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创新方案】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四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训练 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创新方案】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四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训练新人教版1.内环境是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内环境稳态是一种相对稳定状态,即内环境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4.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内环境稳态的基础;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一、细胞生活的环境1.体液与内环境[填图]2.细胞外液的成分及理化性质[判断正误](1)血浆中含有水、无机盐、血红蛋白、尿素、O2、激素等。(×)(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的含量有关。(×)(4)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这与CO、PO等离子有关。(×)(5)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6)内环境是细胞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肾炎病人为什么会出现全身水肿?提示:肾炎病人会出现蛋白尿,使血浆蛋白含量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血浆中水分渗出增加,使组织液中水分增多,出现组织水肿。11\n二、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1)稳态概念理解(2)稳态失衡: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原因(3)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知识体系构建]内环境及各组分之间的关系(1)(2022·广东卷T24A改编)判断下图中组分关系的正误。     (  )(2)(2022·江苏卷T9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3)(2022·江苏卷T9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4)(2022·安徽卷T5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1.内环境各组分间的关系11\n(1)血浆中的水分和一切能透过毛细血管的物质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形成组织液,绝大部分组织液又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渗透到血浆中;(2)少部分组织液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3)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可见,通过相互转化这三者之间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2.内环境的成分(1)内环境的成分指存在于血浆、淋巴和组织液中的物质成分,可分为三类:①小肠吸收的需要在血浆和淋巴中运输的物质,如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维生素等;②细胞合成的分泌蛋白(如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的代谢产物如CO2、水、尿素等。(2)不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一般指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和分泌到胃、肠腔中的物质。可分为三类:①细胞合成的结构蛋白,如血红蛋白、载体等;②胞内酶,如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呼吸酶等;③由于消化道属于人体外部环境,所以分泌到消化道内的消化酶不存于内环境中。(3)内环境各组分的成分并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少。3.内环境的作用(1)内环境是细胞生存的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不同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归纳:细胞名称所处内环境绝大多数细胞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血细胞血浆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或血浆高考地位近几年高考中,涉及本考点的试题多次出现,是高考的常考点命题角度(1)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中的成分,如典例1;(2)内环境各组分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典例2。[典例1] 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11\n成分(mmol/L)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①②1425.02.51.5103.36.016.0③1474.01.251.0114.07.51.0④101402.510.3525-47A.②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及蛋白质含量有关B.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C.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D.①比④量多,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解析] 选D 由上表可推知,①是细胞外液,②是血浆,③是组织液,④是细胞内液,生物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多于细胞外液,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典例2] (2022·大连双基测试)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下列对图中所示的内环境a、b、c、d的名称表示正确的是(  )①血浆 ②组织液 ③淋巴A.①②③①        B.②①③②C.③①②③D.②③①①[解析] 选B 肌肉注射药物首先进入组织液,接着进入血浆和淋巴,在随体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之前,药物要再次进入组织液中。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内环境稳态(1)(2022·海南卷T12C)血浆中的HCO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2)(2022·海南卷T10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3)(2022·全国卷ⅡT2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4)(2022·广东卷T19A)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体内环境稳态。(√)(5)(2022·江苏卷T3D)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11\n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①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具体如下表:溶质微粒数量对水的吸引力渗透压高低越多越大越高越少越小越低②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2)酸碱度:①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②维持酸碱平衡的因素:存在缓冲对,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③血浆pH调节的过程:(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人体内酶的最适温度也是37℃左右。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2.内环境稳态的实质、调节及意义实质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一定范围内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调节基础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其中水和无机盐的平衡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微生物依赖于免疫调节能力大小有一定限度,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稳态就会遭到破坏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①血糖正常:保证机体正常的能量供应;②温度、pH相对稳定:酶活性正常,细胞正常代谢;③渗透压相对稳定: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11\n3.内环境理化性质的改变引起的常见疾病分析病症名称内环境理化性质变化引起疾病的症状尿毒症尿素等代谢废物在体内积累自身中毒和综合病症糖尿病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多食、多饮、多尿、口渴、饥饿感强烈,身体消瘦高原反应体内缺氧,血氧过低头痛、乏力、心跳加快感冒发烧体温过高,影响酶的活性食欲不振、四肢无力严重腹泻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疲倦、周身不适、恶心高考地位近几高考中,涉及本考点的试题很多,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内环境稳态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命题角度(1)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如典例3;(2)内环境稳态变化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如典例4。[典例3] (2022·南昌调研)下面是一张生物概念填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体温和渗透压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D.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解析] 选B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酸碱度、体温与渗透压等,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与系统的协调作用共同完成的。[典例4] (2022·龙岩模拟)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低烧、肌肉酸痛等现象,适当的体温升高有利于机体健康的恢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发热到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中,人体的神经、免疫系统参与了调节,最终实现稳态B.出现低烧说明内环境稳态已经失调C.感染病毒后出现低烧,免疫细胞的免疫能力增强D.供氧不足,肌肉组织中乳酸含量增高,病人会感觉肌肉酸痛11\n[解析] 选B 发热到体温恢复正常需要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共同调节。低烧时免疫细胞的免疫能力增强,抑制病原体的增殖。低烧本身就是机体调节稳态的一种途径,所以此时机体内环境稳态并没有失调。供氧不足,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积累会刺激感觉神经末梢,病人会感觉到肌肉酸痛。实验平台—一、实验原理采用对比实验方法,通过向自来水、缓冲液、生物材料中加入酸或碱溶液引起的pH变化,定性说明人体内液体环境与缓冲液相似而不同于自来水,从而说明生物体维持pH相对稳定的机制。二、实验方法三、实验对比分析(1)图解:①表示用NaOH对自来水的处理;②表示NaOH或盐酸分别对缓冲液和生物材料的处理;③表示用盐酸对自来水的处理。(2)结果:无论滴加盐酸还是NaOH溶液,生物材料的pH均保持相对稳定。(3)结论: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缓冲液而不同于自来水,说明生物材料内含有缓冲物质,因而能维持pH相对稳定。[高考实验对接]利用教材中的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中的实验数据,得出的有关判断不合理的是(  )A.生物材料中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更像缓冲液B.生物材料可以通过对生理活动的调节来维持pH稳定C.若只用自来水和生物材料作对照,不能充分说明生物材料中有类似缓冲液中的缓冲物质D.若只用缓冲液和生物材料对照,不能充分说明生物材料对酸碱物质具有缓冲作用选项分析对接教材A生物材料和缓冲液中都有缓冲物质,而自来水中不具有,所以加入酸或碱后,前两者pH的变化相似,该项正确实验结果分析,与教材实验相同B11\n生物体pH稳定的机制,除能通过缓冲对的变化起缓冲作用外,还可通过对生理活动的调节来维持pH稳定,但离体的生物材料的生理活动已不能正常进行,该项错误实验原理错误,对生理活动进行调节的是生物体而不是生物材料C和D用自来水、缓冲液与生物材料对比分析,形成两组对照才可充分说明生物材料具有缓冲物质,对酸或碱具有缓冲作用对照实验设置[多维思考](1)正常人血液中含有缓冲物质主要有哪些?提示:H2CO3和NaHCO3、NaH2PO4和Na2HPO4。(2)人体哪些系统直接参与血液pH相对稳定的维持?提示: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等。技法平台—[典例] 右图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b、c、d表示细胞外液。下面列举的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人体组织水肿的是(  )①c周围的管壁破损 ②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 ③淋巴管阻塞 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A.只有②③     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解析] 选D 组织水肿是由组织液过多引起的,导致组织液过多的原因有:过敏反应、肾炎、营养不良、淋巴管阻塞以及毛细血管壁破损等。1.体液物质交换关系图识别方法11\n2.究根源析组织水肿原因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引发原因如下:―→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  ―→组织蛋白增多―→组织液渗透压升高[高考随堂体验]1.(2022·上海高考)右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叙述错误的是(  )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解析:选D 图中X是组织液,Y是血浆,Z是淋巴。若饮食过咸,则血浆中渗透压会升高;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淋巴进入血浆;肌细胞的无氧呼吸代谢产物是乳酸可导致组织液的pH略有降低;内环境的稳态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2.(2022·北京高考)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  )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B.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11\n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解析:选A 过量饮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细胞因吸水而肿胀。静脉滴注高浓度的盐水可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达到对患者进行治疗的目的。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不利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升高。静脉滴注高浓度的盐水可使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升高。细胞外液液体的总量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能维持相对稳定。3.(2022·四川高考)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D.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解析:选A 钠主要存在于细胞外,因此大量失钠,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人体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当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乳酸会与NaHCO3反应,产生乳酸钠和碳酸,碳酸不稳定会分解成水和CO2,因此血浆维持中性;肌糖原不能被分解成葡萄糖;CO2是呼吸中枢的有效刺激,而不是O2。4.(2022·上海高考)某种寄生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会造成下肢肿胀,这是由于肿胀处(  )A.细胞间隙积聚液体B.细胞不能接受氨基酸C.细胞不能对脂肪进行分解D.细胞外液Na+浓度是内液的12倍解析:选A 寄生虫寄生在淋巴管内,会造成淋巴回流受阻,从而使细胞间隙的组织液单向渗入淋巴管内受阻,在细胞间隙积聚引起组织水肿。5.(2022·江苏高考)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寒冷时出现寒颤B.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解析:选B A、C、D选项所列举的现象均为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而肺水肿症状是组织液增多的病理现象。6.(2022·广东高考)根据图示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11\n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 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 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 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A.①③         B.①②C.②④D.③④解析:选D 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来说,通过a过程获得所需的氧气和养料,通过b、c过程运走代谢产物,它们都是很重要的,这样机体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组织液中的CO2并非有害无益,比如它可扩散至血液中,刺激呼吸中枢的兴奋。11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15:10:36 页数:11
价格:¥3 大小:756.57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