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高考地理一轮 1-2-1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球表面形态随堂演练 湘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随堂演练:1-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球表面形态(2022年沈阳四校联考)右图表示岩石圈循环模式,图中序号表示风化与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和岩浆。读图,回答1~2题。1.图中有可能找到石油、天然气的岩石是(  )A.①          B.②C.④D.⑤2.能反映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成因的序号是(  )A.①B.②C.④D.⑥解析:第1题,根据示意图可以判断,③为岩浆,②为岩浆岩,①表示风化、侵蚀作用,⑥表示沉积作用,⑤为沉积岩,④为变质岩。石油、天然气存在于沉积岩中。第2题,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答案:1.D 2.A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并非整体一块,而是分裂成许多块,这些大块岩石称为板块。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3~5题。3.图中甲地与丙地分别形成(  )A.海沟和岛弧B.海沟和褶皱山C.海岭与岛弧D.海岭与褶皱山4.甲、乙、丙、丁四地形成最晚的是(  )A.甲B.乙-8-\nC.丙D.丁5.图中最容易发生火山、地震的是(  )A.甲 乙B.丙 丁C.甲 丙D.乙 丁解析:第3题,甲地位于大洋板块的生长边界,容易形成海岭;丙地位于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容易形成岛弧和海沟。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为生长边界,形成时间最晚。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丙位于板块的交界处,易发生火山、地震;而乙、丁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发生火山、地震的可能性较小。答案:3.C 4.A 5.C6.(2022年长春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陆地的河流流速比较急,带着上游冲刷下来的泥沙流到宽阔的海洋后,流速慢了下来,泥沙就沉积在河口附近,积年累月,越积越多,逐步形成高出水面的陆地,这就叫河口冲积岛。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历史演变图。材料三 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材料四 下图表示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1)说明河口冲积岛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有哪些?(2)描述材料二中古沙洲的生消变化过程。(3)近年来该地海岸线向近海移动的速度减慢,试说明其原因。(4)图中的山脉是________,属于地质构造中的________,板块a为________板块,板块b为________板块。-8-\n(5)根据图示,从地壳运动方面分析青藏高原移动的重要原因。解析:第(1)题,河口冲积岛位于河流入海口处,它受流水和海水作用。第(2)题,古沙洲的发展与流水沉积作用、海水顶托作用、地转偏向力等作用有关。第(3)题,中上游水土保持林的建设和水库的修建,导致河流含沙量减小,海岸线向近海移动速度减慢。第(4)题,图中山脉为喜马拉雅山,属于褶皱山,它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而形成的。第(5)题,青藏高原移动的重要原因是板块挤压。答案:(1)流水堆积(沉积)作用;海水的顶托作用。(2)河口地区由于落差小及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速度减慢,导致大量泥沙堆积,出露水面形成沙洲;泥沙继续堆积,陆地面积不断扩大,古沙洲逐渐和大陆相连;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岸堆积速度快。(3)中上游植树造林,水土流失减少;三峡大坝等水利工程截留部分泥沙。(4)喜马拉雅山 褶皱山 印度洋 亚欧(5)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还在继续,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引起的挤压。一、选择题下面两图分别为地球表面及地壳中甲、乙、丙三类岩石所占比重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乙类岩石最可能是(  )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2.乙类岩石转变为丙类岩石的能量来源是(  )A.太阳能B.势能C.热能D.生物能解析:第1题,整个地壳中岩浆岩所占比重最大,地球表面则沉积岩所占比重最大。第2题,图中甲、乙、丙三类岩石分别是岩浆岩(侵入岩属于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受高温高压的作用沉积岩转变为变质岩。答案:1.C 2.C(2022年百校联盟模拟)读某地质剖面图,其中③表示石灰岩,完成3~4题。-8-\n3.下列有关图中岩石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②属于沉积岩B.③属于变质岩C.④属于变质岩D.⑤属于沉积岩4.图中岩石按照由老到新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B.⑤①②③④C.③①②④⑤D.③⑤①②④解析:第3题,②⑤属于岩浆岩中的侵入岩,③属于沉积岩,侵入岩附近的沉积岩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有可能形成变质岩。第4题,岩石的形成顺序一般是先沉积,后侵入,再变质。答案:3.C 4.C(2022年沈阳四校联考)读我国部分省区某外力侵蚀作用统计图,回答5~7题。5.图中所示的外力是(  )A.流水B.海浪C.冰川D.风力6.图中强度侵蚀面积最大的是(  )A.内蒙古B.甘肃C.青海D.新疆7.新疆的轻度侵蚀和剧烈侵蚀都很突出,是因为(  )A.自然环境的整体性B.地域广阔,距冬季风源地较近C.自然环境的垂直差异显著D.自然环境的南北差异显著解析:-8-\n第5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我国新疆、内蒙古等地该外力作用强烈,而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地该外力作用不明显,因此该外力作用主要出现在气候干旱的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第6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最大强度侵蚀面积出现在内蒙古。第7题,新疆南部干旱地区为主,北部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风力侵蚀强烈,而半干旱地区侵蚀相对较弱。答案:5.D 6.A 7.D(2022年潍坊三县市期中联考)下图是某区域地质地貌剖面图。读图,回答8~9题。8.图中高速公路隧道穿过(  )A.向斜谷B.背斜谷C.向斜山D.背斜山9.图中甲地多见石芽、溶洞等地形,推断该地岩层应为(  )A.页岩B.板岩C.石灰岩D.花岗岩解析:第8题,从图中高速公路隧道穿越地区的岩层弯曲状况可以看出,岩层向上隆起,为背斜成山,所以选D项。第9题,石芽、溶洞等地形形成于喀斯特地貌区,岩石多为石灰岩。答案:8.D 9.C读“丹霞地貌形成示意图”,回答10~11题。10.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A.a→b→c→d→e→fB.b→a→c→d→f→eC.c→b→d→a→f→eD.d→c→b→a→f→e11.e图中“狗头石或骆驼石”属于(  )A.花岗岩B.沉积岩C.大理岩D.玄武岩解析:-8-\n丹霞地貌是沉积岩经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结合六幅图可知其形成过程:先形成沉积岩(c→b),再在干热条件下氧化(d),再经抬升或倾斜(a)、节理、裂隙发育(f),最后经流水侵蚀,形成丹霞地貌。答案:10.C 11.B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包括山东省的东营、滨州和潍坊、德州、淄博、烟台市的部分地区。读“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示意图”和“黄河三角洲景观示意图”,回答12~14题。12.三角洲与冲积扇是河流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表形态,对冲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冲积扇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②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 ③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④三角洲只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13.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貌B.台湾岛C.华北平原D.喀斯特地貌14.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缓。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不包括(  )A.黄土高原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B.黄河中游水利枢纽的建设C.黄河入海水量减少,输沙能力减弱D.黄河入海口的位置不确定解析:第12题,三角洲分布在河流入海口或入湖口处,冲积扇分布在山前。第13题,华北平原是在河流冲积作用下形成的。第14题,黄河入海口的位置不确定,不是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答案:12.C 13.C 14.D二、综合题15.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8-\n(1)图中甲、乙分别代表________和________。(2)下列选项中,符合沉积岩两个突出特征的是(  )A.具有层理构造B.具有气孔构造C.常含有化石D.坚实致密(3)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________,表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的是________。(4)在台湾东北海岸的“野柳公园”内,有一群海岸怪石,其中以“女王头”(如右图)最为著名。但其“玉颈”逐年变细,预计15年后将面临“断头”危机。你认为其“玉颈”变细是受________作用的影响,该作用对应于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5)石材已是许多家庭房屋装潢的必需品,请列举家庭装潢中常用的甲、乙类岩石各一种。解析:根据该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可知,甲为岩浆岩、乙为变质岩,①表示冷凝作用、②表示外力作用、③表示变质作用、④表示重熔再生作用。沉积岩是已形成的岩石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作用形成的,一般具有层理构造,且常含有化石。台湾的“女王头玉颈”是在海水的长期侵蚀作用下不断变细的。家庭装潢用的花岗岩属岩浆岩中的侵入岩,大理岩属变质岩。答案:(1)岩浆岩 变质岩(2)AC(3)③ ②(4)海水侵蚀 ②(5)甲:花岗岩。乙:大理岩。16.读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8-\n(1)图中A、B两处,属于背斜构造的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处形成山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岩层③为石灰岩,图中斜线区域很可能会形成________岩,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该地区要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从安全性、稳定性及地下水运动等方面考虑,最好选择B处还是A处?为什么?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应为向斜;而B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应为背斜。第(2)题,A处为向斜成山,属于地形倒置,主要是向斜槽部和两翼遭受差异性侵蚀的结果。第(3)题,花岗岩为岩浆岩,则岩浆和石灰岩的接合处容易发生变质,形成大理岩。第(4)题,一般来说,从安全性方面考虑,隧道多选择在背斜处。答案:(1)B处 从岩层的新老关系看,该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2)A处为向斜,槽部因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3)大理岩(或变质岩) 石灰岩受岩浆侵入影响,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易发生变质。(4)B处。B处为背斜核部,背斜的岩层受力点在两翼,在背斜核部开隧道不易塌方,安全性、稳定性好;背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顺岩层向下渗流,不会因积水而影响交通,也不会威胁隧道安全。-8-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14:50:03 页数:8
价格:¥3 大小:1.46 M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