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海导航】2022版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第2章 第6节 文言简答同步测控 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6节 文言简答单项演练专场(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1.文章中用以直接证明“今之君子”不能辨别“义”与“不义”的事例主要有哪两个? 2.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主旨的?6\n(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江公皋传[清]蓝千秋江公讳皋,字在湄,号磊斋,世居桐城之龙眠山下。性敏慧,弱冠举于乡。未几,成进士,除瑞昌令。瑞昌隶九江,负山带湖,民疲苶多盗,逋赋①日积。公至日,前令坐系凡三辈,其一竟以累死,妻子不能归,公慨然白府,身任所逋,悉罢遣前令,归其妻孥。县郭并河,岸崩壅故道,公捐俸倡首集赀筑堤,为完久计,民号之曰“江公堤”。是时闽、楚告警,瑞昌与楚邻,奸民乘间行剽劫,吏议发兵剿,公曰:“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耳。”因勅乡堡长宣谕利害,督丁壮材勇者巡察,时刺取其渠魁②击杀之,盗遂息。未几,迁巩昌守。时大军入蜀,道巩昌,军兴旁午③,民疲困,卒益骄悍,或窃出渔夺,无敢呵者。公行部出郊,见数骑驰突过车,斥止验问得实,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兵卫肃然莫敢犯。越四岁,移刺柳州。柳僻南服,俗犷悍。时新收粤西,兵留镇柳州,军中多掠夺妇女,哭泣思归。公白大府,缴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愿归者量远近给资遣还,凡数百人。明年,柳帅卒,饷不继,士擐甲哗军门,公遽出,与期匝月给,士卒信公,稍解去。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饷应期至,军乃戢。粤西山峻削,柳尤邃险,万石离立,斤斧所不及,颇多巨木。时上方修太和殿,使者采木且及柳,柳人大恐。亡何,使者至,公即呼柳民问所产巨木地,令前导,公骑偕使者往视木。行数里,至绝巘下,山石嶙峋,木森森挺出,下临崖谷,马不能前。公解鞍,踞地稍憩,徒步邀使者登,使者有难色。公曰:“上命也,木苟可出,守臣当先以身殉。”遂短衣持筇,挟两小吏先登,使者强随之,半崖路绝,无置足所。公仰视木顾使者曰:“何如?”使者咋舌,大呼亟返,曰:“是不可取。”公曰:“木具在是,赖使者为上言不可取状。”使者遂还,奏免,柳民欢呼戴上恩德。公享年八十有一,卒康熙乙未。公性廉明,故所在有声绩。为人孝友恬淡,通达时务,习吏事。始终洁白一节,贤达皆叹仰之。(有删节)【注】①逋赋:拖欠的赋税。②渠魁:首领。③军兴旁午:军队征敛繁多。 3.江皋“所在有声绩”,试从原文中概括事例来说明。(可用原文中语句回答)6\n 4.从江皋处事看,他能深得百姓拥护的原因在哪里?整体阅读专场(2022·上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卜 式 传①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无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何故见冤?”使者曰:“苟,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匈奴可灭也。”使者以闻。丞相弘曰:“此非人情,愿陛下勿许。”于是上不报式。式归,复田牧。②岁余,会浑邪等降,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式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上于是以式终长者,召拜中郎。③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式既为郎,布衣草履而牧羊。岁余,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犹是矣。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奇其言,使式治民,有政声。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相。(选自《汉书》,有删改) 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使者以闻________________6\n(2)布衣草履而牧羊________________(3)岁余,羊肥息________________(4)上过其羊所,善之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B.C.D.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苟,子何欲?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①段中,卜式的做法为什么被丞相认为是不合“人情”的? 5.依据全文,概述皇帝对卜式认识的变化过程。6\n第6节 文言简答阶段训练(一)1.①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②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2.①文章的主旨是“非攻”。②文章先驳后立,先批驳天下君子只知反对小不义的偷盗行为,而不知反对大不义的攻国行为的现象,从而树立了攻国不义的观点,阐明了“非攻”的思想。③文章缘事明理,先用浅显易懂的比喻,再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例,由浅入深地进行逻辑推理,最后归纳到“非攻”这一主旨。3.①为完久计,民号之曰“江公堤”。②时刺取其渠魁击杀之,盗遂息。③饷应期至,军乃戢。④使者遂还,奏免,柳民欢呼戴上恩德。4.①江皋能体谅民情。②江皋处理政事冷静果决。③江皋通晓吏事,做事灵活有谋略。阶段训练(二)1.(1)使……知道 (2)穿着布衣 (3)繁殖 (4)认为……好2.C。A.前者为介词,跟;后者为动词,跟随。B.前者为动词,作为;后者为介词,替,给。C.两者均为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D.前者为代词,……的人;后者为代词,……的东西(籍账)。3.(1)如果(是这样),你想要什么?(2)按一定的时间作息,不好的就去掉,不要让(它或他)损害群体。4.丞相认为付出后要求回报是人之常情,卜式则为国家无私付出,不求回报,所以被认为不合“人情”。6\n5.皇帝开始不太了解卜式的为人,接着认识到他是忠厚的“长者”,最后发现他有治国才能。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6 00:24:25 页数:6
价格:¥3 大小:51.26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