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小学
>
科学
>
教科版(2017)
>
六年级下册
>
宇宙
>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教案(共7课)(2022新版)2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教案(共7课)(2022新版)2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6
2
/16
剩余14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第三单元宇宙1.太阳系大家庭【教材分析】《太阳系大家庭》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的第一课时。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来自小学科学课程标准5-6年级的下列相关学习内容。本课,学生在已经学习了日、地、月系统的基础上,把探索范围扩展到整个太阳系,研究太阳系这个“大家庭"。聚焦环节提出本课的核心问题“除了太阳、地球和月球外,我们还知道太阳系中有哪些天体?”,唤醒学生对太阳系的原有认知,引发学生对于太阳系这个系统的大小、空间等问题的思考。探索环节安排了三个内容:1.在活动手册中添加自己所知道的天体,补充完善太阳系的天体;2.了解太阳,学生通过阅读提前准备好的“太阳资料单”,或在互联网搜索查找相关信息,筛选和提取有用信息,了解太阳的基本信息以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3.了解太阳系中的其它天体,建构对太阳系的基本理解。研讨环节包括两个研讨问题:1.太阳系大家庭中有哪些天体?2.这些天体各有什么特点?学生可以互相交流他们所画的太阳系大家庭,利用班级汇总表,得到相对比较完整的太阳系天体示意图。学生在这里只需要做简单了解和比天体的特征,不做具体数据的处理。教师可以展示太阳系的示意图或视频资料,将有助于学生形成太阳系的空间概念,并从中感受到宇宙的魅力。拓展环节,引导学生了解彗星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通过以上四个环节,学生在收集、整理、汇报、完善信息的过程中对太阳系有了更科学、系统地认识。【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对日、地、月系统有一定的认识,会从各种信息渠道了解到许多关于太阳系、行星、恒星、卫星的相关知识。个别学生还能提到黑洞、暗物质等更深奥的知识。但大多数学生对太阳系的认识是模糊的,肤浅的,不成系统的,既缺少客观的认知,也较少观察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需要经历回顾旧识、收集资料、提取有用信息、筛选与汇总、建构新知的系列探究过程,进一步了解太阳及太阳系的相关知识。学习如何在散乱无章的各种资料信息中,筛选和提取关键信息来构建对太阳系的科学认知。由于学生对太阳系的认识程度不同,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情况,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和需求,提供充足的准备资料辅助学生完成学习内容。【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等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科学探究目标]1.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2.能够根据资料提炼太阳系的相关信息。[科学态度目标]认识到在讨论交流中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对于丰富、修正、完善原有的认识是必要的。[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感受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会更深化。【教学准备】太阳的基本资料单、学生活动手册、板书磁贴、教学视频资源等。【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难点]引导学生学习从收集信息、筛选提取、汇报与交流、完善信息的过程中建构对太阳系的科学认知。【教学过程】1.聚焦16 教师出示日、地、月系统图片。提问:太阳、地球和月亮是怎样运动的?它们分别是恒星、行星、卫星中的哪一种?聚焦问题:请看课本40、41页的图片,说一说太阳系中还有哪些天体?[设计意图]通过日、地、月系统的回顾抛出问题,唤醒学生对太阳系的原有认知,引发学生对于太阳系的大小、空间等问题的思考,为学生全面认识太阳系奠定基础。2.探索(1)画一画你知道的太阳系。出示学生记录单(右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和交流。说一说我们要怎样记录,要注意些什么。例如:天体应该如何来表示?应该画在什么位置?完成记录后,与其他同学交流。(2)了解太阳系大家庭中的其他天体。学生根据记录汇报他们知道的太阳系中的其它天体,并对这些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看教学视频,了解太阳系的基本知识。改一改:修订你画的太阳系,记录新的发现。(了解内容:有些天体可以直接观察到,如月球、木星、金星等;有些天体比较小或者距离地球比较远,需要借助天文望远镜才能更好地观察。课本:双星伴月、流星、海尔-波普彗星。课外:小行星带、柯伊伯带、哈雷彗星等)观看视频:了解太阳系。[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交流和讨论太阳系中的其它天体,用肉眼观察看得见的天体以及借用工具观察距离很远的天体,启发学生对天体的相对大小、与地球的相对距离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3)了解太阳。学生阅读老师出示的《“太阳”资料单》、自己提前搜索的信息资料等,圈划出有用信息、关键词。(资料单上可包含太阳的质量、大小、构造、演化、太阳活动等基本资料。提醒学生进行分工合作,提高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效率。)学生对圈划出的信息进行筛选和分类整理,完成填空式《“太阳”思维导图》。如右图:教师展示个别小组的思维导图,共同梳理交流获取的信息。[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在繁杂的资料中获取和筛选有用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建构新知。填空式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初步搭建好思维导图总结构,做好思维的脚手架,避免这一教学环节耗费过多时间。也可以将此项作业布置为课后拓展作业,鼓励学生个性化表达自己的学习成果。探索板块的设计,调整了课本中活动二、三的顺序,调整后的顺序为:1.画一画你知道的太阳系。2.了解太阳系大家庭中的其他天体。3.了解太阳。设计思路是学生先画一画自己元认知中的太阳系,然后在课堂交流中讨论、互相启发和学习,了解太阳系的基本构成,摈弃前概念中错误的认知。紧接着学习和了解太阳系大家庭中的其他天体,了解天体的分类。然后再改一改自己所画的太阳系,添加缺失的内容,建构完整的太阳系天体概念。这几个环节是一气呵成,环环相扣的,有紧密的逻辑性。然后,课堂的后半段进行“了解太阳”的学习活动,学生将经历阅读资料、筛选提取相关信息、梳理思维导图、汇报与交流的过程,是本课的第二个完整的学习板块。3.研讨交流和分享本组完成的《太阳系大家庭》课堂记录单、思维导图。(教师鼓励更多的同学交流和分享自己了解的知识。如果有的同学说得和自己认为的不一样,要礼貌善意地表达反驳,面对别人的质疑,要学会分析判断、客观表述,礼貌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学生回答预设:太阳系中有八颗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冥王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矮行星,它曾经是一颗行星。有些行星有卫星,有的行星没有卫星,有的行星卫星很多,比如木星、土星。太阳系中还有小行星、彗星、流星等小天体等。小结:在太阳系中,除了中心天体太阳以外,还包括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等天体。太阳系中的天体有些可以直接观察到,有些较小或者较远的天体,需要借助天文望远镜才能更好地观察。16 [设计意图]通过研讨的两个问题,学生将会认识到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与同伴交流信息的重要性,并且学生将更加全面了解这些天体的各种特征。4.拓展出示彗星的相关资料,展示彗星绕太阳运转的轨道。介绍太阳系的边界和范畴,让学生认识到太阳系整个系统的空间概念。观看科普视频(节选)。[设计意图]彗星是一种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天体,认识彗星的运转轨道,旨在让学生对太阳系的空间概念有一个大概的感知。【教学后记】2.八颗行星【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的第2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继续研究太阳系中的八颗行星。教材首先提出“8颗行星有哪些?”、“它们是如何排列的?”引发学生回顾和思考8颗行星的名称、排列等知识,通过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天体大小和相对距离的问题。探索板块主要安排了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阅读八颗行星的基本数据表。通过阅读科学数据,建立对8颗行星大小对比、相对距离的基本印象。第二个活动是对比数据,给八颗行星排序。进一步了解行星大小、距离的科学规律,为后面的建模活动做好准备。第三个活动是建立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通过纸带建模的方式,让学生的认识更加形象直观。通过层层递进的三个活动,学生最终建立起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对八颗行星的位置有基本的感知。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对宇宙知识、宇宙天体的运动和现象有一定的认识,感受到宇宙的广阔和神秘,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好奇心,帮助学生提升推测、观察、建构模型的探究能力,建构起地球和空间科学学习的体验并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学情分析】经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学生对太阳系的构成有了基本了解,对八大行星的名称都有一定印象。对探索宇宙方面的知识充满热情和兴趣,有部分孩子通过课外阅读或视频节目了解了很多关于宇宙的知识。但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还不足,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生建构对浩瀚宇宙中八颗行星的大小、距离等的科学认知有一定难度。由于学生对形象直观的事物比较容易接受,所以本课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采用建模的方法,将难于理解的知识和概念在建模的过程中具体化,采用简单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宇宙运行变化的规律,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想象,让太阳系中八颗行星的大小、距离等,在学生的头脑中展现。让学生学习科学的建模方法,经历和体会运用模型来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太阳系有八颗行星,它们在其特定的轨道上绕太阳运转。[科学探究目标]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行星相对位置关系模型。[科学态度目标]1.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2.意识到模拟实验及推测与客观事实是有一定距离的。[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6 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教学准备】纸带、水彩笔、剪刀、《八颗行星》课堂记录单。【教学重难点】[重点]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材料建立行星相对位置关系模型。[难点]初步认识和采用科学建模的方法,帮助我们更方便、准确地了解事物,发现规律。【教学过程】1.聚焦出示太阳系示意图(课本P43页)。提出问题:太阳系的八颗行星有哪些?八颗行星是如何排列的?聚焦问题:请关注图中这几句话(右图):“本图不代表天体大小和距离的实际比例关系。”你是怎么理解的?引导:我们要如何知道八颗行星的实际大小和距离的比例关系呢?[设计意图]回忆复习八颗行星的名称、排列顺序,对学生关于八颗行星的原认知进行调查。提问引发学生对天体大小和相对距离的真实比例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引导学生用建模方法解决问题。2.探索(1)阅读八颗行星的基本数据表出示八颗行星的基本数据表,提问“我们能从数据表中得到哪些信息”。引导学生交流分享:距太阳“最近”和“最远”的行星;“最大”和“最小”的行星;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相差比较大,排列并不均匀;行星大小相差比较大。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数据。(2)小组合作探究:给八颗行星排序方法1:按离太阳的远近排序。方法2:按直径大小排序。出示小组课堂记录表,学生将排序结果填写在表上。(3)建立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小组讨论:如果用一条纸带,如何更好建立行星的位置关系呢?引导:我们要怎样才能让建模结果接近真实比例呢?(将数据进行等比例缩小),如何做到“等比例”呢?(所有数据同时将小数点移动相同的位数)。对照科学数据,确定纸带上行星的位置。(4)小组合作探究:科学建模活动引导:行星直径大小经过等比例缩小后是怎样的情况,能否在纸带上呈现?(提示:行星直径大小差异过大,无法在纸带上呈现真实比例情况,只需用圆圈或圆点表示,再写上名称。)将表中行星离太阳的距离数据等比例缩小。根据缩小后的数据,用不同颜色的笔将8颗行星的位置标示到准备好的纸带上。(请学生观看“实验指导视频”,参考视频中的方法进行建模活动。)[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数据、排序、建模三个活动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八颗行星排列和大小的规律。利用简单的纸带等材料进行建模,仅关注真实距离的比例关系,明晰学生认知线条。课时充足的班级可以考虑让学生也进行直径大小比例关系的建模活动,或将两个建模内容整合起来,建构更加全面的太阳系真实比例模型。3.研讨(1)教师引导学生将制作好的纸带模型,以太阳为中心,按不同方向辐射状排列在本组桌面上。将相同的行星以弧线相连,绘制出八颗行星绕太阳运转的轨道。(2)组织学生交流:你们是如何处理数据的?(有大幅偏差的小组,研究一下数据处理中有什么问题?)(2)组织学生看一看其他小组建好的模型,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全班制作的八颗行星位置模型,你有什么认识或问题?16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认真思考建立行星位置关系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客观地认识太阳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实际上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差异非常大,我们看到的很多关于太阳系的图片都不是真实比例的太阳系。根据数据来建模,学生就能够体会到建模过程的客观性。4.拓展(1)木星是体积最大的行星,在天空中很容易辨认,请观看拓展视频,了解关于木星的知识。收集了木星资料的同学也可以和同学们分享。(2)金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亮度极高,是夜空中仅次于月亮的亮星,破晓之前,日落以后,我们都能够在天边发现这颗“最亮的星”![设计意图]持续而有效的课外观测活动能激发学生继续探索宇宙的欲望,帮助学生积累感性经验。金星亮度极高,容易辨认,木星巨大而又明亮,很容易辨认出来,并且我们还可以借助双筒望远镜等工具来观察木星及其卫星,让学生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观测工具的进步,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会逐渐深化。【教学后记】3.日食【教材分析】在研究了太阳系大家庭、八颗行星的基础上,本课继续研究太阳系,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太阳系中天体的运行上。日食的成因是由于地球、太阳、月球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而形成的。教材设计了三个探索活动:模拟三球运动、模拟日食、汇总观察结果。学生通过猜想、设计、完成模拟实验的过程,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研讨,了解和建构对太阳系天体的运动特点的科学认知。在拓展环节,教材建议学生了解“金星凌日”的有趣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更多关于天体运动的知识。本课通过研究日食这种有趣的天文现象,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太阳系是一个运动着的天体系统,该系统中的天体都在做着相对运动,相对运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有趣的天文现象。本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日、地、月三个天体的相对运动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像能力。【学情分析】日食是学生已经听说过或观察过的一种天文现象,有的同学也亲自经历过观看日食的过程,研究日食现象对学生来说非常有趣、很有吸引力,进一步了解和学习日食的发生与地球、太阳、月球三者的相对大小和相对运动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认识太阳系的组成和运行状态。在本课的学习中,重点是让学生认识日食发生时三个天体的运动、大小和位置关系,通过模拟实验演示可以较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日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科学探究目标]1.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模拟日食现象。2.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3.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和解释。[科学态度目标]1.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16 2.能够大胆地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3.保持关注典型天文现象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教学准备】大的红色圆形卡纸(模拟太阳)、小球(模拟月球)、中间有孔的蓝色圆形卡纸(模拟地球)、支架、实验记录单等。【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模拟实验,正确理解日食的成因。[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和解释,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教学过程】1.聚焦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观察过日食吗?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吧。学生活动:分享自己观察日食的体会和发现、提前准备好的照片等。聚焦问题:日食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对日食成因进行简单交流,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猜测。)[设计意图]日食是对学生有着极大吸引力的天文现象。从学生的原有认知出发,引导学生分享自己观看日食的收获和疑惑,思考日食的成因,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和思维的动力。2.探索(1)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一:模拟“日、月、地三个天体的运行”教师提问:看来日食现象和日、地、月三个天体的位置有关,那么这三个天体是怎样运动的,请用实验桌上现有的材料,模拟三个天体的运动。在这个过程中,记录下你的发现。(详见实验指导视频)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完成模拟实验“日、月、地三个天体的运行”。讨论活动中的发现和认知。(2)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二:模拟日食教师提问:你认为,日食发生时,日、地、月三个星球的位置是怎样的?月球比太阳小很多倍,怎么会遮挡太阳?我们怎样设计模拟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学生活动:设计模拟实验,用模拟实验来验证日食成因的猜想。教师引导:出示实验器材带孔的地球卡片、小球(模拟月球)、红色圆形卡片(模拟太阳),支架等。引导学生思考,三个天体要怎样摆放?人在哪里观察?怎样调整“月球”的位置可以正好看到日全食的景象,即“月球”和“太阳”大小相同,月球恰好遮挡住了太阳。怎样的位置可以看到日环食,即“月球”遮挡住了“太阳”,但不是全部覆盖,周围留有一圈环形的“太阳”。怎样的位置可以看到日全食,即“月球”正好完全遮挡了“太阳”。(3)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三:根据模拟实验的结果,画出日全食、日环食发生时,三个天体的位置示意图。[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谈话交流生成研究问题——日食的成因与三个天体的运动位置有关,然后通过第一个探究活动,模拟三个天体的运行状态,在天体运行的过程中去发现日食时天体的位置应该是怎样的。然后进行第二个探究活动,利用带孔的圆形卡片,从地球视角观察日食现象,并探究日全食和日环食发生时月球位置的不同。最后用画示意图的形式记录模拟实验的结果。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动手实践,尊重科学发现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3.研讨(1)讨论1:为什么月球那么小,却可以遮住太阳?(回答预设:发生日全食时,月球完全遮挡了太阳,看起来月球和太阳一样大,是因为月球离地球(眼睛)很近,离太阳很远,近大远小,看起来就一样大了。(16 2)讨论2:发生日全食、日环食时,月球的位置有什么不同?(预设回答:发生日环食时,月球离地球稍微远了一些,没有完全遮挡住太阳,留出了环形的太阳。)小结:当月球距离地球稍近时,月球能够挡住整个太阳,发生日全食现象;当月球距离地球稍远时,月球不能挡住整个太阳,发生日环食现象。(3)讨论3:结合我们的实验现象,说说日食的成因是怎样的?太阳系的天体是如何运动的?(预设回答:日食成因是由于月亮恰好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三者在同一直线上,月球遮挡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太阳系是运动着的天体系统。八大行星都在围绕太阳转动。有的行星有自己的卫星,卫星围绕着行星转动,同时和行星一起共同围绕太阳转动。)小结:太阳系是一个运动着的天体系统,该系统中的天体都在做着相对运动,相对运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有趣的天文现象。[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模拟实验获得直观感受后,通过研讨和交流,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天体“近大远小”的特点,解决“为什么月球虽然很小,却能完全遮挡太阳?”的疑问。引导学生用科学思维解释“日全食”和“日偏食”形成时月球位置的差异。在分析、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发现科学规律。4.拓展观看金星凌日的视频,介绍金星凌日是如何发生的。提出问题:金星的直径和地球差不多大,为什么金星看上去那么小?(学生结合本课的学习,对金星凌日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教学后记】4.认识星座【教材分析】本课开始学生将开展对星座的学习和认识。聚焦环节让学生了解天空中的星座是由不同的恒星组成的,接着提出“我们知道哪些有关星座的知识?”“是如何知道的?”两个问题,引发学生对星座知识的讨论。探索环节安排了两个活动。一是“初步了解星座”。通过课堂交流,初步了解星座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到星座是人类认识星空的产物,属于自然科学领域的概念,初步树立科学的星座观。二是“建一个星座模型”。引导学生采用建立模型的方法,建立一个北斗七星的模型,让学生进一步客观地去认识和了解星座,建立正确的有关星座的概念,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建立北斗七星的模型可以有很多种方法。课本设计的活动中,让学生在一个正方形纸板下悬挂七个橡皮泥球,然后从不同角度投影,发现某一角度恰好投影出北斗七星的图形。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能否用其它的材料、不同的方式进行建模,并鼓励学生课后动手实践自己的设计。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建立起星座的正确概念——远近不同的恒星在视觉上形成的一个图像。在研讨环节,通过3个研讨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星系中恒星的相对位置并没有改变,从不同方向上的投影,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其中某个方向的投影恰好形成了北斗七星的形状。引导学生就模型传递出来的信息和启发进行交流,理解星座中的恒星离我们有远有近,它们互相并不关联,进而形成正确的星座概念。【学情分析】16 星座、浩瀚的星辰海洋,对六年级学生来说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学生们有非常浓厚的学习兴趣。“星座”这个词汇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很多学生对星座都有一定的了解,充满好奇。但大多数学生对星座的认识是很片面的,甚至将自然科学的星座概念和“占星学”里的星座混为一谈。对于星座的含义、星座的特征,知之甚少。如何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星座概念,是本课的重要教学目标。在建立北斗七星模型的过程中,要注意渗透理性思维、合理分析等科学精神,引导学生体会科学认知来源于实践。【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也不同。[科学探究目标]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作出解释。[科学态度目标]1认识建立模型的重要性。2培养对天文方面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会越来越多。【教学准备】小球、细木棍、泡沫底座(或使用小牛顿模拟北斗七星套装材料)、剪刀、手电筒、实验记录单。【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星座观,能够认识到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也不同。[难点]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作出解释。【教学过程】1.导入(聚焦)通过课堂交流初步了解星座知识。教师提问:(出示美丽的星空图)1.夜空中绝大多数的星星都是像太阳那样的恒星。它们构成了许多不同的星座。关于星座,你都了解哪些知识?2.你是怎样了解到的?学生活动:交流和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星座知识和了解的渠道。针对同学们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见解:哪些说法是科学的、有依据的?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判断。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在交流中了解在宇宙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很多,它们都是炽热的、巨大的发光气体星球。星星看上去很小是因为离我们太远。引导学生了解星系是由恒星构成的,初步了解和认识自然科学领域的星座概念。观看视频:了解星座。[设计意图]让学生欣赏美丽的星空图,激起学生对神秘的星空、浩瀚宇宙的探究欲望,在科学探究与科学审美的氛围中,积极投入到对星空的学习中来。课堂交流唤起学生对星座的已有认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和原认知,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星座观,摈弃占星学中具有唯心主义色彩的星座“知识”,为下面的教学奠定基础。2.探索(1)课堂交流:初步了解星座教师活动:介绍星座的由来及作用,出示统一的星座图。学生活动:浏览星座图,找一找常见的星座名称,认一认它们的星座图形。(2)小组合作探究:建一个星座模型出示制作星座模型的材料:七个小球、七根木棍、底座、手电筒。制作方法:①按顺序标号,将一头带有小球的木棍插入底座的7个孔中。②用手电筒从一个方向照射,让小球的投影落在后面的白纸上。③用马克笔将白纸上投影的点记录下来。④从不同的方向投影,在白纸上记录下得到的图形。(其中某一方向会看到北斗七星的图形,如果没有看到,则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怎样调整才能出现北斗七星的投影图形?)[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模拟北斗七星的实验过程,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在调整投影方向的过程中,发现从不同视角看到的星座图形大不相同,只有一个视角可以看到北斗七星的形状,从而了解恒星之间是没有联系的,距离地球远近也不同,建立起科学的星座概念。3.研讨(1)请各小组将自己实验记录单贴上黑板,请学生观察各小组的实验记录,说说自己的发现。16 老师引导:为什么画下来的星座很多都并不相同?哪些图像和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北斗七星形状相同?建立星座模型的活动给了我们什么启发?我们对星座有了什么新的认识?(2)课堂小结:组成北斗七星的星体离我们有远有近,北斗七星的形状是我们从地球这一个角度所看到的情况,一个星座实际是由远近不同、没有关联的恒星在天空中组成的视觉图像。[设计意图]在研讨活动中关注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从分析模拟实验现象的过程理解和建构科学的星座观。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建构模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研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4.拓展(1)阅读课本第48页的科学资料,了解北斗七星的更多知识。(2)看视频了解“光年”概念。[设计意图]通过科学阅读、观看拓展视频资料,了解更多的宇宙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知识的好奇心和持续的兴趣。【教学后记】5.夏季星空【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第5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太阳系和星座等相关知识,并且知道星座的形成是人为将相互之间距离很远的恒星划分成不同区域,从而形成视觉上的平面效果。教材第4课已初步介绍星座并让学生建一个“星座”模型,本节课在上节课基础上进一步介绍星座的作用及如何认识星座。教材伊始通过讲解夏季是观察星空及星座的好季节,直接聚焦本课的两大研究内容:星座有什么作用及如何去认识天空中的星座。探索环节共分为三个活动,活动一:利用星座找方向,在上节课深度学习北斗七星的基础上,学习如何利用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进而辨别方向。活动二:认识夏季星座,教科书提供了三种认识夏季星座的方法,让学生有法可循的识别夏季星空中的星座。活动三:利用活动观星盘观星,星空中的星座有88个之多,如果想认识更多的星座,就需要利用活动观星盘。研讨环节是对探索环节的总结和深化,第一个问题“认识星座有什么作用”对应探索活动一,第二个问题“我们有哪些辨识星座的方法”对应探索活动二和活动三。拓展环节考虑到课外观星活动的局限性,提出可以利用观星软件让夜晚观星更加方便。【学情分析】在本单元的第四课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星座,知道了星座的概念和一些星座的名称,并且通过制作星座模型建立起星座的正确概念——远近不同的恒星在视觉上形成的一个图像。在初步认识星座的基础上,学生仍然对星座充满好奇,比如星座的作用是什么以及如何在天空中辨识星座。在三年级已完成长时间观察月相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更好地观察星座。【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根据北极星辨认方向,尝试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认识星座。2.学会使用活动观星图,并运用到实际的观察中去。[科学态度目标]16 培养观星等天文活动的兴趣,认识到较长时间内持续地观察星空活动的意义。[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1.意识到星座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意识到我们可以利用工具更好地认识宇宙。【教学重难点】[重点]如何学会利用星座找方向,并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认识夏季星座。[难点]如何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利用活动观星盘进行观星活动。【材料准备】活动观星盘,观星软件“星图”。活动观星盘规格:含有面盘及底盘两大部分,底盘上标注各个星座,背面标注使用方法。【教学过程】1.聚焦通过回顾上节课引入,教师介绍上节课学习内容。出示夏季星空的图片,教师提问:夏季是观察星空的好季节,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可以帮助我们识别一些星座,星座有什么作用?我们该如何认识天空中的星座呢?学生在记录单上写下自己的想法,并在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教师邀请几位学生回答交流。[设计意图]因本节课是上一节课的延续和提升,因此直接通过回顾上一节课引入,聚焦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星座的作用及如何认识天空中的星座。考虑到六年级的学生对星座作用及如何辨识星座有初步了解,先通过填写记录单并交流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情况,方便有调整的进行后续教学。2.探索(1)利用星座找方向教师提问引导:白天我们可以利用太阳的东升西落辨别方向,那夜晚呢?有没有一颗星星无论在何时何地观察它都在一个固定的方向?学生思考交流,教师总结:北极星可以帮助大家在夜间辨别方向,可是北极星是一颗不太亮的星,我们怎么找到它呢?出示北斗七星及大熊星座的图片,组织学生根据图片进行讨论,如何利用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师生小结:由北斗七星勺子前端(勺口)的两颗星连线向外延长约5倍的距离,就能找到北极星。教师追问: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命名为北斗导航系统,你觉得有何寓意?[设计意图]学生早在三年级就学习了白天可以利用太阳辨别方向,在此基础上,学生很自然的想到晚上可以利用星星辨别方向。在学习完如何寻找北极星后,通过师生交流北斗导航系统的名字寓意,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星座可以识别方向。(2)认识夏季星座出示夏季星空图,教师提问:星空中这么多星座,如何找到并辨识它们呢?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记录单上提供了一些认识星座的方法,请大家阅读资料并完成相应题目。在完成题目后,教师出示认识星座方法的PPT,邀请学生上台介绍认识星座的某一个方法并完成资料上的题目,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进行追问和补充。学生介绍的方法顺序依次为:①定方向。根据季节和星图,确认要认识的星座大致在天空的什么方向。②找明显特征。在晴朗的夜空中会有一条闪亮的光带,它就是人们常说的“银河”,银河是由许多恒星组成的,可以成为明显的标志。③找亮星,定星座。织女星、牛郎星和天津四是夏季星空中有名的亮星,形成一个三角形,被称为“夏季大三角”。找到它们,也就找到了天琴、天鹅、天鹰三个星座。在学生介绍方法②时,教师提问[学生]16 你们觉得银河像什么?然后师生交流:早在中国古代,人们就注意到了银河,并且有一些诗句用来形容银河。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学生介绍方法③时,教师邀请学生介绍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再播放故事视频,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的一些细节与天文知识结合起来。最后请学生说一说天琴、天鹰星座的主要标志是什么。[设计意图]为体现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先让学生回答在星空中找星座的方法,但学生的回答大都是零星的、片面的,因此给学生们提供了资料,学生一边阅读资料一边完成资料中的题目,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感。由学生介绍相应方法的同时,老师适时地引入古诗词中的银河以及中国民间故事与星座的关系,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将新知识与之前的知识产生联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3)利用活动观星盘观星教师提问引导:现在我们只学习了几个星座,如果想认识其它更多的星座应该怎么办呢?教师出示制作好的活动观星盘,并讲解活动观星盘的使用方法:将活动观星盘举过头顶,并转动观星盘,让盘上的“北斗七星”与天空中的北斗七星处于大致相同的方位,根据盘中的星座来认识天上的星座。给学生提供制作好的活动观星盘,在屏幕上出示一张星空图,让学生学习使用活动观星图。教师引导提问:夜晚观星活动中要注意什么?鼓励学生在天气晴朗、远离城市灯光的地方开展真实的观星活动,并强调有关夜晚观星的安全事项。[设计意图]深圳的学生在夜晚观星时受到灯光、建筑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活动质量会低一些,但学生对于观星的热情是很高涨的,所以通过模拟演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活动观星盘的使用方法,并让学生思考观星活动中的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3.研讨研讨1出示图片,教师提问:在一个天气晴朗的夜晚,一个徒步者野外迷路了,你如何帮助他辨别方向?师生交流:星座在很久以前就被水手、旅行者当做识别方向的重要标志。随着科技的发展,虽然星座用于方向识别的作用逐渐减弱,但是航天器还是通过识别亮星来确定自身的位置和航向。研讨2教师提问:我们有哪些辨识星座的方法?和你之前预想的一样吗?学生回顾认识星座的主要方法。教师根据板书小结学生的交流情况。[设计意图]研讨环节是对新知识的运用和深化,研讨1通过创设情境,在真实情境中让学生明白星座在识别方向方面的重要意义;研讨2梳理辨识星座的方法是对探究活动二和三的深化,让学生将本节课的学习成果与前概念调查时的预想相对比,增强学生课堂的成就感。4.拓展拓展1:教师投屏观星软件“星图”进行演示,给学生布置课后拓展任务,利用观星软件认识更多的星座。拓展2:学习了星座的作用及如何认识星座之后,学生对于天文学上的星座和之前熟悉的占星学星座会有很多疑问,通过观看天文学和占星学对于星座的异同视频(视频来源:好看视频星空大嘟嘟http://haokan.hao123.com/v?vid=11976707203836421940),拓展学生关于星座的知识面。[设计意图]实际的夜晚观星受多种因素的限制,学生利用观星软件进行观星不仅可以体验观星活动的乐趣,而且可以对各个星座有更加具象的认识。学生通过两节课对星座的学习和之前对占星学星座的认知,他们无法区分天文学和占星学对于星座的异同,因此在拓展环节通过视频的形式进行讲解,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教学后记】16 6.浩瀚的宇宙【教材分析】从本课开始学生将了解更为广阔的宇宙空间。太阳系所在的银河系是一个怎样的星系?再扩展到银河系以外的星系,引发学生对宇宙结构和空间的想象。银河系是比太阳系层次更高的天体系统,是由恒星和其他各种天体组成的巨大天体集团,其中包括太阳在内的上千亿颗恒星和各种类似的星云以及星际物质。银河系以外更广阔的宇宙空间里,还有许许多多像银河系一样庞大的星系。本节课学生将了解更广阔的宇宙空间--银河系。在探究环节中,通过大量视频和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银河系之大。通过制作银河系模型加深理解银河系的形状和结构,并通过观察、评价自己制作的银河系模型,提出一些对于宇宙有价值的问题。通过对河外星系的了解,认识到银河系外还有广阔的宇宙空间,体会宇宙的浩瀚及无穷魅力。【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太阳系,知道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能够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模拟日食现象。能够根据北极星辨认方向,尝试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认识星座。学生有了前面学习太阳系的空间感之后,再来想象银河系之大就有了基础。但银河系的具体形状和结构学生还是很模糊的,如银河系是一个漩涡结构,有四条悬臂等,这些都是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才了解到的。所以本节课安排了制作银河系模型的活动,帮助学生更好理解银河系的形状和结构。制作模型的难度不大,学生可以按照教材上的步骤进行制作。【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2.宇宙是运动变化着的、膨胀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科学探究目标]1.制作银河系模型,对模型进行评价和改进。2.根据模型,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科学态度目标]1.认识建立模型的重要性。2.意识到宇宙是运动和变化的。[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会越来越多。【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学习知道宇宙是运动变化着的、膨胀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难点]动手制作银河系模型,对模型进行评价和改进。【材料准备】陀螺、纸片、米粒、胶水等。【教学过程】1.导入展示银河系的有关照片。夏天的夜晚当我们仰望星空,我们发现许多一闪一闪的星星,这些星星距离我们非常遥远。天空中的每一颗恒星都类似太阳一样发光发热,也有可能组成类似太阳系一样的天体系统。你知道太阳系属于哪一个恒星系统吗?学生回答:银河系。教师提问:你知道银河系是一个怎样的星系吗?预设: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星系,距离太阳非常遥远,有许许多多恒星组成。教师提问:宇宙中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星系呢?宇宙有多大呢?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猜想,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宇宙。学生活动: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在班上进行交流分享。16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银河系展开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对银河系进行描述。2.探索(1)认识银河系通过视频介绍银河系的基本情况和数据。太阳系是银河系中一个极为普通的天体系统。银河系大约由2000亿到4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约10万光年。教师提问:出示银河系的“侧视图”和“结构图”。通过刚才的视频和上面的结构图你觉得银河系像什么?你能描述银河系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吗?学生活动: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在班上交流分享。[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和数据让学生了解到银河系有许许多多的恒星,银河系非常的庞大,加深学生对银河系之大的印象。通过“侧视图”和“结构图”了解银河系的大致结构,如银河系是一个漩涡结构,有四条悬臂等。(2)建立银河系模型动手制作一个银河系模型。出示制作银河系模型的相关材料:陀螺、纸片、米粒、胶水。讲解制作方法:在纸片上模拟画出银河系的“核球”和几条“旋臂”,把一些米粒粘在纸片上,模拟银河系的“恒星”,最后把纸片固定在陀螺上旋转。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制作一个银河系模型。学生活动:评价我们的银河系模型,对照课本中银河系的“侧视图”和“结构图”,评价我们制作的银河系模型。比如外观是否和“侧视图”相符合,米粒分布是否符合事实,米粒粘贴情况以及能否快速转动等,把相关评价填写在记录单上。学生根据评价建议可对模型进行适当调整和改进。(先自己小组组员进行评价,然后不同小组之间互评。)教师提问:转动我们的银河系模型,仔细观察并思考,根据模型你能提出哪些有意思的问题?[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制作银河系模型,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银河系的形状和结构。学生借助建立银河系模型的活动,能够对模型进行观察和评价,并能根据制作模型进行推理和想象,从而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不同小组之间通过问题分享,可以激起学生探求的欲望。(3)河外星系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很多,人们把它统称为河外星系。银河系是一个无可比拟的巨大天体系统。但通过空间望远镜,人类发现了银河系以外的星系,如仙女座星系、猎犬座星系等。他们大小不一,形状各异,都在高速运动着。展示一些典型的河外星系的资料和图片,播放视频《仙女座星系》。(教师提问:我们的银河系是一成不变的吗?我们宇宙空间有多大?学生活动: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并在班上进行分享。[设计意图]通过研讨,学生知道宇宙还处于青年时期,还在长大和膨胀。学生通过对河外星系的了解,认识到银河系并非宇宙的边界,银河系外还有广阔的宇宙空间,体会到宇宙的浩瀚及无穷的魅力。3.研讨(1)银河系是怎样的一个星系?学生在描述时可以参照银河系模型,引导学生说出巨大、运动等关键词。(2)宇宙有多大?让学生计算一下1光年到底等于多少千米,学生看到一长串的零就感受到这个距离之远,感受到宇宙之大,并且我们的宇宙还处于膨胀之中。(3)想象如果有一天,我们和河外星系的“外星人”有了联系,用中文格式写下我们的通信地址。学生在书写具体的通信地址时需要考虑到层级关系,如银河系、太阳系、地球、中国等,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层级关系。这一活动有助于学生认识宇宙的系统结构。4.拓展:介绍充满活力的宇宙,用文字和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到,组成宇宙的主要天体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播放视频《浩瀚的宇宙》,感悟宇宙的浩瀚及无穷的魅力。16 【教学后记】7.探索宇宙【教材分析】自古以来,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止过。宇宙是庞大而神秘的。教材通过呈现有关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和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的成就展示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以及人类对未知世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肉眼观察、借助望远镜等工具观测和进入太空观察,每一阶段方法的改进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在太空探索中也取得不少成就,这是我们应该了解,应该为之自豪的事情。本课作为《宇宙》单元的最后一课。不仅对人类探索宇宙历程进行梳理和总结,也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关注天文信息,关注我国及世界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知太阳系的基本信息、宇宙中有无数星系,银河系只是其中的一个。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可能知道部分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但对于人类探索宇宙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的认识较为模糊,也没有对我国的一些重大太空探索工程有较为完整的认识。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分析和提取信息的能力,能够梳理和提炼所给材料的信息。他们对浩瀚的宇宙很感兴趣,但认为宇宙离我们很遥远,是科学家的事情,难以亲身观察和认识。因此在本课最后,展示出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可以参与的天文类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对宇宙的认识,让学生能够继续探索宇宙,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人类通过改进技术和工具,不断地认识和探索宇宙。2.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科学探究目标]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收集资料,对资料进行梳理和提炼。[科学态度目标]1.对探索宇宙有一定的兴趣。2.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形成集体的认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不断深化。【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及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的成就[难点]使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梳理和提炼【材料准备】[教师]教学ppt、资料卡、板贴[每组]每人一份资料卡、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介绍:自从仰望星空的那一刻起,人类就对我们身处的宇宙充满了好奇和浓厚的兴趣。如果把人类有意识地观测和记录天体作为探索宇宙的开始,到今天,已经有好几千年的历史了。教师提问:1.人类是怎样探索宇宙的?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如何帮助人类更好地探索宇宙?学生思考:人类探索宇宙经历了哪些过程,在探索过程中,如何借助科学技术进行探索,探索结果如何?有什么变化?[设计意图]学生往往会认为人们借助专业的技术设备对宇宙进行的观察才是探索宇宙。本环节通过教师讲述以及师生、生生谈话分享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人类探索宇宙历程的前认知,也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人类有意识的观察和记录天体即是在探索宇宙。(二)阅读资料卡,梳理和提炼信息。16 教师活动:给学生每人分发一份资料卡和实验记录单。引导学生梳理和提炼人类探索宇宙历程可以大致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观察方法有什么不同?获得的信息有什么不同?学生活动:先独自阅读资料卡并完成记录单。再小组讨论完善信息和组织语言,统一小组意见。思考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有什么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有什么影响,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态度是如何的?[设计意图]收集、整理资料也是科学探索的一种方法。在课堂中给学生一块完整的时间去阅读、梳理信息,对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取信息能力、专注力有很大的帮助。记录单中通过勾选、问题、连线等形式帮助学生提取关键信息,降低梳理资料的难度,符合六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再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可以很好地培养他们的倾听表达能力,小组合作能力。(三)研讨分享,梳理信息1.人类探索宇宙历程教师提问:从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中,我们知道了什么?学生活动:通过上一环节,寻找人类探索宇宙的大致历程。认识到人类科学观测技术和方法的不断改进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探索宇宙历程中,人们观测宇宙的范围越来越大,获得的信息越来越大,对宇宙的认识也不断深化。不仅如此,在探索未知宇宙的过程中,有十多位航天员以身殉职,感受人类敢于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设计意图]学生在经历自己阅读和小组讨论后,能够梳理大部分的信息,所以开展一次集体的研讨是很有必要的。在研讨的过程中,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可以不断完善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学生更清晰的认识其过程。2.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的成就教师活动:展示我国重大太空探索工程代表图片、工程名以及工程代号,并提问:在太空探索中,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学生活动:派代表将我国重大太空探索工程与工程代号一一相连,分享自己了解的我国太空探索工程中取得的成果,有什么发现,对我国乃至国际航天事业有什么贡献或影响。[设计意图]学生对于我国太空探索工程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还不是很完善。因此资料卡二以时间轴的形式展示我国太空探索的历程,学生可以清晰的寻找每一工程与其工程代号,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还会感受到我国在太空探索中的坚定态度和先进技术,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3.课外的天文类实践活动教师提问:你参加过哪些天文类的实践活动?还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学生活动:回顾曾经参加过的天文实践活动,观察、了解了哪些天文现象。思考还可以开展哪些活动。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的信息,提炼相关的实践活动,并基于学生的回答,补充学生可以参加的一些天文类实践活动,如参观天文馆,观察天文现象,关注天文信息,探访天文台,参加学校或社区的天文学社团或活动。[设计意图]学生常认为宇宙、天文学离我们很遥远。通过本活动,学生可以感受到科学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也可以观察天文现象,了解天文知识,培养关注新进科学技术的习惯,保持探索宇宙的好奇心。(四)寻找近期天文现象教师提问:近期有什么天文现象?我们可以从哪里获取信息?怎么观察?学生活动:梳理获取天文信息的方法(查阅资料、关注天文台信息等),思考不同的天文现象,如何观察?不同现象是如何出现的?(如需要借助工具观察日食,不可直视太阳;可以直接肉眼观察月食,天气晴朗,四处较为空旷利于观察月食等等。)[设计意图]通过了解近期的天文现象信息,再次让学生知道,宇宙虽然庞大而神秘,但是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不断努力的探索,我们获得宇宙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同时促使学生从本堂课起,继续关注天文现象,思考不同天文现象背后的原因,培养学生探索宇宙的意识。【教学后记】16 16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教案(共7课)(2022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整理课件(2022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浩瀚的宇宙》教案2(2022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探索宇宙》教案2(2022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地球——宇宙的奇迹》教案(2022新版)2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教案(共7课)(2022新版)2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复习课件5(2022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探索宇宙》作业课件2(2022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综合训练课件(2022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知识导图3(2022新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小学 - 科学
发布时间:2022-01-14 20:18:08
页数:16
价格:¥5
大小:43.03 KB
文章作者:U-2009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