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鸭部分鸭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下达标练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0

2/10

剩余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选考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真题演练]1.(2022·高考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北周武帝时期制定的《大律》“凡二十五篇”,制罪“二十五等”,定罪1537条,“条流苛密,比于齐(北齐)法,烦而不要”。宣帝“更峻其法”,导致“上下愁怨”、“内外离心”。隋文帝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开皇初年两次“更定新律”,史谓《开皇律》。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新律制罪二十等,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定罪500条,删繁就简,比旧律减少死刑8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余条。唐朝官修史书评价《开皇律》“刑网简要,疏而不失”。——据《隋书》(1)根据材料,概括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开皇律》制定的意义。解析:第(1)问,据材料信息“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可概括特点之一是改变前代严刑峻法,减轻刑罚;据信息“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可概括特点之一是对之前的法律兼收并蓄、择善而从;据信息“删繁就简……‘刑网简要,疏而不失’”可概括特点之一是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第(2)问,结合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内容和特点,从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方面分析。答案:(1)改变了北周的严刑峻法,减轻刑罚;对之前的法律兼收并蓄、择善而从;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2)总结和发展了前代立法的经验;提高了法律的文明程度;为隋朝发展与强盛提供保障;为后世法制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2.(2022·高考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新中国工资制度自1956年改革以后,在近30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1978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工资改革意见。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决定,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随后,中央决定于1985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今后中央只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以及全国性的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文化、卫生事业单位,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有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以后,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给予适当照顾。10\n——摘编自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意义。解析:本题重在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并获取有效信息,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20世纪80年代的工资改革虽然没有直接的书本知识作为依托,但教材中新时期的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可供参考。第(1)问,从改革的推进方式、内容等多角度提炼和概括。第(2)问,从积极方面入手,从直接影响和深远影响角度分析。答案:(1)逐步推行,渐进改革;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实行政企分开、分级管理;向脑力劳动者适当倾斜。(2)改变了原有不合理的工资制度;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3.(2022·高考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清末,有很多部门负责管理北京的街道与沟渠、河道,“严且备矣”,但“究其实,无一人过问”,以致北京城“粪土载道,秽污山积”,“洋人目之为猪圈,外省比之为厕屋’”。清政府每年出资修缮,并向商民收取巨款,但款项皆被官员私吞,并没有真正用于街道等的修缮。戊戌变法时期,清政府令“各衙门即行查勘、估修,以壮观瞻,并大清门、正阳门外,菜蔬鸡鱼摊肆,一概逐令于城根摆设”。对此改革,“官吏闾民,皆称不便”,更有官吏怂恿百姓联名反对。——据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材料二 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困难及启示。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清末,有很多部门负责管理北京的街道……但‘究其实,无一人过问’,以致北京城‘粪土载道,秽污山积’,‘洋人目之为猪圈,外省比之为厕屋’”“清政府每年出资修缮……但款项皆被官员私吞,并没有真正用于街道等的修缮”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清政府令‘……菜蔬鸡鱼摊肆,一概逐令于城根摆设’……‘官吏闾民,皆称不便’,更有官吏怂恿百姓联名反对”分析。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从改革所需的条件、改革的宗旨等角度分析。答案:(1)西方的影响;政出多门,互相推诿;城市宜居性差,影响城市形象;日常维护不力,经费被官吏贪污。(2)困难:改革触动了一些官吏的既得利益;打破了百姓习惯。10\n启示:改革既要除旧又要布新,不可偏废;除旧弊难免触及多方利益;改革需要勇气和毅力,改革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改革应以人民的福祉为宗旨。[模拟训练]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07年7月7日,奕劻等人将地方官制改革情形上奏清廷。(1)地方机构改革的重点在于增改司道各员:改按察司为提法司,专管司法行政,监督各级审判;增设巡警道,专管全省警政事务;增设劝业道,专管全省农工商业及各项交通事务;裁撤分守分巡各道;在边远地方由督抚酌情请旨设呈兵备道。(2)地方官制改革的重点有二:一是“分设审判各厅以为司法独立之基础”。各省分设高等审判厅、地方审判厅、初等审判厅,作为独立于行政之外的专门司法机构。二是“增易佐治各员,以为地方自治之基础”。各省府、州、厅、县增易佐治官员,使之组织议事会和董事会,作为地方自治机构。当天,清廷谕旨批准在东三省“先行试办”,并在直隶、江苏两省“择地先为试办”,其余各省限期15年内由该督抚体察情形,分年分地请旨办理,于是便完成了所谓的地方官制改革。官制改革是一个权力重新配置的过程,清政府试图借此加强中央集权。对于地方官制改革,虽然不少督抚都只是笼统地谈些人们认识程度不够与财政拮据等困难,大都避而不谈督抚的权力问题,但是他们的消极表态足以显示某种抗拒的心理。——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地方官制改革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地方官制改革的影响。解析:(1)据材料“地方机构改革的重点在于增改司道各员”可知重新划分地方机构职权,明晰部门职责,据材料“地方官制改革的重点有二:一是‘分设审判各厅以为司法独立之基础’”可知加强地方司法行政监督权,据材料“‘增易佐治各员,以为地方自治之基础’。各省府、州、厅、县增易佐治官员,使之组织议事会和董事会,作为地方自治机构”可知增设地方自治机构,增强地方自主性。(2)据材料“地方机构改革的重点在于增改司道各员”、“地方官制改革的重点有二:一是‘分设审判各厅以为司法独立之基础’”和“‘增易佐治各员,以为地方自治之基础’。各省府、州、厅、县增易佐治官员,使之组织议事会和董事会,作为地方自治机构”可知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近代社会的变化,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客观上有利于司法公正,据材料“官制改革是一个权力重新配置的过程,清政府试图借此加强中央集权”和“对于地方官制改革,虽然不少督抚都只是笼统地谈些人们认识程度不够与财政拮据等困难,大都避而不谈督抚的权力问题,但是他们的消极表态足以显示某种抗拒的心理”可知其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故遭到地方督抚的抵制,为以后清政府陷于孤立境地埋下了隐患。答案:(1)内容:重新划分地方机构职权,明晰部门职责;加强地方司法行政监督权;增设地方自治机构,增强地方自主性。10\n(2)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近代社会的变化;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客观上有利于司法公正;但其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故遭到地方督抚的抵制,为以后清政府陷于孤立境地埋下了隐患。(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元末,监察制度形同虚设,吏治松弛,官吏队伍贪腐严重。明初,因权力的再分配和缺乏相应的监察机制,统治集团内部不同派系之间斗争激烈,左丞相胡惟庸更是掌“生杀黜陟”大权。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藉左丞相胡惟庸案发,对监察制度进行改革。罢御史台,改置都察院。“罢御史台者,非罢御史,罢其总领之御史大夫”、只设左、右御史中丞,正二品,这样监察百官的长官与六部长官平级,以便互相牵制。都察院作为独立的监察系统与政务、军旅并列。在都察院系统之外,还构建了一个由皇帝直管的六科给事中,负责监督六部,同时亦限制都察院的权力过大。都察院与六科给事中在中央监察方面权责范围基本一致,只是在系统、组织机构方面各自独立,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又互为表里。在地方,将全国分为13道,每道设置按察司,巡按州县,考察官吏。除此之外,在洪武年间先后订立了一系列重要的监察法规,主要有《大明律》《宪纲条例》《奏请点差》《出巡事宜》等。——摘编自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太祖监察制度改革的背景及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太祖监察制度改革的影响。解析:(1)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材料“元末,监察制度形同虚设,吏治松弛,官吏队伍贪腐严重”得出是吸收元末吏治腐败的教训,根据材料“明初,因权力的再分配和缺乏相应的监察机制,统治集团内部不同派系之间斗争激烈,左丞相胡惟庸更是掌‘生杀黜陟’大权”得出明朝初年的斗争的激烈,使皇权遭到威胁;第二小问内容,结合材料“罢御史台,改置都察院”得出建立独立的监察机构,根据材料“都察院作为独立的监察系统与政务、军旅并列。在都察院系统之外,还构建了一个由皇帝直管的六科给事中,负责监督六部,同时亦限制都察院的权力过大”得出不断完善监察系统。(2)从积极和局限性两方面进行分析,积极方面主要从惩治腐败,加强中央集权,但是作为封建专制的工具,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贪腐现象的发生。答案:(1)背景:吸取元末吏治腐败的教训;明初权力斗争激烈;派系斗争导致君主权威受影响。内容:设置多个独立的监察系统(罢御史台设都察院同等分);限制监察机构扩权滥权;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全方位的监察体制;监察机构直接向皇帝负责;颁布监察法规。(2)影响:以小制大,内外并举有利于惩治腐败;加强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重叠的监察机构影响行政效率;过度依赖于皇权,导致监察机构走向衰败。10\n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东汉顺帝之前,选官过程中就已经存在射策、对策等考试之法。起初,察举制在操作过程中不试笔墨,民间评议对朝廷选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达官贵族通过学习儒家经典获得官职,又令子孙修经明义,取得世代进官场的特权。豪族势力把持乡举里选,也就控制了选官途径。如此一来,被推荐的多为“年少能报恩者”,致使察举成为少数人扩大权力的工具。阳嘉年间,汉顺帝下令,士人不满四十岁原则上不能应选,倘若真的才学卓异,可适当放宽;被举荐者来到中央后,需要通过政府组织的两轮考试,其中包括笔试;“诸生(儒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章句家法是儒学经术,“笺奏”则是行政文书;考试不合格的要被“黜落”。阳嘉新制的产生,标志着蕴含于察举制度之内的、与“以德取人”、“以能取人”并存的另一种因素,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制度化。这就是通过某种专门知识的程式化测验,来决定官员录用资格。——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阳嘉新制出台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阳嘉新制的变化之处及其影响。解析:(1)据材料“达官贵族通过学习儒家经典获得官职,又令子孙修经明义,取得世代进官场的特权。豪族势力把持乡举里选,也就控制了选官途径。如此一来,被推荐的多为‘年少能报恩者’,致使察举成为少数人扩大权力的工具”可得察举制存在弊端(选官过程中存在利益勾结、达官显贵与豪族势力垄断仕途);据材料“东汉顺帝之前,选官过程中就已经存在射策、对策等考试之法”可得用考试选官的方式已经出现;据材料“察举制在操作过程中不试笔墨,民间评议对朝廷选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倘若真的才学卓异,可适当放宽”“以德取人”“以能取人”可得:官员的选拔不仅需要重视德行也要重视能力。(2)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士人不满四十岁原则上不能应选”可得对应试者年龄要求;据材料“被举荐者来到中央后,需要通过政府组织的两轮考试”可得需要通过政府的考试。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章句家法是儒学经术”可得有利于儒家思想的传播;据材料察举制的选官过程中存在利益勾结、达官显贵与豪族势力垄断仕途的弊端可得有利于打击豪强贵族把持官场的特权;据材料“‘笺奏’则是行政文书”“标志着蕴含于察举制度之内的、与‘以德取人’、‘以能取人’并存的另一种因素,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制度化。这就是通过某种专门知识的程式化测验,来决定官员录用资格”可得有利于选拔出具有真才实学,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和行政能力;考试的方法为后世科举制所采用,影响深远。答案:(1)背景:察举制存在弊端(选官过程中存在利益勾结、达官显贵与豪族势力垄断仕途);用考试选官的方式已经出现;官员的选拔不仅需要重视德行也要重视能力。(2)变化:对应试者年龄要求,需要通过政府的考试。10\n影响:有利于儒家思想的传播;有利于打击豪强贵族把持官场的特权;有利于选拔出具有真才实学官员,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和行政能力;考试的方法为后世科举制所采用,影响深远。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唐初,实行自由贩卖,不收盐税。后实行国家专卖,官府大幅提高盐价,甚至贪官污吏还抓夫抓差无偿运盐,勤苦百姓,中饱私囊,人民怨声载道,恨透食盐专卖。同时政府盐务机构庞大,开支惊人。他(刘晏,715―780年)首先大力削减了盐监、盐场等盐务机构,又调整了食盐专卖制度,改官收、官运、官销为官收、商运、商销、统一征收盐税,改变了肃宗时第五琦(唐朝官员)规定的官运官卖的盐法。规定盐官统一收购亭户(专门生产盐的民户)所产的盐,然后加价卖给盐商,由他们贩运到各地销售。国家只通过掌握统购、批发两个环节来控制盐政。为防盐商哄抬盐价,在各地设立常平盐仓,以平盐价,这样一来,大批盐吏被精简,盐价下跌,万民称颂,税收也激增。——余耀华《大唐财相刘晏》(1)根据材料,概括公元8世纪中后期唐代食盐专卖制度的弊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针对盐务时弊,大唐财相刘晏采取了哪些兴利除弊的举措?这些举措起到什么作用。解析:(1)根据材料“后实行国家专卖,官府大幅提高盐价”可得出盐业专卖,官府抬高盐价,“贪官污吏还抓夫抓差无偿运盐,勤孛百姓,中饱私囊,人民怨声载道”可得出贪官污吏中饱私囊,百姓怨声载道,“同时政府盐务机构庞大,开支惊人”可得出政府盐务机构庞大,开支惊人。(2)第一小问举措,根据材料“大力削减了盐监、盐场等盐务机构”可得出精简盐政机构和冗官冗吏,“改官收、官运、官销为官收、商运、商销、统一征收盐税,改变了肃宗时第五琦(唐朝官员)规定的官运官卖的盐法”可得出采取借商销盐的新方法,“规定盐官统一收购亭户(专门生产盐的民户)所产的盐,然后加价卖给盐商,由他们贩运到各地销售”可得出由盐官管理亭户,统购亭户所有食盐等措施;第二小问作用,从制度改革本身的目的即增加财政收入,维护统治稳定,到社会即减轻人民负担,缓和了社会矛盾等方面回答。答案:(1)弊端:盐业专卖,官府抬高盐价;贪官污吏中饱私囊,百姓怨声载道;政府盐务机构庞大,开支惊人。(2)举措:由盐官管理亭户,统购亭户所有食盐;采取“借商销盐”的新方法;精简盐政机构和冗官冗吏;各地设立常平盐仓。作用: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负担,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盐价,保障了百姓的日常生活。(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n材料 封赠制是指官员的亲属可获得相应官职和封号的制度。元朝封赠制是推行汉法的结果,武宗即位后,使其制度化。宋时高级官员的亲属才能被封赠,元代一品至七品的官员均可封赠。在宋朝凡是属于同一封赠等级的官员,亲属受封的官职是固定的,而元朝“每遇子孙升品,其父祖随迁,母妻同”,同时监察御史有“体察”之责。若有诈冒不实,并行追夺,还规定“妇人因夫、子得封者,不许再嫁”等。宋朝封赠一般是“遇大礼”方许申请。元朝则规定正从七品至正从六品,只封一次,升至正从五品,封赠一次,升至正从四品,封赠一次等。当时的儒者评价封赠“使居官执役者,明见赃吏之被祸,及其身,及其父母妻孥,尽不免于戮辱;又见廉吏之蒙福,及其身,及其父母妻妾,俱得享于荣华”。——据留明《元代史》《元典章》等(1)根据材料概括元代封赠制度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封赠制度改革的影响。解析:(1)据材料“宋时高级官员的亲属才能被封赠,元代一品至七品的官员均可封赠”得出范围有所扩大,据材料“受封的官职是固定的”“而元朝每遇子孙升品,其父祖随迁,母妻同”得出频率增加,获得荣耀更丰厚,据材料“监察御史有体察之责”得出重视监察,据材料“规定正从七品至正从六品,止封一次,升至正从五品,封赠一次,升至正从四品,封赠一次等”得出与官员的考核升迁紧密联系,结合所学,从该时期的政治、经济等角度回答即可。(2)据材料“元朝封赠制是推行汉法的结果”得出扩大了统治的基础,促进了民族融合,据材料“每遇子孙升品,其父祖随迁,母妻同”得出实现了官员光宗耀祖、显耀门楣的愿望,据材料“使居官执役者,明见赃吏之被祸,及其身,及其父母妻孥,尽不免于戮辱;又见廉吏之蒙福,及其身,及其父母妻妾,俱得享于荣华”得出有利于规范吏治,劝善惩恶,据材料“妇人因夫、子得封者,不许再嫁”得出加深了礼教对妇女的束缚。答案:(1)特点:范围有所扩大;频率增加,获得荣耀更丰厚;重视监察;与官员的考核升迁紧密联系。(2)影响:扩大了统治的基础,促进了民族融合;实现了官员光宗耀祖、显耀门楣的愿望;有利于规范吏治,劝善惩恶;加深了礼教对妇女的束缚。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晚清时期,坚持银两和制钱双重本位制,但轻重成色随时随地而变;大量涌入的各种外国银圆加剧了币制的混乱;各省也纷纷铸币,“所铸形式既异,成色亦复参差。”于是,在西方货币制度的影响下,清末发生了“金银本位制讨论”和“圆两之争”。1910年,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第一条大清国币单位定名曰圆,暂就银为本位。第二条国币种类如右:银币四种(一圆、五角、贰角伍分、一角)、镍币一种(五分)、铜币四种(二分、一分、五厘、一厘)。第三条一圆为主币,五角以下为辅币,计算均以十进。……第八条各种银币无论何枚,其成色与法定成色相比之公差,不得逾千分之三。10\n……第十二条大清银行为国币兑换机关。……第二十条自本则例奏定之日起,所有各省现铸之银铜币,一律停铸。——摘编自沈云龙《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币制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币制改革的影响。解析:(1)据材料“在西方货币制度的影响下”可得受西方货币制度的影响;据材料“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可得以中央政府为主导;据材料“暂就银为本位”可得实行银本位制度;第二、三、八条是对货币的规范、统一。(2)对当时的影响,对货币的规范、统一有利于改变晚清币制的混乱局面;第十二、二十条中央收回货币兑换、铸造权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长远影响,货币的改革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实行银本位制度加速了中国货币本位制度的近代转型。答案:(1)特点:受西方货币制度的影响;以中央政府为主导;实行银本位制度;规范、统一。(任答三点即可)(2)影响:有利于改变晚清币制的混乱局面;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加速了中国货币本位制度的近代转型。(任答三点即可)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前后,在全国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千千万万的农民获得了土地。减少地租,减轻利息,降低农民受地主剥削的程度,肃清国民党残余势力、土匪和当地恶霸。将农村人口划分为雇农、贫农、中农、富农和地主。贫农、雇农是土改依靠的对象,中农是团结的对象,中立富农,地主被定为剥削阶级,是土改打击的对象。实行“中间不动两头平”,没收地主土地分给贫雇农,保存富农经济,坚决团结中农。——根据《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研究》材料二 1948年“大韩民国”政府成立以后,为了缓和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经济,1948年9月,“政府最终采纳了一项以有偿征用和有偿分配为基础的改革土地所有制的政策”,李承晚政府开始出售日本殖民者手中没收的“归属土地”。为了达到“废除租佃制、耕者有其田”的目的,1949年6月,李承晚政权规定了《土地改革法》,政府通过赎买地主的土地然后再有偿地出售给佃农的方法,实现国家土地的再分配。政府规定:自耕农所占耕地的规模一般是水田三町步、早田六町步,以此为标准,超过部分由政府没收,有偿分配给无地或者少地的自耕农或佃农。——以上材料摘自《世界文明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新中国的土地改革和韩国的土地改革,指出二者的不同点。10\n(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韩国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解析:(1)根据材料一“减少地租,减轻利息,降低农民受地主剥削的程度,肃清国民党残余势力、土匪和当地恶霸”和材料二“1948年‘大韩民国’政府成立以后,为了缓和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经济”可知,中韩两国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是不同的:中国是以彻底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目的;而韩国则是以缓和农村的阶级矛盾、促使封建地主向资产阶级转化为根本目的;根据材料一“没收地主土地分给贫雇农,保存富农经济,坚决团结中农”和材料二“1949年6月,李承晚政权规定了《土地改革法》,政府通过赎买地主的土地然后再有偿地出售给佃农的方法,实现国家土地的再分配”可知,中韩两国对待地主土地的处理手段是不同的:中国是无偿地剥夺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韩国是采取征购的办法,对分给农民的土地采取的是有偿的原则;根据材料一“在全国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千千万万的农民获得了土地”和材料二“政府最终采纳了一项以有偿征用和有偿分配为基础的改革土地所有制的政策”可知,中韩两国土地改革所采取的方式也是不同:中国是在充分发动群众的前提下,暴力、激进的方式进行的;韩国是在不发动群众的前提下,采取自上而下,和平、渐进的方式进行的。(2)根据材料二“自耕农所占耕地的规模一般是水田三町步、早田六町步,以此为标准,超过部分由政府没收,有偿分配给无地或者少地的自耕农或佃农”和“为了缓和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经济”可知,韩国的土地改革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占有土地结构,此外这些改革还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韩国的经济发展;根据材料二“政府通过赎买地主的土地然后再有偿地出售给佃农的方法,实现国家土地的再分配”可知,韩国土地改革有利于推动了地主农业资本向工业资本转型,进而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答案:(1)①根本目的不同:中国以彻底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目的;韩国是以缓和农村的阶级矛盾、促使封建地主向资产阶级转化为根本目的;②对地主土地的处理手段不同:中国是无偿地剥夺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韩国是采取征购的办法,对分给农民的土地采取的是有偿的原则;③土地改革的方式不同:中国是在充分发动群众的前提下,暴力、激进的方式进行的;韩国是在不发动群众的前提下,采取自上而下,和平、渐进的方式进行的。(2)意义: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占有土地结构,有利于社会公平;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地主农业资本向工业资本转型,有利于农业现代化。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n材料 明末清初,明代宗室藩王们及一大批官僚豪绅被镇压后,这些被镇压的藩王、官僚、豪绅所霸占的土地分布在山东、山西、湖南、湖北、陕西等地,当时清政府有的官吏建议统一回收,然后卖给农民耕种。而当时有的庶民一贫如洗,哪有钱购买这些土地呢?康熙作了一个令大部分清政府官吏张目结舌的决策,他下诏将藩王的土地无偿交给所在地的农民耕种,号称“更名田”。康熙在实施“更名田”的同时,大胆奖励官员、农民垦荒……他针对当时一方面国库粮食不充足;另一方面地方出现抛耕、荒耕的现实状况,在康熙十年,对新垦荒地免税的年限,由过去的三年放宽到四年,又宽到六年,最后宽到了十年;此外,康熙皇帝针对贫困农民在垦荒和兴修水利上无资金、无耕牛的问题,他下令地方政府给予财政资助。他说:“流移者给以官庄(官田),匮乏者贷以官牛,陂塘沟洫修以官帑(公款),则民财裕而力垦者多矣。”并下令荒地垦熟后,原主不许复认,以鼓励垦荒者的积极性。——曲路浚《从前清政府的棱镜中折射当代财政之伤》(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初的改革在注重社会平衡方面采取的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初改革的积极影响。解析:(1)根据材料“他下诏将藩王的土地无偿交给所在地的农民耕种,号称‘更名田’”可知措施一为将藩王的土地无偿交给所在地的农民耕种;根据“在康熙十年,对新垦荒地免税的年限,由过去的三年放宽到四年,又宽到六年,最后宽到了十年”可知措施二为延长农民对新垦荒地免税的年限;根据“此外,康熙皇帝针对贫困农民在垦荒和兴修水利无资金、无耕牛的问题,他下令地方政府给予财政资助”可知措施三为地方政府财政资助。(2)结合措施一可知,清初改革使农民有了自己的田地,不再成为“流民”有利于社会稳定,赢得了民心;结合措施二、三可知清初改革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民积极缴纳赋税;使清政府的国库日益充实起来。答案:(1)措施:将藩王的土地无偿交给所在地的农民耕种;延长农民对新垦荒地免税的年限;地方政府财政资助。(2)影响:清初改革使农民有了自己的田地,不再成为“流民”,有利于社会稳定,赢得了民心;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民积极缴纳赋税,使清政府的国库日益充实起来。10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14:38:49 页数:10
价格:¥3 大小:29.88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