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与练】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含解析) 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导与练】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配套检测题(人教版):第十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含解析)(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编者选题表考点题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2罗斯福新政3、4、5、6、7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8、9、10、11、1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13、14、15、16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17、18、19、20综合21、2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22湖北省重点中学联考)下图改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解读不正确的是(  )A.德国国民经济的军事化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德国经济崩溃B.经济危机后英国经济有所恢复C.苏联成功渡过经济危机实现了工业化D.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仍占据着关键地位解析:C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各国应对危机的方式不同,而苏联此时建立了独立于资本主义体系之外的计划经济模式,使得苏联几乎未受危机影响,C项表述错误。2.(2022晋中四校联考)1931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在大街上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为爱国者。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一些实在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东西。”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  )A.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B.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C.没有看到消费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的品种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解析:B 面对经济危机而主张“消费爱国论”,就是认为通过消费来消化过剩的产品,来刺激生产渡过危机。故选B。3.(2022石家庄一模)西汉宣帝五凤四年,“耿寿昌请于边郡皆筑仓,谷贱时增价而籴,贵时减价而粜,名曰‘常平仓’”。下列史实与“常平仓”思想一致的是(  )A.汉武帝的盐铁官营政策8\nB.明清王朝的海禁政策C.苏联农业集体化D.美国罗斯福新政中的《农业调整法》解析:D 材料中西汉“常平仓”通过控制剩余粮食流通来控制价格,实现粮食市场“平价”的目的,与美国罗斯福新政通过控制农业的生产来实现粮食价格的稳定(即平价)的思想一致。4.(2022南通模拟)下列有关田纳西水利工程、第聂伯河水电站、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共同点,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投资的工程建设B.关注民生,刺激生产和消费C.加强了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D.改变了国家工业落后的面貌解析:A B符合美国的情况;C都不符合;D符合中国的情况;三者的共同点为都属于国家投资的工程建设。正确答案为A。5.(2022安徽联考)结合当时背景,对下列两幅图片的解读不准确的是(  )                  A.两位领导人都关注本国的民生问题B.两国的举措都有利于经济恢复发展C.两国都重视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D.两国都面临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解析:C 本题考查了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比较。从图片分析A项正确,两国领导人都十分关注本国的农业发展、农民状况;B项正确,两国的措施都有利于经济恢复发展;D项正确,1921年由于之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美国因为经济大危机,国内也存在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本题选C项,从图片中无法得出两国都重视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6.(2022南京、盐城一模)1939年6月,美国一次盖洛普民意调查,请公众指出罗斯福新政以来的“最大成就”以及“最差表现”,28%的人认为新政的“最大成就”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23%的人认为新政的“最差表现”也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下列对新政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主要指实施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②新政在推行的过程中存在争议 ③争议源于不同阶层自身的利益和认知水平 ④新政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使美国彻底摆脱了危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A 罗斯福新政是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为扭转危机而出现的,调节的核心是生产与需求的关系,政策的制定不可能照顾到所有的阶层,政策的受益者会表示支持和赞同,政策的受害者会反对,因此出现了材料中“最大成就”与“最差表现”都是同一个措施的现象,故①②③都是正确的;④中使美国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的是二战,排除含有④的选项。7.(2022苏北四市质检)大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中说:“8\n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即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如果此说能够成立,美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A.大力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B.最早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C.确立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D.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解析:D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17世纪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荷兰,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最早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的是英国;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的是美国。C项不属于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排除A、B、C三项。8.(2022潍坊一模)如图,比较三个阶段工业发展状况,你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①科技是推动工业增长的根本原因 ②生产组织形式变革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国家干预经济是工业增长的共同因素 ④国际格局的演变决定着工业增长幅度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A 本题考查自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据所学知识可知,三阶段资本主义工业增长得益于三次科技革命的直接推动;且与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出现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垄断组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密切关系;③仅是最后一阶段发展的原因,④的说法错误,应是国家经济实力的变化影响国际格局的演变,排除③④。9.(2022泰安期末)2022年美国联邦政府的预算开支:19.9%军费;21.6%社会保障;19.5%用于资助穷人、老人、残疾人的医疗保险项目……4.1%用于退休金和扶持残疾人的开支……9%用于失业补助、给穷人家庭的住房、食品、收入补助以及税收返还……1%科研。由此判断这则材料的主题是(  )A.美国:世界第一流的政治经济军事强国B.科研地位的下降:现代美国的发展隐患C.福利社会: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D.政府干预经济:美国联邦政府的重大变化解析:C 本题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的表现。根据材料信息“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失业补助”等,可知与福利制度有关,这也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故选C项。10.(2022山西模拟)阅读《剑桥美国经济史》中统计的美国计算机公司数据处理业务的收入(单位:百万美元)表。该表最能反映(  )公司1963年1973年1983年1986年1993年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12448695315004959162716数字设备公司102654019841413637通用电气公司(GE)39174862900684惠普公司1652165450015600NCR公司31726317343789860A.信息技术推动美国经济发展8\n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已成为美国经济主导C.美国垄断了世界信息技术D.美国经济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一枝独秀解析:A 表格中的公司均为高新科技公司,由其在1963~1993年收入不断攀升的表现分析,信息技术推动美国经济的发展,表中未涉及其他行业、其他国家的经济数据,B、C、D三项无法得出,选择A项。11.20世纪60年代,美国制定了《旅游发展法》,规定对开办旅馆者给予20%的补助。以下有关这一做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为国家剩余劳动力开辟就业渠道B.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C.有力地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D.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具体表现解析:C “规定对开办旅馆者给予20%的补助”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故D项正确。这一措施的实施,促使更多人开办旅馆,从而为国家剩余劳动力开辟了就业渠道,也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故A、B两项正确。C项从材料中体现不出来,符合题意。12.(2022江南十校联考)如表是“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简表,据此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总体特点解读正确的是(  )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单位:%)时间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20世纪50年代2.84.57.93.39.15.63.920世纪60年代2.95.74.44.310.55.35.6A.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B.经济出现明显的“滞胀”现象C.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D.美国、欧盟、日本经济竞争加剧解析:A 本题考查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状况。从数据可以看出,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经济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联系时间可以判断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期”,A项正确;资本主义经济进入“滞胀”阶段是在20世纪70年代,B项错误;资本主义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不能说加强,C项错误;欧盟成立于1993年,D项错误。13.(2022南京模拟)如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俄某一特定时期实施的经济政策。下列有关该政策的理解,正确的是(  )A.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B.恢复了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8\nC.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D.找到了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解析:A 由图片中“列宁参加义务劳动”可以得出,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该政策集中了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了军事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14.(2022安徽江南十校联考)《俄罗斯高中11年级历史教科书》(2022年)对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的苏维埃社会作出了新的解释:“这乃是独特的、建筑在三个基本原则下的非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工业化、国家管理经济、社会主义国家。”改变了过去“(这是)扭曲变形的社会主义、封建的社会主义”“独裁、专制体制”的表述。新解释回答了俄罗斯社会关于(  )A.斯大林体制的评价标准问题B.斯大林体制的历史渊源问题C.斯大林体制的功过是非问题D.斯大林体制的性质争论问题解析:D 本题考查对斯大林体制性质的评价。根据材料中的“非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社会主义国家”“封建的社会主义”“独裁、专制体制”等描述可知,材料是对苏联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斯大林体制性质的不同界定,回答了关于斯大林体制性质的争论问题,D项正确。其他三项与材料不符。15.(2022肇庆二模)下表是1913~1940年五国工业增长比较表,苏联工业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苏联增长66%德国增长31%美国增长20%英国增长13%法国增长不到7%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新经济政策的推行C.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影响D.赫鲁晓夫推行经济改革解析:C 材料反映了苏联工业的迅速增长,这是斯大林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16.(2022北京模拟)“(二战前)苏联的工业已经像事实上那样迅速向前发展,因为政府提取了大约40%的国民收入用于再投资;相比之下,美国只提取了大约20%的国民收入。”材料强调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能有效集中全国物力B.新经济政策提高了人民的积极性C.二战前苏联的体制促进了工业化进程D.国民收入水平较低是苏联解体的原因解析:C 本题考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材料表明苏联工业快速发展的原因是政府将40%的国民收入用于再投资,这个比例是美国的两倍,苏联能够以如此高的比例进行再投资,显然与其计划经济体制分不开,故选C项。17.(2022惠州模拟)赫鲁晓夫阐述苏共二十二大的改革纲领:“忽视物质利益原则,就意味着毁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了更好地完成计划,应该给予企业更多的可能性来控制利润,更广泛地利用利润来奖励自己为集体良好的工作,来扩大生产。”据此可知(  )A.赫鲁晓夫并未真正突破斯大林模式B.赫鲁晓夫主张废除计划经济体制C.赫鲁晓夫主张恢复列宁新经济政策8\nD.赫鲁晓夫反对废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解析:A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更好地完成计划”以及“为集体良好的工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改革仍是在计划经济框架内的小修小补,并未突破斯大林模式。18.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率长期保持两位数,经济规模也保持世界第二,但是许多百姓家里的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有人开玩笑说,苏联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这从根本上说明(  )A.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尚有活力B.斯大林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C.苏联忽视了生活消费品的生产D.苏联的科技和工业水平极端低下解析:B 斯大林体制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造成农业和轻工业发展长期滞后,生活消费品长期短缺,题干的材料就说明了这一点。A、C两项都是表面现象,D项说法错误。19.1982年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逝世后,美国的《世界经济导报》曾这样评价:“他确实是一位真正懂得经济的领导人,他的经济改革使苏联国力逐渐赶上了美国,虽然他想称霸世界而没有成功。”这主要是针对其改革的哪一措施(  )A.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B.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等措施,增加农民收入C.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D.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真正懂得经济”是指按经济规律管理经济,制定和实施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政策,C项符合题意。A项为斯大林模式,B项为赫鲁晓夫改革,D项为戈尔巴乔夫改革。20.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的自留地占全国耕地的4%,但其产量却占苏联农产品总量的25%。这说明当时(  )A.农业集体化已不适应苏联农业发展B.个体农业是苏联农业产量的支柱C.苏联政府仍然在片面发展重工业D.苏联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不断恶化解析:A 自留地是农户个体经营的土地。材料反映了苏联的自留地少,但产量却很高,从反面说明农业集体化已不适应苏联农业发展。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21题26分,22题14分,共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国家提供的各种)制度对相对价格的作用实际上产生两种效应。一种是拉动效应,而另一种则是滞后效应。……拉动效应主要是指制度使相对价格变动有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替代落后的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影响。而滞后效应则与之相反,其主要指的是制度使相对价格变化不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代替落后的生产方式的作用。(见下图)——李楠《小农经济结构变迁与资本主义萌芽》8\n材料二 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为了做好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准备(通过多年的工作来准备),需要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些过渡阶段。——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材料三 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以前)国家的制度和政策对经济结构的演进主要表现为哪种效应。造成这一效应的主要制度和政策有哪些?(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苏俄原本计划以怎样的方式向共产主义过渡。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简要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8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我国经济“濒于崩溃”及新时期“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8分)(4)综合上述信息,你怎样认识国家的制度和政策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4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准确理解材料一中的“制度”的“拉动效应”和“滞后效应”的含义,由此判断明清(鸦片战争以前)制度、政策应主要起到滞后效应;第二小问据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据材料二回答前两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后一小问。第(3)问按要求首先判断我国经济“濒于崩溃”是在“文革”时期,“快速发展”是在改革开放时期,据此分析原因。第(4)问综合材料及设问,谈国家制度、政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答案:(1)效应:滞后效应。制度和政策:封建专制制度、封建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等。(6分)(2)方式:用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调整产品生产和分配,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变化:放弃直接过渡的设想和实践,采取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方式。原因:实践证明直接过渡的方式不符合苏俄当时的国情。(8分)(3)“濒于崩溃”的主要原因: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决策;“文革”动乱的破坏。“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党和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坚持改革开放。(8分)(4)认识:国家的制度、政策是经济发展或衰退的关键。国家制定政策应该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促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4分)22.(2022年江苏历史,23)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材料二 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月收入5080200儿童津贴13.013.013.0其他津贴50.130.10纳税0-7.9-43.8国民保险-4.5-7.2-18.08\n实际收入108.6108.0151.2(资料来源: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材料三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要背景。(5分)(2)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2分)(3)据材料二、三,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5分)(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了哪些角色?(2分)解析:本题考查现代西方社会的福利制度。第(1)问,联系所学回答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材料描述的历史现象体现了因经济危机造成大量工人失业,人们生活贫困这一历史背景。第(2)问,从表格数据分析得出:家庭收入越高,获得的津贴越少,纳税越多,家庭实际收入相对减少,从而消除贫富差距;还可看到儿童津贴不受家庭收入影响,从而保障了儿童利益。第(3)问,注意材料三中的关键信息,如社会福利开支、经济增长速度下降、领取救济人数增加等,从中归纳出原因即可。第(4)问,根据三则材料看出:经济危机时政府实施福利政策;面对福利措施引起的问题,政府调整了措施;实施福利措施时,政府承担开支等。这些都可视为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即福利措施的决策者、调整者与承担者。答案:(1)措施: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障措施);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背景:经济危机;贫困(失业)。(5分)(2)积极作用:救济低收入者(缩小贫富差距);保障儿童利益。(2分)(3)原因:挫伤工作积极性(惩勤助懒);福利开支大(政府不堪重负);经济增长速度降低;贫困人数增加;社会不满。(5分)(4)角色:福利制度的决策者;福利政策的调整者;福利支出的承担者。(2分)8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15:25:25 页数:8
价格:¥3 大小:228.3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