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202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九大高频考点例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04

2/104

3/104

4/104

剩余10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n[题型特点](1)高考主要考查对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试题以选择题或计算题的形式出现.(2)题目设计一般比较新颖,常常与运动项目、天体运动、汽车运动等实际问题相联系,重在考查运用知识建立物理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n[解题方略](1)质点、速度、加速度、位移、参考系等基本概念的理解.(2)位移公式、速度公式、速度—位移关系式、平均速度公式等公式以及有关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比例式的灵活应用.(3)自由落体、竖直上抛运动、刹车类问题的处理方法.\n[典题例证]1.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n\n\n\n[点评](1)本题有两个并列的运动过程,每个运动过程中甲、乙两辆车的速度、加速度有一定的关联性.(2)列运动学方程时,每一个物理量都要对应于同一个运动过程,切忌张冠李戴、乱套公式.(3)解题的基本思路:审题→画出草图→判断运动性质→选取正方向(或建立坐标轴)→选出公式列方程→求解方程,必要时对结果进行讨论.\n[针对训练]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A.第1s内的位移是5m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C.任意相邻的1s内位移差都是1m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n答案:D\n\n答案:A\n3.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了100m和200m短跑项目的新世界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9.69s和19.30s.假定他在100m比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反应时间是0.15s,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率后做匀速运动.200m比赛时,反应时间及起跑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和加速时间与100m比赛时相同,但由于弯道和体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后的平均速率只有跑100m时最大速率的96%.求:(1)加速所用时间和达到的最大速率;(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n答案:(1)1.29s11.24m/s(2)8.71m/s2\n[题型特点](1)运用图像解决直线运动问题,根据图像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且常与追及、相遇问题联系起来进行考查.(2)题型多为选择题,且考查v-t图像居多.\n[解题方略]\n(4)可以确定加速度的方向:若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由v-t图像可知,如果斜率为正,则加速度的方向为正,表示它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如果斜率为负,则加速度的方向为负,表示它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5)确定运动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或运动物体达到某速度所需要的时间.\n[典题例证]2.如图1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像(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已知v2>v1,则()图1\nA.t2时刻,小物块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B.t2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C.0~t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D.0~t3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解析:由图像知物块先向左减速,后反向加速到v1再做匀速运动,t1时刻离A距离最大,A错误;t2时刻二者相对静止,故t2时刻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距离最大,B正确;0~t2时间内摩擦力方向一直向右,C错误;在0~t2时间内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在t2~t3时间内物块做匀速运动此过程摩擦力为零,D错误.答案:B\n[点评]在分析该类问题时,理解图像并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关键,由v-t图像可以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速度变化的规律.\n[针对训练]4.如图2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像,下列由图像得到的结果错误的是()A.0~1s内的平均速度是1m/sB.0~2s内的位移大小是3mC.0~1s内的加速度大于2~4s内的加速度D.0~1s内的运动方向与2~4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图2\n答案:D\n5.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3所示.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在0~6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B.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C.在0~4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D.在5~6s内,物体速度逐渐增大图3\n[答案]A\n[题型特点]考查重力、弹力、摩擦力的分析与判断,题型一般为选择题,难度中等.\n[解题方略](1)重力、重心的概念及重心位置的确定方法.(2)弹力有无的判断及弹力方向的确定.(3)摩擦力有无及方向的判断.(4)弹力及摩擦力的计算.\n[典题印证]3.如图4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B受到的摩擦力()A.方向向左,大小不变B.方向向左,逐渐减小C.方向向右,大小不变D.方向向右,逐渐减小图4\n[解析]B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向左,故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左,大小不变,即A正确.B、C、D均错误.[答案]A\n[点评](1)解答本题时易错选C,原因是误认为物体的运动靠力来维持.(2)静摩擦力的大小与运动状态和物体所受其他力有关.\n[针对训练]6.如图5所示的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两根弹簧,连接点P在F1、F2和F3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1>F2>F3B.F3>F1>F2C.F2>F3>F1D.F3>F2>F1图5\n解析:P点在三力F1、F2、F3作用下保持静止,则其合外力为零,F1、F2的合力F12与F3等大反向.对△PF1F12,由大角对大力可知,F12>F1>F2,从而可得F3>F1>F2.答案:B\n图6\n答案:A\n\n答案:C\n[题型特点]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难度一般中等或中等偏上.\n[解题方略](1)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2)力的分解有按效果分解和正交分解两种方法.(3)合力和分力是一种等效替代关系,但二者不能同时出现,分析受力时也不能同时考虑.\n[典题印证]4.一质量为m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如图7所示.则物块()A.仍处于静止状态B.沿斜面加速下滑C.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受到的合外力增大图7\n解析:物块恰好静止在斜面上,沿斜面方向有:mgsinθ=μmgcosθ,得μ=tanθ,摩擦力f=mgsinθ,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后,沿斜面向下的力(mg+F)sinθ与沿斜面向上的力μ(mg+F)cosθ仍然相等,所以物块仍处于静止状态,合外力不变,仍为零,故A正确,B、D错误.受到的摩擦力f′=(mg+F)sinθ,变大,故C错误.答案:A\n[点评]解答本题应注意所加力F与重力方向相同,将该力等同于重力来分析会更简单,但若该力方向不与重力方向相同则应另行分析.\n[针对训练]9.如图8所示,倾角为α的等腰三角形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足够长的轻质绸带跨过斜面的顶端铺放在斜面的两侧,绸带与斜面间无摩擦.现将质量分别为M、m(M>m)的小物块同时轻放在斜面两侧的绸带上.两物块与绸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且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在α角取不同值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图8\nA.两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总是相等B.两物块不可能同时相对绸带静止C.M可能相对绸带发生滑动D.m不可能相对斜面向上滑动[解析]绸带与斜面间无摩擦,且为轻质绸带,因此绸带无论运动与否,m0a=0,故绸带受合力为零,故M、m与绸带间的摩擦力一定大小相等,A正确;当α较小时,mgsinα小于其最大静摩擦力,二者可以同时相对绸带静止,B错误;最大静摩擦力Fm=μmgcosα,因M>m,故\nM的Fm大于m的Fm′,当α增大时,mgsinα增大到m的Fm′时,m相对绸带滑动,此时绸带两端的摩擦力仍大小相等,故没有达到M的fm,故M与绸带仍相对静止,C、D错误.[答案]A\n10.如图9所示,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斜劈,斜劈上一物块正在沿斜面以速度v0匀速下滑,斜劈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A.等于零B.不为零,方向向右C.不为零,方向向左D.不为零,v0较大时方向向左,v0较小时方向向右图9\n解析:取物块与斜劈整体作为研究对象,由于物块匀速运动、斜劈静止,故整体所受外力之和必为零.分析整体的受力可知,由于重力、地面的支持力方向都沿竖直方向,若地面的摩擦力不为零时,其合力方向只能沿水平方向,必导致整体的合力不为零与题述矛盾,故只有A正确.答案:A\n11.图10为节日里悬挂灯笼的一种方式,A、B点等高,O为结点,轻绳AO、BO长度相等,拉力分别为FA、FB,灯笼受到的重力为G.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FA一定小于GB.FA与FB大小相等C.FA与FB是一对平衡力D.FA与FB大小之和等于G图10\n解析:由题意知,A、B两点等高,且两绳等长,故FA与FB大小相等,B选项正确.若两绳夹角大于120°,则FA=FB>G;若夹角小于120°,则FA=FB<G;若夹角等于120°,则FA=FB=G,故选项A、D错.夹角为180°时,FA与FB才能成为一对平衡力,但这一情况不可能实现,故C项错.答案:B\n[题型特点]高考对本部分知识点的考查主要以物体(或质点)受三力或多力平衡,经常涉及细绳、轻杆、弹簧等装置,题型一般以选择题为主,题目情景一般比较新颖,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n[解题方略]分析平衡类问题时关键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然后利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进行列方程求解.物体(质点)受三力平衡时,通常应用合成法或分解法求解,受三个以上的力平衡时,通常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n5.L型木板P(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Q相连,如图14所示.若P、Q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则木板P的受力个数为()A.3B.4C.5D.6图11[典题印证]\n解析:因一起匀速下滑,所以斜面对P有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而Q必受弹簧向上的弹力,所以隔离P可知P受重力、斜面摩擦力、斜面弹力、弹簧弹力、Q的压力作用.答案:C[点评]解答多个物体的平衡问题时,经常采用整体法和隔离法来确定研究对象,上题中由于要求P的受力个数,所以应将P隔离出来单独分析.\n12.如图12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在力F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m1在地面,m2在空中),力F与水平方向成θ角.则m1所受支持力FN和摩擦力Ff正确的是()A.FN=m1g+m2gB.FN=m1g+m2g-FcosθC.Ff=FcosθD.Ff=Fsinθ图12[针对训练]\n[解析]把两个物体看做一个整体,由两个物体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水平方向Ff=Fcosθ,选项C正确,D错误;设轻弹簧中弹力为F1,弹簧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隔离m2,分析受力,由平衡条件知,在竖直方向有Fsinθ=m2g+F1sinα,隔离m1,分析受力,由平衡条件知,在竖直方向有m1g=FN+F1sinα,联立解得,FN=m1g+m2g-Fsinθ,选项A、B错误.[答案]C\n图13\n答案:B\n图14\n答案:D\n[题型特点]将物体与轻绳、轻弹簧或一些刚性物体相关联考查某一部分发生改变时,物体的受力突变或渐变时加速度的情况.题型一般以选择题为主,难度中等.\n[解题方略]力的瞬时变化将导致加速度的瞬时变化,加速度的变化不需要时间的积累,加速度和力同时存在、同时变化、同时消失,题中常伴随一些诸如“瞬时”、“突然”、“猛地”等标志性词语,在分析瞬时对应关系时常遇到以下两种模型:(1)“轻绳”模型:轻绳的质量和重力均可视为零,只能受拉力作用,不能承受压力,各处受力相等且沿绳子背离受力物体,轻绳一般不可伸长,拉力可以发生突变.\n(2)“轻质弹簧”模型:轻质弹簧的质量和重力也不计,既能受拉力作用,也可受压力作用(橡皮筋除外),其受力方向与弹簧形变方向相反,因其发生形变需要一定时间,其弹力不能发生突变,但当弹簧或橡皮筋被剪断时,其所受的弹力立即消失.\n6.如图15所示,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有()图15[典题印证]\n[解析]木板未抽出时,木块1受重力和弹簧弹力两个力并且处于平衡状态,弹簧弹力大小等于木块1的重力,FN=mg;木块2受重力、弹簧向下的压力和木板的支持力作用,由平衡条件可知,木板对木块2的支持力等于两木块的总重力.撤去木板瞬间,弹簧形变量\n[答案]C\n[点评]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与a具有瞬时对应关系,因此对瞬时加速度分析的关键是对物体受力分析,可采用“瞻前顾后”法,既要分析运动状态变化前的受力,又要分析运动状态变化瞬间的受力,从而确定加速度.常见力学模型有弹力可以发生突变的轻杆、轻绳和极短时间内弹力来不及变化的轻弹簧和橡皮条等.\n[针对训练]15.如图16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2kg、m2=3kg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测力计连接.两个大小分别为F1=30N、F2=20N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m1、m2上,则()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0N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0NC.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D.在突然撤去F1的瞬间,m1的加速度不变图16\n解析:设弹簧的弹力为F,加速度为a.对系统:F1-F2=(m1+m2)a,对m1:F1-F=m1a,联立两式解得:a=2m/s2,F=26N,故A、B两项都错误;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由于弹簧测力计两端都有物体,而物体的位移不能发生突变,所以弹簧的长度在撤去F2的瞬间没变化,弹簧上的弹力不变,故C项正确;若突然撤去F1,物体m1的合外力方向向左,而没撤去F1时合外力方向向右,所以m1的加速度发生变化,故D项错误.答案:C\n16.如图17所示,轻质弹簧上面固定一块质量不计的薄板,竖立在水平面上,在薄板上放一重物.用手将重物向下压缩到一定程度后,突然将手撤去,则重物将被弹簧弹射出去,则在弹射过程中(重物与弹簧脱离之前)重物的运动情况是()A.一直加速运动B.匀加速运动C.先加速运动后减速运动D.先减速运动后加速运动图17\n解析:物体(板)在弹起过程中受重力、弹力两个力作用,弹力越来越小,直到为零.所以物体先加速再减速运动,C对.答案:C\n17.如图18所示,用细线拉着小球A向上做加速运动,小球A、B间用弹簧相连,两球的质量分别为m和2m,加速度的大小为a.若拉力F突然撤去,求A、B两球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多少.图18\n解析:撤去力F之前,系统有共同的向上的加速度a,撤去力F之后,由于惯性,A、B两球仍向上运动,且弹簧的弹力不发生突变,故B的受力情况未变,其加速度大小仍为a,方向竖直向上;但A的受力情况发生变化,加速度发生突变.去掉力F的瞬间,由牛顿第二定律对B球分析得FT-2mg=2ma,所以弹簧弹力FT=2m(g+a).对A球,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T′+mg=ma′,所以A球的加速度为a′=[2m(g+a)+mg]/m=3g+2a.答案:3g+2aa\n[题型特点]主要考查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理解以及对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题型以选择题为主,有时也会出现在综合性题目中.\n[解题方略](1)理解作用力及反作用力的关系特点.(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其他作用力无关.(3)理解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之间的区别与联系.(4)借助牛顿第三定律可以转换研究对象,以一个物体的受力分析讨论另一个物体的受力情况.\n7.如图19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D.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图19[典题印证]\n[答案]C\n[点评]本题易选B,原因是没有正确理解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以及二者的区别.\n[针对训练]18.如图20所示,在水平面上的箱子内,带异种电荷的小球a、b用绝缘细线分别系于上、下两边,处于静止状态.地面受到的压力为N,球b所受细线的拉力为F.剪断连接球b的细线后,在球b上升过程中地面受到的压力()A.小于NB.等于NC.等于N+FD.大于N+F图20\n解析:由图可知a、b两球相互吸引,且b受到的引力大于其重力,所以剪断连接球b的细绳后,球b会加速向上运动,以箱子、球a、球b整体为研究对象,部分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故整体处于超重状态,对地面的压力变大,选项D正确.答案:D\n19.在日常生活中,小巧美观的冰箱贴使用广泛.一磁性冰箱贴贴在冰箱的竖直表面上静止不动时,它受到的磁力()A.小于受到的弹力B.大于受到的弹力C.和受到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和受到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解析:因磁性冰箱贴静止不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磁力与弹力,应为平衡力,所以D正确,A、B、C错误.答案:D\n[题型特点]主要考查物体或系统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竖直方向有加速度时可求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或根据物体的受力考查物体的运动状态.题型以选择题为主,有时也会以计算题形式出现.\n[解题方略](1)判断物体是处于超重状态还是失重状态,关键是看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当加速度方向向上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当加速度方向向下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当向下的加速度为g时,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2)对系统处于超重、失重的判定不能只看某一个物体,要综合分析某一物体的加速度会不会引起其他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n[典题印证]8.如图21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物体对B物体的压力一定为零B.上升过程中A物体对B物体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C.下降过程中A物体对B物体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D.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物体对B物体的压力等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图21\n[解析]A、B两物体抛出以后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A物体对B物体的压力一定为零,A选项正确.[答案]A\n[点评]由于做抛体运动的物体都只受重力,所以所有做抛体运动的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零.\n[针对训练]20.如图22所示,木箱内有一竖直放置的弹簧,弹簧上方有一物块;木箱静止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且物块压在箱顶上,若在某一段时间内,物块对箱顶刚好无压力,则在此段时间内,木箱的运动状态可能为()A.加速下降B.加速上升C.减速上升D.自由落体图22\n解析:木箱静止时物块对箱顶有压力,则物块受到箱顶向下的压力,当物块对箱顶刚好无压力时,合外力方向向上,表明系统有向上的加速度,处于超重状态,可能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答案:B\n21.如图23所示,质量为m1=2kg的物体A经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质量为M=5kg的箱子B相连,箱子底板上放一质量为m2=1kg的物体C,不计定滑轮的质量和一切阻力,在箱子加速下落的过程中,取g=10m/s2,下列正确的是()A.物体A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大小为10m/s2B.物体A处于超重状态,加速度大小为20m/s2C.物体C处于失重状态,对箱子的压力大小为5ND.轻绳对定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为80N图23\n解析:取A、B、C为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m2)g-m1g=(M+m1+m2)a,则加速度为a=5m/s2,A、B错;隔离C有m2g-FN=m2a,即FN=5N,C对;隔了A有FT-m1g=m1a,即FT=30N,所以轻绳对定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为2FT=60N,D错.答案:C\n22.在我国北京举行的奥运会蹦床比赛中,我国男女运动员均获得金牌,假设表演时,运动员仅在竖直方向上运动,通过传感器将弹簧床面与运动员间的弹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在计算机上绘制出如图24所示的曲线.当地重力加速度g取10m/s2,试结合图像,求:图24\n(1)运动员的质量;(2)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最大加速度的大小;(3)运动员离开弹簧床上升的最大高度.\n解析:(1)由图像可知,运动员的重力为F=mg=500N,m=50kg;(2)由图像可知,弹簧床对运动员的最大弹力为Fmax=2500N,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x-mg=mamax,则运动员的最大加速度为amax=40m/s2,方向竖直向上;\n答案:(1)50kg(2)40m/s2(3)5.51m\n[题型特点]两类动力学问题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题型既有选择也有计算,考查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力和运动的综合题,重点考查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为使物体变为某一运动状态,应选择怎样的施力方案;二是联系实际的问题,以实际问题为背景命题,重点考查获取并处理信息,去粗取精,把实际问题转化成物理问题的能力.\n[解题方略]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使我们能够把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联系起来.(1)第一类: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2)第二类: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3)求解这两类问题的思路,可用下面的框图来表示\n[典题印证]9.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其运动的v-t图像如图25所示.g取10m/s2,求:(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水平推力F的大小;(3)0~10s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图25\n\n\n[答案](1)0.2(2)6N(3)46m\n[针对训练]23.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从t=0时刻开始,物体受到方向不变、大小呈周期性变化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26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物体在t=0至t=12s这段时间的位移大小为()图26\nA.18mB.54mC.72mD.198m\n答案:B\n24.如图27所示,物体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物体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图28中v、a、f和x分别表示物体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摩擦力大小和位移,正确的是()图27图28\n答案:C\n25.如图29所示,质量为M的拖拉机拉着耙来耙地,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内前进的距离为s.耙地时,拖拉机受到的牵引力恒为F,受到地面的阻力为自重的k倍,耙所受阻力恒定,连接杆质量不计且与水平面的夹角θ保持不变.求:图29(1)拖拉机的加速度大小.(2)拖拉机对连接杆的拉力大小.\n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9-04 09:00:16 页数:104
价格:¥5 大小:1.76 MB
文章作者:186****3079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