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二轮专题
>
2022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学科技能培养技能讲义
2022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学科技能培养技能讲义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84
2
/84
剩余82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第一部分学科技能培养技能讲义技能二 等值线图的判读ZHUANTIJIESHUO专 题 解 说 等值线图是用某一指标来表示某种地理要素空间分布规律和变化特征的图像,是地理原理、规律的基本载体。阅读等值线图是学习地理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等值线图类型多样,常见的等值线图有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压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近几年来,高考命题注意通过对等值线数值、分布等特点的判读,来分析某区域自然环境特点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等实践活动的影响;另外,近几年出现许多新型等值线图,如物种分布等密度线图、等时线图等。知识体系构建类型一 等值线图的通用判读法[典例剖析]例1 (2022·课标Ⅰ,7~9)\n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1)~(3)题。(1)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2)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A.葫芦岛B.秦皇岛C.大连D.烟台(3)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A.成本过高B.破坏环境C.资源量不足D.市场需求不足【慧眼识图】解析 第(1)题,由材料知,海冰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水温低、海水含盐量低,另外,水面稳定更适宜海冰形成。由图中等值线可知,甲、乙、丙、丁四海域相比,甲、乙两海域年平均气温低于-4℃日数最多,更易结冰,但相对于甲,乙更接近陆地,海水含盐量低,海湾处水面较稳定,更易结冰,使海冰厚度最大,故选B。第(2)题,一般而言,海冰温度低于-4℃的日数越多,海冰厚度越大,则单位面积海冰资源越丰富。四个选项中葫芦岛年平均气温低于-4℃日数多于60天,日数最多,故A项正确。第(3)题,材料中提到“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渤海海域面积较大且年平均气温低于-4℃\n日数较多,因此海冰资源丰富,C项错误;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对环境影响较小,但成本高,故B项错误,A项正确;渤海沿岸水资源需求量大,D项错误。答案 (1)B (2)A (3)A[方法总结]1.等值线的共性特征(1)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的①数值相等。(2)相邻两条等值线值可以②相等(如河谷两侧相邻的等高线),也可以按周边地区趋势依次递减或递增。(3)同一幅图上任意两条等值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陡崖除外)。(4)等值线一般应是闭合曲线,在局部图中受图幅所限不一定全部闭合,但一定在相邻的多张拼接图中闭合。(5)等值线弯曲度越大,其弯曲处的两侧变化③越大。2.等值线的四大基本原理(1)等值性或同距性原理:在等值线图上,相邻的两条等值线要么等值,要么④同距。(2)低高低和高低高原理:低值凸向高值,凸处的值变⑤低(高或低);高值凸向低值,凸处的值变⑥高(高或低)。(3)疏差小和密度大原理:等值线越稀疏,单位距离的差值越⑦小(大或小);等值线越密集,单位距离的差值越⑧大(大或小)。(4)若坡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疏表示⑨凹坡,站在地势高处向低处看,凹坡不会对视线形成障碍,通视状况良好,凸坡视线常被阻挡,很难通视。如图所示:3.等值线图的判读步骤\n【技巧点拨】(1)找共性——等值线的共性是各类等值线中都通用的,特别是在分析不常见的等值线时这是运用最多的一点。(2)求差异——同一幅等值线图中不同地点的数值、弯曲、走向、疏密等的差别及不同地点的等值线影响因素是考查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数值的大小往往被忽视,因此做题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培优演练]题组一 常见新颖等值线的判读1.(2022·全国文综,10~11)某种生物的种密度指单位面积该种生物的个体数量。下图为“北美洲部分地区某种动物的种密度等值线图”。据此完成(1)~(2)题。\n(1)H、K、Q、R四地中,该种动物的种密度可能相等的两地是( )A.H、RB.Q、RC.Q、HD.H、K(2)该种动物的种密度与年均温的空间分布呈正相关的地区是( )A.Q、R之间B.N、M之间C.S、R之间D.S、K之间解析 第(1)题,R的取值范围是160~180,Q是180~200。K有两种可能:若与K相邻的等值线为160,则K取小于160的数值,即140~160;若与K相邻的等值线为180,则K取大于180的数值,即180~200之间。H有两种可能:若与H相邻的等值线为180,则H取小于180的数值,即160~180之间;若与H相邻的等值线为200,则H取大于200的数值,即200~220之间。所以,可能相等的两地是H和R、K和Q,再结合答案,本题只能选A。第(2)题,一般在无其他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年均温的分布规律是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图中N到M符合此规律。答案选B。答案 (1)A (2)B2.下图是我国东部冬小麦收获日期等值线图,读图回答(1)~(2)题。(1)影响M、R两地收获日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地形C.水分D.土壤(2)N地与R地相比,收获时间差异及其主导影响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A.比R地收获早—地形因素\nB.比R地收获晚—距海远近C.比R地收获早—季风环流D.比R地收获晚—地势高低解析 第(1)题,M地位于华北平原,R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差异明显,导致了M地和R地热量条件的差异,使冬小麦的收获期M地晚于R地。第(2)题,根据“大大小小”原理推断,N地冬小麦的收获日期早于5月1日,是因为N地位于四川盆地,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其冬季的热量条件较同纬度其他地区优越,因此冬小麦的收获时间较早。答案 (1)A (2)A类型二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典例剖析]例2 [2022·四川文综,13(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题。材料 “蓉欧快铁”运行线路图(图Ⅰ);甲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Ⅱ)。据图Ⅱ,描述图Ⅰ中甲区域的地形特征。(6分)【慧眼识图】解析 地形特征从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势起伏及海拔高低等角度回答即可。答案 高原、山地为主;高原分布在西南(南)部和东北(北)部,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势起伏大,西南(南)高,东北(北)低。\n[方法总结]1.判断地形类型(1)小地形的判断(2)大地形的判断①陆地地形判断②海底地形判断\n2.判断河流特征3.判断气候特征(1)(2)4.判断地形剖面图(1)四点——起点、止点、⑰最高点、⑱最低点(2)趋势——剖面线所经地区的大致趋势5.判断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n→地形特征描述方法(1)地形特征的描述,其答题思路为:(2)地形特征答题术语思考方向常用规范答题术语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①地形以××××为主;②主要分布在××地形区地势高、低①地势××高××低,地势自××向××倾斜;②地形崎岖(平坦)或地面起伏大(小)海岸线平直、曲折①海岸线平直;②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等特殊地貌喀斯特地貌发育、冰川地貌发育[培优演练]题组二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及应用3.(2022·上海地理,15~16)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1)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部分表示的地形单元是( )A.山脊B.陡崖C.断块山脉D.峡谷(2)图中310米等高线相邻的灰色部分最可能是( )①崩塌堆积物 ②突出小基岩 ③河中的沙洲 ④低矮的山丘\n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地势落差大,且呈带状分布,为典型峡谷地形,D项正确。第(2)题,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图中灰色部分等高线向海拔较低的地区凸出,应该为地势较高的地形,但高度不大,且靠近陡崖,有可能是崩塌堆积物,也有可能是陡崖上突出的小基岩,A项正确。答案 (1)D (2)A4.(2022·福建文综,10)下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读图完成下题。若a、c两河的支流相连,则流量显著增大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 从等高线分布图上可以看出,c河③~④河段的海拔比a河谷高,若a、c两河支流相连,将导致③河段的水部分流向a河,导致②河段流量显著增大,故B项正确。答案 B5.(2022·江苏地理,11)新疆牧民季节性地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下图为新疆某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图中四条转场线路最合理的是( )A.①B.②C.③D.④\n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图中③线路沿线等高线分布较均匀且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得出③线路为河谷地带且冬、夏牧场之间坡度变化较小,故③线路最合理。答案 C类型三 等温线图的判读[典例剖析]例3 下图为该区域等温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据图判断a、b、c、d四条等温线数值大小排序正确的是( )A.a>b>c>dB.a>b=d>cC.a=b>d>cD.a>d>b>c(2)甲地区与乙地区相比( )A.降水较少B.气温年较差较大C.冬季更为寒冷D.地势起伏较大【慧眼识图】解析 第(1)题,a地位于黑海沿岸,冬季大高加索山脉背风坡,气温应最高。c是闭合曲线,海拔最高,所以气温应最低。b、d、c相邻据等温线分布规律可知b、d气温相等。第(2)题,甲地位于大高加索山西南部,西临黑海,处于西风带迎风坡降水多,故A错,冬季风背风坡,冬夏气温都较高,故\nB、C错。甲处等温线密集,说明气温变化较大,其原因应是坡度较陡,D对。答案 (1)B (2)D[方法总结]1.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气温的分布受纬度位置、地形、海陆分布、洋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等温线分布因此也存在差异,具体图文分析如下(注:m、n为纬度,m>n;t为温度,t1>t2>t3>t4)。2.等温线图的应用(1)判断气候类型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最冷月⑦15℃和⑧0℃等温线分别是热带与亚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气候区的分界线。(2)判断南、北半球等温线数值向北增大为南半球,向南增大为北半球。(3)判断海陆位置及月份根据同纬度海陆间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判断月份及海陆位置。可根据“一陆南,七陆北”法则来判断,“一月份陆地上等温线向⑨南凸,七月份陆地上等温线向⑩北凸”;海洋上与陆地正好相反,即“一海北,七海南”。(见下图)\n(4)判断寒、暖流①寒流:寒流水温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低,故等温线向⑪高值凸出(道理同冬季的陆地或夏季的海洋)。②暖流:暖流水温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高,故等温线向低值凸出(道理同夏季的陆地或冬季的海洋)。(5)判断地势起伏①地势高:在等温线图上,地势高处等温线的数值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低或等温线向⑫高值弯曲。②地势低:在等温线图上,地势低处等温线的数值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高或等温线向低值弯曲。(6)判断地形类型等温线为闭合状态时,数值里大外小为盆地;数值里小外大为山地。由于盆地、谷地中的城市空气易集聚难扩散,因而也常用来比较城市大气质量的高低等。如下图中,图甲为⑬盆地,图乙为⑭山地。(7)判断温差大小等温线稀疏的地区温差小,密集的地区温差大。寒、暖流交汇、锋面附近温差较⑮大;陆地较海洋温差大;温带较热带温差⑯大;冬季较夏季温差⑰大。[培优演练]题组三 利用等温线特征分析某地区地理现象6.[2022·新课标Ⅰ,37,(1)、(2),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n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3.5℃~-2℃。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图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1)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地区低的原因。(8分)(2)图a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8分)解析 本题以青藏铁路为背景重点考查了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第(1)题,从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的特点入手分析太阳辐射、气温年较差对冻土形成的影响。第(2)题,材料中提到“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则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的原因,要结合图中甲地年平均气温对其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及其冬季冻结状况的影响角度分析。答案 (1)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东北高纬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1℃,可以形成多年冻土。)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当年平均气温同为-1℃~1℃时,冬季气温高,冻结厚度薄,夏季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冻土。(2)甲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0℃,受气温变化的影响,活动层更频繁地冻融,(冻结时体积膨胀,融化时体积收缩,)危害路基;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五道梁,夏季活动层厚度较大,冬季有时不能完全冻结,影响路基稳定性。类型四 等压线图的判读[典例剖析]例4 (2022·江苏地理,5~6)下图是2022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1)~(2)题。\n(1)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 )A.甲B.乙C.丙D.丁(2)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 )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慧眼识图】解析 解题关键是准确判断锋面类型,以及比较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的等压线分布特点。答案 (1)B (2)C[方法总结]1.气压场类型及天气的判断\n2.风向的判断3.判断风力大小(1)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⑤大;等压线稀疏,风力⑥小。(2)不同图中,相同比例尺,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风力越⑦大。如图1中B处风力⑧大于A处。(3)不同图中,相同图上距离气压差相当,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如图2中C处风力⑨大于D处。4.确定冷暖锋的位置锋面一定存在于⑩低压槽上,冷锋在锋面气旋的西部,暖锋在锋面气旋的东部。5.季节或月份的判断\n6.判断南、北半球——[培优演练]题组四 利用等压线分布判断风向与天气7.(2022·苏州市模拟)下图为2022年2月14日8时(北京时间)世界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1)此时丙地吹(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2)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分别是( )A.反气旋 气旋B.气旋 反气旋C.气旋 气旋D.反气旋 反气旋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等压线的走向和气压值,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近地面地转偏向力向右,故此时丙地吹西北风。第(2)题,甲地外围等压线闭合,且该闭合等压线的数值与附近等压线中数值较小的相等,则闭合等压线内的气压值更小,故甲地为低压,即气旋;而乙地的气压高于周围地区,为高压,即反气旋。答案 (1)C (2)B8.(2022·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下图为冬季某日某时的天气系统,该天气系统以120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回答(1)~(2)题。\n(1)此时甲城( )A.位于低压槽,为阴雨天气B.位于高压脊,为晴朗天气C.位于冷锋锋前,为晴朗天气D.位于暖锋锋后,为阴雨天气(2)甲城市在未来30小时内( )A.风向由偏北风转为东北风,最后转为西南风B.风力略有增加,气温略有下降C.空气湿度由较干燥转为较湿润D.天气由晴朗转阴雨,再转晴朗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等压线弯曲方向和等压线数值变化规律可知,图中北部为高压中心,甲城位于高压脊,为晴朗天气;高压脊上气流分散,不易形成锋面。第(2)题,随着该天气系统东移,未来30小时内,高压脊移动到甲城东部,甲城风向将出现由偏北风向东北风的转变;由于图中所示高压系统西侧等压线较为密集,30小时后甲城即位于该处,则其风力略有增加,该风来自于较高纬度地区,受其影响甲城市气温略有降低;空气湿度依然干燥,以晴朗天气为主。答案 (1)B (2)B题组五 等压线图的综合应用9.(2022·山东济南模拟)读“世界某区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图中BC线为晨线,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A地气压中心形成的原因。\n(2)假设图中等压线状况不变,从气温、降水和气压三个角度描述M~N一线天气的变化。(3)若图中D地1小时后气温上升,请用相关地理原理解释其原因。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和气压数值可知A地气压是亚洲高压。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亚欧大陆比同纬度海洋上降温快、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中心。第(2)题,M位于冷锋锋后,受冷锋影响,气温低、气压高、多阴雨天;N位于暖锋锋前也受冷气团影响,气温低、气压高、多阴雨天;M和N之间地区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晴天。第(3)题,图中亚欧大陆形成了亚洲高压,为北半球冬季,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可知图中的晨昏线为晨线,D地1小时后迎来日出,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热增温,地面辐射增强,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而气温升高。答案 (1)此时,北半球为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A处陆地上比同纬度海洋上降温快,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中心。(2)气温:低→高→低(或答先升高再降低);降水:阴雨→晴→阴雨;气压:高→低(或答逐渐降低)。(3)图中BC为晨线,1小时后D地迎来日出;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热增温,地面辐射增强,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获得热量,使气温逐渐升高。等值线专项练(时间:45分钟 满分:9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为某区域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500米,瀑布的落差为147米。读图回答1~3题。1.在山峰上无法观测到(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2.图中甲河流( )\nA.从东向西流B.从西向东流C.从东南流向西北D.从西北流向西南3.湖泊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可能是( )A.1576米B.1989米C.2165米D.2438米解析 第1题,从图中等高线凸出方向可知,④地处于山脊的另一侧,从山顶看不到④地。第2题,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变化规律,结合指向标,判断出具体流向。第3题,图中等高距为500米,瀑布落差为147米,则湖泊的附近河岸海拔为1500~1853米,山顶高度为3620米,则两者高差为1767~2120米。答案 1.D 2.C 3.B(2022·北京西城区一模)下图为2022年11月20日20:00某两地区地面天气形势图(单位:hPa)。读图,回答4~5题。4.对图中各地天气状况的描述可能正确的是( )A.①地气流下沉B.②地出现降雪C.③地晴朗高温D.④地吹偏南风5.当A天气系统向东移动到B地时,该地( )A.细雨连绵B.风和日丽C.大风降温D.万里无云解析 第4题,由图可知,①地为低压中心,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②地纬度较高,此时为11月20日,气温较低,又位于冷锋锋后,所以可能出现降雪天气;③地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但此季节该地温度较低;④地位于高压中心的南部,根据风的形成原理,④地吹偏北风。第5题,A天气系统为冷锋,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答案 4.B 5.C下图为我国某省的等温线(℃)和等降雨量线(mm)分布图,读图完成6~7题。\n6.关于该省1月和7月气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等温线大致与纬线走向一致B.1月和7月气温都由南向北递减C.纬度是影响气温高低的主要因素D.7月比1月南北温差大7.该省夏季南部地区较北部地区降水少的原因可能是( )A.北部多地形雨B.受海陆位置影响C.南部出现伏旱天气D.该季节台风主要影响北部地区解析 第6题,由图可知,该省7月南部气温约为28℃,北部约为27℃,1月南部气温约为3℃,北部气温约为-1℃,故1月该省南北温差大于7月,D项错误。第7题,根据该省区的轮廓和气温、降水特征可知,该省为江苏省,位于江淮一带。夏季,影响我国的锋面雨带移动到北方后,副热带高压控制该省南部地区,形成伏旱天气,造成南部降水量小于北方。答案 6.D 7.C8.下图为世界某地区降水及1月0℃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影响甲处等温线向北凸出的因素主要是( )A.洋流B.海陆位置C.地形D.太阳辐射\n解析 根据世界洋流分布可知,甲处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受暖流影响,该处等温线向北凸出。答案 A下图为我国某地区7月等温线、年等降水量线和年等日照时数线(单位:小时)分布图。读图,回答9~11题。9.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A.①B.②C.③D.④10.A、B两地年日照时数差值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A.200小时 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B.400小时 地形和海陆位置C.600小时 地形和人类活动D.800小时 地形和海陆位置11.石家庄与太原纬度相当,但两地7月气温和年降水量差异较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距海远近C.洋流D.植被解析 第9题,读图可知,②地年降水量在600mm以下,因为②地位于太行山以西的黄土高原,距海较远且地处夏季风的背风坡,所以降水较少。第10题,读图可知,B地位于内陆高原,A地位于沿海丘陵;B地海拔相对较高,晴朗天气多,年日照时数大;计算可知两地年日照时数差值为200~600小时。第11题,石家庄与太原分居太行山东西两侧,虽纬度相当,但地形差异较大,石家庄位于华北平原,太原位于黄土高原。受地形影响,两地7月气温和年降水量差异较大。答案 9.B 10.B 11.A二、综合题(共46分)12.(22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与地理环境要素密切相关,而地理事物分布又深刻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读我国某省区有关地理事物分布图,回答相关问题。\n(1)描述该省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最主要的特征并说明形成该特征的主导因素。(6分)(2)根据年均等温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N地海拔在200米~300之间)。(8分)(3)相对于东北部,分析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8分)答案 (1)由东向西递减 距离海洋远近(2)①等温线数值由东向西递减,表明海拔西高东低;②中部等温线密集,表明海拔变化大,为山地;③东部等温线稀疏,表明海拔变化小,且小于300米,为平原丘陵(或西部等温线稀疏,表明海拔变化小,为高原)。(3)优势条件:地形平坦,利于耕作;(年均气温较高),热量丰富;(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限制条件:降水稀少,土壤水分严重缺乏;风沙天气频率高,不利于生产活动。13.(24分)(2022·山东潍坊调研)下图是亚洲东部某区域同一天内两个时刻的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判断6日14~20时渤海海面风力变化,并说明理由。(6分)(2)说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6日下午的天气特征,并分析其原因。(8分)(3)比较6日14~20时甲、乙天气系统强度的变化。(6分)\n(4)在下图中画出甲、乙天气系统中心区气流的垂直运动方向。(4分)解析 第(1)题,对比两图等压线的变化可以看出,等压线变得稀疏,说明风力减小。第(2)题,该区域一直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第(3)题,注意比较气压数值的变化,甲天气系统增强。第(4)题,甲为高压,气流下沉,乙为低压,气流上升。答案 (1)风力(风速)减小。理由:等压线由密集变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小。(2)天气晴朗,气温较高。受(副热带)高气压(高压脊)控制,气流下沉。(3)甲天气系统增强。乙天气系统强度变化不大。(4)画图略。\n技能三 地理统计图表的解读与数据分析ZHUANTIJIESHUO专 题 解 说 地理统计图是表示地理事物数值特征或时空分布的图像,能很好地考查考生对数据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近几年高考试题引入了多种形式的统计图,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地理数据读取和分析能力等。知识体系构建类型一 常见结构统计图形判读技巧[典例剖析]例1 (2022·山东文综,7~8)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下图为图们江流域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完成(1)~(2)题。\n(1)该流域日照时数在7月出现低谷的影响因素是( )A.云量B.海拔C.下垫面D.正午太阳高度(2)日照百分率为一个时段内某地日照时数与理论上最大的日照时数的比值(%)。该流域3月份的日照百分率约为( )A.53%B.62%C.70%D.78%【慧眼识图】解析 第(1)题,考题考查气候特征,图们江流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7月份处于雨季,云量大,日照时数少,A项正确。第(2)题,3月份(31天)该地昼夜长短差别小,即理论上平均昼长12小时,即每天日照时数约12小时,所以理论上最大日照时数为12×31=372(小时),图中3月实际日照时数约为230小时,所以日照百分率约为62%,故选B项。答案 (1)A (2)B[方法总结]常见的结构统计图类型及其构图特点类型例图构图特点\n扇形结构图扇形图以几何图形——圆形的面积大小表示地理数据资料的比重,一般用百分比表示饼状结构图饼状图和扇形图的构图和阅读方法一样柱状结构图坐标图上的柱既表示了地理事物的数量,又反映了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柱状图侧重表示地理事物的绝对数量矩形结构图矩形图是扇形图的变形图,是各个矩形面积占总矩形面积的比重表示地理资料的图示【技巧点拨】结构统计图的判读技巧(1)看清图例和图中的文字说明,了解该图反映的地理项目。(2)归纳总结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首先仔细读图,认识结构图的组成要素,认识各要素的比例及比例大小关系,进而归纳总结出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3)采用对比法对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纵向上可对同一地理事物在不同时间的结构特征进行比较,认识其发展变化;横向上可以对比不同地理事物结构特征的差异或联系。(4)对地理事物结构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揭示问题,作出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培优演练]题组一 扇形结构图判读1.(2022·海南地理,6~7)1994年1月1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下图示意相关国家和地区占美国进口服装份额(%)的变化。据此完成以下问题。(1)据图示信息推测,1981~2000年间,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的服装业( )A.自主品牌越来越多B.原材料越来越短缺\nC.人力成本不断上升D.设计能力不断下降(2)1995~2000年,墨西哥向美国出口更多服装的主要原因是( )A.距离美国近B.通关税率低C.生产成本低D.生产技术高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81~2000年间,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的服装业占美国进口服装份额逐渐下降,服装工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和美国相比,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劳动力成本较低,因此成为美国主要的服装进口地,随着上述地区劳动力成本(人力成本)的上升,美国进口服装逐渐转向其它地区。第(2)题,和美国相比,墨西哥劳动力成本较低,1994年1月1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墨西哥向美国出口产品的通关税率大幅度降低,导致其后墨西哥向美国出口服装逐渐增多。答案 (1)C (2)B类型二 常见地理坐标统计图的判读技巧[典例剖析]例2 (2022·重庆文综,4~5)下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下图,回答(1)~(2)题。(1)上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 )A.20%~30%B.30%~40%C.40%~50%D.60%~70%(2)上图中2000~2022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 )\nA.工业化程度提高B.人口增长率增大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慧眼识图】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城市人口比重的计算。图中第一条高铁运行时间为1965年,此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是城镇化率最高的国家,该国城镇化比重为60%~70%,则其乡村人口比重为30%~40%,故选B。第(2)题,本题考查我国城市化特点及原因。2000~2022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为最下边曲线所代表的中国。该时段中国处于城市化加速阶段,是工业化程度提高促进城市化的结果,故选A。答案 (1)B (2)A[方法总结]坐标图是采用数字坐标形式来表示多项地理要素的数字信息图像。近年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平面直角坐标图和平面正三角坐标图,此外三维坐标图和雷达图等其他类型也不时出现在高考试题中。现做以下具体分析:1.平面直角坐标图平面直角坐标图上的点、线(折线、曲线)、柱等既表示了地理事物的数量,又反映了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读图时要积极思考,既要有定量的认识,又要做定性分析。(如下图)\n[温馨提示] 解读此类统计图需注意以下几点:(1)认清图名及纵、横坐标所表示的地理要素和图例的内容,再根据“点”“柱”或“线”所表示的数值信息分析其变化趋势。一般来说,线状图侧重表示地理事物的时间或空间分布规律,点状图和柱状图侧重表示地理事物的相对或绝对数量。(2)读图时不仅要注意图中地理事物多少、强弱、增减的变化,还要进一步区分出发展的不同阶段、增减趋势和程度。(3)当出现左右纵坐标甚至多个纵、横坐标时,更要仔细观察、辨析。(4)特别要看清纵坐标单位数值,不能简单以“柱”或“线”的高矮来比较大小。(5)判读坐标的变化趋势时不能有思维定势。如横坐标不一定总是向右增大。2.三维坐标和平面正三角坐标图用三维空间来反映三个地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关系,或是将它们统一在一个平面内,形成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如下图)。平面正三角坐标图由一个等边三角形构成,判读和分析时,需要把握几个关键:①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②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须是100%。③构成要素只有三项。④三项要素在数轴上的比例按由低到高的方向是一致的,即均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由0%~100%。\n【方法技巧】在判读时要掌握两种方法(1)箭头指向法第一步:先在坐标轴的外侧按照三角坐标值由小到大画三个箭头。第二步:从图中某点分别做平行于三个箭头的三个箭头,其与所对应坐标轴交点对应的值即为所读取的数值,如下图所示甲点:(a:20%,b:40%,c:40%)(2)最小值法从图中某点(如图中F)分别做三个轴的平行线,与每个坐标轴均有两个交点,取这两个交点中数值最小的点,即为该点的数值。如图中F点与第一产业有两个交点R、P,与第二产业有两个交点N、K,与第三产业有两个交点O、M,图中F点的数值即R、N、O对应的数值。3.多维坐标图多维坐标图是根据坐标的一般原理,将众多且有关系的信息反映在一张图上绘制而成。(如下面的三种坐标图)\n风频玫瑰图是在一个八方位(或更多)坐标图中加上气象资料绘制而成的。坐标中心点的风频概率为0,风频曲线离中心点越远说明风频率越大。一般而言,要能读出一个地方的最大风频和最小风频,以此结合有关城市和工业布局知识。[培优演练]题组二 曲线图判读2.(2022·上海地理,19~20)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化相伴相随。下图为崇明县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和城镇化率变化图。(1)2000年到2022年,崇明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第一产业效率提高,农村出现剩余劳力 ②第二产业长足进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③第三产业产值稳定,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④产业结构基本稳定,就业人口基本不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崇明县需根据自身的环境和人才条件,调整第三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其应该优先发展的行业是( )A.休闲旅游业B.高端金融业C.农贸批发业D.房地产业解析 第(1)题,图中信息显示当地在2000~2022年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迅速上升。说明在此期间当地第二产业发展快,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变化不大,但当地经济总量变大,故此期间第三产值也应快速增加。因此A正确。第(2)题,崇明县位于长三角地区,区域内经济发达,居民消费水平高。崇明县独特的自然环境适应发展休闲旅游。A正确。答案 (1)A (2)A题组三 坐标统计图的判读3.(2022·湖北重点中学联考)\n读世界某地区气候资料图(平均每月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12,月降水距平=该月多年平均降水量-平均每月降水量,本月平均气温累计=本月平均气温+上月平均气温累计),完成(1)~(2)题。(1)位于该地区的城市最可能是( )A.孟买B.上海C.悉尼D.智利圣地亚哥(2)该地区6、7月份降水距平较大是因为受到( )A.江淮准静止锋影响B.盛行西风影响C.暖流影响D.西南季风影响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6、7、8月份降水较多,12、1、2月份降水较少;由该地区各月气温累计曲线可知,当地气温都在0℃以上且6、7、8月份气温相对较低,即该地区雨热不同期,所以该地区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孟买为热带季风气候;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悉尼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选项中只有D项符合题意。第(2)题,通过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位于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6、7月份降水距平较大是因为受到盛行西风影响,降水较多。答案 (1)D (2)B类型三 统计表格的判读技巧 [典例剖析]例3 (2022·课标全国Ⅰ,7~9,12分)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n2022年为基数,2022~2022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1)~(3)题。年份20222022202220222022植株数量灌木植物11.001.001.001.00草本植物11.181.201.211.23地上生物量灌木植物11.091.101.121.11草本植物11.471.551.521.53地下生物量灌木植物11.010.990.980.97草本植物11.211.291.421.58(1)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①生物量提高②生物量降低③植株密度改变④植被分布改变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木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A.植株数量B.总生物量C.地上生物量D.地下生物量(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读表指导】答案 (1)A (2)D (3)D[方法总结]\n地理表格是地理数据的主要呈现形式,是考查考生阅读、理解材料和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主要载体。解读表格题最关键的是灵活运用表格数字,从数字中找出表格所反映的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规律。解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仔细阅读表格,充分把握表名的中心内容。表名表达了图表所要展示的最主要的地理要素的分布和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透过表名往往可以发现一些重要信息。第二,抓住主要线索,综合分析地理规律。表格集中展示了多项地理要素,但也有主次、轻重之分。主线要素往往体现了命题意图,是多项地理要素中的主要要素。第三,对地理统计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解答表格题通常重视认识表格统计中反映出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也就是从理性上做定性认识。大多数表格题直接就可以观察分析到地理事物的强弱、大小、多少等规律变化。若题目要求进行定量计算,就必须整理数据、计算数据,做出信息的数量或等级的定量认识,并进一步完成定性分析。例如,表格给出了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某地各月降水量,要求确定该地所处的干湿地区,解答此题必须把各月降水量逐月累加,由定量到定性分析。解答表格题是做定性、定量分析,还是仅做定性分析,因题而异,解题时要灵活掌握。第四,注意对表格中地理事物进行横向类比分析。类比分析地理事物的相同、相异、相似点,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地理事物的共性,更深刻地认识地理事物特点。【技巧点拨】在阅读表格时,一定要弄清表格所反映的地理事物,并且进行横、纵向对比,分析事物的变化过程。[培优演练]题组四 统计表格判读及应用4.(2022·北京东城区模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166万平方千米。下表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统计数据表。读表回答(1)~(2)题。常住人口(万)出生率(‰)死亡率(‰)城市人口比重(%)2000年184617.575.4033.82022年218115.995.4339.9(1)新疆( )A.2022年人口增长已变为“三低”模式\nB.人口密度增大,已经接近全国平均水平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与本地城镇化无关D.农业人口2022年比2000年大为减少(2)新疆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增多,其原因是( )A.环境改善,合理人口容量增大,自然增长率上升B.矿产资源开发、商贸活跃,劳务输入人口数量增多C.政策扶持、文化教育发展,0~14岁人口比重上升D.少数民族地区医疗保健水平提高,死亡率大幅下降解析 第(1)题,根据新疆的人口统计数据可知,新疆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都较低,人口再生产类型符合“三低”模式;新疆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新疆城市化水平较低,以本地城镇化为主;计算可知,2000年新疆农业人口数量约为1222万,2022年农业人口数量约为1310万,农业人口有所增加。第(2)题,新疆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人口数量的增加主要依靠人口迁入,由于当地矿产资源丰富,资源的开发等吸引较多劳动力迁入,促进了新疆人口的增长。答案 (1)A (2)B5.(2022·贵阳市模拟)2022年,我国高速铁路总营业里程达11028千米,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投产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下表为我国近几年铁路营业里程和同比增长率变化统计数据表。同比增长率一般是指和去年同期相比较的增长率。据此完成(1)~(2)题。年份202220222022202220222022铁路营业里程(万千米)8.08.69.19.39.810.3同比增长率(%)2.57.55.82.25.45.1(1)关于我国铁路营业里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2022年铁路营业里程为4万千米B.2022年铁路营业里程同比增长最快C.2022年铁路营业里程同比增长最慢D.2022年高铁营业里程约占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的10%(2)下列关于目前我国高铁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修建高铁成本较低,可缓解城市交通运输压力B.体现了交通运输向高速化、大型化和网络化发展的趋势\nC.在现代铁路建设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科技、地形因素D.带动了沿线城市的发展,加快沿线城市群一体化进程解析 第(1)题,根据同比增长率的概念和表格数据可知,2022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为8万千米,同比增长2.5%,则2022年的铁路营业里程约为7.8万千米,A项错误。第(2)题,高铁建设成本较高,且对城市内部交通影响不大;高速铁路的建设体现了交通运输向高速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但并不能体现交通运输的大型化和网络化;在现代交通建设中,社会经济因素往往起决定性作用;高铁建设可以加强区域之间的交流,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答案 (1)A (2)D(2022·安徽淮南模拟)读某河流大坝建成前后水域的变化图(方格中1表示山地、2表示水域,前后两个数字分别表示大坝建成前后的境况),完成第6题。ABCDEa1222121111b1122121211c1122121211d1122121211e1222121111f1122211111g1122222222h11111111116.关于大坝的位置和建坝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A.大坝的位置应在Bf、Be区流水侵蚀加剧B.大坝的位置应在Bf、Be区泥沙沉积加剧C.大坝的位置应在Bd、Be区流水侵蚀加剧D.大坝的位置应在Bd、Be区泥沙沉积加剧解析 大坝应在河道处修建,因此修建前大坝所在方格应为水域,并且大坝修建后其上游水域面积应扩大,而下游河道应变窄,故大坝应位于Bf处;大坝修建后,其上游水位趋于平缓,沉积作用加剧,下游落差增大,侵蚀作用加剧。答案 B\n地理统计图表专项练(时间:45分钟 满分:9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22·河北邯郸高三教学质检)读“世界六种主要能源消耗比重变化图”,回答1~2题。1.图中线4表示的能源种类是( )A.天然气B.水能C.核能D.其他可再生能源2.据图,从现在到2035年( )A.煤炭消耗量下降B.新能源比重超过常规能源C.水能消耗持续增长D.线3表示其他可再生能源解析 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3为天然气,4为水能,6为核能,B正确。第2题,本题要注意一点,就是比例与消费总量的关系。因为随着经济发展,世界对能源需求量增加,所以虽然某些能源比例下降,但整体消费量却在增加。故而从图中信息推断,4(为水能)虽然比例增长不大,但其消耗量在持续增加,C正确。答案 1.B 2.C3.(2022·广东六校第二次联考)下图为某地甲、乙两个小区从早晨6:00到傍晚18:00的温升数据(与平均温度之差),甲小区的风速较大,乙小区的风速较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nA.甲小区的热岛效应比乙小区明显B.甲小区早晚温度变化比乙小区大C.风速大,有助于减弱建筑群的热岛效应D.风速大,加剧建筑群的热岛效应解析 甲小区温度较低且风速较大,因此热岛效应没有乙小区明显;甲乙小区早晨温度几乎相同,而乙小区最高温度高于甲小区,因此乙小区早晚温度变化比甲小区大;风速大,加快城郊间的热量交换,因此能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答案 C(2022·江苏南通市一调)下图为我国2022年和2022年能源消费占比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4.与2022年相比,2022年( )A.石油消费的总量减少B.水电总量没有变化C.常规能源比重均下降D.煤炭仍占主体地位5.能源消费占比的这种变化趋势有利于我国( )A.保障能源供应安全B.有效解决交通问题C.拓宽劳动就业渠道D.促进能源科技创新解析 第4题,图中数据只表示所占比重,不表示总量的变化,A、B错。常规能源中天然气比重由4.82%增长到5.10%,C错。煤炭比重有所下降,但仍占主体地位,D对。第5题,能源消费占比的变化趋势,与保障能源供应无关,A错。不能解决交通问题,B错。能源消费占比的变化没有增加能源类型,不会拓宽就业渠道,C错。可以促进能源科技的创新,D对。答案 4.D 5.D(2022·福建厦门市质检)\n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1982~2022年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读图完成6~7题。6.下列年份中该城市人口抚养压力最小的是( )A.1982年B.1992年C.2022年D.2022年7.导致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原因有( )①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②计划生育的有效实施③外来青壮年的大量涌入 ④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 第6题,人口抚养压力最小说明0~14岁的人口比重小且15~64岁的人口比重大,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2022年0~14岁的人口比重和15~64岁的人口比重分别约为22%和73%,人口抚养压力较小。第7题,图中显示,从1982年到2022年,该省0~14岁年龄人口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该地计划生育的实施已见成效;15~64岁年龄的人口比重上升速度快,说明外来青壮年大量涌入,65岁以上年龄的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说明生活和医疗卫生水平得到提高。答案 6.C 7.A8.(2022·广东茂名市一模)图中所示各区最适宜居住的是( )解析 居住区应该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或盛行风向的垂直郊外,和工业区之间应该有绿化带相隔,读图,图A最小风频为东风和西风,而居住区则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故A错;图B最小风频为西风,故B错;图C工业区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带处,故布局合理,C对;图D工业区位于北面,位于最大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故D错。答案 C(2022·北京东城示范校能力测试)读下图“人口金字塔图”,回答9~11题。\n9.甲图所示人口金字塔,0~14岁的人口比重约为( )A.18%B.23%C.34%D.45%10.图中四种类型的人口金字塔图,按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过程,其正确的顺序是( )A.甲丙乙丁B.甲丁丙乙C.乙丁丙甲D.丁甲丙乙11.下列国家中,人口年龄结构分别与丙、丁两图最相似的是( )A.印度、孟加拉国B.德国、俄罗斯C.巴西、尼日利亚D.美国、菲律宾解析 第9题,图中0~14岁的人口比重是0~4岁、5~9岁和10~14岁的人口比重之和,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0~14岁人口比重约为45%。第10题,甲地少儿比重最大,老年人口比重很小,为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丁地少儿比重仍较大,但有所减少,老年人口比重有所增加,为传统型;乙、丙老年人口比重较大,为现代型,其中乙地少儿比重很小,人口出现负增大,从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过程看,四种类型的人口金字塔的先后顺序应该是甲丁丙乙。第11题,从上述分析可指,丙、丁人口增长模式分别是现代型和传统型,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阶段,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答案 9.D 10.B 11.D二、综合题(共46分)12.(23分)(2022·湖北八校联考)读北京市常住人口调查数据图,完成下列各题。(1)与2000年相比,2022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有较大幅度增长,主要原因可能是。(4分)\nA.北京市人口自然增长率高B.北京市人口死亡率大幅下降C.外来人口大量迁入D.北京市人口出生率大幅增长(2)人口性别比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平均每100个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2022年北京市的人口性别比是(3分)(3)2022年北京市的劳动力是否短缺?为什么?(8分)(4)从北京市2022年常住人口年龄比例构成上看,北京市现在面临着哪两方面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你有什么良策?(8分)解析 第(1)题,北京市经济发达,生活条件较好,且由于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人口自然增长率不会太高,人口死亡率也不可能大幅度下降,所以北京常住人口有较大幅度增长主要是由于外来人口大量迁入。第(2)题,根据人口性别比的概念,用材料中的调查数据计算即可。第(3)题,15~64岁的人口比重达到79%,说明劳动力充足。第(4)题,北京市15~64岁人口比重大,所以就业压力大,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大,老龄化严重,养老负担重,应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立养老院,关心老年人。答案 (1)C(2)102(或103)(3)否。15~64岁的人口比重达到79%,劳动力充足。(4)就业压力大;人口老龄化。对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立养老院,关心老年人等。(回答合理即可)13.(23分)(2022·山东青岛模拟)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下图为我国城市化“纳瑟姆”曲线图。\n材料二 下表为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16时的气温差表。时间1月2月7月10月全年平均气温差(℃)5.26.05.46.05.5(1)1990~2030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处在哪一阶段?该阶段有何特点?(8分)(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7分)(3)据材料二表中数据,分析该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方向与原因,并提出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8分)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阶段处于加速发展阶段。第(2)题,城乡一体化的地理意义需要从对城市和农村的影响方面回答,其最终目的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第(3)题,城市中心区与郊区存在着热力环流,所以要合理规划城市,避免城市中心区与郊区的环境受到热力环流的影响。答案 (1)加速发展阶段。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镇聚集,城市化水平加速提高,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大幅度增加,出现城市密集地区和城市群。(2)有利于缓解城市压力,壮大城市经济实力;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或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3)方向:高空污染物由城市向郊区扩散,近地面污染物由郊区流向城市。原因:城郊气温差产生了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或城市热岛效应)。措施:在郊区布局有大气污染的工业时,应该选择在热力环流下沉气流之外的区域;提高郊区绿化率。\n技能四 地理示意图、景观图、区域图的判读ZHUANTIJIESHUO专 题 解 说 近年来,随着高考对考生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在高考试题中,区域地图、地理示意图、景观图等都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地图。学生的读图技巧将直接影响高考的成绩。因此,在复习备考期间,掌握这些常考地理热图的判读方法,对于提高地理成绩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知识体系构建类型一 地理原理和过程示意图判读方法[典例剖析]例1 [2022·课标Ⅰ,37(3),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图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图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n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b)的原因。【慧眼识图】解析 从材料中可知“当热棒地上部分冷凝段温度低于地下部分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因此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为冬季,因为冬季地温高于气温;热棒需要把铁轨下面的热量散失,因此其倾斜是为了深入铁轨正下方。答案 冬季。依据:冬季气温低于地温,热棒蒸发段吸收冻土的热量,(将液态物质汽化上升,与较冷的地上部分管壁接触,凝结,释放出潜热,)将冻土层中的热量传送至地上(大气)。热棒倾斜设置的原因:使棒体能深入铁轨正下方,保护铁轨下的路基(多年冻土)。[方法总结](一)地理原理示意图的判读地理原理示意图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和规律的图形。常见的有地球公转示意图、太阳光照示意图、大气环流示意图、气旋与反气旋形成示意图、季风成因示意图、台风示意图、地震构造示意图、背斜和向斜示意图、城市中工业布局示意图等。解读地理原理示意图的方法:\n下图为大气环流示意图,图中显示了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形成的原理。(二)地理过程示意图的判读地理过程示意图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时间、空间变化过程及规律的图形。常见的有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示意图、水循环示意图、河流径流变化示意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城市化过程示意图、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等。解读该类示意图的一般步骤是: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显示了岩浆、各类岩石等的循环运动过程,揭示了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的关系。(三)地理事物分布模式示意图的判读\n该类图利用某种模式反映地理事物与空间位置之间的必然联系(空间分布规律)、地理事物发展变化(演变规律)、地理事物之间本质的联系(空间联系规律)等。运用模式示意图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某一地理事物和地理原理的分布规律。常见的地理事物分布模式示意图有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模式图、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人类社会与环境相互关系模式图等。地理事物分布模式图的判读技巧:(1)概括地理因素分布的一般规律、成因及特点,掌握分布模式图的由来。(2)把规律落实到具体的地理位置。下图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直观显示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和分布规律。(四)地理关联示意图地理关联示意图是指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有关地理事物,表示各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的组合图形。判读这类图的关键是读出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用关联图考查的地理知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某种地理现象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如地壳物质循环过程、水循环过程、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及能量流动、人类活动与环境的辩证关系等。(2)某一国家或区域突出地理特征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如西北内陆地区干旱气候的成因及对农牧业的影响等。(3)某一企业的原材料来源、生产流程、市场销售网络图等,如某钢铁、汽车、化工、服装等公司的生产、销售网络结构图,要求考生从地理角度分析其生产与布局,这种关联图突出了个别性。(4)某一地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治理措施,如黄河中下游泥沙的治理,这种关联图突出了区域性。(5)用关联图来表示由于人口过度增长而带来的粮食问题、贫困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等。\n地理关联示意图的分析其实是一个逻辑推理过程,关联图的各构成部分都有对应的因果关系,析图的关键在于地理原理、过程或规律的文字表述与关联图之间的互译,透析各部分的成图原理及因果推理,让整图“动”起来。在解读这类示意图时,应先弄清楚该图的中心思想,要正确理解地理事物的内在规律,然后根据图中的符号,如箭头指向以及箭头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各关联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顺序、因果关系等。有的关联示意图会留几个空框要求考生填空或者选择填空,在推理时要充分利用已知条件,从最简单、最有把握的方框入手,当已知条件逐渐增多时,再推理其他空白处的内容就相对容易了。判读关联图时一定要在完成了各框内容之后,利用所掌握的概念、原理、分布规律等将所填内容验证一遍,确保其正确性。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成因与表现示意图。 (五)地理剖面示意图地理剖面示意图是地理示意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直观、形象地反映地理现象、规律和本质。剖面图主要有地形剖面图、地质剖面图、地租剖面图、土壤剖面图、天气剖面图等,其中以地形剖面图最为常见。地形剖面图判读的基本方法:\n如:(2022·北京文综,8~9题)地质剖面图。[培优演练]题组一 区域图和剖面图判读1.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其南侧有一个槽状盐池,池壁和底部均分布有厚厚的盐层。下图为博斯腾湖和盐池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盐池与博斯腾湖的水源补给关系是( )A.盐池补给博斯腾湖B.博斯腾湖补给盐池C.盐湖与博斯腾湖互补D.以上都不对(2)盐池形成盐层的自然原因是( )\n①大陆性气候,降水少②光照强,蒸发旺盛③地势低洼,易集盐④天山冰雪融水量很少⑤过度开垦,过度放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解析 第(1)题,读博斯腾湖和盐池地质剖面示意图可知,博斯腾湖水位始终高于盐池,因此是博斯腾湖补给盐池。选B。第(2)题,该盐池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地区,全年降水少,蒸发量大,且盐池地势低洼,盐类不断积累,因此形成盐层。选A。答案 (1)B (2)A类型二 地理景观图的判读 [典例剖析]例2 (2022·新课标Ⅰ,1~2)太阳能光热电站(如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1)~(2)题。(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山东半岛D.东南丘陵(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A.提升地表温度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误伤途经飞鸟D.提高作物产量【慧眼识图】\n答案 (1)A (2)C[方法总结]1.地理景观图主要是指各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景物的照片、幻灯片和卫星影像图片等。一般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图和人文景观图。(1)自然景观图:常见的有地质地貌景观图(名山、断层、典型地质现象等)、天气气候景观图、自然灾害景观图(火山喷发、地震示意图或照片等)、生物群落景观图(动植物图片和自然带景观)等。(2)人文景观图:常见的有聚落景观图(城市、村落)、农田和农业景观图(耕地、林地和水稻种植等)、工厂和工业景观图(采矿、生产车间等)、交通景观、人种外貌景观图(不同人种的图片)、民族风情景观图(民族特色图片)、建筑景观图(标志性建筑)、名胜古迹景观图等。如:(1)某地自然景观实景图。(2)人文景观实景图:下图是雅西高速公路汉源流沙河大桥景观图。2.地理景观图的判读方法\n(1)判读的一般步骤第一步:根据景观图的图名,确定景观图所表示的主题属于何种地理要素或简要说明哪种地理现象。景观图的清晰程度直接影响判读效果。第二步:从景观图中找出标志性景观(如典型的植被、地形特征、标志性建筑等),进行空间定位。第三步:细心观察景观图中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即图中信息的地理意义,对景观图所在区域形成整体的认识,把握区域地理特征。第四步:根据景观图中信息,提取与设问相关的部分,并联系有关知识进行分析和回答。(2)根据类别进行解读①对于自然景观图,首先要进行空间定位,然后分析景观指示的自然环境特征,接着分析自然景观形成的原因,归纳规律,并探讨人类的利用与改造、协调发展问题。②对于人文景观图,首先是进行空间定位,然后分析图中事物所处的自然环境特征,最后分析其功能及随时代的变化。[培优演练]题组二 人文景观示意图判读2.(2022·江苏地理,1~2)下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繁华的城市风貌。读图回答(1)~(2)题。(1)东京城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是( )A.文化底蕴深厚B.商业繁荣发达C.人口高度集聚D.水陆交通便利(2)东京的城市功能主要以( )A.行政功能为主B.军事功能为主C.文化功能为主D.经济功能为主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当时的东京城有河流(汴河)流经,大小船只穿梭于河流中,水运便利,加之陆路交通发达,形成商业繁荣发达的东京城,故选D。第(2)题,东京作为当时的北宋都城,其最主要的功能是行政功能,故选A。\n答案 (1)D (2)A题组三 人文景观图与自然景观图判读3.下图中甲为世界某地房屋景观图,乙为世界某地生产活动景观图(图中植物为橡胶树)。读图回答(1)~(2)题。(1)甲图所反映的自然条件可能是( )①风力强劲 ②气候炎热 ③气候寒冷 ④太阳辐射强烈 ⑤台风肆虐A.①②④B.②④⑤C.③④⑤D.①③④(2)乙图反映的生产活动最不可能出现在( )A.大洋洲B.亚洲C.欧洲D.非洲解析 第(1)题,甲图中的建筑具有墙厚、窗小、顶平的特点,多分布于西亚、北非的沙漠地区;墙厚可防热,窗小可减少风沙影响。第(2)题,天然橡胶种植区多分布于热带地区,而欧洲无热带。答案 (1)A (2)C类型三 区域地图的判读方法[典例剖析]例3 (2022·大纲文综,4~5)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1)~(2)题。(1)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n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A.海拔高B.种源丰富C.火山灰深厚D.光照充足【慧眼识图】解析 第(1)题,由经纬网及海陆分布状况判断图示区域属于马来群岛的一部分,图中面积较大的岛屿为爪哇岛。该区域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所以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热带雨林。第(2)题,据材料可知,K岛屿与大陆上的热带雨林相比,K岛没有种源和光照优势,海拔高也不是恢复植被的优势,火山灰可形成肥沃的土壤,利于植被生长。答案 (1)A (2)C[方法总结]区域地图是区域地理事物、现象等所有地理要素的载体。任何一种地理事物、现象的分布及其发生、发展、演变的规律、特点、成因等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且在特定的背景条件下形成特定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并形成特定的区域发展格局和地域联系方式。因此,高考地理试题往往以区域地图辅以文字或表格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地图信息的获取、梳理和甄别能力,对区域自然和人文特征、区域发展差异、区际联系等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n常见的区域地图有区域经纬网图、区域综合地图(各要素综合或某些要素综合图)、区域专题地图(区域地形图、区域水系图、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人口分布图、工业分布图、农业分布图、交通图)等。分析此类地图的一般步骤如下:1.读材料、看图示:确定给定区域图是整体图还是局部图,结合材料大致定位。2.析图示、抓特征:(1)区域定位——在哪里(Where)①经纬度位置:结合图中经纬度准确定位。②海陆位置:结合周围的陆地、海洋等进行定位。③相对位置:借助熟悉的地理事物,如省区轮廓、河流、湖泊、山脉、城市等定位。(2)区域特征——有什么(What)①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河流、资源、植被、土壤等。②人文地理特征: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等。③差异比较:对比两区域,分析比较其自然和人文特征方面的差异。(3)区域问题——为什么(Why)主要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其成因、危害进行分析。(4)区域发展——怎么办(How)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区域优势进行开发利用、对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培优演练]题组四 地形区域图判读4.下图是某岛屿简图,该岛屿中部多山,降水大多在1000mm以上,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异较大,人口密度约为400人/平方千米。据此回答(1)~(3)题。(1)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的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A.东北部降水少,洋流与离岸风\nB.西南部降水少,洋流与副高控制C.东北部降水多,信风和地形D.西南部降水多,西风和地形(2)甲城市历史悠久,但城市化发展缓慢,这主要是因为( )A.区域经济发展缓慢,且常受飓风、地震影响B.交通落后,对外联系不便C.水资源缺乏,城市发展受到限制D.人口稀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足(3)如果计划在乙城市建一个水泥厂,从城市大气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厂址选择正确的是( )A.城市的东南郊B.城市的东北郊C.城市的西北郊D.城市的西南郊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确定该岛位于加勒比海附近,地处东北信风带;该岛屿中部多山,东北部处于山地迎风坡,且有北赤道暖流经过,降水多。第(2)题,甲城市历史悠久,但经济发展缓慢,且常受飓风、地震影响,城市化发展缓慢。第(3)题,该岛盛行东北信风,水泥厂会污染空气,应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因此从城市大气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厂址应选择在城市的西南郊。答案 (1)C (2)A (3)D题组五 行政区域图的判读5.(2022·北京西城区模拟)河西务镇是天津市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全镇有蔬菜基地4万亩,其中各类温室大棚2.1万亩。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河西务镇的新鲜蔬菜通过“绿色通道”,在采摘1小时之后就可直接进入北京和天津的各大超市和市场,逐步实现“农超对接”。(1)分析河西务镇蔬菜能够快速供应市场的原因。\n(2)列举对河西务镇蔬菜生产影响较大的三种主要自然灾害,并说明其对蔬菜生产的影响。解析 第(1)题,蔬菜在两地之间的运输时间,一方面与两地之间的距离有关,另一方面还受流通环节及两地之间的交通便捷程度等的影响。第(2)题,我国北方季风区旱涝灾害多发,冬季多寒潮等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本身及其生产设施影响较大。答案 (1)距离天津和北京市区近,地理位置优越;有省道、高速公路相连,交通便捷;流通中间环节少;国家政策支持。(2)自然灾害:寒潮,旱涝(暴雨洪涝、旱灾),沙尘暴,冰雹。危害:摧毁农业设施;造成蔬菜减产。示意图、景观图、区域图专项练(时间:45分钟 满分:9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22·广州市调研)读图,回答1~2题。1.图中风带为( )A.东南信风带B.中纬西风带C.东北信风带D.极地东风带2.图中所示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位于30°N~40°N的大陆西岸,盛行西南风,图中风带为中纬西风带。第2题,该地位于30°N~40°N的大陆西岸,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答案 1.B 2.C(2022·北京朝阳区高三期末)下图为内蒙古某旗及相关景观示意图,该地在距今1万至300万年期间为冰雪覆盖,景观处岩层基本上由花岗岩组成。据此回答3~4题。\n3.图中平顶山刃脊、角峰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A.流水侵蚀B.冰川侵蚀C.风力侵蚀D.冰川堆积4.北大山石林是由平顶山地貌演变而成的,其演变( )A.受流水的化学侵蚀作用B.反映北大山所受的断裂作用强于平顶山C.由地震的崩塌作用造成D.反映北大山地势和纬度高,更易被侵蚀解析 第3题,刃脊、角峰地貌是冰川侵蚀地貌,B对。第4题,图示石林主要是外力侵蚀形成,外力侵蚀作用在地势高处表现的更明显,在低洼处表现为沉积作用,所以石林地貌反映北大山地势和纬度较高,更易被侵蚀,D对。答案 3.B 4.D(2022·天津市高三模拟)图A为巴西兰索瓦玛朗汉斯国家公园每年雨季出现的“白沙碧水”奇观(照片是面向北方拍摄的被白色沙丘围绕的淡水湖泊群),此地位于该国东北部的某河河口附近。图B是该地区降水资料图。读图,回答5~6题。5.观赏图中所示景观的最佳时间是( )A.12、1月B.3、4月C.7、8月D.10、11月6.河口附近的白沙受定向风吹拂形成新月形沙丘,该风是( )A.东南风B.西南风\nC.东北风D.西北风解析 第5题,从材料中可知,该景观出现在雨季,结合该地的降水资料图可知,3、4月降水多,所以3、4月份是观赏图示景观的最佳时间。第6题,根据“沙丘的迎风坡缓,背风坡陡”的规律,并结合图中沙丘形态东北部缓、西南部陡判断,该地的定向风为东北风。答案 5.B 6.C读我国东北三省降雪始期、终期和积雪厚度的分布图,回答7~9题。7.图中北极村( )A.北邻俄罗斯B.属于松花江流域C.有极昼极夜现象D.自转线速度比大连大8.关于图中降雪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最初日期由北向南越来越晚B.最终日期由北向南越来越晚C.最初日期由东向西越来越晚D.最终日期由西向东越来越早9.图中积雪厚度最大值出现在延吉,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低B.邻近冬季风源地C.受地形影响D.有洋流流经解析 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北极村北邻俄罗斯;属于黑龙江流域;由于其位于北极圈以外,故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其纬度比大连高,所以自转线速度小于大连。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总体上,东北地区纬度越高,位置\n越靠北,降雪最初日期越早,降雪最终日期越晚;纬度越低,位置越偏南,降雪最初日期越晚,降雪最终日期越早。第9题,延吉不靠近海洋,受洋流影响小;位于东北地区东部,距离冬季风源地远;其纬度在东北地区中并不是最低的;其积雪厚度最大是因为受长白山地形的影响,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降雪量大。答案 7.A 8.A 9.C(2022·宁波模拟)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正在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研究发现,方便面产业的快速发展已严重威胁到雨林中珍稀动物红猩猩的生存。下图为东南亚地区油棕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10.依据资料推断( )A.油棕产业符合可持续发展中的公平性原则B.延续“刀耕火种”式农业,能避免雨林生态恶化C.热带雨林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益D.经济可持续与生态可持续相互矛盾,不可协调11.油棕产业链中( )A.油棕种植业属小型自给自足农业B.棕榈油榨取工业宜靠近原料产地C.方便面生产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D.油棕产业链常形成综合性工业地域解析 第10题,油棕产业发展破坏原有植被,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违背了公平性原则;“刀耕火种”这一粗放的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极大;雨林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效益,应将雨林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第11题,油棕种植业属于热带种植园农业;棕榈油榨取工业原料比产品的运输量大很多,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宜布局在原料产地;油棕产业链的生产环节较少,一般不会形成综合性工业地域。答案 10.C 11.B二、综合题(共46分)12.(22分)(2022·河南开封二模)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n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联系之路,而丝绸之路中亚段却又是艰辛之路。我国与中亚诸国决定共同打造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亚矿产资源丰富,盛产棉花等农产品,但制造业相对落后。新疆喀什与珠江三角洲和中亚诸国合作,实施“东联西进”战略,提升经济合作层次。(1)说明中亚段不利于古代商旅通行的自然原因。(8分)(2)简述新建中吉乌铁路对我国与中亚诸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8分)(3)结合所学,尝试提出喀什“东联”和“西进”应分别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解析 第(1)题,中亚地处内陆植被稀少,多沙漠戈壁、气候条件恶劣,因而不利通行。第(2)题,从促进资源开发、提高运营速度、加强区域交流的角度分析。第(3)题,从题干可知东联主要是加强和珠江三角洲的联系,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出台优惠政策、发挥劳动力优势承接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西进主要是加强和中亚各国的联系,中亚资源丰富,因而要进口原料,发展加工工业,出口产品,促进经济发展。答案 (1)夏季温差大(中午炎热、夜晚寒冷);冬季寒冷;多大风、沙尘、暴雪天气;气候干旱、水源(径流)少;植被稀少;沙漠或戈壁广布;穿越山地。(2)缩短了新疆(南部)与中亚(南部)铁路运输的距离,降低了运输成本;增强了我国与中亚相互间经济(交通)联系的便捷性(提高了运力);促进资源开发、商业贸易,吸引更多的地区参与经济合作,实现区域间资源、劳动力优势与资金、技术优势的互补;增加就业机会。(3)“东联”: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劳动力素质;实行政策优惠;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西进”:进口中亚原材料;发展加工业;出口工业产品。13.(24分)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红色荒漠”是指在我国南方湿润红土地区的土地荒漠化。这些地区地形以丘陵及山区为主,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下。材料二 下面是“红色荒漠”形成结构示意图。(1)完成“红色荒漠”结构示意图。\n上图中字母表示水土流失、人口增加、滥伐森林、高温多雨等条件,请写出各个字母所代表的含义。(4分)A,B,C,D。(2)“红色沙漠”主要发生在丘陵地区,它的形成造成不利影响有哪些?(10分)(3)我国北方的荒漠化主要发生在地区。简要说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土地荒漠化防治的不同措施。(10分)解析 第(1)题,根据图表内容,结合南方丘陵地区情况正确分析得出结论。第(2)题,根据中国区域地理知识可以判断,“红色荒漠”发生在东南丘陵地区,它的形成对地理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有影响,主要是表层土壤流失,对地形的影响,使下游湖泊河道淤积,土壤肥力下降,农业减产等。第(3)题,我国北方的荒漠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南北方地理环境有所差异,荒漠化的形成原因不同,防治措施也会不同,结合课本知识正确作答即可。答案 (1)人口增加 高温多雨 滥伐森林 水土流失(2)东南 表层土壤流失,土地生产力下降,粮食减产;当地地表变得崎岖不平;下游易淤积河道和湖泊。(3)干旱和半干旱 北方: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牧,防止过度放牧,合理利用水资源等;南方:控制人口增长,积极调整农村生活用能结构,发展立体农业,退耕还林还草等。\n技能五 高考解题能力提升ZHUANTIJIESHUO专 题 解 说高考为选拔性的人才考试,学生要想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除了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熟练的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更高的解题能力。充分体现地理四项基本能力要求(如图),这四种能力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也是高考中取得高分的关键。一、良好的审题习惯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前提高三学生复习时重解题轻审题的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学生在做题时匆匆浏览题目后便立即下笔解答,结果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因审题不清而导致失分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做题时应留出更多的时间审清题目,明确试题要求和考查意图。审题就是要看懂题意,找出题中尤其是图中的隐含条件,理解关键词语、限制性词语、问题所涉及的时间、地点、图名和地理背景等,分析题目内容与课本的关系、分值与答案要点的关系。要达到此要求,下列几个审题习惯需要注意培养:1.审清题干的习惯①逐字逐句读题,不能扫读。②找中心词、关键词、限定语,准确把握这些词语的内涵与外延。如选择题备选项中,有“都”“全”等词多为错项。③严防题目中的概念被自己偷换,如:华北与华北平原、气候区与气候、分布规律与分布地区、水能与水电等,这些相似词语的地理含义是不同的。④对长句作一定的语法分析,准确断句。⑤可在试卷上用铅笔作标记:画点、画线、画圈等。2.抓住信息的习惯\n①分项检索信息,如:示意图要先读图例,坐标图要先弄清各坐标轴所代表的地理事物,表格要先读表头,再读其他内容。②对某一地理事物不同年代的变化图、多项因素统计表,要细心地比较信息的变化。③对图、文、表三者中相关信息要进行有机整合。④对图、文、表中的信息进行转换。⑤正确运用信息(尤其是数据信息)来回答问题。3.展开联想的习惯从图、表、文中不能直接获得答案的,要进行联想。联想要尽量回归课本,回归地理原理和规律;要挖掘题中的隐含信息,但不能改变题目的条件或添加条件。4.前后互推的习惯对选择题题组、简答题的各个小题,解题时要前后照应,互相推理,从中启发思维,寻求答案。但要注意,选择题题组的总题干的材料,才是各小题的可靠条件和依据,不能改变题目的条件或添加条件。前后互推一般是在感觉题干信息不足以解答问题时,扩充有效信息来帮助正确解答问题。这种迂回战术在碰到难啃的“硬骨头”时十分有效。[典例剖析]高考典例获取信息解读信息例1 (2022·海南地理,10~12)埃及沙漠广布,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首都开罗人口约1800万,是埃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①。2022年3月,埃及宣布在开罗以东的沙漠地区兴建新首都。新首都作为政治中心,规划容纳500万居民,提供175万个长期工作职位②。下图为埃及略图。据此完成(1)~(3)题。题干信息材料①“开罗人口约1800万,是埃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说明埃及城市化问题严重,迁都是为了分散开罗人口和职能。材料②“沙漠地区兴建新首都”,说明土地充足而廉价。“新首都政治中心……工作职位”,说明工作职位应属于服务业部门。图像信息首都开罗位于尼罗河三角洲,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绿洲农业发达,地中海气候适宜人类居住,加之优越的经济条件,故人口、城市集中。\n(1)推测埃及兴建新首都的首要目的是( )A.平衡地区发展B.提升国家形象C.分散开罗人口D.吸引国家投资(2)与开罗以北地区相比,在开罗以东地区建设新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A.农业发达B.用地充足C.基础设施完善D.交通便利(3)埃及新首都提供的长期工作职位,所属的主要部门为( )A.农业B.制造业C.建筑业D.服务业设问信息设问(1)中心词“推测……首要目的”,限制词“兴建新首都”。设问(2)中心词“建设新首都的优势条件”,前提条件“与开罗以北地区相比”后,得出优势条件。设问(3)抓住关键词“新首都、长期工作职位、主要部门”。答案 (1)C (2)B (3)D调动运用基本地理原理、规律①城市区位 ②城市化问题 ③城市主要功能[培优演练]题组一 气旋天气系统分析与判读1.(2022·上海地理,17~18)台风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它既给人们带来甘露,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右图为某次台风路径图。(1)9月间,当台风中心位于图中甲海域时,台湾东北地区暴雨如注,其主要原因是台风气流( )①受山体阻挡影响 ②与盛行偏西风叠加 ③受地面增温影响 ④与盛行东北风叠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n(2)如图示台风中心向北移动,在浙江北部沿海登陆时,上海地区的地面天气状况是( )①气压降低 ②风向偏西 ③雨势增强 ④风速减弱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解析 第(1)题,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结果,是热低压。当台风中心位于甲地时,台湾东北部地区受台风影响盛行东北风,台湾东北部山地对东北风抬升作用明显。D正确。第(2)题,台风中心距离上海越来越近,上海地区的气压下降,风力增强,雨势增强。当台风中心位于浙江北部时,上海位于低压中心北侧盛行偏东风。A正确。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再向右偏转45°,即为风向。东侧:东南风;西侧:西北风;南侧:西南风;北侧:东北风。答案 (1)D (2)A题组二 全球变暖成因分析2.(2022·海南地理,13~14)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完成以下问题。(1)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 )A.蒙古高原B.亚马孙平原C.巴西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2)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A.大气成分的差异B.海陆分布的差异C.太阳辐射的差异D.大洋环流的差异解析 第(1)题,从材料中“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可知,北半球纬度较高地区升温幅度可能最大,符合这一地理位置特征的是蒙古高原。第(2)题,北半球陆地所占比重较大,因陆地比热容较大,升温速度快,导致该半球升温幅度较大;而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比热容较大,升温速度慢,导致该半球升温幅度较小。答案 (1)A (2)B二、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方法所谓描述事物,一般是表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等特征,阐释事物则是对事物的说明和解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即考查考生描述、概括、理解各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和发展变化的能力。又要用规范、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等形式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基本原理与规律。方法如下:\n [典例剖析]例2 [2022·山东文综,36(1)~(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的海岸红杉,生长快,寿命长,树形高大,材质优良,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树种之一。海岸红杉适合生长在温和、湿润、多雾的环境中。目前,原生海岸红杉仅分布于美国西海岸。下图为美国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及周边区域图。(1)描述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的地形特征。(4分)(2)分析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多雨、多雾的原因。(8分)【解题方法】第1步:审题干信息“海岸红杉适合生长在温和、湿润、多雾的环境中”可知海岸红杉生长的自然环境条件。第2步:逆向思维法解题第(1)题,考查美国西海岸红杉分布区地形特征\n第(2)题,考查美国西海岸红杉分布区降水形成原因答案 (1)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2)地处大陆西岸,距海近;位于西风带,西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受寒流影响,水汽易凝结成雾。[培优演练]题组三 气温变化成因分析\n3.(2022·海南地理,23,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死谷长约225千米,宽8~24千米,低于海平面的面积达1408平方千米。该地夏季气温经常超过49℃,最高曾达57℃,是北美洲夏季最炎热的地区。分析死谷夏季炎热的原因。解析 根据纬度位置,该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该地植被覆盖度较低,谷底和谷坡升温速度快,热量向近地面大气传递使气温升高;从材料中可知,死谷海拔低,空气对流弱,热量不易向外扩散,造成夏季炎热。答案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太阳辐射强;缺乏植被覆盖,谷底和谷坡共同吸收太阳辐射,加热大气;谷深且狭长,(谷底海拔低,)空气对流弱(盛行下沉气流),热量不易散发。4.[2022·浙江文综,36(3),10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材料一 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材料二 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甲(37°48′N)乙(36°54′N)1月气温(°C)9.34.77月气温(°C)17.125.7据表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解析 甲城市位于大陆西岸30°~40°之间,为地中海气候;乙城市大致位于纬度位置相同的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甲城市地势较高,西海岸又有寒流经过,属于地中海气候,气温年较差小;乙城市地处平原,有暖流经过,气温年较差大。\n答案 甲城比乙城冬季(1月)气温高,夏季(7月)气温低。甲城气温年较差小。冬季:甲城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受北冰洋的寒冷空气影响较弱,气温较高。美国东部为低缓山地,乙城易受北方寒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夏季:甲城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乙城受暖流和东南暖湿气流影响,气温较高。三、掌握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技巧论证和探讨问题的基本要求是用确切的、已知的、低层次的事物、原理、规律等来说明尚不明确的、未知的、高层次的地理问题。“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主要有三个基本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密,追求论证观点,表述和内容上的有机结合。表达主要观点的用词清晰贴切,主要体现在选择最准确的地理术语上,如“高温”与“炎热”、“温和”与“寒冷”等与“气温”有关的地理术语,“干旱”与“少雨”、“伏旱”与“春旱”等等。熟记和深刻理解这些术语的含义(内涵与外延)是用词清晰贴切的前提,同学们在学习中应该有意识地积累并领会这些术语的使用范围,以便在答题中充分展现自己的“地理素养”。避免以往在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时出现的不能正确地使用地理术语、语言随意、答题效率低,层次性和逻辑性差,语言叙述前后矛盾,以原理代替答案,不能结合具体的区域问题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要点不全面,“漏”知识点等问题。 【技巧点拨】1.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技巧针对性论证主要是针对“区位因素的分析”“采取的对策”等的论证策略,这类试题在论证类试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解释性论证这类试题的特点是有结果,需要对结果进行解释。在试题中往往以分析“原因”“成因”“规律”“特征”等的形式出现判断性论证这类试题没有直接呈现结果,需要考生对结果先做一个判断,然后论述判断的理由,形成论点、论据相结合的完整的论证过程评价性论证主要是对“利弊”“优劣”“重要性”“影响”等的评价比较性论证主要是对不同地域、不同事物、不同现象特点、过程和原因的辨析、对比推理性论证对于某些内容并不是很熟悉,但试题中又提供了充足的地理问题,考生可以根据试题信息进行推理论证2.解答开放性问题策略\n(1)观点明确。即在回答问题时要明确自己的观点,不能含糊其辞。要么“赞同”,要么“反对”。(2)表述清晰,逻辑严密。在论证观点时要表达清晰,逻辑性强,不可出现与观点相悖的论据或前后矛盾的情况。(3)论证观点和表述内容有机结合。论证时观点、论据相统一,与所学知识有机结合,不能以原理代替结论,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作答。[典例剖析]例3 [2022·课标Ⅰ,37(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下图)。初期开采的矿石送往乙地加工。2022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于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都会造成污染。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阐述理由。(6分)【解题方法】(1)设问要求是阐述理由,关键是“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2)赞同的分析方法:\n(3)反对的分析方法:答案 赞同:甲地人口少,未利用土地多,能容纳更多污染物;乙地人口多,经济活动密集,对污染更敏感;位于港口,容易污染海洋等。反对:甲地生态环境更脆弱(水资源短缺,植被稀少,易沙漠化);乙地环境保护设施较完备,污染物处理技术较成熟。[培优演练]题组四 气候条件评价5.[2022·山东文综,36(3)、(4),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的海岸红杉,生长快,寿命长,树形高大,材质优良,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树种之一。海岸红杉适合生长在温和、湿润、多雾的环境中。目前,原生海岸红杉仅分布于美国西海岸。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赠送的海岸红杉树苗栽种在杭州。现在我国已有多个省市引种海岸红杉,有的地区已初具规模。图甲为美国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及周边区域图,图乙为杭州和阿克塔的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图甲\n图乙(1)对照阿克塔的气候特征,评价杭州海岸红杉生长的气候条件。(6分)(2)指出海岸红杉引种到我国后的开发利用方向。(8分)解析 第(1)题,文字材料中显示“海岸红杉适合生长在温和、湿润、多雾的环境中”,图甲中阿克塔位于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说明阿克塔的气候特征适于海岸红杉生长。与阿克塔比较,杭州气温季节波动较大,不适合海岸红杉生长;夏季杭州降水较多,更适于海岸红杉生长。第(2)题,海岸红杉的开发利用方向要结合材料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科研价值来分析。如有“活化石”之称说明其具有科研价值;“材质优良”说明其是良好的工业原料;另外海岸红杉分布在海边具有旅游价值和生态价值。答案 (1)有利条件:夏季降水较多。不利条件:夏季气温较高;冬季气温较低。(2)提供工业原料;发展旅游;开展科学研究;改善环境。四、规范准确答题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对客观题,在对试题进行仔细准确的审题和逻辑分析后,要根据解题思路,做出正确选择。不能先入为主,要因题的条件而异,速度适当,不快不慢,重视第一感觉,不要轻易修改选项。对主观题,可针对高考评卷“流水作业,采点给分”特点,进行“采点答题”,把握好答案的方向性、全面性、逻辑性和准确性。具体要求有:1.答案的方向性根据问题判断得分点的基本方向。一定要仔细分析问题,明确问的是什么,以免错答或答非所问。特别要注意关键词,如分析区位因素,应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分析;评价影响,则既要考虑有利影响,也要考虑不利影响;要求分析自然区位因素,则不能回答社会经济因素等。\n调用知识储备判断可能的得分点。明确了作答的基本方向,就可根据自己掌握的解题思路确定具体有哪些得分点。如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劳动力、交通和市场,则这七个方面就是具体的得分点。2.答案的全面性每个主观题往往都包含着若干个得分点,答题漏点是许多考生得不到高分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点答题,就是要明确试题的得分点有几个,先看分值,根据分值可以基本确定得分点应该有几个。如果分值是3分,大多是3个得分点;如果分值是6分,则有可能是3个得分点,每点2分,也可能是6个得分点,每点1分。答题时,为保证尽可能得高分,作答点不能少于得分点,因此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思考,确保答案全面,避免失分。如回答形成原因、区位因素、条件、产生的后果、地理意义等问题,要尽量多答几个方面。因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告诉我们,任何地理事物、现象的形成、发展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注意答案全面性的同时,要避免重复采点。高考阅卷时,对多答或者错答(只要前后不矛盾)的点一般不扣分,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地发散思维,多补充作答点。但常有考生在同一个得分点上反复阐述,结果浪费了考试的宝贵时间。如分析某地的区位因素时,有的考生回答:陆地上铁路网稠密,公路四通八达,沿海海运便利。其实这三个方面都是从“交通”这一得分点上作答的。3.答案的逻辑性答案一定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让阅卷老师一眼就看出从几个方面作答,让得分点一目了然。同时还要主次分明。影响地理事物、现象形成发展的众多因素中,总有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我们在回答问题时,应尽量把主导因素放在最前面。对因果联系密切的事物进行分析时,一定要讲究条理,或由因索果,或由果溯因,层层深入,切莫乱序。4.答案的准确性要用精练的地理语言回答问题,不说废话,少使用或不使用方言、口语。如不能将“经济发展水平高”答成“有钱”“钱多”。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非选择题中的简答题不能写成小作文,要考虑阅卷者连续阅卷可能产生疲劳,要让阅卷者“一秒钟改完”“爽快给分”。量体裁衣,酌情用笔。有时可依据题目的分值、答题卷所留空白的大小,大致确定书写量。\n答卷规范,卷面整洁。字体工整清晰,不连笔,大小均匀,尽量少涂改。不要在规定的答题区外答题,更不能用箭头指向某“地”,或写上“见反面”等。[典例剖析]例4 (2022·新课标Ⅰ,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134米,鱼类资源丰富。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上图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1)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6分)(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6分)(3)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6分)(4)说明尼罗河鲈鱼的引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6分)【析阅采样试卷,提升得分能力】考卷实录\n阅卷点评 该生犯了急躁冒进的错误。在第(1)题,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进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结果审题时落掉了“阻碍”,当然与答案就背道而驰;第(3)题,丢掉了对捕捞业的影响导致失分。【品味评分细则,提高答题能力】评分细则(1)标准答案:(维多利亚湖)处于相对封闭的高原盆地中(北部唯一出口通向尼罗河)(3分)。湖泊海拔高,尼罗河上游多瀑布,阻挡了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3分)。其他答案:①答“维多利亚湖处于相对封闭的高原盆地中”(得3分)。②答“北部唯一出口通向尼罗河”(得3分)。③答“湖泊海拔高,阻挡了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得3分)。④答“尼罗河上游多瀑布,阻挡了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得3分)。问题答案:只答出“瀑布阻挡”(得1分)。错误答案:①答“水从维多利亚湖流入尼罗河”(得0分)。②答“尼罗河鲈鱼不能够逆流进入维多利亚湖”(得0分)。\n(2)标准答案:维多利亚湖湖面广阔,为体型大的尼罗河鲈鱼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3分);湖中鱼类为尼罗河鲈鱼提供充足的饵料(3分)。其他答案:①答“维多利亚湖生存空间大”(得3分)。②答“饵料丰富”(得3分)。③答“鲈鱼的食物丰富”(得3分)。错误答案:①答“水温适宜”(得0分)。②答“鲈鱼有适宜的环境”(得0分)。(3)标准答案:尼罗河鲈鱼体型大,食量大,导致一些原有鱼类数量迅速减少甚至灭绝(3分);(尼罗河鲈鱼体型大,捕捞技术和方法与当地传统不同,)冲击当地传统捕捞业,同时出现专门捕捞尼罗河鲈鱼的捕捞业(3分)。其他答案:①答“导致一些鱼类灭绝或生物多样性减少”(得3分)。②答“影响当地渔业”(得3分)问题答案:只答“鱼类减少”(得1分)。错误答案:①“渔业”写成“鱼业”(得0分)。②答“捕捞业发达”(得0分)。(4)标准答案:产量大,价格高,(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出口创汇(3分);捕捞、加工、运输等产业随之发展,扩大就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3分)。其他答案:①答“增加收入,发展经济”(得3分)。②答“扩大就业”或“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得2分)。问题答案:①只答“发展社会经济”(得2分)。②答出“增加收入”(得2分)。错误答案:①答“提高生活水平”(得0分)。②答“改善饮食结构”(得0分)。评分结果:(1)(2)两小题满分12分,抽样得分5.86分,难度0.48(3)(4)两小题满分12分,抽样得分7.13分,难度0.59试题研究:\n该题充分体现“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1)新情境、新材料、新问题(2)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重要性——文字、地图、设问信息(3)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4)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描述和阐释、对地理问题的探讨和论证[培优演练]题组五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及对该地区修建高铁评价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维多利亚瀑布位于赞比西河上,宽度超过两千米,瀑布奔入玄武岩峡谷,该处断层发育。材料二 赞比西河流域处于热带地区,材料三图中A处季节性河流流向在一年内会有所改变。材料三 下图为赞比西河水系分布和该流域内的一些地理要素示意图。材料四 坦赞铁路是一条贯通东非和中南非的交通大干线,是东非交通动脉。该铁路东起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中部的卡皮里姆波希,全长1860.5千米。1970年10月动工兴建,1976年7月全线完工。(1)结合材料一,描述维多利亚瀑布形成的过程。(6分)(2)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A处河流流向产生季节性变化的原因。(8分)(3)有专家建议引入中国高铁技术,在坦赞铁路基础上修建高铁,你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8分)\n解析 第(1)题,由材料中“玄武岩”可推知这里曾有岩浆活动,再根据断层发育可分析出瀑布的形成过程。第(2)题,应从当地气候特征和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进行分析。第(3)题,本问为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赞同修建高铁应从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不赞同应从地形以及经济实力等方面分析。答案 (1)大裂谷附近岩浆喷发,冷却凝固,形成玄武岩,而后在内力作用影响下形成巨大断层;瀑布下游地层断裂下陷,断层处形成陡崖,赞比西河流经此地形成瀑布。(2)地处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夏季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丰沛,此时A河流水量大,水位高,向东流;冬季受干燥信风影响,降水少,流量小,水位低,河流向西流。(3)不赞成。理由:沿线地形复杂,线路需跨越裂谷带、河流等,工程难度大;经济水平低,客流量小,运营效益差;资金不足,管理水平低。赞同。加快客货流通,促进经济发展;吸引投资,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进中非友谊等。(其他回答若合理可酌情给分)解题能力专项练 (时间:45分钟 满分:9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22·南昌模拟)读北美洲局部区域气候分布图,回答1~3题。1.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A.ⅠB.ⅡC.ⅢD.Ⅳ2.有关图示四类气候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Ⅰ—终年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B.Ⅱ—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C.Ⅲ—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D.Ⅳ—受东南信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3.关于图中洋流叙述正确的是( )A.自南向北流B.为暖流\nC.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减湿作用D.有利于沿海渔场的形成解析 第1题,世界各大洲(除南极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第2题,Ⅰ位于40°N以北的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的影响;Ⅱ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Ⅲ为高原山地气候,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Ⅳ为热带沙漠气候,其形成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地形、洋流等的综合影响。第3题,该洋流为加利福尼亚寒流,自北向南流,为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作用,受该洋流影响,沿岸形成了上升流,从海洋深处带来营养物质,从而有利于渔场的形成。答案 1.B 2.C 3.D(原创题)小明计划于11月29日至12月2日在国外某城市进行为期四天的考察学习。图a是他利用手机查询到的当地天气预报的截图(图中11月29日最低温-12℃,最高温-7℃)。据此回答4~5题。4.小明发现考察学习期间有一日天气晴好,该日最可能是( )A.11月29日B.11月30日C.12月1日D.12月2日5.图b所示四城市中,小明最可能前往的是( )A.甲B.乙C.丙D.丁解析 第4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气晴好则日温差比较大,读图a可以得出,11月30日日温差最大,所以该日最可能天气晴好,故选B项。第5题,从图a可以看出,该地11月29日至12月2日期间,气温比较低,图b中只有丙城市比较符合。所以C项正确。答案 4.B 5.C下图为某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6~7题。\n6.图中阴影区域最可能是( )A.石油主产区B.高山冰川区C.人口密集区D.森林分布区7.给甲地带来降水的主要是( )A.赤道低压B.西南季风C.东北信风D.东南信风解析 第6题,由图可知,该地理事物主要分布在赤道地区,结合经度可知,分别为非洲几内亚湾沿岸、东南亚、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因此该阴影区域最可能是热带雨林分布区。第7题,由区域定位可知,甲地位于中美洲东部,该地区全年主要受来自大西洋的东北信风控制,湿润的东北信风在迎风坡形成地形雨,故甲地全年多雨。答案 6.D 7.C(2022·南昌市模拟)近些年,我国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农村“空心化”有两种类型,一是农民在出行更方便的位置建新房,造成旧宅基地闲置,出现村落空间形态上的整体“空心化”;二是大量青壮年进城务工,使村落人口减少,出现人口“空心化”。读图回答8~9题。8.村民出行最不便利的村落可能是( )A.李村B.万村C.王村D.赵村9.有关农村“空心化”现象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结构合理B.生态环境好转C.土地资源浪费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n解析 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万村位于城区,李村靠近省道和乡道,王村靠近省道,村民出行较为便利;赵村位于高速公路的一侧,高速公路是封闭式道路,给赵村村民出行带来不便。第9题,从材料中可知,大量青壮年进城务工,导致农村人口结构不合理,不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选择出行更方便的位置建设新房,造成旧宅基地闲置,浪费土地资源,不利于生态环境好转。答案 8.D 9.C(2022·苏州市调研)图①为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合理分布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主要功能区,读图回答10~11题。10.图②中能反映图①中A到B沿公路地租变化的曲线是( )A.Ⅰ曲线B.Ⅱ曲线C.Ⅲ曲线D.Ⅳ曲线11.图③为该城市不同时间段进出某功能区地铁平均客流量统计图。该功能区最有可能为图①中的( )A.甲B.乙C.丙D.丁\n解析 第10题,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有距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图中甲功能区位于市中心,交通便捷,地租最高;在放射性线路与城市环线交会处,交通通达度也高,形成地租最高峰。A处附近距离市中心最远,交通不便,所以地租最低,之后经公路交会处,为地租次高峰,然后经市中心,地租最高,之后地租逐渐降低。第11题,图①中甲功能区位于市中心,为商业区;乙功能区占地面积最大,为住宅区;丙功能区在市区外缘,接近交通干线,为工业区。图③中该功能区地铁平均客流量的时间变化,说明早上流入该功能区的人口较多,晚上流出该功能区的人口较多,所以该功能区可能为工业区。答案 10.A 11.C二、综合题(共46分)12.(22分)(2022·河北衡水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图示区域海拔在5000米左右,荒无人烟,是山岳冰川、构造湖泊广泛发育的地区之一,也是野生动物出没的地方。(1)描述图示区域冰川分布的主要特点。(2)分析昆仑山附近构造湖泊较多的原因。(3)郭扎错是我国海拔最高的既有咸水,又有淡水的混合湖,试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4)分析郭扎错地区成为“世界最高天然动物园”的原因。解析 第(1)题,依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冰川主要分布在山脊线两侧。第(2)题,分析昆仑山附近多构造湖泊的原因,首先应明确当地的位置,知道内力作用在地貌的形成中占主导地位;其次应明确湖水的来源。第(3)题,郭扎错成为混合湖,主要与局部地区有淡水注入有关,也与湖泊不同部位的蒸发量不同有关。第(4)题,形成天然动物园,需具备三个条件:丰富的食物、充足的淡水、稀疏的人口。答案 (1)沿山脊线分布。(2)昆仑山位于青藏高原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构造湖泊;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有众多的冰川,湖泊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3)郭扎错的北半部,海拔较高,纬度较高,蒸发量相对较小,且有大量的淡水注入,湖水应为淡水;郭扎错的南半部,海拔较低,纬度较低,蒸发量大,又无淡水注入,湖水应为咸水。\n(4)有充足的淡水;有宽阔的草原;人烟稀少。13.(24分)(2022·深圳市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希巴姆古城(198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阿拉伯半岛南部的也门共和国,建在哈德拉毛河(部分河段为季节河)河谷旁边的低山丘陵之上。古城内密布着500余座5层至10层不等的“摩天大楼”,这些大楼完全由泥土和木头建造而成。古城所在地区总体上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年降水量却在1000毫米左右,季节分配不均且多暴雨。(1)分析古城所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10分)(2)从自然地理角度简述古城选址的依据。(6分)(3)古城楼房墙厚、窗小且分排(下排窗贴近地面,上排窗靠近房顶),分析其原因。(8分)解析 第(1)题,古城所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需要从海陆分布、地形、气压带风带等方面分析。第(2)题,影响古城选址的自然因素可以从地形、降水、自然灾害等方面分析。第(3)题,古城楼房墙厚、窗小且分排的原因,需要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进行分析。答案 (1)距海近;西南季风盛行时携带的海洋水汽,可沿河谷深入;受山地影响多地形雨;赤道低压带北移至该地区时该地区降水增加。(2)地处丘陵,利于雨季防洪;海拔较高,气候相对凉爽;远离沙漠腹地。(3)墙厚:隔热降温。窗小:抵御风沙。窗户分排:有利于凉爽的空气从下排窗进来,室内的热气从上排窗排出。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集训专题技能提升训练3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集训专题技能提升训练2含解析新人教版
【金版教程】(全国通用)2022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高效提能训练 第一部分 方法与技能 专题四 等值线图判读技能
【金版教程】(全国通用)2022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高效提能训练 第一部分 方法与技能 专题五 地理计算必备技能
【金版教程】(全国通用)2022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高效提能训练 第一部分 方法与技能 专题二 高考经典解题例法
【金版教程】(全国通用)2022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高效提能训练 第一部分 方法与技能 专题三 地理图表判读技能
2022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常见地理图表判读技能素能1常见地理图表判读技能第2课时复习练案
2022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常见地理图表判读技能素能1常见地理图表判读技能第1课时复习练案
2022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学科技能培养定位讲义
地理(心得)之地理教学中侧重方法与技能的培养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二轮专题
发布时间:2022-08-25 14:51:36
页数:84
价格:¥3
大小:10.33 M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