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22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12-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限时规范训练 鲁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1讲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图”。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各种对地形地势的叙述,最符合图示地区的是(  )。A.山河相间,山高谷深B.危崖耸立,地势险要C.远看是山,近看是川D.地表破碎,沟谷发育2.关于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河流落差大,应该筑坝蓄水,开发水能资源B.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恢复该地生态系统的有效方法之一C.热量是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D.由于不合理的灌溉,低湿地、盐碱地广布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及等高线信息可知,该地位于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该地区在流水的侵蚀作用下,发育了大量的沟谷,形成了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第2题,黄土高原上小流域众多,并且每个小流域都是一个产生水土流失的完整系统,从小流域综合整治入手,推动整个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是恢复该地生态系统的有效方法之一。答案 1.D 2.B(2022·大同模拟)下图为“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外力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11\n3.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主要外力作用依次是(  )。A.风力堆积、风力侵蚀、流水堆积、流水侵蚀B.风力堆积、风力侵蚀、流水侵蚀、流水堆积C.风力侵蚀、风力堆积、流水侵蚀、流水堆积D.风力侵蚀、风力堆积、流水堆积、流水侵蚀4.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图中a、b、c、d各区域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A.a地植树造林,防治风沙B.b地退耕还草、退牧还草还荒C.c地种苹果、柑橘等水果D.南水北调后,d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解析 第3题,由图可以看出,①处是大风带走沙尘,故属于风力侵蚀,②处发生降尘,属于风力堆积;③处位于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形成地表径流,所以以流水侵蚀为主;④处是华北平原,河流流速变慢,泥沙开始堆积,即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堆积。第4题,a地位于沙漠地区,水分条件差。b地水分条件比a地好,应退耕还草,防止过度放牧,防止荒漠化扩大。c地位于黄土高原上,不适宜柑橘种植。华北地区缺水严重,不适宜水稻种植。答案 3.C 4.B(2022·沈阳模拟)读“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资料表”,完成5~6题。省区新疆内蒙古西藏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其他省区所占比例402416871111111\n(%)5.该生态环境问题可能是(  )。A.荒漠化B.水土流失C.酸雨D.生物多样性减少6.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A.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B.解决当地群众生活能源问题,严禁乱砍滥伐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生活水平D.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解析 第5题,表格中的统计资料反映出该生态问题主要在西北内陆地区,应是荒漠化。第6题,人为原因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应减少对该区域植被的破坏。答案 5.A 6.B(2022·天水模拟)读“黄土高原局部地区等高线图”(单位:米),回答7~9题。7.“筑起一条坝,活了一条沟”指的是“小流域综合治理”,图中a、b、c、d四地适合建坝进行小流域治理的是(  )。A.a地B.b地C.c地D.d地8.近年来,我国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可能引发图示地区的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①处修建水平梯田发展粮食生产B.②处开垦草地发展种植业C.③处开垦草地发展林果业D.④处修建梯田发展种植业9.下列治理图示地区的基本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A.扩大农业用地,建成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B.扩大林草种植面积11\nC.改善天然草场植被,合理放牧,保护草场D.矿区存好表土,大力复垦解析 从等高线分布看,a处是一狭长谷地,筑坝应选沟谷口处;图中①处是河谷平地,不需修梯田,②处在塬面上,可发展种植业,但不应开垦草地,③处为陡坡,不应开垦草地发展林果业,④处为缓坡适合修梯田;治理水土流失,不能走扩大耕地面积之路,将已有基本农田保护好是前提,提高植被覆盖率是主要措施。答案 7.A 8.D 9.A小流域综合治理是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同治理度下小流域生态整体模型试验,是在短期内检验实验小流域内各种水保规划合理性与否的方法。经对模型试验结果的统计,绘制出如下两图,据图回答10~11题。10.据图示判断,植被覆盖度与径流产生量的关系是(  )。A.植被覆盖度与径流产生量呈负相关B.植被覆盖度与径流产生量呈线性正相关C.植被覆盖度提高20%,径流产生量相应增加20%D.植被覆盖度在20%~60%之间时,径流产生量最大11.根据图示情况,在考虑了生态、经济等综合效益后,黄土高原最佳减沙减流效益的植被覆盖度是(  )。A.20%~40%之间B.40%~60%之间C.70%~85%之间D.85%以上解析 第10题,认真读图,可看出二者呈负相关,但并非线性相关,B、C错;植被覆盖度在20%以下时,径流产生量最大。第11题,从右图中看出,当植被覆盖度大于70%时,随植被覆盖度增加,减沙效益基本不变,因此70%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最佳结合位置。从左图看,植被覆盖度达到80%左右时,其生态效益已经十分明显。故选C。答案 10.A 11.C(2022·浙江绍兴模拟)下图为黄河源地区不同海拔的草地退化情况。读图,回答12~13题。11\n12.黄河源地区草地退化的特点是(  )。A.居民点密度越大,草地退化率越高B.海拔4500~4600米的草地退化率最小C.居民点密度越大,草地退化面积越大D.海拔4300~4400米的草地退化面积最大13.影响黄河源地区不同海拔草地面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水分 气温B.土壤水分 坡度C.气温 光照D.光照 坡度解析 第12题,黄河源地区草地退化的特点,根据图形做出判断,居民点密度与草地退化率、草地退化面积不是成正比的关系;草地退化率最小是海拔5200~5300米处;海拔4300~4400米处的草地面积最大,根据草地退化率计算得出,D项正确。第13题,降水越多,土壤水分越丰富,草地面积越大;坡度越小,草地面积越大。而草地面积大小与气温、光照相关性不强。答案 12.D 13.B(2022·合肥联考)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土地退化类型分布图”,回答14~16题。11\n14.有关我国土壤侵蚀的区域问题,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流水侵蚀最严重B.东南地区植被覆盖率高,土壤侵蚀不明显C.西南地区降水多,水土流失最严重D.东北土壤冲刷严重,黑土肥力下降15.对图示地区土地退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Ⅰ类型侵蚀为风力侵蚀、Ⅱ类型侵蚀为流水侵蚀B.Ⅰ类型、Ⅱ类型侵蚀为主区土地荒漠化严重C.盐渍化严重地区主要位于黄土高原的沟谷地带D.冻融侵蚀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秦岭山地地区16.图中Ⅰ类型侵蚀区和Ⅱ类型侵蚀区的分界线大致位于(  )。A.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的过渡地带B.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C.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的交错地带D.农耕地区、牧业地区的交错地带解析 第14题,西北地区风力侵蚀严重,东南地区流水侵蚀严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第15题,Ⅰ类型侵蚀为风力侵蚀,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高原;Ⅱ类型侵蚀为流水侵蚀,多分布于黄土高原;冻融侵蚀主要分布大兴安岭及内蒙古高原北部;盐渍化严重区多位于灌溉农业区。第16题,图中Ⅰ类型侵蚀区和Ⅱ类型侵蚀区的分界线大致与11\n400mm等降水线一致,因此也位于农耕地区、牧业地区的交错地带。答案 14.D 15.A 16.D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贵州省因强度石漠化失去生存条件,需异地移民搬迁约45万人。石漠化是在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基地上,由于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水土流失,使岩石大面积裸露,呈现出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17~18题。17.造成“石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风力侵蚀B.流水冲刷C.流水化学溶蚀D.气候干旱18.贵州省所在地形区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合理措施是(  )。A.发展立体农业B.建设全国性商品粮基地C.开发优势资源D.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解析 第17题,云贵高原地区地形崎岖,降水较多,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强。第18题,贵州省地形崎岖、土壤贫瘠,但水热资源丰富、地形类型多样、生物种类繁多,因而可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开发优势资源。由于该区土壤贫瘠、土层薄,不宜扩大种植业。答案 17.BC 18.AC(2022·常州调研)读我国部分地区农牧业用地的过渡带分布图,回答19~20题。19.导致农牧用地过渡带位置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A.人口增加B.气候变化C.地壳变动D.科技发展20.农牧业用地过渡带也是自然地理环境过渡地带,与此相关的正确叙述有(  )。A.干旱区与半干旱区过渡地带B.森林与草原过渡地带C.水田与旱地过渡地带D.外流区与内流区过渡地带11\n解析 第19题,我国农牧过渡带位置的变化主要是人为原因所致,同时也与自然因素中气候的冷暖干湿变化有关。第20题,我国干旱与半干旱区过渡地带应相当于200mm年降水量通过地区,与图中区域相比,位置偏西;我国水田与旱地过渡地带应相当于秦岭—淮河一线,故A、C不正确。答案 19.AB 20.BD三、综合题(共40分)21.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红色荒漠”是指在我国南方湿润红壤地区的土地荒漠化。这些地区地形以丘陵及山地为主,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下。材料二 下图为“红色荒漠”形成结构示意图。(1)上图中字母表示水土流失、人口增加、滥伐森林、高温多雨等条件,请写出各字母的含义,完成上图。(2)南方地区“红色荒漠”主要发生在________丘陵地区,它的形成造成的不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国北方的荒漠化主要发生在________地区。简要说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土地荒漠化防治的不同措施。解析 (1)根据图示内容,结合南方丘陵地区情况可知,A表示人口增加,C表示滥伐森林,B表示高温多雨,D表示水土流失。(2)从“红色荒漠”发生的机理来分析,它应该发生在江南丘陵。它的形成对生产和地理环境都有影响,主要使表层土壤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农产品减产;对地形产生影响,使下游湖泊河道淤积。(3)我国北方的荒漠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因而防治的主要措施是保护植被,防止过度放牧等;南方的荒漠化主要是因为人口过快增长,破坏植被,在高温多雨的条件下造成水土流失,从而导致土地肥力丧失,因而防治的主要措施是控制人口增长,采取有效措施满足农民对生活能源的需求。答案 (1)A—人口增加 B—高温多雨 C—滥伐森林 D—水土流失11\n(2)江南 表层土壤流失,土地生产力下降,粮食减产;地表变得崎岖不平;下游易淤积河道和湖泊(3)干旱和半干旱 北方:植树造林,退耕还牧,防止过度放牧等。南方:控制人口增长,积极开发新型能源,退耕还林等。22.(2022·绍兴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及图表,完成有关问题。(16分)材料一 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关系(图A)、土壤侵蚀与森林覆盖率关系(图B)。材料二 黄土高原降水分布(图C)和图C中乙所在省北部某县某年的经济结构表。11\n乙所在省北部某县某年的经济结构类型比重(%)三次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7.646.126.3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其他68.527.71.02.8工业重工业(包括采掘业)轻工业67.033.0(1)结合图B,分析说明图A中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之间的关联性。(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该县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有关学者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两种治理方案:方案Ⅰ:以工程措施如修建梯田、修建淤地坝为主;同时种植低矮的灌木和恢复草坡。方案Ⅱ:以植被措施为侵蚀治理的主要措施;但必须与梯田、淤地等工程措施相结合。(3)请你在图C的甲、乙两地区中任选一地,选择该地合理的水土流失治理方案。并阐明选择方案的理由。解析 (1)题中要求结合图B来分析图A内容,即分析土壤侵蚀时,要考虑与年降水量的关系,同时还要考虑森林覆盖率的因素,而森林覆盖率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图A显示年降水量在450mm以下时,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土壤侵蚀快速增强;在年降水量介于450mm至600mm之间时土壤侵蚀强度又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快速下降;在降水量大于600mm时,土壤侵蚀稳定在低水平。(2)从表中可看出第一产业中种植业、畜牧业比重高,而该地降水较少,则植被以草地为主,易出现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现象;同时重工业(采掘业)比重高,开矿易出现植被破坏、重工业易出现污染等问题。(3)注意要选一个地区,再选其中一个方案来分析。答案 (1)降水量小于450mm时,森林覆盖率低,土壤侵蚀强度随降水量的增加快速增强;年降水量大于450mm时,森林覆盖率会随降水量的增加剧增,土壤侵蚀强度随降水量的增加(和森林覆盖率增大)而迅速减弱;降水量大于600mm时,森林覆盖率高,土壤侵蚀强度变化不大(相对比较稳定)。(2)该县第一产业比重过高,且种植业和畜牧业比重偏高,会出现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现象,造成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该县重工业(包括采掘业)比重很高,如果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不注意环境保护,就会出现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同时还会出现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3)甲地应选择方案Ⅱ。理由:甲地降水超过450mm11\n,提高植被覆盖率,能降低土壤侵蚀强度。在降水量较大地区恢复植被比较容易;但在坡度较大的沟坡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乙地应选择方案Ⅰ。理由:乙地降水量小于450mm,植被生长的降水条件较差(在降水量接近450mm的地区仍有较强的侵蚀力),应以工程措施为主,降水量较小,选择需水较少的灌木植被更适宜。(若甲、乙都答,按甲地要求判分)23.读图,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图中A区资源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区在土地利用方面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其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E区抽取地下水发展灌溉农业,其后果将是________,图中F区多酸雨出现,这是因为该地区________。(4)图中C区进口的农矿产品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该区大量进口这些农矿产品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D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制约当地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是________。解析 依据各点的地理位置,本题考查了其对应的亚马孙平原、西非草原、美国东北部、印度沙漠、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德国北部等地的气候、植被、资源、工农业特征,并需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答案 (1)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破坏 生态失调,部分物种灭绝 环境恶化,温室效应加剧(2)土地沙化 过度放牧 开垦草原(3)土地次生盐碱化 重工业发达,工业排放的NO2、SO2等酸性气体多(4)粮食 石油 气候温凉,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粮食产量小,但人口稠密,粮食需求量大 工业发达,当地又缺乏石油,需进口(5)热带沙漠 气候干燥,降水少,灌溉水源不足11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6 00:33:16 页数:11
价格:¥3 大小:605.24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