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高考地理一轮 4-2-1 中国的自然地理概况随堂演练 湘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0

2/10

剩余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高考地理一轮4-2-1中国的自然地理概况随堂演练湘教版下图为我国南岭山地中段的自然景观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  )A.1月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B.7月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C.降水主要集中分布在山地的北坡D.低山丘陵为主,山河相间分布2.与乙山相比,甲山垂直自然带更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更低        B.受夏季风影响更强C.海拔更高D.受冬季风影响更强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绝大部分地区7月份气温都在25°C以上(山区较低,也在20℃以上)。A项读图可直接排除。南岭的南坡降水较多。图中看不出河流,不能判断是山河相间分布。第2题,甲、乙两山海拔接近,但甲山山顶部位有针叶阔叶混交林带,而乙山顶部没有,说明甲山顶部气温更低;图中显示甲山北部有明显的冬季风(寒潮)影响,而乙山受寒潮影响较小;故甲山顶部出现针叶阔叶混交林的主要原因是受冬季风影响更强。答案:1.B 2.D读塔里木河流域示意图及1957~2022年间三条源流(和田河、叶尔羌河和阿克苏河)的径流量和耗水量变化表,完成3~5题。年代3条源流天然3条源流区间-10-\n径流量/108m3耗水量/108m33条源流净入塔里木河水量/108m31957~19591960~19691970~19791980~19891990~19992000~202253年平均178.0188.9192.5185.9204.7207.6194.9128.5138.4147.3141.6162.2171.1150.749.550.545.244.342.536.544.23.图中水文站测得的河流径流量最大的是(  )A.1水文站B.3水文站C.6水文站D.9水文站4.1957~2022年间,导致塔里木河三条源流天然径流量变化总体趋势的原因,最可能是(  )A.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加B.气候变暖,冰雪融化量增多C.流域内农业灌溉用水减少D.流入塔里木河的水量减少5.1957~2022年间,随着塔里木河流量的变化,干流中游的外力作用也发生变化,其主要表现为(  )A.流水堆积作用减弱B.冰川侵蚀作用增强C.流水侵蚀作用减弱D.风力堆积作用减弱解析:第3题,6水文站有多条支流汇集,1、3水文站的水量要小于6水文站;6水文站与9水文站之间没有有效河流注入,同时该地干旱,水分蒸发、下渗较多,所以9水文站的水量要小于6水文站。第4题,表中数据显示1957~2022年间,三条河流天然径流量总体呈现增加趋势,而三条河流的补给水源都是冰雪融水,所以河流径流量的多少与气温高低成正相关;据此可推知,1957~2022年间气候变暖,导致冰雪融化量增多,从而使塔里木河源流三条河流天然径流量呈增加趋势。第5题,数据表明三条源流注入塔里木河的水量呈减少趋势,使塔里木河流量减少,则河流流水侵蚀作用减弱。答案:3.C 4.B 5.C6.(2022年北京海淀检测)读图1、图2并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n图1 福建省地图图2 泉州市地图材料 2022年3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国家发改委上报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海峡西岸经济区包括福建省全境以及浙、粤、赣三省部分地区,其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目前台资企业占福建外资企业总数的21%,投资总额达86.05亿美元。(1)乌龙茶起源于福建,是中国茶的代表。分析说明福建种植乌龙茶有利的自然条件。(2)分析福建省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有利区位条件。(3)读图2,简述泉州市晋江径流量大、季节变化显著的自然原因。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主要考虑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再考虑茶树的种植要求——水热条件较好,地形应有一定坡度,有利于排水,最好是酸性土壤等,然后再观察图中福建的这几个方面,便不难得出结论。第(2)题,经济区建设的区位因素应考虑地理位置、历史基础、技术、交通、政策、劳动力和土地等,再结合福建的具体情况分析即可。第(3)题,影响河流流量的主要因素是降水、河流的水系特点等,结合该地的气候类型和图中晋江的水系特点,不难作答。答案:(1)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配合较好。土壤:(弱)酸性的红壤,适合茶树生长。-10-\n(2)邻近台湾,利于经贸合作;是著名侨乡,便于引进外资(或台资)与先进技术;拥有铁路、公路和海港,海陆交通便利;有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劳动力和土地价格相对较低。(3)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或:地处东南沿海),年降水量大;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河流支流多,汇水量大。一、选择题(2022年高考课标全国文综)读图,完成1~2题。1.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2.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地形对气温分布的影响。由图示信息可判断,甲城市大致位于秦岭以南的汉水谷地,乙城市大致位于我国东部黄淮平原一带。两地纬度大致相当,但由于秦岭阻挡,冬季风对甲城市影响较小,故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7月份普遍高温,根据图示信息,两地均温大小不易判定。第2题,本题考查区域空间定位能力。根据图示经纬度采用排除法不难选出C项。答案:1.A 2.C(2022年高考江苏地理)下图是2022年4月18日8时~4月19日8时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10-\n3.形成图示地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A.高压脊控制B.锋面活动C.反气旋过境D.热带气旋影响4.若图示降水持续多日,最易发生洪涝的地区是(  )A.江汉平原B.四川盆地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解析:第3题,本题考查降水的类型。图中显示我国南方降水位置位于南、北气流交界处,应为锋面雨,B项正确。第4题,本题考查洪涝产生的原因。洪涝灾害的产生与降水量、地形关系最密切。图中江汉平原、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降水量小,而珠江三角洲地区降水量大,地势低平,最易发生洪涝。答案:3.B 4.C“中国人的景观大道”是指从上海一直延伸到西藏樟木友谊桥的318国道。这条大致分布在Q纬线附近的带状景观长廊,几乎整合了中国所有类型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据此,读图完成5~6题。5.图中所示纬线Q的纬度应为(  )A.北纬20°B.北纬25°C.北纬30°D.北纬35°6.这条东西向景观密集的地带,较小的自然差异表现在(  )A.海拔高低B.昼夜温差C.植被类型D.昼夜长短解析:-10-\n第5题,上海约为31°N,属于记忆性知识。第6题,相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一致。该地带沿线由东向西经历了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所以昼夜温差和植被类型、海拔高低都有较大差异。答案:5.C 6.D读“鄱阳湖多年平均最高水位演变趋势图”,完成7~8题。7.鄱阳湖多年平均最高水位逐步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湖水淹没范围扩大B.泥沙沉积湖底抬高C.流域内多年降水量大增D.流域内土壤含水率增大8.近期,江西省计划在鄱阳湖湖口修建水闸。这种做法带来的影响有(  )A.调节湖泊汛期最高水位B.湖底会持续降低C.减少本省水资源利用量D.增加长江下游水资源利用量解析:第7题,一般而言,多年平均降水量不会有大的变化,即河流的径流量不会出现大的变化,但湖水最高水位却上升,只可能是河床抬高的缘故。第8题,鄱阳湖与长江相连,若在图中湖口修建水闸,则会调控湖泊的水量。水闸可控制湖泊流入长江的水量,从而增加江西省水资源利用量,减少长江下游水资源利用量。答案:7.B 8.A(2022年湖南十二校高三联考)图Ⅰ表示我国2022年三省(区)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结构,图Ⅱ表示中国三个区域的粮食生产、消费、流通情况(箭头代表粮食流向,粗细表示流量大小,虚线、实线分别代表2000年前和2000年后)。读图,回答9~10题。-10-\n9.下列关于甲、乙、丙三省(区)与主产区的组合,正确的是(  )A.甲—②、乙—③、丙—①B.甲—②、乙—①、丙—③C.甲—③、乙—②、丙—①D.甲—①、乙—②、丙—③10.下列有关中国粮食生产地区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主产区①地商品率高,因自然条件优于其他两地B.制约主产区②地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资源不足C.主产区③地流入多,是因人均耕地少,水热条件差D.箭头K以水运为主,主要是因为铁路、公路运力不足解析: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以生产小麦和玉米为主,②地粮食输出的多,输入的少,因此甲对应的是②。乙地以水稻种植业为主,商品率较低,因此对应的是③。丙地既有水稻种植业,又有大面积的商品谷物农业(玉米),因此对应的是①。第10题,主产区①地商品率高,表明人少地多。②地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因此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制约主产区②地粮食生产主要的因素是水资源不足。主产区③流入多,是因为人均耕地少,粮食需求量大。但此地水热条件较好。箭头K应以铁路、公路为主,如果以水运为主,可能是有京杭运河经过,且运量大,运费低。答案:9.A 10.B读我国1993年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转换规划图,回答11~13题。11.图中河谷平坝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均减少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水利工程的兴建B.农业结构的调整C.旅游区的兴建D.城市化进程加快12.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  )A.三江平原B.长江三峡C.藏南谷地D.河西走廊13.下列关于该地土地利用类型转换规划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箭头a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转换是错误的规划方向-10-\nB.通过开发整理未利用地,将使该地区土地利用率提高C.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发生转换的最根本原因是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D.经过土地利用类型的转换,该地区牧草地面积有所增大并向中低山缓坡集中解析:第11题,河谷平坝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均减少的原因最有可能是水利工程的兴建导致的。第1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是以低山丘陵为主,因此应选长江三峡。第13题,箭头a表示建设用地的增加是导致耕地减少的原因。未利用地在丘陵台地和中低山丘陵缓坡上开发了耕地,在中低山丘陵陡坡上开发成了牧草地,使土地利用率提高。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发生转换的原因是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经过土地利用类型的转换,该地区牧草地面积有所增大并向中低山陡坡集中。答案:11.A 12.B 13.B读部分温度带和四类干湿区的关系图,回答下题。14.我国N区域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洋流解析:N为暖温带干旱区,主要位于我国的塔里木盆地,主要是位于内陆的位置,使之受海洋水汽影响小而形成的。答案:B二、综合题15.(2022年高考北京文综)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图中滦河三角洲的成因。(2)比较图中(a)与(b),分析滦河河道的变化及其人为原因。-10-\n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河流三角洲的成因。三角洲一般都是由于河流在入海口处流速减缓、泥沙堆积作用而成。第(2)题,本题考查河道变化及人为原因。河道变化特点可比较两图中河道特征(宽窄、水系多少)来回答;人为原因要注意图中沼泽湿地与盐田、鱼塘面积的变化,以及滦河上游水库较多的信息。答案:(1)在滦河河口附近,流速减缓,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2)河道变窄,分叉减少。主要由于上游沿线修建水库拦水,自滦河向流域外引水,滦河流域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河流流量减少,沼泽湿地被开发为盐田、鱼塘。16.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22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西安灞生态区举行。材料二 陕西位于中国内陆的腹地,属于黄河中游和长江上游,位于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39°35′之间。图2 陕西省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10-\n(1)根据图1分析陕西地势特征。(2)根据图2分析陕西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世界博览会在西安举行的优势条件。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河流的流向,可以分析出陕西地形的特点是南北高、中部低,地势由西向东倾斜。第(2)题,根据图中多年平均降水量数值大小,可以分析出陕西多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南多北少,由南向北递减”,并且南部降水量线密集。原因可根据季风特点并结合地形分析。第(3)题,可从交通、配套的旅游设施、人口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南北高,中部低,同时地势由西向东倾斜。(2)南多北少,由南向北递减,南部降水变化明显。主要受季风和山地的影响。(3)西安位于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枢纽,多条铁路经过,陆路交通非常便捷;西安是六朝古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位于关中平原上,地形平坦,建设用地充足;省内及周边大城市较多,旅游人口多。-10-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14:50:15 页数:10
价格:¥3 大小:1.50 M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