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创新设计】2022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部分 第七章 第2讲 城市化限时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2讲城市化(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2022·南京调研)读图完成1~2题。1.城市化第Ⅱ阶段,主要出现(  )。A.城市环境质量下降B.逆城市化现象C.第一、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D.生物多样性增多2.当前,下列国家中最可能处于城市化第Ⅲ阶段的是(  )。A.埃及B.中国C.德国D.印度解析 第1题,Ⅱ阶段是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会出现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第2题,发达国家多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答案 1.A 2.C(2022·武汉2月调研)通常城市地域图层可分为老城区、近城区和远城区。下图中三城市的人口均在500万人以上,老城区均指新中国成立前的城市区域范围。读图完成3~4题。9\n我国三城市老城区人口密度变化图3.上图三城市城市化水平相对滞后的是(  )。A.甲城市B.乙城市C.丙城市D.甲城市和乙城市4.关于图中三城市叙述正确的是(  )。A.丙城市人口总数最多B.甲城市老城区人口数量有所下降C.乙城市人口总数明显减少D.人口密度变化最大的是乙城市解析 第3题,丙城市老城区人口密度呈增长趋势,说明近城区和远城区发展缓慢,城市化水平相对滞后。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城市老城区人口密度降低,说明老城区人口数量下降。答案 3.C 4.B(2022·山东济宁一模)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读“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规律示意图”,完成5~6题。5.城市化速度最快和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阶段,分别是(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6.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在郊区建设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9\n(  )。A.交通条件B.商业布局C.土地价格D.环境质量解析 第5题,②阶段城市房地产业占城市经济的比重增长最快,说明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随经济的发展,④阶段城市化水平最高。第6题,郊区地价较低,建设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有利于降低成本。答案 5.C 6.C(2022·天津文综,9~10)我国东北地区某重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期间,人口增长在10年中出现了下图所示状况。结合图文材料,完成7~8题。某城市人口增长状况分布图7.图中所示人口增长状况的分布,能够反映该城市(  )。A.人口由中心向周边迁移B.老龄人口增多C.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D.人口密度变小8.伴随上图所示的人口变化,该城市(  )。A.商业用地减少B.居住用地扩大C.交通用地减少D.工业用地扩大解析 第7题,从题图中可知,该重工业城市的人口增长在10年间市中心区人口负增长,周边地区人口增长较快。第8题,图中人口由市中心迁往周边地区,导致居住用地扩大。答案 7.A 8.B(2022·福州期末)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读图完成9~11题。9\n9.当①线变成②线时,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  )。A.一环路B.二环路C.三环路D.环城路10.近年该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 ②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③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④郊区廉价劳动力丰富 ⑤人口向郊区迁移A.①②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⑤11.近年该市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逐渐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迁移,主要原因是(  )。①二、三环路地租比市中心低 ②市中心交通拥堵 ③二、三环路人流量更大 ④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⑤市中心人口减少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④解析 第9题,根据图示及各类土地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可知,当①线变成②线时,住宅区可拓展到三环路。第10题,由于市中心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工厂纷纷外迁。第11题,影响商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市场和交通,近年来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迁移,一方面由于二、三环路地租较低,能够降低经营成本;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心市场的萎缩;更重要的是二、三环路交通便利,能够为商业活动带来大量消费人群,满足其市场需求。答案 9.C 10.B 11.D(2022·广州模拟)城市化的进程大幅改变了原有的水文生态。一些学者在进行城市化、下水道普及率以及径流量的相关分析研究时,将三者之间的关系归纳如下图。读图回答12~13题。9\n12.根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相同的径流量下,城市化程度愈高,下水道的普及率愈低 ②相同的城市化程度之下,下水道普及率愈低,径流量愈大 ③下水道普及率与径流量呈现负相关 ④相同的下水道普及率之下,城市化程度愈高,径流量愈大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3.依据该模式推论,某城市2000年时城市化程度为20%,下水道普及率为40%;2022年时城市化程度为90%,下水道普及率为80%;则2022年的径流量约为2000年时的(  )。A.1倍B.2倍C.3倍D.4倍解析 第12题,此题的关键是读懂图示,相同的径流量下,城市化程度与下水道的普及率呈负相关;相同的下水道普及率下,城市化程度与径流量呈正相关。第13题,读图可知,城市化程度20%、下水道普及率40%的情况下径流量约为2,城市化程度90%、下水道普及率80%的情况下径流量约为6。答案 12.C 13.C降雨损失量是指降水后可以被地表吸收、渗透的水量。读下图,回答14~15题。不同地表降雨损失量随时间变化图14.在相同的降雨量条件下(  )。9\nA.草地降雨损失量随时间呈直线上升趋势B.1小时后,草地下渗水量是土地的2倍多C.降雨损失量越高的地表,地表径流量越大D.新沥青路面的降雨量转变为地下径流量最多15.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夏季雨后出现内涝,有利于缓解城市内涝的措施有(  )。①兴建污水处理厂 ②疏浚河道 ③发展城市道路 ④完善排水系统 ⑤扩大城市绿地面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④⑤解析 第14题,降雨损失量是指降水后可以被地表吸收、渗透的水量。因此降雨损失量越高的地表,地表径流量越小。根据图中信息可知,1小时后,草地下渗水量是土地的2倍多,新沥青路面的降雨量转变为地下径流量最少,草地降雨损失量随时间呈曲线上升趋势。故选B。第1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增加降雨损失量可以缓解城市内涝,因此缓解城市内涝的措施有疏浚河道、完善排水系统、扩大城市绿地面积。故选D。答案 14.B 15.D二、综合题(共40分)16.(2022·北京海淀期末)阅读材料,完成(1)~(4)题。(18分)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20世纪50~70年代的发展,使北京从一个消费城市变成一个工业化城市。改革开放后,北京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北京已被确定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教育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宜居城市”。材料二 北京城市空间变化图(图甲)和北京人口数量变化图(图乙)。9\n图甲图乙(1)依据图甲,分别说出第Ⅱ、Ⅲ阶段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最快的方向。(2)说出图甲、图乙中能直接反映出的北京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点。(3)1948~1958年和1998~2022年是北京人口两个快速增长阶段,请任选其中一个阶段,简述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4)说出北京人口迅速增长对城市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解析 第(1)题,根据图例可以看出,第Ⅱ阶段主要向北(或西北)发展,第Ⅲ阶段主要向东发展。第(2)题,图中直接反映出的主要是城市人口的增长、用地规模的扩大。第(3)题,1948~1958年主要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北京作为首都,随经济的发展,人口自然增长较快;1998~2022年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第(4)题,人口增长过快会造成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答案 (1)第Ⅱ阶段:向北(或西北)。第Ⅲ阶段:向东。(2)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增加。(3)1948~1958年:政治中心的确立;医疗条件的改善;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自然增长量大。1998~2022年: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城市服务功能强(或医疗条件好,教育水平高),吸引大量人口迁入。(4)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环境污染加剧等。17.(2022·广州调研)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和谐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5)题。(22分)材料一 南疆地区现代与古代城镇分布示意图。9\n材料二 南疆地区五座城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关系图。(1)根据材料一,五城市都位于________。从古到今,城镇位移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地区河流参与的水循环属于________(水循环类型),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________,流量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材料二,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该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________;五城市生态环境均较脆弱,其城市化与和谐度的制约因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为提升该地生态环境和谐度,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第(1)题,西北内陆地区的城市大多分布在水资源相对较丰富的河流沿岸、山前冲积扇、绿洲等地区。从古到今,城镇位移的规律是向河流上游迁移。第(2)题,9\n内陆地区的河流参与的水循环属于陆地内循环,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冰雪融水补给,流量小,季节变化大,冬季有断流。第(3)题,读图可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和谐度先降后升。第(4)题,干旱是该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第(5)题,从人口、城市、水资源的利用等方面分析。答案 (1)河流沿岸;山前冲积扇;绿洲 向河流上游(源头、山麓、盆地边缘)迁移(2)内陆循环(陆地内循环) 冰雪融水补给 流量小;季节变化大;日变化大;冬季有断流(3)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和谐度先降后升(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呈非线性关系)(4)干旱 水资源(水源)(5)控制人口数量和城市规模;植树种草;保护水源;整治河道;统筹流域开发,合理规划用水;节约用水9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6 00:36:58 页数:9
价格:¥3 大小:671.29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