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年春走向高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44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巩固(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年春走向高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44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巩固新人教版选修31.(2022·南昌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日本天皇停战诏书》材料二 在二战结束50周年的时刻,我们愿向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的受难者,表示哀悼。我们回顾世界现代史上殖民统治和侵略的种种行为,我们承认过去进行这类行为和给其他国家公民特别是亚洲人民所造成的痛苦的事实,深表遗憾。——日本众议员1995年6月9日《终战决议》请回答:(1)驳斥材料一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被迫接受联合公告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终战决议》。[解析] 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1)材料指出日本向美英宣战的理由是:“为东亚之安定、敌方频杀无辜”。这一说法明显错误,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日本的侵华战争等战争对亚洲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日本被迫接受联合公告,宣告投降,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全民族的抗战;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苏联出兵东北,消灭日本关东军;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失道寡助,损失惨重等等。(2)《终战决议》中日本对二战的反思并不彻底,日本并没有诚心的悔罪,没有为亚洲饱受日本侵略灾难的国家道歉的意思,这是日本在回避战争的责任,日本的历史观问题极有可能误导日本再次走向战争之路。[答案] (1)驳斥: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日本的对外战争给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原因:中国: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全民族的抗战;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苏联出兵东北,消灭日本关东军;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失道寡助,损失惨重。(2)决议中没有“谢罪”、“道歉”等字样,说明没有认罪的诚意。决议“种种行为”和“受难者”等含糊词语,回避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性质,不顾对外侵略的历史;日本以侵略者的历史观和战争观对历史进行歪曲和辩解。2.(2022·滨州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n材料 战后初年,许多德国人认为自己只是“受害者”。……(1963年)在奥斯维辛审判前后长达20个月的时间内,媒体对审判过程做详尽深入的报道和评论。德国知识精英也抓住机会在媒体上发声,引发了60年代中期对纳粹历史认识的大辩论。……1970年总理勃兰特在犹太人纪念碑前做出了举世闻名的谢罪之举……各个领域对纳粹制度的产生及其根源不断地进行再认识与自我解剖,自觉地将反思历史作为政治及道德义务,并将其制度化、法制化。——摘选自凤凰网《“悔过”是如何炼成的:德国战争罪行反省之路》请回答:(1)依据材料概括战后德国对二战的态度变化及原因。(2)指出有利于世界和平事业继续发展的正确历史观。[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概括归纳能力。从材料“战后初年,许多德国人认为自己只是‘受害者’“1970年总理勃兰特在犹太人纪念碑前做出了举世闻名的谢罪之举”可以概括出战后德国对二战的态度。从材料“奥斯维辛审判前后长达20个月的时间”“媒体对审判过程做详尽深入的报道和评论”“德国知识精英也抓住机会在媒体上发声”“总理勃兰特在犹太人纪念碑前做出了举世闻名的谢罪之举”可以归纳出德国态度变化的原因。(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各个领域对纳粹制度的产生及其根源不断地进行再认识与自我解剖,自觉地将反思历史作为政治及道德义务,并将其制度化、法制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尊重历史,反思历史(以史为鉴)是正确的历史观。[答案] (1)态度:从“受害者”到“悔过”。原因:奥斯维辛审判的开展;媒体的追踪报道与评论;知识精英的发声;政府的政策推动;社会的反思与辩论。(答对任意四点即可)(2)尊重历史,反思历史(以史为鉴)。3.(2022·德州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国际联盟李顿调查团)于1932年10月提交的报告……否认日本人的侵略是正当的自卫手段,谴责新满洲国是日本的傀儡政权。但是,它没有命令日本撤军。相反,这份报告提出这样一种解决办法:承认日本在满洲的特殊利益,将满洲变成在中国主权范围内但又在日本管辖下的自治国。1933年2月25日,国联正式通过了这份报告,第二个月,日本退出了国联。——《全球通史》(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中日两国对李顿调查团及其报告都表示强烈不满的原因。材料二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开罗宣言》(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材料二的历史意义。-6-\n[解析] (1)原因:国际联盟李顿调查团的处理结果是承认日本在满洲的特殊利益,将满洲变成在中国主权范围内但又在日本管辖下的自治国,据此分析,两国不满意都是因为与自己国家的利益相违背。中国不满意是因为把满洲变成日本管辖下的自治国,严重危害了中国主权;而日本不满意则是因为满洲主权仍属于中国,与日本把满洲变成其殖民地的愿望相违背,损害了日本在满洲的既得利益。(2)历史意义:《开罗宣言》是为加强中美英三国对日联合作战而进行协商的开罗会议形成的文件,这一文件的出台,首先对于三国协同对日作战意义重大;其次,宣言中关于中国被日本占领的领土必须归还中国的条款,对于中国收回国家主权意义重大,同时其中涉及到了中国的台湾,可以作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国际法依据。[答案] (1)把满洲变成日本管辖下的自治国,严重危害了中国主权;满洲主权仍属于中国,与日本把满洲变成其殖民地的愿望相违背,损害了日本在满洲的既得利益。(2)三国加强了对日作战的合作,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使中国收回被日本窃取的领土,有利于中国的国家统一;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提供了国际法依据。4.(2022·银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日本国民决心通过正式选出的国会中的代表而行动,为了我们和我们的子孙,确保与各国人民合作而取得的成果和自由带给我们全国的恩惠,消除因政府的行为而再次发生的战祸,兹宣布主权属于国民,并制定本宪法。国政源于国民的严肃信托,其权威来自国民,其权力由国民的代表行使,其福利由国民享受。日本国民期望持久的和平,深知支配人类相互关系的崇高理想,信赖爱好和平的各国人民的公正与信义,决心保持我们的安全与生存。我们希望在努力维护和平,从地球上永远消灭专制与隶属、压迫与偏见的国际社会中,占有光荣的地位。我们相信,任何国家都不得只顾本国而不顾他国,政治道德的法则是普遍的法则,遵守这一法则是维持本国主权并欲同他国建立对等关系的各国的责任。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1946年(昭和21年)11月《日本国宪法》材料二 自日本现行宪法颁布之日开始,护宪派与修宪派之间的较量和斗争从未中断。修改宪法,为日本成为政治、军事大国扫清“障碍”,一直是日本新保守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的奋斗目标。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80年代,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日本曾掀起三次修宪风潮。但由于护宪派的有力牵制和日本民众的坚决反对,保守政党的修宪企图才未能得以实现。——李文《日本修宪及其对亚太政治的影响》请回答:-6-\n(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宪法体现的原则及产生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修宪热出现的原因及企图。[解析] 本题考查日本宪法及近年来的修宪问题。(1)从材料“国政源于国民的严肃信托,其权威来自国民,其权力由国民的代表行使,其福利由国民享受”、“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等信息看出日本和平宪法的原则。背景应该从二战结束,日本战败,给亚洲各国带来巨大的灾难进行分析。(2)日本近年的修宪主张主要是因为日本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带来的谋求大国地位的冲动和保守势力的推动。通过修改宪法摆脱障碍,谋求政治和军事大国的地位。[答案] (1)原则:主权在民,尊重基本人权,和平主义。背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本政府迫于国际和国内民主和平力量的压力;日本人民深受战争的伤害,对战争的反思,祈望和平。(2)原因: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力增强;保守势力的推动。企图:提高在国际上的影响,谋求政治,军事大国地位。5.(2022·贵州六校联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反法西斯国家签字的《联合国家宣言》、《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和其他有关国际协议都规定同盟国家不得与敌国单独媾和,对日和约应先经中、苏、美、英四国外长会议准备,并采取大国一致原则签订全面对日和约。材料二 1951年9月4日,美国召集了许多同盟国在旧金山召开了与日媾和会议,朝鲜、中国没有受到邀请。南斯拉夫、印度、缅甸受到邀请但拒绝参加会议。与会的48个同盟国于8日签署了《与日媾和条约》,即《旧金山和约》。和约主要内容:盟国承认日本对其领土和领海有完全的主权;日本承认朝鲜独立;日本放弃对台湾及澎湖列岛的一切权利;日本同意将琉球群岛和小笠原群岛等置于联合国托管之下而以美国为唯一管理当局;日本得自愿加入集体安全协定;盟国可与日本缔结双边协定在日本驻军;盟国放弃对日本的赔偿要求。在和约签订的当天,美国与日本还签订了《日美安全条约》。参加会议的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反对条约的内容,拒绝签字;越南、朝鲜、蒙古宣布不承认该条约;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也不承认《旧金山和约》的合法性。——以上材料均出自《世界现代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中国政府不承认《旧金山和约》合法性的理由。(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旧金山和约》的影响。[解析]-6-\n 本题考查《旧金山和约》。(1)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新信息,论证结论的能力。由材料中“对日和约应先经中、苏、美、英四国外长会议准备,并采取大国一致原则签订全面对日和约”“朝鲜、中国没有受到邀请”“拒绝签字”“宣布不承认该条约”“不承认”等信息可以归纳出准确答案。(2)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可以结合第一问及时代背景分析,由此可以归纳为改变了二战期间确定的战后国际秩序;促使了美日同盟的形成;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紧张;为中日领土争端埋下了祸根。[答案] (1)媾和条约是美国等国家一方面发起召开的,违背了二战期间签订的国际协定关于对日和约应先经中、苏、美、英四国外长会议准备的规定;主要受害国家中国、朝鲜没有收到邀请;一些相关国家拒绝参加会议、拒绝签字或者拒绝承认该条约;条约中的一些内容如领土问题违背了二战期间签订的国际协定的相关规定。(2)改变了二战期间签订的国际协定确定的战后国际秩序;使美国得以单独控制日本,使日美由对抗走向结盟;加剧了战后两大阵营的对抗和国际紧张局势;引发了日本和被侵略国的新矛盾;为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埋下了祸根;侵犯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为中日领土争端埋下了祸根。6.(2022·凉州一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43年6月初,美国总统罗斯福向中国国民党政府表达了拟约丘吉尔、斯大林、蒋介石会谈的意愿,蒋介石致电宋子文面告罗斯福,指出在苏、日未公开决裂以前,蒋参加会晤是否将使斯大林感觉不便?建议美、英、苏三国领袖可先行会谈,若有机会,他本人愿随时与罗斯福晤面。……10月28日,在莫斯科3国外长会议期间,罗斯福再次致电蒋介石:“莫斯科会议至今进行甚速,极望其结果得有裨于各方,余正促成中、英、苏、美同盟之团结。余尚不知斯大林能否与我会晤,但在任何情况下,余极望与阁下及丘吉尔能及早会晤于某处。时间定为11月20日至25日,余思亚历山大(埃及海岸)当为一良好地点。”11月2日,蒋介石致电罗斯福表示当如前往埃及与罗斯福、丘吉尔会晤。9日,罗斯福正式电邀蒋介石于21日抵达开罗。丘吉尔也致电蒋介石,表示将“藉此良机,不仅得以相互承认,并得以共同商讨如何早日克服共同之敌人,获得完全之胜利,以及相互保证同盟国间将来各方面之工作,以促进其安全和繁荣。”——石源华《中华民国外交史》材料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形势发生重大转折、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已比较明朗的情况下,美、英、中三国首脑于1943年11月22~26日在开罗举行会议,讨论如何处理日本等政治问题,史称“开罗会议”。《开罗宣言》庄严宣告,“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及使日本在中国所窃取之领土,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列岛(含钓鱼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在中国重庆、美国华盛顿、英国伦敦三地同时发表。这样,《开罗宣言》在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背景下,以中、美、英三国首脑会谈精神为基础,由美方代表草拟,经中、美、英三方代表认真讨论(中国代表据理力争),三国首脑同意,并征得斯大林的完全肯定,实际上以国际协定的形式公布于世。-6-\n——摘自新华网《战史今日12.1:开罗宣言发表》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罗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开罗宣言》有哪些典型特性,公布后有何历史意义。[解析] 第(1)问,结合材料并联系所学回答。开罗会议召开于1943年11月,这时二战已出现重大转折,战争的结局已明朗化;但取得最后胜利还假以时日和各国的努力,英美在各个战场上压力也较大,尤其是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压力更是如此,还需要中国的努力。第(2)问,联系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回答。《开罗宣言》是一部国际性的法律文件,无疑具有法律性、严肃性和有效性,同时,它客观公正地对待了中国,这实际上肯定了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表现了它的正义性。这部文件实际上以法律的形式对日本所发动的侵华等战争给一定性侵略性,这无疑对反法西斯国家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同时也震慑了侵略者。[答案] (1)背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已经形成,在二战中发挥联合指导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形势发生重大转折、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已比较明朗;激励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坚持抗战,减轻美英战争压力。(2)特点:法律性、合理性、严肃性、正义性和有效性。确认了日本发动的对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侵略性质,宣示了中、美、英三大国联合对日作战的目的和宗旨,规定了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惩罚性措施,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悉数归还中国。意义:表达了同盟国打击并惩罚侵略者、维护国际正义的共同政治意愿,对加速击败日本军国主义起了积极的作用,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士气。-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14:56:36 页数:6
价格:¥3 大小:47.25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