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创新设计】(福建专用)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项限时训练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1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章第1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2022·烟台模拟)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据此回答1~2题。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A.温室效应B.热力环流C.海陆热力差异D.风的形成2.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沙石的昼夜温差远大于水,体现出了海陆(下垫面)的热力差异。第2题,图A表示海陆间水循环;图B表示锋面天气;图C表示海陆风(或季风),其形成与海陆热力差异有关;图D表示地形雨。答案 1.C 2.C9\n(2022·西安高三调研)读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量分布图,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回答3~4题。3.对近地面气温高低影响最直接的是(  )。A.①B.②C.③D.④4.④曲线表示的辐射量在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量大的原因主要是南极地区(  )。A.地势高B.下垫面为冰川地面C.环境污染严重D.人口增加解析 第3题,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为地面,而地面辐射量的大小与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密切相关。第4题,南极地区被大面积的冰川覆盖,冰川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很高。答案 3.B 4.B5.(2022·广东惠州三模)读下图某岛略图,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判断(  )。A.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为主B.河流流程短,落差小9\nC.图中A地每年有一次的阳光直射机会D.全年晴好天气西南部多于东北部解析 由经纬度位置和轮廓可知该岛是海南岛,从年太阳总辐射量等值线可知西南部年太阳辐射总量大于东北部,说明全年西南部晴天多于东北部。答案 D(2022·江苏苏北四市联考)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完成6~7题。6.关于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甲>乙>丁>丙B.海拔:丙>丁>甲>乙C.密度:乙>甲>丁>丙D.气压:甲>乙>丙>丁7.此时,图中M地吹(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解析 第6题,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为高压,下凹为低压,甲处气压高于乙处,丙处气压高于丁处;同一垂直面上,海拔高气压低,故气压甲>乙>丙>丁。第7题,同一水平面上空气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近地面最终形成的风向向右偏转与等压线成一定的夹角,故M处为东北风。答案 6.D 7.A(2022·山西师范大学附中模拟)下图示意阿根廷某城市1月某日22时等温线分布。读图完成8~9题。9\n8.观测发现,一条源自山区的宽阔河流穿城而过,河流两岸气温较低。由图可知,该河在城区的走向大致为(  )。A.东西走向B.南北走向C.西北—东南走向D.东北—西南走向9.下面四图中与M、P、N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A.①B.②C.③D.④解析 第8题,根据等值线的“凸高为低”规律,河流两岸气温较低,说明河流流经的地方等温线向高值凸起,该河流大致为南北走向。第9题,P地温度高,气压低,高空与近地面气压状况相反,因而C项正确。答案 8.B 9.C(2022·山东烟台一模)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2022年1月5日14时和6日8时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读图完成10~11题。9\n10.5日14时至6日8时,①地(  )。A.阴转多云,气温、气压都升高B.阴转多云,气压升高、气温降低C.天气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D.天气晴朗,气温降低、气压升高11.5日14时至6日8时,下列地点中风向变化最明显的是(  )。A.②B.③C.④D.⑤解析 第10题,从两幅图中可以看出,①地一直为高压中心,因此天气晴朗。根据等值线数值可以判断,5日14时①地气压小于1028百帕,6日8时①地气压大于1028百帕,且5日14时为5日一天中气温较高时刻,6日8时为第二天清晨,气温较低。第11题,看风向关键是要看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③地由偏北风转为偏东风。答案 10.D 11.B(2022·浙江六校联考)在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当地面气温上升至0℃以上时,在高空中则会出现0℃层,此时0℃层所对应的海拔高度就是气象学上说的0℃层高度。读“近50年来我国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区某季节0℃层的变化图”,完成12~14题。9\n12.图示0℃层高度变化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3.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区相同时间0℃层高度不同的直接原因是(  )。A.地面辐射不同B.太阳辐射不同C.大气辐射不同D.大气逆辐射不同14.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的a线表示的是青藏高原地区B.近20年来0℃层高度的变化幅度变大C.近50年来天山的雪线的高度变低D.近50年来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气温比较稳定解析 第12题,从图中可知,0℃层高度分布较高,说明近地面气温较高,最可能为夏季。第13题,地面辐射是大气升温最主要的直接的热源,因地面辐射不同,大气获得的热量不同。第14题,a地区0℃层平均海拔明显在5000米以上,说明位于青藏高原地区;近20年来0℃层高度的变化幅度青藏高原呈下降趋势;近50年来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天山雪线应该升高。答案 12.B 13.A 14.A15.下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等压线与风向关系的图是(  )。解析 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故B、D两项错误。C项近地面风向由低压指向高压,错误。答案 A二、综合题(共40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 《文汇报》2022年8月6日消息 风能是炙手可热的绿色能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可能正一点一点地“侵蚀”着这个能源“新星”。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9\n材料二 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1)当发生材料二中图示情况时,应出现于下图中的________(时段)。(2)“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若材料二图示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________(变大或变小)。(3)试在材料二图中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4)右图为材料二图示地区的水平气压分布图,图中箭头表示所处位置的最终风向。①该图所示地区位于(  )。A.北半球B.南半球C.东半球D.西半球②在图中箭头处画出风所受的力,用f1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f2表示地转偏向力,f3表示摩擦力。答案 (1)8~16时 (2)变小(3)如下图:(4)①A ②如下图:9\n17.(2022·天津文综改编)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0分)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开发利用新能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1)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2)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参考图甲,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3)冬季晴天时,在未采用任何取暖设备的条件下,图丙所示“阳光居室”室内的最高温度可达22℃。请分析“阳光居室”是如何达到这一保温效果的?(4)开发利用新能源,能够减缓全球变暖。请根据“温室效应”的原理,解释其原因。解析 解答该题关键抓住以下几点:(1)能从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和大气逆辐射两方面来描述大气的温室效应;(2)熟悉大棚利用的是温室效应原理,但也要注意其与温室效应的区别。第(3)题,“阳光居室”的保温原理与大气的保温效应有相似之处,也有独特之处。第(4)题,从二氧化碳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和大气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补偿地面热量损失两方面考虑。答案 (1)更多地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增强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9\n(2)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种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3)大部分太阳辐射能透过“阳光居室”的玻璃到达室内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室内大气;地面长波辐射不能穿透玻璃而被反射回地面,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居室内。同时,封闭的空间也隔绝了室内外热量的交换,加强了保温效果。(4)开发利用新能源可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也会减少,大气逆辐射会变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使气温升高趋势减缓。9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15:17:48 页数:9
价格:¥3 大小:1.70 M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