而自负,等到镇守一方,专把谨慎维护边疆安定作为首要任务,常常说:"和平年代的将帅,只要安抚训练士率就可以了,不要(通过)耗费国力来求职功名。”军中将士,日夜思战,王忠嗣就派遣暗探侦察敌人的动静,见有机可来,战而能胜,然后才出兵,所以出兵必有战功。每当与胡人贸易时,都高估马价。各地胡人都争着把马卖给唐军,唐军把马全都买下。因此胡人马少,而唐朝的军队更加强壮。与吐蕃战斗,唐朝都大获全胜。任命部将哥舒翰为副使,李光弼为兵马使。玄宗想让王忠嗣率兵攻打吐蕃所占领的石堡城,王忠嗣进言道。“石堡城坚国,不牺牲几万人不能攻克,我感怕所得不如所失。不如等有机可束时,然后再攻取。”玄宗很不高兴。而将军董延光却主动请求率兵攻打石堡城,玄宗就命令王忠嗣助战。王忠嗣不得已只好奉诏命,而实际上却不完全按董延光的想法办事,所以董延光怨恨他。李光弼对王忠嗣说:你虽然为皇上的诏令所逼而出兵助战,实际上改变了他的决策。但是攻打石堡城是皇上的主意,董延光无功,必然要归罪于休。”王忠嗣说:“我怎么能够用几万人的生命来接取我一个人的官住呢!我的主意已定,你不要再多说了。”李光弼说,“以前我是恐怕因你而受到连累,所以不敢不说。现在看到你能够像古代的贤人那样做事,不是我这种人比得上的。”25于是恭敬地迈着小步快速退出。董延光超过期限还没有攻下石堡城,就上言说王忠嗣阻挠军令。玄宗大怒,贬王忠嗣为汉阳太守。重家命令哥舒输率兵,去攻打石堡城,俘虏了吐蕃四百人,而唐朝的士率死了数万。果然像王忠嗣所说的那样。【2022江苏苏州】【答案】11.C 12.A 13.(1)所以就用他的姓作为这个园子的姓叫作刘园。(2)但是这个园子竟然侥幸没有遭受灾祸,难道不是大自然留下这个有名的园子来等待有德行的人吗! 14.都人士女或掎裳连袂而往游焉,于是出门者又无不曰刘园刘园云。 15.根据材料内容,任选角度,如园林景致、历史沿革、园名由来等,用自己的话表述,意思对即可。【解析】1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是:这,这个/表肯定的判断动词;B.冠:榜首,第一名/戴帽子;C.荣:茂盛/茂盛;D.故:旧的,原来的/原因;故选C。12.A.“芜秽不治”意思是:杂草丛生得不到治理。芜秽:杂草丛生。故选A。13.本题考查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重点字词:故,所以;以,用;其,他的;曰,叫作。(2)重点字词:此,这个;恙,遭受灾祸;岂非,难道不是;待,等待;贤者,有德行的人。1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注意文本中有直接描写留园之美的句子,也有从侧面描写留园之美的句子。结合“嘉树荣而佳卉茁,奇石显而清流通。凉台燠馆,风亭月榭,高高下下,迤逦相属。春秋佳日,方伯与宾客觞咏其中,都人士女或掎裳连袂而往游焉,于是出门者又无不曰刘园刘园云”可知,这是描写留园之美的句子。其中“都人士女或掎裳连袂而往游焉,于是出门者又无不曰刘园刘园云”是侧面描写,连京都的男女都来了,并且这里的人无不在谈论刘园。据此可知答案为:都人士女或掎裳连袂而往游焉,于是出门者又无不曰刘园刘园云。15.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结合文本内容,从园林景致、历史沿革、园名由来等选择一个角度,介绍即可。示例:留园在嘉庆年间,归吴县人刘蓉峰所有。他非常喜爱此园,得手后重新整修并加以扩建,同时取“竹色清寒,波光澄碧”之意,将园名该为寒碧庄。但由于园主姓刘,所以民间俗称为“刘园”。咸丰年间,苏州阊门外遭兵燹,园子周围街巷宅屋几乎毁尽,惟独该园幸存下来。到光绪二年,为江苏常州市人方伯所得,整修后改名为留园,并一直到现在。参考例文:出阊门外三里后,有一个刘氏寒碧庄。问有寒碧庄吗,没有知道的人,问有刘园吗,他们都说有。原来这个留园,在嘉庆初年为刘君蓉峰所有,所以就用他的姓作为这个园子的姓叫作刘园。咸丰年间,其山水之胜,花木之美,亭榭的幽深,这确实可以称为吴下名园第一名。到庚申、辛酉间,大混乱相继而至,吴地的名园有一半成为废墟。而所谓刘园则岿然独存。同治年间,荒芜不治。到光绪二年,为江苏常州市人方伯得到,于是开始整修它。平整土地、清除混乱、剔除杂草。好的树木变得茂盛而好的花卉茁壮生长,奇奇形怪状的石头显露出来而小溪也变得畅通。凉台热馆,风亭月榭,高高下下,连绵相连。春秋佳日,方伯和宾客饮酒赋诗在其中,而京都男女也有人拉着衣服连袖而去游览了。于是在这出阊门的人没有不说刘园、刘园的。方伯请求我写文章为留园做记。我说:“沿用原来名字吗?你不赐给一个吉祥的名字吗?”方伯说:“不,不。寒碧庄知名到现在还没有被人熟知,难道不知道改名容易,被人熟知难呀。我不如跟从这个名称而称呼它。人说刘园,我就说留园,不改变他的音而改变它的字,就在他原来的名字,为我的起的新名字。”我感叹说:美啊,这些名字吗,符合实际的!等到战火焚毁破坏后,高台倾倒而曲池平,不知道有多少,但是这个园子竟然侥幸没有遭受灾祸,难道不是大自然留下这个有名的园子来等待有德行的人吗!我知道留园的名声常常停留在天地间了。【2022江苏宿迁市】【答案】7.卧百日/复起/耳至老不聩/亦无瘢痍。8.A害怕;B就,于是;C空闲,闲暇。9.王舆年少时跟随军队攻打润州,被巨大的弓弩射伤,射中右边耳朵。10.勇武有谋略:王舆发现水栅重要性,并乘舟袭破。明辨是非、胸怀宽广:王舆虽然与甄廷坚关系不和,但依然坚信他的清白,并为他献计脱险。【解析】257.本题考查句子停顿。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这个句子的意思是:躺了一百多天,又起来,耳朵到老了也不聋,也没有留下瘢痕。故停顿应为:卧百日/复起/耳至老不聩/亦无瘢痍。8.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A句意为:你害怕前去吗?惮:害怕。B句意为:于是排除水栅进入敌营。遂:就,于是。C句意为:没有闲暇制定其它谋略。暇:空闲,闲暇。9.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词语:从军,跟随军队。中,射中。为……所,表被动。句意:王舆年少时跟随军队攻打润州,被巨大的弓弩射伤,射中右边耳朵。10.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根据“公必不以舆为不武,请得此柵破之,舍而趋彼何为”“舆乘轻舟,袭破其前锋,遂排栅入,诸军继址,贼大溃”的内容可知,王舆发现水栅重要性,并乘舟袭破,可见其勇武有谋略;根据“与监军甄廷坚不相得,会廷坚被诬告有贰志”“舆刺知之,密告廷坚,因为谋”“至金陵,遇赦得免”的内容可知,虽然王舆与甄廷坚不和,但是得知对方被诬陷,还是帮助出谋划策,助其脱罪,可见他明辨是非、胸怀宽广.参考译文王舆是合淝人。王舆起初担任小军官,跟从周本攻打危全讽。临近战斗,周本查看敌军的水栅,部罢安排各位将领,指着旁边山头的一座小营地,对王舆说:“你前去替我攻下那里。”王舆唯唯应答,但从脸色上看不想前去。周本说:“你害怕前去吗?”王舆说:“您一定不认为我不勇武,请允许我前去攻破这个水栅,舍弃这样做却去攻打山头为了什么呢?”周本大喜说:“你也知道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吗?我本来是自己前去攻打,现在就把它作为你的功劳,劳烦派遣你前去。”王舆乘着轻便船只,突袭攻破敌军的前锋部队,于是排除水栅进入敌营,各路人马相继进军,敌军大败溃逃。王舆和监军甄廷坚关系不和,恰逢甄廷坚被诬告有反叛之心,南唐烈祖李昪派使者用枷锁把甄廷坚抓回去。王舆探询知道了这件事,秘密告诉了甄廷坚,趁机为他谋划说:“你如今只有在今天乘坐轻便船只,回到朝廷等待治罪。”甄廷坚感到害怕,没有闲暇制定其它谋略,就听从了他的计策。到了金陵,遇到赦免得以免罪。王舆年少时跟随军队攻打润州,被巨大的弓弩射伤,射中右边耳朵。箭从左边耳朵射出,好像立刻死去。王舆被搀扶着回到营地,躺了一百多天,又起来,耳朵到老了也不聋,也没有留下瘢痕。进攻颍州,王舆倚着营门,拿着剑驱使士兵登城。城上发射石块,射中营门以及一半的铠甲,都碎烂了,而王舆没有受伤,没有人不对此感到惊异。【2022江苏泰州】【答案】7.像;回头;参差不齐;离开8.B9.父叔辈/张灯/龙山10.①从城隍庙到蓬莱岗,到处都挂灯。②(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的曲折,(又)像蛇爬行一样的蜿蜒,(有时)看得见,(有时)看不见。11.【甲】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地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乙】表达了对放灯的喜爱和过去美好生活的留恋。【解析】7.考查文言实词意义。(1)句意为:从山下往上看,漫山灯火就像天上的星河向人间倒灌。如:像;(2)句意为:头也回不得。顾:回头或回头看;(3)句意为:两岸的形状像犬牙似的参差不齐。差互:参差不齐;(4)句意为: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去:离开。故答案为:第1空、像第2空、回头第3空、参差不齐第4空、离开8.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例向“父叔辈台于大松树下”中“于”的意思是“在"。A.对,对于B.在;C.到;D.比;故答案为:B.9.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句意为:父叔辈在龙山放灯。“父叔辈"名词,做主语,应在“辈"后停顿;“张灯动词,作谓语,应在灯”后停顿;故答案为:父叔辈/张灯/龙山10.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句中重要的词语为:自:从。至:到.灯:用动词,掛灯.斗:像北斗星那样。蛇:像蛇那样。明灭:忽明忽暗。25故答案为:①从城隍庙到蓬莱岗,到处都挂灯。②(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的曲折,(又)像蛇爬行一样的蜿蜒,(有时)看得见,(有时)看不见。11.本题考查情感理解。依据[甲]“山下望如星河倒注,浴浴熊熊"山无不灯,灯无不席,席无不人,人无不歌唱鼓吹"每夜鼓吹笙簧与宴歌弦管,沉沉昧旦”等可知,描绘了父叔辈张灯龙山的盛况和美好,表达了作者对放灯的喜爱和过去美好生活的留恋。依据[乙]“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可知,前面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此处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结合作者被贬的经历,可知,表达了难以排遣的贬谪之忧。故答案为:【甲】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地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参考译文:[甲]万历辛丑年(1601),父叔辈在龙山放灯。沿山道路上、山谷里、树枝上,没有地方不挂灯;从城隍庙到蓬菜岗,到处都挂灯。从山下往上看,漫山灯火就像天上的星河向人间倒灌,水势汹涌,山间到处有灯,灯下到处有席,席间到处有人,每个人都在唱歌打鼓欢庆。所有看灯的男男女女,一进入庙里面,头也回不得,脚也转不得,只能跟随人潮前行,也不知道要走去什么地方,只能随大流。父辈们坐在大松树下的台阶上,也是席地而坐,也在大声歌唱,每天晚上都是在丝竹管弦的声音中,不知不觉迎来天亮。【2022江苏徐州】【答案解析】4.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这句话的意思是“她摘掉耳环等装饰品,到老不嫁,来奉养父母”,按要求断两处应为“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5.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意思辨析。A书信/书籍;B都是通假字,同“悦”,高兴;C出使/使得,致使;D动词,统治/名词,国君。6.(1)现在不问候君主却先问收成和百姓,难道是以卑贱者为先(把卑贱的放在前面)而以尊贵者为后(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2)不是这样,如果没有收成,哪里(凭什么,怎么能)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哪里(凭什么,怎么能)有君主?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语句翻译。第(1)句要注意反问语气,“岂”是反问词,解释为“难道”,“先”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解释为“以……为先”;第(2)句“然”解释为“这样”,“苟”解释为“如果”,“何以”表示反问语气,解释为“哪里、凭什么、怎么能”。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赵威后并没有批评齐国使者,从她对钟离子、叶阳子和婴儿子的评述中,刻画出赵威后对齐国政治民情的了如指掌,洞察⼊微;从对这四⼈“何以⾄今不业”、“胡为⾄今不朝”的不同询问感叹中,⼜可见赵威后对贤愚是⾮明察秋毫的眼光和赏罚分明的态度。【参考译文】齐王派遣使者去问候赵威后,书信还没有启封,威后就问使者说:“今年的年成好吗?老百姓好吗?齐王也好吗?”使者不高兴,说:“臣奉齐王的使命,出使到威后这里来,现在不问候君主却先问收成和百姓,难道是以卑贱者为先(把卑贱的放在前面)而以尊贵者为后(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威后说:“不是这样,如果没有收成,哪里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哪里有国君?因而有所问,能不问根本而问末节的吗?”威后进而又问他说:“齐国有个处士叫钟离子,平安无事吗?这个人做人呀,有粮食的人给吃,没粮食的人也给吃;有衣服的人给穿,没有衣服的人也给穿。这是帮助国君抚养老百姓的人呀,为什么到今天不让他在位成就功业?叶阳子平安无事吗?这个人做人呀,怜悯那些无妻无夫的人,顾念抚恤那些无父无子的人,救济那些困苦贫穷的人,补助那些缺衣少食的人,这是帮助国君养育百姓的人,为什么到今天不让他在位成就功业?北宫氏的女儿婴儿子平安无事吗?她摘掉耳环等装饰品,到老不嫁,来奉养父母。这是带领百姓尽孝心的人,为什么到今天还不让她上朝呢?这两个处士没有成就功业,一个孝女也不上朝,靠什么来统治齐国,做百姓的父母呢?【2022江苏扬州】【答案】11.担任;劝谏;暗面、背面;以……为异12.未几别去/至日本/启以帝意13.于是在那个国家(倭国)做官,有了妻子、儿女,但是内心不曾有一天忘记中原祖国。14.作者赞美了麹祥矢志不渝、热爱祖国、恪守孝道的优秀品质。25【解析】1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①句的意思是:他的父亲麹亮担任金山卫百户。为,担任,做。②句的意思是:(他)多次劝谏倭国国王(让他)到中国进贡。讽,劝谏。作答时,也可根据积累,结合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讽”的意思进行迁移。③句的意思是:就是(他)耳朵后面(背面)有赤痣。阴,背面。④句的意思是:听到的人都认为这件事很奇异。异:以……为异(认为……奇异)。故答案为:第1空、担任;第2空、劝谏;第3空、暗面、背面;第4空、以……为异1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本句的意思是:不久(麹祥)告别(母亲)离开,到了日本,(向倭国国王)陈述明朝皇帝的意思。根据句意,正确的断句应为:未几别去/至日本/启以帝意。故答案为:未几别去/至日本/启以帝意13.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作答时注意要遵循语境原则(即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和“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对句中的重点实词,如“遂(于是)、妻子(妻子和儿女)”等要准确翻译,翻译后的句子要做到文通句顺。故答案为:于是在那个国家(倭国)做官,有了妻子、儿女,但是内心不曾有一天忘记中原祖国。1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作答时要结合人物的言行举止进行分析。由“遂仕其国,有妻子,然心未尝一日忘中国也”可知,虽然麹祥遭到倭寇的掳掠,但他一心想着自己的祖国,并且从未忘记祖国,可见他热爱自己的国家;由“屡讽王入贡”“伏乞赐归侍养,不胜至愿”“母子相失二十年,又有华夷之限,竟得遂其初志”可见与母亲分离二十年,麹祥一直渴望回到自己的祖国,并且多次寻找机会回到中原,可见他坚守志向,矢志不移;由“伏乞赐归侍养”“祥乃复申前请,诏许袭职归养”可见,麹祥多次请求回去侍养母亲,这说明他孝顺,虽遭掳掠但仍恪守孝道。据此分析,概括麹祥的品质即可。故答案为:作者赞美了麹祥矢志不渝、热爱祖国、恪守孝道的优秀品质。【附参考译文】麹祥,字景德,永平人。永乐年间,他的父亲麹亮担任金山卫百户。在麹祥十四岁的那年,麹祥被倭寇掳走。倭国国王知道他是中原人,诏令他在身边侍奉,把他改名元贵。于是他在倭国做了官,有了妻子和儿女,但(麹祥)内心没有一天忘记自己是中原人。(他)多次劝谏倭国国王(让他)到中原进贡。宣德时期,(他)与倭国使臣一起到明朝来。向皇帝上疏说:“我曾经遭到倭寇的掳掠,处于嫌疑危难之中自责心痛,流离失所困顿不堪,非常艰苦。现在能够活着回到中原,怎么还能任由别人安排。我请求您让我回家侍奉父母,(我)没有比这更大的愿望了。”皇帝正用恩德使远处的人来归附,不恩准他的请求,但是然他回驿站后可暂且归家,(然后)仍然返回倭国。麹祥回到家里,只有母亲在家,(母亲)已不认识他,说:“果真是我的儿子,就是(他)耳后有赤痣。”验证以后果然有,(母子)抱头大哭。不久告别(母亲)离开,到了日本,(向倭国国王)陈述明朝皇帝的意思。倭国国王应允了他,仍让他进贡。麹祥就再次(向朝廷)请求之前的愿望(侍奉母亲),皇帝下诏允许他承袭父亲的职位归养家中。他和母亲失散二十多年,又有华夏和蛮夷的限制,最终能够实现他当初的意愿,听到的人都认为这件事很奇异。【2022安徽省】【答案】13. ①停止 ②固然 ③阻塞 ④离开 14.(1)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那石兽。(2)于是水就因到处流溢而成为祸患。 15.【甲】老河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准确把握沙、石兽、水的关系,推断出河中石兽的位置,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乙】巨石凭借人力难以移开,雷简夫转换思路在巨石下挖局巨石大小的坎穴,拉巨石入坎穴平息水患,体现了古人的智慧。【解析】13.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不停地转动。已:停止;(2)句意: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固然颠倒了(寻找石兽的位置)。固:固然;(3)句意:陕西因洪水冲下巨石,堵塞到山涧中。塞:阻塞;(4)句意:靠人力不能移开。去:离开。1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1)如:按照;果:果然;数:几;25(2)遂:于是、就;横流:指到处流溢;为:成为;害:祸患。15.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根据【甲】文“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可知,老河兵依据实际经验得出河中石兽的位置,老河兵综合考虑,准确分析了石、沙、水三者间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符合实际的推论,体现了古人的智慧;根据【乙】文“陕西因洪水下大石塞山涧中,水遂横流为害。石之大有如屋者,人力不能去”“乃使人各于石下穿一穴,度如石大,挽石入穴窖之,水患遂息也”可知,巨石像房子一样大,堵塞到山涧中,导致水到处流溢而成为祸患,但是仅凭人力难以将巨石移开,于是雷简夫转换思路,在巨石下挖巨石大小的坑穴,将巨石拉入坑穴,平息水患,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参考译文:【甲】一位老河兵听说了讲学家的观点,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河的上游寻找它。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轻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水流反冲的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中。像这样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像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颠倒了(寻找石兽的位置);在石兽沉没的地方寻找它们,不是颠倒了吗?”。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那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乙】陕西因洪水冲下巨石,堵塞到山涧中,于是水就因到处流溢而成为祸患。巨石有像房子那么大的,靠人力不能移开,州县都为此忧虑。雷简夫为县令,于是让人各在巨石下挖一坑穴,估计坑穴已像巨石那样大,就拉动巨石填入坑穴而窖起来,水患遂平息。【2022福建省】【答案】6.①这样 ②只是 ③委屈自己 7.A 8.(1)俸禄所得,都分散给别人赡养父母。(2)他编撰《晋史》,非凡的功业没有完成,不幸死在任上,年纪二十八岁。 9.①读书:博览群书,有所取舍;②写作:文章卓异不凡,文风清新恬淡【解析】6.本题考查词语意思的理解。可根据方法提示中的方法进行理解分析(1)“此乐何极”的“此”是“这样”的意思,因此“数百年未有此人”的“此”也是“这样”的意思。(2)“非直衔杯酒而已”意思是并非仅仅是举杯饮酒而已。“直”是“②只是”的意思。(3)“俯眉暂仕”,“俯眉”词典中是“低下头”的意思,这个句子字面义是“低下头暂时做官”,因此“俯眉”应是“委屈自己”的意思。7.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句意及结构来分析划分停顿。句意为:常常徘徊于松柏之下,咏诵诗书,志气高昂而不受拘束,平生不与俗人交往。“常念荫松柏”“咏诗书”是袁炳的两种行为,“志气跌宕”是他的志向气节,“不与俗人交”是他的做法。故断为:常念荫松柏/咏诗书/志气跌宕/不与俗人交。故选A。8.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1)粟:小米,代指俸禄;入:收入;悉:全、都;亲:父母;(2)遂:完成;卒:死;春秋:年龄;有:同“又”。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由“学无不览”可知袁炳博览群书;由“任心观书,不为章句之学”,可知袁炳读书不拘泥于字句,有所取舍。这是他读书方面值得赞赏的地方。由“文章俶傥清淡出一时”,可知袁炳的文章卓异不凡,清新恬淡,超凡脱俗。这是他写文章值得赞赏的地方。参考译文: 25我的朋友袁炳,字叔明,是陈郡的阳夏人。这人是有才德非凡的文人,小时候就有出众的才华,学习上几乎没有不读的书,写的文章洒脱豪迈,清新脱俗超出当时的人。用心读书,不拘泥于篇章字句。常常徘徊于松柏之下,咏诵诗书,志气高昂而不受拘束,平生不与俗人交往。低头屈服于时势暂且为官,历任国常侍员外郎、府功曹、临湘令。得到的俸禄,全部散给他人用来赡养老人。他为人的节操如此,几百年没有这样的人出现。着手撰写《晋史》,这一大的功绩尚未完成,不幸逝世在官位上,只活了二十八岁。与我有高远之志的友谊,并非仅仅是举杯饮酒而已。【2022·江西】【答案】9.拿;这样;的10.①张无垢被贬谪到横浦,寄宿在城西的宝界寺。②苏洵三十岁才开始读书,被欧阳修赞许。11.①学习贵在坚持,②学习没有开始(起步)早晚。【解析】9.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①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句意为:他就拿着书站在窗下,就着亮光学习。执:拿;②“如是者十四年”句意为:像这样做坚持了十四年。是:这样;③接引穷乡晚学之士”句意为:鼓励贫穷的学习起步晚的读书人。之:的。10.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①重点词语:谪:被贬谪。横浦:地名,寓:寄宿。②重点词语:始:才。为……所:被。许:赞许。11.本题考查启示。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根据杨龟山“吾此肘不离案三十年,然而于道有进”和张无垢“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和“前辈为学,勤苦如此。然龟山盖少年事,无垢乃晚年,尤难也”,可知学习应勤奋并且坚持(或学习贵在坚持);根据“功深力到,无早晚也”和“朱文公每借此句作话头,接引穷乡晚学之士”,可知,学习起步没有早晚之别。【参考译文】胡澹庵拜见杨龟山,龟山举起两肘给胡澹庵看,说道:“我的两肘三十年不离桌案,然后才在学业上有所精进。”张无垢被贬谪到横浦,寄宿在城西的宝界寺。在他的寝室里有一扇小窗,每天天刚亮,他就拿着书站在窗下,就着亮光学习,像这样做坚持了十四年。等到他回京城就职后,窗下的石板上,双脚鞋印的痕迹隐约可见,到现在还留存着。前辈们做学问,就勤恳刻苦到这样的程度。然而,龟山勤学是年少时的事,而无垢是年长之后,更加艰难罢了。高适五十岁时才开始作诗,被杜甫推崇。苏洵三十岁才开始读书,被欧阳修赞许。功夫到了就会有提高,至于力到,则因人而异了,没有学习早晚的区别。有才学的人也是这样,苏东坡说:“贫家净扫地,贫女巧梳头。下士晚闻道,聊以拙自修。”朱熹常常借用这句话作为谈论的话题,鼓励贫穷的学习起步晚的读书人。【2022山东滨州】【答案】13.B 14.A 15.(1)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2)以百姓的忧愁为忧愁的人,百姓也会以他的忧愁为忧愁。 16.(1)天下为公(2)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3)要点:结合“不必藏于己”“不必为己”,扣住“树公心(去私心、讲奉献等)”谈认识。【解析】13.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女子出嫁/回来;B.这/这;C.接见/参见;D.以……为快乐/快乐;故选B。14.此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的理解。A.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B.介词,在/介词,比;C.连词,就/连词,却;D.代词,他们的/代词,其中的;故选A。15.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1)“贤(指品德高尚)”“能(指才干出众)”“与(同‘举’,推举)”“修(培养)”25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2)第一个和第三个“忧”都是“以……为忧”的意思,第二个和第四个“忧”的意思都是“忧愁”。16.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得出答案。(1)“天下为公”的意思是“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阐明了大同社会的理想;(2)“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意思是“以天下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人的忧愁为忧愁”,阐明了孟子的忧乐观;(3)此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的意思是: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现象,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这告诉我们,人如果没有德就无法立足于社会,国家无德的话就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都要加强个人修养,培养高尚品德,去除私心杂念,无私奉献。参考译文:甲: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因此人们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所赡养,不仅仅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有人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现象,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就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理想社会。乙:齐宣王在别墅雪宫里接见孟子。齐宣王说:“贤人也有在这样的别墅里居住游玩的快乐吗?”孟子回答说:“有。人们要是得不到这种快乐,就会埋怨他们的国君。得不到这种快乐就埋怨国君,是不对的;可是作为人民的领导人而不与民同乐,也是不对的。国君以人民的快乐为快乐,人民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忧愁的人,百姓也会以他的忧愁为忧愁。以天下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人的忧愁为忧愁,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是没有过的。”25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初中语文部编版2021中考文化常识名著阅读专项练习(共58道中考真题)(附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部编版中考默写专项练习(一)(2021中考真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名著阅读全国各地真题汇总练习(附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成语改错专项练习(共200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文学文化常识专项练习(2022中考真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成语词语专项练习(2022中考真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句子衔接与排序专项练习(2022中考真题,附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字音字形专项练习(2022中考真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标点符号专项练习(2022年中考真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初中语文部编版中考复习字音字形专项练习(共三类中考真题,附参考答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中考 - 一轮复习
发布时间:2022-09-20 19:40:02
页数:25
价格:¥6
大小:139.50 KB
文章作者:U-2009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