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学年高考政治周末培优第13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解析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0

2/10

剩余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测试时间:50分钟,总分:60分)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回文诗是中国文苑一朵奇葩,西晋以来历代诗家争相效仿,如《后园》(南朝齐·王融)正读:斜峰绕径曲,耸石带山连。花余拂戏鸟,树密隐鸣蝉。逆读:蝉鸣隐密树,鸟戏拂余花。连山带石耸,曲径绕峰斜。了解并阅读回文诗,我们可以感受到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汉字文化内涵丰富,风格独特③古典诗词注重实用,整体性强④古代诗人崇尚自然,道法自然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字有着丰富的内涵,如“扶”的甲骨文(伸手扶持的人),表示一个人伸手搀着另一个人,突出搀扶的手。“扶”字出现得这么早,可见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远古社会,人们结伴劳作,人与人相互扶持是必不可少的。这体现了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促进经济发展②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③相互扶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④团结勤劳的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华文化中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2.B【解析】①选项在题目中没有体现。④选项“团结勤劳的民族精神”的表述在题目中没有体现。题目中,“扶”字出现得这么早,可见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远古社会,人们结伴劳作,人与人相互扶持是必不可少的。这体现了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相互扶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故②③选项入选。选B。10\n3.一组关于“中国字,你真好看!”的组图刷爆朋友圈(如图)。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①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②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③汉字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④汉字一直以来为中华各民族所通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不符合实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4.《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记叙从传说中的黄帝起,到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前后历时4000多年,可以说是中国的一部比较完整、系统的“编年大史”。下列对《二十四史》的认识正确的是①《史记》是纪传体史书,其记述史实能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汉书》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③《二十四史》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④翔实的史料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4.A【解析】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二十四史》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③符合题意;《史记》是纪传体史书,其记述史实能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①符合题意;《汉书》是第一部断代体史书,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②错误;文字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10\n5.《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陕西省非常古老的汉族戏曲表演形式)的演出每每“撼人胸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某种意义上,“老腔”已超越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材料中的“老腔”①是当地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②代表着当地社会独特的文化标识③是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④是当地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C【解析】①选项错误,夸大了“老腔”的作用。④选项错误,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题目中,某种意义上,“老腔”已超越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其代表着当地社会独特的文化标识,是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故②③选项入选。选C。6.从美学上说,北方文化代表壮美,充满着阳刚之气,刚烈豪放,慷慨激昂,正所谓“铁马秋风塞北”;而南方文化则是优美的化身,弥漫着阴柔之气,“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正所谓“杏花春雨江南”。材料体现了①不同区域的文化是在本区域独立形成的②不同的自然环境决定了不同的文化特点③区域文化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④各地区的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故本题答案应为B。7.针对台湾年轻一代对祖国统一认同弱化的趋势,有学者认为,只有坚持不懈地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才能不断拉近两岸同胞的认知,增进两岸同胞的福祉,消融彼此之间的隔阂,加强心灵沟通,推动两岸关系发展。这是因为①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②中华文化是由海峡两岸文化组成的③文化认同是凝聚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④文化交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基10\n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B【解析】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所以能够消融彼此之间的隔阂,加强心灵沟通,①正确;中华文化是由海峡两岸文化组成的观点错误,②不选;文化认同是凝聚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所以要不懈地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增强民族文化认同,③正确;文化交流并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基,④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B。8.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表明①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②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渗透在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③弘扬中国精神,就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④文化自信就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优越感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有分析人士指出,“颜色革命”给相关国家、国际地缘战略格局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颜色革命”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西方文化入侵在“颜色革命”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抵御西方“颜色革命”需要我们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强基固本②坚持“以我为主”,抵制西方文化在我国境内传播③加强中华文化对外输出,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④发挥“主心骨”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9.C【解析】②说法错误,我们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应该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我们要抵制西方腐朽、落后文化,而不是全部西方文化,故排除;③说法与材料无关,故排除。①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10.民族精神不是虚无缥缈的,它在我国古代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及浩瀚史书中,在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致小读者》中……10\n只要认真读它们,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材料说明①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②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③我国优秀文化作品中凝聚着民族精神④只有大力创作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0.C【解析】②选项错误,正确的表示为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④选项错误,其表述过于绝对。题目中,从我国的古代经典史书以及当代的文学大家的著作中,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这表明了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我国优秀文化作品中凝聚着民族精神。故①③选项入选。选C。11.《人民的名义》2022年5月19日获得第22届华鼎奖评委会大奖。该剧自湖南卫视播出以来,受到广大观众的极力点赞。本剧除了老戏骨们的演技备受好评之外,该剧的台词也十分的犀利讽刺。但是细心观众发现有些台词是表述错误的,请选出你认为表述错误的台词①李达康:“推动文化创新必须尊重文化多样性,因为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②祁同伟:“什么是爱国,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是抽象的。”③陈清泉:“我们好多的同志对外来文化还存在着偏见,既然尊重文化多样性,那就要尊重和认同其他民族的文化嘛。”④高育良:“我们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但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还应该是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公益性文化事业”表述正确,排除;故本题选B。12.划龙舟、吃粽子、浴兰汤,端午节民俗起源说法众多,其中以纪念屈原影响最为广泛。《九歌·国殇》中的“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是屈原的精神写照。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下列诗句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10\n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③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能祸福趋避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12.B【解析】《九歌·国殇》体现了一种爱国主义情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能祸福趋避之”均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①④选项与材料中的诗句观点一致,B项正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体现的并不是爱国主义精神,②③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13.习近平讲:“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是因为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C.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D.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14.2022年7月,电影《战狼2》上映以来好评如潮,影片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这一台词引起了无数华人的共鸣。爱国精神历久弥新,是因为①它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基础②它与时俱进不断注入新的时代精神③它已成为今天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④它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4.C10\n【解析】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爱国精神历久弥新是因为它与时俱进不断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它已成为今天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故选项②③符合题意;选项①④均不是原因,排除。故本题选C。15.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断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创造出新成果。有人认为,工匠精神往小了说就是尽心尽责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往大了说就是民族精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工匠精神是我们应对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②中华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③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④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展示和最高体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22年7月1日,林郑月娥在香港特区就职第五任行政长官演说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记得四年前由我统筹的“家是香港”公众参与运动,目的正是为香港注入正能量,加强社会的凝聚力。主题曲《同舟之情》有这段歌词:“还有天地能前往,还有生命发光,腾跃于闹市海港,爱在旧城窄巷,谁也经历过迷惘,人间的波折阻不了盼望,投进每个信任眼光,只须看见有我在旁,为你一直护航”。材料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谈谈中国大陆和香港能有“同舟之情”的原因。(8分)(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中学生应如何弘扬中国精神。(10分)16.【答案】(1)①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10\n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②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史,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③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作为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最深厚感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每点2分)(2)①弘扬中国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发挥优秀文化的作用;(2分)②弘扬中国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2分)③弘扬中国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积极吸收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3分)④弘扬中国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创新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3分)回答本题首先要清楚什么是中国精神,其核心是什么,然后再回答如何弘扬。材料明确告诉我们,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并告诉我们之所以要弘扬中国精神,是因为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那么怎么弘扬呢?教材的论述,综合探究活动有归纳,关键问题有两个,一是审清题意,知道问什么,要回答什么。二是掌握教材基础知识。如何弘扬中国精神,可从主心骨、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正确弘扬时代精神等方面加以说明。审题时要注意紧扣设问,因为设问不仅是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学生解题时明确试题要求和命题者考查意图的重要依据。因此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审读设问,从设问中获取对解题有用的有效信息,明确试题考查的具体知识点和要求回答的问题,理解试题的考查意图。本题的两个问题中一个是要求谈谈中国大陆和香港能有“同舟之情”的原因。一个是要求谈谈如何弘扬中国精神。这两个设问一个是原因类,一个是措施类,要求使用的知识一是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一是大文化知识。17.材料一10\n中国戏曲作为唯一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800年兴盛史、300个声腔剧种和5万个剧目累积量、生存繁衍至今而顺势进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三大古老戏剧样式(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的唯一存活体,以自身的独特与丰富,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戏曲对中古以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形成了全面覆盖。汉族地区有京剧、秦腔、山西梆子、豫剧、黄梅戏的,少数民族地区有白剧、藏剧、侗剧、傣剧。不同的剧种又有各自的曲调和表演特色,形成许多审美风格的覆盖。材料二从上世纪初,西方戏剧大量进入中国。对此,中国戏曲一一拥抱。在尽情吸收西方话剧、歌剧、音乐剧、芭蕾的营养后,中国戏曲也走出了国门,特别是用中国戏曲演绎了西方经典曲目受到外国戏迷的空前欢迎。(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4分)(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的认识。(8分)17.【答案】(1)①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国戏曲有着数千年历史、800年兴盛史,深深繁衍至今,成为人类三大古老戏剧样式的唯一活体,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特征。②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另一特征。中国戏曲的独特性、区域性和民族特色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每点2分)(2)①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神,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②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中国戏曲一一拥抱西方戏剧体现了这一点。③“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中国戏曲吸收西方话剧、歌剧等的营养,说明了这一点。④这种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平等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用中国戏曲演绎的西方经典剧目受到外国戏迷的空前欢迎,体现了这一点。(每点2分)10\n表现以及包容性的意义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10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14:34:09 页数:10
价格:¥3 大小:143.02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